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0470A -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0470A
CN101170470A CNA2007101802048A CN200710180204A CN101170470A CN 101170470 A CN101170470 A CN 101170470A CN A2007101802048 A CNA2007101802048 A CN A2007101802048A CN 200710180204 A CN200710180204 A CN 200710180204A CN 101170470 A CN101170470 A CN 101170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address
user
station address
bu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02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0470B (zh
Inventor
拉尔夫·赫克
蒂洛·默林
斯蒂芬·斯文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BB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ABB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170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0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0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04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04L12/413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H04L12/4135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with random access, e.g. carrier-sense multiple-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using bit-wise arbi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Bus for use in autom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总线系统的方法,其中多个用户通过相同的总线导线彼此通信,并为所有用户分配来自有限的地址预留的用户地址。为了避免地址冲突,建议由每个将要新加入一个已有总线系统的用户递归地在对总线进行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以总线数据流中的当前用户地址侦听,并当识别出在总线数据流中的自身用户地址时,这个自身的用户地址被改变一个可预定的偏移量。

Description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由众多的用户组成,这些用户通过一根共用的导线彼此通信,其中所述导线可以被划分成段,即所谓的节。众所周知的是,为这种类型的总线系统的用户分别分配一个各自的用户地址,所述用户地址唯一地识别了总线系统中的相应用户。
尤其是在现场总线系统中,地址预留中的最大用户数根据定义受到限制。因此由Manfred Popp的著作“Profibus-DP:grundlagen,tipsund Tricks für Anwender”,Hüthig,Heidelberg,1998已知:一个Profilbus总线系统的最大限度配置可包括最多126个用户,地址为0至125。
已知地址可借助开关、尤其是采用DIP开关来设定。其中尽管所设定的总线用户地址在当时是可读取的,但只有当知道所有活动总线用户的地址并由操作员无误地设定新用户地址时才能避免地址冲突。其中系统固有的人工干预是充满错误的。除此之外,DIP开关的结构尺寸和湿度敏感性也是存在缺点的。后面提到的特性敏感地限制了这样实现的总线用户的设置地点。
此外还已知总线用户的地址可基于软件来设定。但通过软件所述地址只能由另一个激活的总线系统来输入。目前如果没有这种第二个系统,要读取或更改地址都是不可能的。同样需要知道开放的地址空间。这里也不能排除错误状况。
在如Profilbus总线的总线系统中,其中通过将总线导线拆分开并插入总线插头可以引入另一个用户,存在这样的潜在危险:总线系统中的两个用户具有相同的用户地址。当调用这个被双重分配的用户地址时,这两个用户都试图应答,从而当同时访问总线时会引起访问冲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用于操作这种类型的总线系统的方法,其中不用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就能可靠地避免由双重给出的用户地址而导致的访问冲突。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由一种总线系统出发,在这种总线系统中多个用户通过相同的总线导线彼此通信,并为所有用户分配来自有限的地址预留的用户地址。其中还为每个将要新加入的用户分配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在用户第一次开始工作时涉及工厂设定,或者当用户已经工作时源自已经历的安装。地址被保存在存储器中,并可通过程序中的指令来更改。
本发明还由下述情况出发,即在总线系统中,每个用户实际上也参与通信,并且在此之后,其地址被可识别地包含在一个可设定的时间窗内的总线数据流中。
根据本发明,建议由每个将要新加入一个已有总线系统的用户递归地在对总线进行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以总线数据流中的当前用户地址侦听一段规定的时间,并当由该用户识别出在总线数据流中的自身用户地址时,这个自身的用户地址根据可预先给定的安排(Schema)自动改变。
具体来说,每个将要新加入的用户首先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仅对总线进行读取访问,并且当其自身的当前用户地址出现时对总线数据流进行分析。
一旦要新加入的用户得知了他在总线数据流中的地址,他就根据预定的安排自行改变其自身的地址,并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对总线的新的只读访问进行检验,以检查在总线数据流中是否出现了他的新地址。这一系列步骤递归地重复,直至该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在总线数据流中再发现他的地址。然后该用户的当前地址被一次设置到总线系统中,并允许该用户对总线进行写访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建议用户的地址被改变一个可预定的偏移量。其中用户的地址在每个递归过程中都改变同样的偏移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在至少一个总线周期的时间段内由要新加入的用户侦听总线。尤其是对于主/从结构的总线系统,在一个总线周期内每个从机都由主机响应一次。这意味着,在经过一个完整的总线周期之后,在总线系统中出现的所有地址都会在总线数据流中出现至少一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在Profibus总线系统的例子中对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做进一步说明。正如已经在说明书开始部分所述的那样,在最大限度配置中,一个Profibus总线系统最多可包括126个用户,其地址为0至125。每个用户至少配备有信号处理装置、尤其是控制器,以及存储装置,用于可调用地存放其地址。
