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7330B - 具有用于在导体之间产生串扰补偿的浮动接线板的通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在导体之间产生串扰补偿的浮动接线板的通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7330B
CN101147330B CN2005800478281A CN200580047828A CN101147330B CN 101147330 B CN101147330 B CN 101147330B CN 2005800478281 A CN2005800478281 A CN 2005800478281A CN 200580047828 A CN200580047828 A CN 200580047828A CN 101147330 B CN101147330 B CN 101147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wiring board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connector according
unstea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78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7330A (zh
Inventor
A·哈希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AROLINA COMSKOP CO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AROLINA COMSKO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139,76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168993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AROLINA COMSKOP CO filed Critical NORTH CAROLINA COMSKOP CO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05/04058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6266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147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7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7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73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连接器(200)包括:介电安装基片(220);多个导体(222a-228b),这些导体安装在安装基片中;以及线路板(259)。各导体包括自由端部分以及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的固定端部分,各自由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且各固定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该线路板布置在导体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之间,且该线路板基本垂直于该导体。该线路板包括彼此电绝缘的第一(276a)和第二(276b)导电迹线。第一和第二导体与第一和第二迹线电连接,第一和第二导电迹线在该线路板上布置成在第一和第二导体之间形成跨接。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在导体之间产生串扰补偿的浮动接线板的通信连接器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633783(申请日为2004年12月7日,标题为“COMMUNICATION PLUG WITH BALANCED WIRING TOMINIMIZE 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 CROSSTALK”,委托代理人案号为No.9457-26PR)、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636595(申请日为2004年12月16日,标题为“CROSSOVER FOR SIMULTANEOUSLYCOMPENSATION DIFFERENTIAL TO DIFFERENTIAL OR DIFFERENTIAL TOCOMMON MODE CROSSTALK”,且委托代理人案号为No.9457-27PR)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648002(申请日为2005年1月28日,标题为“CONTROLLED MODE CONVERSION PLUG FOR REDUCED ALIENCROSSTALK”,且委托代理人案号为No.9457-30PR)的优先权,这些文献全文被本文参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通信连接器,特别是涉及通信连接器中的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补偿。
发明背景
在电通信系统中,有时优选是在一对线(下文中称为“线对”或“差分对(differential pair)”)上传递信息信号(视频、音频、数据),而不是通过单线,其中,所传递的信号包括电线之间的电压差,而与绝对电压值无关。在线对中的各线容易从噪音源(例如雷电、汽车火花塞和无线电台中拾取电噪音,但是很小。因为这种噪音在一对线的两个线中相同,因此通常不会干扰差分信号。这是使用紧密间隔的差分对的基本原因。
不过,更需要关心的是从邻近线或线对所拾取的电噪音,该邻近线或线对可能沿基本相同方向延伸相同距离,且在受影响的线对上不会以差分方式相互抵消。这称为串扰(crosstalk)。特别是,在涉及网络计算机的通信系统中,通过串联的插头、插座和电缆段而形成信道。在该信道中,模块式插头通常与模块式插座匹配,且电线(导体)的接近和布线以及在插座和/或插头中的接触结构也能够产生电容和电感耦合,该电容和电感耦合将产生近端串扰(NEXT)(即在与相同位置处的源相对应的输入位置处所测量的串扰)以及远端串扰(FEXT)(即与在输入位置处的源相对应的输出位置处所测量的串扰)。这些串扰由在很短距离上紧邻定位的线产生。在所有上述情况中,不希望的信号存在于电导体上,并能够干扰该信息信号。当相同的噪音信号加在线对的各线上时,这些线之间的电压差将保持大约相同,且不会引起差分串扰,同时,两个线上的平均电压相对于接地参考点将升高,并引起共模串扰。另一方面,当相反但等值的噪音信号加在线对的各线上时,在线之间的电压差将升高,引起差分串扰,同时,在两个线上的平均电压相对于接地参考点并不升高,不会引起共模串扰。
