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9028A -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9028A
CN101149028A CNA200710144601XA CN200710144601A CN101149028A CN 101149028 A CN101149028 A CN 101149028A CN A200710144601X A CNA200710144601X A CN A200710144601XA CN 200710144601 A CN200710144601 A CN 200710144601A CN 101149028 A CN101149028 A CN 101149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memory alloy
temperature
lay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46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文
于达仁
周伟星
段艳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A2007101446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9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9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9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它涉及发动机壁面冷却技术。它解决了现有采用推进用的燃料作为冷却剂,导致推进用燃料在巡航飞行中冷却通道内的流量较少,达不到理想冷却效果的问题。本发明的温度记忆合金层(3)平行设在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下部,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上表面为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内壁,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下表面靠近发动机燃烧室(4)的壁上,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通道(1)的入口和出口的发动机壁(2)连接。本发明的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形状能有效地响应燃烧室内部局部高温区域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在各种工况下即使冷却通道内冷却剂流量较少时也能换来较高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壁面冷却技术,具体涉及超燃冲压、火箭发动机高热流壁面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力高,经过燃烧室壁面的热流密度大,燃气温度在2500℃左右远远超出了发动机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发动机内部的复杂激波波系、燃烧脉动和燃烧振荡导致壁面的换热条件变化很大,在此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引起燃烧室局部热流密度过大,局部壁面温度过高,很短的时间内燃烧室壁面就可能被烧毁。因此防止发动机壁面过热是发动机热防护的核心问题之一。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内部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导致局部剧烈换热是产生最大局部热流的原因之一。激波附面层干涉后很容易出现分离区,并在分离区中温度和热交换系数局部达到最大值,并同时存在局部最小值。激波附面层干涉附近的壁面热流急剧提高,大大高于附近壁面的热流。超燃冲压发动机内部的激波系位置变化剧烈,随着工况的变化最大热流点可能出现遍历发动机燃烧室的各个位置。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巡航飞行时间长,对燃料冷却剂的需求量较大。一般这些发动机是采用推进用的燃料作为冷却剂,由于高度和近乎匀速飞行导致推进用燃料在巡航飞行中流量较小,很多工况下小于需求的燃料冷却流量,冷却效果差,飞行器发动机中最大局部热流区域位置的宽范围剧烈变化会导致下列问题:现有固定结构的冷却通道燃料冷却剂的流量较少,满足不了冷却的需求,难以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内部的复杂激波波系、燃烧脉动和燃烧振荡导致壁面的换热条件变化很大,在此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引起燃烧室局部热流密度过大,局部壁面温度过高,在很短的时间内燃烧室壁面就可能被烧毁;巡航飞行时间长,对冷却剂的需求量较大,而发动机采用推进用的燃料作为冷却剂,由于高度和近乎匀速飞行导致推进用燃料在巡航飞行中冷却通道内的燃料流量较少,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由发动机冷却通道1、发动机壁2和温度记忆合金层3组成,温度记忆合金层3平行设在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下部,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上表面为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内壁,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下表面靠近发动机燃烧室4的壁上,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通道1的入口和出口的发动机壁2连接。
温度记忆合金层3是经训练的,转换温度点为900~1000℃,当转换温度点小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呈平坦形状,当转换温度点大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为向上凸起、粗糙的强化换热形状7。
本发明采用温度记忆合金层3在新的高温区到来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又转变为强化换热的形状,温度记忆合金层3随温度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转换,在各种工况下即使冷却通道1内燃料冷却剂流量较少时也能换来较好的冷却效果。采用温度记忆合金层3结构基本上没有增加发动机的重量;形状记忆材料兼有传感和驱动的双重功能,实现了壁面局部热流控制的微型化和智能化;同时这一结构没有机械/电子的测量反馈等元件,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转换温度点小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换温度点大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为向上凸起、粗糙的强化换热形状的示意图。图中4是燃烧室侧,6是燃烧室中局部高温区,7是温度记忆合金层3凸起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发动机冷却通道1、发动机壁2和温度记忆合金层3组成,温度记忆合金层3平行设在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下部,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上表面为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内壁,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下表面靠近发动机燃烧室4的壁上,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通道1的入口和出口的发动机壁2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温度记忆合金层3是经训练的,转换温度为900~1000℃,当转换温度小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呈平坦形状,当转换温度点大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为向上凸起、粗糙的强化换热形状7。
