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7347B -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7347B
CN101217347B CN200710304651XA CN200710304651A CN101217347B CN 101217347 B CN101217347 B CN 101217347B CN 200710304651X A CN200710304651X A CN 200710304651XA CN 200710304651 A CN200710304651 A CN 200710304651A CN 101217347 B CN101217347 B CN 101217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ame
formation
nod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46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7347A (zh
Inventor
施渊籍
胡金龙
黄苏芸
周继华
石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7103046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7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7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7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基站端使用循环分配方法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和使用;在基站端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在基站端平均分配子信道标识符,和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之后,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其为采用了多信道的停等协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城域网络(IEEE 802.16WirelessMAN)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HARQ)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IEEE 802.16WirelessMAN是一种能够在城域范围内提供高速无线接入的宽带网络(见Carl Eklund,Roger B.Marks,“IEEE Standard 802.16:ATechnical Overview of the WirelessMANTM Air Interface for BroadbandWireless Access”,IEEE C802.16-02/05,2002)。IEEE 802.16工作组已于2004年10月1日发布了IEEE Std 802.16-2004,该标准定义了工作于2-66GHz频带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规范(见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Part 16:Air Interface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IEEE Std 802.16TM-2004)。IEEE Std 802.16e已于2006年2月28日发布,该标准定义了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规范。IEEE 802.16工作组制定的空中接口规范提出了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支持,其中控制信息单元(Information Element,IE)用于描述各数据包的数据大小、调制解调方式、所属终端标识符MSID、在物理信道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是否为重传数据。基站端通过生成下行IE告诉终端下行信道上属于终端的数据在物理信道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数据包的数据信息,包括数据大小、调制解调方式、所属终端标识符MSID、以及是否为重传数据,这样以便终端从物理信道上接收下属于自己的数据;基站端通过生成上行控制信息单元(IE),告诉终端,物理信道上终端数据的调制解调方式,数据在物理信道上的分布位置,为终端分配带宽。基站端也把上行控制信息单元(IE)当作数据反馈信息,通过上行控制信息单元(IE)告诉终端该子信道上的上一次数据的接收是否成功,是否需要重传。终端在接收到上行的控制信息单元(IE)后,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单元(IE)的描述进行新数据和重传数据的调度,并发送出去。并且协议中采用了多信道的停等协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但没有对具体的实现方法作出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机制的实现方法,其为采用了多信道的停等协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在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基站端使用循环分配方法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和使用;
步骤B.在基站端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
步骤C.在基站端平均分配子信道标识符,和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之后,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
所述分配和使用,是指所述终端根据响应延迟时间N帧对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平均分配,将16个子信道标识符分成N+1组,连续N+1帧中的每帧使用其中一组,使用的每组各不相同,每个子信道标识符标识一条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子信道;从N+2帧开始的连续N+1帧重复使用已经划分好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后续各帧使用同样的方法循环使用划分好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
所述分配和使用是基于不同终端的数据可分配相同的子信道标识符,相同终端的不同数据包则需要分配不同的子信道标识符的原则进行分配,并且首先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未被使用过的子信道标识符,如果在本帧中所有的子信道标识符都被使用的情况下,那么按序循环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的子信道标识符。
所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是根据响应反馈延迟时间N帧确定队列长度,该队列包含N+1个队列节点,用于保存相邻N+1帧的所有数据信息。
所述队列的节点,保存了当前的上行帧号、下行帧号以及该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在收到响应反馈消息后,通过帧号来确定该响应反馈消息对应的队列节点。
所述节点标识符,是节点在所述队列中的位置标号,随着具有支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连接的帧数的增加而增加,节点标识符增加到所述队列最后一个位置时,自动回到所述队列的第一个节点位置重新开始计数。
所述队列的节点中还维护了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和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两个子队列。
所述两个子队列分别由16个队列节点组成,所述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节点描述本帧中上行或下行的16个子信道标识符中的某一个子信道标识符的使用情况。
所述该子队列节点包含所述的子信道标识符的值,以及维护一个数据信息子队列和所述数据信息子队列的长度。
所述数据信息子队列用于储存在所述子信道标识符上传输的数据包的信息,包括:数据包的长度、重传次数、编码方式、所属终端标识符以及重传标识符的信息。
所述步骤C还进一步包括:
C1.基站端在即将发送的帧中被分得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之内,对一条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
C2.基站端判断在即将发送的帧中,是否存在空闲的子信道标识符可以使用,以及该连接所属的终端是否有足够的缓存容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3,否则,不对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进入步骤C4;
C3.基站端保存该连接上需要调度的数据信息,包括调度的数据大小,以及该连接所属的终端标识符;
C4.基站端判断即将发送的帧中是否还有属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数据需要传输,若是则回到步骤C1,对下一条连接的数据进行调度,否则进入到步骤C5;
C5.基站端为即将发送的帧中需要传输的新数据分配带宽,并根据本次调度为上行调度还是下行调度,按照原则,对本帧内的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而重传的数据将延用上次传输时所使用的子信道标识符,并将生成数据信息队列节点,加入到该帧对应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的节点下的上/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去;
C6.将即将发送的帧中保留的上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调度出的上行新的数据信息组合起来,以及将即将发送的帧中保留的下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调度出的下行新的数据信息组合起来,由基站端生成相应的上行控制信息单元和下行控制信息单元;
C7.根据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对应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所有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上的数据信息,将数据映射到物理信道上发送给终端,并将步骤C6中的生成的相应的控制信息单元也发送到终端,以便终端根据该控制信息单元解析出属于自己的信息;
C8.终端接收基站端发来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单元;
C9.终端解析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单元,并根据解析结果,发送数据给基站端,再由基站端进行处理;
C10.经过固定的响应反馈延迟后,终端发送C7中的数据对应的响应。在收到步骤C7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响应反馈消息之前,其他各帧的数据信息均依次的保存在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相应的后续队列节点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在各自被分配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上进行各自的数据传输,并各自独立循环,互不干扰;
C11.基站端收到响应消息,并对响应消息进行处理;
C12.经过一帧的响应处理时间后,此时当前发出的帧对应的用来保存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友循环到步骤C5中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处,那么这时将经过以上步骤中保留下来的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当前下一个即将发出的帧中新调度出的数据组合起来再组帧发送,循环步骤C1~C12。
所述步骤C3还进一步包括:
C31:若基站端的本次调度是对下行数据的调度,那么基站端将在即将发送的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调度完成之后把保存的数据信息构成所述数据信息子队列中的结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对应该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与该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共同构成该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C32:若基站端的本次调度是对上行数据的调度,那么基站端将在本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调度完成之后把接收到的终端发来的数据信息构成数据信息子队列中的结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对应该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与该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共同构成该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所述步骤C5中,所述的原则是指不同终端的数据可分配相同的子信道标识符,相同终端的不同数据包则需要分配不同的子信道标识符。
所述步骤C8还进一步包括:
C81.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单元解析出本帧中可用的子信道上的重传标识,通过该标识判断上次这些子信道所传输数据是否被正确收到,是否需要重传,并按照上行控制信息单元的描述去调度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端;
C82.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单元的解析结果接收数据,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计算出循环冗余码校验值,并根据循环冗余码校验计算结果生成响应反馈消息等待一个固定的响应反馈延迟后发回给基站端。
所述步骤C81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C811.基站端收到上行数据,并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步骤C811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C8(111.基站端对收到的上行数据重新计算循环冗余码校验并与收到的循环冗余码校验值相比较,若两个循环冗余码校验值相同,则说明数据通讯正确,则进入步骤C8112,否则进入步骤C8113;
C8112.删除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收到的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
C8113.保留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该保留的数据信息即C6中所指的保留的上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
所述步骤C11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C111.对响应消息进行处理,并判断收到的响应消息是否为终端正确收到数据的确认,是则进入步骤C112,否则进入步骤C113;
C112.删除为保存该响应消息对应的下行数据包所建立的数据信息队列中的相应节点,表示该数据包的传输已成功不需再重传;
C113.保留数据信息队列中该响应消息对应的数据包的相应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的数据包,该保留的数据信息即C6中所指的保留的下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采用了多信道的停等协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数据传输控制队列的结构图;
图3是IEEE802.16基站端数据按序调度方案的流程图;
图4是IEEE802.16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是IEEE802.16上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HARQ)的实现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将使用循环分配方法对IEEE 802.16协议定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HARQ子信道标识符ACID进行分配和使用;基站端通过维护数据传输控制队列实现重传控制;优先传输重传数据,然后对新数据进行按序调度;终端通过接收基站端发来的信息单元IE(information element),解析IE响应基站端的控制,进行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验证,生成ACK反馈消息发回基站端以及根据IE的描述完成上行数据的发送的操作。
