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2869B -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2869B
CN101192869B CN2006101452406A CN200610145240A CN101192869B CN 101192869 B CN101192869 B CN 101192869B CN 2006101452406 A CN2006101452406 A CN 2006101452406A CN 200610145240 A CN200610145240 A CN 200610145240A CN 101192869 B CN101192869 B CN 101192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footpath
eigenvalue
maximum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52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2869A (zh
Inventor
李斌
秦洪峰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1452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92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2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2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2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28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分别计算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其中,1≤L≤W,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对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对波束赋形权值进行归一化操作,天线阵列使用其操作结果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赋形。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尤其涉及同步的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专用信道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天线利用信号传输的空间特性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实现上行链路波达角(DOA)的估计以及下行波束赋形,从而达到降低干扰、增加容量、扩大覆盖、改善通信质量、降低发射功率和提高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
在一定的用户移动速度条件下,对于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同步CDMA通信系统,其上、下信道满足对称要求,若采用智能天线,则可以根据天线阵列对应的信道估计实现各个用户的上行DOA估计,进而完成下行波束赋形,较好地解决抗多径干扰和抗多址干扰等问题。
然而实际的无线信道环境十分复杂,即使用户处于静止状态,其多径、角度扩展等影响仍可能较为严重;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通过单次上行导频码而获取的用户方位角的信息通常存在较大误差;对于非连续发射(DT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模式,某一用户的上、下行时隙的时间间隔可能较大;在信道环境变化或 用户切向移动速度较快时,上行估计的波达角可能难以对应下行赋形方向等。上述情况均明显地、直接地影响到下行波束赋形的性能。
针对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FDD系统中天线阵列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的方法及装置,在该解决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在FDD系统中天线阵列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天线阵列由至少2个天线构成,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从上行信号得到的空间相关矩阵R计算出幅度加权值|R(:,m)|,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权值w=a(θ)进行幅度加权,也就是将a(θ)与|R(:,m)|进行数次点乘并经过归一化后作为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权值w。这样可以使专用信道响应与公共信道响应的相关性增大,以解决在FDD通信系统中应用智能天线固定多波束算法,下行采用公共导频作相位参考时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波束方向过于单一,在上下行时隙间信道发生变化时无法跟踪,造成智能天线系统的稳健性下降;基于对上行链路波达角(DOA)的估计,在估计出现误差的情况下性能难以保证,而且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工程实现。
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以解决由波束方向过于单一而造成智能天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分别计算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其中,1≤L≤W,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对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对波束赋形权值进行归一化操作,天线阵列使用其操作结果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装置,其包括:相关矩阵计算模块,用于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分别计算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其中,1≤L≤W,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模块,用于由所述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待分解矩阵计算模块,用于由所述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与干扰相关矩阵计算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特征向量计算模块,用于选择所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以及赋形模块,用于对所述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操作,将其操作结果用作所述天线阵列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赋形权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针对TD-SCDMA通信系统中下行专用信道赋形过程,采用同时形成多个业务波束的方法,从而提高TD-SCDMA系统下行波束赋形的增益,以解决由波束方向过于单一而造成智能天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同时并未明显增加系统的计算复杂度,解决不利于工程实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装置的方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具体实施流程图;
图4a和图4b示出了分别采用传统单波束赋形方法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多波束赋形方法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分别计算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其中,1≤L≤W,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
