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9479A - 太阳能地面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地面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9479A
CN101189479A CNA2006800191106A CN200680019110A CN101189479A CN 101189479 A CN101189479 A CN 101189479A CN A2006800191106 A CNA2006800191106 A CN A2006800191106A CN 200680019110 A CN200680019110 A CN 200680019110A CN 101189479 A CN101189479 A CN 101189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solar
solar collector
heat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91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杰·A·法夸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590281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5902812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9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 H01M10/465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with solar battery as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2Closed pipes transferring heat by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phase transition, e.g.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6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10Batteries in stationary systems, e.g. emergency power source in pla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60Thermal-PV hybr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系统(10、30、82、82′、171),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装置(24、174)和用于传热流体的通道/管道(22、94、94′、94″),所述通道/管道与光电装置(24、174)进行热传递。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12、58、58′、173)可具有至少一个焦点,而通道/管道(22、94、94′、94″)可设置在焦点上。该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12、58、58′、173)可以包括屋顶覆层材料(58′),所述屋顶覆层材料被整体地形成用以支撑在焦点处的管道(94)。可选地,集中器表面(173)可以设置在波纹屋顶覆层的槽(trough)内,在其顶部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盖(98)。盖可以为具有曲率轴的拱形盖,所述曲率轴与屋顶坡度基本对齐。屋顶结构包括相交的第一(48)和第二(50)屋顶平面。第一屋顶平面(48)延伸越过相交点以限定在其下面具有腔的延伸的屋顶平面(54),所述延伸的屋顶平面容纳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10,30)。在特定的顶棚结构中,片材(112)安装有用于把液体散布到片材(112)的上表面的网络(115)。所述结构在片材的上表面上方提供可蒸发的空气流。太阳能收集器可以设置为用于基于吸收冷却系统的冷却/加热系统中。

Description

太阳能地面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存储领域。尤其但不是唯一地,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的利用并且更尤其涉及太阳能收集器。然而,本发明还涉及帮助存储的能量散布并且维持建筑内期望的环境温度的建筑结构的各个方面。尽管本发明描述了住宅建筑结构,可以理解,该概念可以应用到任何商业模式中。
背景技术
全世界政府不断地寻求解决能源的问题,包括从化石燃料的损耗到地球大气的污染问题。研究确定能源总使用量的大约12%为家庭住宅使用,其中的75%用于加热水和空间。因此,如果能够找到加热水和空间的能效解决方案,则会对全球能量危机产生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量相关的解决方案,其解决或者至少改善这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收集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焦点的成形太阳能集中器表面;和设置在成形收集器的焦点上的太阳能转换器,其中,太阳能转换器为具有表面设有一系列光电池的用于热传送液体的容器。
依赖于形状,成形的集中器表面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焦点。集中器表面可以为弯曲的,并且可能的弯曲表面包括球形的、抛物线的、椭圆的或者它们的一部分。可能存在多个表面部分,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复合表面。这些表面部分的每个具有一个焦点。可选地,表面部分具有共同的焦点。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集中器表面为细长的,沿着其长度有均匀的横截面。这可以产生线性焦点,可沿着所述线性焦点设置太阳能转换器。在本发明的大多数优选的实施例中,均匀横截面复合表面,该复合表面的每个部分具有基本对齐或者共同的焦点。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中,均匀横截面为两个基本抛物面部分组成的复合抛物面,所述两个基本的抛物面部分沿着集中器表面的对称线相交。两个抛物面部分的相交点可以在线性焦点上或者与线性焦点相邻,所述太阳能转换器由成形集中器表面的结构支撑。
优选地,成形的集中器表面为可反射的,并且可以由金属或者塑料构成。应用到该结构的涂覆可以提供镜子的性能。该装置可以设置在外壳中,所述外壳优选为玻璃罩的。太阳能收集器优选安装在捕获太阳光的位置。
传热流体可以通过转换器循环,并且液体的蓄存器可以设置在存储容器内。存储容器还可以作为热存储设备以存储来自循环液体的热量。因此,来自循环液体的热量被传送到热存储介质。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热存储介质包括氯化钙溶液。有效的热传送装置可以设置在热存储容器内,用于传送来自循环的液体的热量到热传送介质。
太阳能转换器包括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还有上面讨论的热转换。例如,中空的容器可以设置在太阳能收集器的焦点上,光电装置设置在外面,液体循环流过其中空内部。具有两个相交的抛物面组成的复合集中器表面的优选的线性太阳能集中器的转换器的有效方式可以包括均匀三角横截面的细长的管道,光电装置设置在三角形横截面的三个边中的每个上,三角形横截面的两个边朝向各自的抛物表面部分。
可选地,光电装置可以特定地使用长条(TM)电池,所述长条电池为厚度小于70微米的超薄单晶电池,所述电池由单晶硅微加工制成。这些电池可以设置在管上间隔分布,所述管在太阳能集中器的焦点上延伸。因此,在管可以由太阳能加热的同时,光电电池用于产生电量。管可以是透明的以允许太阳光仍然可以透过电池到达管。而且,长条电池可以位于透明涂覆上,所述涂覆覆盖管上的反射表面。由于长条的间隔设置,它们的双面特性可以用于减少所需光电池的表面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形式中,位于太阳能集中器焦点的管可以为透明的,或者至少为半透明的,因此在太阳能收集器装置中提供紫外线消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收集器,包括:用于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装置;和传热液体流动的通道,所述传热液体与光电装置进行热交换。
所述通道包括传热液体流动的管道。在这点上,上面结合循环液体所描述的特征,和热存储容器可以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可以与上面所描述的太阳能集中器一起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顶结构,包括: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第一屋顶平面;与所述第一屋顶平面相交的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第二屋顶平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平面在相交点之上延伸以限定延伸的屋顶平面,在所述延伸的屋顶平面下面有容纳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腔。
太阳能收集器可以为上面结合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所描述的任何类型。
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示,存在第一和第二相交平面。这些平面可以倾斜角度设置以限定如在传统的房子中的斜屋顶。屋顶平面的相交可以为理论相交。可选地,也可以是实际结构部件的相交。例如,第一和第二屋顶平面可以由相交梁或者间隔的桁架支撑,可以通过支撑第一和第二屋顶平面的桁架的两顶弦来组成屋顶结构。如在传统屋顶结构中,相交的梁或者间隔的桁架可以由檩横向地连接。然而,其它结构在本发明地范围内是可能的。
