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9721B -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9721B
CN101159721B CN2007101661656A CN200710166165A CN101159721B CN 101159721 B CN101159721 B CN 101159721B CN 2007101661656 A CN2007101661656 A CN 2007101661656A CN 200710166165 A CN200710166165 A CN 200710166165A CN 101159721 B CN101159721 B CN 1011597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session border
border control
control appliance
call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61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9721A (zh
Inventor
魏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661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9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9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9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7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所述系统包括:SDD和多个SBC。所述SDD包括选择模块、目标地址修改模块和源地址修改模块。所述SBC包括映射关系查找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将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选择的SBC的地址,向SBC发送呼叫报文;SBC收到呼叫报文后,查找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转换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SDD;SDD收到SBC发送的呼叫报文后,将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SDD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该呼叫报文。本发明实现了互通网关的扩容问题,并且扩展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技术的发展,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将最终统一到IP网络中,通过公共的分组网承载语音、数据和视频已为大家所共识。在这种业务驱动和网络融合的趋势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应运而生。
随着NGN的广泛应用,各企业开始大规模部署VoIP(Voice over IP,IP语音),为了保障IP网络的安全和业务性能,SBC(Session Border Control,会话边界控制器)技术越来越受业界关注。SBC作为会话边界控制器,为所有进入或退出网络的信息流、媒体流提供了必经通道。
SBC通常部署在驻地网、企业网的出口或部署在城域网的汇聚层,用以解决驻地网和企业网内的私网用户使用IP电信业务时遇到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穿越、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此时,对SBC的容量要求不高。
此外,SBC还可以部署在两个不同运营商NGN网络之间或两个不同城域网之间,代理软交换之间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SIP-T、H.323信令,实现两个不同IP地址域的NGN网络互通,并隐藏各自的网络拓扑。其中,SBC设备作为不同NGN之间业务的互通网关。
一般情况下,SBC作为互通网关,部署在两个不同运营商NGN之间或两个不同城域网之间时,参见图1,其中,SBC作为互通网关,以软交换Softx A向软交换Softx C发起呼叫为例,5060为呼叫的默认(known)端口,软交换Softx A的地址为1.1.1.2,SBC的接入地址为1.1.1.1,服务地址为2.1.2.1,软交换Softx B的地址为2.1.2.2,在SBC上存在一条映射map:(1.1.1.1,(2.1.2.1,2.1.2.2)),现有的SBC作为互通网关的使用方式如下:
这样当软交换Softx A向SBC的接入地址1.1.1.1:5060发起呼叫,SBC转换信令报文中的地址信息(1.1.1.2:5060,1.1.1.1:5060)为(2.1.2.1:10000,2.1.2.2:5060),并建立会话信息,然后向软交换Softx B发起呼叫,其中,地址(1.1.1.2:5060)中5060是软交换Softx A的本地端口,地址(2.1.2.1:10000)中10000是SBC为这条映射分配的端口。通过几次交互,完成呼叫建立过程。
上述映射map:(1.1.1.1,(2.1.2.1,2.1.2.2))还可以扩展为map:(1.1.1.1,(2.1.2.1,2.1.2.2),(2.1.3.1,2.1.3.2),(2.1.4.1,2.1.4.2),(2.1.5.1,2.1.5.2)),其中,(2.1.3.1,2.1.3.2),(2.1.4.1,2.1.4.2),(2.1.5.1,2.1.5.2)的关系同(2.1.2.1,2.1.2.2)类似,表示可以有多个服务地址和多个软交换,可以起到负载分担的作用。
但当SBC部署到国际关口局或大运营商网络之间时,SBC的容量开始成为瓶颈。现有技术解决容量受限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多台SBC进行扩容,该技术需要通过配置将不同的用户划分到不同的SBC,将用户的流量分配给对应的SBC。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通过多台SBC实现扩容时,需要改变原有网络,修改软交换的配置,同时配置比较复杂,容易出错,并且,这种扩容方式不方便,每次增加一台SBC,可能全局修改配置,扩展性也比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扩展互通网关的呼叫容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互通网关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令分发设备和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用于从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令分发设备,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从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目标地址修改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源地址修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用于与所述信令分发设备配合使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包括:
