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6740B -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6740B
CN101216740B CN2008100704150A CN200810070415A CN101216740B CN 101216740 B CN101216740 B CN 101216740B CN 2008100704150 A CN2008100704150 A CN 2008100704150A CN 200810070415 A CN200810070415 A CN 200810070415A CN 101216740 B CN101216740 B CN 101216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ke
word
code
sign indicating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704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6740A (zh
Inventor
魏贻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0704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6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67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统一数字码汉字部首输入法,它是将0至十等十个汉字的小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0至10,将零至拾等十个汉字的大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0至10,将廿、卅等汉字的小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20、30;对汉字的6种一笔笔划进行定义编码,其它一笔笔划的定义编码均由以上6种一笔笔划定义编码组合而成;对未见诸其它汉字偏旁部首、笔划结构均依据规则顺序进行组合取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每个汉字的编码长度从最长4码缩短为3码,且有效地解决了重码过多的问题,基本上实现一个编码确定一个汉字,一般只要击键3下,即可不看屏幕查字而直接输入目的字。

Description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字输入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快速准确的输入汉字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汉字输入法都还无法像英文输入一样实现一码一字盲打输入。致使人们必须眼看着屏幕、选择性地输入汉字,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像英文输入一样实现盲打输入的统一数字码汉字部首输入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法的编码法则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A)对一些汉字大、小写数字进行以下定义编码:
①将○至十等十个汉字的小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0至10,
②将零至拾等十个汉字的大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0至10,
③将廿、卅等汉字的小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20、30,
将“丶”、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11
“冫”、“氵”、“灬”、“∏”、“口”、“豆的上部首——一横一口”、“丷”、“前的上部首——两点一横”、“卄”、“卄”、“卌”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1至9、20、40以上定义编码方法自然简单,几乎不增加什么记忆负担。见表一。
表一:汉字数字和相关结构定义编码一览  表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12
(B)对汉字的6种(组)一笔笔划进行定义编码。即:用1表示横、点、捺、竖弯(一、丶、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13
乀、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14
);用2表示竖(丨);用3表示撇、钩、左弯钩(丿、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15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16
);用6表示右钩、右弯钩(乚);用8表示横折折钩(ㄋ);用9表示竖折折钩(ㄅ)。左钩(亅)。以上定义编码方法同样自然简单,几乎不增加什么记忆负担。见表二。
表二:汉字6种(组)一笔笔划定义编码一览表:
(C)其它一笔笔划的定义编码均由以上6种(组)一笔笔划定义编码组合(相加)而成(也就是说笔划相加构成,则编码也对应相加构成)。如:横竖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1
竖横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2
