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7683B -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7683B
CN101217683B CN2007100005185A CN200710000518A CN101217683B CN 101217683 B CN101217683 B CN 101217683B CN 2007100005185 A CN2007100005185 A CN 2007100005185A CN 200710000518 A CN200710000518 A CN 200710000518A CN 101217683 B CN101217683 B CN 101217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mainder
load
node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05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7683A (zh
Inventor
王巍
孔韬
陈子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Jiexu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0005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7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7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7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6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将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步骤S104,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步骤S106,根据分配给所述不同的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号码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因此,使用本发明,既使得负荷能够平均分配,又满足了号码归属模块的要求。

Description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的短消息系统中,传统的负荷分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轮询
该方案目前是一种最优方案。其按照配置的模块数轮流进行发送,这种方式是纯粹的按模分发,实现绝对的负荷分担。
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例如,如果要求某些用户的消息只发送到具有用户相关信息的模块上,那么就不能使用这个方案。
2.按照号段归属不同的模块进行负荷分配
即把不同的号段分配到不同的模块上。消息根据之前设定的号段归属信息转发到不同的模块上。为了实现负荷分担,尽量让号段平均分到各个模块上。
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号段范围过大,而且号段本身的负荷就不均匀,例如某些号段空号居多,某些号段用户很密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某些处理模块异常繁忙,但是有些处理模块却很空闲。而且按号段分担方式,如果号段数量比较多,设置的工作量就会比较大。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综合了上述两种传统负荷分配方法,取两者之所长,既使得负荷能够平均分配,又满足了号码归属模块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将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步骤S104,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步骤S106,根据分配给所述不同的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号码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预定数值是由期望的分配精确度决定的,其中,所述预定数值越大,则分配的精确度越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步骤S104中,将相邻的余数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装置,其包括:求余单元,用于将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余数分配单元,用于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负荷分配单元,用于根据分配给所述不同的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负荷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预定数值是由期望的分配精确度决定的,其中,所述预定数值越大,则分配的精确度越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余数分配单元中,将相邻的余数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中。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根据模块的实际处理能力,可以灵活配置模值以及各处理模块的负荷;即使在大量号码分发的情况下,各模块节点处理负荷比例可以与配置比例一致,而按照号段归属不同的模块进行负荷分担的负荷分配方法则不能做到;某个号码还是永久归属唯一的处理模块;按照轮询的负荷分担方法则不能做到;以及当期望模块节点负荷调整或者模块节点增加减少的时候,调整也很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在ZXSC100(中兴CDMA短消息产品)现场采用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的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Mobile data number,简称为MDN)号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ZXSC100现场采用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的移动台识别码(Mobile station identify number,简称为MIN)号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多模块负荷分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参照图1所示的步骤大致描述本发明。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将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
步骤S104,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
步骤S106,根据分配给所述不同的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号码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
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分配机制如下:首先把号码(或号码的一部分)转化成一个整数,然后用该整数对一个设定的数值(模值)求余,再根据余数把用户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余数数目的多寡决定用户分配的精细度,模值越大,在不同节点间可调整的余数越多,业务细分比例越精细。
一般来说,某一处理模块分配的余数越多,归属的用户也越多,承担的业务负荷也越大。当其他实体提交消息到处理模块时,根据按模分配机制将消息发送到处理模块上。
这个用户归属模块节点的确定机制是简单的、直接和明确的;同时即使在大量号码分发的情况下各模块节点处理负荷比例可以做到与配置比例一致。
以下将以通信领域中的短消息系统为例更详细地介绍上述思想。如表1所示,当要求模块节点负荷分担平均分配时,某局A现有3个模块节点(140,141,142),要求各节点负荷相等。
其实现方法是:取模值为3;将余数0分配给140,余数1分配给141,余数2分配给142。则140节点分得3334个用户,节点141和142各分得3333个用户,是一种非常均匀的分配。余数分配及用户数如表1。
表1
 
模块号 分发余数值 用户数(/10000)
140 0 3334
141 1 3333
142 2 3333
当要求模块节点负荷调整时,考虑到随着业务的增长,可能增加一个节点143,或者期望略微调节一部分用户到某一节点上,可以采用3*4=12为模值,余数分配及用户数如表2。
表2
 
模块号 分发余数值 用户数(/10000)
140 0,3,6,9 834+834+833+833=3334
141 1,4,7,10 834+833+833+833=3333
142 2,5,8,11 834+833+833+833=3333
当要求增加模块节点分担负荷时,如当增加一个模块节点143时,仅需要把余数3、7、11归属于143节点,则调节后余数分配如表3。
这样的调节简单、方便,并且保证了原来相当一部分用户归属节点保持不变。
表3
 
模块号 分发余数值 用户数(/10000)
140 0,6,9 834+833+833=2500
141 1,4,10 834+833+833=2500
142 2,5,8 834+833+833=2500
143 3,7,11 834+833+833=2500
如表4所示,当要求模块负荷分担按照一定比例时:某局B现有4个模块节点(140,141,142,143),各节点承担负荷的比例分别为:140-1/12,141-1/6,142-1/3,143-5/12。
若采用模值为12,则只需要把表3中的余数按照上述比例分配到对应的模块节点。若希望微调的用户比例不是1/12,而是希望更小,则模值可以是24,36...,相应微调的用户比例为1/24,1/36...。若考虑到可能增加一个模块节点,则模值为5*12=60。模值为24的余数分配表如表4。
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在分配余数值时,尽量把相邻余数分配到不同的节点中,以减少SP提交大号段时,连续目的用户的消息在瞬时都归属于同一个模块节点。
表4
 
