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9391A - 平滑压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平滑压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9391A
CN101189391A CNA2006800194706A CN200680019470A CN101189391A CN 101189391 A CN101189391 A CN 101189391A CN A2006800194706 A CNA2006800194706 A CN A2006800194706A CN 200680019470 A CN200680019470 A CN 200680019470A CN 101189391 A CN101189391 A CN 101189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aper
fibrage
batt
matrix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94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靖彦
高村浩之
鬼久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a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a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a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a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用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设备,用于使湿纸带表面变光滑并且以高速进行造纸,该平滑压榨设备100安装在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最后一级上,并且包括具有一对压榨辊23和25的光滑压榨装置17,与湿纸W一起插入在该光滑压榨装置17之间以使湿纸变光滑的光滑带27;以及用于输送湿纸W并将湿纸转到该光滑带27的湿纸输送毛布21。

Description

平滑压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滑压榨(smoothing press)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合用于封闭拉式造纸机(closed draw type paper machine)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当湿纸的一侧被光滑带保持并输送时,该湿纸表面变光滑。
背景技术
通常,造纸机包括丝网部分、压榨部分和烘干部分。该丝网部分、压榨部分和烘干部分以这种顺序沿着输送方向设置。在湿纸经由安装在每个丝网部分、压榨部分和烘干部分中的纸输送工具顺序地输送时,包含在湿纸中的水分被挤出。最后,湿纸在烘干部分被烘干。设置在压榨部分中的压榨装置包括沿着湿纸输送方向顺序地设置的多个压榨工具。每个压榨工具包括具有两端相连的带形形状的一对湿纸输送毛布(felt)和在一对湿纸输送毛布上、下相互面向的一对辊(即,辊式压榨)或辊和靴(即,靴式压榨),使得每个湿纸输送毛布的一部分插入在该对辊或该辊和该靴之间。当被几乎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速度驱动的湿纸输送毛布输送的湿纸被该对辊或该辊和靴与该湿纸输送毛布一起压榨时,包含在湿纸中的水分被挤出并被该湿纸输送毛布吸收。此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造纸机,包括设置在安装于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末端的平滑压榨装置,以便通过与光滑带一起压榨被光滑带输送的湿纸使该湿纸的表面变光滑。作为这种类型的造纸机,有辊式压榨式造纸机,和靴式压榨式造纸机等,在该辊式压榨式造纸机中,压榨部分包括压榨装置,用于当包含湿纸的湿纸输送毛布的一部分被插入该对辊之间时,压榨该湿纸;在该靴式压榨式造纸机中,压榨部分包括压榨装置,用于当包含湿纸的湿纸输送毛布的一部分被插入该辊和靴之间时,压榨该湿纸。
此外,造纸机分为封闭拉式造纸机和具有一定间隔的开放拉式造纸机,在封闭拉式造纸机中,当湿纸的一个或两个表面总是被输送毛布或输送带保持时,该湿纸被输送,而在具有一定间隔的开放拉式造纸机中,该湿纸不被输送毛布保持而是由其自身输送。封闭拉式造纸机能够以高速方式造纸,因为当湿纸被保持在输送毛布或输送带中时,该湿纸被输送。但是由于湿纸的至少一个表面与输送毛布或输送带接触,担心与该输送毛布或输送带接触的表面的光滑度降低。特别是,近来,具有高挤水性质和高造纸效率的靴式压榨被用于封闭拉式造纸机。在这种类型的造纸机中提高湿纸表面的光滑度并非易事。
为了提高湿纸的两个表面的光滑度并且制造大量的纸,平滑压榨设备可以设置在压榨部分的末端级(stage)中,以提高水已经被挤出的湿纸的表面光滑度。但是,大多数常规的平滑压榨设备安装在开放拉式造纸机中。因此,当以高速进行造纸时,难以提高湿纸的表面光滑度。
由于其中平滑压榨设备安装在封闭拉式造纸机中的常规造纸机,在湿纸的一侧被弹性部件保持时该湿纸被输送,并且该湿纸与弹性部件一起被一对压榨辊压榨,使得湿纸表面被光滑化(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此外,有一种造纸机,其中液体阻挡层形成在湿纸输送毛布的表面上(参考专利文献2)。这种类型的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具有热塑性纤维或可熔纤维的纤维层,并且该热塑性纤维或可熔纤维通过加热该纤维层的表面而被熔化,使得形成液体阻挡层。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2004/101885
专利文献2:待审查德国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DE29706427U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设备采用没有孔隙的过纸带或具有孔隙的表面改进毛布,作为当湿纸的一侧被保持时与湿纸一起被一对辊压榨的弹性部件。橡胶带作为没有孔隙的过纸带的例子,而具有不大于10cc/(Sec cm2)的孔隙的毛布是表面改进的毛布的例子。但是近来,对于以高速造纸并且提高湿纸的表面光滑度的需求增大。常规造纸机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并且有改进的必要。
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湿纸输送毛布中,液体阻挡层通过加热包括热塑性纤维或可熔纤维的纤维层的表面,以熔化该热塑性纤维或可熔纤维而形成。该湿纸输送毛布的特征在于,液体阻挡层的厚度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调节从纤维层表面所施加的热量而能够被控制。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湿纸输送毛布由于包含在湿纸输送毛布的基体中的热塑性纤维或可熔纤维变硬,而缺少柔性。因此,很难制造大量的纸或难以保证湿纸输送毛布的耐久性。此外,由于直接与湿纸接触的表面由不包括热塑性纤维或可熔纤维的纤维层构成,当从压榨部分施加压力时受到相当高的压力或摩擦,使得纤维层表面的纤维可能脱落或切断(即,脱毛)。直接与湿纸接触的湿纸输送毛布的纤维层表面上的纤维的脱毛降低了诸如印刷产品的纸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纤维层的表面因脱毛而变得粗糙,因此湿纸的表面光滑度大大降低。
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将其用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以使湿纸表面变光滑并且以高速进行造纸工序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设备具有下述特征(1)、(2)、(3)、(4)、(5)、(6)、(7)、(8)、(9)和(10):
(1)提供一种平滑压榨设备,该平滑压榨设备安装在设置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该平滑压榨设备包括:具有光滑表面第一压榨辊;具有光滑表面并面向该第一压榨辊的第二压榨辊;与湿纸一起插入在该第一压榨辊和第二压榨辊之间以使湿纸变光滑的光滑带;以及用于输送湿纸并将湿纸转到该光滑带的湿纸输送毛布,
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至少包括可裂散的纤维,并且直接与湿纸接触,并且
其中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和直接与湿纸接触的聚氨酯层。
