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7339A -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7339A
CN101217339A CNA2007101606979A CN200710160697A CN101217339A CN 101217339 A CN101217339 A CN 101217339A CN A2007101606979 A CNA2007101606979 A CN A2007101606979A CN 200710160697 A CN200710160697 A CN 200710160697A CN 101217339 A CN101217339 A CN 101217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abel
data
receives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06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7339B (zh
Inventor
汤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606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7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7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7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如果其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判定丢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当数据帧接收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段,检测设定时间段开始之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及其之前的数据帧标签,当出现两个相邻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判定丢帧。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与方法对应的装置和基站。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丢帧检测不准确导致的错误调整发送带宽的问题。

Description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特别是涉及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背景技术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是3GPPR5版本协议引入的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技术。通过在基站(NodeB)侧引入的MAC-hs(Medium Access Control-High Speed,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实体,并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下行峰值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系统频谱效率,同时满足了用户高质量服务需求,实现数据分组在信道码和发射功率上的共享。
HSDPA引入的新技术主要包括:
1)自适应调制编码(AMC)
AMC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自适应地调整编码和调制方案,使得传送的数据速率最大化。
2)混合自动重传(H-ARQ)
HSDPA在NodeB侧增加了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功能,该技术综合了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重传两种方式的特点,用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减小时延。
3)共享信道
由于CDMA扩频码的特点,不同用户的下行链路的质量差异性很大,而且同一用户不同时刻的下行链路的质量差异性也很大。HSDPA引入了一个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Downlink Share Channel,HS-DSCH),所有用户通过码分或者时分方式实现对该信道的共享占用。
4)高速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High Speed,MAC-hs)实体的快速调度和流控功能。
HSDPA在信道结构上已经为数据分组共享资源提供了可能,MAC-hs调度算法通过如下的策略为各HSDPA用户分配合适的信道码和功率资源。
当HSDPA的流量控制功能在NodeB的MAC-hs实体中实现时,它以容量分配控制帧的形式来指示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RLC)MAC-d flow流在Iub口的发送规则,使得用户队列缓存中有足够的数据在Uu口发送。
在上述新技术中,MAC-hs的调度和流控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图1是HS-DSCH协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MAC-hs流控通过调节Iub口MAC-dflow用户队列的流量,使其与用户Uu口上的空口能力相匹配,避免了Iub口上拥塞而出现数据包丢失重传情况。可以说,MAC-hs的流控策略的好坏极大地影响HSDPA业务性能的高低。
现有技术中,MAC-hs的流量控制功能是由NodeB和RNC之间配合完成的。
在复杂的传输网络中,由于存在Iub口传输网络时延过大或者拥塞可能会导致丢帧的现象,因此现有技术中在NodeB侧利用HS-DSCH数据帧结构中帧序列号(Frame Sequence Number,FSN)来检测网络中是否出现了丢帧的现象。具体步骤如下:
在步骤201中,启动Iub口丢帧检测周期计数器T1。
在步骤202中,将此时接收到RNC发送的FP帧的帧序列号FSN记录为CurrentFsn。将接收到RNC发送的下一个FP帧的帧序列号FSN记录为NextFsn。
在步骤203中,计算NextFsn-CurrentFsn,若结果等于1,则判定没有丢帧,执行步骤205;若结果不等于1,执行步骤204。
在步骤204中,判定丢帧,记录下该丢帧数目,执行步骤205。
在步骤205中,将NextFsn中的值赋予CurrentFSN,而等待接收的下一个FP帧,记录该帧序列号FSN为NextFsn。
在步骤206中,判断T1检测周期是否到达,若到达,执行步骤207,若没有到达,执行步骤203。
在步骤207中,如果检测到Iub口丢帧率大于丢帧检测门限,则NodeB调整分配给该HSDPA用户队列所在传输通道上总的可用Iub带宽值,供MAC-hs流量控制使用。并执行步骤208。
在步骤208中,将上述检测周期内统计的丢帧信息全部清0,执行步骤201,开始下一轮周期的检测工作。
现有技术的方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丢帧引起的业务质量下降。但是在实施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各帧的传输时延不同也可能导致接收到的FSN不连续。这种情况下,因为网络中没有出现丢帧,不需要调整传输通道上的Iub带宽。然而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会因为接收到的FSN不连续而将这种情况判定为丢帧,从而导致在不需要的时候也会调整传输通道上的Iub带宽,反而影响了用户正常使用业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和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为丢帧错判而导致的对传输通道上Iub带宽的不必要调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形成数据帧标签队列;
当数据帧标签队列中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数据帧标签队列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形成数据帧标签队列;
若接收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段,检测设定时间段开始之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及其之前的数据帧标签,当出现两个相邻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确定数据帧丢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以下单元: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
