CN101222153B -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2153B
CN101222153B CN2007100037044A CN200710003704A CN101222153B CN 101222153 B CN101222153 B CN 101222153B CN 2007100037044 A CN2007100037044 A CN 2007100037044A CN 200710003704 A CN200710003704 A CN 200710003704A CN 101222153 B CN101222153 B CN 101222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tator
magneto
cambered surface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37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2153A (zh
Inventor
黄世民
黄文喜
吴立建
金万兵
应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07100037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2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2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2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2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21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包括一定子及一转子;其中,定子的中心具有一定子轴,圆柱形表面具有K个突出齿部,这些K个突出齿部相对于定子轴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形成K个嵌线槽部;转子的圆环形内表面包含P对永磁体,这些P对永磁体相对于定子轴在这些K个突出齿部的外围均匀分布。而每个永磁体在圆周方向的两端包含一对削弧面,综合减小齿槽转矩、降低风摩损耗与增加通风散热能力,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且该对削弧面中的每一个的倾斜角相对于该径向中心线的角度α选择自区间90(1-1/(4P))<α<90(1+1/(4P))。

Description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减小齿槽转矩(cogging torque)、降低风摩损耗与增加通风散热能力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且电机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容易变化等优点,因而应用范围极广,几乎遍及航空航太、国防、工农业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请参阅图1,其为第一种现有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断面图。在图1中,以八极六槽的永磁马达为例,说明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01。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01由一定子30及一转子40组成;其中,圆柱形的定子30固定在永磁电机内部,产生一旋转磁场;转子40为圆环形,围绕定子30,且与定子30是同轴的,具有一转子磁场,转子磁场与定子30的旋转磁场作用,使转子40产生旋转运动。
转动结构801的定子30包括一定子铁心1、一定子轴2与六个绕组3;其中,定子铁心1固定于定子轴2上,并由导磁材料构成,定子铁心1延伸出六个突出齿部5,六个突出齿部5形成了六个嵌线槽部4和六个嵌线槽口6,在六个突出齿部5上缠绕有六个绕组3,六个绕组3内流过驱动电流,据以产生定子30的旋转磁场。
转动结构801的转子40包括一转子轭部7与八个永磁体8;其中,转子轭部7为圆环形,八个永磁体8以圆环形均匀分布在转子轭部7的内表面,且八个永磁体8为N极、S极交替改变,每个永磁体8为永磁材料构成的一磁极。而转子40相对于定子30的定子轴2旋转,且定子30的突出齿部5外表面、嵌线槽口6与转子40的永磁体8内表面之间形成一气隙9。
在图1中,绕组3内通入足够的电流,以使转子40按照需要旋转。由于永磁体8与定子30所形成的嵌线槽部4和嵌线槽口6的相互作用,产生齿槽转矩(cogging torque);而齿槽转矩是指永磁体磁动势分布与定子由于凹槽的存在而产生的气隙磁导分布在相互作用时,引起的转矩波动。因此,根据这个定义,没有驱动电流时转子转动中所受的力矩就是齿槽转矩。
齿槽转矩造成的问题为,将导致电机的输出转矩波动,影响电机的平滑旋转,并产生速度波动、振动与噪音。
同时电机内部的铜耗、铁耗等损耗会引起电机内部铁心、绕组和永磁体的发热,导致电机温度上升。为了散热,所以很多电机利用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作为散热通风风道。
而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对于电机的性能影响很大。通常,气隙不能太大,所以限制了通风散热效果,导致电机温度上升过高。
请参阅图2,其为一种揭露于美国专利公开案US2005/0258698A1的低齿槽转矩且高转矩密度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断面图。在图2中,永磁电机转子铁心11或转子转轴11的表面上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配置有P对永磁体13。每个永磁体13的磁极面13b具备一圆弧面13c与一对倾斜面13d;其中,圆弧面13c在所述圆周方向的中央部,且与电机定子存在一气隙;该对倾斜面13d位于圆弧面13c的所述圆周方向两侧,随着远离圆弧面13c,气隙将扩张,且该对倾斜面13d倾斜为远离定子磁极部的磁极面。
在这里,定义永磁体13的圆弧面13b的第一极弧率Ψ1为Ψ1=θ1/(180/2P),并定义永磁体13的第二极弧率Ψ2为Ψ2=θ2/(180/2P)。结果得到该对倾斜面13d对应的角度范围,满足P/K≦Ψ2—Ψ1≦1.38×P/K的关系,并得到永磁体13倾斜面13d与永磁体径向中心线PS的夹角θ为介于(70°-45°/P)~(80°-45°/P)的角度范围,其中K为永磁电机定子的嵌线槽部的数量。
