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4855A -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4855A
CN101214855A CNA2008103000690A CN200810300069A CN101214855A CN 101214855 A CN101214855 A CN 101214855A CN A2008103000690 A CNA2008103000690 A CN A2008103000690A CN 200810300069 A CN200810300069 A CN 200810300069A CN 101214855 A CN101214855 A CN 101214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wheel
umbrella
umbrella wing
fuselage
connection 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3000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5036C (zh
Inventor
杨绍文
王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GAIKE UNMANNE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GAIKE UNMANNE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GAIKE UNMANNE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GAIKE UNMANNE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8103000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45036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4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4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50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50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它包括伞翼、伞翼绳、悬挂伞绳、机身、发动机,在机身上设有机载控制系统、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机载控制系统的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的控制信号。本发明对伞翼和油门的组合控制,实现了对伞翼机的起飞或着陆、平飞或盘旋等飞行作业的无人自动控制,不仅大幅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而且本发明可通过编程方式按照给定航线自动飞行,使得伞翼机的飞行作业较为精确、飞行时间较长、航程较远,能够承担高风险的精确和远距离长航时的飞行任务,也适宜承担超低空超视距的作业飞行。

Description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中运输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较多的伞翼机采用有人驾驶的控制方式,在执行风险较大飞行任务时,由于操作人员的驾驶技术、情绪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使得操作人员在飞行时的危险性较大。为了克服这种缺陷,一些伞翼机改装成了由地面人员遥控驾驶的方式,但是由于遥控方式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操纵时失误的可能性较大,从而使其难以完成较为复杂的飞行任务;并且遥控的操纵方式限制了伞翼机和地面人员之间的距离,使得这类遥控驾驶的伞翼机不能完成远距离的精确飞行任务。这样,为了伞翼机能安全、远距离、精确地飞行,人们期望在伞翼机上安装一种自动操纵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现在尚未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伞翼机自动飞行,同时大幅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使伞翼机飞行作业较为精确、飞行时间较长、航程较远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它包括伞翼1、连接在伞翼1两端上的伞翼绳2、连接在伞翼绳2下端的悬挂伞绳3、与悬挂伞绳3连接的机身4和设于机身4上的发动机,在机身4上设有由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组成的机载控制系统,对伞翼机的飞行进行计算控制;在机身4上还设有能操纵伞翼1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能操纵发动机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的控制信号。
上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包括操纵连接绳5、传动带6、转向滑轮7、伞翼舵机8、俯仰操纵框9、俯仰操纵连接绳10、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操纵连接绳5一端固定在悬挂伞绳3上,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转向滑轮7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伞翼舵机8通过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在两组伞翼绳2上设置相距100~1000mm的两个连接点,并且两个连接点分别与俯仰操纵框9的两个短边端头分别连接,俯仰操纵连接绳10一端固定连接在俯仰操纵框9的后边缘中点,另一端与固定于机身上4的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连接,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通过俯仰操纵连接绳10控制俯仰操纵框9,从而改变伞翼弦线俯仰角,实现对伞翼1的升降控制;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舵机8和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的控制信号。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所述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由油门舵机17和油门操纵连接器14组成;油门舵机17采用带摇臂的伺服电动舵机,油门操纵连接器采用带防磨套的多股编织钢索,油门舵机17的摇臂15经油门操纵连接器14后与发动机的油门杆16连接,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油门舵机17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发动机的油门开度,改变发动机的转速。