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7892A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7892A
CN101197892A CNA2007101248752A CN200710124875A CN101197892A CN 101197892 A CN101197892 A CN 101197892A CN A2007101248752 A CNA2007101248752 A CN A2007101248752A CN 200710124875 A CN200710124875 A CN 200710124875A CN 101197892 A CN101197892 A CN 101197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x
media stream
decoding mode
facsimile
en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48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7892B (zh
Inventor
舒畅
杜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7101248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97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7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7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7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传真双方利用无线数据服务接入IP网络,建立媒体流,进入通话;B.监测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如果有,设定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为无损编解码方式;C.建立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传真双方在该媒体流下进行传真。传真系统包含主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工作,建立媒体流,实现传真双方的通话和传真;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监测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并在有传真事件发生时设定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为无损编解码方式。本发明提高了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传真业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网络传输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传真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移动通信网络的逐渐发展和成熟,国际和国内开始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第三代(3rd Generation,简称“3G”)移动网络来取代现有的第二代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网络,例如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等。这些新一代移动网络除提供了较以往质量更高的话音业务之外,还提供了带宽更大的数据业务。另一方面,传真作为一种基本的商业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传真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文件传输方式,它不仅简单易用,可跨越格式、图形和语言的障碍,并可24小时不间断自动应答、接收文件。据统计,世界洲际电话呼叫的一半是传真业务。传真技术还将在公司和个人之间使用多年,全球传真机销量的不断增长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目前,传真机(第三类传真设备)主要应用在固话网络中,通过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总线上的语音信号直接承载双方传真机发送的用于协商和数据传输的调制信号。然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来提供语音和数据接入服务的终端设备也开始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上行接入方式,以便部署在地广人稀和不便于布设固网的地区。
上述提供语音和数据接入服务的终端设备虽然可以实现利用移动网络实现传真业务,但是这些设备大部分是利用其话音业务直接承载传真设备的调制信号,通话状态和进入传真之后没有本质区别。由于其语音采用的是类似自适应多速率(AMR)编码技术等有损编码方式,这样的编码方式对于人际对话来说语音质量较好,但对于传真设备之间的调制信号,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失真,进而影响传真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提供可靠的传真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传真双方利用无线数据服务接入IP网络,建立媒体流,进入通话;
B、监测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如果有,设定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为无损编解码方式;
C、建立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传真双方在该媒体流下进行传真。
其中,所述无损编解码方式采用T.38传真协议。
所述步骤C中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可以使用与步骤A中的媒体流相同的承载资源,或者使用与步骤A中的媒体流不同的承载资源。
所述承载资源是指IP地址或端口号。
步骤B中,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是通过是否有V.21信号或CNG信号或CED信号或网络侧切换命令判断的,如果有所述V.21信号或CNG信号或CED信号或网络侧切换命令之一,判断为有传真事件发生。
所述步骤A中的媒体流为语音媒体流。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包含主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工作,建立媒体流,实现传真双方的通话和传真;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入IP网络;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监测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并在有传真事件发生时设定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为无损编解码方式。
其中,所述无损编解码方式为T.38传真协议。
所述主控制模块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没有监测到传真事件时建立的媒体流为语音媒体流,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监测到有传真事件时建立的媒体流为T.38媒体流。