映射关系查找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模块所查找到的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代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信令分发设备接收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选择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将所述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向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收到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后,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收到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后,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信令分发设备上相连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用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做为互通网关,解决了原有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做为互通网关时的容量受限的问题,以及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做为互通网关时的配置复杂和扩展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SBC做为互通网关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互通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互通网关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互通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信令分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业务代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台SDD(Signaling Distribution Device,信令分发设备),该SDD下挂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扩大了互通网关的容量。其中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可以作为信令代理设备SBC,也可以作为媒体代理设备MBC(Media Border Control,媒体边界控制器),以下实施例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以SBC为例进行说明,MBC的方式与其类似。
实施例1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通网关系统,包括:SDD和多个SBC;
其中,SDD用于从多个SBC中选择一个SBC,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选择的SBC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SBC;还用于接收所选SBC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SBC用于当接收到SDD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该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转换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SDD。
为了使SDD能够识别出每个SBC,进一步地,SDD具体包括:
标识分配模块,用于通过为多个SBC分配端口号范围标识每个SBC;
第一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标识分配模块所分配的端口号范围,从多个SBC中选择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端口号对应的SBC;
第一地址转换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第一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所选择的SBC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SBC;还用于接收所选择的SBC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例如,参见图3,其中,一台SDD下挂两台SBC,分别为SBC1和SBC2,在SDD上采用端口号范围来标识每个SBC,例如SBC1用端口号范围10000-19999标识,SBC2用端口号范围20000-29999来标识。当收到目标端口号在10000-19999范围内的呼叫报文时,SDD将此呼叫报文发送给SBC1,当收到目标端口号在20000-29999范围内的呼叫报文时,SDD将此呼叫报文发送给SBC2。另外,SBC可以作为信令代理设备,或者作为媒体代理设备,或者作为信令和媒体代理设备,它为信令或媒体分配的端口号也需从自身设备的端口号范围内分配,在本实施例中SBC1的端口号范围是10000-19999,SBC2的端口号范围是20000-2999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通网关系统,包括:SDD和多个SBC;为了使每个SBC上的负载均衡,参见图4,SDD具体包括:
剩余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接收SBC上报的剩余资源,根据SBC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该SBC的剩余能力;其中,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第二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用于根据剩余能力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剩余能力,从多个SBC中选择一个SBC。
第二地址转换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第二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所选择的SBC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SBC;还用于接收所选择的SBC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SBC具体包括:
资源上报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向SDD上报本地剩余资源;
映射关系查找模块,用于当接收到SDD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该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查找模块所查到的映射关系转换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SDD。
本实施例中的SBC通过资源上报模块动态向SDD上报本地资源信息时,通常选择安全可信的方式(例如:认证或加密方式)上报。上报的本地剩余资源包括其内存和CPU的剩余资源状态;SDD收到SBC上报的剩余资源后,进行保存,当收到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时,根据保存的剩余资源信息计算每个SBC的剩余能力,在计算SBC的剩余能力时,也可以参考之前发送给每个SBC的呼叫报文量,当某个SBC的呼叫报文量比较稳定,内存和CPU变化很快时,也可以参考各个SBC的权重,用加权平均来计算,例如;取统计周期为6秒进行加权平均,例如:前2秒的权重为2,中间两秒的权重为4,后两秒的权重为8。或者,设置SBC的权重为变化的,例如,当某台SBC被选择接收呼叫报文的次数每达到N次(例如1次、2次或3次等)时,将其权重减1。