均为3(1+2、2+1);横撇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3
横钩乛、撇横ㄥ、撇点ㄑ均为4(1+3;3+1);竖左钩亅、竖横竖ㄣ均为5(2+3;2+1+2);横竖钩为6(1+5);横右钩Z、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4
乙、横撇弯钩ㄋ均为7(1+6);横撇横撇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5
为8(4+4)。如表三:
表三:一笔笔划定义编码一览表(其中包含了表二的内容)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6
(D)由以上(A)(B)(C)所述,并综合表一、二、三得到表四:统一数字码定义编码一览表(本发明定义编码的一览表)。
表四:统一数字码定义编码一览表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7
(E)本输入法以上述定义编码(表四)为基础,对未见诸(A)(B)(C)(D)的其它汉字偏旁部首、笔划结构均依据下列规则顺序进行组合(相加)取码(也就是说笔划相加构成,则编码也对应相加构成):
一、“同层相加”,指的是取码时,凡属于同一层次的笔划及笔划结构,其编码均由有关定义编码一直相加而成。所述的同一层次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①属于重复的笔划,如:彡、丨丨,宀(其中的“丶”“丶”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28
属于重复笔划,乛与丶本为同一层次);或属于虽不同笔划但却同编码的重复,如:亠,等等。
②与首笔笔划头尾相连或头头相连的笔划及笔划结构,如:厂、尸、皮、几;
③位于某一长笔划上下端之间的笔划及笔划结构,如:片,爿、丰、央;其编码均由有关定义编码相加而成。如:彡为9(3+3+3);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2
为6(3+3);亠为2(1+1);宀为6(1+1+4);凵、又、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3
均为5(3+2、4+1、4+1);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4
为3(2+1);厂、ナ均为4(1+3);片为9(3+2+1+3);上为4(2+2);门为9(1+2+6);
对于不属于同一层次的笔划结构,一般都将上一层次笔划编码相加之和记作十位数;将下一层次笔划编码相加之和记作个位数。即:凡在(1)所述的同一层次的笔划及笔划结构的下方,还有笔划结构或笔划的,应将其作为下一层次进行编码。如:纟为81(4+4…1);止为51(2+1+2…1);万为19{1…(3+6)};等等。
注:国框囗为5(2+3…1)(按照汉字书写习惯,国字在书写时,笔划“一”不能先“关门”,因而应作为下一层次)。
二、“和不过9”,指的是在遵循“同层相加”规则对汉字进行取码时,同层笔划码一直相加求和,但最大值不超过9。凡相加取9以内的一位数编码后,没有剩余笔划的,即为一位数编码。如还有剩余笔划的,则应将已取得的9以内的编码记作十位数,然后再对剩余的笔划另行相加取一个最大值不超过9的编码,并将其记作个位数,同时,个位与十位的取码分界点应遵循汉字的笔划习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笔划为分界点,从而合成为一个二位数编码。如取二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的,则不再继续相加取码。
如:几为37(3…7);非为73(3+4笔划结构或笔划3)(遵循同层一直相加求和,但最大值不超过9的规则)韭为74(3+4…4);事为74(“亅”将事整个字串为一个层次,1+6…3+1…,其编码由“一”和“囗”组成十位编码,由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5
和“一”构成个位编码(个位遵循了下述的“钩、交即止”的规则);皿为91{(2+3+4)…1};等等。
三、“钩、交即止”,指的是取码时,一旦加到书写时的笔划出现钩划或相交叉的笔划时,即使相加之和未超过9,也应停止继续相加。取码后如有剩下的笔划,应另行相加取码(前者记作十位数;后者记作个位数)。如:井为52(2+3…2)。心为72{1+6…2(丶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6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7
+乚)…(丶+丶)编码相加到钩的笔划即停止相加,};尤为46(1+3…6ナ…乚…)(编码相加到相交叉的笔划即停止相加得出ナ=4;相加到钩的笔划即停止相加得出乚=6);以为65(乚…丶+丿+`);豕为16{1…3+3…一为上层笔划,十位数码为1;下层相加到钩的笔划即停止相加得出个位数码为丿+弯钩=6…}等等。
四、“一、二位数”,指的是取码时,每个偏旁部首(包括独立结构)只取一个一位数码(相加之和未超过9,且已无剩余笔划的)构成一个一位数单元码或一个二位数码构成一个二位数单元码(相加取9以内的一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的,则应将已取得的9以内的编码记作十位数,然后再对剩余的笔划另行相加取一个最大值不超过9的编码,并将其记作个位数,从而合成为一个二位数编码)。如取二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的,则不再继续相加取码。
凡上一层次或下一层次结构含有十、艹、卅、卌的,均按照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阅读与书写习惯(如:汉语数字“艹八”=“二十八”=“28”),区别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取码。具体情况是:由十、艹、卅、卌单独构成汉字时记为10、20、30、40;十、艹、卅、卌在上时,简记为1、2、3、4,如:土为11(十…一);为21(艹…一…);带上为35…;艹、卅、卌在下时,也简记为2、3、4;如:贲上为12(十…艹…);舞上为44(…卌);十在中则省略取码;如:壬为31(3…10…1);禾为38(3…10…8);唯有十(10)在下时简记为3;如:千为33(3…3);午为43(4…3);等等。