(2)在(1)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括在该光滑带的聚氨酯层中的聚氨酯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液体,并且按照JIS A硬度标准具有90°至98°的硬度。
(3)在(1)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括在该光滑带的聚氨酯层中的聚氨酯是一种按照JIS A硬度标准具有90°至95°硬度并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的聚氨酯,和按照JIS A硬度标准具有95°至98°硬度并且不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的聚氨酯的混合物。
(4)在(1)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括在该光滑带的聚氨酯层中的聚氨酯通过固化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固化剂和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的混合物而形成,并且该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相对于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和固化剂的总量具有0.5至25%的重量百分比。
(5)在(4)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固化剂是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imethylthiotoluenediamine)或亚甲基双邻氯苯胺(methylenebisorthochloroaniline)。
(6)在(1)至(5)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batt layer);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包括可裂散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以直接与湿纸相接触的湿纸接触纤维层。
(7)在(1)至(5)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分裂成细丝的许多可裂散纤维和渗透在该细丝间隙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以便该细丝和聚合物弹性材料直接与湿纸接触;以及设置在该第一毛层和该湿纸接触纤维层之间的亲水无纺层。
(8)在(7)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具有1至10%的重量百分比。
(9)在(6)至(8)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纤维是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不可裂散纤维组成。
(10)在(6)至(9)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可裂散纤维在分裂之前具有3.3分特的或更小的细度。
根据(1)的平滑压榨设备,该湿纸由具有包括可裂散纤维并且直接与湿纸接触的湿纸接触纤维层的非渗透性的湿纸输送毛布输送,转到具有基体和聚氨酯层的非渗透性的光滑带,并且与该光滑带一起插入在一对压榨辊之间,以便湿纸表面能够变光滑。该湿纸具有当湿纸插入在湿纸输送毛布和光滑带之间,辊隙(nip)压力施加于湿纸W上时,被输送的湿纸附着于具有高硬度和高光滑性的表面的特性。因此,被湿纸输送毛布输送的湿纸被可靠地转到具有高硬度和高光滑性的表面的该光滑带。此外,该湿纸与光滑带一起被一对压榨辊所压榨。因此,与该光滑带的光滑表面接触的表面能够变光滑。
根据(2)至(5)中任何一项的平滑压榨设备,由于包括在光滑带中的聚氨酯由包含特定成分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提供极好的抗破裂、耐磨损、抗弯曲疲劳、抗永久变形等。因而光滑带能够长时间用于恶劣的环境,例如高速造纸和高压压榨部分。特别是光滑带表面的耐磨损得到明显改进,产生很少的裂纹。与具有这种光滑表面的光滑带接触并且被压榨的湿纸能够具有光滑的表面。
根据(6)至(10)中任何一项的平滑压榨设备,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上的湿纸侧表面上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上的辊子侧表面上第二毛层;以及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并包括至少可裂散纤维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能够分裂成非常微小的细丝的可裂散纤维。因此,能够提高湿纸的表面光滑度。此外,这种湿纸输送毛布适合与光滑带一起使用,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和聚氨酯层,并且具有比湿纸接触纤维层更光滑的表面。
此外,该湿纸输送毛布的湿纸接触纤维层包含许多分裂成细丝的可裂散纤维和渗透在该细丝的间隙中并具有1至10%的重量百分比的聚合物弹性材料,并且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设置在该第一毛层和湿纸接触纤维层之间的亲水无纺层。因此,能够获得具有适当渗透性、压缩弹性(即,缓冲性)和即便在纸表面变光滑时的良好的纸分离性的湿纸输送毛布。结果,能够可靠地输送湿纸。具体说,由于设置在该湿纸输送毛布的第一毛层和湿纸接触纤维层之间的亲水无纺层具有防止该湿纸重润湿的功能,当湿纸转到该光滑带时,湿纸不被重润湿。
而且,为了获得具有光滑表面的湿纸,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纤维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具有其余部分重量百分比的非裂散纤维组成,并且优选该可裂散纤维在分裂之前具有3.3分特或更小的细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设备具有下述特征(11)、(12)、(13)、(14)、(15)和(16):
(11)提供一种平滑压榨设备,该平滑压榨设备安装在设置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该平滑压榨设备包括:具有光滑表面的第一压榨辊;具有光滑表面并面向该第一压榨辊的第二压榨辊;与湿纸一起插入在该第一压榨辊和第二压榨辊之间以使湿纸表面变光滑的光滑带;以及用于输送湿纸并使湿纸转到该光滑带的湿纸输送毛布。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三维纺织结构,其包括基体、毛层、两个线圈组(stitch ground),以及用于互联该两组线圈的互连纱,部分互连纱被对角线地交联;并且该光滑带包括可裂散的纤维并且直接与湿纸接触。
(12)在(11)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第二毛层;以及包括可裂散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13)在(12)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许多可分裂成细丝的可裂散纤维和渗透在该细丝的间隙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使得该细丝和聚合物弹性材料直接与湿纸接触;并且亲水无纺层设置在该第一毛层和湿纸接触层之间。
(14)在(13)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具有1至10%的重量百分比。
(15)在(11)至(14)中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纤维是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不可裂散纤维组成。
(16)在(11)至(15)中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可裂散纤维在分裂之前具有3.3分特的或更小的细度。
根据(11)的平滑压榨设备,该湿纸由渗透性的湿纸输送毛布输送,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毛层、以及三维纺织结构,该三维纺织结构具有两个线圈组和用于互连该两个线圈组的互连纱,互连纱的一部分被对角线地交联;该湿纸倍转到微渗透的光滑带,该光滑带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至少包括可裂散纤维并且与湿纸直接接触;并且该湿纸接触纤维层与使湿纸变光滑的光滑带一起插入在一对压榨辊之间。因而,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能够分裂成非常微小的细丝的可裂散纤维。结果,能够提高与该湿纸接触纤维层接触的湿纸的表面光滑度,并且因此获得具有高表面光洁度的湿纸。
