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6053A -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6053A
CN101176053A CNA2006800101985A CN200680010198A CN101176053A CN 101176053 A CN101176053 A CN 101176053A CN A2006800101985 A CNA2006800101985 A CN A2006800101985A CN 200680010198 A CN200680010198 A CN 200680010198A CN 101176053 A CN101176053 A CN 101176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nter key
input
zone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01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崎真一
山本浩司
井上茂之
白石孝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76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6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06F3/0219Special purpose key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4Arrangements for ergonomically adjusting the disposition of keys of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06F3/04897Special 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mands for improving display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methods for entering alphabetical characters, e.g. multi-tap or dictionary disambig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输入装置,其目的在于,即使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也不会明显降低输入效率,包括:输入键(9),在规定区域上显示有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等;对应存储部(71),存储对应于输入键(9)上规定区域的规定字符相关信息等;区域检测部(70),检测物体正在接触所述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选择部(72),从所存储的信息中选择与区域检测部(70)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作为输入信息;按压检测部(74),检测输入键(9)是否被按下了,或是否解除了输入键(9)被按下的状态;以及确定部(75),在按压检测部(74)检测到输入键(9)被按下、或解除了输入键(9)被按下的状态时,将由选择部(72)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具备的输入装置进行简便的操作。
背景技术
图1是以往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以往的移动终端100与输入装置即操作部101组成一体,并且它还包括显示部102、扬声器103、话筒104等。
而且,在移动终端的操作部101上配置有输入键、功能键、选择键以及确定键。输入键由从0至9的数字键、*键以及#键等12种键构成。功能键用于调用“清除”、“笔记”、“静音”等功能。一般而言,用户在操作移动终端时,以一只手拿着移动终端,并用该一只手的拇指操作输入键、功能键、选择键以及确定键。
以往的这种移动终端的设计不便于进行对于字符、数字、记号等的输入操作。例如,在输入日文“おはよぅ”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以下操作:按下五次数字1键来依“あ”→“ぃ”→“ぅ”→“え”→“お”的顺序转换字符,并输入第五个字“お”;按下一次数字6键,输入“は”字;按下三次数字8键来依“ゃ”→“ゆ”→“よ”的顺序转换字符,并输入第三个字“よ”;按下三次数字1键来依“あ”→“ぃ”→“ぅ”的顺序转换字符,并输入第三个字“ぅ”。即,为了输入“おはよぅ”四个字,必须操作10次按键。
图2用于说明在操作以往的移动终端时拇指所受的负担。以往的移动终端的按键不是考虑到手指便于操作的区域来配置的。即,在操作离拇指根部远的区域A上的按键时,拇指所受的负担较小,但在操作离拇指根部近的区域B上的按键时,拇指所受的负担大。因此,操作按键的次数越多,进行操作的手或手指所受的负担越大,这可能成为精神和身体疲劳的原因。而且,进行操作的手或手指过疲劳的情况下,例如在换手拿移动终端时,可能让移动终端掉落、破坏。
近几年,随着移动终端的多功能化而增加了操作按键的次数,则突出了所述问题。尤其是为了发邮件等而进行字符输入操作的情况下,随着邮件可发送的字符数增加,操作按键的次数也明显增加。因此,按键操作很可能成为精神和身体疲劳的原因,所述问题要尽快解决。于是,以往的技术建议通过减少操作按键的次数,来减轻操作时用户所受的负担(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图3表示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显示画面200及键盘201L、键盘201R。在键盘上配置有包含接触传感器的多个按键210L及键盘201R,各按键分配有输入数值或字符的功能。在画面上显示软键盘300,这是与分配到各按键的功能有关的信息。在拇指接触键盘的按键时,接触传感器就检测到拇指接触的按键,并只使与该检测到的按键相对应的软键盘按键辉亮。在此状态下按下该按键210L及键盘201R,则能够选择分配到该按键的功能。如此,采用分别向多个按键分配一字符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操作按键的次数,减轻操作时用户所受的负担。
图4是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其他键盘(小键盘)820的模式图。如图4所示,键盘820包括触觉反馈发生器821、压力传感器822以及手指位置传感器823。手指位置传感器823检测用户的手指所接触的位置。压力传感器822在检测到用户的手指所接触的位置的状态下,检测用户是否以规定压力以上的压力按下按键。触觉反馈发生器821是压电驱动器或振动驱动器,其在压力传感器822检测到规定压力以上的压力的情况下,判断为用户按下了手指位置传感器823检测到的手指位置,并向用户提供按下按键时的感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手指所接触的位置分配不同的功能(指令),而不须按指令设定多个按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355606号公报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具有这种问题,即,只有用户的手指接触键盘201L及键盘201R上排列的某按键时,才使对应于该按键的软按键辉亮起来,因此输入第一个字符的操作是很烦琐的。即,用户只有接触某一按键后,才能知道所要按下的按键排列在哪里。因此,用户必须首先接触多个按键中的某一按键,确认辉亮的软按键之后,如果该软按键不是所要按下的软按键的情况下,确认辉亮的软按键与所要按下的软按键的位置关系,并使手指移动,从而使所要按下的软按键辉亮起来。即使只输入一个字符,用户也必须通过所述顺序,而在此情况下明显降低输入效率。
并且,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对一个按键分配多个字符的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是,难以识别字符的输入是否完毕。即,虽然该结构通过触觉反馈发生器821的振动来让用户感觉到完毕了字符的输入,不过,用户还没有习惯该振动的强度时,不能立即识别字符的输入到底是否完毕。而且,老人等可能难以感觉到用自己的手指接触的东西是否正在振动。在此情况下,用户每当进行输入一字符的操作后,就要通过软键盘300下方的输入结果显示部120所显示的内容确认是否输入了所要输入的字符,而明显降低输入效率。
如上所述,采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但可能明显降低输入效率,这样不一定能减轻用户所受的精神和身体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即使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也不会明显降低输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输入装置是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其要点在于,包括:按键式输入键,该键的规定区域上显示有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对应存储单元,其存储与所述输入键上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区域检测单元,其检测物体正在接触所述输入键上的哪个区域;选择单元,其从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单元的信息中,选择与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按压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输入键是否被按下了,或检测是否解除了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状态;以及确定单元,其在所述按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输入键被按下了的时候,或检测到解除了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状态的时候,将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由此,用户只要使手指滑动在一输入键上,就可以从多个信息中选择目的信息,并且,只要按下一次输入键,就可以确定所选择的信息,从而能够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并且,由于在输入键的各区域上显示有分配在该区域的信息,因此在输入第一个字符的情况下,也能容易找到显示有该字符的输入键。进而,由于采用的输入键是按键式的输入键,因此通过按下输入键这很简单的操作就能输入字符等。即,即使减少按键次数,也不会发生以往常有的输入效率明显降低的问题。
在这里,所述输入装置也可以包括确定信息存储单元,该确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信息;所述选择单元可以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存储在所述确定信息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由此,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确定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
并且,所述输入装置也可以包括选择信息存储单元,该选择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所述选择单元可以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存储在所述选择信息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由此,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