五、“前者优先”,指的是取码时,当偏旁部首(包括独立结构)同时符合上述几种笔划组合时,一般情况下首先遵从笔划居前的组合,如:“广”由丶、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9
一、丿三笔笔划组成,同时符合亠(同码重复)+丿(2+3)和丶+厂(1+4)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310
两种笔划组合,应以前者组合亠丿(2+3)优先,取码23;只有在“十”或“一横一口”出现于后时,则应优先保证它们的完整性。如:午为43(4…3);合为47(人…一口)而非56(人十一…口);吉为17(十…一口);等等;
(F)本发明输入法按照上述规则,把200多个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进行编码,再按照相同的一位数码或二位数码将其所对应的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归为一类,即:按照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的书写顺序依次取码,如果该汉字所有笔划相加之和未超过9的则组成一个一位数单元码(由此构成一位数的单元码);如果该汉字笔划相加取9以内的十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则组成个位数码的则组成一个二位数单元码;再按照相同的一位数单元码或二位数单元码将其所对应的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归为一类,并列于表5。
表五;统一数字码定义码和组合码一览表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41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42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43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52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53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54
  编码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0
  组合码   专旦是(决右)女   心阝飞   非车戈州   韭事必旱厃欠   可畐出刍尔鱼魚   电黽饣辟居   龟   鬲柬果遇門   豆比免兔象角   早73迅73
  编码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0
  组合码   贵冉失纟   韦惠東(扁下)虫巾10   戋車内肉臼鼠乡   凹火谷弟   县骨公   迥叟臾各名条总瞥   同单曾   脊貝米瞥   鼎見遐   車83
编码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0
  组合码   里皿央史留勺丹母羔羡   匀月书兰   颖鸨卆糹半首   医甫用卵羊美关并   祭勾糸   哥句勿   旨周   束来眉朔   监   卆93鸨93半93
(G)为了能有效实现一码一字的目的,并能充分应用表5的编码,本发明输入法除了计算机键盘上原有设定的1-9以及0的数字键外,对于其他的每个键上也都分别设定1——4个特定的数字,并使之与上述汉字数字和相关结构及偏旁部首编码对应起来。具体对应情况见表六;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61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71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72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73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81
四、本发明在上述编码法则的基础上,设置有以下汉字输入规则:
(一)一般汉字基本输入法:(一般只要击键3下,就可以不看屏幕而自然完成目的字的输入)
1)依次输入目的字各部分的部首码,每字由3个一位数单元码或二位数单元码构成。
例如:“懿”字为:1(壹1)+27(冫2…欠74)+72(心1+6…2)
“露”字为: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82
“鹰”字为:23(广)+55(亻5隹56…)+36(鸟)
“膺”字为:23(广)+55(亻5隹56…)+82(冂…二)
“稽”字为:38(禾)+46(尤)+97(匕日)
“嵇”字为:38(禾)+46(尤)+7(山)
“驽”字为:71(女)+5(又)+39(马)
“弩”字为:71(女)+5(又)+49(弓)
2)只有2个部首码的字,应加一个终结码。终结码的选取顺序如下:
取该字第二部首剩下的笔划码作为终结码。如该字第二部首无剩下的笔划码,则取该字第一部首剩下的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如该字第二部首及第一部首均无剩下的笔划码,则取该字第一笔划码+该字末笔笔划码作为终结码。在取终结码过程中,遇到汉字小写数字定义码时,应将其整体视为一个笔划码。