在发动机壁面温度低于转换温度点,温度记忆合金层3为平坦的形状,这时传热为正常传热。当发动机局部壁面附近出现激波附面层干涉或者压比增大引起进入燃烧室的气流温度急剧升高等情况导致部分区域的壁面温度上升时,冷却通道1内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当冷却通道1靠近燃烧室侧的温度高于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转换温度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将在高温下变化为凸起、粗糙度强化的换热结构形态,这将导致这一局部流动的强化换热,因此冷却通道1内冷却介质在凸起位置带走的热量将大于记忆合金层3平坦时的热量,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冷却效率差造成局部高温引起局部壁面烧损的问题。当发动机壁面高温区转移时,原来的壁面温度下降至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转换温度以下温度记忆合金层3恢复为原来的平坦形状;而在新的高温区到来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又转变为强化换热的形状,温度记忆合金层3随温度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转换,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它由发动机冷却通道(1)、发动机壁(2)和温度记忆合金层(3)组成,其特征在于温度记忆合金层(3)平行设在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下部,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上表面为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内壁,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下表面靠近发动机燃烧室(4)的壁上,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通道(1)的入口和出口的发动机壁(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温度记忆合金层(3)是经训练的,转换温度点为90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当转换温度点小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呈平坦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其特征在于当转换温度点大于900~1000℃时,温度记忆合金层(3)局部为向上凸起、粗糙的强化换热形状(7)。
CNA200710144601XA 2007-11-14 2007-11-14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Pending CN101149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44601XA CN101149028A (zh) 2007-11-14 2007-11-14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44601XA CN101149028A (zh) 2007-11-14 2007-11-14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9028A true CN101149028A (zh) 2008-03-26

Family

ID=3924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4601XA Pending CN101149028A (zh) 2007-11-14 2007-11-14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9028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6024B (zh) * 2009-06-16 2011-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超燃冲压发动机回热式闭式布莱顿冷却循环系统
CN105114207A (zh) * 2015-07-28 2015-12-02 杨义华 一种飞机发动机
CN105156230A (zh) * 2015-07-12 2015-12-16 杜善骥 拉瓦尔喷嘴效应叠加冲压火箭工作方法
CN105705760A (zh) * 2013-10-11 2016-06-22 喷气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108097953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模具智能随形冷却流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94763A (zh) * 2020-07-03 2020-11-06 合肥中科重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起动方法和起动装置
CN112377324A (zh) * 2020-11-18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超燃冲压发动机主动冷却与燃烧解耦系统
US11008943B2 (en) 2016-08-31 2021-05-18 Unison Industries, Llc Fan casing assembly with cooler and method of moving
US11248526B2 (en) 2016-09-08 2022-02-15 Unison Industries, Llc Fan ca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6024B (zh) * 2009-06-16 2011-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超燃冲压发动机回热式闭式布莱顿冷却循环系统
CN105705760A (zh) * 2013-10-11 2016-06-22 喷气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
US10012177B2 (en) 2013-10-11 2018-07-03 Reaction Engines Ltd Engine comprising a rocket combustion chamber and a heat exchanger
CN105705760B (zh) * 2013-10-11 2019-08-30 喷气发动机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105156230A (zh) * 2015-07-12 2015-12-16 杜善骥 拉瓦尔喷嘴效应叠加冲压火箭工作方法
CN105114207A (zh) * 2015-07-28 2015-12-02 杨义华 一种飞机发动机
US11008943B2 (en) 2016-08-31 2021-05-18 Unison Industries, Llc Fan casing assembly with cooler and method of moving
US11248526B2 (en) 2016-09-08 2022-02-15 Unison Industries, Llc Fan ca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8097953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模具智能随形冷却流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94763A (zh) * 2020-07-03 2020-11-06 合肥中科重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起动方法和起动装置
CN112377324A (zh) * 2020-11-18 2021-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超燃冲压发动机主动冷却与燃烧解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9028A (zh)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
CN105156227B (zh) 一种预冷吸气式变循环发动机
WO2012171436A1 (zh) 一种固体储热装置
WO2015043534A1 (zh) 储热剂加热器及太阳能布莱顿储能热发电装置
SE443646B (sv) Anordning for och sett att forverma en plattlamellvermevexlare
CN101268430A (zh) 用于传热的文丘里管
CN105599906A (zh) 采用回路型热管的航空发动机整流帽罩防冰装置及方法
CN111878238A (zh) 一种用以降低飞行器部件温度的双层冷却通道
JP4225556B2 (ja) 複合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再生冷却システム
US20140283816A1 (en) Natural circulation solar system with vacuum tubes with an accumulation tank cavity
CN109733573B (zh) 一种利用反应堆余热的相变浮力调节装置
CN101126349A (zh) 古钱式扰流柱层板结构
US11199364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7187618A (zh) 液化气推进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776171B (zh) 用于燃气热水换热器的铸铝换热片
CN113864061B (zh) 一种固体冲压发动机壁面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10701637A (zh) 一种复合型燃烧室热防护壁面结构
CN20540086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余热发电装置
CN109462964A (zh) 沸腾换热结构
CN101527532A (zh) 大管径高温烟道烟气余热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
CN207195009U (zh) 蜂窝型热交换器汽车排气管
CN203382843U (zh) 一种气体冷却式定向凝固装置
CN207989170U (zh) 利用气流换热增加推力的尾喷管
CN1140699C (zh) 一种燃气涡轮冷却叶片
CN107559102B (zh) 一种基于联合循环的内燃机余热利用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