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4852A - 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 - Google Patents

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4852A
CN101194852A CNA2006101443746A CN200610144374A CN101194852A CN 101194852 A CN101194852 A CN 101194852A CN A2006101443746 A CNA2006101443746 A CN A2006101443746A CN 200610144374 A CN200610144374 A CN 200610144374A CN 101194852 A CN101194852 A CN 101194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connection
connector
pedicle
hole
vertebral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43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3590C (zh
Inventor
邹德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novo Orthoped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6101443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359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4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4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35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35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其中该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具有两个骨钉和一个横向连接件,所述两个骨钉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在所述两个骨钉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在两个骨钉的连接部之间,并且两个骨钉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采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连接在椎弓根上的骨钉的受力关系,以及对椎弓根上的骨钉的纵向连接关系,不但可以防止骨钉被拉脱,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而且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效果。

Description

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以及由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构成的脊柱矫正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治疗脊柱疾病(例如脊柱侧弯、脱位等)而进行对脊柱的矫形时,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在需要治疗的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锚固骨钉,然后将连接在上下脊椎的椎弓根的同一侧的各个骨钉沿上下方向利用连接装置进行连接,通过连接装置使连接在上下脊椎的椎弓根的骨钉复位固定,从而达到对脊柱的矫形作用。这种矫形装置和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利之处:
1)在矫形过程中,基于人体的生理状况,在每一节脊椎上,两侧的椎弓根之间的夹角随着由上到下的方向而逐渐增大,例如在脊柱上端的脊椎,其两侧的椎弓根之间的夹角接近0度,然后沿着向下的方向,在后续的脊椎上的椎弓根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为5度、10度……。椎弓根之间的夹角最大可达到35度左右。在接近0度到35度左右的变化范围内,在上下脊椎的同一侧椎弓根上的骨钉不可能沿上下方向形成一条直线。为了将骨钉连接起来,只能使连接装置弯曲,连接装置经常会被弯曲成复杂的不规则曲线,这给通过连接装置将上下脊椎的骨钉进行连接以便进行矫形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特别是,由于病人的脊柱的病变变形,会造成连接在上下脊椎的同一侧椎弓根上的骨钉的连接端部之间的连线变成复杂的空间曲线(请参见图21所示),这给利用连接装置将骨钉的连接端部进行连接的工作带来进一步的困难。而在手术过程中,这种复杂的连接工作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
2)在矫形过程中,对于上下脊椎之间沿前后方向的脱位,需要通过连接装置对脱位脊椎上的骨钉的连接端部施加拉力,使脱位的脊椎复位。然而,进行复位时,所需的拉力非常大,一旦大于骨钉紧固在椎弓根上的固定力,会发生骨钉在椎弓根上被拉脱的情况,造成复位失败甚至手术失败,给病人造成痛苦。
发明内容
经过研究,本发明人发现,目前的脊柱矫形装置中,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连接在椎弓根上的骨钉的受力关系不合理,在矫形时对椎弓根上的骨钉的连接关系也不合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以及由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构成的脊柱矫正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连接在椎弓根上的骨钉的受力关系,以及对椎弓根上的骨钉的连接关系,克服了目前的连接在椎弓根上的骨钉的连接关系和受力关系,以及连接上下脊椎的同一侧椎弓根上的骨钉而形成的矫正系统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具有两个骨钉和一个横向连接件,所述两个骨钉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在所述两个骨钉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在两个骨钉的连接部之间,并且两个骨钉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基于上述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脊柱矫正系统,该脊柱矫正系统具有至少两个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中,每个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到一节脊椎上,并具有:两个骨钉和一个横向连接件,所述两个骨钉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在所述两个