并且,所述输入装置也可以以所述各输入键为单位包括确定信息存储单元,该确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信息;所述选择单元可以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存储在该被接触的输入键用的所述确定信息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由此,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确定通过该输入键确定的上一个信息。
并且,所述输入装置也可以以所述各输入键为单位包括选择信息存储单元,该选择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所述选择单元可以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存储在该被接触的输入键用的所述选择信息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由此,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选择通过该输入键选择的上一个信息。
并且,所述选择单元可以在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从该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区域中选择与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由此,即使接触了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也能选择与目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因此不用进行不可接触其他区域而只要接触特定区域这样严密的工作。
并且,所述区域检测单元可以在检测到多个区域的情况下,向所述选择单元通知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由此,也能获得与所述同样的效果。即,即使接触了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也能选择与目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因此不用进行不可接触其他区域而只要接触特定区域这样严密的工作。
并且,所述输入装置也可以包括变更单元,该变更单元变更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单元中的信息。由此,例如可将日文平假名和片假名相互转换,能够将面积有限的区域与很多信息相对应。
并且,所述变更单元也可以在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信息被确定的次数越多的情况下,越扩大与该信息相对应的区域面积。由此,随着用户反复使用该输入装置,扩大与输入频度高的信息相对应的区域,并缩小与输入频度低的信息相对应的区域,从而更容易进行输入操作,能够应对用户特性来设定区域。
并且,也可以包括多个上述输入键。由此,可按照用户的手的大小、手指的长短、爱好,将多个输入键配置到适当的位置。而且,可将一输入键与相互关联的多个信息相对应,即将各输入键分别与不同的信息组(例如,日文平假名50音图中的あ行、か行等)相对应,从而能将输入键配置为用户容易理解的形状)。
并且,上述输入键可以配置为m×n的矩阵状。由此,用户只要使操作用的手指向输入装置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就能找到目的输入键,并使手指滑动在目的输入键上,从而能够选择信息。即,只要将手指的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相组合来进行单纯的工作,就能够选择目的信息。进而,如果将输入键配置为与以往的移动终端相同的形状,就不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并且,上述输入键也可以是数字键组。由此,各输入键分别对应于数字0至9中的任一数字,且,用户只要使手指滑动在数字键组上,就能选择其他信息。因此,可将输入键配置为对数字和其他信息都要进行输入的情况下用户能容易理解的形状。
并且,也可以使上述输入键的配置大致呈平行状。即,在输入装置上向横方向或纵方向排列多个输入键的情况下,用户只要向该输入装置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手指,就可选择输入键,并只要向选择输入键时不使手指移动的方向移动手指,就可选择字符。
并且,也可以使上述输入键的配置大致呈圆孤形。由此,可以按照用户的手和手指可移动的范围,尤其按照拇指可移动的范围来配置输入键。
并且,所述对应存储单元可以将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与大致呈直线状的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相对应。由此,在输入键上,只要使手指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及与此相反的方向(例如,左右方向)滑动即可,而不须考虑使手指向其他方向(例如,上下方向)滑动。
并且,也可以包括一上述输入键。由此,可以在一输入键上选择所有信息,而不需要使手指移到其他输入键上所需的时间和力量。
并且,所述对应存储单元将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与大致呈矩阵状的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相对应。由此,在一输入键上配置矩阵状的区域,并可以在该矩阵状的各区域上例如配置日文的假名。因此,通过一输入键则可进行发送邮件等时经常利用的日文假名的输入操作,从而能够缩短输入日文所需的时间。
再者,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为所述输入装置,还能实现为具备所述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此外,也可以实现为将所述输入装置具备的特征性单元作为步骤的输入方法。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涉及的输入装置的情况下,用户只要使手指滑动在一输入键上,就可以从多个信息中选择目的信息,并且,只要按下一次输入键,就可以确定所选择的信息,从而能够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并且,由于在输入键的各区域上显示有分配在该区域的信息,因此在输入第一个字符的情况下,也能容易找到显示有该字符的输入键。进而,由于采用的输入键是按键式的输入键,因此通过按下输入键这很简单的操作就能输入字符等。即,即使减少按键次数,也不会发生以往常有的输入效率明显降低的问题。
另外,无论用户接触输入键上的哪个区域,都能首先选择该输入键中己确定的信息,因此,在要输入与过去确定的信息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只要按下输入键就能确定信息,而不须要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上,可以减轻用户所受的操作负担。
并且,无论用户接触输入键上的哪个区域,都能首先选择上次选择过的信息,因此,不用重新检索信息,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
另外,即使用户接触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选择目的信息,因此,不用进行不接触其他区域而只接触特定区域这样严密的工作,能够减少输入错误的发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
并且,由于根据过去的输入次数变更输入键上所分配的各区域的范围,因此能够应对用户的特性来设定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图。
图2用于说明操作以往的移动终端时拇指所受的负担。
图3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信息处理设备。
图4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其他键盘的模式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图。
图6(A)及图6(B)是一种功能方框图,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中枢部。
图7是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部的对应表T的概念图。
图8是区域检测部及按压检测部的说明图。
图9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结构。
图10是公知的液晶显示按键开关的模式结构图。
图11是一种流程图,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工作。
图12(A)、图12(B)、图12(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13(A)、图13(B)、图13(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14(A)、图14(B)、图14(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15表示用户接触多个区域时的显示状态。
图16表示变更各区域的范围的情况。
图17(A)及图17(B)表示转换所要输入的信息的情况。
图18(A)、图18(B)、图18(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19表示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和确定信息存储部中的信息的转移。
图20是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图。
图21表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结构。
图22是一种流程图,表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工作。
图23(A)、图23(B)、图23(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24(A)、图24(B)、图24(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25(A)、图25(B)、图25(C)表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
图26是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图。
图27表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结构。
图28是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的外观图。
图29表示第四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21、41、51  输入装置
2              第一壳体
3              第二壳体
4              铰链部
5              天线
6              扬声器
7              显示部
8              声音输入部
9、29、49、59  输入键
10、30、50、60 区域
11             字符转换键
12             确定键
13             信息输入转换键
70             区域检测部
71             对应存储部
72             选择部
73             选择信息存储部
74             按压检测部
75             确定部
76             确定信息存储部
100            移动终端
101        以往的移动终端的操作部
102        以往的移动终端的显示部
103        以往的移动终端的扬声器
104        以往的移动终端的话筒
120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输入结果显示部
200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画面