通过比较各个SBC的剩余能力,选择剩余能力大的SBC,SDD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转发给所选择的SBC。在计算剩余能力时,可以定义以下参数:
1)呼叫量剩余remain_1:
基本值call-base:100(可调);
呼叫使用率call-number:有效呼叫数占总呼叫数(100)的比例;
呼叫量剩余remain_1=call-base*(1-call-number);
当call-number>=0.9,或呼叫量剩余remain_1=0时,表示此SBC不可选;
2)内存剩余remain_2:
基本值memory-base:100(可调);
内存使用率memory-used:使用内存占总内存(100)的比例;
内存剩余remain_2=memory-base*(1-memory-used);
当内存剩余remain_2=0时,表示此SBC不可选;
3)CPU剩余remain_3:
基本值cpu-base:100(可调);
CPU使用率cpu-used:使用CPU占总CPU(100)的比例;
CPU剩余remain_3=cpu-base*(1-cpu-used);
当CPU剩余remain_3=0时,表示此SBC不可选;
4)权重剩余remain_4:
基本值weigh-base:100(可调);
呼叫报文数M:SBC当前收到的呼叫报文总数;
权重变化量wgh-remain:每向其分发N个呼叫报文,权重减一,呼叫报文数为M时,
权重变化量为M除以N;
权重剩余remain_4=weigh-base-wgh-remain;
当权重剩余remain_4=0时,表示此SBC不可选;
上述四个参数中,都有一个基本值,这个基本值用于调节这四个参数所占的“比重”。例如,呼叫量更重要,它所占的比重应该最大,那么可以将call-base设定得大一点,而其它设小一点,具体调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呼叫量剩余、内存剩余、CPU剩余和权重剩余中的任何一项值为0,该SBC不能被选择;否则,选择剩余能力最大的SBC作为分发对象,其中剩余能力=呼叫量剩余+内存剩余+CPU剩余+权重剩余。
上述多个SBC作为信令代理设备,或者作为媒体代理设备,下挂于SDD上,并且SDD和SBC间的路由可达,对SBC上配置的地址没有要求,通常可以配置私有地址。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容,可以对上述多个SBC中的映射关系进行扩展,即适当增加映射关系中的服务地址个数,达到进一步扩容的目的。例如:假如没有扩容以前只有一个SBC,可以用的端口是50000个。扩容以后加了一个SBC,假设每个SBC的被划分的端口是25000个,这样没有得到扩容。此时通过在映射关系中增加服务地址的个数进行扩容,例如:一台SBC一个服务地址支持25000个端口,两个服务地址就等效变为50000个端口,3个服务地址就等效变为75000个端口;如果为两台SBC,则容量增加一倍。
本实施例中的SDD起的是信令分发作用,下挂的若干台SBC起的是信令代理或媒体的代理作用。当然SDD也可以在做信令分发时同时兼做代理,原理同下挂的SBC,为了简单,不再另作说明。
本实施例的互通网关系统,解决了一台SBC作为互通网关容量不够的问题,也解决了多台SBC简单叠加引起网络变化和扩容不灵活的问题。本实施例的互通网关系统不修改用户的网络,只在网络中添加了SDD,并通过在SDD下挂多个SBC进行扩容,对软交换设备不可见,而且随着扩容需求,还可以增加SBC,容易扩展,方便灵活。
实施例3
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分发设备,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从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目标地址修改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选择模块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源地址修改模块,用于接收选择模块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进一步地,信令分发设备还包括:
标识分配模块,用于为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分配端口号范围,用端口号范围标识每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相应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标识分配模块所分配的端口号范围,从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呼叫报文的目标端口号对应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或者,信令分发设备还包括:
剩余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接收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根据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该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剩余能力;其中,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相应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剩余能力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剩余能力,从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实施例4
参见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用于与实施例3中提供的信令分发设备配合使用,包括:
映射关系查找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信令分发设备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查找模块所查找到的映射关系转换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信令分发设备。
进一步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还包括:
资源上报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向上述信令分发设备上报本地剩余资源;其中,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实施例5
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代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SDD接收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选择一个SBC。
步骤102:SDD将上述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选择的SBC的地址,向此SBC发送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步骤103:此SBC收到上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后,查找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
步骤104:此SBC根据查到的映射关系转换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SDD。
步骤105:SDD收到此SBC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后,将转换地址信息后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SDD选择SBC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具体如下:
第一种:SDD需要预先为相连的SBC分配端口号范围,收到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时,根据每个SBC的端口号范围,从相连的SBC中选择呼叫报文的目标端口号对应的SBC,即选择SBC的端口号范围包括目标端口号的SBC。
第二种:SBC需要每隔预设时间向SDD上报本地剩余资源;当SDD收到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时,根据SBC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其剩余能力;根据计算出的剩余能力选择接收呼叫报文的SBC。其中,SDD根据SBC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剩余能力的方法同实施例2中提供的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代理方法,仍以图3提供的网络结构为例,假设在SDD和SBC上存在一条映射关系:(1.1.1.1,(2.1.2.1,2.1.2.2)),针对这条映射在SBC1上配置了地址10.0.0.30,在SBC2上配置了地址10.0.0.50,作为SDD上NAT转换的目标或源地址。具体SDD和SBC的业务代理过程如下:
(1)软交换设备Softx A向SDD的1.1.1.1:5060发起呼叫,即发送呼叫报文,SDD发现该呼叫报文有相匹配的映射关系,并根据呼叫报文中的目标端口选择SBC1为这次呼叫服务;SDD将此呼叫报文IP头目标地址转换为10.0.0.30,然后发送给SBC1;
同时,SDD记录会话(session)信息:(1.1.1.2:5060,1.1.1.1:5060)→(1.1.1.2:5060,10.0.0.30:5060)。
(2)SBC1收到该呼叫报文后,根据地址10.0.0.30找到对应的映射关系,动态分配端口号10000,并根据映射关系转换呼叫报文中SDP地址信息为(2.1.2.1:10000,2.1.2.2:5060),修改呼叫报文源IP地址为(10.0.0.30:10000),目标IP地址为(2.1.2.2:5060),然后发送给SDD;
SBC记录会话信息:(1.1.1.2:5060,10.0.0.30:5060)→(10.0.0.30:10000,2.1.2.2:5060)。
(3)SDD收到该呼叫报文后,根据地址10.0.0.30找到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修改呼叫报文的源IP地址为(2.1.2.1:10000),并将呼叫报文发送给软交换设备Softx C;SDD记录会话会话信息:(10.0.0.30:10000,2.1.2.2:5060)→(2.1.2.1:10000:10000,2.1.2.2:5060)。
(4)软交换设备Softx C收到呼叫报文后,对该呼叫报文进行响应,并回应呼叫应答报文到SDD上。
(5)SDD根据记录的会话信息(10.0.0.30:10000,2.1.2.2:5060)→(2.1.2.1:10000,2.1.2.2:5060)做反向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然后将该呼叫应答报文转给SBC1。
(6)SBC1收到该呼叫报文后,找到会话(1.1.1.2:5060,10.0.0.30:5060)→(2.1.2.1:10000,2.1.2.2:5060)和映射关系,动态分配端口10000,并根据映射关系将报文SDP中的SDD地址信息写为(1.1.1.1:10000,1.1.1.2:5060),让该呼叫的报文都发往地址(1.1.1.1:10000);根据记录的会话信息反向NAT转换IP地址头,然后发送给SDD。
(7)SDD根据记录的会话信息(1.1.1.2:5060,1.1.1.1:5060)→(1.1.1.2:5060,10.0.0.30:5060),将呼叫应答报文做反向NAT转换IP地址头,然后发往软交换设备Softx A。
(8)软交换设备Softx A向SDD的1.1.1.1:10000发起呼叫,SDD发现10000端口号是SBC1的,且匹配到映射关系,SDD将报文IP头目标地址转换为10.0.0.30,然后发送给SBC1;
SDD记录会话信息:(1.1.1.2:5060,1.1.1.1:10000)→(1.1.1.2:5060,10.0.0.30:5060)。
(9)重复上述(2)(3)(4)(5),只是记录的会话信息不同,这里不再重复。
(10)重复(6),不同在于不修改报文SDP中SDD地址信息的端口,也即仍然用(1.1.1.1:10000)作为SDP的地址信息,Softx A本次呼叫后续报文仍然用地址(1.1.1.1:10000)。
(11)重复(7)。
如果将映射关系:(1.1.1.1,(2.1.2.1,2.1.2.2))扩展为:(1.1.1.1,(2.1.2.1,2.1.2.2),(2.1.3.1,2.1.3.2),(2.1.4.1,2.1.4.2),(2.1.5.1,2.1.5.2)),则需要扩充地址(10.0.0.30)为地址组(10.0.0.30,10.0.0.31,10.0.0.32,10.0.0.30),分别与映射关系中的(2.1.2.1,2.1.2.2),(2.1.3.1,2.1.3.2),(2.1.4.1,2.1.4.2),(2.1.5.1,2.1.5.2)相对应。
如果SDD和SBC上有多条映射关系,业务代理的方法与上述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地址信息不同,实际上互通网关中的映射关系通常只有几条即可满足需求。
本实施例中的SDD起的是信令分发作用,下挂的若干台SBC起信令或媒体的代理作用。当然SDD也可以在做信令分发时同时兼做代理,原理同下挂的SBC,为了简单,不再另作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代理方法,解决了一台SBC作为互通网关容量不够的问题,也解决了多台SBC简单叠加引起网络变化和扩容不灵活的问题。本实施例不修改用户的网络,只在网络中添加了SDD,并通过在SDD下挂多个SBC进行扩容,对软交换不可见。而且,随着扩容需求,还可以增加SBC,容易扩展,方便灵活。
上述实施例所标明的地址和端口,是为了描述方便而设,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网络中的地址;同时,上述实施例以SIP为例进行说明的,H.323协议的实现方式类似。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互通网关的扩容问题,并且扩展方便、灵活。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实现,软件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上,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互通网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信令分发设备和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用于从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通网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包括:
标识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分配端口号范围,用所述端口号范围标识每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第一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配模块所分配的端口号范围,从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呼叫报文的目标端口号对应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第一地址转换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通网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包括:
剩余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接收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根据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该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剩余能力;其中,所述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第二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剩余能力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剩余能力,从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第二地址转换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会话边界控制设备选择模块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还用于接收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相应地,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具体包括:
资源上报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信令分发设备上报本地剩余资源;
映射关系查找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查找模块所查到的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4.一种信令分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从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目标地址修改模块,用于将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将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源地址修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选择模块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令分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分发设备还包括:
标识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分配端口号范围,用所述端口号范围标识每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相应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配模块所分配的端口号范围,从所述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呼叫报文的目标端口号对应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令分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分发设备还包括:
剩余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接收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根据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该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剩余能力;其中,所述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相应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剩余能力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剩余能力,从多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一个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7.一种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所述权利要求4中的信令分发设备配合使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包括:
映射关系查找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信令分发设备发送的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时,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模块所查找到的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还包括:
资源上报模块,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信令分发设备上报本地剩余资源;其中,所述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9.一种业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信令分发设备接收源软交换设备发送的呼叫报文,选择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将所述呼叫报文的目标地址修改为所选择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地址,向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收到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后,查找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转换所述修改目标地址后的呼叫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将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发送给所述信令分发设备;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收到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发送的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后,将所述转换地址信息后的呼叫报文的源地址修改为自身的服务地址,向目的软交换设备发送修改源地址后的呼叫报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预先为相连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分配端口号范围;
相应地,所述选择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端口号范围,从相所述连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中选择所述呼叫报文的目标端口号对应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每隔预设时间向所述信令分发设备上报本地剩余资源;其中,所述剩余资源包括呼叫量剩余、CPU剩余、内存剩余和权重剩余;
相应地,所述选择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信令分发设备根据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报的剩余资源计算剩余能力;根据计算出的剩余能力选择会话边界控制设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边界控制设备上的映射关系中的服务地址个数为多个。