骨钉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在两个骨钉的连接部之间,并且两个骨钉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脊柱矫正系统还具有连接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的纵向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纵向连接件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上可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纵向连接件上设有与各横向连接件上的孔相对应的孔,利用螺栓穿过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上的孔将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连接起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上的孔中至少一个设为长形孔。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件上的孔设为长形孔。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可为杆状,所述纵向连接件上设有与各横向连接件相对应的抱紧装置,将纵向连接件和横向连接件连接固定。优选地,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紧装置可具体具有两个相面对的抱钩,其中一个抱钩滑动地设置在该纵向连接件上,所述的抱紧装置还具有将两个抱钧紧固在一起的紧固件。优选地,所述的紧固件可为螺栓或螺钉。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抱紧装置具有两个相面对的抱钧,所述两个抱钩均滑动地设在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上,在至少一个抱钩上设有将该抱钩相对于纵向连接件固定的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螺纹连接并穿设在该抱钩上的螺钉,该螺钉的顶端顶紧于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上。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所述脊柱矫正系统可进一步具有使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的中心对齐的中心定位装置。
上述脊柱矫正系统中的中心定位装置可具体包括:设置在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的横向连接件上的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以及将各横向连接件上的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串连在一起的中心定位件。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的两端部上设有孔,所述骨钉的连接部形成为带有突起的螺栓段,该螺栓段穿过横向连接件上的孔使横向连接件与骨钉上的突起抵接,并利用螺母紧固。所述横向连接件的两端部上的孔可为圆孔或长形孔。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骨钉的连接部设有滑道,滑道的开口端连接有压紧部件,横向连接件通过所述压紧部件被压紧固定在所述骨钉的连接部的滑道中。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部件或滑道上可进一步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该顶紧件将连接件顶紧在滑道中。或者,也可进一步在所述压紧部件与滑道之间设有凹凸卡合结构,将压紧部件紧固在滑道的开口端。或者,所述压紧部件与滑道之间也可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再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也可在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的骨钉的连接部设有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与骨钉的连接部卡合连接。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所述的横向连接件可为弧形的弯曲状,或者所述的横向连接件在与两个骨钉连接的部位处或附近形成角度弯曲形状。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所述的横向连接件可由至少两个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长度调整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例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应的连接端部可均设有孔,一螺栓穿过两个连接件上的孔将两个连接件紧固在一起,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上的孔为长形孔。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例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应的端部可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所述两个连接件的螺纹部通过两端带有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套筒连接。
作为再一种可选的例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可设有套筒,第二连接件的端部插入到该套筒中,在套筒的壁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所述顶紧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套筒中的端部顶紧。
作为再一种可选的例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分叉形成有双股结构,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伸入到双股结构中,在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和第一连接件的双股结构的对应部位上设有相对应的孔,通过在孔中穿设螺栓将两个连接件紧固,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至少一方的孔形成为长形孔。
当然,作为一种简单结构方式,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所述横向连接件也可由一个固定长度的部件形成。
利用本发明的上述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的结构,本发明的效果是显著的:
1)由于本发明在两个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骨钉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接件,在矫形过程中,在通过连接装置而使脱位的脊椎复位时,施加在脱位脊椎上的其中一个骨钉的连接端部的拉力,通过横向连接件受到与该骨钉成角度设置的另一个骨钉的阻力限制,有效起到了防拉脱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手术成功可能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2)在本发明中,参见图22所示,由于可以通过纵向连接件而将与横向连接件连接的每个椎弓根上的骨钉连接起来,在连接过程中,该纵向连接件可以不受骨钉复杂的位置的限制,而方便地连接在骨钉之间的横向连接件上,不但能够起到将骨钉纵向连接起来对脊柱进行矫正的作用,而且其连接简单方便,有效克服了在骨钉的连接端部之间直接进行连接而造成的缺陷,大大降低了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
3)由于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还可进一步具有使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的中心对齐的中心定位装置,在矫正手术中,利用该中心定位装置可以使脊柱两侧的椎弓根上的骨钉的位置相对称,从而有效提高脊柱矫正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骨钉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图1所示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与骨钉的一种连接结构中的压紧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与图4所示的压紧部件相配合的带有滑道的骨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图4所示的压紧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图5所示的骨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骨钉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骨钉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骨钉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与骨钉的一种连接结构中的压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与骨钉的一种连接结构(卡合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的第一种长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的第二种长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的第三种长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发明的横向连接件的第四中长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的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的连接关系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的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的连接关系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本发明的中心定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现有技术中的脊柱矫形系统的概念原理图;
图22本发明中的脊柱矫形系统的概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6所示,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具有两个骨钉11、12和一个横向连接件13,所述两个骨钉11、12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100上,在所述两个骨钉11、12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111、121,所述横向连接件13连接在两个骨钉11、12的连接部111、121之间,并且两个骨钉11、12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这样,在矫形过程中,在通过连接装置而使脱位的脊椎复位时,施加在脱位脊椎上的其中一个骨钉11的连接端部111的拉力,通过横向连接件13受到与骨钉11成角度设置的另一个骨钉12的阻力限制,有效起到了防拉脱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手术成功可能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核心,所述两个骨钉只要能够分别地与横向连接件连接即可,至于具体的连接部位和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并不加以限制。
如图17-1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的一种脊柱矫正系统,该脊柱矫正系统具有至少两个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其中,每个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用于连接到一节脊椎上,并具有:两个骨钉11、12和一个横向连接件13,所述两个骨钉11、12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100上,在所述两个骨钉11、12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111、121,所述横向连接件13连接在两个骨钉11、12的连接部111、121之间,并且两个骨钉11、12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脊柱矫正系统还具有连接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中的横向连接件13的纵向连接件2。这样,在脊柱矫正过程中,在每一个椎弓根上固定好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后,可以通过纵向连接件2与横向连接件13的连接,而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椎弓根上的骨钉11、12在纵向连接起来。在该连接过程中,该纵向连接件2可以不受在纵向的多个骨钉复杂的位置的限制,而方便地连接在骨钉之间的横向连接件13上,不但能够起到将骨钉纵向连接起来对脊柱进行矫正的作用,而且其连接简单方便,有效克服了在骨钉的连接端部之间直接进行连接而造成的缺陷,大大降低了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根据需要所述的纵向连接件2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17示出了纵向连接件2为两个的情况。