判决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大小进行排序,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以下单元: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
定时器,用于设定进行丢帧判决的时间;
超时判决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定时器超时,检测定时器启动之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及其之前的数据帧标签,如果出现两个相邻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基站,该基站包括任意一个上述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用发送时间信息进行排序,帧序列号进行丢帧判决的方式,能够比较准确的判定丢帧的情况。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将传输时延不同而导致的传输数据帧乱序错判为丢帧,导致在不需要的时候也会调整传输通道上的可用带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准确判定丢帧避免了这种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器的引入使得对传输中丢帧情况的检测更加快速,从而对流量的控制也更加及时。并且由于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设置,对流量的控制也因此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HS-DSCH协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流量控制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丢帧检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使用定时器的流量控制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容量分配控制帧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定时器的流量控制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使用定时器单元实现流量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定时器单元实现流量控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图3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形成数据帧标签队列。
在步骤302中,当数据帧标签队列中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数据帧标签队列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下面将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该方法进行详尽阐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延迟参考时间(DelayReference Time,DRT)进行排序。这里的数据帧标签包含NodeB接收到的HS-DSCH数据帧中携带的FSN和延迟参考时间(Delay Reference Time,DRT),其中FSN采用4比特编码。
每收到一个数据帧,首先将数据帧中的MAC-d PDU读出放入MAC-hs向UE发送的队列,并记录该数据帧的数据帧标签{FSN,DRT}。NodeB根据DRT的大小对数据帧标签进行排序。
在步骤402中,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DRT值和FSN值来检测是否丢帧。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到达一定的数目,如果其中DRT值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FSN不连续,则判定检测到丢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规定如果从本应接收到某个数据帧的时间开始,经过了16个数据帧仍未接收到该数据帧,则判定该帧丢失。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存放数据帧标签的接收缓存容量为16个数据帧标签。
根据数据帧标签DRT值和接收缓存存储状态的不同组合,本步骤中通过FSN值来检测是否丢帧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形:
a)如果该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接收缓存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缓存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前,该数据帧已经从RNC侧发出。如果此时接收缓存未满,则将接收缓存中的数据帧标签向最后一位数据帧标签方向移一位,该数据帧标签放到接收缓存的0号位置。
b)如果该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接收缓存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缓存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前,该数据帧已经从RNC侧发出。如果此时接收缓存已满,不将该数据帧标签插入接收缓存中,只比较该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与接收缓存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表明FSN在两者之间的数据帧在本应接收到的时间过去了16个数据帧之后仍未能到达,因此判定出现丢帧,记接收缓存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减去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后的差值(按16取模)为已丢失数据帧数。例如,接收缓存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为1,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FSN值为2,两者之差按16取模后等于14,意味着中间有14个数据帧丢失。这里按照16取模的原因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FSN是4个比特编码,FSN的循环周期为16。所以通过对数据帧的FSN之差按照16取模能够比较准确的获得丢失的数据帧数目。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果FSN的循环周期是其它数值,则应该按照实际FSN的循环周期进行取模。
c)如果该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晚于接收缓存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缓存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后,该数据帧才从RNC侧发出。如果此时接收缓存未满,将该数据帧标签放入接收缓存,尾随当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
d)如果该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晚于接收缓存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缓存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后,该数据帧才从RNC侧发出。此时如果接收缓存已满,比较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与相邻的数据帧标签(即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表明FSN在两者之间的数据帧在本应接收到的时间过去了16个数据帧之后仍未能到达,因此判定出现丢帧。记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减去0号位置的数据帧的FSN后的差值(按16取模)为已丢失数据帧数,并将接收缓存中的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移出接收缓存,其他数据帧标签向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方向移一位,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放在最后一位的位置。