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还包括传动带6和滑轮18;所述的操纵连接绳5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滑轮7后与传动带6连接,传动带6经设于机身上滑轮18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伞翼舵机8通过传动带6和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所述的伞翼舵机8是电动旋转舵机,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的端头反向紧固缠绕在电动旋转舵机上的双槽旋转轮的对应轮槽中;电动旋转舵机旋转时,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拉紧、另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松弛。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所述的伞翼舵机8是电动直线舵机;左右两根操纵连接绳5的一个端头相互连接后直接与推拉杆13端头连接;或传动带6与电动直线舵机上的推拉杆13端头连接,并且传动带6一边的布置与电动直线舵机的推拉杆13相互平行。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所述的伞翼舵机8有两台,其设于机身4底部或分别设于机身4左右两个内侧面上,并与相应侧的操纵连接绳5连接。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在操纵连接绳5上设有限位传感器12,其与机身4或悬挂伞绳3产生相对位移时,测量出的相对位移量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
前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中,在机身上设有防护装置,它的构成包括覆盖在机身4上部的防护罩、在防护罩上开有的用于通过操纵连接绳5和悬挂伞绳3的孔、在防护罩上设有用于防止其结冰的电热丝加温器、在防护罩上开有散热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操纵机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伞翼进行自动操纵控制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它完全区别于现有无人机通过改变附翼或升降舵的倾斜角度来控制飞行的方式,而是通过拉动伞翼绳进而改变伞翼的形态,实现了对伞翼机的转弯和升降控制;另一部分是对发动机进行自动操纵控制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通过加速或减速控制伞翼机的飞行。这两部分的控制信号均来自于本发明安装在机身上由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伞翼机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组成的机载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对伞翼和油门的组合操纵自动控制,实现了对伞翼机的起飞或着陆、平飞或盘旋等飞行作业的无人自动控制,不仅大幅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而且本发明可通过编程方式按照给定航线自动飞行,使得伞翼机的飞行作业较为精确、飞行时间较长、航程较远,能够承担高风险的精确和远距离、长航时的飞行任务,也适宜承担超低空超视距的作业飞行。另外,本发明的防护装置能够防止机身内部结冰,保证机载控制系统、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正常工作,对防止雨水或沙尘具有一定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电动旋转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电动直线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为:1-伞翼,2-伞翼绳,3-悬挂伞绳,4-机身,5-操纵连接绳,6-传动带,7-转向滑轮,8-伞翼舵机,9-俯仰操纵框,10-俯仰操纵连接绳,11-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2-限位传感器,13-推拉杆,14-油门操纵连接器,15-摇臂,16-油门杆,17-油门舵机、18-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如图1、3所示,它包括现有伞翼机构造的伞翼1、连接在伞翼1两端上的伞翼绳2、连接在伞翼绳2下端的悬挂伞绳3、与悬挂伞绳3连接的机身4和安装在机身4上的发动机,将由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组成的机载控制系统装在机身4上,对伞翼机的飞行进行计算控制;在机身4上安装能操纵伞翼1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能操纵发动机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将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与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的输入连接,为其提供控制信号。所述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可包括操纵连接绳5、传动带6、转向滑轮7、伞翼舵机8、俯仰操纵框9(它的结构是一个长方形的框)、俯仰操纵连接绳10(它是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多股编织钢索或其它抗拉耐磨的绳状物)、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将操纵连接绳5一端固定在悬挂伞绳3上,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转向滑轮7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伞翼舵机8通过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在两组伞翼绳2上设置相距100~1000mm的两个连接点,最好是设置相距500mm的两个连接点,并且将这两个连接点分别与俯仰操纵框9的两个短边端头分别连接,将俯仰操纵连接绳10一端固定连接在俯仰操纵框9的后边缘中点,另一端与固定于机身上4的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连接,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通过俯仰操纵连接绳10控制俯仰操纵框9,从而改变伞翼弦线俯仰角,实现对伞翼1的升降控制;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舵机8和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的控制信号。