授予Adriaenssens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97358(下文中称为“358号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级方案,用于补偿插头-插座组合的差分-差分(differential to differential)的NEXT(358号专利的整个内容被本文参引,美国专利No.5915989、No.6042427、No.6050843和No.6270381也被本文参引)。358号专利中所述的连接器能够通过在一级或多级中通过添加一种人工的或人造的串扰(通常在插座中添加)来降低在模块式插头的电线对之间的内部NEXT(原始串扰),从而抵消或降低插头-插座组合的总体串扰。这里,该人工串扰称为补偿串扰。该思想通常通过使得在连接器内的一个差分对的路径相对于在连接器内的另一差分对的路径跨接两次来实现,因此提供两级NEXT补偿。该方案能够比在单级中加上补偿的方案更高效地降低NEXT,特别是当第二和随后级的补偿包括时间延迟时更是这样,该时间延迟的选择考虑到在不希望的串扰和补偿串扰之间的相位差。这种结构可以包括电容和/或电感元件,它们引入多级串扰补偿,且通常用于插座引线框架和插座内的PWB结构。这些结构使得连接器能够满足在ANSI/EIA/TIA 568中提出的“6类”性能标准,该标准是用于直到250MHz传输频率的匹配插头和插座的主要部件标准。
外来NEXT是在信道之间产生的差分串扰。显然,插座之间的物理分离将有帮助,和/或可以采用普通串扰方法。不过,问题可能是一个信道的“对3(pair 3)”与另一信道的“对3”的串扰,即使各信道中的对3插头和插座线相互远离并且只在布线电缆之间产生耦合。为了减少这种形式的外来NEXT,也可以使用包括屏蔽双扭线或包箔双扭线结构的屏蔽系统。不过,引入屏蔽件可能增加该系统的成本。减少或减小外来NEXT的另一方法是利用信道中电缆的空间分离和/或信道中插座之间的空间分离。不过,这通常不能实现,因为通常使用成束的电缆和接插线(由于“房地产”限制和容易进行电线管理)。
尽管近来大跨步地提高了匹配连接器(即插头-插座)的性能,特别是降低了在高频下的串扰(例如500MHz——见美国专利申请No.10/845104,标题为:NEXT High Frequency Improvement by UsingFrequency Dependent Effective Capacitance,申请日为2004年5月4日,该文献的内容被本文参引),利用依靠这些技术或358号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信道仍然可能在非常高的频率下(例如500MHz)有无法接受的高外来NEXT。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连接器和信道,它们能够在非常高频率下在具有小的外来NEXT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提供通信插座,该通信插座具有改进的差分-共模(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以及差分-差分(differential todifferential)的NEXT和FEXT性能,特别是在高频下。对于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器,包括:介电安装基片;多个导体,该导体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和线路板。各导体包括自由端部分以及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的固定端部分,各自由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且各固定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该线路板布置在导体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之间,且该线路板基本垂直于该导体。该线路板包括第一导电迹线。该多个导体中的第一导体与该迹线电连接,使得该第一导体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成不对齐关系。在该结构中,该线路板能够用于提供第一导体的方向变化,特别是当第一导体跨过另一导体以便进行串扰补偿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线路板为“浮动”线路板,它悬在该安装基片的上方并与该安装基片间隔开。当这些导体响应与另一连接器的相互连接而偏转时,该结构使得该线路板能够与这些导体一起运动。
作为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器,包括:介电安装基片;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的多个导体;和线路板。各导体包括自由端部分以及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的固定端部分,各自由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且各固定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该线路板布置在导体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之间,且该线路板基本垂直于该导体,且该线路板包括彼此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迹线。第一导体与第一迹线电连接,第二导体与第二迹线电连接,使得第一导体的固定端部分与第二导体的自由端部分基本对齐,且第二导体的固定端部分与第一导体的自由端部分基本对齐。这样,该结构使得导体能够合适地相互跨接。
作为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器,包括:介电安装基片;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的多个导体;和线路板。各导体包括自由端部分以及安装在该安装基片中的固定端部分,各自由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且各固定端部分以并排且基本平行的关系布置。该线路板布置在导体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之间,且该线路板基本垂直于该导体,且该线路板包括彼此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导电迹线。第一和第二导体与第一和第二迹线电连接。第一和第二导电迹线在该线路板上布置成在第一和第二导体之间形成跨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通信插座的分解透视图。
图1A是图1的现有技术通信插座的放大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线路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插座的接触线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现有技术插座的接触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插座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图4的连接器的通信插座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通信插座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图6的插座的局部侧视图。