虽然在永磁体13圆周方向的两端加上倾斜面13d,可以减小齿槽转矩,但是美国专利公开案US2005/0258698A1给出的永磁体13倾斜面13d倾斜角度范围,应用于外转子电机时,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减小齿槽转矩的效果。另外,美国专利公开案US2005/0258698A1给出的永磁体13倾斜面13d倾斜角度范围,仅仅考虑了电机齿槽转矩和转矩密度,并没有考虑到电机通风散热能力和转子的风摩损耗。而风摩损耗是指高速旋转的电机转子表面与空气相互摩擦所产生的机械损耗。
综上所论,可知:对于外转子永磁电机,为了较佳地减小齿槽转矩,其永磁体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必须根据实验结果,并考虑电机通风散热能力和转子的风摩损耗,加以重新制定,而现有的技术内容无法满足所需的功效。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现有的手段的缺失,为发展本发明的主要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构想为提出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其中,转动结构包括一内定子及一外转子,内定子之外表面包含K个突出齿部,并形成K个嵌线槽部,外转子的内表面包含P对永磁体,借助在每个永磁体圆周方向的两端形成一对削弧面,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然后测量风摩损耗、电机温度、通风流量、电机损耗与齿槽转矩随着该对削弧面的倾斜角变化而变化的关系,以决定该对削弧面的倾斜角,达成低风摩损耗、高通风散热能力与低齿槽转矩的功效。
根据上述构想所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包括一定子及一转子;其中,定子的中心具有一定子轴,圆柱形表面具有K个突出齿部,这些K个突出齿部相对于该定子轴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形成K个嵌线槽部,K为大于1的自然数;转子,圆环形内表面包含P对永磁体,这些P对永磁体相对于该定子轴在这些K个突出齿部的外围均匀分布,该转子相对于该定子轴做旋转运动,且P为一自然数。
而每个永磁体在圆周方向的两端包含一对削弧面,综合减小齿槽转矩、降低风摩损耗与增加通风散热能力,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且该对削弧面中的每一个的倾斜角相对于该径向中心线的角度α选择自区间90(1-1/(4P))<α<90(1+1/(4P))。
根据上述构想所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中,永磁电机由一定子及一转子组成,定子包含K个突出齿部,并形成K个嵌线槽部,转子包含P对永磁体,一种决定永磁电机转动结构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在每个永磁体圆周方向的两端形成一对削弧面,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接着,测量一风摩损耗随着该对削弧面的倾斜角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接着,测量一电机温度随着该对削弧面的倾斜角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并利用一通风流量与一电机损耗,检验电机温度的变化;然后,综合风摩损耗、电机温度与齿槽转矩,决定该对削弧面的倾斜角,在风摩损耗、电机温度与齿槽转矩皆为较小值的情况下,决定该对削弧面的倾斜角相对于径向中心线的角度α区间,满足90(1-1/(4P))<α<90(1+1/(4P))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现有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断面图;
图2为一种揭露于美国专利公开案US2005/0258698A1的低齿槽转矩且高转矩密度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风摩损耗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削弧面的倾斜角角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电机温度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通风流量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电机损耗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峰值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峰值随削弧面的对应角度的变化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输出转矩随削弧面的对应角度的变化图;及
图1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叙述清楚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减小其齿槽转矩的方法,下面列举多个较佳实施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图3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03以图1为基础,再加上减小齿槽转矩的结构,其为八极六槽的永磁马达结构,但是不限用于永磁马达,相同的结构还可应用于永磁发电机。在图3中,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03由一定子30及一转子40组成;其中,圆柱形的定子30固定在永磁电机内部,产生一旋转磁场;转子40为圆环形,围绕定子30,且与定子30是同轴的,具有一转子磁场,转子磁场与定子30的旋转磁场作用,使转子40产生旋转运动。
转动结构803的定子30包括一定子铁心1、一定子轴2与六个绕组3;其中,定子铁心1固定于定子轴2上,并由导磁材料构成,定子铁心1延伸出六个突出齿部5,六个突出齿部5形成了六个嵌线槽部4和六个嵌线槽口6,在六个突出齿部5上缠绕有六个绕组3,六个绕组3内流过驱动电流,据以产生定子30的旋转磁场。
转动结构803的转子40包括一转子轭部7与八个永磁体8;其中,转子轭部7为圆环形,八个永磁体8以圆环形均匀分布在转子轭部7的内表面,且八个永磁体8为N极、S极交替改变,每个永磁体8为永磁材料构成的一磁极。而转子40相对于定子30的定子轴2旋转,且定子30的突出齿部5外表面、嵌线槽口6与转子40的永磁体8内表面之间形成一气隙9。