在该实施例的范围内由以下情况出发:在总线系统中已经有地址为#1至#47的用户是激活的,并彼此通信。此外还由以下情况出发:另外一个用户要加入该总线系统,该用户在先前的配置中所分配的地址是#33。在此之后,所考虑的总线系统具有两个地址#33。
地址为#33的新加入的用户在对总线的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在至少一个总线周期的时间段内侦听总线,并由总线数据量确定地址#33已经被另一个激活的用户所占用。针对这种情况,新加入的用户根据预定的安排自行改变其自身的用户地址。
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建议,要新加入的用户的用户地址改变一个可预定的偏移量。另外,这个偏移量的取值是“5”。在此之后,要新加入的用户使其地址#33增加该偏移量至#33+5=#38,并在对总线进行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在至少一个总线周期的时间段内对总线数据量进行侦听,看地址#38是否出现。在上面给定的前提条件下,新加入的用户得知在总线数据流中出现了当前的地址#38,并根据预定的安排将其地址重新变为地址#38+5=#43。而根据预定安排的最近一次地址改变是改变到#43+5=#48,得到一个在总线系统中仅出现一次的地址。新加入的用户通过这个地址#48来进行总线系统中的通信。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偏移量的值设为“1”。此后新加入的用户的用户地址当每次在总线数据流中识别出自身的地址时都以递归方式递增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偏移量具有负的计数值。尤其是可以将偏移量的值设为“-1”。此后新加入的用户的用户地址当每次在总线数据流中识别出自身的地址时都以递归方式递减1。
递增1和递减1都是常见的控制器的基本指令,能够具有优点地在程序运行中很容易地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由新加入的用户在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在一段可预定的固定时间段内侦听总线,这个时间段这样来测定,使得该总线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该时间段内至少响应一次。这样,对于没有定义总线周期的总线系统也能确保每个激活用户的地址在总线系统中出现一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建议地址空间的取值范围是可调节的。这样,对于基于其技术实现方式适合于以不同的地址空间在不同总线系统中工作的用户来说,可以避免设置位于相应总线系统中可靠的地址空间之外的地址。
当新加入的用户以适当的地址结合到总线系统中以进行激活通信之后,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建议为这个加入的用户可操作地分配一个新的用户地址。这样就有利地实现了在特定用户组对应于预订地址范围的配置中,新加入的用户可以根据其所属的用户组被排列到相应的地址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操作总线系统的方法,其中多个用户通过相同的总线导线彼此通信,并为所有用户分配来自有限的地址预留的用户地址,其特征在于,由每个将要新加入一个已有总线系统的用户递归地
-在对总线进行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以总线数据流中的当前用户地址侦听一段规定的时间,并且
-当由该用户识别出在总线数据流中的自身用户地址时,这个自身的用户地址根据可预先给定的安排自动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新加入的用户的用户地址被改变一个可预定的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新加入的用户的用户地址递增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新加入的用户的用户地址递减1。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新加入的用户在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在至少一个总线周期的时间段内侦听所述总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要新加入的用户在第一次发送访问之前在一个可预定的固定时间段内侦听所述总线,这个时间段这样来测定,使得该总线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该时间段内至少响应一次。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址空间的取值范围是可调节的。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功登录到总线系统中之后,为加入的用户可操作地分配一个新的用户地址。
CN200710180204.8A 2006-10-25 2007-10-11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0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50134A DE102006050134A1 (de) 2006-10-25 2006-10-25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Bussystems
DE102006050134.9 2006-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0470A true CN101170470A (zh) 2008-04-30
CN101170470B CN101170470B (zh) 2014-03-05

Family

ID=3924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020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0470B (zh) 2006-10-25 2007-10-11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04294A1 (zh)
CN (1) CN101170470B (zh)
DE (1) DE1020060501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5789A (zh) * 2012-11-14 2014-05-28 波凯特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具有总线系统的射流系统
CN104137489A (zh) * 2011-12-22 2014-11-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总线系统的用户站之间传递消息的方法
CN113347048A (zh) * 2021-07-28 2021-09-03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网络组态的方法、节点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35771A1 (de) * 2010-08-19 2012-02-23 Pilz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Vergabe von Teilnehmeradressen an Busteilnehmer eines busbasierten Steuerungssystems