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还可包括传动带6和滑轮18;将操纵连接绳5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滑轮7后与传动带6连接,将传动带6经设于机身上滑轮18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这样安装以后伞翼舵机8通过传动带6和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所述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可由油门舵机17和油门操纵连接器14组成;其中,油门舵机17可采用带摇臂的伺服电动舵机,油门操纵连接器可采用带防磨套的多股编织钢索,将油门舵机17的摇臂15经油门操纵连接器14后与发动机的油门杆16连接。所述的伞翼舵机8可采用电动旋转舵机,将左右两条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的端头反向地紧固缠绕在电动旋转舵机上的双槽旋转轮的对应轮槽中;电动旋转舵机旋转时,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拉紧、另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松弛,反之亦然。为了使左右两端的操纵连接绳5能独立地操纵控制伞翼1,从而构成了互为备份的操纵机构余度,增加安全性,所述的电动旋转舵机可以采用两台,可以将其装在机身4底部或分别装在机身4左右两个内侧面上,并将其与相应侧的操纵连接绳5连接(即靠左侧的电动旋转舵机与左侧的操纵连接绳5,同样靠右侧的电动旋转舵机与右侧的操纵连接绳5)。为了反馈操纵连接绳5的位移至飞行控制系统,可在操纵连接绳5上安装限位传感器12,其与机身4或悬挂伞绳3产生相对位移时,测量出的相对位移量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为了增强本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可在在机身上安装防护装置,它的构成包括覆盖在机身4上部的防护罩、在防护罩上开有的用于通过操纵连接绳5和悬挂伞绳3的孔、在防护罩上装有用于防止其结冰的电热丝加温器、在防护罩上开有散热孔;防护装置能够防止机身内部结冰,保证机载控制系统、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正常工作,对防止雨水或沙尘具有一定功效。
本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工作时,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舵机8和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以及油门舵机17的控制信号,使用电动旋转舵机作为伞翼舵机8,当其双槽旋转轮旋转时,通过传动带6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能通过俯仰操纵连接绳10控制俯仰操纵框9,从而改变伞翼弦线俯仰角,实现对伞翼1的升降控制;油门舵机17的摇臂能通过油门操纵连接器14控制控制发动机的油门杆16,从而控制发动机的油门开度,改变发动机的转速;位移传感器12能测量操纵连接绳5与机身4或悬挂伞绳3产生相对位移量,并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导航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同样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
本发明可按照预先给定的航线并通过编程方式,使伞翼机实现无人驾驶的自动操纵飞行。飞行时其可以携带多名乘客飞行,通常的情况是1~2名乘客。
本发明的实施例2:本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如图2、3所示,它包括现有伞翼机构造的伞翼1、连接在伞翼1两端上的伞翼绳2、连接在伞翼绳2下端的悬挂伞绳3、与悬挂伞绳3连接的机身4和安装在机身4上的发动机,将由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组成的机载控制系统装在机身4上,对伞翼机的飞行进行计算控制;在机身4上安装能操纵伞翼1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能操纵发动机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将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与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的输入连接,为其提供控制信号。所述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可包括操纵连接绳5、传动带6、转向滑轮7、伞翼舵机8、俯仰操纵框9(它的结构是一个长方形的框)、俯仰操纵连接绳10(它是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多股编织钢索或其它抗拉耐磨的绳状物)、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将操纵连接绳5一端固定在悬挂伞绳3上,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转向滑轮7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伞翼舵机8通过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在两组伞翼绳2上设置相距100~1000mm的两个连接点,最好是设置相距500mm的两个连接点,并且将这两个连接点分别与俯仰操纵框9的两个短边端头分别连接,将俯仰操纵连接绳10一端固定连接在俯仰操纵框9的后边缘中点,另一端与固定于机身上4的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连接,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通过俯仰操纵连接绳10控制俯仰操纵框9,从而改变伞翼弦线俯仰角,实现对伞翼1的升降控制;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舵机8和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的控制信号。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还可包括传动带6和滑轮18;将操纵连接绳5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滑轮7后与传动带6连接,将传动带6经设于机身上滑轮18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这样安装以后伞翼舵机8通过传动带6和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所述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可由油门舵机17和油门操纵连接器14组成;其中,油门舵机17可采用带摇臂的伺服电动舵机,油门操纵连接器可采用带防磨套的多股编织钢索,将油门舵机17的摇臂15经油门操纵连接器14后与发动机的油门杆16连接。所述的伞翼舵机8可采用电动直线舵机;可将左右两根操纵连接绳5的一个端头相互连接后直接与推拉杆13端头连接;或者是将传动带6与电动直线舵机上的推拉杆13端头连接,并且将传动带6一边的布置得与电动直线舵机的推拉杆13相互平行;电动直线舵机的推拉杆13移动时,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拉紧、另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松弛。为了使左右两端的操纵连接绳5能独立地操纵控制伞翼1,从而构成了互为备份的操纵机构余度,增加安全性,所述的电动旋转舵机可以采用两台,可以将其装在机身4底部或分别装在机身4左右两个内侧面上,并将其与相应侧的操纵连接绳5连接(即靠左侧的电动直线舵机与左侧的操纵连接绳5,同样靠右侧的电动直线舵机与右侧的操纵连接绳5)。为了反馈操纵连接绳5的位移至飞行控制系统,可在操纵连接绳5上安装限位传感器12,其与机身4或悬挂伞绳3产生相对位移时,测量出的相对位移量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为了增强本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可在机身上安装防护装置,它的构成包括覆盖在机身4上部的防护罩、在防护罩上开有的用于通过操纵连接绳5和悬挂伞绳3的孔、在防护罩上装有用于防止其结冰的电热丝加温器、在防护罩上开有散热孔;防护装置能够防止机身内部结冰,保证机载控制系统、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正常工作,对防止雨水或沙尘具有一定功效。