另外,在每个永磁体圆周方向的两端形成一对削弧面11、12,该对削弧面11、12通常为一对平面,且在该对削弧面11、12之间具有一圆弧面14,综合减小齿槽转矩、降低风摩损耗与增加通风散热能力,该对削弧面11、12相对于每个永磁体8径向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为了方便利用符号说明齿槽转矩的问题,以下将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与符号结合起来。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由一定子30及一转子40组成;其中,定子30的外表面均匀分布K个突出齿部5,并形成K个嵌线槽部6,K为大于1的自然数;转子40的内表面均匀分布P对永磁体8,P为一自然数;该对削弧面11、1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角相对于该径向中心线的角度为α每个永磁体在圆周方向对应的角度范围为θ2电气角,每个永磁体圆弧面在圆周方向对应的角度范围为θ1电气角,该对削弧面在圆周方向对应的角度范围总合为(θ21)电气角。定义永磁体8的第一极弧率Ψ1为Ψ1=θ1/(180/2P),并定义永磁体8的第二极弧率Ψ2为Ψ2=θ2/(180/2P)。
该对削弧面11、1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角相对于该径向中心线的角度α的大小对于齿槽转矩、风摩损耗和通风散热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其间的关联详述如下。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风摩损耗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在图4中,随着削弧面11、12倾斜角α从90(1-1/(2P))度开始逐渐增大,风摩损耗也逐渐增加,当达到90度时,曲线出现一个膝点,之后风摩损耗将随削弧面倾斜角α的增大而急剧增加。故只要保证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1+1/(4P)),就可以将风摩损耗控制在4倍最小风摩损耗之内。
接着,以图例分析图4的现象。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削弧面的倾斜角角度的示意图。在图5中,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1-1/(2P))时,电机转子40永磁体8内表面为正十六边形100,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时,电机转子40永磁体8内表面为正八边形101,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从90(1-1/(2P))逐渐增到到90度时,转子40永磁体8内表面也从曲线100逐渐变化到曲线101,在这之间,转子40永磁体8的削弧面11、12间形成的内角没有超过180度的角度,而内表面的周长变长等因素导致风摩损耗逐渐增加。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大于90度后,如永磁体8内表面曲线102所示,转子40永磁体8内表面的削弧面11、12间的内角将会出现超过180度的角度,这些具有超过180度内角的削弧面所构成的多边形,在转子40旋转时将会产生很大阻力,导致风摩损耗急剧增加。
请继续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电机温度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在图6中,随着削弧面11、12倾斜角α从90(1-1/(2P))度开始逐渐增大,电机温度大幅下降,在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附近电机温度曲线出现最低点,之后电机温度开始随着削弧面11、12倾斜角α角的增大而增大。
接着,利用一通风流量与一电机损耗,检验电机温度的变化。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通风流量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在图7中,因为削弧面11、12倾斜角α的增大,导致电机定子30与转子40间气隙9的横截面面积增加,所以通风流量随着削弧面11、12倾斜角α的增大而增大。而通风散热主要集中在定子30表面,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后,所增加的气隙将会远离定子30表面,对于散热的贡献度下降。所以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时,削弧面11、12倾斜角α的增大将会显著增大通风散热能力,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后,通风散热能力的增加变缓。
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电机损耗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在图8中,电机损耗(铁耗和铜耗)随着削弧面11、12倾斜角α变化,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时,因为改变的主要是永磁体N、S极交界处的面积,而N、S极交界处的永磁体8材料贡献的主要是漏磁场,对主磁场影响不大,所以电机的反电动势基本不变,电机的效率也就基本不变。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后,削弧部逐渐影响到永磁体材料的主体部分,对电机绕组反电动势的削弱增强,导致损耗迅速增加。
综合图7和图8,可以验证图6,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时,散热能力增加明显而电机损耗基本不变,所以电机温度迅速下降;而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90度时,散热能力变化不大而电机损耗增加明显,所以电机温度迅速上升;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在α=90度附近时,电机温度出现最低点。