例如:“码”字为:19(石)+39(马)+1(一该字第二部首剩下的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剂”字为:24(文…丿丨)+7(刂)+4(丨丨该字第一部首剩下的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刘”字为:24(文)+7(刂)+15(`+亅该字第一笔划码+该字末笔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丙”字为:18(一…冂)+31(丿…`)+11(一+`该字第一笔划码+该字末笔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茶”字为:24(艹+人字头)+68(ホ)+28(艹+八该字第一笔划码+该字末笔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3)只有一个一位数单元码或二位数单元码的字(2个一位数单元码可合成一个一位数单元码,如:仁为52;它为69;等),以该字的一位数单元码或二位数单元码作为第一码,取该字第一笔的笔划码和第二笔的笔划码合成一个二位数码(如果没有第二笔的笔划码,则以该字第一笔的笔划码为一个一位数码)作为该字的第二码,取后续的第三笔划码和第四笔划码合成一个二位数码(如果没有第四笔的笔划码,则以该字第三笔的笔划码为一个一位数码)作为该字的终结码。不足3个码的,应加按一下空格键。(在取第二码和终结码过程中,遇到汉字小写数字,应将其整体视同一个笔划码)。
例如:“回”字为: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92
“口”字为: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93
“儿”字为:9(儿)+36(丿乚)+空格键
“义”字为:5(义)+13(丶丿)+1(乀)
“云”字为:25(云)+24(二ㄥ)+1(丶)
“吾”字为: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94
4)对于多层结构的汉字,凡某一层次有3个笔划结构并列时,统一按照汉字书写中固有的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取码。
如:“燕”字为:26(廿口)+4(灬)+49(+丬+匕)
“羸”字为:23(亡)+6(口)+94(羊9…4)
“嬴”字为:23(亡)+6(口)+71(女)
“赢”字为:23(亡)+6(口)+54(贝)
“攀”字为:24(爻)+41(大)+37(手)
5)凡遇到某一偏旁部首紧接着重复出现(且相加之和大于9时)时,将其重复次数记作十位数;原编码为一位数的,将其编码直接记作个位数;原编码为二位数的,将其十位数记作个位数(原编码的个位数按剩余笔划码处理),
如:“品”字为: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095
“吕”字为:
“焱”字为:38(焱3重…84)+4(人)+84(丷…人)
“燚”字为:48(燚4重…84)+4(人)+84(丷…人)
6)凡必须在笔划长短或笔划位置或其它笔划特征上加以区分的字,可在输完该字编码后,加上特定区分码。不足3个码的,应加按一下空格键。特定区分码为:6简(简体字)、笔划等长、左平向右;9繁(繁体字)上下均长、笔划交叉、右斜向左、笔划交叉;7上(上笔划长在上或丶在上或笔划向上);8下(笔划长在下或丶在下或笔划向下);7左(笔划长在左);8右(笔划长在右);等等。详见下表7
特定区分码表7: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101
例如:“犬”字为:42(ナ…乀丶)+7(丶在上)+空格键
“太”字为:42(ナ…乀丶)+8(丶在下)+空格键
“人字头”为:4(丿+乀)+7(笔划相连)+空格键
“义”字为:4(丿+乀)+9(笔划交叉)+空格键
“人”字为:4(丿+乀)+7(笔划长在左)+空格键)
“入”字为:4(丿+乀)+8(笔划长在右)+空格键
“末”字为:48(末)+7(笔划长在上)+空格键
“未”字为:48(未)+8(笔划长在下)+空格键
“士”字为:11(士)+7(笔划长在上)+空格键
“土”字为:11(土)+8(笔划长在上)+空格键
“子”字为:45(子)+1(一)+6(一划平)
“孑”字为:45(子)+1(一)+7(一划向上)
“孓”字为:45(子)+1(一)+8(一划向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每个汉字的编码长度从最长4码缩短为3码,且有效地解决了重码过多的问题,基本上实现一个编码确定一个汉字,一般只要击键3下,即可不看屏幕查字而直接输入目的字。(个别重码字也可以加一个识别码而实现盲打输入)。
具体实施方式:
  编码 1 2 3 4 5 6 7 8 9
  字型结构   一型独体字   二型上下结构字   三型上中下结构字   四型全包围字   伍型左右结构字   陸型左左右或左右右结构字   柒型上上下或上下下结构字   捌型左中右结构字   九型半包围结构字
7)遇到个别重码字,可看屏幕查字输入,也可不看屏幕查字,而只要输入专门的识别码便可识别与盲打输入。专门的识别码为:以重码字所含有的相交叉点的个数为十位数(零个交叉点记为9);重码字的字型结构码为个位数。
字型结构码包括:1为独体字,如一;2为上下结构字,如二;3为上中下结构字,如三;4为全包围字,如四;5为左右结构字,如伍;6为左左右或左右右结构字,如陸;7为上上下或上下下结构字,如柒;8为左中右结构字,如捌;9为半包围字,如:丸、凡。详见如下字型结构码表8:
例如:“凤”字为:37(几)+41(又)+19(1个交叉点…九型半包围结构字)
“殳”字为:37(几)+41(又)+12(1个交叉点…二型上下结构字)
8)遇到个别重码字,也可不看屏幕查字,也不去输入识别码,而用输入词组方式完成盲打输入。详见下节词组输入法。如:“凤”为“凤凰”。
9)遇到个别重码字,还可以直接加按空格键,让重码字加上括号后,一起直接输入文中,如:(凤殳)凰,待成文校对时一并删改。(由于重码字极少,即使不删改,一般看上下文也知道哪个重码字是目的字,哪个重码字不是目的字)
总之,本输入法十分方便于汉字的盲打输入和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