根据(12)至(16)中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由于湿纸接触纤维层包含许多可分裂成细丝的可裂散纤维和具有1至10%重量百分比并渗透在该细丝的间隙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该细丝一定程度上与聚合物弹性材料相结合。结果,所谓的脱毛很少发生,并且能够防止细丝从光滑带上脱落,所以能够获得具有非常光滑表面的湿纸。此外,由于光滑带具有适当的压缩弹性,因此能够形成大量湿纸。
此外,由于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纤维是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不可裂散纤维组成,因此通过适当地改变可裂散纤维和不可裂散纤维之间的混合比例,能够选择光滑带的特性。而且,为了获得具有光滑表面的湿纸,优选地,可裂散纤维在分裂之前具有3.3分特或更小的细度。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设备具有下述特征(17)、(18)、(19)、(20)、(21)、(22)和(23):
(17)提供一种平滑压榨设备,该平滑压榨设备安装在设置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该平滑压榨设备包括:具有光滑表面第一压榨辊;具有光滑表面并面向该第一压榨辊的第二压榨辊;与湿纸一起设置在该第一压榨辊和第二压榨辊之间以使湿纸表面变光滑的光滑带;以及用于输送湿纸并使湿纸转到该光滑带的湿纸输送毛布,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至少包括可熔纤维并且直接与湿纸接触,并且其中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和直接与湿纸接触的聚氨酯层。
(18)在(17)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包括可熔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19)在(17)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二毛层;以及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20)在(17)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二毛层;以及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21)在(17)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二毛层;以及包括可熔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22)在(17)、(18)和(21)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包括用热力工(thermal work)熔化的可熔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23)在(17)至(22)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中,用于形成包含可熔纤维的该第一毛层、第二毛层和湿纸接触纤维层纤维包括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非可熔纤维。
根据(17)的平滑压榨设备,该湿纸由微渗透性的湿纸输送毛布输送,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含可熔纤维并直接与湿纸接触;该湿纸被转到不渗透的光滑带,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和聚氨酯层;该湿纸与该光滑带一起插入在一对压榨辊之间,以便该湿纸表面变光滑。该可熔纤维用热量熔化并相互结合,使得湿纸输送毛布的孔隙减少并且其表面变光滑。因此,通过调节加热方法,能够获得具有透水性、压缩弹性(即缓冲性)以及光滑表面的湿纸输送毛布。此外,在有效地防止湿纸重润湿的同时能够使湿纸的表面变光滑。而且,由于即便当湿纸输送毛布变光滑时良好的纸分离性,能够可靠地将湿纸转到该光滑带上。
根据(18)至(23)中任何一项中的平滑压榨设备,能够提供湿纸输送毛布,其中可熔纤维包含在包括在该湿纸输送毛布中的第一和第二毛层,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的选择的单层或多层中。结果,在所选择的层中能够形成微渗透层。此外,能够容易获得与被处理的湿纸的特性相称的具有透水性和表面光滑度的湿纸输送毛布。而且,能够有效地生产具有光滑的表面和良好分离性的湿纸
此外,由于当整个湿纸接触纤维层被熔化时不能获得合适的透水性,因而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通过热处理的特性部分地熔化的纤维,和熔化的可熔纤维,其中可熔纤维的一部分和不熔化纤维不被熔化。因而,能够获得具有合适渗透性和表面光滑度的湿纸输送毛布。结果,由于即便当表面变光滑时的良好的纸分离性,能够确保将湿纸转到光滑带上。
还有,由于用于形成包含可熔纤维的第一毛层、第二毛层和湿纸接触纤维层的纤维包括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熔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非可熔纤维,因此通过适当地改变可熔和非可熔纤维之间的混合比例,能够选择湿纸输送毛布的特性。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基体和聚氨酯层,并且适合与具有比湿纸接触纤维层的表面更光滑的表面的光滑带一起使用。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设备,提供微渗透性的湿纸输送毛布和不渗透的光滑带的组合,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可裂散纤维并直接与湿纸接触,而该不渗透的光滑带包括基体和聚氨酯层;该湿纸输送毛布的组合包括基体、毛层以及三维纺织层,该三维纺织层具有两个线圈组、用于互连该两个线圈组的互连纱,该互连纱的一部分对角线地交联,而微渗透的光滑带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至少包括可裂散纤维并且直接与湿纸接触;或者提供湿纸输送毛布和不渗透的光滑带的组合,其中可熔纤维包含在第一毛层、第二毛层和湿纸接触纤维层的所选择的单层或多层中,而不渗透的光滑带包括基体和聚氨酯层。在这种情况下,湿纸被湿纸输送毛布输送并且转到该光滑带上,使得湿纸的表面变光滑。因此,能够确保湿纸从湿纸输送毛布转到光滑带上,并且能够以高速获得具有高表面光滑度的湿纸。
下面将简要地描述本发明。此外,通过全面阅读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本发明的细节将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闭合拉式造纸机的示意图,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
图2是示出光滑带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示出湿纸输送带的横向截面图。
图4是放大的横向截面图,示出用于形成湿纸接触纤维层的可裂散纤维
图5是示出另一种湿纸输送毛布的横向截面图。
图6是示出闭合拉式造纸机的示意图,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
图7(a)至7(d)示出具有三维纺织的湿纸输送毛布的横向截面图,每个截面图示出用于改进该三维纺织的结构的实施例的变化。
图8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放大图,其中图8(a)是示出三维纺织的透视图,图8(b)是从箭头B示出的图8(a)的侧视图,图8(c)是从箭头C示出的图8(a)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线圈组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线圈组的俯视图。
图12(a)至12(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湿纸输送毛布的横向截面图,每个截面图示出用于改进包括可熔纤维的纤维层的结构的实施例的变化。
图13是示出可熔纤维的放大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用于描述包括可熔纤维的输送毛布的热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平滑压榨设备
200:平滑压榨设备
11:压榨部分
17:光滑压榨装置