所述语音媒体流和T.38媒体流使用的可以是相同的承载资源或者不同的承载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传真系统和方法,通过监测传真事件的发生,并在传真事件发生时,采用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进行传真,从而保证传真数据传输可以可靠地进行,提高了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传真业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传真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传真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新的3G网络中,移动通信网不再局限于电路交换的方式,而是逐渐向以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分组交换为主的方式演进,大量的数据传输由IP网络承载,这使得以IP网络进行传真业务成为可能,但由于IP传输的不可靠性,例如如果发生丢包,则不能正常地完成传真数据的传输,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可靠的在移动通信网中进行传真的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传真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
传真模块101,用于收发传真。传真模块101可以是传真机,例如第三类传真机,也可以是其他可实现传真功能的设备。
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用户线接口电路)模块102,用于完成用户线上模拟信号和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总线105上数字信号的转换;其包括模数/数模转换器103和PCM信号编解码器104,能够输出并接收PCM总线105上的时分复用的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传真模块101电连接到SLIC模块102的模数/数模转换器103,以实现模拟调制信号到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
PCM总线105,连接SLIC模块102,DSP(数字信号处理)模块106,无线通信模块110,作为提供三个模块交互原始数字音频信号的媒介。
DSP模块106,语音模式下可完成脉冲编码调制总线上的原始语音信号与压缩语音数据之间的编码/解码过程;如处于传真模式,则可将传真设备发出的调制信号转换为符合T.38协议(基于IP网络的实时传真技术标准)的二进制数据;其包括TDM接口107和编解码器108。TDM接口107从PCM总线105上取出指定时隙中的原始数字音频数据交给编解码器108,同时将编解码器108输出的数据放入指定的时隙。编解码器108用于实现原始数字音频数据的编解码,若检测到传真事件,编解码器将进行T.38协议的编解码工作状态。
主控制模块109,用来控制各个模块工作。负责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信令的处理,建立和拆除呼叫链接。提取DSP模块106编码好的数据,打包并交由无线通信模块110发送;将收到的网络数据包解包并交给DSP模块106。
无线通信模块110,用于提供无线语音和分组数据接入,具有专用的语音信道和数据信道,可以完成无线语音数据的收发和编解码,以及移动网络分组数据包的收发。包括无线接口111,并通过无线接口111和天线112连接。
本发明的传真系统,可以是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移动终端设备上实现,同样的,也可是由多个分具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设备共同构成,总之,上述描述并不构成对系统实现形式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如下:
步骤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入IP网络:无线通信模块110提供移动接口111,通过其与IP网络建立连接,例如使用PPP(Point to PointProtocol,点对点协议)拨号方式。
步骤2:移动终端设备向IP网络中的软交换设备注册,进入可建立VOIP通话的状态。
步骤3:本地传真设备拨打对方传真设备,或接受对方传真设备呼入。本地终端设备和对方媒体网关通过软交换信令协商建立起双向语音媒体流,语音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可采用G.711、G.729、G.726、G.723等编解码方式。协商结束,双方传真设备进入通话。
步骤4:VOIP的通话开始后,DSP模块106开始监测PCM总线上的传真设备发出的信号中是否有标志传真事件的信号,如V.21信号、CNG信号、CED信号等信号的发生。此外,标志传真事件发生的信号也可是网络侧收到的切换T.38传真方式的命令。如果监测到有传真事件发生,转入步骤5,否则继续监测。
步骤5:如果是在PCM总线上监测到V.21信号、CNG信号和CED信号之一发生,则将编解码器108的工作模式切换到T.38编解码方式,并且通过信令控制对方媒体网关切换到T.38传真方式。或者如果是在网络侧信令中监测到切换T.38传真方式的命令,同样将编解码器108的工作模式切换到T.38编解码方式。
步骤6:双方传真设备通过双方网关建立起T.38传真中继,实现实时传真协商和数据传送。
步骤7:双方传真设备之间的传真流程结束,网关切换回语音编解码方式,重新建立起语音媒体流。
步骤8:一方传真设备挂机,通话结束,拆除VOIP信令链接,关闭媒体流。
总结上述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呼叫建立:本地传真设备和远端传真设备在主控制模块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令交互,建立起网络电话的媒体流。即传真双方利用无线数据服务接入IP网络,建立媒体流,进入通话。当然,建立阶段的媒体流并不限于语音媒体流,也可能从初始就是传真协议下的媒体流。
检测调整: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检测到传真设备发出的传真信号,则切换媒体流为T.38网络传真协议的编解码方式,将脉冲编码调制总线上的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编码。然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编码数据交给主控制模块,并接收主控制模块发来的编码数据,将其还原成为原始数字信号交给脉冲编码调制总线。本例中,传真事件发生时,采用的编解码方式为T.38协议的编解码方式,同样的,也可以是其他无损编解码方式,以保证传真的可靠性。
传真结束:双方传真设备完成传真过程,如收到传真设备拆链信号,则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切换回语音编解码方式,如对方信令释放或本端挂机则系统返回空闲状态。
在从语音媒体流向T.38媒体流切换的过程中,两个媒体流可以使用相同的承载资源,即IP地址或端口号不变,仅仅是编解码方式的改变;同样的,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承载资源,即在发生编解码方式改变时,也同时更新承载资源,在新的IP地址或端口号上建立新的媒体流。
本发明利用了移动通信网提供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来承载传真设备调制信号转化后生成的T.38协议传真数据包,经过IP网络传送到对方媒体网关,并接收对方传来的传真数据包,然后双方网关都将传真数据包还原为用户线上的调制信号,形成T.38协议的传真中继链路,实现实时传真协商和数据传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避免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损压缩方式可能对传真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中传真的可靠性。同时,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也直接有脉冲编码调制总线相连接,此方法还可以同时兼顾语音业务的功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A、传真双方利用无线数据服务接入IP网络,建立媒体流,进入通话;B、监测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如果有,设定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为无损编解码方式;