延伸的屋顶平面可以由桁架结构的一个弦延伸支撑或者通过包括相交梁的屋顶结构的一侧的梁延伸支撑。可选地,延伸的屋顶平面可以由与支撑第一屋顶平面的梁或弦结合的辅助梁支撑。这特别适于式样翻新的结构。优选地,延伸的屋顶平面延伸到这样的长度,以使得透明盖和/或太阳能收集器以最佳的角度收集太阳光线。
可以设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包括玻璃或者塑料材料,例如有机玻璃。透明盖可以形成太阳能收集器单元的一部分。盖可以包括菲涅尔透镜以改善太阳能接收的角度。
延伸的屋顶平面可选地包括通风口,用于从腔内或者从屋顶空间内释放收集的热空气。
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可以形成空间加热或者冷却组件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装备到斜屋顶结构内的方法,所述斜屋顶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相交屋顶平面,所述相交屋顶平面支撑屋顶覆层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越过相交点延伸第一屋顶平面以限定在下面具有腔的延伸的屋顶平面;和
安装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者多个部件到腔内。
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第二屋顶平面移除覆层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反射体部分;和
设置为从反射体部分接收反射的太阳辐射的容器;
其中,反射体部分提供用于支撑容器的整体形成的底座。
优选地,该容器为管道例如管。优选地,盖为具有向上的凸面的细长的拱顶。该拱顶的大小可以制成覆盖并排的多个管。
盖具有成形的纵向边缘,所述边缘与反射体部分的形状互补以密封潮气、灰尘和害虫。而且,盖还可以合并用于收集和移除潮气的冷凝收集管道。而且,所述组件设有端面,其关闭所述组件的相对端。端面可以为与屋顶覆层材料互补的形状。
管道或者内部管可以连接到如上面结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描述的热存储装置。水可以通过热存储介质内的管循环以提供热量到热存储介质进而随后散布到家庭设备,比如通过水管网络给壁挂式散热器。作为选择,内部管或管道中的液体可以是家庭设备的循环的液体。
其他特定适用的家用项目或者设备可以用作热传送装置,例如,地板、壁和壁角板能够包住热存储介质并且能够连接到热水管的网络上。可选地,热水管的网络能够被覆盖在地板地垫内。同样地,吊扇适可用于作为热传送装置。例如,吊扇的安装座设有包含热存储介质的容器以传送热量到室内。
太阳能收集器组件还能够形成冷却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因此能够传送在这种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管道可以为传送水的透明塑料管,能够使得太阳能收集器组件作为紫外线净化设备。因此,太阳能收集器装置具有多功能。
形成反射体部分的整体板可以为挤压或者轧制成形的金属板。可选地,整体板可以为塑料板,所述塑料板为模制或者压制。板可以被涂覆以提供镜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第一反射体部分,其成形为容纳在波纹屋顶覆层的槽内;
管道部分,所述管道部分设置为从第一反射体部分接收太阳能辐射;和
在第一反射体部分和管道部分上延伸的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中,还设有第二反射体部分,所述第二反射体部分设置在波纹屋顶覆层的相邻槽内。第二反射体部分可以与第一反射体部分整体成形。反射体部分可以为轧制板的形式。可选地,反射体部分为模制或者压制的塑料板形式,理想地,反射涂覆层设置在其上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形式中,优选地,盖在两反射部分上延伸以形成太阳能收集器组件。
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可以成套售出,其具有相当长度的盖和内部管线。上面结合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五方面所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应用到本发明的此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第一反射体部分;和
设置成从反射体部分接收反射的太阳能辐射的内部管道部分,其中,内部管道部分为透明的或者至少为半透明的。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合并在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方面示出的任何特征。管道部分用于传送水。反射体部分能够把太阳光集中到透明管道上,使得UV辐射通过水,因此消毒水。管道内的水的保留时间被控制以保证满意的消毒,基于紫外线辐射的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倾斜的或者斜屋顶的屋顶结构,该屋顶结构包括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合并一个或者多个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拱形盖,拱形盖具有曲率轴,所述曲率轴基本与屋顶坡度对齐。
在本发明的最优选的实施例中,盖均匀间隔地设置在屋顶上。而且,盖基本上延伸屋脊和屋檐之间的距离。这呈现出包含太阳能收集器的具有美感的屋顶结构。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盖被成形以具有阶梯式的外表面,因此当安装时,其具有屋顶瓦片形式的交叠的外观,提供了美感。此外,或者可选地,盖可以以屋顶瓦片的形式在其端边缘重叠,如果单一的盖子不足以延伸期望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式中,盖与波纹屋顶一起使用。例如,如上面所描述的,盖子可以横跨波纹屋顶的两个槽,太阳能收集器被容纳在两个槽内。
盖可以提供太阳能收集器的管道的托架。管道可以与盖整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包括:
安装在顶棚或者屋顶下空间(sub-roof space)内的片材;
把液体散布到片材的上表面上的网络,其中,该结构提供在片材的上表面上方的蒸发气流。
片材可以包括整体凹口以容纳形成液体散布网络的管。而且,片材可以成形以呈现为用于在其中收集用于后续蒸发的液体的凹口或者槽。而且,片材可以层压以吸收材料用于改善液体的散布。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片材被成形以增加表面积和蒸发的表面积,因此增加了热传送的能力。
所述结构可以提供沿着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进行向建筑物结构外部的通风。而且,如果建筑物结构合并太阳能收集器,空气流路径沿着太阳能收集器的下面通过。对于这种目的,可在绝缘板的层之间设置通道,所述绝缘板附加在建筑物结构和屋顶覆层的屋顶桁架的顶弦的下面。而且,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扇子以帮助产生蒸发的空气流。
优选地,片材被设置具有朝向建筑物结构的外围的斜度,用于收集位于建筑物结构的外面的存储室内的液体。为了便利片材在斜坡上的延伸,片材所附加的桁架的底弦呈现恰当的倾斜。可选地,间隔装置被插入以便利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棚结构,包括:
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容纳热传送管的凹口的片材;和
一个或者多个延伸过各自的凹口的盖。
凹口在片材内纵向延伸,并且可以成形以提高热传送能力。优选地,片材具有均匀的横截面,凹口在片材内纵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或者空间内顶棚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片材,包括成形部分以增加表面积和其热传送能力,和一个或者多个邻近成形部分的平面部分;
冷却和/或加热部件,其设置在片材上或者邻近片材;和
盖部分,其延伸过成形部分以向室内呈现基本平面的顶棚表面。
本发明的第十和第十一方面可以合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描述的任何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太阳能收集器,其通过太阳辐射加热从中穿过的液体;
用于循环较少蒸发的溶剂内的可蒸发的制冷剂溶液使之通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装置;和
吸收制冷系统,其中太阳能收集器作为所述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出口上的蒸汽液体分离器,用于冷凝所述制冷剂的热蒸汽的冷凝器,扩展阀,通过所述扩展阀冷凝的制冷剂被引入到室内蒸发器内以在蒸发过程中从室内的空气中带走潜热,和吸收器,在所述吸收器中冷却的制冷剂被所述溶剂吸收,其中,太阳能收集器设置在屋顶表面上,屋顶表面下的空间被通风以提高太阳能收集器下面的空气流,并且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或吸收器被设置为通过通风空气流冷却。
太阳能收集器可以具有如上面的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方面中的任何示出的形式。太阳能收集器可以被安装到如本发明的第四、第五和第八方面所示出的屋顶结构上。而且,本发明还可以结合本发明的第九、第十和第十一方面所示出的结构使用。特别地,蒸发器或者室内热交换器的管可以被合并到顶棚内。分离器和冷凝器也能够位于由延伸的屋顶平面形成的腔内,如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所描述的。
任何适当的制冷剂都可以用于本系统,例如水、氨和氢气的结合以产生作为冷却剂的氨的连续循环。任何其他公知的制冷系统可以被使用。优选地,吸收器位于空气入通风口区域内的建筑物结构的屋檐上。冷凝器可以设置在空气出通风口区域内。在太阳能收集器下面产生的空气流为公知的上升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形式中,太阳能冷却系统可通过允许制冷剂蒸汽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运行相反的循环并且引导热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当以加热模式运行时,通风口可以为可选择性关闭的。此外,下面空间内的空气可以循环到生活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或者冷却建筑物空间的加热/冷却系统,包括:
太阳能收集器,其适于通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加热不容易蒸发溶剂内的可蒸发制冷剂溶液;
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其用于系统对加热或冷却模式的选择性操作;
可在选择冷却模式时运行的吸收制冷系统,其中,太阳能收集器作为所述系统的蒸汽产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出口的蒸汽液体分离器,用于冷凝所述制冷剂的热蒸汽的冷凝器,扩展阀,通过所述扩展阀冷凝的制冷剂被引入到室内热交换器从而在制冷剂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和吸收器,在所述吸收器中,冷却的制冷剂被吸收进所述溶剂中;和
在选择加热模式时运行的热存储和散布系统,其中,热存储和散布系统包括可操作的热存储容器,所述热存储容器用于循环通过其中的加热的制冷剂进而随后将热量散布到建筑物空间。
更广泛地说,本发明还包括由本申请的说明书单独地或者共同地提到或者示出的部件、元件和特征,以及所述部件、元件和特征中的任何两个或者多个的任意或者全部组合,并且其中在此涉及了在本发明所涉及领域中具有公知等价物的特定的整体,这些公知的等价物被视为如单独提出一样合并在此。
本发明包括下面给出例子的前述和设想的结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e)”和该术语的变化,例如“包括(comprising)”、“包括(comprises)”和“包括(comprised)”并不意味着排除其他附件、部件、整体或者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参考附图通过例子对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b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太阳能收集器的平面图;
图1a是穿过图1b的收集器的横剖面图;
图1c是图1b的收集器的纵侧面图;
图1d是类似图1a的横剖面图,除了示出了修改的能量转换器;
图1e是类似图1a的横剖面图,除了示出了另一修改的能量转换器;
图2是使用如图1所示出的三个太阳能收集器的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3a到3d是不同的热交换设备;
图4是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屋顶结构的顶点的截面图;
图5是类似图4的通过屋顶结构的顶点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顶棚结构的详情;
图7a)是用于图5的屋顶结构的绝缘垫片的立体图;
图7b)是示出绝缘垫片如何安装的屋顶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与图11示出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修改形式组装的透明盖的修改形式的端面示意图;
图9是图8示出的透明盖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1示出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部件的端剖视图;
图11是修改形式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装配端示意图;
图12是另一修改形式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端示意图;
图13是一端视图,以分解形式示出一些部件形成图12中示出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
图14是通过类似图4的屋顶结构的顶点的截面图,除了示出图11中示出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使用;
图15是热屋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9的热屋顶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7是在建筑的屋檐处的顶棚和屋顶结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包括图12和图13的修改的屋顶覆层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分解端视图;
图19是用于收容“长条”电池的太阳能收集器单元的平面图;
图20是通过图19的太阳能收集单元的剖视图;
图21是通过另一形式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22是通过又一形式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剖视图;和
图23是图25a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24是示出如前所述的包括太阳能收集器和热顶棚结构的热传送原理的示意图;
图25是通过建筑和屋顶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修改的热传送原理;
图26是沿图25的A-A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图25的热传送原理的各部件互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28是太阳能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特别地,符号(′)用于指示相同部件的不同形式。
图1示出了太阳能收集器单元10的形式,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单元10包括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12,所述表面设有夹层玻璃18形式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盖子。半透明盖子可以是波纹聚碳酸脂或者聚氯乙烯/丙稀酸的半透明薄板,所述薄板包括菲涅耳透镜(Fresnellenses)。
太阳能集中器表面12以复化抛物线形状的均匀横截面延伸,即共享共同的或者基本共同的焦点的两抛物线。集中器表面由具有镜面内表面的金属或者塑料片构成,所述内表面通过涂覆形成。如图1b所示,端部由止端20封闭。可以理解,与可以从相同表面积的平面反射表面获取的太阳光相比,太阳能集中器表面的特殊外形增加太阳光的量到73%。
如上所述,抛物线集中器表面共享共同的或者基本共同的焦点。在该共同的焦点上设置能量转换器22,所述能量转换器的横截面是三角形的,但也可以为如图1d所示的正方形的或者如图1e所示的圆形的。能量转换器22是中空的伸长体。每个三角形面具有安装到其上的光电池的围栏24。光电池层压到能量转换器22的面上。在能量转换器22的端部上是允许液体(优选水)流过能量转换器的入口和出口26。能量转换器22的主体在制造过程完成后即被阳极氧化,从而减小了电传导率。
可以理解,太阳能接触到能量转换器22的表面上,能量转换器22就将加热。因此,可以理解,能量转换器22具有双功能,即作为光电池的安装座,还作为液体流过的管道。热量转移到液体,也用来阻止光电池的热度过高。
光电池可以为非常薄的长条(TM)电池,由单晶硅制成的双面光电池,也可以为标准的硅电池。
如图2所示,许多太阳能收集器单元可以并排安装并且水管相互连接以流入热存储容器30内。优选地,流过能量转换器22的液体为水,热存储容器30内的液体为氯化钙(CaCl2 6H2O)。氯化钙为相变材料,其具有29℃的熔点并且在该熔点释放190kj/kg的潜热量。已经流过能量转换器22的水在一系列同心的螺线管线圈32循环流动通过热存储容器30。因此,通过水在能量转换器22内收集的热量被传送到热存储容器30内的氯化钙。然后水流出容器30,通过温度调节装置34和水循环泵36并且回流通过太阳能收集器。
如所示出的,图2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具有三个太阳能收集器。该组件能够安装在屋顶结构内的两个相邻的屋顶桁架之间。热存储容器30应该位于比太阳能收集器高的位置以便于热虹吸作用。温度调节装置34控制水泵36,所述水泵为速度可变化的泵以使水循环通过系统,确保光电池的温度不超过30℃。这改善了光电池的效率,因为可以理解,一旦达到30℃,这些光电池的效率将根据温度的增加成比例地减小。可以理解,太阳能收集器10能够改变为以恰当的角度面向热存储容器30。可以使用任意数量和尺寸的收集器10。
由热存储容器30收集的热量可以用于执行各种功能,包括为气推家用热水单元提供预热水。可选地,水可以循环流过各种热交换设备以加热建筑物内的空间。图3包含许多这样的热交换设备的例子,包括壁挂式散热器40(图3a),所述壁挂式散热器充满了氯化钙。图3b示出了具有安装基座42的吊扇,所述基座充满了氯化钙。
图3c示出了包括双壁管118和回水管121的底板和壁角板,使得加热的水循环以加热建筑物内的空间。结合图15和图16描述双壁管和回水管121。图3d为包含氯化钙的小的密封的塑料槽,所述槽可以附加到放入混凝土板内的循环加热螺旋管的上表面上,以扩大加热周期。还可以看到图25和图27中的壁加热插入物(wall heatinginserts)。在图3c、3d、15、16、24到27的实施例中,水管穿过热交换设备,在夜间加热设备。这可以结合图24进行最好的解释。
图4和图5示出了图1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0,其安装在屋顶空间内。屋顶结构包括许多间隔的桁架,每个桁架由第一顶弦48和第二顶弦50构成。来自间隔的桁架的每个顶弦48定义了第一屋顶平面49,并且来自间隔的桁架的每个顶弦50定义了第二屋顶平面51。屋顶平面49和51在点52处交叉。然而,顶弦48延伸超过交叉点以定义延伸的屋顶平面54,该屋顶平面定义了下方的洞56。太阳能收集器组件通过透明盖子18被覆盖在洞56内,所述透明盖子在延伸的屋顶平面54中延伸。圆端盖60从延伸的屋顶平面中的透明盖子18的端部向第二屋顶平面51延伸。
安装太阳能收集器组件,以使得太阳能收集器表面的纵轴以大致如图4和图5所示的相对于三月和九月的昼夜平分日的正午时的太阳方位成恰当的角度延伸。
第一屋顶平面49和第二屋顶平面51适宜地支撑屋顶覆层58,所述屋顶覆层包括传统的瓷砖或者片材。
示出的屋顶结构可以作为新的或者可选的新式样构建到已有的住宅屋顶中。为了完成该目的,在第二屋顶平面51的顶部移除屋顶覆层。桁架的顶弦48延伸以限定延伸的屋顶平面。