进一步,上下多个脊椎上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的横向连接件可以共同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纵向连接件上;也可以设置成,上下多个脊椎中的一部分上的横向连接件共同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纵向连接件上,其他脊椎的一部分或全部共同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纵向连接件。例如,还可以设置成,使相邻的每两个脊椎上的横向连接装置采用单独的纵向连接件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横向连接件12的两端部上设有孔131、132,所述骨钉11、12的连接部111、121形成为带有突起112、122的螺栓段(如图2所示),该两骨钉11、12的螺栓段分别穿过横向连接件13上的孔131和孔132使横向连接件13与骨钉11、12上的突起抵接,并分别利用螺母113、123紧固,从而将横向连接件13连接于两个骨钉11、12之间。在该例子中,所述横向连接件13的两端部上的孔131、132可为圆孔或其他形状的孔,只要能够实现横向连接件13与骨钉11、12的连接即可,其优选为长形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具体的连接位置(微调)。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8所示,在骨钉11和/或骨钉12的连接部111和/或连接部121设有滑道140,滑道140的开口端连接有压紧部件142,横向连接件13优选形成为棒状或柱状(未图示),通过所述压紧部件142被压紧固定在所述骨钉11和/或骨钉12的连接部111和/或连接部121的滑道140中,从而实现横向连接件13在骨钉11、12之间的连接。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部件142或滑道140上可进一步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143,该顶紧件143将横向连接件13顶紧在滑道140中。
在图4-8所示的具体结构中,在骨钉的连接部,特别是滑道140的内侧面上,还设有沿着滑道140的方向延伸的滑槽141,相应地,在压紧部件14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凸条1422,通过将凸条1422滑动啮合于该滑槽141中,可以将压紧部件142连接在滑道140的开口端,即将所述压紧部件142被压紧固定在所述骨钉11和/或骨钉12的连接部111和/或连接部121的滑道141中。当然,也可将凸条和凹槽的设置位置进行交换,即将凸条设置在滑道上(如图8所示),而将凹槽设置在压紧部件上。
另外,还可进一步在所述压紧部件142与滑道141之间设有凹凸卡合定位结构,防止凸条1422从滑槽141中滑脱,从而将压紧部件142定位在滑道141的开口端。例如,在压紧部件142的一侧上设有突起1421,在滑道上的对应部位设有凹部1411,当然反过来也可以。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骨钉的连接部上使滑道140的开口端的尺寸相对于开口内侧的尺寸减小,如图9所示,将压紧部件设计成与该开口端减小的滑道140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使压紧部件沿着滑道的一侧滑入滑道中,通过压紧部件上的顶紧螺钉将位于滑道内的横向连接件13顶紧。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如图10所示,使滑道的开口朝向骨钉的一侧,而不是图7-9所示的朝向骨钉的上方。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所述压紧部件142与滑道140之间设有凹凸卡合结构,从而将压紧部件142紧固在滑道140的开口端。例如,在压紧部件142的侧部上设有突起1423,在滑道上的对应部位设有凹部1412,将压紧部件相对滑道的开口方向压入到滑道的开口端,使突起1423卡合在滑道上的凹部上,从而将压紧部件142紧固在滑道141的开口端。为了便于压紧部件142的压入,在底端的两侧部上设有引导用的倾斜面1424。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紧部件142与滑道140之间也可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在一起(图中未示出)。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作为再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也可在所述的横向连接件13上设有卡合部133,在卡合部113上设有卡合止挡134,所述的骨钉11、12的连接部115设有与该卡合止挡134相配合的卡止部116,在连接部115的一端侧上设有用于将该连接部115引导到卡合部133中的引导部117。通过将连接部115引入卡合部133中,使卡止部116卡合到所述的卡合止挡134上,从而使横向连接件13与骨钉11、12的连接部卡合连接。进一步,为了防止骨钉11、12的连接部在横向连接件13的卡合部133中沿与卡和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在连接部115和卡合部133相接触的一个部位上分别设有沿着卡合方向的突起/凹槽结构,例如在连接部115上设有突起118,在卡合部133上设有相匹配的凹槽135,通过突起118和凹槽135卡合定位,防止连接部115从卡合部133中脱出。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横向连接件13可为弧形的弯曲状,或者所述的横向连接件13在与两个骨钉11、12连接的部位处或附近形成角度弯曲形状(图中未示出)。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在手术之前,预先制作多种弯曲角度和弯曲形状的横向连接件,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根据需要使横向连接件弯曲所需要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和脊柱矫正系统中,所述横向连接件可如图1所示由一个固定长度的部件形成;所述的横向连接件13也可由至少两个连接件133、134相互连接构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133、134之间设有长度调整装置,如图13-16所示。
作为长度调整装置的一种可选例子,如图13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133、134的相对应的连接端部可均设有孔1331、1341,一螺栓135穿过两个连接件133、134上的孔1331、1341将两个连接件133、134紧固在一起,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上的孔1331或孔1341为长形孔,从而可通过螺栓135在该长形孔中的余量来调节两连接件133、134的连接位置,从而调节整个横向连接件13的长度。
作为长度调整装置的另一种可选例子,如图16所示,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133、134的相对应的端部可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1332、1342,所述两个连接件133、134的螺纹部1332、1342通过两端带有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套筒136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套筒136朝向一个方向转动,使两个连接件的螺纹部同时朝向相反的方向或相向的方向运动,以此来调节两连接件133、134之间在套筒内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横向连接件13的长度。