(二)常用字简码输入法(有100多个常用字,每字只要击键2下)
1)在(G)规则的基础上,本输入法在每个键位上可配有3个常用字,每字只要击键2下(即:敲击常用字第一码所在键+1键、或2键、或3键)即可完成输入。
例如:“经”为:81键(纟)+1即可完成输入。
“级”为:81键(纟)+2即可完成输入。
“线”为:81键(纟)+3即可完成输入。
2)近200个汉字大、小写数字输入法(平均每字击键不到2下)
小写数字输入法为:键位+键位+空格键。(其中小写数字“十一”至“九十九”有重码,应加上其十位数为确认码)
例如:五”为:5+5+空格键;“十”为:10(P键)+10(P键)+空格键;
“二十五”为:“25”(G键)+“25”(G键)+空格键…+2
“六十五”为:“65”(G键)+“65”(G键)+空格键…+6
大写数字输入法为:键位+键位+键位(其中大写数字“拾壹”至“玖拾玖”有重码,应加上其十位数为确认码)例如:
“零”0+0+0;“壹”为:1+1+1;
“拾”为:10(P键)+10(P键)+10(P键)…+1;
“柒拾”为:70(P键)+70(P键)+70(P键)…+7;
“贰拾伍”为:“25”(G键)+“25”(G键)+“25”(G键)…2
“陆拾伍”为:“65”(G键)+“65”(G键)+“65”(G键)…6
(三)词组输入法
(1)叠字词输入法
输入汉字前2码后,输入叠字词组提示码“0”键和“1”键,再输入该汉字的第三码,即可完成叠字词的盲打输入;
例如:“大大”为:41(大)+13(一丿)+(“0”+“1”)+1(乀)
(2)双重叠字词输入法
输入前一个叠字的前2码后,输入双重叠字词组提示码“0”键和“9”键,再输入后一个叠字的前2码,即可完成双重叠字词的输入;
例如:“大大小小”为:41(大)+13(一丿)+(“0”+“9”)+58(小)+58(亅…八)
(3)二字词输入法
输入前一个字的前2码后,输入二字词组提示码“0”键和“2”键,再输入后一个字的前2码,即可完成二字词组的输入;
例如:“幅度”为:82(巾)+75(一口…田)+(“0”+“2”)+23(广)+25(廿又)
(4)三字…八字(包括八字以上)词组输入法
输入前一个字的前2码后,输入三字至八字词组提示码O键及对应的3或4或5或6或7或8键,再输入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第一码,一般也可完成目的词组的输入;遇到重码时,查看屏幕上显示的相关词组,按一下空格键或数字键,便可输入选中的词;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为: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121
Figure G2008100704150D00122
三、本发明在上述编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有键盘键位之上位符号(包括英文大写字母)、下位符号(包括0-9阿拉伯数字、英文小写字母、)的输入规则:
键盘键位之上位符号(包括英文大写字母)、下位符号(包括0-9阿拉伯数字、英文小写字母、)的输入,分别由键位码加0键、20键(;)完成。
如:F键(24)加0键,输入F;加20键(;)输入f;
G键(25)加0键,输入G;加20键(;)输入g;
四、本发明在上述编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有连续输入英文大小写字母、英文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汉字小写数字规则:
0+4开头可连续输入英文大写字母;0+5开头可连续输入英文小写字母;
0+6开头可连续输入英文文字;0+7开头可连续输入汉语拼音字母;
0+8开头可连续输入阿拉伯数字;0+9开头可连续输入汉字小写数字;
不再输入时,按一下空格键。
五、本输入法可通用于计算机数字键小键盘或电话手机的汉字输入。此时,只要将2位数编码用2个(数字键小键盘或电话手机键中的)0-9的数字表示即可。
六、本输入法与本人发明(申请号200710009621.6)的汉字2码全拼输入法,既属于相互独立的二个体系,又有很强的统一性,便于人们同时习用,以应必要时相互沟通和转换之需。如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可改用汉字2码全拼输入法;遇到不会读的字时,可改用统一数字码汉字偏旁部首输入法。
七、本输入法既可输入简体字,也可输入繁体字,既方便于海峡两岸同胞的灵活应用,也有助于其它国家人民的学习掌握。

Claims (9)

1.一种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
一、本输入法编码法则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A)对一些汉字大、小写数字进行以下定义编码:
①将0至十十个汉字的小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0至10,
②将零至拾十个汉字的大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0至10,
③将廿、卅汉字的小写数字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20、30,
将“丶”、“冫”、“氵”、“灬”、“∏”、“口”、“豆的上部首——一横一口”、“丷”、“前的上部首——两点一横”、“卄”、“卄”、“卌”分别对应定义编码为1至9、20、40,见表一;
表一:汉字数字和相关结构定义编码一览表
  编码   1   2   3   4   5   6   7   8   9   0   10   20   30   40   汉字数字及相关结构定义编码   一丶壹   二冫贰貮   三氵叁   四罒灬肆   五∏伍   六口陆陸   七豆上柒   八丷捌   九前上玖   ○零   十拾   廿卄卄   卅
(B)对汉字的6种一笔笔划进行定义编码,即:用1表示横、点、捺、竖弯;用2表示竖;用3表示撇、钩、左弯钩;用6表示右弯、右钩、右弯钩;用8表示横折折钩;用9表示竖折折钩;见表二;