请参阅图9,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峰值随削弧面倾斜角的变化图。在图9中,随着削弧面11、12倾斜角α从90(1-1/(2P))度开始逐渐增大,电机的齿槽转矩峰值明显下降,当削弧面11、12倾斜角α达到90度附近时,变化趋势变缓。只要削弧面11倾斜角α在范围90(1-1/(4P))<α<90(1+1/(4P))之内,就可以保证齿槽转矩峰值的下降量至少达到削弧技术最大可能下降量的50%。
综合上述,考虑低齿槽转矩、低风摩损耗和高通风散热能力等因素,削弧面11、12倾斜角α的最佳值为90度,最佳区间为:
90(1-1/(4P))<α<90(1+1/(4P))
由于每个永磁体的两个削弧面11、12在圆周方向上对应的角度(θ21)对于齿槽转矩和电机输出转矩的影响也很重要,接着加以陈述。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峰值随削弧面的对应角度的变化图。在图10中,与无削弧面的情况比较,当两个削弧面在圆周方向对应的无因次角度范围总合Ψ21在区间0.75×P/K≦Ψ2—Ψ1时,齿槽转矩下降明显。以八极六槽之外转子永磁电机为例,以上区间为0.5≦Ψ2—Ψ1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输出转矩随削弧面的对应角度的变化图。在图11中,与无削弧面的情况比较,当两个削弧面11、12在圆周方向对应的无因次角度范围总合Ψ21在区间:0.3×P/K≦Ψ2—Ψ1≦0.75×P/K时,电机的输出转矩较大。以八极六槽之外转子永磁电机为例,以上区间为0.2≦Ψ2—Ψ1≦0.5。
而与无削弧面的情况比较,当两个削弧面在圆周方向对应的无因次角度范围总合Ψ21在区间:0.75<P/K≦Ψ2—Ψ1≦1.125×P/K时,电机的输出转矩略有降低,但齿槽转矩却大幅度降低。以八极六槽的外转子永磁电机为例,以上区间为0.5≦Ψ2—Ψ1≦0.75。
请继续参阅图12,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在图12中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12为另一八极六槽的永磁马达结构。除了永磁体8的削弧面11、12与中间平面15,本实施例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12各部件的定义和元件符号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同。其特点是永磁体8的中间形成一中间平面15,以取代图3永磁体8的圆弧面14,然后在中间平面15的两端形成削弧面11、12。这样的永磁体8结构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具有加工方便,节省永磁材料等优势。
请继续参阅图13,其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图。在图13中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13为再一八极六槽的永磁马达结构。除了永磁体8的削弧面11、12,本实施例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813各部件的定义和元件符号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同。其特点是永磁体8的削弧面11、12连接形成同一平面。这样的永磁体8结构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具有加工方便,节省永磁材料等优势。
本发明的特点为每个永磁体在圆周方向的两端包含一对削弧面,用以减小齿槽转矩,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且该对削弧面中的每一个的倾斜角相对于该径向中心线的角度选择自区间90(1-1/(4P))<α<90(1+1/(4P))。该对削弧面对应的角度范围在圆周方向的角度选择自区间0.75×P/K≦Ψ2—Ψ1≦1.125×P/K时,电机的输出转矩略有降低,但齿槽转矩却大幅度降低,其中,Ψ1为第一极弧率,Ψ2为第二极弧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确实能达到发明构想所设定的功效。但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士,在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涵盖于以下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包括:
一定子,中心具有一定子轴,圆柱形表面具有K个突出齿部,这些K个突出齿部相对于该定子轴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形成K个嵌线槽部,K为大于1的自然数;及
一转子,圆环形内表面包含P对永磁体,这些P对永磁体相对于该定子轴在这些K个突出齿部的外围均匀分布,该转子相对于该定子轴做旋转运动,且P为一自然数,其特征在于:
每个永磁体在圆周方向的两端包含一对削弧面,以综合减小齿槽转矩、降低风摩损耗与增加通风散热能力,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且该对削弧面中的每一个与该径向中心线间的角度表示为倾斜角α,该倾斜角α选择自区间90(1-1/(4P))<α<90(1+1/(4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子还包括一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固定于该定子轴,且该K个突出齿部为该定子铁心的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子还包括一转子轭部,这些P对永磁体固定于该转子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α的角度为9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削弧面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总合(θ21)选择自区间0.75×P/K×(180/2P)≤(θ21)≤1.125×P/K×(180/2P),其中,θ1为每个永磁体圆弧面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θ2为每个该永磁体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削弧面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总合(θ21)选择自区间0.5×(180/2P)≤(θ21)≤0.75×(180/2P),其中,θ1为每个永磁体圆弧面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θ2为每个该永磁体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对削弧面为两个平面;及/或