作为长度调整装置的再一种可选例子,如图15所示,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133、134中,第一连接件133的端部可设有套筒1333,第二连接件134的端部1343插入到该套筒1333中,在套筒1333的壁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137,所述顶紧件137将所述第二连接件134插入到所述套筒1333中的端部1343顶紧。这样,在需要调节横向连接件13的长度时,可以松开该顶紧件137而使第二连接件134的端部1343在套筒1333中移动,将横向连接件13的长度调节到需要的长度后,拧紧顶紧件137,从而完成横向连接件13的长度调节。
作为再一种可选的例子,如图14所示,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133、134中,第一连接件133的端部分叉形成有双股结构1334,第二连接件134的端部1344伸入到双股结构1334之中,在第二连接件134的端部1344和第一连接件133的双股结构1334的对应部位上设有相对应的孔1335、1345,通过在孔1335、1345中穿设螺栓138将两个连接件133、134紧固,其中第一连接件133和第二连接件134至少一方的孔形成为长形孔。这样,可通过螺栓138在该长形孔中的余量来调节两连接件133、134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整个横向连接件13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如图17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中的横向连接件13上可设有至少一个孔139(其中至少一个孔优选为长形孔,以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纵向连接件2上设有与各横向连接件13上的孔139相对应的孔21(其中至少一个孔优选为长形孔,以进行位置调节),利用螺栓5穿过横向连接件13和纵向连接件2上的孔139、21将横向连接件13和纵向连接件2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如图18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中的横向连接件13可为杆状,所述纵向连接件2上设有与各横向连接件13相对应的抱紧装置22,将纵向连接件2和横向连接件13连接固定。
如图18所示,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抱紧装置22可具体为具有两个相面对的抱钩221、222,其中一个抱钩221滑动地设置在该纵向连接件2上,而另一个抱钩222固定设置在该纵向连接件2上。所述的抱紧装置22还具有将两个抱钧紧固在一起的紧固件223。所述的紧固件223可为螺栓或螺钉。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所述抱紧装置具有两个相面对的抱钧221、222’,所述两个抱钩221、222’均滑动地设在所述的纵向连接件2上,在至少一个抱钧(例如抱钧221)上设有将该抱钧221相对于纵向连接件2固定的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螺纹连接并穿设在该抱钩上的螺钉224(类似于图4中的螺纹连接的顶紧件143),该螺钉224的顶端顶紧于所述的纵向连接件2上。
在本发明的脊柱矫正系统中,如图20所示,所述脊柱矫正系统可进一步具有使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中的横向连接件13的中心对齐的中心定位装置18。这样,在矫正手术中,可以通过该中心定位装置18将横向连接件13的中心连接起来,从而使两侧的椎弓根上固定的骨钉11、12相对称,有效提高脊柱矫正的精确度。
上述脊柱矫正系统中的中心定位装置18可具体包括:设置在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10的横向连接件13上的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181,以及将各横向连接件13上的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181串连在一起的中心定位件182。在矫正手术中,可将该中心定位件182通过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181连接于每一个横向连接件13的中心位置,然后拉直该中心定位件182,即可使两侧椎弓根上固定的骨钉11、12相对称,从而对脊柱进行精确有效的矫正。进一步,还可以在横向连接件13上的中心定位槽的开口部位两侧上连接螺栓183,以防止中心定位件182从中心定位槽中脱出。
对比参见图21和图22,其中图21为现有技术中的脊柱矫形系统的概念原理图,图22为本发明中的脊柱矫形系统的概念原理图。在现有技术中,先将上下脊椎的同一侧椎弓根上的骨钉11、12连接起来,然后将连接后的两侧通过横向联接部件进行连接,这样,使连接在上下脊椎的同一侧椎弓根上的骨钉的连接端部之间的连线变成复杂的空间曲线,造成手术的难度增加;而在本发明中,通过横向连接件13将同一节脊椎两侧椎弓根上的骨钉11、12连接起来,然后再通过纵向连接件2将横向连接件13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该纵向连接件2可以不受骨钉复杂的位置的限制,而方便地连接在骨钉之间的横向连接件13上。

Claims (41)

1.一种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具有两个骨钉和一个横向连接件,所述两个骨钉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在所述两个骨钉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在两个骨钉的连接部之间,并且两个骨钉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的两端部上设有孔,所述骨钉的连接部形成为带有突起的螺栓段,该螺栓段穿过横向连接件上的孔使横向连接件与骨钉上的突起抵接,并利用螺母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为圆孔或长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骨钉的连接部设有滑道,滑道的开口端连接有压紧部件,横向连接件通过所述压紧部件被压紧固定在所述骨钉的连接部的滑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部件或滑道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该顶紧件将连接件顶紧在滑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与滑道之间设有凹凸卡合结构,将压紧部件紧固在滑道的开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与滑道之间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的骨钉的连接部设有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与骨钉的连接部卡