表二:汉字6种一笔笔划定义编码一览表: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1
(C)其它一笔笔划的定义编码均由以上6种一笔笔划定义编码组合而成,横竖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2
、竖横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3
均为3;横撇フ、横钩乛、撇横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4
、撇点く均为4;竖左钩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5
、竖横竖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6
均为5;横竖钩为6;横右钩Z、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7
、乙、横撇弯钩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8
均为7;横撇横撇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9
为8;如表三:
表三:一笔笔划定义编码一览表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110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21
(D)由以上(A)(B)(C)所述,并综合表一、二、三得到表四,
表四统一数字码定义编码一览表: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22
(E)本输入法以定义编码的表四为基础,对未见诸(A)(B)(C)(D)的其它汉字偏旁部首、笔划结构均依据下列规则进行
组合取码:
(一)“同层相加”,指的是取码时,凡属于同一层次的笔划及笔划结构,其编码均由有关定义编码一直相加而成;所述的同一层次包括以下
三种类型:①属于重复的笔划,或属于虽不同笔划但却同编码的重复;②与首笔笔划头尾相连或头头相连的笔划及笔划结构;③位于某一长笔划上下端之间的笔划及笔划结构,其编码均由有关定义编码相加而成;
对于不属于同一层次的笔划结构,一般都将上一层次笔划编码相加之和记作十位数;将下一层次笔划编码相加之和记作个位数;即:凡在(一)所述的同一层次的笔划及笔划结构的下方,还有笔划结构或笔划的,应将其作为下一层次进行编码;
按照汉字书写习惯,国字在书写时,笔划“一”不能先“关门”,因而应作为下一层次;
(二)“和不过9”,指的是在遵循“同层相加”规则对汉字进行取码时,同层笔划码一直相加求和,但最大值不超过9;凡相加取9以内的一位数编码后,没有剩余笔划的,即为一位数编码;如还有剩余笔划的,则应将已取得的9以内的编码记作十位数,然后再对剩余的笔划另行相加取一个最大值不超过9的编码,并将其记作个位数,同时,个位与十位的取码分界点应遵循汉字的笔划习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笔划为分界点,从而合成为一个二位数编码;如取二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的,则不再继续相加取码;
(三)“钩、交即止”,指的是取码时,一旦加到书写时的笔划出现钩划或相交叉的笔划时,即使相加之和未超过9,也应停止继续相加;取码后如有剩下的笔划,应另行相加取码;前者记作十位数,后者记作个位数;
(四)“一、二位数”,指的是取码时,每个偏旁部首相加之和未超过9,且已无剩余笔划的只取一个一位数单元码,或每个偏旁部首相加取9以内的一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的,则应将已取得的9以内的编码记作十位数,然后再对剩余的笔划另行相加取一个最大值不超过9的编码,并将其记作个位数,从而合成为一个二位数单元码;如取二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的,则不再继续相加取码;
凡上一层次或下一层次结构含有十、艹、卅、卌的,均按照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阅读与书写习惯,区别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取码;具体情况是:由十、艹、卅、卌单独构成汉字时记为10、20、30、40;十、艹、卅、卌在上时,简记为1、2、3、4;艹、卅、卌在下时,也简记为2、3、4;十在中则省略取码;唯有十“10”在下时简记为3;
(五)“前者优先”,指的是取码时,当偏旁部首同时符合上述几种笔划组合时,一般情况下首先遵从笔划居前的组合;只有在“十”或“一横一口”出现于后时,则应优先保证它们的完整性;
(F)、本输入法按照上述规则,把200多个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进行编码,再按照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的书写顺序依次取码,如果该汉字所有笔划相加之和未超过9的则组成一个一位数单元码;如果该汉字笔划相加取9以内的十位数编码后,还有剩余笔划则组成个位数码的则组成一个二位数单元码;再按照相同的一位数单元码或二位数单元码将其所对应的汉字部首以及笔划结构归为一类,并列于表五:统一数字码定义码和组合码一览表;
表五;统一数字码定义码和组合码一览表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42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43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44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51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52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53