e)如果该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接收缓存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且晚于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且接收缓存未满,则将该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值的大小顺序插入到接收缓存中间。
f)如果该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接收缓存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且晚于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而接收缓存已满,比较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与相邻的数据帧标签(即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表明FSN在两者之间的数据帧在本应接收到的时间过去了16个数据帧之后仍未能到达,因此判定出现丢帧,记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减去0号位置的数据帧的FSN后的差值(按16取模)为已丢失数据帧数。并将接收缓存中的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移出接收缓存,将最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值的大小顺序插入接收缓存中间。
在步骤403中,若上述步骤检测到出现了丢帧,NodeB在进行带宽分配时会调整该传输通道上可用的Iub带宽。
当检测到Iub口出现丢帧之后,可以通过具体的物理层采用的传输媒介(PHY)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带宽调整丢帧率和时延拥塞门限,例如,可以设门限为DsdFrmRatio=5%。
具体调整方案为在调整带宽的周期PrdT2内,如果(DsdFrmCnt/RcvFrmCnt>DsdFrmRatio),即丢帧率超过预定门限,调整为该传输通道上分配的Iub可用带宽值,如公式(1-1)所示:
    IubAvaibleBw=IubAvaibleBw×(1-β1)        (1-1)
否则,则调整为该传输通道上分配的Iub可用带宽值如公式(1-2)所示:
    IubAvaibleBw=MAX(IubAvaibleBw×(1+β2),MaxIubBw)  (1-2)
其中,RcvFrmCnt为周期PrdT2内,接收到的HS-DSCH FP帧的帧数;DsdFrmCnt为周期PrdT2内,检测到丢失的HS-DSCH FP帧的帧数;DsrFrmRatio为丢帧率门限;IubAvaibleBw为分配给传输通道使用的Iub带宽;MaxIubBw为该通道上能够使用的最大Iub带宽;β1为当丢帧率超过丢帧率门限时带宽下调整率;β2当丢帧率小于丢帧率门限时带宽上调整率。
以上考虑的是对该用户队列承载在的传输通道上的总的可用带宽进行调整的过程。而针对具体某个用户队列而言,则是进行带宽预分配,并进行Iub流量成形,即将各用户队列预分配带宽之和控制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总的可用HSDPA Iub带宽之内,必要时可进行带宽压缩处理。
在步骤404中,NodeB将带宽分配结果发送给RNC。
具体的,NodeB可以将带宽分配结果携带在容量分配控制帧中发送给RNC。图5为容量分配控制帧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各关键参数说明如下:
(1)最大MAC-d PDU长度(Maximum MAC-d PDU Length)指示了RNC通过NodeB应用部分(NodeB Application Par,NBAP)配置的MAC-d PDU中的最大值。
(2)HS-DSCH间隔(HS-DSCH Interval)指示了容量分配控制帧在RNC侧可用的时间间隔,粒度为10ms,在无线通信协议3GPP TS 25.435-680中给出了取值范围[0-2550]ms。
(3)HS-DSCH可用带宽(HS-DSCH Credits)指示了在一个HS-DSCH Interval内RNC侧能发送的MAC-d PDU的个数,如公式(1-3)所示,其中IubBw表示经过流量成形之后给该MAC-d flow流分配的Iub带宽。
Hs - dschCredits = IubBw × Hs - dschInterval MAC - dPduLength - - - ( 1 - 3 )
在步骤405中,RNC侧接收到容量分配控制帧后,通过对其中参数的解读,获取在下一个周期发送某一个用户队列数据帧时所使用的Iub带宽,并根据此带宽进行数据发送。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使用DRT进行排序,FSN进行丢帧判决的方式,能够比较准确的判定丢帧的情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比较准确判定丢帧避免了将传输时延不同而导致的传输数据帧帧乱序错判为丢帧,从而导致在不需要的时候也会调整分配给HSDPA用户队列传输通道上的可用Iub带宽的现象。
上面的实施例中,在接收缓存已满的情况下,如果接收到新的数据帧标签,会舍弃掉发送时间最早的数据帧标签。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运营环境的不同,也可以舍弃更多的数据帧标签,例如在不想过于频繁进行丢帧检测的情况下,也可以每次舍弃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或以上的数据帧标签,这样系统会每隔一个或以上的数据帧标签进行一次丢帧判决。譬如设定每次丢弃两个数据帧标签。由于在判决时丢弃了两个数据帧标签,接收缓存中会有一个位置空出来,因此下一个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直接插入接收缓存中而不会触发判决,当接收到再下一个数据帧标签时才会触发判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隔帧判决的效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次舍弃的数据帧标签个数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
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缓存的大小设为16个数据帧标签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更大的缓存,甚至不需要应用全部的缓存资源,例如现有的缓存可以容纳32个数据帧标签,但是实际应用中可以只用其中16个或者由用户设定的其它数目的数据帧标签。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段,如果接收缓存中相邻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在经过了设定的时间段后仍未能接收到该两相邻数据帧标签之间的数据帧标签,则判决在Iub口发生了丢帧。若还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则按照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方法来进行丢帧判定。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时间段通过定时器T1来实现。图6为使用定时器T1进行丢帧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大小进行排序。
在步骤602中,启动定时器T1。该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可由设备运营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并定义T1_POSITION_ID为T1在接收缓存中指向的数据帧标签的位置,定义方法如下:
如果定时器T1没有运行:启动定时器T1,令T1_POSITION_ID=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在接收缓存中的位置。
如果定时器T1正在运行:修改T1_POSITION_ID为其原来所指向数据帧标签在接收缓存更新后所处的POSITION_ID。其中POSITION_ID为数据帧标签在接收缓存中的位置编号。如果该数据帧已经移出接收缓存,则停止并重新启动定时器T1,令T1_POSITION_ID=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在接收缓存中的位置。
在步骤603中,判断T1是否超时,如果T1超时,执行步骤605;如果没有超时,可以只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值的大小顺序插入接收缓存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果T1未超时,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604。