每个永磁体包含该对削弧面之间的一中间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α的角度为90度,且该对削弧面连接为同一平面。
9.一种决定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方法,该永磁电机由一定子及一转子组成,该定子包含K个突出齿部,该转子包含P对永磁体,该决定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在每个永磁体圆周方向的两端形成一对削弧面,该对削弧面相对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为对称,且该对削弧面中的每一个与该径向中心线间的角度表示为倾斜角α;
(b)测量一风摩损耗随着该倾斜角α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c)测量一电机温度随着该倾斜角α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d)测量一齿槽转矩随着该倾斜角α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及
(e)综合该风摩损耗、该电机温度与该齿槽转矩,决定该倾斜角α。
10.如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决定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下列步骤:
(c1)利用一通风流量与一电机损耗,检验该电机温度的变化。
11.如权利要求9的所述的决定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还包括下列步骤:
(e1)在该风摩损耗、该电机温度与该齿槽转矩皆为较小值的情况下,决定该倾斜角α区间,满足90(1-1/(4P))<α<90(1+1/(4P))的关系;或
(e2)在该风摩损耗、该电机温度与该齿槽转矩皆为较小值的情况下,决定该倾斜角α相对于该径向中心线的角度为90度。
12.一种永磁电机的结构,包括:
一定子,具有一形状中心轴,外表面具有K个突出齿部,这些K个突出齿部被K个绕组缠绕,且这些K个突出齿部相对于该形状中心轴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K为大于1的自然数;及
一转子,围绕该形状中心轴旋转,面向该定子的该转子内表面包含P对永磁体,这些P对永磁体在该定子外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其磁极性交替改变,P为一自然数,其中:
每个该永磁体包括两个面向定子的平面,这些两个平面中的每一个与每个该永磁体的一径向中心线间的角度表示为倾斜角α,该倾斜角α满足90(1-1/(4P))<α<90(1+1/(4P))。
13.如权利要求12的所述的永磁电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该永磁体的这些两个平面之间还包括一弧形表面;或
该倾斜角α的角度为90度,而每个该永磁体的这些两个平面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总合(θ21)选择自区间0.75×P/K×(180/2P)≤(θ21)≤1.125×P/K×(180/2P),其特征在于,θ1为该弧形表面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θ2为每个该永磁体在该圆周方向对应的电气角范围。
CN2007100037044A 2007-01-12 2007-01-12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2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7044A CN101222153B (zh) 2007-01-12 2007-01-12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7044A CN101222153B (zh) 2007-01-12 2007-01-12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153A CN101222153A (zh) 2008-07-16
CN101222153B true CN101222153B (zh) 2012-03-14

Family

ID=3963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7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2153B (zh) 2007-01-12 2007-01-12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21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7227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无刷电机
CN105471132B (zh) * 2014-05-29 2019-09-1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用永久磁极及包括其的电机
JP6530956B2 (ja) * 2015-04-28 2019-06-12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モータ
CN205178812U (zh) * 2015-05-08 2016-04-20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风机及其单相外转子无刷电机
CN106385154A (zh) * 2016-09-26 2017-02-08 上海特波电机有限公司 外转子无刷永磁电机
CN108258870A (zh) * 2016-12-29 2018-07-06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及电机磁芯
CN108336836B (zh) * 2017-11-22 2020-07-28 珠海磐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
CN109936268A (zh) * 2019-04-29 2019-06-25 无锡市科迈电气有限公司 外转子无刷电机