下面结合上述目标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下列具体步骤:
步骤S100:基站端使用循环分配方法对IEEE 802.16协议定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HARQ子信道标识符ACID进行分配和使用;
本方法根据ACK延迟时间N帧对ACID进行平均分配,即将16个ACID分成N+1组(因为在IEEE 802.16中,ACID以4比特来标识,所以ACID有16种表示方法,所以有16个子信道可供使用。此处“N+1”中的“1”为重传间隙1帧),连续N+1帧中的每帧使用其中一组,使用的每组各不相同,每个ACID标识一条HARQ子信道;从N+2帧开始的连续N+1帧重复使用已经划分好的ACID分组;后续各帧使用同样的方法循环使用划分好的ACID分组。并且在每一帧内对于可使用的ACID的分配方法是基于不同终端的数据可分配相同的ACID,相同终端的不同数据包则需要分配不同的ACID的原则进行分配,并且首先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未被使用过的ACID,如果在本帧中所有的ACID都被使用的情况下,那么按序循环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的ACID。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假设收到ACK反馈的延迟时间是4帧,即将16个ACID分成4+1组,则以5帧为一个循环,第一帧使用ACID(0-3),第二帧使用ACID(4-6),第三帧使用ACID(7-9),第四帧使用ACID(10-12),第五帧使用ACID(13-15)。并且在每一帧内对于可使用的ACID的分配方法是基于不同终端的数据可分配相同的ACID,相同终端的不同数据包则需要分配不同的ACID的原则进行分配,并且首先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未被使用过的ACID,如果在第一帧中,ACID(0-3)都被使用的情况下,那么按序为数据包分配ACID(0-3)。
步骤S200:在基站端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
该队列根据ACK反馈延迟时间N帧确定队列长度,该队列包含N+1个队列节点,用于保存相邻N+1帧的所有数据信息;每个队列的节点保存了当前的上行帧号、下行帧号以及该节点的标识符,在收到ACK反馈消息后,通过帧号来确定该ACK反馈消息对应的队列节点;由于并非每帧都一定有支持HARQ的连接需要传输(由于对于某一条连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是可选的,所以对于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连接,称为一条HARQ连接),所以单靠帧号并不能正确的索引到队列节点,通过节点标识符来索引队列节点。节点标识符,即节点在队列中的位置标号,随着具有支持HARQ的连接的帧数的增加而增加,节点标识符增加到队列最后一个位置时,自动回到队列的第一个节点位置重新开始计数;每个队列节点中还维护了上行ACID分组队列和下行ACID分组队列两个子队列,每个子队列分别由16个队列节点组成,ACID分组队列节点描述本帧中上行或下行的16个ACID中的某一个ACID的使用情况,该子队列节点包含所描述的ACID的值,以及维护一个数据信息子队列和该数据信息子队列的长度,数据信息子队列用于储存在该ACID上传输的数据包的信息,每个节点保存一个数据包的长度、重传次数、编码方式、所属终端标识符MSID以及重传标识符AI_SN的信息。如图2所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针对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连接,因此,以下主要对调度HARQ连接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S300:在基站端平均分配子信道标识符ACID,和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之后,对HARQ连接进行调度,如图3所示;
步骤S310:基站端在即将发送的帧中被分得的ACID分组之内(即若干HARQ子信道之上)对一条HARQ连接进行调度;
步骤S320:基站端判断在即将发送的帧中,是否存在空闲的ACID可以使用,以及该连接所属的终端是否有足够的缓存容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30,否则,不对该HARQ连接进行调度,进入步骤S340;
步骤S330:基站端保存该连接上需要调度的数据信息,包括调度的数据大小,以及该连接所属的终端标识符;
步骤S331:若基站端的本次调度是对下行数据的调度,那么基站端将在即将发送的帧的HARQ连接的调度完成之后把保存的数据信息构成数据信息子队列中的结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对应该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下行ACID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与该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共同构成该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步骤S332:若基站端的本次调度是对上行数据的调度,那么基站端将在即将发送的帧的HARQ连接的调度完成之后把接收到的终端发来的数据信息构成数据信息子队列中的结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对应该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上行ACID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与该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共同构成该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步骤S340:基站端判断即将发送的帧中是否还有属于HARQ连接的数据需要传输,若是则回到步骤S310,对下一条连接的数据进行调度,否则进入到步骤S350;
步骤S350:基站端为即将发送的帧中需要传输的新数据分配带宽,并根据本次调度为上行调度还是下行调度,按照不同终端的数据可分配相同的ACID,相同终端的不同数据包则需要分配不同的ACID的原则,对本帧内的ACID进行分配,而重传的数据将延用上次传输时所使用的ACID,并将生成数据信息队列节点,加入到该帧对应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的节点下的上/下行ACID分组队列中去;
步骤S360:将即将发送的帧中保留的上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调度出的上行新的数据信息组合起来,以及将即将发送的帧中保留的下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调度出的下行新的数据信息组合起来,由基站端生成相应的上行IE(information element)和下行IE;
步骤S370:根据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对应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所有下行ACID分组队列上的数据信息,将数据映射到物理信道上发送给终端,并将步骤S360中的生成的相应的IE(information element)也发送到终端,以便终端根据该IE解析出属于自己的信息;
步骤S380:终端接收基站端发来的数据,以及IE;
步骤S390:终端解析接收到的IE,并根据解析结果,发送数据给基站端,再由基站端进行处理;
步骤S391:根据上行IE解析出本帧中可用的子信道(ACID分组)上的重传标识AI_SN,通过该标识判断上次这些子信道(由ACID标识)所传输数据是否被正确收到,是否需要重传,并按照上行IE的描述去调度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端;
步骤S391(a):基站端收到上行数据,并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S391(a1):基站端对收到的上行数据重新计算CRC并与收到的CRC相比较,若两个CRC值相同,则说明数据通讯正确,则进入步骤S391(a2),否则进入步骤S391(a3);
步骤S391(a2):删除上行ACID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收到的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