21:湿纸输送毛布
23:第一压榨辊
25:第二压榨辊
27:光滑带
31:基体
33:聚氨酯层
41:基体
43:毛层
43A:第一毛层
43B:第二毛层
45:湿纸接触纤维层
53:可裂散纤维层
53:亲水无纺层
55:聚合物弹性材料
121:湿纸输送毛布
127:光滑带
141:基体
143:毛层
151:三维纺织
153:第一线圈组
155:第二线圈组
157:互连纱
221:湿纸输送毛布
241:基体
243A:第一毛层
243B:第二毛层
245:湿纸接触纤维层
249:可熔纤维
255:热压辊(热处理装置)
W:湿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闭合拉式造纸机的示意图,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图2是示出光滑带的横向截面图,图3是示出湿纸输送带的横向截面图,图4是放大的横向截面图,示出用于形成湿纸接触纤维层的可裂散纤维,以及图5是示出另一种湿纸输送毛布的横向截面图。
如图1所示,封闭拉式造纸机包括压榨部分11和烘干部分13,它们沿着湿纸W的输送方向以所述的这种顺序设置。该平滑压榨设备100的光滑压榨装置17设置在最后的挤水压榨辊15A和15B的下游侧,该挤水压榨辊15A和15B是压榨部分11的最后一级。挤水压榨辊15A和15B相互面对并插入湿纸W的输送路径。该挤水压榨辊15A和15B用于通过压榨与湿纸W一起的该湿纸输送毛布21和输送毛布19,挤出该湿纸W中的水,同时湿纸被保持。
该光滑压榨装置17使已经被挤水的湿纸的表面变光滑,并将它输送到烘干部分13。该光滑压榨装置17具有设置成相互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湿纸W插入在该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之间。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具有高表面硬度的光滑表面。该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通过压榨与湿纸一起的该光滑带27,使湿纸的两个表面变光滑,同时湿纸W的一个表面被保持。
一对传输辊29A和29B被设置在该挤水压榨辊15A和15B和该光滑压榨装置17之间。当湿纸W插入在湿纸输送毛布21和光滑带27之间时,该湿纸W被压榨,以产生辊隙压力,使得将从湿纸输送毛布输送的该湿纸W提供给该光滑带27。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中的光滑带。如图2所示,该光滑带27通过在基体31的两侧上重叠聚氨酯层33而形成。该基体31可以由,包括例如聚酰胺、聚酯、芳族聚酰胺、芳族聚酰亚胺、高强度聚乙烯等的薄膜或纺织结构构成,或具有其中窄带绕着它缠绕的螺旋形形状。此外,基体31可以通过编织设置在加工方向MD(即,湿纸的驱动方向)的纱材料35和设置在横过加工方向CMD(即横向)的纱材料37来纺织,或者该基体31可以具有由重叠两种纱材料35和37所构成的重叠的结构,或者其中薄膜、织物或窄带绕其缠绕的螺旋形结构。
用于形成该聚氨酯层33的聚氨酯可以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并具有按照JIS A硬度标准的90°至98°的硬度(以下称为硬度级)。或者,聚氨酯层33可以由不含有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并具有90°至95°的硬度级的第一聚氨酯和不含有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并具有95°至98°硬度级的第二聚氨酯的混合物构成。此外,该聚氨酯层33可以通过固化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固化剂和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而形成。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光滑带27中,在聚氨酯层33固化之后,聚氨酯层33的表面被抛光以提供预定的厚度以及光滑的表面。此外,具有这种结构的光滑带27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良好的抗破裂、良好的耐磨损、良好的抗弯曲疲劳、或良好的抗永久变形。特别是,极好的抗破裂很重要,使得光滑带27能够与湿纸W接触以使湿纸的表面变光滑。因此,即便在诸如高速造纸和高压压榨部分的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够长时间利用具有这种结构的光滑带27。
下面将描述湿纸输送毛布21。如图3所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设备100中的湿纸输送毛布21包括基体41、毛层43(包括第一和第二毛层43A和43B)、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45。更具体地说,该第一毛层43A形成在该基体41的湿纸侧表面上,第二毛层43B形成在基体41的辊侧或靴侧表面上,而湿纸接触纤维层45形成在该第一毛层43A的湿纸侧表面上,以便直接与湿纸接触。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和毛层43是短纤维的组合。毛层43是利用梳理(carding)装置(附图中未示出),通过在基体41上层叠短纤维而形成,并且湿纸接触纤维层45以同样的方式形成在毛层43上。针刺该基体41、湿纸接触纤维层45和毛层43,使得它们联锁(interlock)。这样,基体41、毛层43(包括第一毛层和第二毛层43A和43B)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45通过针刺工艺而联锁。
基体41使湿纸输送毛布21具有强度并且可以用包括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的纺织材料、具有重叠结构而不是纺织结构的无纺材料、或薄膜结构等构成,该合成纤维包括例如提供极好的耐磨损、抗疲劳、可延伸性以及防止污染的尼龙6或尼龙66,该天然纤维包括例如羊毛。本实施例采用纺织材料作为基体41。
毛层43(包括第一毛层和第二毛层43A和43B)是由短纤维构成的不可裂散纤维层,其纤维细度为6分特或以上(通常为17分特)。用于形成基体41的材料可以适当地用作用来形成毛层43的材料。此外,第二毛层43B可以被从湿纸输送毛布21中省去。
湿纸接触纤维层45包括可裂散纤维。即,可裂散纤维45A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45的100%的重量百分比。如图4所示,用于形成湿纸接触纤维层45的可裂散纤维45A是具有在湿纸输送毛布的制造过程中用于分裂成许多细丝(包括花瓣部分49和杆部分51,这将在下面描述)的结构的复合纤维。优选地,该可裂散纤维45A具有3.3分特或更小的细度。在本实施例中,可裂散纤维45A具有1.9分特的细度、圆形截面和51mm的长度。例如,可裂散纤维45A由7部分构成:具有扇形截面的6个花瓣部分49和一个星形形状的杆部分51,其与该花瓣部分49相邻但是与该花瓣部分49的侧表面相结合。这些部分组合成圆形截面并形成为可裂散形状。
可裂散纤维45A可以由例如,尼龙6(即,N6)构成,并且杆部分51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即,PBT)构成。作为可裂散纤维45A的具体例子,有由Toray Industry Inc.制造的产品,其名称为PA3。此外,可裂散纤维45A的细度为3.3分特或更小,以便容易形成湿纸接触纤维层45,并且特别是,通过热处理或在梳理工艺中压力制造、针刺工艺、和/或精加工过程,有效地分裂该湿纸输送毛布21,上述工艺是湿纸输送毛布21自身的制造工艺。
此外,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可以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不可裂散纤维的混合物构成。该不可裂散纤维通常是指不能通过梳理工艺、针刺工艺或用压制装置的压制工艺撕裂的短纤维。此外,不可裂散纤维优选包括,例如,细度为1.9分特(即,对应于可裂散纤维被分裂之前的细度)到6分特的短纤维。
如图5所示,湿纸输送毛布21还可以包括纵向地设置在第一毛层43A上并且设置在基体41和湿纸接触纤维层45之间的亲水无纺层53,和渗透在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55。该亲水无纺层53通过重叠细度为例如4分特或更小的不可裂散纤维,由具有高密度的亲水无纺结构形成,该纤维小于形成毛层43的纤维。用于形成亲水无纺层53的亲水无纺结构的例子是,通过熔化诸如尼龙的树脂并纺纱而形成的重叠纤维,例如通过重叠连续细纱而构成的纺粘无纺结构;通过用热风来拉取可熔聚合物以形成细丝并形成薄片而形成的无纺纤维等。