201L、201R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键盘
210L、210R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按键
300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软键盘
820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其他键盘
821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触觉反馈发生器
822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压力传感器
823        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手指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例。在以下各图中,对于相同要素赋予相同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根据图5至图19说明第一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具备输入装置1的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并可折叠。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通过铰链部4相连接。第一壳体2包括输出声音用的扬声器6以及用于显示输入装置1所输入的信息的显示部7。在第二壳体3上设有输入声音用的声音输入部8以及具备多个按键式输入键9的输入装置1。在移动终端100的头顶部设有天线5。本移动终端100具有的功能可实现通话、收发邮件、连接互联网等,不过,由于这些功能不是本发明的要点,因此在这里省略说明。
图6(A)及图6(B)是一种功能方框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中枢部。该输入装置1用于输入信息,包括:输入键9、区域检测部70、对应存储部71、选择部72、选择信息存储部73、按压检测部74、确定部75以及确定信息存储部76。
选择部72及确定部75例如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用于实现选择部72及确定部75的中央处理器可以是共同的中央处理器。对于选择部72及确定部75的功能,以后描述。
对应存储部71、选择信息存储部73以及确定信息存储部76例如可通过随机存储器等存储单元来实现。用于实现所述存储部71、73以及76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是共同的存储单元(共同的随机存储器等)。再者,对于由所述存储部71、73以及76存储的信息,以后描述。
图6(A)所示,区域检测部70检测物体正在接触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对应存储部71存储与输入键9上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选择部72从对应存储部71存储的信息中选择与区域检测部70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选择信息存储部73存储选择部72选择的信息。
再者,所述字符相关信息是文字、数字、符号的总称,功能信息是与“邮件”、“web”、“设定”、“摄像机”等输入装置具有的功能相关的信息。
图6(B)所示,按压检测部74检测输入键9是否被按下了,或检测是否解除了输入键9被按下的状态。在按压检测部74检测到输入键9被按下时,或检测到解除了输入键9被按下的状态时,确定部75将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确定信息存储部76存储由确定部75确定的信息。
图7是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部71的对应表T的概念图。即,表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对应于字符“あ”、“ぃ”、“ぅ”的状态。在这里,将区域只称为“第一区域”等,而该区域是与输入键9的表面相对应的,可以根据XY坐标值或离基准位置的坐标值表示。
图8是说明区域检测部70及按压检测部74的图。
区域检测部70是用于检测物体正在接触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的单元,具体而言,是配置在输入键9上的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S。对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S的四角加以相同的电压,从而在该传感器的表面产生电场。在此状态下,用户的手指接触传感器时,发生与从传感器的四角到手指的距离成正比例关系的电容量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四角的电容量变化计算手指的坐标位置。根据该原则,区域检测部70利用XY坐标等确定用户的手指正在接触的区域。
按压检测部74是用于检测输入键9是否被按下了的单元,具体而言,是键触点9a。即,本实施例中采用按键式输入键。该按键式输入键具有一物理性按键结构,该按键表面进行上下方向的机械性运动。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结构。输入装置1由多个输入键9构成,这些输入键9配置为3×4的矩阵状。在各输入键9上分配有直线状的多个区域10。而分别在各输入键9上的区域10中的第一行分配有从0至9的数字中的任一数字或记号“*”、“#”中的任一种,并分别在剩余的区域10上分配有字符、记号等信息。
如此,输入键9上的规定区域显示有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为了实现该显示,可以采用打印或铭刻等简单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将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设在按键表面来实现该显示,在此情况下能够按需要变更显示内容。
图10是公知的液晶显示按键开关的模式结构图(附图来源:于2002年12月由日本开关器工业株式会社发行的共491页“日本开闭器综合样本2003(日文名称:“Nihon Kaiheiki総合カタログ2003”)中的新产品IS)。在该按键开关的按键头K上采用36像素×24像素(共864像素)的广视角液晶,能够通过该像素显示图像或字符。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输入键9进行的说明都以按键头采用这种液晶显示器为前提。
并且,如上所述,在输入键9上配置有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S。通过该接触传感器S,能够检测用户正在接触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10。即,用户在任意输入键9上使手指滑动时,配置在输入键9上的接触传感器S就与此感应。由此,能够检测用户正在选择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并能选择与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图11是一种流程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工作。图12(A)至(C)、图13(A)至(C)、图14(A)至(C)均表示用户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具备输入装置1的移动终端100来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即表示根据图11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时的顺序。
以下,根据图1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工作。在这里,本输入装置1除了输入键9以外,还包括:用于将所输入的日文文字转换为日文汉字、日文片假名等的字符转换键11、用于确定所输入的字符确定键12以及用于转换所要输入的字符种类的信息输入转换键13。
首先,用户接触任意输入键9时(图11中S1-1),选择部72判断是否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存储有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图11中S1-2)。在这里,“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是通过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9上来选择的信息,并且是还没有按下输入键9时的未确定信息。即,例如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手指离开输入键9的情况下,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存储与手指在刚离开输入键前接触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
输入装置具备这种选择信息存储部73,使得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都能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因此,不用重新检索信息,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以下,继续说明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还没有存储任何信息的情况(图11中S1-2“否”)。
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没有存储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的情况下,选择部72判断是否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图11中S1-3)。在这里,“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是通过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9上来选择的信息,且是通过按下输入键9来确定的信息。即,通过按下输入键9来确定了所输入的信息的情况下,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该确定的信息。
如图12(A)所示,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字符的情况下(图11中S1-3“是”),选择部72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字符“も”(图11中S1-5),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11中S1-7),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此时,用户要输入字符“も”的情况下,只要按下输入键9,就能将字符“も”确定为输入信息(图11中S1-8“是”)。
输入装置具备这种确定信息存储部76,使得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9上的哪个区域,都能首先确定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因此,为了确定所输入的信息,不用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9上,从而可以减轻操作负担的同时,能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