步骤S391(a3):保留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上行ACID分组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该保留的数据信息即S360中所指的保留的上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
步骤S392:终端根据下行IE的解析结果接收数据,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计算出CRC值,并根据CRC计算结果生成ACK反馈消息等待一个固定的ACK反馈延迟后发回给基站端;(循环冗余码校验英文名称为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Error Detecting)的。实际应用时,发送装置计算出CRC值并随数据一同发送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对收到的数据重新计算CRC并与收到的CRC相比较,若两个CRC值不同,则说明数据通讯出现错误。)
步骤S3100:经过固定的ACK反馈延迟。在收到步骤S370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ACK反馈消息之前,其他各帧的数据信息均依次的保存在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相应的后续队列节点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在各自被分配的ACID分组上进行各自的数据传输,并各自独立循环,互不干扰;
步骤S3110:基站端收到ACK消息,并对ACK消息进行处理;
步骤S3110(a):对ACK消息进行处理,并判断收到的ACK消息是否为终端正确收到数据的确认,是则进入步骤S3102(a2),否则进入步骤S3102(a3);
步骤S3110(b):删除为保存该ACK消息对应的下行数据包所建立的数据信息队列中的相应节点,表示该数据包的传输已成功不需再重传;
步骤S3110(c):保留数据信息队列中该ACK消息对应的数据包的相应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的数据包,该保留的数据信息即S360中所指的保留的下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
步骤S3120:经过一帧的ACK处理时间后,此时当前发出的帧对应的用来保存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友循环到步骤S350中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处,那么这时将经过以上步骤中保留下来的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当前下一个即将发出的帧中新调度出的数据组合起来再组帧发送。循环步骤S310~S3110。
较佳地,为了使本发明的原理更加清楚、明白,特将本发明的一种无线无网络媒体计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中的有关于基站端对上行和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对下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100:基站端调度新的数据,并保存相应的数据信息;
步骤S200:将保存的数据信息构成数据信息队列中的节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对列中的对应该帧的节点下的下行ACID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与该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公共构成该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步骤S300:根据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对应本帧的节点下的所有ACID分组队列上的数据包信息,将数据包映射到物理信道上发送出去;
步骤S400:经过固定的ACK反馈延迟。在收到步骤S300中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ACK反馈消息之前各帧的数据信息均依次的保存在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相应的后续节点中的子队列中;
步骤S500:收到ACK消息;
步骤S600:处理ACK消息,当收到的ACK消息为正确收到数据的确认消息时,则进入步骤S800,否则进入步骤S700;
步骤S700:保留数据信息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的数据包,进入步骤S900;
步骤S800:删除数据信息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进入步骤S900;
步骤S900:经过一帧的ACK处理时间后,此时当前帧用来保存数据信息的数据控制信息队列中的节点又循环到了S200中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处,那么这时将经过以上步骤中保留下来的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当前帧新调度出的数据组合起来再组帧发送。
本发明提供的对上行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100:接收终端发来的数据;
步骤S200: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CRC判断,若判断正确,则进入S300;否则进入S400;
步骤S300:删除数据信息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进入S500;
步骤S400:保留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上行的数据信息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进入S500;
步骤S500:经过固定的反馈延迟时间后,进入S500;
步骤S600:为本帧中需要传输的新数据分配带宽,并将生成数据信息队列节点,加入到该帧对应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的上行ACID分组队列中去;
步骤S700:根据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所有的上行ACID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队列,构成上行IE,发送给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采用了多信道的停等协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基站端使用循环分配方法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和使用;所述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和使用,是指所述基站端根据响应延迟时间N帧,对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平均分配,将16个子信道识符分成N+1组,连续N+1帧中的每帧使用其中一组,使用的每组各不相同,每个子信道标识符标识一条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子信道;从N+2帧开始的连续N+1帧重复使用已经划分好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后续各帧使用同样的方法循环使用划分好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
所述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和使用是基于不同终端的数据分配相同的子信道标识符,如果在本帧中所有的子信道标识符都被使用的情况下,那么按序循环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的子信道标识符;相同终端的不同数据包则需要分配不同的子信道标识符进行分配,并且首先为数据包分配本帧中未被使用过的子信道标识符;
B.在基站端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所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是根据响应反馈延迟时间N帧确定队列长度,该队列包含N+1个队列节点,用于保存相邻N+1帧的所有数据信息;所述队列节点,保存上行帧号、下行帧号以及该节点的节点标识符,在收到响应反馈消息后,通过帧号来确定该响应反馈消息对应的队列节点;
其中,每个队列节点中还维护了上行ACID分组队列和下行ACID分组队列两个子队列,每个子队列分别由16个队列节点组成,该子队列节点包含所描述的ACID的值,以及维护一个数据信息子队列和该数据信息子队列的长度,数据信息子队列每个节点保存一个数据包的长度、重传次数、编码方式、所属终端标识符MSID以及重传标识符AI_SN的信息;