本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工作时,飞行控制系统的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舵机8和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以及油门舵机17的控制信号,使用电动直线舵机作为伞翼舵机8,推拉杆13移动时,可以驱动传动带6并带动操纵连接绳5拉动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能通过俯仰操纵连接绳10控制俯仰操纵框9,从而改变伞翼弦线俯仰角,实现对伞翼1的升降控制;油门舵机17的摇臂能通过油门操纵连接器14控制控制发动机的油门杆16,从而控制发动机的油门开度,改变发动机的转速;位移传感器12能测量操纵连接绳5与机身4或悬挂伞绳3产生相对位移量,并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导航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同样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
本发明可按照预先给定的航线并通过编程方式,使伞翼机实现无人驾驶的自动操纵飞行。飞行时其可以携带多名乘客飞行,通常的情况是1~2名乘客。

Claims (9)

1.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它包括伞翼(1)、连接在伞翼(1)两端上的伞翼绳(2)、连接在伞翼绳(2)下端的悬挂伞绳(3)、与悬挂伞绳(3)连接的机身(4)和设于机身(4)上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4)上设有由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飞行姿态传感器和无线电遥控遥测与信息传输系统组成的机载控制系统,对伞翼机的飞行进行计算控制;在机身(4)上还设有能操纵伞翼(1)的伞翼操纵连接机构、能操纵发动机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操纵连接机构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包括操纵连接绳(5)、传动带(6)、转向滑轮(7)、伞翼舵机(8)、俯仰操纵框(9)、俯仰操纵连接绳(10)、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操纵连接绳(5)一端固定在悬挂伞绳(3)上,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转向滑轮(7)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伞翼舵机(8)通过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在两组伞翼绳(2)上设置相距100~1000mm的两个连接点,并且两个连接点分别与俯仰操纵框(9)的两个短边端头分别连接,俯仰操纵连接绳(10)一端固定连接在俯仰操纵框(9)的后边缘中点,另一端与固定于机身上(4)的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连接,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通过俯仰操纵连接绳(10)控制俯仰操纵框(9),从而改变伞翼弦线俯仰角,实现对伞翼(1)的升降控制;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伞翼舵机(8)和电动俯仰操纵舵机(11)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由油门舵机(17)和油门操纵连接器(14)组成;油门舵机(17)采用带摇臂的伺服电动舵机,油门操纵连接器采用带防磨套的多股编织钢索,油门舵机(17)的摇臂(15)经油门操纵连接器(14)后与发动机的油门杆(16)连接,飞行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作为油门舵机(17)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发动机的油门开度,改变发动机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伞翼操纵连接机构的构成还包括传动带(6)和滑轮(18);所述的操纵连接绳(5)的另一端绕过固定在机身上的滑轮(7)后与传动带(6)连接,传动带(6)经设于机身上滑轮(18)后与伞翼舵机(8)连接,伞翼舵机(8)通过传动带(6)和操纵连接绳(5)拉紧或松弛悬挂伞绳(3),从而改变伞翼(1)左端或右端的弯度,实现对伞翼(1)的转弯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翼舵机(8)是电动旋转舵机,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的端头反向紧固缠绕在电动旋转舵机上的双槽旋转轮的对应轮槽中;电动旋转舵机旋转时,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拉紧、另一边的操纵连接绳(5)或传动带(6)被松弛。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翼舵机(8)是电动直线舵机;左右两根操纵连接绳(5)的一个端头相互连接后直接与推拉杆(13)端头连接;或传动带(6)与电动直线舵机上的推拉杆(13)端头连接,并且传动带(6)一边的布置与电动直线舵机的推拉杆(13)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翼舵机(8)有两台,其设于机身(4)底部或分别设于机身(4)左右两个内侧面上,并与相应侧的操纵连接绳(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操纵连接绳(5)上设有限位传感器(12),其与机身(4)或悬挂伞绳(3)产生相对位移时,测量出的相对位移量通过电信号输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计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机身上设有防护装置,它的构成包括覆盖在机身(4)上部的防护罩、在防护罩上开有的用于通过操纵连接绳(5)和悬挂伞绳(3)的孔、在防护罩上设有用于防止其结冰的电热丝加温器、在防护罩上开有散热孔。