再者,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没有存储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图11中S1-3“否”),选择部72选择与用户接触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图11中S1-4),将该信息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11中S1-7),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在正在选择字符“も”的状态下,用户不按输入键9(图11中S1-8“否”),而如图12(B)所示,接触输入键9上的分配有字符“ま”的区域10时(图11中S1-9),选择部72就选择字符“ま”(图11中S1-10),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11中S1-11),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在此状态下,用户不按输入键9(图11中S1-12“否”),而如图12(C)所示,使手指滑动到其他区域(例如“め”的区域)时(图11中S1-9),选择部72选择字符“め”(图11中S1-10),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11中S1-11),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并且,如图13(A)所示,用户在接触输入键9上的分配有字符“ま”的区域10的状态下按下输入键9时(图11中S1-8“是”),如图13(B)所示,字符“ま”确定为输入信息(图11中S1-13),并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该字符(图11中S1-14),而且,字符“ま”显示在显示部7上的状态下,可以输入下一个信息。
此时,选择部72将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的信息归零,从而消除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的信息。由此,用户要接着输入字符的情况下(图11中S1-15“否”),在又接触了在上一次操作的过程中用于确定的输入键9时(图11中S1-1),由于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还没有存储任何信息(图11中S1-2“否”),因此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图11中S1-3)。因此,为了确定所输入的信息,用户不用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9上,在减轻操作负担的同时,能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
在确定字符“ま”后,不愿意结束字符的输入(图11中S1-15“否”),而还要通过同一输入键9来继续输入字符的情况下,就在此状态下使手指滑动到分配有字符“め”的区域(图11中S1-9)。由此,如图13(C)所示,在显示部7上显示有“ま”的状态下,选择部72选择字符“め”(图11中S1-10),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11中S1-11),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进而,如图14(A)所示,在显示字符“め”的状态下按下输入键9时(图11中S1-12“是”),字符“め”确定为输入信息(图11中S1-13),并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该字符“め”(图11中S1-14),从而使显示部7处于显示有字符“まめ”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结束字符的输入(图11中S1-15“是”),然后,如图14(B)所示,按下字符转换键11时(图11中S1-16),就显示要将字符“まめ”转换成汉字时的候补字符。由此,从该候补字符中选择目的字符,并且,如图14(C)所示,通过按下确定键12(图11中S1-17),从而结束字符“豆”(“まめ”的汉字标记)的输入。
如此,只要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上,就能查到目的信息,而且,只要按一次输入键,就可以将该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
图15表示用户同时接触配置在输入键9上的多个区域10时,分配到其中一区域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7上的情况。即,由于在输入键9上配置有多个信息,因此用户接触的面积越大,越可能同时接触相邻的区域。选择部72分别算出所接触的这些区域的面积,并从其中选择与面积最大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通过所述方法选择的信息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且显示到显示部7上。在这里,区域10上分配有字符“7“、“ま”、“み”、“む”、“め”、“も”,其中被接触的面积最大的区域是分配有“ま”的区域,因此显示部7显示字符“ま”。
在所述说明中,由选择部72算出正在被接触的区域的面积,并从其中选择与面积最大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由作为区域检测单元的接触传感器来检测正在被接触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区域。即使采用由接触传感器检测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并将该检测结果通知给选择部72的结构,也能获得与所述同样的效果。
如此,即使在用户接触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选择目的信息,则不用进行不可接触其他区域而只要接触特定区域这样严密的工作。因此,能够减少输入错误的发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从而减轻操作用的用户的手指所受的负担,即可减轻精神和身体负担来顺畅进行操作。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示意图,表示对分配到输入键9上的各区域10的范围进行变更的情况。如图16所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对应于各区域10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的次数累积起来,并存储该累积次数,根据该存储的累积次数对各区域10分配面积。这种分配范围的变更是可通过变更所述对应表T的内容来实现的。如此,随着变更对应表T的内容,输入键9上的LCD显示的内容也同样变更。在这里,由于按“み”、“7”、“も”、“む”、“め”、“ま”的顺序依次增加累积次数,因此按该顺序依次扩大分配的区域面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应对用户的特性来设定区域10。
再者,不一定要根据累积次数对各区域10分配范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对各区域分配区域,例如,根据正在输入的文章的内容预测下一字符,并根据应对其概率的值进行分配。
图17(A)及图17(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示意图,表示转换所要输入的信息的情况。输入装置1具备信息输入转换键13,通过按下信息输入转换键13,可以将日文平假名输入模式、日文片假名输入模式、英文字符输入模式相互转换。这种转换也可以通过变更所述对应表T的内容来实现。在此情况下,随着变更对应表T的内容,输入键9上的LCD显示的内容也同样变更。
如图17(A)所示,输入键9上的各区域10对应于数字及日文平假名时,按下信息输入转换键13。此时,分配在输入键9上的区域10的范围被变更,而如图17(B)所示,各区域10分别对应于英文字符“A”、“B”、“C”。由此,即使不增加输入键9的数量,也能设定日文平假名输入模式、日文片假名输入模式、英文字符输入模式,从而能够输入很多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对输入键9上分配多个区域,并将该多个区域分别与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相对应。并且,在用户接触输入键9时,显示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信息。通过这种方法,只要在显示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按下一次输入键9这简便的操作,就可以输入信息。
换而言之,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1的情况下,即使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也不会发生以往常有的输入效率明显降低的问题。即,用户只要使手指滑动在一输入键9上,就可以从多个信息中选择目的信息,并且,只要按下一次输入键9,就可以确定所选择的信息,从而能够减少按下按键的次数。
另外,由于在输入键9的各区域上显示有分配在该区域的信息,因此在输入第一个字符的情况下,也可容易找到显示有该字符的输入键9。尤其是,在只输入一个字符的情况下,采用以往的技术时会明显降低输入效率,不过,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就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进而,由于采用的输入键9是按键式的输入键,因此通过按下输入键9这样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就能输入字符等。即,按键式输入键具有的物理性特性是,在按下方向上存在深度限制,而按到规定深度后,不能再按到更深。这种特性是按键式输入键具有的共同特性,因该特性,用户在物理上不能进一步按下按键时就可认识到完毕了字符等的输入。
如此,即使不使手指在一输入键上进行严密的操作,也能从多个信息中选择规定的信息,并且,只要按下一次输入键,就能够确定输入信息。由此,减轻操作用的用户的手、手指等所受的负担,可以顺畅进行精神和身体负担较轻的操作。
并且,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因此,在要输入与过去确定的信息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只要按下输入键就能确定信息,而不须要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上,可以减轻用户所受的操作负担。
并且,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因此,不用重新检索信息,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
另外,即使用户接触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选择目的信息。因此,不用进行不可接触其他区域而只要接触特定区域这样严密的工作,能够减少输入错误的发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
进而,由于根据过去的输入次数变更输入键上所分配的各区域的范围,因此能够应对用户的特性来设定区域。
在这里,举例的是将输入键9排列为3×4矩阵状的结构,不过,也可以排列为其他形状。
并且,在图17(A)及图17(B)中举例的是用于将日文平假名输入模式、日文片假名输入模式、英文字符输入模式相互转换的“信息输入转换键13”,不过,该转换键13进行转换的对象没有任何限制。即,也可以代替“信息输入转换键13”,采用用于对所述输入装置1具有的各种功能进行转换的“功能转换键13”。该输入装置1例如具有以下各种功能: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邮件”功能;用于阅览网页的“web”功能;用于变更所述输入装置1内设定的信息的“设定”功能;用于启动所述输入装置1装载的摄像机的“摄像机”功能等。当然,这种转换也可以通过变更所述对应表T的内容来实现。