  编码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0   组合码   专旦是“决右”女   心阝飞   非车戈州   韭事必厃欠   可畐出刍尔鱼魚   电黽饣辟居   龟   鬲柬果遇門   豆比免兔象角   早迅
  编码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0   组合码   贵冉失纟   韦惠東“扁下”虫巾10   戋車内肉臼鼠乡   凹火谷弟   县骨公   迥叟臾各名条总瞥   同单曾   脊貝米瞥   鼎見遐   車
  编码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0   组合码   里皿央史留勺丹母羔羡   匀月书兰   颖鸨卆糹半首   医甫用卵羊美关并   祭勾糸   哥句勿   旨周   束来眉朔   监   卆鸨半
(G)、本发明输入法除了计算机键盘上原有设定的1-9以及0的数字键外,对于其他的每个键上也都分别设定1--4个特定的数字,并使之与上述汉字数字和相关结构及偏旁部首编码对应起来;具体对应情况见表六:计算机键盘键位与定义编码和组合码对应一览: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61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72
二、本发明在上述编码法则的基础上,设置有以下汉字输入规则:
(一)一般汉字基本输入法:
1)依次输入目的字各部分的部首码,每字3码;
2)只有2个部首码的字,应加一个终结码,终结码的选取顺序如下:
取该字第二部首剩下的笔划码作为终结码;如该字第二部首无剩下的笔划码,则取该字第一部首剩下的笔划码作为终结码;
如该字第二部首及第一部首均无剩下的笔划码,则取该字第一笔划码加上该字末笔笔划码作为终结码;在取终结码过程中,遇到汉字小写数字定义码时,应将其整体为一个笔划码;
3)只有一个一位数码或二位数码的字或2个一位数码合成一个一位数码,取该字第一笔的笔划码和第二笔的笔划码合成一个二位数码,如果没有第二笔的笔划码,则以该字第一笔的笔划码为一个一位数码,作为该字的第二码,取后续的第三笔划码和第四笔划码合成一个二位数码,如果没有第四笔的笔划码,则以该字第三笔的笔划码为一个一位数码,作为该字的终结码;不足3个码的,应加按一下空格键;在取第二码和终结码过程中,遇到汉字小写数字,应将其整体视同一个笔划码;
4)对于多层结构的汉字,凡某一层次有3个笔划结构并列时,统一按照汉字书写中固有的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取码;
5)凡遇到某一偏旁部首紧接着重复出现且相加之和大于9时,将其重复次数记作十位数;原编码为一位数的,将其编码直接记作个位数;原编码为二位数的,将其十位数记作个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
6)凡必须在笔划长短或笔划位置或其它笔划特征上加以区分的字,可在输完该字编码后,加上特定区分码;不足3个码的,应加按一下空格键;特定区分码为:6简体字、笔划等长、左平向右;9繁体字、上下均长、笔划交叉、右斜向左、笔划交叉;7上划长或左划长或′在上或笔划向上、8下划长或右划长或′在下或笔划向下;详见下表7。
特定区分码表7:
  编码   6   7   8   9   笔划长短   笔划等长   上划长、左划长   下划长、右划长   上下均长   笔划位置   ′在上   ′在下   笔划交叉   笔划特征   左平向右   笔划向上   向下   右斜向左笔划交叉   简繁体字   简体字   繁体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特定区分码表7具体如下。
特定区分码表7:
Figure F2008100704150C000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
7)遇到个别重码字,可看屏幕查字输入,也可不看屏幕查字,而只要输入专门的识别码便可识别与盲打输入;专门的识别码为:
以重码字所含有的相交叉点的个数为十位数,零个交叉点记为9;重码字的字型结构码为个位数;
字型结构码包括:1为独体字;2为上下结构字;3为上中下结构字;4为全包围字;5为左右结构字;6为左左右或左右右结构字;7为上上下或上下下结构字;8为左中右结构字;9为半包围字。
详见如下字型结构码表8:
  编码   1   2   3   4   5   6   7   8   9   字型结构   一型独体字   二型上下结构字   三型上中下结构字   四型全包围字   伍型左右结构字   陸型左左右或左右右结构字   柒型上上下或上下下结构字   捌型左中右结构字   九型半包围结构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
8)遇到个别重码字,也可不看屏幕查字,也不去输入识别码,而用输入词组方式完成盲打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
9)遇到个别重码字,还可以直接加按空格鍵,让重码字加上括号后,一起直接输入文中,待成文校对时一并删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常用字简码输入法为:
(二)在上述(G)规则的基础上,本输入法在每个键位上可配有3个常用字,每字只要击键2下;
(三)近200个汉字大、小写数字输入法小写数字输入法为:键位+键位+空格键;其中小写数字“十一”至“九十九”有重码,应加上其十位数为确认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在上述编码法则的基础上,设置有以下汉字词组输入规则:
(1)叠字词输入法输入汉字前2码后,输入叠字词组提示码“0”键和“1”键,再输入该汉字的第三码;
(2)双重叠字词输入法输入前一个叠字的前2码后,输入双重叠字词组提示码“0”键和“9”键,再输入后一个叠字的前2码;