模块号 分发余数值 用户数(/10000)
140 0,7 417*2=834
141 1,4,8,15 417*4=1668
142 2,5,9,11,13,16,18,20 417*5+416*3=3333
143 3,6,10,12,14,17,19,21,22,23 417*5+416*5=4165
在短信息实际应用中,MDN和MIN都可以做为负荷分担的号码。以下将以MDN和MIN两种情况为例,参照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根据MDN号码取模分配节点
图2是在ZXSC100现场采用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的MDN号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E.164和联通CDMA网络技术体制为例来说明MDN号码的结构。
如图2所示,CC是国家码(中国使用的是86);MAC是移动接入码,一种联通本网采用的网号方案(为133);H0H1H2H3是HLR识别码,由联通总部统一分配;ABCD是移动用户号,由各HLR自行分配。
另外,H0H1H2由总部统一分配到各省,H3由各省分配到本地网。即在短消息各局(负责管理本省的用户)中,真正用于分配用户归属节点的有意义的号码为H3ABCD五位数字。
在国外,MDN号码格式不一定采用E.164格式,但用于计算余数的号码有效位数不会比国内号码更长。
选取不同号码位数长度计算可能产生相同的模值、不同的余数结果,不过对于均分号码的影响不大。
根据ZXSC100在现场应用的经验,取用户MDN号码中用于计算余数的数字长度(从号码末尾开始)为固定的9位数字,不足9位的取号码全部。
2.根据MIN号码取模分配节点
图3是在ZXSC100现场采用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的MIN号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以E.212和联通CDMA网络技术体制为例,联通MIN号码的构成因长城网新老用户略有不同。对于新用户,MIN使用联通获得的IRM号码资源,首先使用0910000000到0949999999号码段。MIN的号码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为了便于管理,分配M0M1M2M3时与MDN的H0H1H2H3同时分配,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ABCD是用户号,可以根据MDN号码中的ABCD按一定方式扰码得到,扰码方式由移动、联通总部定义。
同时,由于换卡等业务操作带来号码的移植,MDN和MIN号码也不能认为两者的用户号码是相等的。则有必要按用户MIN号码取模分配归属的模块节点。
目前MIN号码(41D协议)定长为10位。ZXSC100对于用户MIN号码中用于计算余数的数字长度(从号码末尾开始)取固定的9位数字。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多模块负荷分配装置400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求余单元402,用于将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余数分配单元404,用于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负荷分配单元406,用于根据分配给所述不同的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负荷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
预定数值是由期望的分配精确度决定的,其中,所述预定数值越大,则分配的精确度越高。
在所述余数分配单元404中,将相邻的余数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将用户号码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
步骤S104,按照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的负荷分担的比例,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
步骤S106,根据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用户号码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
其中,在步骤S104中,将相邻的余数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数值是由期望的分配精确度决定的,其中,所述预定数值越大,则分配的精确度越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期望模块节点负荷调整或者模块节点增加或减少时,调整所述预设数值的取值,并在执行步骤S104时,将调整后与调整前相同的余数分配给同一个模块节点。
4.一种多模块负荷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求余单元,用于将用户号码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荷的数量转换成整数,并用所述整数对预设数值求余;
余数分配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多模块中的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的负荷分担的比例,将所得到的余数分配给所述指定数量的模块节点;以及
负荷分配单元,用于根据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的余数,将所述负荷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节点;
其中,在所述余数分配单元中,将相邻的余数分配给不同的所述模块节点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块负荷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数值是由期望的分配精确度决定的,其中,所述预定数值越大,则分配的精确度越高。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模块负荷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期望模块节点负荷调整或者模块节点增加或减少时,调整所述预设数值的取值;在所述余数分配单元中,将调整后与调整前相同的余数分配给同一个模块节点。
CN2007100005185A 2007-01-05 2007-01-05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7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05185A CN101217683B (zh) 2007-01-05 2007-01-05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05185A CN101217683B (zh) 2007-01-05 2007-01-05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683A CN101217683A (zh) 2008-07-09
CN101217683B true CN101217683B (zh) 2012-02-08

Family

ID=3962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051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7683B (zh) 2007-01-05 2007-01-05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7683B (zh)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52758A 2005.09.15
JP特开平10-304003A 1998.11.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683A (zh) 2008-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3696C (zh) 通信系统中触发分组数据速率改变
CN101841776B (zh) 一种支持低速率用户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313396A (zh) 一种lte系统中的逻辑信道分组方法
CN103347302B (zh) Scpc/dama卫星系统中动态业务带宽分配方法
CN101243650A (zh) 用于根据可用容量分配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容量的方法
CN104936154A (zh) 一种确定和调整群组业务区域信息的方法
CN104580018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带宽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3313201A (zh) 业务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149084A (zh) 一种识别m2m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897760B (zh) 基于定时器的动态带宽分配能力发现和参数配置方法
CN102238530A (zh) 一种为mtc设备扩展ue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57559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
WO2009039760A1 (fr) Procédé pour allouer des ressources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CN100426886C (zh) 一种实现流媒体业务的方法
CN101217683B (zh) 多模块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734598A (zh) 一种系统信息变更指示方法、ue、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CN105357694A (zh) 4g用户数据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40354B (zh) 通知、获取待接收数据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8598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2186203A (zh) 数据业务信道数目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039143B (zh) 调整下行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
CN101420262A (zh) 一种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以及用户设备
CN100459743C (zh)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的调度方法
CN113259056A (zh) 一种基于缓存信道联合编码的编码缓存传输方法
CN1905430B (zh) 一种分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码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TONG JIEXU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411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26300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15

Address after: 226300, No. 6, No. 67, golden dragon,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Jianshe Road Jinsha Town,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Tong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antong Jiexu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ZT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