图5和图6的实施例包括Corflute薄板(Corflute Sheeting)66,所述Corflute薄板包括如图7所示的被束缚在两平板之间的波纹板。Corflute薄板66可以由纸板或者塑料制成,并且可以包括金属丝加强筋以防止下垂。Corflute薄板还可以与铝片层压以反射热并且驱散潮气。所述薄板可以在一面或者两面层压。
檩68横向向顶弦50延伸并且被安装成横跨顶弦48、50并且支撑屋顶覆层58。图5中示出的檩68为顶帽部分。
Corflute薄板位于突出的边缘上,所述突出的边缘位于顶弦48的下侧,因此便于如图4和图7b所示的Corflute薄板66和屋顶覆层58之间的空气流动。在箭头指示方向上的空气流动延伸到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0′的下面并且向外延伸通过铰接的通风面板72。铰接的通风面板72被安装成在圆端盖60的边缘绕轴运动,因此允许加热的空气流出。空气流动可以由圆柱扇64辅助。加热的空气在流出之前通过散热器74。图5和图6还示出了热顶棚结构78的布置,将结合图15和图16进一步描述所述热顶棚结构。
图8到图11示出了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的修改形式。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通过合并屋顶覆层材料58构建,所述屋顶覆层材料为金属波纹板。一对管部分94安装到各自的相邻的波纹板58的槽内。管94可以为黑色的聚乙烯塑料管。管部分94被包围在压制的金属套95内。如图10所示,压制的金属套95具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96,所述凹口为可以接收管部分94的尺寸。桥部分97在两安装部分96之间延伸。压制的金属套95可以为延长的突出部分,所述延长的突出部分可以延续为管部分94的长度。安装部分96的布置是这样的,即管部分94在波纹板58的槽和峰之间的中间高度处被分开。在槽的上方保持管部分94意味着管部分94未存在于槽内收集的任何冷凝物中。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离散的反射部分(未示出)可以覆盖到屋顶覆层58上并且管94和压制的金属套95被容纳在反射部分上。
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通过透明盖98而完成,所述透明盖为图8和图9中示出的形式。透明盖98带有两个圆屋顶99伸长。盖98的长度大约为典型的屋顶瓦片的长度并且具有倾斜的上表面100,所述上表面从一端朝向突出边缘101倾斜。这便于盖98以屋顶瓦片的方式重叠,如从图14中可以理解的一样。
图12和图13示出了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的修改形式。在该实施例中,屋顶覆层材料58′通常为波纹状的,除了在有槽的区域内,安装部分102整体地形成在屋顶覆层材料58′上。安装部分102能够容纳管部分94。透明盖98装配在顶部。
可以理解,管部分94通过网状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82′传送水到热存储容器或者从热存储容器传送水。
图18为修改的屋顶覆层58′的分解端视图,所述修改的屋顶覆层结合多对管94和相应数量的透明盖98使用。屋顶覆层58上的中间槽175使得能够排水。整个屋顶可以覆盖在修改的板58′中。
图14示出了可选的屋顶结构,其中向北的屋顶面105设有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安装到屋顶板58′的顶部。屋顶结构包括具有顶弦49、50的间隔的桁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顶弦50延伸过顶弦49。檩68支撑顶弦50和49顶部的屋顶板58′。通过使用圆端板106形成充气室107,所述圆端板106沿着屋顶结构的脊延伸。结合图4和图5解释圆端板106。机械化运转的通风口72设置为加热空气的出口。如前所述,在Corflute薄板66和屋顶板58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流到充气室107中和流出通风孔72。通风孔在较冷的季节可以保持关闭,以使得在屋顶的北面加热的空气能够通过建筑物的选择的房间循环。
图15是热顶棚结构78的分解图。顶棚装置78包括整体板79,所述整体板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纵向延伸的槽110,所述槽与成形部分112交替。成形部分112成形为增加表面积的形状并由此增加了其热传递的能力。而且,成形部分112可以包括在靠近成形部分112的顶点附近的任意一侧的纵向延伸的凹口114。凹口114容纳液体散布网络的带孔管115。带孔管115使得水滴流到成形部分112的侧面上,所述水与通过槽110的水流一起有助于建筑物空间的降温。而且,整体板的上表面可以与吸收材料层压,例如纸或者粗麻布,以助于水的吸收。从图15中可以看出,顶棚结构还包括延伸穿过成形部分112的盖部分117。槽由底部的平面区域119限定,所述平面区域与盖117一起呈现出相对于房间基本平坦的顶棚表面。盖117为压制的金属传送带的形式,所述带具有孔以帮助热传送。在每个盖117和成形部分112之间容纳有一系列热交换管118、121,所述热交换管传输热传送介质以加热空间。热交换管包括四个配对壁管118和四个回管121。配对壁管118在它们的内壁内传送水。在内壁和外壁之间,配对壁管118存储氯化钙。在使用中,水沿着在一个凹口内的配对壁管118传送并且沿着在另一个凹口内的回管121返回。因此加热的水加热了用于后来的热散布的氯化钙。
热顶棚板79被安装在图16示出的相邻屋顶桁架的底弦120之间。板79的纵向边缘位于底弦120的顶部。如图5、6和17所示的金属部分122还在相邻的底弦120之间延伸,尽管在图20中没有描述。从图6中可以看出,板79的成形部分112的峰通过螺纹螺丝124连接到金属部分122。金属部分122还支撑刚性绝缘板125。金属部分122还包括电缆托架以支撑屋顶空间内的电缆。金属部分122还使得人员能够在屋顶空间内行走。
从图5和图17可以看出,可以理解,当空气流过槽110时,槽110内的来自带孔管115的水将被蒸发。然后空气流流过在Corflute板66和屋顶板58之间设有的空气通道,随后向外流过如前面所描述的通风板72。由于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0,在空气中会有特定热量,所述空气通过口72流出,因此产生文氏管效应以牵引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的剩余部分。此外,圆柱扇64可以用于产生期望的空气流。
图17为示出结构主要部件的剖视立体图。其示出了屋顶桁架的底弦120被倾斜以产生水力坡度以朝向位于所示出的屋檐上的建筑物的外面的泵室131排出槽110内的水。
泵室131为部分圆柱并且由聚乙烯管制成。泵室具有与顶棚板79相同的宽度或者能够延续过许多顶棚板。
被安装到室131底部的扫线用泵(未示出)连接到总管,所述总管供应水到位于顶棚板79的纵向槽110内的凹口内的带孔管115。可选地,水从饮用总线部分直接提供。
多个室131可以沿建筑物的边缘被间隔,而且所述室可以连接在一起。如图17所示,加热管118、121连接在一起。
图19以平面图的形式示出了太阳能收集器单元171的形式,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单元为模块单元。如图19和20所示的单元171由透明盖98和具有镜面的反射板173构成。镜面173聚焦太阳光到设置在板内的每个槽的基座上的管94上。此外,在相邻的反射槽之间设有雨水槽175以帮助运送雨水到屋顶表面下。太阳能收集器单元171与标准屋顶覆层58一起安装。典型地,单元171可以在如图4和图5的延伸平面54中的屋顶表面的上部分上使用,图18中示出的设置可以用于例如平面49中的屋顶表面的剩余部分上。
图21示出了具有修改形式的内部管94′的另一个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内部管94′包括具有黑聚乙烯的内管172的透明塑料的外管170。
图22示出了另一个修改的内部管94″。在实施例中,内部管94″包括透明管170,所述透明管170具有层压到外表面的条(TM)电池174。这些条电池超薄、是由单晶硅制成的双面的光电池。
图23详细地示出了条电池的典型的平的装置设置,所述条电池围绕并且层压到透明管170的外表面上。
图24为示出加热方案的示意图,由此,利用图12、13和18示出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收集太阳能量。通过泵142的使用,水通过管网络140流动。在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内加热的水被传送到存储容器30内,所述存储容器30用氯化钙充满。水在一系列同心塑料线圈管32中传送,通过存储容器30,并且因此,由水收集的热量被传送给存储容器30内的氯化钙。在白天,水通过太阳能收集器组件82′和热存储容器30循环。当太阳落下,温度下降时,水通过配对壁加热管118被引导,所述配对壁加热管内包含氯化钙。然后,热量散布到配对壁加热管内的氯化钙上。水通过回水管121返回。因此,在顶棚结构78的下方的房间空间将通过该方法被加热。
在另一方面,当太阳出来时,如果建筑物内需要加热时,太阳的能量可以被利用。如图4和图5的解释,在Corflute板66和屋顶板58之间产生空气空间,所述屋顶板将通过太阳光线加热。随着图4和图5中的通风口72的关闭,圆柱扇64能够通过顶棚结构78的纵向槽110循环热空气。在另一方面,如果温度上升到特定点之上,通风口72将打开并且空气流通过该通风口流出。此外,在顶棚结构78内的带孔管115将在顶棚板79上扩散水以用于蒸发冷却。
图25示出了类似于图24的方案的修改的热传输方案。然而,在图25中,一个或多个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0设置在示出的建筑物的屋檐上。这样,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0能够容易地合并到现有的建筑结构中而不需要打开屋顶或者能够容易地测量任意高度以安装。如果存在许多太阳能收集器组件,这些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可以沿着屋檐的长度端对端地安装。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2具有传送水的内部管道22,所述内部管道可流通连接到热存储容器30内。此外,热存储容器30连接到壁加热插入物180上。因此,在太阳能收集器组件12内加热的水将被传送到热存储容器30以加热存储容器30内的氯化钙。当太阳落下,温度下降时,水将被引导通过壁加热插入物180以加热房间的内部空间182。这将在图27中示意性地示出。
壁加热插入物180包括塑料插入物,所述塑料插入物包括氯化钙相改变材料。塑料插入物具有用于使在存储容器30内加热的水循环的内部水管。插入物可以为横截面大约100mm×50mm。插入物可以被铸成壁平面材料。