C、建立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传真双方在该媒体流下进行传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损编解码方式采用T.38传真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使用与步骤A中的媒体流相同的承载资源,或者所述步骤C中无损编解码方式下的媒体流使用与步骤A中的媒体流不同的承载资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资源是指IP地址或端口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是通过是否有V.21信号或CNG信号或CED信号或网络侧切换命令判断的,如果有所述V.21信号或CNG信号或CED信号或网络侧切换命令之一,判断为有传真事件发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媒体流为语音媒体流。
7.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工作,建立媒体流,实现传真双方的通话和传真;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入IP网络;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监测是否有传真事件发生,并在有传真事件发生时设定媒体流的编解码方式为无损编解码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损编解码方式为T.38传真协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没有监测到传真事件时建立的媒体流为语音媒体流,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监测到有传真事件时建立的媒体流为T.38媒体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媒体流和T.38媒体流使用的是相同的承载资源或者不同的承载资源。
CN 200710124875 2007-12-10 2007-12-10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1197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24875 CN101197892B (zh) 2007-12-10 2007-12-10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124875 CN101197892B (zh) 2007-12-10 2007-12-10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892A true CN101197892A (zh) 2008-06-11
CN101197892B CN101197892B (zh) 2013-03-27

Family

ID=3954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24875 Active CN101197892B (zh) 2007-12-10 2007-12-10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78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987A1 (zh) * 2010-04-21 2011-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ip的传真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91266A (zh) * 2015-01-13 2016-07-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基于反射测量法的通信网络监测、入侵检测以及消息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0987A1 (zh) * 2010-04-21 2011-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oip的传真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91266A (zh) * 2015-01-13 2016-07-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基于反射测量法的通信网络监测、入侵检测以及消息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91266B (zh) * 2015-01-13 2019-06-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基于反射测量法的通信网络监测、入侵检测以及消息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7892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4763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cellular internet voice communications
CN1087568C (zh) 无线互联网络话音与数据通信的结构
US7221662B2 (en) Tone detection elimination
CN101577769B (zh) 语音业务在不同网络间切换的方法、系统及用户驻地设备
KR20010032655A (ko) 고정 무선 루프 동기식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대한 파형 및 프레임 구조
CN1288884C (zh) Ip接入实现语音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57593A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接入设备及无线接入方法
CN101141807B (zh) 一种编解码协商方法
CN103581604A (zh) 视频通话装置及方法
CN101622711B (zh) 用于无声插入描述符(sid)转换的方法、系统
CN100558088C (zh) 虚拟媒体网关优化接网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97892B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CN101605357B (zh) 无线网络设备接入公共交换电话网的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CN101132454B (zh) 一种实现VoIP的方法及同轴网络终端和同轴线路终端
CN101047750B (zh)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传送话音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27740C (zh) 一种业务切换的方法
KR100203355B1 (ko) 발신 전용 휴대 전화 시스템
EP1646181A1 (en) A media gateway system
CN100384201C (zh) 一种固定网络到移动网络发送传真的方法
CN101529830B (zh) 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语音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03795C (zh) 一种实现ngn网络与移动网络视频互通的方法
JP4687917B2 (ja) Ip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制御方式
EP225432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call switching connections for real time services in wide area mobile networks
CN102368731A (zh) 一种实现从传真业务到语音业务变更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40489B (zh) 一种实现无绳电话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