聚合物弹性体55渗透进细丝的间隙中,该细丝通过分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的湿纸表面侧的许多可裂散纤维45A而形成。具体说,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至10%的聚合物弹性材料55。该聚合物弹性材料55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利用包含在该湿纸输送毛布21的制造工艺中的梳理工艺中的热加工或压榨加工、针刺工艺、和/或精加工工艺,将许多可裂散纤维45A分裂成细丝;在环境气氛中用辊涂或喷射诸如含水的氨基甲酸酯树脂、含水的丙烯酸树脂、含水的环氧树脂、含水的合成橡胶(即,含水的乳液树脂)的合成树脂而涂覆该细丝,以将它渗透进该细丝的间隙中;并且通过加热而固化该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亲水无纺层53设置在湿纸接触纤维层45的下层上(即,第一毛层43A的湿纸测表面),聚合物弹性材料55的渗透被该亲水无纺层53阻碍,使得第一和第二毛层43A和43B以及基体41不被渗透。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如图1所示,从最后的挤水压榨辊15A和15B的上游侧输送的湿纸W被插入在输送毛布19和湿纸输送毛布21之间的抽吸辊61抽吸,同时湿纸W的一侧被输送毛布19保持,然后提供给挤水压榨辊15A和15B,使得在湿纸W中的水分被挤出。最后被挤水的湿纸W被抽吸辊63抽吸,当它的一侧被湿纸输送毛布21保持时湿纸W被输送,并且当插入在湿纸输送毛布21和光滑带27之间时,湿纸W被一对传输辊29A和29B压榨。为此,湿纸W从湿纸输送毛布21输送到光滑带27。换句话说,当湿纸W插入在两片输送毛布或输送带之间,辊隙压力施加于该湿纸W上时,该湿纸具有附着在具有更高硬度和更高光滑度的表面上的特性。因此,湿纸W被包括聚氨酯层33的光滑带可靠地输送,该聚氨酯层33具有比湿纸接触纤维层45更硬和更光滑的表面。
当它的一个表面被光滑带27保持时,湿纸W被供给光滑压榨装置17,并且与该光滑带27一起被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压榨。为此原因,湿纸W的两个表面变光滑。具体说,湿纸的一个表面与光滑带27的聚氨酯层33的光滑表面接触,同时另一个表面与具更高硬度和更光滑表面的第二压榨辊25接触,以便变光滑。结果,湿纸W的两个表面的粗糙度被大幅减少。此外,与第二压榨辊25接触的湿纸W的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变光滑,因为由于湿纸W通过了挤水压榨辊15A和15B,该湿纸W包括通过分裂可裂散纤维45A形成的细丝,并且在湿纸与具有光滑表面的湿纸接触纤维层接触时被湿纸输送毛布21输送。因此,湿纸W更容易并有效地被第二压榨辊25变光滑。此外,由于湿纸W设置在传送带62和烘干器67之间,湿纸W被输送到该烘干部分13并且被该烘干器67烘干。
根据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设备100,通过将湿纸设置在湿纸输送毛布21和和光滑带27之间,辊隙压力施加到该湿纸W,其中在该湿纸输送毛布21上形成具有可裂散纤维45A的湿纸接触纤维层45,该光滑带27上具有聚氨酯层33。结果,被输送的湿纸W由具有硬而光滑的表面的光滑带27可靠地传送。此外,湿纸W与具有光滑表面的光滑带27一起被一对压榨辊23和25压榨。因此湿纸W的分别与光滑带27和压榨辊25接触的两个表面变光滑。
此外,由于包括在光滑带27中的聚氨酯由包括特定成分的材料构成,它提供优异的抗破裂、耐磨性、耐弯曲疲劳、抗永久变形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滑带27能够长时间地用于恶劣环境,例如高速造纸和高压压榨部分11。特别是光滑带27的表面耐磨性大大提高,很少有破裂产生。与具有光滑表面的光滑带27接触并且被压榨的湿纸W具有光滑的表面。
而且,湿纸输送毛布21包括基体41、形成在该基体41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43A,形成在基体41的辊侧或靴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43B,以及形成在该第一毛层43A的湿纸侧表面上并且至少包括可裂散纤维45A的湿纸接触纤维层45。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包括能够分裂成分成微小的细丝的可裂散纤维45A。因此能够提高湿纸W的表面光滑度。
而且,该湿纸输送毛布21的湿纸接触纤维层45包括能够分裂成细丝的许多纤维45A和渗透在该细丝的间隙中且具有重量百分比为1至10%的聚合物弹性材料55。在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上,该湿纸输送毛布21包括设置在该第一毛层43A和湿纸接触纤维层45之间的亲水无纺层53。这种结构提供适当的透水性、压缩弹性和纸可分离性。因此,湿纸W能够由光滑带27可靠地输送。具体说,在湿纸输送毛布21中,设置在该第一毛层43A和湿纸接触纤维层45之间的亲水无纺层53具有对湿纸W防重润湿的功能。因此,当由光滑带27输送时该湿纸W不被重润湿。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6至图11描述平滑压榨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图6是示出闭合拉式造纸机的示意图,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图7(a)至7(d)示出具有三维纺织结构的湿纸输送毛布的横向截面图,每个截面图示出用于改进该三维纺织结构的设置的实施例的变化,图8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放大图,其中图8(a)是示出三维纺织的透视图,图8(b)是从箭头B示出的图8(a)的侧视图,图8(c)是从箭头C示出的图8(a)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线圈组的俯视图,而图11是示出三维纺织结构的线圈组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除了设置抽吸辊123代替一对传输辊29A和29B,并且湿纸输送毛布121和光滑带127的材料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外,在第二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200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其他部分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100。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化描述,不再描述类似的部件。
如图7所示,湿纸输送毛布121包括基体141、毛层143和三维的纺织结构。该基体141为湿纸输送毛布121提供强度。该基体41可以是由纺织MD方向的纱材料和CMD方向的纱材料而构成的纺织织物,可以是由重叠MD方向的纱材料和CMD方向的纱材料而构成的重叠结构,或者可以是通过卷绕具有端部的织物而获得的结构,等等。
该毛层143是短纤维的组合。毛层143通过在基体141或者三维纺织层151上重叠短纤维、利用梳理装置(图中未示出)在基体141上重叠短纤维、并且针刺它们以便互联而形成。或者,通过仅针刺短纤维的组合而互联的无纺层,能够设置在基体141或三维无纺层151上,并且然后,可以针刺一对无纺层和基体141,或一对无纺层和三维纺织层151,以便互联。
如图7(a)至图7(d)所示,可以选择基体141、毛层143和三维纺织层151的各种设置。通过设置基体141和三维纺织层151以相互接触,而形成图7(a)所示的湿纸输送毛布121,而通过在该基体141和三维纺织层151之间插入毛层143,而形成图7(b)所示的湿纸输送毛布121。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湿纸输送毛布121中,湿纸接触层145设置在三维纺织层151侧面上。此外,在图7(c)和图7(d)所示的湿纸输送毛布121中,基体141和三维纺织层151的设置是相反的,并且湿纸接触层145设置在基体141的侧面上。
如图8所示,该三维纺织层151包括两个线圈组153和155、用于互联该两组线圈153和155的互连纱157,互连纱的一部分被对角线交联。换句话说,在三维纺织层151中,互连纱157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之间互联。在这种情况下,构成该三维纺织层151的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的每一个都包括沿着该纺织的方向连续地结合的纵向线圈行(即,线圈纵列(well))和沿着该纺织的横向连续地结合的横向线圈行(stitch line)(即,线圈横列(course))。
互连纱157包括互连纱157A和互连纱157B,该互连纱157A用于互联在两个线圈组153和155中相互面向的正面和反面线圈,而该互连纱157B(即交联纱)用于在与正面和反面线圈组的相对的线圈分开的线圈纵列和线圈横列中的线圈之间对角线地交联。应当注意,在图8中,为了方便起见,第一线圈组153示作连续地结合的黑圆,而第二线圈组155示作连续地结合的白圆。