步骤S104,对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
步骤S106,对波束赋形权值进行归一化操作,天线阵列使用其操作结果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赋形。
可选地,对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波束赋形权值包括以下步骤:由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由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与干扰相关矩阵计算基于最大信干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选择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
可选地,信道估计矩阵通过从基站端取得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数据,对其进行信道后处理以滤除噪声干扰而取得。
可选地,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计算信道估计矩阵中各列的功率和,并进行排序,然后取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列作为L条径。
可选地,相关矩阵包括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以及干扰相关矩阵,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通过对信道估计矩阵采用各径功率排序、分别计算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而取得;干扰相关矩阵从噪声径中取得。
可选地,选择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包括以下步骤:对矩阵R进行特征值分解,取得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特征值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矩阵R的特征值序列,并与特征向量矩阵中的特征向量一一对应,从中选择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可选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其大小为Ka×1,其中Ka为天线阵元数目。
可选地,针对TD-SCDMA通信系统,第k个用户经过信道后处理的信道估计矩阵表示为
式中Ka表示基站阵列天线数,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选择功率最大的L条径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信道估计矩阵在各天线上进行功率合并,得到序列P(k),如下式所示:  P ( k ) = Σ ka = 0 Ka - 1 | H w ( k , ka ) | 2 , w = 1,2 . . . , W , 以及选择其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记为{Hl (k),l=1,2,…,L},满足: min ( P ( k ) ( l ) , l ∈ L ) > ∀ P ( k ) ( w ) , 其中w为估计窗长W内除L条径之外的任意值。
可选地,信号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各条径的径相关矩阵Rl表示为:  R l ( k ) = H l ( k ) · ( H l ( k ) ) H , l = 1,2 , . . . , L ; 其中矩阵Rl的大小为Ka×Ka,则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Rx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R x = Σ l = 1 L α l · R l ; 其中αl记为各信号径的相关矩阵的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选择为各自相关矩阵的迹的倒数,即: α l = trace ( | R l | ) = Σ k = 1 Ka | R l ( k , k ) | ;
基于最大信干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利用下式计算: R = R nn - 1 · R x ; 其中,由噪声空间信道估计矩阵得到干扰相关矩阵Rnn,满足  R nn - 1 · R x · w = λ max · w ;
计算波束赋形权值包括以下步骤:对R进行特征值分解如下式所示:[RD,RV]=Eig(R);其中RD、RV分别为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R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相关R的特征值序列λ=diag(RD),其中第q个特征值为最大特征值,满足 λ max = max q ( λ ) , 则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所求波束赋形权值为:w(k)=RV(:,q)。
可选地,归一化操作包括以下步骤:计算W(k)=norm(w(k)),得到的W(k)为第k个用户的天线阵列对下行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赋形权值,用来进行下行波束赋形发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装置200的方框图,其包括:
相关矩阵计算模块202,用于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分别计算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其中,1≤L≤W,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
波束赋形权值计算模块204,用于对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
归一化操作模块206,用于对波束赋形权值进行归一化操作,天线阵列使用其操作结果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赋形。
可选地,波束赋形权值计算模块204包括: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模块,用于由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待 分解矩阵计算模块,用于由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与干扰相关矩阵计算基于最大信干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特征向量计算模块,用于选择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
可选地,信道估计矩阵通过从基站端取得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数据,对其进行信道后处理以滤除噪声干扰而取得。
可选地,相关矩阵计算模块202包括L条径选择模块,用于通过分别计算信道估计矩阵中各列的功率和,并进行排序,然后取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列而取得L条径。
可选地,相关矩阵包括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以及干扰相关矩阵,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通过对信道估计矩阵采用各径功率排序、分别计算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而取得;干扰相关矩阵从噪声径中取得。
可选地,特征向量计算模块用于对矩阵R进行特征值分解,取得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特征值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矩阵R的特征值序列,并与特征向量矩阵中的特征向量一一对应,从中选择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可选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其大小为Ka×1,其中Ka为天线阵元数目。