插入物可以由热绝缘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板184围绕以阻止热量散失到建筑物外。设有用于铅垂和电缆的服务管186。
图28示出了空气冷却/加热系统的形式,所述系统利用前面实施例中描述的多个特征。特别地,屋顶结构为,使得其包括一系列间隔的桁架。在一对间隔桁架之间设有一系列图19和图20示出的类型的太阳能收集器单元171。然而,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可以为上面公开的任何类型。太阳能收集器组件,而不是循环水,形成吸收冷藏系统中的太阳能发电机的基础。冷藏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机部件,如所涉及的分离器150、冷凝器152、扩展阀154、内热交换器156(蒸发器)和吸收器158。吸收冷藏系统的基本操作元件对于冷藏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系统利用水、氨水和氢气的混合制冷剂以产生氨水的循环。制冷剂通过太阳能发电机中的内部管94。太阳能热提高制冷剂的温度到氨水的沸点。然后,沸腾的溶液通过过滤器管160流到分离器150。在分离器150中,水从氨水气体中分离。水被允许沿着液体吸收槽162流回到吸收器。随后,分离器150内的氨水气体被进入液体的压力迫使通过打开的阀190到达冷凝器内,阀192关闭。冷凝器152由空气流冷却,所述空气流流出类似于在图4、5、9、14和18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机械化运转的通风口72。冷凝器152可以为热交换器的形式,所述热交换器允许氨水气体驱散热量并且冷凝成液体。液体氨水使得其沿着液体氨水槽164,在所述液体氨水槽中,其与氢气在扩展阀154内混合并且蒸发,从与蒸发器156的外表面接触的空气带走潜在的热以在房间下方产生冷却效果。氨水和氢气然后流到吸收器158。在此(阀194关闭),在分离器中收集的水与氨水和氢气混合。吸收器158位于带孔板168上,因此所述带孔板168定义空气入口以冷却吸收器158。氨水形成水溶液并且释放氢气,所述氢气沿着氢气返回路线166流回到蒸发器。
前面描述的系统的冷却方式。系统能够使得操作器选择加热或者冷却方式。基于加热方式的选择,阀192和194被打开,并且阀190被关闭产生用于加热的氨水气体的旁路,所述氨水气体通过热存储容器30循环以加热容器内的相变氯化钙。然后氨水气体被引导沿着路线195到顶棚内的配对壁管196的网络以驱散热量到建筑物空间内。配对壁管196可以为与图15和图16示出的具有包含氯化钙的外层的配对壁管118类似的结构。氨水气体通过配对壁管196的中心并且然后通过阀194返回到吸收器158。
前面的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 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包括:用于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装置;和用于传热流体的通道,所述传热流体与光电装置进行热传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用于传热流体流动的管道,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存储容器,其中,流体循环通过管道,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以用于后续的散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管,并且超薄的单晶硅电池间隔地设置在管的表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为透明的以允许太阳光透过所述电池到达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两面的。
6. 一种太阳能收集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焦点的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和位于成形收集器的焦点上的太阳能转换器,其中,太阳能转换器为用于传热流体的容器的形式,在容器的表面上设有一系列光电池。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表面部分,所述多个表面部分结合形成复合表面,并且所述表面部分具有共同的焦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具有均匀三角形横截面的细长的管道,并且在三角形横截面的三个边的每个上设有光电装置,并且三个边中的两个朝向各自的表面部分。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中器表面是细长的,具有基本均匀的横截面和线性焦点,太阳能转换器被沿着所述线性焦点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超薄单晶硅电池被间隔地设置在管上,所述管在太阳能集中器的焦点上延伸。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为透明的以允许太阳光透过所述电池到达所述管。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双面的。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到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流体循环通过容器,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以用于后续的散布。
14. 一种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存储容器,其中,流体循环通过太阳能转换容器,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
15. 一种屋顶结构,包括: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第一屋顶平面;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第二屋顶平面,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相交,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平面延伸越过相交点以限定下面带有洞的延伸的屋顶平面,所述洞容纳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者多个部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包括:用于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装置;和用于传热流体的容器,所述容器与光电装置进行热传递。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焦点的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和位于所述成形的集中器的焦点上的太阳能转换器,其中,所述太阳能转换器为用于传热流体的容器的形式,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上设有一系列光电池。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存储容器,其中,流体循环通过太阳能转换器容器,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
19. 根据权利要求15到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形成太阳能空间冷却或者加热组件的一部分。
20. 根据权利要求15到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延伸的屋顶平面通过桁架结构的弦中的一个的延伸支撑或者通过由相交的梁组成的屋顶结构的一侧的梁的延伸支撑。
21. 根据权利要求15到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设有用于释放来自洞内或者来自屋顶空间内的收集的热空气的通风口。
22. 一种将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装备到包括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相交的第一和第二屋顶平面的斜屋顶结构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延伸第一屋顶平面越过相交点以限定在下面带有洞的延伸的屋顶平面;和
在所述洞内安装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第二屋顶平面移除屋顶材料顶部。
24. 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反射体部分;和
设置成从反射体部分接收反射的太阳能辐射的容器;
其中,反射体部分提供整体形成的底座用以支撑容器。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部分包括具有成形横截面的板,并且容器为管道的形式,板的横截面包括整体形成的槽以接收管道。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用于水通过的透明的塑料管。
27. 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第一反射体部分,所述第一反射体部分成形为被容纳在波纹屋顶覆层的槽内;
管道部分,所述管道部分设置成从第一反射体部分接收太阳能辐射;和
盖,所述盖在第一反射体部分和管道部分上延伸。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二反射体部分,所述第二反射体部分被设置成被容纳在波纹屋顶覆层的相邻槽内,第二反射体部分与第一反射体部分整体成形。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反射体部分上延伸的盖,用以形成太阳能收集器组件。
30. 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第一反射体部分;和
内部管道部分,所述内部管道部分设置成从反射体部分接收反射的太阳能辐射,其中,内部管道部分为透明的或者至少为半透明的。