(3)二字词输入法输入前一个字的前2码后,输入二字词组提示码“0”键和“2”键,再输入后一个字的前2码;
(4)三字到八字或八字以上词组输入法输入前一个字的前2码后,输入三字至八字词组提示码0键及对应的3或4或5或6或7或8键,再输入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第一码,一般也可完成目的词组的输入;遇到重码时,查看屏幕上显示的相关词组,按一下空格键或数字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键盘键位之上位符号包括英文大写字母、下位符号包括0-9阿拉伯数字、英文小写字母的输入,分别由键位码加0键、20键完成。
CN2008100704150A 2008-01-03 2008-01-03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6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04150A CN101216740B (zh) 2008-01-03 2008-01-03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04150A CN101216740B (zh) 2008-01-03 2008-01-03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6740A CN101216740A (zh) 2008-07-09
CN101216740B true CN101216740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62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704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6740B (zh) 2008-01-03 2008-01-03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6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2496B (zh) * 2015-07-22 2018-01-16 桂有恒 一种汉字音代数输入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337A (zh) * 2003-09-09 2005-03-16 魏贻通 部首形意码汉字输入法
CN1648831A (zh) * 2005-01-13 2005-08-03 覃祚剑 形音部首数码输入法
CN101086686A (zh) * 2007-07-19 2007-12-12 刘飞林 一种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337A (zh) * 2003-09-09 2005-03-16 魏贻通 部首形意码汉字输入法
CN1648831A (zh) * 2005-01-13 2005-08-03 覃祚剑 形音部首数码输入法
CN101086686A (zh) * 2007-07-19 2007-12-12 刘飞林 一种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6740A (zh) 2008-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3386A (zh) 一种象形会意分类字根的汉字计算机输入法
CN101216740B (zh) 统一数字码部首汉字输入法
CN100403240C (zh) 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CN101086686A (zh) 一种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CN100381983C (zh) 通俗五笔字根编码的汉字输入方法
CN105278697B (zh) 组合式双拼类主副码汉字、词语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2043469A (zh) 两笔型三维数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0440113C (zh) 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CN100373307C (zh) 汉字数码的国际交流软件
CN1020386C (zh) 结构笔画四位数编码法及键盘
CN1125393C (zh) 利用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CN101086687A (zh) 一种首末码汉字输入方法
CN1125395C (zh) 一二末码汉字输入法
CN100449463C (zh) 计算机汉字两角笔形输入法
CN103135788B (zh) 一种汉字四象意形输入法
CN1389775A (zh) 汉字数码输入法
CN1120189A (zh) 唱字码汉字计算机输入法
CN1204487C (zh) 根声码汉字输入法
CN1904811B (zh) 中文编码输入法
CN114138122A (zh) 一种顶功汉字输入法
CN102436312A (zh) 三类五区音形码
CN105204657B (zh) 组合式拼音类主副码汉字、词语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0495298C (zh) 简化拼音编码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069766C (zh) 电脑、字典共用新部首汉字输入法
CN1079161C (zh) 一种声形结合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