在步骤604中,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DRT值和FSN值来检测是否丢帧。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到达一定的数目,如果其中DRT值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FSN不连续,则判定检测到丢帧。并记录已丢失数据帧数。详细的步骤和步骤402中一致。
在步骤605中,检测从缓存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开始,到T1_POSITION_ID所指向的数据帧标签为止的数据帧标签,当出现两个相邻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判定检测到丢帧。并记录不连续的数据帧标签之间的差值(按16取模)为丢失数据帧数。
将T1_POSITION_ID之前的数据帧标签移出接收缓存,重新启动定时器T1,令T1_POSITION_ID=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在接收缓存中的位置。
此时如果接收缓存中只有一个数据帧标签,且T1_POSITION_ID所指正是该数据标签,则将接收缓存清空。
在步骤606中,若上述步骤检测到出现了丢帧,NodeB会通过丢帧率和门限值比较的结果来调整传输通道上可用的Iub带宽。具体步骤和步骤303中一致。
在步骤607中,NodeB将带宽分配结果携带在容量分配控制帧中发送到RNC。
在步骤608中,RNC侧接收到容量分配控制帧后,通过对其中参数的解读,获取在下一个周期发送某一个用户队列数据帧时所使用的Iub带宽,并根据此带宽进行数据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时器T1的引入使得对Iub口传输中丢帧情况的检测更加快速,从而对Iub口的流量控制也更加及时。并且由于T1的定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设置,对Iub口流量的控制也因此更加灵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流量控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以下单元:
存储单元710,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单元可以容纳16个HS-DSCH数据帧标签。
判决处理单元720,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并当检测到存储单元710已满时,如果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和存储单元710中原有数据帧标签按接收时间信息进行排列后的队列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确定发生丢帧。
判决处理单元720包括以下模块:
比较模块721,用于比较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和存储单元710中的数据帧标签的发送时间。
判决模块722,用于根据比较模块721的比较结果对数据帧标签排序,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判决处理单元720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a)当比较模块721比较的结果为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存储单元710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存储单元703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前,该数据帧已经从RNC侧发出,这就意味着在发送数据帧的过程中至少发生了乱序。如果此时判决模块722检测到存储单元710未满,则指示存储单元710将其中的数据帧标签向最后一位数据帧标签的方向移一位,并指示存储单元710将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插到0号位置。
b)当比较模块721比较的结果为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存储单元710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且此时判决模块722检测到存储单元710已满,则比较该数据帧标签与存储单元710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确定发生丢帧,并记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减去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的FSN的值(按16取模)为已丢失数据帧数。判决模块舍弃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
c)当比较模块721比较的结果为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晚于存储单元710中最后一个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存储单元703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后,该数据帧才从RNC侧发出。如果此时判决模块722检测到存储单元710未满,则指示存储单元710将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插到存储单元710中,尾随当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
d)当比较模块721比较的结果为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晚于存储单元710中最后一个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也就是说在存储单元703中所有数据帧标签所对应的数据帧被发送之后,该数据帧才从RNC侧发出。如果此时判决模块722检测到存储单元710已满,则比较存储单元710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与其相邻的数据帧标签(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则确定发生丢帧,并记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减去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的值(按16取模)为已丢失数据帧数。判决模块指示存储单元710舍弃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将其它数据帧标签向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方向移一位,并将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放在最后一位的位置。
e)当比较模块721比较的结果为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存储单元710中最后一个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且晚于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如果此时判决模块722检测到存储单元710未满,则指示存储单元710将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值的大小顺序插到存储单元710中。
f)当比较模块721比较的结果为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早于存储单元710中最后一个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且晚于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中的DRT值。如果此时判决模块722检测到存储单元710已满,则比较存储单元710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与其相邻的数据帧标签(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确定发生丢帧,并记1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减去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的FSN的值(按16取模)为已丢失数据帧数。判决模块721指示存储单元710舍弃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并指示存储单元710将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DRT值的大小顺序插到存储单元710中。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带宽调整单元730,用于根据判决处理单元720的判决结果调整发送带宽。具体来说,根据判决处理单元720检测到丢帧后发送的丢失数据帧数调整传输通道上总的可用带宽,并对某个用户队列的带宽进行带宽预分配和流量成形,将各用户队列的带宽分配结果携带在容量分配帧中发送到RNC。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流量控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以下单元:
存储单元810,用于存储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单元可以容纳16个HS-DSCH数据帧标签。
定时器820,用于设定强制进行丢帧判定的时间。该时间取值可由设备运营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在定时器820中设置指针T1_POSITION_ID指向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在存储单元810中的位置。
超时判决处理单元830,用于当检测到定时器820超时,检查存储单元810中0号位置的数据帧标签至T1_POSITION_ID之间的数据帧标签中的FSN值,凡是FSN值不连续,都判断为丢帧,并记录二者差值(按16取模)为丢失数据帧数。记录总的丢失数据帧数,并指示存储单元810将T1_POSITION_ID之前的数据帧标签移出存储单元810,指示定时器820重新启动,指示定时器820设置T1_POSITION_ID=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在存储单元810中的位置。此时如果存储单元810中只有一个数据帧标签,且T1_POSITION_ID所指正是该数据标签,则指示存储单元810清空自身数据。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未超时判决处理单元840。用于检测到定时器820未超时,当检测到存储单元810已满且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和存储单元810中原有数据帧标签按时间信息进行排列后的队列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判定检测到丢帧。
未超时判决处理单元840包括以下模块:
比较模块841,用于比较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和存储单元810中的数据帧标签的发送时间。
未超时判决模块842,用于根据比较模块841的比较结果对数据帧标签排序,当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带宽调整单元850。带宽调整单元850用于接收超时判决处理单元830或未超时判决处理单元840检测到丢帧后发送的丢失数据帧数,根据丢失数据帧数调整传输通道上的总的可用带宽,并对具体某个用户队列的带宽进行带宽预分配和流量成形。将各用户队列的带宽分配结果携带在容量分配控制帧中发送到RNC。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基站,该基站包括了任意一个以上装置实施例所描述的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根据DRT和FSN来检测传送过程中是否产生丢帧,但是凡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表示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的信息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对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进行排序或进行丢帧判决,而并不限于使用DRT和FSN。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以HSDPA中MAC-hs流量控制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并不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适合于上述场景中,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推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通信系统中任何需要进行流量控制的情形。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形成数据帧标签队列;
当所述数据帧标签队列中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所述数据帧标签队列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数据帧标签队列中舍弃发送时间靠前的预设数目的数据帧标签;
将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插入所述数据帧标签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舍弃发送时间靠前的预设数目的数据帧标签包括:
舍弃发送时间最早的数据帧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记录所述不连续的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之差为已丢失数据帧数;
根据所述已丢失数据帧数调整发送数据的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所述记录不连续的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之差为已丢失数据帧数包括:
对所述不连续的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之差按照帧序列号循环周期进行取模运算;
记录所述取模后的帧序列号之差为已丢失数据帧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已丢失数据帧数调整发送数据的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已丢失数据帧数计算丢帧率;
若丢帧率超过门限值,降低发送数据的带宽;否则,提高发送数据的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已丢失数据帧数计算丢帧率包括:
统计一段时间内已丢失数据帧的总数和接收到的数据帧总数;
根据所述已丢失数据帧的总数和接收到的数据帧总数计算丢帧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带宽的信息发送到数据帧发送源,以使所述数据帧发送源根据所述带宽的信息发送数据。
9.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列,形成数据帧标签队列;
若接收所述数据帧标签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段,检测所述设定时间段开始之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及其之前的数据帧标签,当出现两个相邻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确定数据帧丢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接收所述数据帧标签的时间在所述设定时间段之内,当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所述数据帧标签队列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当接收所述数据帧标签的时间超过所述设定时间段,在所述数据帧标签队列中舍弃所述设定时间段开始之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及其之前的数据帧标签;
所述接收数据帧标签的时间重新开始计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记录所述不连续的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之差为已丢失数据帧数;
根据所述已丢失数据帧数调整发送数据的带宽。
13.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
判决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按照发送时间进行排序,当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处理单元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帧标签的发送时间;
判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对数据帧标签排序,当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带宽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决处理单元的检测结果调整发送数据的带宽。
16.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