31. 根据权利要求30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道部分设有多个超薄的单晶硅电池,所述单晶硅电池间隔地设置在表面上,并且所述电池为双面的。
32. 一种用于倾斜或者斜屋顶的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合并有一个或者多个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拱形盖,所述拱形盖具有曲率轴,所述曲率轴与屋顶坡度对齐。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在屋顶上被横向地间隔开。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可在基本与屋顶坡度对齐的方向上嵌套的盖。
35.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基本延伸屋脊和屋檐之间的距离。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盖具有阶梯式的外表面从而以屋顶瓦片的形式呈现重叠的外观。
37. 根据权利要求32到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具有间隔的槽的波纹屋顶板,横向跨过板的两个槽的盖,太阳能收集器被限定在两个槽内。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形成太阳能收集器的反射体部分。
39. 一种建筑结构,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安装在顶棚或者屋顶下空间内;和
把液体散布到片材上表面上的网络,其中,所述结构在片材的上表面上方提供蒸发的空气流。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被成形为呈现出用于在其中收集液体的凹口以用于后续的蒸发。
41. 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与可吸收的材料一起被层压以改善液体的散布。
42. 根据权利要求39到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被成形以增加表面积并因此增加热传送的能力。
43. 根据权利要求39到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提供沿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向建筑结构外通风。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合并有太阳能收集器,并且所述空气流通道沿着太阳能收集器的下面流过。
45. 一种顶棚结构,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所述凹口被限定在所述片材中以容纳热传送管;和
一个或多个盖,所述盖延伸过各自的凹口。
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被成形以增加表面积并因此增加热传送能力。
47. 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提供沿着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向所述结构外通风。
48. 一种用于房间内或者空间内顶棚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包括成形部分以增加表面积并因此增加热传送能力,和与成形部分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平面部分;
设置在片材上或者邻近片材的冷却和/或加热部件;和
盖部分,所述盖部分延伸过成形部分以呈现朝向房间的基本平面的顶棚表面。
49.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顶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成形为呈现用于在其中收集液体的凹口以用于后续的蒸发。
50. 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与可吸收材料一起层压以改善液体的吸收。
51. 根据权利要求48到5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提供沿着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向建筑结构外通风。
52. 一种太阳能冷却系统,包括:
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通过太阳能辐射加热流过的液体;
用于循环相对不容易蒸发的溶剂内的可蒸发的制冷剂溶液使之通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装置;和
吸收制冷系统,其中太阳能收集器作为所述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出口的蒸汽液体分离器,用于冷凝所述制冷剂的热蒸汽的冷凝器,扩展阀,通过所述扩展阀冷凝的制冷剂被引入到用于制冷剂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室内换热器,以及包括吸收器,在所述吸收器内冷却的制冷剂被吸收到所述溶剂中,其中,太阳能收集器被设置在屋顶表面上,屋顶表面下的空间被通风以提高太阳能收集器下面的空气流,并且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或吸收器被设置成通过通风空气流冷却。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太阳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被设置在空气通风入口区域内的建筑结构的屋檐上。
54. 根据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太阳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被设置在空气通风出口区域内。
55. 根据权利要求52到5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冷却系统可通过倒转室内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的操作以相反的循环运行。
56. 一种用于加热或者冷却建筑空间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包括:
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适于通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加热不太容易蒸发的溶剂内的可蒸发的制冷剂;
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用于系统加热或者冷却模式的选择性操作;
在选择的冷却模式时运行的吸收制冷系统,其中,太阳能收集器作为所述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出口的蒸汽液体分离器,用于冷凝所述制冷剂的热蒸汽的冷凝剂,扩展阀,通过所述扩展阀冷凝的制冷剂被引入到室内热交换器中用于制冷剂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和吸收器,在所述吸收器中,冷却的制冷剂被吸收到所述溶剂内;和
热存储和散布系统,在选择的加热模式时运行,其中,热存储和散布系统包括可操作的热存储容器,所述热存储容器用于循环通过其中的太阳能加热的制冷剂,以用于热量向建筑空间的后续的散布。
57.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模式下,通过热存储和散布系统,蒸汽液体分离器的出口被从冷凝器转向。
58. 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其中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易于手动选择。
59. 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其中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包括温度调节装置以便利自动选择。
60. 一种建筑结构,包括: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用于循环热流体的第一管道和容纳第一管道的第二管道或容器,其中,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或容器之间设有热存储材料;和
壁,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壁内。
61.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存储材料为氯化钙。
62. 根据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为铸造面板,并且加热装置被铸造到壁面板材料中。
63. 根据权利要求60到6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或容器为管道。
64. 一种建筑部件,包括: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用于循环热流体的第一管道和容纳第一管道的第二管道或容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管道或容器之间设有热存储材料。
65.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建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部件为壁。
66.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建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为预制的壁板式构造。
67.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建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部件为地板。
68.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建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部件为壁角板。