可选地,针对TD-SCDMA通信系统,第k个用户经过信道后处理的信道估计矩阵表示为
式中Ka表示基站阵列天线数,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相关矩阵计算模块202包括L条径选择模块,用于将信道估计矩阵在各天线上进行功率合并,得到序列P(k),如下式所示:  P ( k ) = Σ ka = 0 Ka - 1 | H w ( k , ka ) | 2 , w = 1,2 . . . , W , 以及选择其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记为{Hl (k),l=1,2,…,L},满足: min ( P ( k ) ( l ) , l ∈ L ) > ∀ P ( k ) ( w ) , 其中w为估计窗长W内除L条径之外的任意值。
可选地,波束赋形权值计算模块204包括: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计算模块,用于以下式分别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各条径的径相关矩阵Rl R l ( k ) = H l ( k ) · ( H l ( k ) ) H , l = 1,2 , . . . , L ; 其中矩阵Rl的大小为Ka×Ka,则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Rx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R x = Σ l = 1 L α l · R l ; 其中αl记为各信号径的相关矩阵的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选择为各自相关矩阵的迹的倒数,即: α l = trace ( | R l | ) = Σ k = 1 Ka | R l ( k , k ) | ; 待分解矩阵R计算模块,用于计算 R = R nn - 1 · R x ; 其中,由噪声空间信道估计矩阵得到干扰相关矩阵Rnn,满足 R nn - 1 · R x · w = λ max · w ; 特征向量计算模块,用于对R进行特征值分解如下式所示:[RD,RV]=Eig(R);其中RD、RV分别为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R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相关R的特征值序列λ=diag(RD),其中第q个特征值为最大特征值,满足 λ max = max q ( λ ) , 则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所求波束赋形权值为:w(k)=RV(:,q)。
可选地,归一化操作模块206用于计算W(k)=norm(w(k)),得到的W(k)为第k个用户的天线阵列对下行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赋形权值,用来进行下行波束赋形发射。
下面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从以上的描述看出,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从上行链路信号中得到的信道估计矩阵H,在经过累加各径分别计算得到的径相关矩阵并进行基于最大信干比(SINR)的特征值分解过程后形成多业务波束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从基站端得到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数据,对其进行信道后处理以滤除噪声干扰,从而得到信道估计矩阵H;
b)、分别计算矩阵H中各列(表示接收窗内的各条径)的功率和,并进行排序,然后取H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1≤L≤W,其中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分别计算得到各自的径相关矩阵Rl,l=1,2,…,L;
c)、对步骤b)中所得到的各径的径相关矩阵Rl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Rx,以及由噪声径得到的干扰相关矩阵Rn,计算得到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
d)、根据步骤c)中的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矩阵RD,以及特征向量矩阵RV,其中R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相关R的特征值序列λ,并与RV矩阵中的特征向量一一对应;
e)、选择步骤d)计算得到的相关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其大小为Ka×1,其中Ka为天线阵元数目;对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操作,所得到的即为天线阵列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赋形权值,用来进行下行专用信道发射。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案,采用基于最大SINR准则,利用先加权求和若干条信号径的径相关矩阵,再进行特征值分解以求解下行专用信道波束赋形权值的实现方案,在加入分集效应 提高下行波束赋形增益的同时,并未加大算法的运算复杂度,非常利于工程实现。
下面参考附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中,通过根据基站端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数据进行信道处理后,对各条信号径功率进行排序、分别求其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并加权相加后与干扰相关矩阵计算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对所说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取其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特征向量为波束赋形权值、归一化等模块构成。
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图2为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流程图。以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为例,假设其基站端天线阵列采用Ka根天线。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步骤S310是处理上行链路信道数据步骤:针对TD-SCDMA通信系统,第k个用户经过信道后处理的信道冲激响应(CIR)估计矩阵表示为
式中Ka表示基站阵列天线数,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
2)步骤S320是在各天线上进行功率合并,选择功率最大的L条径步骤:将该用户信道估计矩阵在各天线上进行功率合并,得到序列P(k),如下式所示:
P ( k ) = Σ ka = 0 Ka - 1 | H w ( k , ka ) | 2 , w = 1,2 . . . , W
选择其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记为{Hl (k),l=1,2,…,L},满足:
min ( P ( k ) ( l ) , l ∈ L ) > ∀ P ( k ) ( w )
其中w为估计窗长W内除L条径之外的任意值。
3)步骤S330是信号相关矩阵加权求和步骤:分别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各条径的径相关矩阵Rl表示为:
R l ( k ) = H l ( k ) · ( H l ( k ) ) H , l = 1,2 , . . . , L
其中矩阵Rl的大小为Ka×Ka。
则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Rx可由下式计算得到:
R x = Σ l = 1 L α l · R l
其中αl记为各信号径的相关矩阵的加权系数。本例中该加权系数选择为各自相关矩阵的迹(trace)的倒数,即:
α l = trace ( | R l | ) = Σ k = 1 Ka | R l ( k , k ) |
4)步骤S340是计算相关矩阵步骤:采用步骤3)中的方法可由噪声空间信道估计矩阵得到干扰相关矩阵Rnn。则满足最大SINR准则的权矢量及对应的特征值满足 R nn - 1 · R x · w = λ max · w , 即与最大特征值λ对应的特征矢量w为满足SINR准则的权矢量。因此基于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为:
R = R nn - 1 · R x
基于最大信噪比(SNR)准则的待分解矩阵时R=Rx
5)步骤S350是计算波束权值步骤:对R进行特征值分解如下式所示:
[RD,RV]=Eig(R)
其中RD、RV分别为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R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相关R的特征值序列λ=diag(RD),其中第q个特征值为最大特征值,满足
λ max = max q ( λ ) , 则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所求波束赋形权值为:
w(k)=RV(:,q)
6)步骤S360是归一化步骤:对步骤5)计算得到的波束赋形权值进行归一化操作,保证发射功率不变:
W(k)=norm(w(k))得到的W(k)即为第k个用户的天线阵列对下行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赋形权值,可用来进行下行波束赋形发射。
图4a和图4b示出了分别采用传统单波束赋形方法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多波束赋形方法的方向图。可看出采用本分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可形成多个波形。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所述的方法独特、新颖,和传统的波束赋形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多波束赋形,可为下行业务信道赋形提供分集增益;
2.在计算产生多波束赋形权值时,利用已有的单波束赋形方法,并未明显增加系统的计算复杂度;
3.对于UE高速移动,上下行信道对称性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可有效克服上述此时智能天线系统在性能方面的损失。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分别计算各自的径相关矩阵,其中,1≤L≤W,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
对所述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特征向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
对所述波束赋形权值进行归一化操作,所述天线阵列使用其操作结果对下行专用信道信号进行波束赋形后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径相关矩阵进行最大信干比的特征值分解以求得所述波束赋形权值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
由所述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与干扰相关矩阵计算基于最大信干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
选择所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所述特征向量作为所述波束赋形权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估计矩阵通过从基站端取得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数据,对其进行信道后处理以滤除噪声干扰而取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线阵列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计算所述信道估计矩阵中各列的功率和,并进行排序,然后取所述信道估计矩阵中功率最大的L列作为所述L条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关矩阵包括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以及干扰相关矩阵,所述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通过对信道估计矩阵采用各径功率排序、分别计算径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而取得;所述干扰相关矩阵从噪声径中取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矩阵R进行特征值分解,取得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所述特征值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所述矩阵R的特征值序列,并与所述特征向量矩阵中的特征向量一一对应,从中选择所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其大小为Ka×1,其中Ka为天线阵元数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TD-SCDMA通信系统,第k个用户经过信道后处理的信道估计矩阵表示为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21
式中Ka表示基站阵列天线数,W表示信道估计窗长,选择功率最大的L条径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信道估计矩阵在各天线上进行功率合并,得到序列P(k),如下式所示: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31
w=1,2…,W,以及选择其中功率最大的L条径,记为满足: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33
其中w″为估计窗长W内除L条径之外的任意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信号相关矩阵加权求和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计算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各条径的径相关矩阵Rl表示为: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34
l=1,2,…,L;其中矩阵Rl的大小为Ka×Ka,则信号空间协方差矩阵Rx可由下式计算得到:其中αl记为各信号径的相关矩阵的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选择为各自相关矩阵的迹的倒数,即: α l = ( trace ( | R l | ) ) - 1 = ( Σ k = 1 Ka | R l ( k , k ) | ) - 1 ;
基于最大信干比准则的待分解矩阵R利用下式计算: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37
其中,由噪声空间信道估计矩阵得到干扰相关矩阵Rnn,满足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38
其中,与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特征矢量w′为满足SINR准则的权矢值;计算波束赋形权值包括以下步骤:
对R进行特征值分解如下式所示:[RD,RV]=Eig(R);其中RD、RV分别为特征值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其中RD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即为相关R的特征值序列λ=diag(RD),其中第q个特征值为最大特征值,满足
Figure FSB00000442527200041
则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所求波束赋形权值为:w(k)=RV(:,q)。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一化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W(k)=norm(w(k)),得到的W(k)为第k个用户的天线阵列对下行信道信号发射的波束赋形权值,用来进行下行波束赋形发射。