C.在基站端平均分配子信道标识符,和建立并维护一个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之后,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标识符,是节点在所述队列中的位置标号,随着具有支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帧数的增加而增加,节点标识符增加到所述队列最后一个位置时,自动回到所述队列的第一个节点位置重新开始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节点描述本帧中上行或下行的一个子信道标识符的使用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子队列用于储存在所述子信道标识符上传输的数据包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进一步包括:
C1.基站端在即将发送的帧中被分得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之内,对一条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
C2.基站端判断在即将发送的帧中,是否存在空闲的子信道标识符可以使用,以及该连接所属的终端是否有足够的缓存容量,如果是,则进入步骤C3,否则,不对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进行调度,进入步骤C4;
C3.基站端保存该连接上需要调度的数据信息,包括调度的数据大小,以及该连接所属的终端标识符;
C4.基站端判断即将发送的帧中是否还有属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数据需要传输,若是则回到步骤C1,对下一条连接的数据进行调度,否则进入到步骤C5;
C5.基站端为即将发送的帧中需要传输的新数据分配带宽,并根据本次调度为上行调度还是下行调度,使用所述步骤A中为本帧分配的子信道标识符,而重传的数据将延用上次传输时所使用的子信道标识符,并将生成数据信息队列节点,加入到该帧对应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的节点下的上/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去;
C6.将即将发送的帧中保留的上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调度出的上行新的数据信息组合起来,以及将即将发送的帧中保留的下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调度出的下行新的数据信息组合起来,由基站端生成相应的上行控制信息单元和下行控制信息单元;
C7.根据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对应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所有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上的数据信息,将数据映射到物理信道上发送给终端,并将步骤C6中的生成的相应的控制信息单元也发送到终端,以便终端根据该控制信息单元解析出属于自己的信息;
C8.终端接收基站端发来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单元;
C9.终端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单元解析出本帧中可用的子信道上的重传标识,通过该标识判断上次这些子信道所传输数据是否被正确收到,是否需要重传,并按照上行控制信息单元的描述去调度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端;
C10.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单元的解析结果接收数据,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计算出循环冗余码校验值,并根据循环冗余码校验计算结果生成响应反馈消息等待一个固定的响应反馈延迟后发回给基站端;在收到步骤C7发送的数据包对应的响应反馈消息之前,其他各帧的数据信息均依次的保存在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相应的后续队列节点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在各自被分配的子信道标识符分组上进行各自的数据传输,并各自独立循环,互不干扰;
C11.基站端收到响应消息,并对响应消息进行处理;
C12.经过一帧的响应处理时间后,此时当前发出的帧对应的用来保存数据信息的数据信息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又循环到步骤C5中的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节点处,那么这时将经过以上步骤中保留下来的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与当前下一个即将发出的帧中新调度出的数据组合起来再组帧发送,循环步骤C1~C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5还进一步包括:
C51:若基站端的本次调度是对下行数据的调度,那么基站端将在即将发送的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调度完成之后把保存的数据信息构成所述数据信息子队列中的结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对应该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下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与该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共同构成该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C52:若基站端的本次调度是对上行数据的调度,那么基站端将在本帧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连接的调度完成之后把接收到的终端发来的数据信息构成数据信息子队列中的结点添加到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对应该即将发送的帧的队列节点下的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并与该数据信息子队列中保留下来的留待重传的数据共同构成该上行子信道上需要传输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9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C91.基站端收到上行数据,并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91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C911.基站端对收到的上行数据重新计算循环冗余码校验并与收到的循环冗余码校验值相比较,若两个循环冗余码校验值相同,则说明数据通讯正确,则进入步骤C912,否则进入步骤C913;
C912.删除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的数据信息子队列中收到的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
C913.保留数据传输控制队列中的上行子信道标识符分组队列中该数据包对应的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数据包,该保留的数据信息即C6中所指的保留的上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11还进一步包括步骤:
C111.对响应消息进行处理,并判断收到的响应消息是否为终端正确收到数据的确认,是则进入步骤C112,否则进入步骤C113;
C112.删除为保存该响应消息对应的下行数据包所建立的数据信息队列中的相应节点,表示该数据包的传输已成功不需再重传;
C113.保留数据信息队列中该响应消息对应的数据包的相应节点,并记录该数据包为重传的数据包,该保留的数据信息即C6中所指的保留的下行需要重传的数据信息。
CN200710304651XA 2007-12-28 2007-12-28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01217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4651XA CN101217347B (zh) 2007-12-28 2007-12-28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4651XA CN101217347B (zh) 2007-12-28 2007-12-28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347A CN101217347A (zh) 2008-07-09