Claims (59)

1.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包括:用于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装置;和用于传热流体的通道,所述传热流体与光电装置进行热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用于传热流体流动的管道,并且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存储容器,其中,流体循环通过管道,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以用于后续的散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管,并且超薄的单晶硅电池间隔地设置在管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为透明的以允许太阳光透过所述电池到达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两面的。
6.一种太阳能收集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焦点的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和位于成形收集器的焦点上的太阳能转换器,其中,太阳能转换器为用于传热流体的容器的形式,在容器的表面上设有一系列光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表面部分,所述多个表面部分结合形成复合表面,并且所述表面部分具有共同的焦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具有均匀三角形横截面的细长的管道,并且在三角形横截面的三个边的每个上设有光电装置,并且三个边中的两个朝向各自的表面部分。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中器表面是细长的,具有基本均匀的横截面和线性焦点,太阳能转换器被沿着所述线性焦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超薄单晶硅电池被间隔地设置在管上,所述管在太阳能集中器的焦点上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为透明的以允许太阳光透过所述电池到达所述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双面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到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流体循环通过容器,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以用于后续的散布。
14.一种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的太阳能收集器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存储容器,其中,流体循环通过太阳能转换容器,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
15.一种屋顶结构,包括: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第一屋顶平面;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第二屋顶平面,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相交,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屋顶平面延伸越过相交点以限定下面带有洞的延伸的屋顶平面,所述洞容纳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者多个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系统包括:用于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装置;和用于传热流体的容器,所述容器与光电装置进行热传递。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焦点的成形的太阳能集中器表面;和位于所述成形的集中器的焦点上的太阳能转换器,其中,所述太阳能转换器为用于传热流体的容器的形式,在所述容器的表面上设有一系列光电池。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存储容器,其中,流体循环通过太阳能转换器容器,并且来自循环流体的热被传送到位于热存储容器内的热存储介质。
19.根据权利要求15到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形成太阳能空间冷却或者加热组件的一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5到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延伸的屋顶平面通过桁架结构的弦中的一个的延伸支撑或者通过由相交的梁组成的屋顶结构的一侧的梁的延伸支撑。
21.根据权利要求15到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设有用于释放来自洞内或者来自屋顶空间内的收集的热空气的通风口。
22.一种将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装备到包括支撑屋顶覆层材料的相交的第一和第二屋顶平面的斜屋顶结构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延伸第一屋顶平面越过相交点以限定在下面带有洞的延伸的屋顶平面;和
在所述洞内安装太阳能收集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第二屋顶平面移除屋顶材料顶部。
24.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反射体部分;和
设置成从反射体部分接收反射的太阳能辐射的容器;
其中,反射体部分提供整体形成的底座用以支撑容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部分包括具有成形横截面的板,并且容器为管道的形式,板的横截面包括整体形成的槽以接收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用于水通过的透明的塑料管。
27.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第一反射体部分,所述第一反射体部分成形为被容纳在波纹屋顶覆层的槽内;
管道部分,所述管道部分设置成从第一反射体部分接收太阳能辐射;和
盖,所述盖在第一反射体部分和管道部分上延伸。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二反射体部分,所述第二反射体部分被设置成被容纳在波纹屋顶覆层的相邻槽内,第二反射体部分与第一反射体部分整体成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反射体部分上延伸的盖,用以形成太阳能收集器组件。
30.一种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包括:
第一反射体部分;和
内部管道部分,所述内部管道部分设置成从反射体部分接收反射的太阳能辐射,其中,内部管道部分为透明的或者至少为半透明的。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太阳能收集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道部分设有多个超薄的单晶硅电池,所述单晶硅电池间隔地设置在表面上,并且所述电池为双面的。
32.一种用于倾斜或者斜屋顶的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合并有一个或者多个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拱形盖,所述拱形盖具有曲率轴,所述曲率轴与屋顶坡度对齐。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在屋顶上被横向地间隔开。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存在多个可在基本与屋顶坡度对齐的方向上嵌套的盖。
35.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基本延伸屋脊和屋檐之间的距离。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盖具有阶梯式的外表面从而以屋顶瓦片的形式呈现重叠的外观。
37.根据权利要求32到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结构包括具有间隔的槽的波纹屋顶板,横向跨过板的两个槽的盖,太阳能收集器被限定在两个槽内。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形成太阳能收集器的反射体部分。
39.一种建筑结构,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安装在顶棚或者屋顶下空间内;和
把液体散布到片材上表面上的网络,其中,所述结构在片材的上表面上方提供蒸发的空气流。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被成形为呈现出用于在其中收集液体的凹口以用于后续的蒸发。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与可吸收的材料一起被层压以改善液体的散布。
42.根据权利要求39到4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被成形以增加表面积并因此增加热传送的能力。
43.根据权利要求39到4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提供沿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向建筑结构外通风。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合并有太阳能收集器,并且所述空气流通道沿着太阳能收集器的下面流过。