定时器,用于设定进行丢帧判决的时间;
超时判决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定时器超时,检测所述定时器启动之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帧标签及其之前的数据帧标签,如果出现两个相邻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未超时判决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定时器未超时,如果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超时接收单元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帧标签的发送时间;
判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对数据帧标签排序,当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帧标签达到设定数目,判断发送时间最早的两个数据帧标签的帧序列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则确定数据帧丢失。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进行丢帧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带宽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超时判决单元或未超时判决单元的检测结果调整发送数据的带宽
20.一种进行丢帧检测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所述的装置。
CN2007101606979A 2007-12-29 2007-12-29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Active CN101217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06979A CN101217339B (zh) 2007-12-29 2007-12-29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06979A CN101217339B (zh) 2007-12-29 2007-12-29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339A true CN101217339A (zh) 2008-07-09
CN101217339B CN101217339B (zh) 2011-12-21

Family

ID=39623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06979A Active CN101217339B (zh) 2007-12-29 2007-12-29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7339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817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速相机录取图像丢帧情况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2065318A (zh) * 2010-12-31 2011-05-18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字视频系统丢帧裂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98732A (zh) * 2011-02-24 2011-06-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ub口拥塞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299779A (zh) * 2011-09-20 2011-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lc层重传数据包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946299A (zh) * 2012-11-23 2013-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监测丢帧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458266A (zh) * 2012-05-28 2013-12-18 特克特朗尼克公司 用于数字基带视频中的丢失帧检测的启发式方法
CN103997626A (zh) * 2014-06-06 2014-08-20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适用探月工程图像设备的地面测控系统和方法
CN106713317A (zh) * 2016-12-22 2017-05-24 上海帝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文件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242488A1 (zh) * 2018-06-22 2019-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丢帧补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880602A (zh) * 2020-08-03 2020-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掉帧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838892A (zh) * 2019-11-25 2021-05-25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以太网mac数据通信光模块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3783780A (zh) * 2021-09-29 2021-12-10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eee802.11丢包统计及流量预测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4500329A (zh) * 2021-12-13 2022-05-13 杭州晨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失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85863A (zh) * 2022-03-30 2022-09-20 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的帧计数纠正及丢帧统计方法
CN115913462A (zh) * 2022-11-09 2023-04-04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基于事先规划的网络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发送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7613A1 (de) * 1998-05-13 1999-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höhung eines Datendurchsatzes
SE0103506D0 (sv) * 2001-10-19 2001-10-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HARQ stall avoidance