US10218672B2 (en) * 2012-09-05 2019-02-26 Hexagon Technology Center Gmbh Measuring machine communication with automatic address allo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8568A1 (de) * 1993-03-18 1994-09-22 Telefunken Microelectro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atenverarbeitungsanlage
KR100359092B1 (ko) * 1998-11-18 2003-02-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가변 등시성 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그 장치
US6917626B1 (en) * 1999-11-30 2005-07-12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luster network device address assignment
DE10000302B4 (de) * 2000-01-05 2011-08-11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von Daten zwischen wenigstens zwei mit einem Bussystem verbundenen Teilnehmern
DE10040438A1 (de) * 2000-08-18 2002-03-07 Siemens Ag Adressvergabeverfahren für mindestens einen neu an ein Bussystem angeschlossenen Busteilnehm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7489A (zh) * 2011-12-22 2014-11-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总线系统的用户站之间传递消息的方法
CN104137489B (zh) * 2011-12-22 2018-03-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总线系统的用户站之间传递消息的方法
CN103825789A (zh) * 2012-11-14 2014-05-28 波凯特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具有总线系统的射流系统
CN103825789B (zh) * 2012-11-14 2017-10-03 波凯特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和具有总线系统的射流系统
US10230657B2 (en) 2012-11-14 2019-03-12 Buerkert Werke Gmbh BUS system, method of operating a BUS system, and fluidic system with a BUS system
CN113347048A (zh) * 2021-07-28 2021-09-03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网络组态的方法、节点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7048B (zh) * 2021-07-28 2021-11-02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网络组态的方法、节点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6050134A1 (de) 2008-04-30
US20080104294A1 (en) 2008-05-01
CN101170470B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0471A (zh)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CN102647486B (zh) 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和系统
DE10029645B4 (de) Verfahren zur Adressierung von Netzwerkkomponenten
US1093154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of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81901B (zh) 借助冲突检查的总线地址自动分配
CN101170470A (zh) 用于操作现场总线的方法
US20080140815A1 (en) Network Device Location and Configuration
CA2771514A1 (en) Method for the assignment of network addresses for ventilators
DE102012220187A1 (de) Fahrzeugeigen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CN104967700A (zh)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器的软件升级方法及网络地址分配方法
CN105338129B (zh) 自动分址方法、显示终端和模块终端
CN111083055B (zh) 一种客户端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0417934B (zh) 基于IPv6的智能电网分层地址配置方法
CN108429641A (zh)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US7019636B2 (en) Electronic system with a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 and method of multiple access
CN111371659A (zh) 一种rs485从设备地址自动分配的方法
EP3313051B1 (de) Verfahren zur adressvergabe für eine vielzahl von zählern zur verbrauchsmessung sowie system aus gateway, master-adapter und slave-adapter
CN103139322A (zh) 用于识别在通信网络中组合的设备的方法
DE102019121085A1 (de) Netzwerkanordnung und Adressierung von Netzwerkkomponenten für einen Ladepark
JP464523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のアドレス自動設定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090029073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23665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4697291A (zh) 可用ip地址段获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E102015121291A1 (de) Busanordnung mit Teilnehmer mit Sicherheits-Adress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usanordnung
DE102016004095B4 (de) Automatisches Eingrenzen eines physikalischen Netzwerkfehlers zur Laufze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