CN2006101452406A 2006-11-24 2006-11-24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2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52406A CN101192869B (zh) 2006-11-24 2006-11-24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52406A CN101192869B (zh) 2006-11-24 2006-11-24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2869A CN101192869A (zh) 2008-06-04
CN101192869B true CN101192869B (zh) 2011-06-22

Family

ID=3948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52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2869B (zh) 2006-11-24 2006-11-24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28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6377A (zh) * 2017-07-03 2017-11-2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评估天线波束赋形提升无线通信容量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469B (zh) * 2008-09-25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下行数据波束赋形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386955B (zh) * 2010-09-03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对齐方法和设备及多信道通信系统
CN103278799B (zh) * 2013-05-10 2015-04-22 中国计量学院 基于均匀线阵改进Toeplitz化的逆波束形成方法
CN104601213B (zh) * 2015-02-12 2018-01-30 郑州大学 Mu‑miso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鲁棒构造方法
CN109104228A (zh) * 2018-07-13 2018-12-28 安徽蓝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赋形的算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5467A (zh) * 2006-04-18 2006-10-1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td-scdma下行链路中的结合智能天线技术的多用户发送方案
CN1867154A (zh) * 2005-05-17 2006-11-2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同频组网的波束赋形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154A (zh) * 2005-05-17 2006-11-22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同频组网的波束赋形实现方法
CN1845467A (zh) * 2006-04-18 2006-10-1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于td-scdma下行链路中的结合智能天线技术的多用户发送方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6377A (zh) * 2017-07-03 2017-11-2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评估天线波束赋形提升无线通信容量的方法
CN107396377B (zh) * 2017-07-03 2019-09-0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评估天线波束赋形提升无线通信容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2869A (zh) 2008-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2868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装置
US7872963B2 (en) MIMO-OFDM system using eigenbeamforming method
US71138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using multi-antennas
US6937189B2 (en) Adaptive beam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584302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orming a beam
US7359733B2 (en) Beam synthesis method for downlink beamforming in F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90943B (zh) 在通信系统内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EP205021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 of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via nulling
CN1197270C (zh) 束成形方法
CN101192869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方法
US20030215006A1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ntenna weight selection utilizing deterministic perturbation gradient approximation
CN101202577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多业务波束赋形装置
JP2010529808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複数アンテナ送信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7896125B (zh) 一种全维度多天线swipt系统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US20150131580A1 (en) Large-Scale Fading Coefficient Estimation in Wireless Massive MIMO Systems
KR100890793B1 (ko) 결정적 섭동 기울기 근사를 이용하여 안테나 가중치선택을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관련 방법
CN101615943A (zh) 智能天线多子阵列系统的波达角估计方法
CN1665161A (zh) 智能天线下行链路波束形成方法
JP2003018058A (ja) 送信機、その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70268815A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weighting vector for an adaptive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CN104617998A (zh) 一种闭环mimo非合作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68945A (zh) 利用信道均值信息的多用户下行三维统计波束成型自适应传输方法
CN102255701B (zh) 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反馈下的组合码本选择处理方法
CN105375967B (zh) 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增强型最大比合并检测方法和接收机
US20060013329A1 (en) Signal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ultiple-antenna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