并且,在所述描述中,由按压检测部74检测到输入键9被按下了的时候,就将选择部72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由按压检测部74检测到解除了输入键9被按下的状态时,将由选择部72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在此情况下,用户按下了输入键9时,转到选择模式(即,转到可从多个信息中选择目的信息的模式)。由此,用户只要使手指滑动在正在按下的输入键9上,就能从多个信息中选择目的信息,并且,只要解除该输入键9被按下的状态(即,只要使手指从该输入键9离开),就可以确定所选择的信息。通过这种输入方式,只要进行按下一次输入键9这一简便的操作,就可输入信息,并能够获得与所述同样的效果。
进而,在所述描述的前提是,多个输入键9共同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不过,也可以使各输入键9分别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在使各输入键9分别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以下特殊效果。
图18(A)至图18(C)表示用户利用输入装置1来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该输入装置1按各输入键9分别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在这里,如图18(A)至图18(C)所示,在要输入“まり”这些字符的情况下,用户弄错,接触了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而没有接触分配“ま”行的输入键9(日文字符“ま”属于“ま”行,字符“り”属于“ら”行)。
在此状态下,用户不接触分配“ま”行的输入键9,而使手指滑动在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上,并选择字符“り”(图18(A))。由此,显示部7上显示字符“り”。
接着,用户接触分配“ま”行的输入键9,确定字符“ま”(图18(B))。具体而言,使手指滑动在分配“ま”行的输入键9上,选择字符“ま”,并按下该输入键9。由此,在显示部7上代替字符“り”显示字符“ま”。
然后,用户接触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时,就选择字符“り”。此时,由于接触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上的任何区域,都要选择字符“り”(以后描述),因此在显示部7上显示字符“まり”。在此状态下,用户按下该输入键9时,就确定字符“り”,结果确定字符“まり”(图18(C))。
图19表示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的信息的转移。在这里,说明输入所述字符“まり”的情况。图中表示的状态(A)、(B)、(C)分别相当于图18(A)、图18(B)、图18(C)表示的状态,并图中表示的“-”意味着没有存储任何信息。
首先,图18(A)所示,用户在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上滑动手指来选择字符“り”时,与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相对应的(以下称“‘ら行’用的”。对于其他行也同样)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存储字符“り”。
其次,如图18(B)所示,用户接触分配“ま”行的输入键9来确定字符“ま”时,在“ま”行用的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字符“ま”。当然,确定字符“ま”前存在选择字符“ま”的步骤,其步骤中在“ま”行用的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存储有字符“ま”,不过,在这里省略其图。
然后,如图18(C)所示,用户接触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时,存储在“ら”行用的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的字符“り”被选择,并在此状态下用户按下该输入键9时,字符“り”被确定。
如此,采用各输入键9分别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的结构的情况下,用户接触某输入键9上的任何区域,都能通过该输入键9首先选择上次选择过的信息。由此,其贡献在于,即使不注意而接触了其他输入键9的情况下,也不降低输入效率。并且,其贡献也在于,在使手指滑动来选择目的信息的状态下,即使手指从输入键9离开,也只要按下手指所离开的输入键9,无论按下哪个区域都能确定上次选择过的信息。
另一方面,采用各输入键9分别具备确定信息存储部76的结构的情况下,用户接触某输入键9上的任何区域,都能通过该输入键9首先确定上次确定过的信息。以下,根据所述例子进行说明,即:在完毕输入字符“まり”时,在“ま”行用的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字符“ま”,并在“ら”行用的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字符“り”,因此,接着还要输入字符“まり”的情况下,只要按下分配“ま”行的输入键9和分配“ら”行的输入键9即可。
这种功能在经常输入特定信息的情况下很有用。例如,从多种记号中,只对记号“·”经常进行输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特定输入键9设为记号“.”的专用输入键9来利用。而不仅经常输入记号“.”,而且经常输入记号“/”的情况下,将这些记号分别分配给不同的输入键9即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特定的输入键9设为记号“.”的专用输入键来利用,并且可以将其他特定的输入键9设为记号“/”的专用输入键9来利用
(第二实施例)
关于第二实施例,根据图20、图21、图22、图23(A)至(C)、图24(A)至(C)及图25(A)至(C),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点。再者,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具备输入装置21的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图。除了输入装置21的结构之外,该移动终端100的结构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21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21的结构。该输入装置21由一输入键29构成。在输入键29上,配置有矩阵状的区域30,各区域对应于数字或记号或日文的假名。并且,在输入键29上,配置有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其能检测用户正在接触输入键29上的哪个区域。因此,用户在任意输入键29上使手指滑动时,配置在输入键29上的接触传感器与此感应,能检测手指正在选择输入键29上各区域30的哪个信息。
图22是一种流程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21的工作。图23(A)至(C)、图24(A)至(C)、图25(A)至(C)均表示用户利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具备输入装置21的移动终端100来进行输入操作的情况,即表示根据图22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操作时的顺序。
以下,根据图22至图2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21的工作。在这里,本输入装置21除了输入键29以外,还包括字符转换键11及确定键12。
首先,用户接触任意输入键29时(图22中S2-1),选择部72判断是否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存储有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图22中S2-2)。在这里,“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是通过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29上来选择的信息,且是还没有按下输入键29时的未确定信息。即,例如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手指离开输入键29的情况下,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存储与手指在刚离开输入键前接触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
输入装置具备这种选择信息存储部73,使得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29上的哪个区域,都能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因此,不用重新检索信息,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以下,继续说明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还没有存储任何信息的情况(图22中S2-2“否”)。
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没有存储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的情况下,选择部72判断是否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图22中S2-3)。在这里,“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是通过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29上来选择的信息,且是通过按下输入键29来确定的信息。即,通过按下输入键29来确定了所输入的信息的情况下,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该确定的信息。
如图23(A)所示,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有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字符的情况下(图22中S2-3“是”),选择部72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字符“も”(图22中S2-5),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22中S2-7),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此时,用户要输入字符“も”的情况下,只要按下输入键29,就能将字符“も”确定为输入信息(图22中S2-8“是”)。
输入装置具备这种确定信息存储部76,使得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29上的哪个区域,都能首先确定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因此,为了确定所输入的信息,不用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29上,从而可以减轻操作负担的同时,能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