CN2007101661656A 2007-11-12 2007-11-12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9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61656A CN101159721B (zh) 2007-11-12 2007-11-12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61656A CN101159721B (zh) 2007-11-12 2007-11-12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9721A CN101159721A (zh) 2008-04-09
CN101159721B true CN101159721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30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61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9721B (zh) 2007-11-12 2007-11-12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9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0651B (en) 2008-06-03 2012-09-12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Delivery of media data
CN102523302B (zh) * 2011-12-26 2015-08-19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虚拟机集群的负载均衡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3188217B (zh) * 2011-12-28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Sbc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用户设备和sbc设备
EP3038299A4 (en) * 2013-09-25 2016-09-28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RECORDING SESSION INFORMATION AND RECORD SERVER
CN104917717B (zh) * 2014-03-10 2018-09-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438220B (zh) * 2021-06-22 2024-03-15 上海翰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软交换通信系统中转换ip地址的方法及软交换通信系统
CN115567536B (zh) * 2022-09-22 2024-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算力网络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3472A (zh) * 2005-08-09 2007-02-14 阿尔卡特公司 Ip语音网络架构
EP1777631A1 (en) * 2005-10-19 2007-04-25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voice over IP gateways
CN101056269A (zh) * 2007-05-09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互通网关应用层路由的方法、系统及会话边界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3472A (zh) * 2005-08-09 2007-02-14 阿尔卡特公司 Ip语音网络架构
EP1777631A1 (en) * 2005-10-19 2007-04-25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of voice over IP gateways
CN101056269A (zh) * 2007-05-09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互通网关应用层路由的方法、系统及会话边界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9721A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9721B (zh) 互通网关系统、设备和业务代理方法
CN101277249B (zh) 会话路由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US8199762B2 (en) Method of sizing packets for routing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VoIP calls on a per call basis
CN104704776A (zh) 用于网络和服务控制的混合接入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146737A1 (en) Conference connections using dynamic topology switching for IP and circuit-switched fabrics
CN105991856A (zh) 基于rtp服务器到服务器寻路由的voip寻路由
KR100512222B1 (ko) VoIP 우선 순위 및 대역폭 조건의 최적화 방법 및시스템
CN101595697A (zh) 在网络中路由呼叫
KR100475188B1 (ko) 사설교환기에서의 VoIP 호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631084B (zh) 实现媒体控制流报文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器的方法及系统
US201101645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broadband access bandwidth
CN101166178B (zh) 会话描述协议版本协商方法、系统及网络实体
CN103475595A (zh) 一种ParlayX网关的过载控制系统和方法
US85538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ynamic international calling rates
CN101325564B (zh) 一种虚拟媒体网关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95977C (zh) 在下一代网络中操作媒体资源的方法
JP2006229550A (ja) VoIP−GW装置
JP5634340B2 (ja) 中継システム及び中継網のコーディック選択方法
CN102377755A (zh) 语音编码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1707548B (zh) 一种软交换网络以及在软交换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
CN100499720C (zh) 一种提供多速率数据信息承载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361468C (zh) Ip接入网中私网下的接入设备实现接入的方法
KR100602600B1 (ko) VoIP 트래픽 처리 시스템
CN100499719C (zh) Ngn网络系统及呼叫信息传送方法
JP2013012856A (ja) 中継システム及び中継網のコーディック選択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