CN101217347B true CN101217347B (zh) 2011-12-14

Family

ID=39623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4651XA Active CN101217347B (zh) 2007-12-28 2007-12-28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7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7983B (zh) * 2009-02-13 2013-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克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与突发业务冲突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44560B (zh) * 2010-05-14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证视频流中宏块数据完整性的数据包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2014432B (zh) * 2010-11-18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链接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7613583B (zh) * 2017-10-25 2021-08-06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汇总网关
CN109067507B (zh) * 2018-09-29 2022-04-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803A (zh) * 2000-11-29 2002-07-03 朗迅科技公司 结合并行分组发送的混合式arq
US6693910B2 (en) * 2002-06-28 2004-02-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stall of an H-ARQ reordering buffer in a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803A (zh) * 2000-11-29 2002-07-03 朗迅科技公司 结合并行分组发送的混合式arq
US6693910B2 (en) * 2002-06-28 2004-02-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stall of an H-ARQ reordering buffer in a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347A (zh) 2008-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1964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42059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harq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01636961B (zh) 用于半持久性调度的(h)arq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67497B (zh) 无线局域网络中组播数据的应答和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555C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避免碰撞的方法、装置与通信网络
US8958359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of a downlink tunnel
CN100514907C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US9185722B2 (en)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optimization
US799135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a multi-hop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73074B (zh) 回传链路上的半持续调度方法、接收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1867467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harq确认消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2710380A (zh) 用于处理由WTRU实施的MAC-e中的数据的方法及该MAC-e
KR20090110791A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식 복합 자동 재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036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217347B (zh) 一种无线网络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中harq的实现方法
CN101651529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197643A (zh) 一种数据上传和接收的方法、及终端、基站和系统
CN106301444A (zh) 射频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1662798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邀请重传方法及其装置
KR100438823B1 (ko) 통신 효율을 높이는 무선 전송 프레임 구조에 따라 통신을수행하는 무선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730233B (zh) 资源处理方法
CN102148673A (zh) 下行确认/非确认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238644A (zh) 终端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02404082A (zh) 初始帧发送、响应帧回复、信道预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3096A (zh) 回传链路上的半持续调度方法、接收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Jingshang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tract record no.: 201111000014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realization method of HARO in wireless network media access control system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80709

Record date: 20110823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ssignor: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tract record no.: 2011110000143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1212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hange date: 20181212

Contract record no.: 2011110000143

Assignee after: Beijing Zhongk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ssignee before: Beijing Zhongke Jingshang Technology Co., Ltd.

EM01 Chang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