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为弧形的弯曲状,或者所述的横向连接件在与两个骨钉连接的部位处或附近形成角度弯曲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由至少两个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长度调整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应的连接端部均设有孔,一螺栓穿过两个连接件上的孔将两个连接件紧固在一起,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上的孔为长形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应的端部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所述两个连接件的螺纹部通过两端带有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套筒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套筒,第二连接件的端部插入到该套筒中,在套筒的壁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所述顶紧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套筒中的端部顶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分叉形成有双股结构,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伸入到双股结构之中,在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和第一连接件的双股结构的对应部位上设有相对应的孔,通过在孔中穿设螺栓将两个连接件紧固,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至少一方的孔形成为长形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件由一个固定长度的部件形成。
16.一种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脊柱矫正系统具有至少两个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
每个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到一节脊椎上,并具有:两个骨钉和一个横向连接件,所述两个骨钉用于分别连接在一节脊椎两侧的椎弓根上,在所述两个骨钉的外端部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在两个骨钉的连接部之间,并且两个骨钉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所述脊柱矫正系统还具有连接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的纵向连接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纵向连接件上设有与各横向连接件上的孔相对应的孔,利用螺栓穿过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上的孔将横向连接件和纵向连接件连接起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上的孔中至少一个设为长形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件上的孔设为长形孔。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为杆状,所述纵向连接件上设有与各横向连接件相对应的抱紧装置,将纵向连接件和横向连接件连接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装置具有两个相面对的抱钩,其中一个抱钩滑动地设置在该纵向连接件上,所述的抱紧装置还具有将两个抱钩紧固在一起的紧固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或螺钉。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装置具有两个相面对的抱钩,所述两个抱钩均滑动地设在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上,在至少一个抱钩上设有将该抱钩相对于纵向连接件固定的固定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螺纹连接并穿设在该抱钩上的螺钉,该螺钉的顶端顶紧于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矫正系统具有使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中的横向连接件的中心对齐的中心定位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各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的横向连接件上的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以及将各横向连接件上的中心定位槽或中心定位孔串连在一起的中心定位件。
28.根据权利要求16-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的两端部上设有孔,所述骨钉的连接部形成为带有突起的螺栓段,该螺栓段穿过横向连接件上的孔使横向连接件与骨钉上的突起抵接,并利用螺母紧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为圆孔或长形孔。
30.根据权利要求16-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骨钉的连接部设有滑道,滑道的开口端连接有压紧部件,横向连接件通过所述压紧部件被压紧固定在所述骨钉的连接部的滑道中。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部件或滑道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该顶紧件将连接件顶紧在滑道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与滑道之间设有凹凸卡合结构,将压紧部件紧固在滑道的开口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与滑道之间通过螺栓或螺钉紧固在一起。
34.根据权利要求16-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的骨钉的连接部设有相配合的卡合部,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与骨钉的连接部卡合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16-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为弧形的弯曲状,或者所述的横向连接件在与两个骨钉连接的部位处或附近形成角度弯曲形状。