45.一种顶棚结构,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所述凹口被限定在所述片材中以容纳热传送管;和
一个或多个盖,所述盖延伸过各自的凹口。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被成形以增加表面积并因此增加热传送能力。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提供沿着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向所述结构外通风。
48.一种用于房间内或者空间内顶棚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片材,所述片材包括成形部分以增加表面积并因此增加热传送能力,和与成形部分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平面部分;
设置在片材上或者邻近片材的冷却和/或加热部件;和
盖部分,所述盖部分延伸过成形部分以呈现朝向房间的基本平面的顶棚表面。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顶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成形为呈现用于在其中收集液体的凹口以用于后续的蒸发。
50.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与可吸收材料一起层压以改善液体的吸收。
51.根据权利要求48到5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提供沿着片材的空气流通道以向建筑结构外通风。
52.一种太阳能冷却系统,包括:
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通过太阳能辐射加热流过的液体;
用于循环相对不容易蒸发的溶剂内的可蒸发的制冷剂溶液使之通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装置;和
吸收制冷系统,其中太阳能收集器作为所述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出口的蒸汽液体分离器,用于冷凝所述制冷剂的热蒸汽的冷凝器,扩展阀,通过所述扩展阀冷凝的制冷剂被引入到用于制冷剂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室内换热器,以及包括吸收器,在所述吸收器内冷却的制冷剂被吸收到所述溶剂中,其中,太阳能收集器被设置在屋顶表面上,屋顶表面下的空间被通风以提高太阳能收集器下面的空气流,并且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或吸收器被设置成通过通风空气流冷却。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太阳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被设置在空气通风入口区域内的建筑结构的屋檐上。
54.根据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太阳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被设置在空气通风出口区域内。
55.根据权利要求52到5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冷却系统可通过倒转室内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的操作以相反的循环运行。
56.一种用于加热或者冷却建筑空间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包括:
太阳能收集器,所述太阳能收集器适于通过所述太阳能收集器加热不太容易蒸发的溶剂内的可蒸发的制冷剂;
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用于系统加热或者冷却模式的选择性操作;
在选择的冷却模式时运行的吸收制冷系统,其中,太阳能收集器作为所述系统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太阳能收集器的出口的蒸汽液体分离器,用于冷凝所述制冷剂的热蒸汽的冷凝剂,扩展阀,通过所述扩展阀冷凝的制冷剂被引入到室内热交换器中用于制冷剂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和吸收器,在所述吸收器中,冷却的制冷剂被吸收到所述溶剂内;和
热存储和散布系统,在选择的加热模式时运行,其中,热存储和散布系统包括可操作的热存储容器,所述热存储容器用于循环通过其中的太阳能加热的制冷剂,以用于热量向建筑空间的后续的散布。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模式下,通过热存储和散布系统,蒸汽液体分离器的出口被从冷凝器转向。
58.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其中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易于手动选择。
59.根据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太阳能加热/冷却系统,其中加热/冷却模式选择装置包括温度调节装置以便利自动选择。
CNA2006800191106A 2005-05-31 2006-05-31 太阳能地面模块 Pending CN1011894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5902812A AU2005902812A0 (en) 2005-05-31 Solar earth module
AU2005902812 2005-05-31
AU2005906948 2005-1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479A true CN101189479A (zh) 2008-05-28

Family

ID=3948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91106A Pending CN101189479A (zh) 2005-05-31 2006-05-31 太阳能地面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894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825A (zh) * 2018-09-18 2019-01-04 西安异聚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水循环的新型节能建材
CN112361616A (zh) * 2020-10-27 2021-02-12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式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825A (zh) * 2018-09-18 2019-01-04 西安异聚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水循环的新型节能建材
CN109140825B (zh) * 2018-09-18 2023-06-23 西安异聚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水循环的新型节能建材
CN112361616A (zh) * 2020-10-27 2021-02-12 万江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式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99892A1 (en) Solar earth module
US4324229A (en) Solar collector and heat and cold generator
US4615381A (en) Solar heating and cooling diode module
US20140014302A1 (en) Heat energy system for heating or maintaining thermal balance in the interiors of buildings or building parts
CN104838217A (zh) 太阳能空气加热/降温系统
US4049195A (en) Solar heated building structure
US9746205B2 (en) Double layer solar heating-and-cooling thermosyphon system
KR101324736B1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하여 식수 생산이 가능한 이동가옥
US4144999A (en) System and structure for conditioning air
CN202483028U (zh) 高效太阳能相变蓄热集热墙
CN203891495U (zh) 建筑物太阳能采暖结构
KR200389779Y1 (ko) 태양열온수를 이용한 난방 플랜트
US4338917A (en) Low temperature solar furnace and method
AU2013201559A1 (en) Solar earth module
CN101189479A (zh) 太阳能地面模块
CN106677332A (zh) 一种太阳房
US4702227A (en) Solar energy collector and system
CA1140416A (en) Solar energy collector and system
CN1733614A (zh) 节能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109506377B (zh) 用于炎热地区吸收式太阳能聚光自动调温辐射系统及屋顶、墙体
JP2649906B2 (ja) 太陽熱集熱装置
US4353353A (en) Low temperature solar furnace and method
AU2006254723A1 (en) Solar earth module
CN206328964U (zh) 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型坡屋顶结构
EP0118028B1 (en) Solar heat accumulating greenhou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