例如,如果它们具有互连纱157的一部分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之间对角线地交联的结构,可以采用公开在下述待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告中号中在该领域中已知的三维纺织结构151:No.H61-31241、H02-74648、H02-229247、2001-234456等。换句话说,该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可以从诸如图10中所示六角形网状物或图11中所示的菱形网状物的各种结构中选择。此外,对角线地交联的互连纱的设置可以从各种设置中适当地选择。例如,如图9所示,能够提供其中只包括对角线地交联的互连纱157的结构。
通过在湿纸输送毛布121设置具有这种结构的三维纺织层,能够提供改进的压缩弹性和厚度可恢复性。其原因是,由于三维纺织层151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厚度方向对角线地交联的互连纱157支撑该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因而,即便当该三维纺织层151被载荷压缩时,在去掉载荷之后,该交联纱157沿着厚度方向被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结果,压缩弹性和厚度可恢复性可以很高。
特别是,当互连纱157的一部分在该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之间对角线地交联时,与互连纱157不是对角线地交联相比,能够明显地提高压缩弹性和厚度可恢复性。此外,当由于部分互连纱157在该第一和第二线圈组153和155之间对角线地交联而它们被压缩时,能够防止互连纱分离。还有,能够防止压榨辊沿着轴向的摆动,这种摆动在具有互连纱不是对角线地交联的三维纺织结构的毛布中已经看到。
光滑带127可以具有类似于根据前面关于图3和图5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100的湿纸输送毛布21的结构。在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但是,如图3和图4所示,该光滑带127包括基体41、毛层43(包括第一和第二毛层43A和43B)、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45。此外,如图5所示,光滑带127还可以包括纵向地设置在基体41和湿纸接触纤维层45之间的第一毛层43A中的亲水无纺层53,并且可以包括在湿纸接触纤维层45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55。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如图6所示,湿纸W被抽吸辊61抽吸,并且湿纸W的一个表面保持在输送毛布19上。该湿纸W被挤水压榨辊15A和15B挤水,被抽吸辊63抽吸,然后被湿纸输送毛布121输送。其后,湿纸W被抽吸辊123抽吸,并且从湿纸输送毛布121提供给光滑带127。如上所述,该湿纸输送毛布121是包括三维纺织层151的渗透性带,并且其表面比较粗糙。
另一方面,光滑带127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45,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包括通过分裂可裂散纤维45A而形成的细丝,并且带127的表面非常光滑。通过抽吸辊123的抽吸以及当该湿纸W被夹入时附着于光滑表面的趋势,湿纸W可以被可靠地提供给该光滑带127。此外,当湿纸W的一个表面保持在光滑带127上时,该湿纸W被供给光滑带127,并且该湿纸W与该光滑带127一起被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压榨。结果,湿纸W的两个表面变光滑。
在这种情况下,湿纸W的一个表面与湿纸基础纤维层45的非常光滑的表面接触,而另一个表面与第二压榨辊25接触,该第二压榨辊25的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光滑性,使得湿纸W变光滑。因此,能够获得其表面粗糙度非常低的湿纸W。该湿纸W经由传送带65输送到烘干部分13,并且在烘干部分67中烘干。
根据本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装置200,该湿纸W被湿纸输送毛布121输送,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渗透性并且包括基体141、毛层143和三维纺织层151,该纺织层具有两个线圈组153和155和在该两个线圈组153和155之间对角线地交联的互连纱157。然后湿纸W转到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45的微渗透的光滑带127,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直接与湿纸接触并且至少具有可裂散纤维45A。该湿纸W与该光滑带127一起被一对压榨辊23和25压榨,以使湿纸表面变光滑。因此,如果湿纸接触纤维层45形成为包括能够分裂成非常微小的细丝的可裂散纤维45A,则能够提高与湿纸接触纤维层45接触的湿纸W的表面光滑度。结果,能够获得非常光滑的湿纸W。
而且,该湿纸接触纤维层45包括分裂成细丝的许多可裂散纤维45A和重量百分比为1至10%并且渗透进该细丝的间隙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的55。因此,细丝某种程度上被聚合物弹性材料55结合,使得很少发生脱毛并防止细丝从光滑带127上脱落。因此能够获得非常光滑的湿纸表面。此外,由于光滑带127具有适当的恢复性(即,缓冲性),能够提供大量的湿纸W。
还有,用于形成湿纸接触纤维层45的纤维由15至100%重量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与部分的不可裂散纤维构成。因此,通过适当地改变可裂散纤维和不可裂散纤维之间的混合比,能够选择光滑带的特性。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2至图14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具有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的湿纸输送毛布。其他部分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平滑压榨设备。因此,相同的附图表及赋予相同的部件,以便提供简单的描述。
图12(a)至12(d)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湿纸输送毛布的横向截面图,每个截面图示出用于改进包括可熔纤维的层的设置的实施例的变化,图13是示出可熔纤维的放大的截面图,而图14是示出用于描述包括可熔纤维的湿纸输送毛布的热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2(a)至12(d)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湿纸输送毛布221包括基体241、毛层243和湿纸接触纤维层245。更具体地说,第一毛层243A形成在该基体241的湿纸侧表面上,第二毛层243B形成在该基体241的辊子侧或靴侧表面上。此外,湿纸接触纤维层245形成在该第一毛层243A的湿纸侧表面上,以便直接接触湿纸。
如图12(a)所示,该基体241能够使该湿纸输送毛布221具有强度,且可以用包括合成纤维的纺织材料、诸如羊毛的天然纤维、具有重叠结构而不是纺织结构的无纺材料、或薄膜结构等构成,该合成纤维包括例如提供极好的耐磨损、抗疲劳、可延伸性以及防止污染的尼龙6或尼龙66。本实施例采用纺织物作为基体41。
毛层243(包括第一毛层243A和第二毛层243B)是由纤维细度为6分特或以上(通常,约17分特)的短纤维所形成的不可裂散纤维层。用于形成基体241的材料可以适当地用作用于形成毛层243的材料。毛层243是短纤维的组合。通过利用梳理装置(附图中未示出)在基体241上重叠短纤维并且针刺这些短纤维以便联锁,而形成毛层243。另外,可以通过仅仅针刺短纤维的组合能够联锁、将该组合安装在基体241上、并且然后针刺该无纺层和该基体241以便联锁,而联锁无纺层。
该湿纸接触纤维层245由可熔纤维249和非可熔纤维构成。具体说,可熔纤维249可以具有50%的重量百分比,而非可熔纤维可以占其与部分(即,50%重量)。与基体241一起针刺该湿纸接触纤维层245,以便在可熔纤维249和非可熔纤维被重叠在第一毛层243A上之后联锁。
该可熔纤维249的熔点为200℃或更低,优选为120℃至180℃,更优选在140℃附近,并且可以由共聚多酰胺构成。该非可熔纤维的熔点为200℃至300℃,优选为220℃至260℃,并且可以由尼龙6或尼龙66构成。可熔纤维249的熔点和非可熔纤维的熔点的差优选为60℃或以上,以便于热处理加工,这将在下面讨论。此外,熔点可以用差分扫描热量计来测量。
如图13所示,该可熔纤维249是纤维细度为8分特的芯-皮型(core-in-sheath type)可熔纤维。该可熔纤维249通过涂覆纱芯纤维251的外圆周表面而形成,该纱芯纤维251由熔点为大约220℃的尼龙6和熔点为大约140℃的共聚多酰胺253构成。该非可熔纤维由细度为11分特的尼龙6构成。此外,该湿纸接触纤维层245可以由重量百分比为15至100%的可熔纤维249,和占其与部分的非可熔纤维构成。而且,作为另一种可熔纤维249,在德国的待审查日本专利申请公告DE19803493C1中举出两种复合纤维作为例子。