36.根据权利要求16-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由至少两个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长度调整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应的连接端部均设有孔,一螺栓穿过两个连接件上的孔将两个连接件紧固在一起,其中至少一个连接件上的孔为长形孔。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的相对应的端部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所述两个连接件的螺纹部通过两端带有相配合的螺纹部的套筒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套筒,第二连接件的端部插入到该套筒中,在套筒的壁上设有螺纹连接的顶紧件,所述顶紧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套筒中的端部顶紧。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分叉形成有双股结构,第二连接件的端部伸入到双股结构中,在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和第一连接件的双股结构的对应部位上设有相对应的孔,通过在孔中穿设螺栓将两个连接件紧固,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至少一方的孔形成为长形孔。
41.根据权利要求16-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脊柱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件由一个固定长度的部件形成。
CNB2006101443746A 2006-12-05 2006-12-05 脊柱矫正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59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443746A CN100563590C (zh) 2006-12-05 2006-12-05 脊柱矫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443746A CN100563590C (zh) 2006-12-05 2006-12-05 脊柱矫正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4852A true CN101194852A (zh) 2008-06-11
CN100563590C CN100563590C (zh) 2009-12-02

Family

ID=3954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437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590C (zh) 2006-12-05 2006-12-05 脊柱矫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3590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604B (zh) * 2009-06-26 2011-01-05 郭谦 下开口颈后横联器
CN106510824A (zh) * 2017-01-12 2017-03-22 邹德威 中央单棒的脊柱侧弯矫正系统
CN113413252A (zh) * 2021-07-16 2021-09-21 浙江大学 一种可塑性通用型髋臼精准定位手术导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604B (zh) * 2009-06-26 2011-01-05 郭谦 下开口颈后横联器
CN106510824A (zh) * 2017-01-12 2017-03-22 邹德威 中央单棒的脊柱侧弯矫正系统
WO2018130202A1 (zh) * 2017-01-12 2018-07-19 邹德威 中央单棒的脊柱侧弯矫正系统
CN106510824B (zh) * 2017-01-12 2019-11-08 邹德威 中央单棒的脊柱侧弯矫正系统
CN113413252A (zh) * 2021-07-16 2021-09-21 浙江大学 一种可塑性通用型髋臼精准定位手术导板
CN113413252B (zh) * 2021-07-16 2022-06-17 浙江大学 一种可塑性通用型髋臼精准定位手术导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63590C (zh) 2009-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15992A1 (en) Spinal cross connector
US11826080B2 (en) Occipital plate systems
US5609592A (en) Spinal Fixation System
US10271878B2 (en) Spinal cross-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US9974570B2 (en) Transverse connector
US11690654B2 (en) Adjustable fixation device
US7776070B2 (en) Occipital pl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EP1093761B1 (en) Spinal cross connector
US8211152B2 (en) Tension fixation system
WO2007103696A2 (en) Low profile spinal rod connector system
JP2009511171A (ja) 骨接合手術の際に脊椎を固定するための多方向移動装置
CN100563590C (zh) 脊柱矫正系统
CN200984228Y (zh) 椎弓根间横向连接装置及脊柱矫正系统
CA3122995A1 (en) Bone anchor head extender
JP7217891B2 (ja) 脊椎固定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24

Address after: 100089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Zizhuyuan Road No. 31, room 915, China and Macao Center Jiahui yua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Orthopedic Innovation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Zizhuyuan Road No. 31 Jia Huiyuan room 915

Patentee before: Zou Dewei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401 No. 11 Baiyang Road, Liangxiang Township,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ONOVO ORTHOPEDICS, Inc.

Address before: Room 915, Jiahui Court, Huaao Center, 31 Zizhu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Orthopedic Innovation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