CNB2008103000690A 2008-01-11 2008-01-11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0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3000690A CN100545036C (zh) 2008-01-11 2008-01-11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3000690A CN100545036C (zh) 2008-01-11 2008-01-11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4855A true CN101214855A (zh) 2008-07-09
CN100545036C CN100545036C (zh) 2009-09-30

Family

ID=3962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3000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036C (zh) 2008-01-11 2008-01-11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503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475A (zh) * 2013-05-31 2013-09-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动力翼伞及其空投定位方法
CN10642855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翼无人机可变速航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455296A (zh) * 2018-06-20 2019-03-12 周欢东 一种空中安全性适应性高具备大载荷的翼伞无人运输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475A (zh) * 2013-05-31 2013-09-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动力翼伞及其空投定位方法
CN103303475B (zh) * 2013-05-31 2016-04-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无人动力翼伞的空投定位方法
CN106428553A (zh) * 2016-09-30 2017-02-22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翼无人机可变速航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428553B (zh) * 2016-09-30 2018-09-07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翼无人机可变速航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455296A (zh) * 2018-06-20 2019-03-12 周欢东 一种空中安全性适应性高具备大载荷的翼伞无人运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5036C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87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borne wind energy production
US11579604B2 (en) Free wing multirotor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otors
US11273911B2 (en) Detachable power tethering systems for aircraft
US99197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configurable unmanned aircraft
US8371520B2 (en) Rapidly convertible hybrid aircraf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5421503B2 (ja) 自家用航空機
CN101778759B (zh) 扁豆形飞船和相关控制
US20160244159A1 (en) Controlled Take-Off And Flight System Using Thrust Differentials
US20160159472A1 (en) Reconfigurable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CN101765540B (zh) 环形航空器
CN102806990B (zh) 便捷型测绘无人机
US20160167780A1 (en) Convertiplane with new aerodynamic and technical solutions which make theaircraft safe and usable
CN103180208A (zh) 偏转翼旋翼的垂直起降
CN104053597A (zh) 高空飞机、飞机单元以及用于运行飞机单元的方法
WO2016032356A1 (ru) Ротор "воздушное колесо". гиро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н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и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использующие ротор "воздушное колесо", наземное/палуб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х запуска
CN103979105A (zh) 一种垂直起降可变翼飞行器
CN208233348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操纵系统
CN105151296A (zh) 多轴载人飞行器
CN100545036C (zh) 一种伞翼机自动操纵机构
RU242916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зимутальной ориентации груза на внешней подвеске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RU80821U1 (ru) Аэростатическ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система с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ными винтомоторными установками
CN202935570U (zh) 便捷型测绘无人机
CN205221109U (zh) 多轴载人飞行器
WO2010024725A1 (ru) Аэростатическ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система с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ными винтомоторными установками
CN208828081U (zh) 巨型飞艇无污染转运同步放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