包括可熔纤维249的纤维层的设置除了上面所述的图12(a)所示的之外,可以从图12(b)至图12(d)所示的各种结构选择。在图12(b)所示的湿纸输送毛布121中,该可熔纤维249包含在第一毛层243A和第二毛层243B中。在图12(c)所示的湿纸输送毛布121中,该可熔纤维249只包含在第二毛层243B中。在图12(d)中,该可熔纤维249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245、以及第一和第二毛层243A和243B中。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湿纸输送毛布221中,具有所选择的纤维成分的层被重叠在基体241上。针刺各层以便联锁。因此,能够形成甚至在纤维层内具有均匀的可熔纤维249的不渗透或微渗透层,这利用渗透或胶接聚合物材料的常规方法很难形成。结果,能够获得其能够形成湿纸的最佳特性的湿纸输送毛布221。
该湿纸输送毛布221通过利用热处理来熔化该可熔纤维249,能够具有合适的透水性。换句话说,如图14所示,当作为热处理装置的例子的热压辊在被加热器254在50至70kg/cm2的压力下被加热到约170℃,2至5分钟,湿纸多次通过热压辊255之间的间隙时,熔化可熔纤维249,以提供微渗透的湿纸输送毛布221。通过适当地改变热处理条件(例如,温度、通过次数、或加热时间),能够控制可熔纤维249的溶解度。结果,使湿纸输送毛布221能够具有任何特性。该湿纸输送毛布221在热处理之后的基本(fountain)重量为1400g/m2,密度为0.480g/cm3,孔隙率为8cc/(m2·sec)。
已经被热处理的该微渗透性湿纸输送毛布221与图2所示光滑带27相组合,并且安装在图1所示的平滑压榨设备中,以从该湿纸W造纸。换句话说,与图1相关,被从挤水辊15A和15B输送的湿纸W被抽吸辊61抽吸,并且该湿纸W的一个表面保持在输送毛布19上。然后,湿纸W在挤水辊15A和15B之间输送,以在该湿纸W插入在输送毛布19和湿纸输送毛布221(或湿纸输送毛布21)之间时被挤水。被挤水的湿纸W被抽吸辊63抽吸并且在其一个表面被保持在该湿纸输送毛布221或21上时被输送。然后,该湿纸W在它被插入在湿纸输送毛布221或21和光滑带27之间时,被一对传输辊29A和29B压榨,使得该湿纸W从该湿纸输送毛布221或21提供给光滑带27。此外,该湿纸W被提供给光滑压榨装置17,并且与该光滑带27一起被第一和第二压榨辊23和25压榨,使得湿纸W的两个表面变光滑。然后湿纸W经由传送带65被输送给烘干部分13,并且被烘干器67烘干。
根据本实施例的湿纸输送毛布221,湿纸W被具有包含可熔纤维并且与湿纸W直接接触的湿纸接触纤维层245的微渗透的湿纸输送毛布221所输送;并被转给包含基体31和聚氨酯层33的不渗透光滑带27;并且与该光滑带27一起插入在一对压榨辊23和25之间,使得湿纸的表面变光滑。该可熔纤维249通过热处理被熔化,并且相互结合,使得湿纸输送毛布221的孔隙率减少,并且其表面变光滑。因而,通过调节加热方法,能够获得具有透水性、压缩弹性(即缓冲性)以及光滑表面的湿纸输送毛布221。此外,能够在有效地防止重润湿的同时使湿纸的表面变光滑。还有,由于即便该湿纸输送毛布221的表面变光滑时能够提供极优异的分离性,因此该湿纸W被可靠地转到该光滑带27上。
此外,该湿纸输送毛布221在包括在湿纸输送毛布221中的第一和第二毛层243A和243B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245中选择的单层或多层中包括可熔纤维249。结果,在所选择的层中能够形成渗透层。此外,能够容易地获得适合于被处理的湿纸W的特性的具有透水性和表面光滑性的湿纸输送毛布221。还有,能够有效地使湿纸W具有光滑的表面和极好的纸分离性。
而且,由于当整个湿纸接触纤维层245被熔化时不能获得适当的渗透性,该湿纸接触纤维245包括通过热处理加工部分地不熔化的纤维249和熔化的可熔纤维249,其中部分可熔纤维和非可熔纤维保持不被熔化。因而。能够获得具有适当透水性以及表面光滑性的湿纸输送毛布221。结果,由于即便在表面变光滑时也能够获得极好的纸分离性,因此能够将湿纸W可靠地输送到该光滑带27上。
此外,由于形成包含可熔纤维249的第一毛层243A、第二和243B以及湿纸接触纤维层245的纤维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5至100%可熔纤维和占其与部分的非可熔纤维,因此通过适当地改变可熔纤维249和非可熔纤维之间的混合比例,能够调整湿纸输送毛布221的特性。该湿纸输送毛布221包括基体31和聚氨酯层33,并且适合与光滑带27一起使用,该光滑带27具有比湿纸接触纤维层245的表面更光滑的表面。而且,从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容易想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湿纸输送毛布221的其他功能和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是可以适当地进行任何变化和修改。除此之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的每个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维度、类型、数目、设置位置等不提供限制性的意义,而是如果它们能够实现本发明则可以选择各种变化。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
本申请要求2005年5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公告号2005-159965,和2005年9月30日提交的2005-289138号的权益,上述申请的整个内容结合于此供参考。

Claims (23)

1.一种安装在设置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设备,该平滑压榨设备包括:
具有光滑表面第一压榨辊;
具有光滑表面并面向该第一压榨辊的第二压榨辊;
与湿纸一起插入在该第一压榨辊和第二压榨辊之间以使湿纸的表面变光滑的光滑带;以及
用于输送湿纸并且将该湿纸转到该光滑带的湿纸输送毛布,
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至少包括可裂散纤维并直接与湿纸接触,并且
其中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和直接与该湿纸接触的聚氨酯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括在该光滑带的聚氨酯层中的聚氨酯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并且具有按照JIS A硬度标准的90°至98°的硬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括在该光滑带的聚氨酯层中的聚氨酯是一种按照JIS A硬度标准具有90°至95°硬度并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的聚氨酯和按照JIS A硬度标准具有95°至98°硬度并且不包含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的聚氨酯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括在该光滑带的聚氨酯层中的聚氨酯通过固化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固化剂和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的混合物形成,该非活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相对于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和固化剂的总量具有0.5至25%的重量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该固化剂是二甲硫基甲苯二胺或亚甲基双邻氯苯胺。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
包括可裂散纤维的湿纸接触纤维层,并且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以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
包括分裂成细丝的许多可裂散纤维和渗透在该细丝的间隙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以便该细丝和聚合物弹性材料直接与湿纸接触;以及