CN100454903C (zh) * 2006-08-17 2009-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iub接口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817A (zh) * 2010-07-21 2010-11-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速相机录取图像丢帧情况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1893817B (zh) * 2010-07-21 2011-06-2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速相机录取图像丢帧情况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2065318A (zh) * 2010-12-31 2011-05-18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字视频系统丢帧裂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65318B (zh) * 2010-12-31 2012-10-03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数字视频系统丢帧裂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98732A (zh) * 2011-02-24 2011-06-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Iub口拥塞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299779A (zh) * 2011-09-20 2011-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lc层重传数据包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299779B (zh) * 2011-09-20 2013-09-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lc层重传数据包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458266B (zh) * 2012-05-28 2017-05-24 特克特朗尼克公司 用于数字基带视频中的丢失帧检测的启发式方法
CN103458266A (zh) * 2012-05-28 2013-12-18 特克特朗尼克公司 用于数字基带视频中的丢失帧检测的启发式方法
CN102946299B (zh) * 2012-11-23 2015-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监测丢帧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2946299A (zh) * 2012-11-23 2013-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监测丢帧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997626A (zh) * 2014-06-06 2014-08-20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适用探月工程图像设备的地面测控系统和方法
CN103997626B (zh) * 2014-06-06 2017-03-08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适用探月工程图像设备的地面测控系统和方法
CN106713317A (zh) * 2016-12-22 2017-05-24 上海帝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文件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242488A1 (zh) * 2018-06-22 2019-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丢帧补偿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838892A (zh) * 2019-11-25 2021-05-25 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以太网mac数据通信光模块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1880602A (zh) * 2020-08-03 2020-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掉帧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783780A (zh) * 2021-09-29 2021-12-10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eee802.11丢包统计及流量预测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4500329A (zh) * 2021-12-13 2022-05-13 杭州晨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失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85863A (zh) * 2022-03-30 2022-09-20 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的帧计数纠正及丢帧统计方法
CN115913462A (zh) * 2022-11-09 2023-04-04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基于事先规划的网络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发送模块
CN115913462B (zh) * 2022-11-09 2023-08-08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基于事先规划的网络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发送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339B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339B (zh)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US7724656B2 (en) Uplink congestion detection and control between nod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1288247B (zh) 发送/接收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0678264B1 (ko)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 속도를 향상시키는 방법 및 그이동 통신 시스템
CN101164262B (zh) 经增强专用信道调度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A25113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ing a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tfc) set
CN101610198B (zh) 一种分组业务的调度方法及调度装置
US8767670B2 (en) Allocation of periodically distributed fram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040491A (zh) 无线接入网内的拥塞控制
CN101472344A (zh) 资源释放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083614A (zh)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报告的触发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083652A (zh) 一种Iub口流量控制方法
CN101374040A (zh) 一种实现多载波小区高速数据业务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TW201620283A (zh) 經薔化專用頻道排程傳輸方法及裝置
CN101534180B (zh) 一种实现hsupa非调度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55439B (zh) 用户设备能力的控制方法、系统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005700A (zh) Node B汇报最大上行数据速率的方法
CN101179513B (zh) 基站和确定业务流量的方法
CN1798446B (zh) 在Mac-ePDU 中传输短信令的方法
CN101360262A (zh) 通讯系统中共享资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1188786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多用户复用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001204B (zh) 一种高速数据分组接入业务下行拥塞检测控制方法
CN100459578C (zh) 一种小区基站从上层网络设备获取下行数据的方法
CN102088715A (zh) 一种数据包分段方法及设备
CN101459588B (zh) 一种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