CN111725923B (zh) * 2020-07-27 2021-07-02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及家用电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910A (zh) * 2002-05-24 2003-12-03 顾金增 低齿槽转矩永磁直流、直槽、直磁电机
CN1578062A (zh) * 2003-06-27 2005-02-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永磁式旋转电机
CN1613172A (zh) * 2003-04-11 2005-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永磁式电动机
CN1641978A (zh) * 2003-12-24 2005-07-20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间隙型电动机
US20050258698A1 (en) * 2004-05-18 2005-11-24 Sanyo Denki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rotary motor
US20060220602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Delta Electronics Inc. Starting method for hall-less single-phase BLDC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910A (zh) * 2002-05-24 2003-12-03 顾金增 低齿槽转矩永磁直流、直槽、直磁电机
CN1613172A (zh) * 2003-04-11 2005-05-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永磁式电动机
CN1578062A (zh) * 2003-06-27 2005-02-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永磁式旋转电机
CN1641978A (zh) * 2003-12-24 2005-07-20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轴向间隙型电动机
US20050258698A1 (en) * 2004-05-18 2005-11-24 Sanyo Denki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rotary motor
US20060220602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Delta Electronics Inc. Starting method for hall-less single-phase BLDC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153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2153B (zh)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及决定其转动结构的方法
US7768171B2 (en) Rotor of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RU2689311C1 (ru) Вращающаяс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US8896175B2 (en) Ro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with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s and electric machine
US8487495B2 (en) Rotor for motor
JP5288698B2 (ja) 永久磁石式リラクタンス型回転電機
US8587175B2 (en) Ro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6211524B2 (ja) 回転電気機械の回転子および回転子を備えた回転電気機械
JP5752273B2 (ja) 電動機
JP6042976B2 (ja) 回転電機
US7474029B2 (en) Rotor magnet placement i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US7411330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EP2448089A1 (en) Axial motor
CN103959608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和包括该类型转子的旋转电机
EP3082225B1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a rotor structure of a synchronous reluctance electric machine, and corresponding rotor for a synchronous reluctance electric machine
CN110224567A (zh) 具有减小的扭矩波动的辐条永磁机及其制造方法
US11146129B2 (en) Rotor of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CN101222154B (zh) 永磁电机的转动结构
JP2011142735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EP3598619B1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O2015097767A1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WO2018235145A1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
JP2013165602A (ja) 回転電機
JP3772819B2 (ja) 同軸モータのロータ構造
JPWO2020194390A1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