再者,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没有存储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图22中S2-3“否”),选择部72选择与用户接触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图22中S2-4),将该信息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22中S2-7),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在正在选择字符“も”的状态下,用户不按输入键29(图22中S2-8“否”),而如图23(B)所示,接触输入键29上的分配有字符“ま”的区域30时(图22中S2-9),选择部72就选择字符“ま”(图22中S2-10),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22中S2-11),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在此状态下,用户不按输入键29(图22中S2-12“否”),而如图23(C)所示,使手指滑动到其他区域(例如“め”的区域)时(图22中S2-9),选择部72选择字符“め”(图22中S2-10),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22中S2-11),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并且,如图24(A)所示,用户在接触输入键29上的分配有字符“ま”的区域30的状态下按下输入键29时(图22中S2-8“是”),如图24(B)所示,字符“ま”确定为输入信息(图22中S2-13),并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该字符(图11中S1-14),而且,字符“ま”显示在显示部7上的状态下,可以输入下一个信息。
此时,选择部72将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的信息归零,从而消除存储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的信息。由此,用户要接着输入字符的情况下(图22中S2-15“否”),又接触了在上一次操作的过程中用于确定的输入键29时(图22中S2-1),由于在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还没有存储任何信息(图22中S2-2“否”),因此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图22中S2-3)。因此,为了确定所输入的信息,用户不用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29上,从而可以减轻操作负担的同时,能够缩短输入操作需要的时间。
在确定字符“ま”后,不愿意结束字符的输入(图22中S2-15“否”),而还要通过同一输入键29来继续输入字符的情况下,就在此状态下使手指滑动到分配有字符“め”的区域(图22中S2-9)。由此,如图24(C)所示,在显示部7上显示“ま”的状态下,选择部72选择字符“め”(图22中S2-10),将该字符存储到选择信息存储部73中(图22中S2-11),并显示到显示部7上。
进而,如图25(A)所示,在显示字符“め”的状态下按下输入键29时(图22中S2-12“是”),字符“め”确定为输入信息(图22中S2-13),并在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中存储该字符“め”(图22中S2-14),从而使显示部7处于显示有字符“まめ”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结束字符的输入(图22中S2-15“是”),并且,如图25(B)所示,按下字符转换键11时(图22中S2-16),就显示要将字符“まめ”转换成汉字时的候补字符。由此,从该候补字符中选择目的字符,并且,如图25(C)所示,通过按下确定键12(图22中S2-17),从而结束字符“豆”(“まめ”的汉字标记)的输入。
如此,只要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上,就能查到目的信息,而且,只要按一次输入键,就可以将该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21的情况下,只要使手指滑动在一输入键29上,就能查到目的信息,而能在一输入键29上将所有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因此,其贡献在于,可获得所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效果,而且不需要使手指移到其他输入键上所需的时间和力量。由此,能够减轻操作用的手和手指所受的负担,即可减轻精神和身体负担来舒畅进行操作。并且,用户无论接触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确定的信息。因此,在要输入与过去确定的信息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只要按下输入键就能够确定信息,而不须要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上,可以减轻用户所受的操作负担。
并且,用户无论接触任何输入键上的任何区域,都可以首先选择通过上一次操作选择的信息。因此,不用重新检索信息,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
而且,本实施例也与第一实施例同样,采用将对应于各区域的信息显示在输入键上的结构。由此,即使在显示部上不显示所选择的信息,用户也在接触输入键前,能通过输入键上的显示内容容易获知目的信息。尤其是,如本实施例那样,信息排列为纵横二维状的情况下,如果输入键上显示有信息,则可以让用户容易记住信息的排列位置,因此很有用。
(第三实施例)
关于第三实施例,根据图26及图27,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不同的点。再者,对于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图2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具备输入装置41的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图。除了输入装置41的结构之外,该移动终端100的结构都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
图2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41的结构。该输入装置41由多个输入键49构成。输入键49向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排列。并且,在输入键49上,区域50配置为直线状,各区域对应于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进而,在输入键49上,配置有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其能检测用户正在接触输入键49上的哪个区域。因此,用户在任意输入键49上使手指滑动时,配置在输入键49上的接触传感器与此感应,能检测手指正在选择输入键49上各区域的哪个信息。
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对于具备输入装置41的移动终端进行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对于具备多个输入键的输入装置进行的操作相同。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41的情况下,用户只有要选择输入键49时才使手指向左右方向移动,并只有要选择字符时才使手指向上下方向滑动。因此,其贡献在于,可获得所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效果,而且能够对用户更易懂、更简单地配置输入键。由此,能够减轻操作用的手和手指所受的负担,即可减轻精神和身体负担来舒畅进行操作。
而且,本实施例也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同样,采用将对应于各区域的信息显示在输入键上的结构。由此,即使在显示部7上不显示所选择的信息,用户也在接触输入键前,能通过输入键上的显示内容容易获知目的信息。
而,在这里,向移动终端100的横向排列了输入键49,不过,当然可以排列成其他形状。例如,也可以向移动终端100的纵向排列输入键49;也可以将向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排列的各输入键相组合。
另外,在所述描述中的前提是,多个输入键49共同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不过,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使各输入键49分别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在此情况下的特殊效果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描述。
(第四实施例)
关于第四实施例,根据图28及图29,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不同的点。再者,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
图2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具备输入装置51的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图。除了输入装置51的结构之外,该移动终端100的结构都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相同。
图29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51的结构。该输入装置51由多个输入键59构成。输入键59配置在移动终端100上,并大致呈圆弧形。并且,在输入键59上配置有区域60,各区域对应于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进而,在输入键59上,配置有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其能检测用户正在接触输入键59上的哪个区域。因此,用户在任意输入键59上使手指滑动时,配置在输入键59上的接触传感器与此感应,能检测手指正在选择输入键59上各区域的哪个信息。
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对于具备输入装置51的移动终端进行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对于具备多个输入键的输入装置进行的操作相同。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输入装置51的情况下,由于输入键59配置在移动终端100上并大致呈圆弧形,因此不仅能获得所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效果,还能获得这样一个效果,即,可以进行应对用户的手和手指可移动的范围的操作,尤其能进行应对拇指可移动的范围的操作。因此,能够减轻操作用的手和手指所受的负担,即可减轻精神和身体负担来舒畅进行操作。
而,在这里,输入键59配置在移动终端100上并大致呈圆孤形,不过,当然可以配置为其他形状。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100上配置为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配置为将直线和圆弧形相组合的形状。并且,所述圆弧不一定只具有一中心点,而可以将圆弧和直线相组合来构成圆弧,也可以将具有多个中心点的圆形相组合来构成圆弧。
另外,在所述描述中的前提是,多个输入键59共同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不过,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使各输入键59分别具备选择信息存储部73和确定信息存储部76。在此情况下的特殊效果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描述。
并且,在所述描述中,采用了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判断用户正在接触哪个区域的方式,都可以采用,例如可采用电磁感应方式、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等的触摸传感器或光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