设置在该第一毛层和该湿纸接触纤维层之间的亲水无纺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含在该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具有1至10%的重量百分比。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含在该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纤维是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不可裂散纤维组成。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该可裂散纤维在分裂之前具有3.3分特的或更小的细度。
11.一种安装在设置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设备,该平滑压榨设备包括:
具有光滑表面第一压榨辊;
具有光滑表面并面向该第一压榨辊的第二压榨辊;
与湿纸一起插入在该第一压榨辊和第二压榨辊之间以使湿纸的表面变光滑的光滑带;以及
用于输送湿纸并将该湿纸转到该光滑带的湿纸输送毛布,
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三维纺织结构,该三维纺织结构包括基体、毛层、两个线圈组、以及用于互联该两个线圈组的互连纱,该互连纱的一部分被对角线地交联,并且
其中该光滑带至少包括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可裂散纤维并且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该光滑带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
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可裂散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该光滑带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和
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可分裂成细丝的许多可裂散纤维和渗透在该细丝的间隙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以便该细丝和聚合物弹性材料直接与湿纸接触;以及
设置在该第一毛层和湿纸接触层之间的亲水无纺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聚合物弹性材料具有1至10%的重量百分比。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包含在湿纸接触纤维层中的纤维是由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裂散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非可裂散纤维组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该可裂散纤维在分裂之前具有3.3分特或更小的细度。
17.一种安装在设置于封闭拉式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设备,该平滑压榨设备包括:
具有光滑表面第一压榨辊;
具有光滑表面并面向该第一压榨辊的第二压榨辊;
与湿纸一起插入在该第一压榨辊和第二压榨辊之间以使湿纸表面变光滑的光滑带;以及
用于输送湿纸并将该湿纸转到该光滑带的湿纸输送毛布,
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具有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至少包括可熔纤维并且直接与湿纸接触,并且
其中该光滑带包括基体和直接与湿纸接触的氨聚氨酯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
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可熔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二毛层;以及
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二毛层;以及
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的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湿纸接触。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中,其中该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并包括可熔纤维的第二毛层;以及
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可熔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该湿纸接触纤维层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22.如权利要求17、18和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所述湿纸输送毛布包括:
基体;
形成在该基体的湿纸侧表面上的第一毛层;
形成在该基体的辊子侧表面上的第二毛层;以及
湿纸接触纤维层,该湿纸接触纤维层包括用热力工熔化的可熔纤维并形成在该第一毛层的湿纸侧表面上,以便该可熔纤维能够直接与该湿纸接触。
23.如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设备,其中用于形成包含可熔纤维的该第一毛层、第二毛层和湿纸接触纤维层的纤维包括具有15至100%重量百分比的可熔纤维和占其余部分的非可熔纤维。
CNA2006800194706A 2005-05-31 2006-05-31 平滑压榨设备 Pending CN101189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9965/2005 2005-05-31
JP2005159965 2005-05-31
JP289138/2005 2005-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391A true CN101189391A (zh) 2008-05-28

Family

ID=3948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94706A Pending CN101189391A (zh) 2005-05-31 2006-05-31 平滑压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893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8645A (zh) * 2014-02-03 2015-08-05 株式会社市川 湿纸幅传送用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8645A (zh) * 2014-02-03 2015-08-05 株式会社市川 湿纸幅传送用带
CN104818645B (zh) * 2014-02-03 2018-09-14 市川株式会社 湿纸幅传送用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45576B2 (ja) しなやかなつや出し工程用ベルト
CN103669094B (zh) 湿纸幅传送带、抄纸系统、及抄纸方法
EP2711457B1 (en) Wet paper web transfer belt
EP1767694B1 (en) Felt for papermaking
JP5090566B1 (ja)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EP2213789B1 (en) Felt for papermaking
US20090014143A1 (en) Smoothing Press Apparatus
CN101189391A (zh) 平滑压榨设备
EP2206828B1 (en) Belt for conveying wet web
US20050081570A1 (en) Paper machine belt
CA2477099A1 (en) Papermachine belt
JP2008013878A (ja) 抄紙用フェルト
JP4958447B2 (ja) 抄紙搬送フェルト
JP4480006B2 (ja) シュープレス用の抄紙搬送フェルトおよび該抄紙搬送フェルトを備えたシュープレス型抄紙機のプレス装置
JP4865132B2 (ja) 転送帯
EP1944411A1 (en) Press felt for papermaking
JP4566484B2 (ja) 製紙機械用ドライヤーフェルト
JP4712508B2 (ja) シュープレス用の抄紙搬送フェルトおよび該抄紙搬送フェルトを備えたシュープレス型抄紙機のプレス装置
JP2006144149A (ja) 抄紙搬送フェルトおよび該抄紙搬送フェルトを備えた抄紙機のプレ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