并且,在所述描述中,所述区域检测部70检测出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代替静电容量式接触传感器而采用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检测压力最大的区域即可。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输入键最好由硬件构成,不过,也可以由接触屏等软件构成。即,在所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输入键构成为在一物理性按键上分配有多个软键。而接触软键来选择信息,并按下物理性按键来确定信息。因此,如果只由软键构成输入键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另外结构,以使之起相当于按下物理性按键的作用(采用用于将所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的结构)。对于该结构没有任何限制,而例如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即,在选择信息后经过规定时间时(例如经过2秒种时),就将该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通过这种方法,只要接触一次对应于目的信息的区域即进行很简便的操作,就能获得与所述同样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显示部不仅向用户直观地传递信息,还可以包括通过声音、光等传递信息的单元。
而且,本发明涉及的将区域分配到输入键的方法不限于所述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
在这里,所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字符相关信息是文字、数字、记号的总称。所述文字不仅包括日文的平假名、片假名、汉字,还包括英文字符、韩朝文字符、中文字符等。即,所述文字只要是可用于人们相互沟通的记号,无论什么记号都可以。而,所述数字不仅包括阿拉伯数字,还包括罗马数字及汉字数字。并且,所述记号不仅包括“!”、“?”、标点符号等输入字符时必需的记号,还包括表情符号、图标等。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输入日文的情况,不过,输入的信息当然可以是其他语言的信息。即,如果将图7所示的对应表T中的信息置换为其他语言的信息,则可以通过同样的操作实现中文、英文、德文、法文等的输入。
而且,所述对应表T包括的信息不限于字符相关信息或功能信息,而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将音乐信息、电视节目信息等与对应表T相对应的情况下,用户通过使手指滑动在输入键上来可以选择音乐或电视节目,并通过按下输入键来能够确定所选择的目的音乐或电视节目。
而且,不一定要通过所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将输入键上的区域与信息相对应,而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将大体呈矩阵状的区域与日文的假名相对应,不过,所对应的信息只要是经常被输入的信息即可,例如可以将英文字符、数字等与区域相对应。
再者,所述说明中举例描述了将本发明适用于移动终端时的结构,不过,本发明的适用对象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遥控器、游戏机等携带设备,这些设备以一只手携带,并以另一手进行输入操作。
本发明涉及的输入装置作为即使减少按键的按下次数也不会明显降低输入效率的移动电话、遥控器、游戏机等有用。

Claims (19)

1.一种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式输入键,该键的规定区域上显示有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
对应存储单元,其将所述输入键上的规定区域和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相对应地存储;
区域检测单元,其检测物体正在接触所述输入键上的哪个区域;
选择单元,其从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单元的信息中,选择与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按压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情况或所述输入键的按下被解除的情况;以及
确定单元,其在所述按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情况或所述输入键的按下被解除的情况时,将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确定信息存储单元,该确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信息,
所述选择单元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在所述确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选择信息存储单元,该选择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
所述选择单元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在所述选择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以所述各输入键为单位包括确定信息存储单元,该确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信息,
所述选择单元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在该被接触的输入键用的所述确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以所述各输入键为单位包括选择信息存储单元,该选择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
所述选择单元在物体接触所述输入键时,选择在该被接触的输入键用的所述选择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在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多个区域的情况下,选择与该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区域中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检测单元在检测到多个区域的情况下,向所述选择单元通知接触面积最大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还包括变更单元,该变更单元变更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单元中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单元对于被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次数越多的信息,越扩大与该信息相对应的区域面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输入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键配置为m×n的矩阵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键是数字键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键的配置大致呈平行状。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键的配置大致呈圆孤形。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存储单元将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与大致呈直线状的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相对应。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键为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存储单元将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与大致呈矩阵状的多个区域中的各区域相对应。
18.一种可输入信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键式输入键,该键的规定区域上显示有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
对应存储单元,其将所述输入键上的规定区域与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相对应地存储;
区域检测单元,其检测物体正在接触所述输入键上的哪个区域;
选择单元,其从存储在所述对应存储单元的信息中,选择与所述区域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按压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情况或所述输入键的按下被解除的情况;以及
确定单元,其在所述按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情况或所述输入键的按下被解除的情况时,将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
19.一种用于输入信息的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检测步骤,检测物体正在接触该输入键上的哪个区域,其中,在输入键的规定区域上显示有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
选择步骤,从与所述输入键上的规定区域相对应的规定的字符相关信息或规定的功能信息中,选择与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输入信息;
按压检测步骤,检测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情况或所述输入键的按下被解除的情况;以及
确定步骤,在所述按压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输入键被按下的情况或所述输入键的按下被解除的情况时,将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信息确定为输入信息。
CNA2006800101985A 2005-03-29 2006-03-16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11760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6146/2005 2005-03-29
JP2005096146 2005-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6053A true CN101176053A (zh) 2008-05-07

Family

ID=3705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01985A Pending CN101176053A (zh) 2005-03-29 2006-03-16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09368A1 (zh)
JP (1) JPWO2006103947A1 (zh)
CN (1) CN101176053A (zh)
WO (1) WO200610394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254A (zh) * 2010-09-09 2011-01-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导航按键的电子设备及利用其实现的导航方法
CN102289325A (zh) * 2011-09-21 2011-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触碰区域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2483664A (zh) * 2009-07-14 2012-05-30 索尼电脑娱乐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多点触控文本输入用方法和设备
CN103080889A (zh) * 2010-08-26 2013-05-01 京瓷株式会社 字符串检索装置
CN103995673A (zh) * 2014-06-09 2014-08-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键盘布局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1741394B (zh) * 2009-11-03 2015-01-2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检测按键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5365A (zh) * 2014-12-29 2015-05-13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交互装置及方法
CN106462267A (zh) * 2014-05-09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显示操作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6523A (ja) * 2006-10-06 2008-04-24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US8750938B2 (en) 2008-09-29 2014-06-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Glow touch feedback for virtual input devices
US20110014983A1 (en) * 2009-07-14 2011-01-20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ouch game commands
JP2011232988A (ja) * 2010-04-28 2011-11-17 Brother Ind Ltd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640496B2 (ja) * 2010-06-25 2014-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US8719724B2 (en) * 2011-03-16 2014-05-0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enlarging characters displayed on an adaptive touch screen key pad
WO2018078488A1 (en) * 2016-10-25 2018-05-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panel inpu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7273A (en) * 1974-03-29 1976-06-29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pushbutton telephone keys for generation of alpha-numeric information
JPH0620570A (ja) * 1991-12-26 1994-01-28 Nippon Kaiheiki Kogyo Kk 表示装置付き押釦スイッチ
US5682538A (en) * 1994-08-12 1997-10-28 Wall Data Incorporated Automatic adaptive computer screen generation
FI105601B (fi) * 1997-02-04 2000-09-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Käyttökielestä riippuva kirjainten syöttö numeronäppäimillä
US6278442B1 (en) * 1998-06-26 2001-08-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keyboard optimized for use with the thumbs
US6370282B1 (en) * 1999-03-03 2002-04-09 Flashpoint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vanced text editing in a portable digital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button interface
TWI235942B (en) * 2001-10-29 2005-07-11 Oqo Inc Keyboard with variable-sized key
JP2004127072A (ja) * 2002-10-04 2004-04-22 Smk Corp 指示入力装置
US7136047B2 (en) * 2003-04-09 2006-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oftware multi-tap input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664A (zh) * 2009-07-14 2012-05-30 索尼电脑娱乐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多点触控文本输入用方法和设备
CN102483664B (zh) * 2009-07-14 2015-11-25 索尼电脑娱乐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多点触控文本输入用方法和设备
CN101741394B (zh) * 2009-11-03 2015-01-2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检测按键输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80889A (zh) * 2010-08-26 2013-05-01 京瓷株式会社 字符串检索装置
CN101951254A (zh) * 2010-09-09 2011-01-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导航按键的电子设备及利用其实现的导航方法
CN102289325A (zh) * 2011-09-21 2011-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触碰区域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06462267A (zh) * 2014-05-09 2017-02-22 株式会社电装 显示操作系统
CN106462267B (zh) * 2014-05-09 2019-10-18 株式会社电装 显示操作系统
CN103995673A (zh) * 2014-06-09 2014-08-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键盘布局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615365A (zh) * 2014-12-29 2015-05-13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交互装置及方法
CN104615365B (zh) * 2014-12-29 2017-10-31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交互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6103947A1 (ja) 2008-09-04
WO2006103947A1 (ja) 2006-10-05
US20090009368A1 (en) 200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6053A (zh)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1273324B (zh) 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KR100617821B1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US8605039B2 (en) Text input
EP2073508B1 (en) 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thereof
CA2405846C (en) Efficient entry of characters into a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liance
EP1962172A1 (en) Input device
US8253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acter input modul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haracters thereof
CN103324428A (zh) 用于符号输入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1065719A (zh) 用于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小键盘
US20090267900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user interfa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portable device
US7656314B2 (en) Input device
KR20070079855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81903A (zh) 12键qwerty文本输入方法
CN1851626B (zh) 输入装置
KR101808774B1 (ko) 가상 키보드 구조, 가상 키패드 기반 문자 입력 방법, 이를 실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되어 있는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KR100906777B1 (ko) 영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65257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 입력 장치와 문자 인식 방법
KR100556577B1 (ko) 이중센서로 구성된 키패드를 가지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0772282B1 (ko) 문자 입력 장치
KR200325998Y1 (ko) 이중센서로 구성된 키패드를 가지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0570793B1 (ko) 통신용 단말기의 문자/숫자 입력장치 및 입력방법
KR20070082777A (ko) 문자 입력 기능을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문자 입력방법
FR2757714A1 (fr) Interrupteur electromagnetique a faible course
KR20070086394A (ko) 문자입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