图8是图6的插座的局部俯视图。
图9是图6的插座的浮动印刷线路板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特别介绍本发明。本发明将并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而是,这些实施例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和完整地公开本发明。在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元件。为了清楚,一些部件的厚度和尺寸进行放大。
应当知道,当元件称为与另一元件“耦合”或“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元件耦合或连接,或者也可以有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称为与另一元件“直接耦合”或“直接连接”时,将没有中间元件。相同标号表示相同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由相关列出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构成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此外,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用于方便介绍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图中所示。应当知道,除了图中所示的方向,该空间相对术语还要包括该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当装置在图中翻转时,介绍为在另一元件或特征的“下面”或“之下”的元件将定向成在该另一元件或特征的“上面”。因此,示例术语“下面”可以包括上面和下面的定向。该装置还可以有其它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将进行相应解释。
为了简明和/或清楚,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进行详细介绍。
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由相关列出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构成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这里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特殊实施例,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述,单数形式“一”、“一种”和“该”将也包括多个,除非本文中另外清楚说明。还应当知道,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说明有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斥有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说明,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意思。还应当知道,例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可以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中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而并不是以理想化的或过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文中在字面上这样定义。
本发明涉及通信连接器,主要示例是通信插座。这里使用的术语“前面”、“向前”和“前部”以及它们的衍生词是指由从插座的中心朝向插座的插头开口延伸的矢量所确定的方向。相反,术语“后面”、“向后”和它们的衍生词是指与向前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后方向由离开插头开口朝着插座的其余部分延伸的矢量来确定。术语“侧部”、“侧向”和它们的衍生词是指大致平行于由线路板(插座接触线安装在该线路板上)确定的平面平行并离开在中心处等分插头的平面延伸的方向。术语“中间”、“内部”、“内向”和它们的衍生词是指与侧向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与由线路板确定的平面平行并从插座的周边朝着前述等分平面延伸的方向。这里使用的术语“附着”、“连接”、“相互连接”、“接触”、“安装”等可以意味着在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安装或接触,除非另外说明。这里使用的术语“耦合”、“感应”等可以意味着非导电相互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元件之间或在相同元件的不同部分之间,除非另外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图1和1A中表示了现有技术的插座,它总体表示为10。插座10包括:插座框架12,该插座框架12有用于接收匹配插头的插头孔14;盖16;以及端子壳体18。这些部件为常规形式,且不需要在这里详细说明;对于这些部件和它们相互连接方式的进一步介绍,可见授予Arnett等人的美国专利No.6350158,该文献的说明书整个被本文参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本发明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的插座框架、盖和端子壳体。示例结构在授予Arnett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75919和No.5947772以及授予Hashim等人的美国专利No.6454541中说明,各文献的说明书整个被本文参引。
此外,参考图1和2,插座10还包括由常规材料形成的线路板20。该线路板20可以为单层板,或者可以有多层。线路板20可以如图所示那样为基本平面,或者可以为非平面。
再参考图1和1A,接触线22a、22b、24a、24b、26a、26b、28a、28b安装在线路板20上。如上述美国专利No.6350158中所述,接触线22a、22b、24a、24b、26a、26b、28a、28b有自由端,该自由端有基本相同的外形,并以并排关系基本横向对齐,且伸入插头孔14中,以便与匹配插头的接线片形成电接触。接触线22a、22b、24a、24b、26a、26b、28a、28b的自由端伸入在线路板20的前边缘部分中的各狭槽29a-29h中。接触线22a、22b、24a、24b、26a、26b、28a、28b按TIA568B的定义成对布置,且线22a、22b(对1)彼此相邻,并在该一系列线的中心,线24a、24b(对2)彼此相邻并占据了该一系列线中最左侧的两个位置(从图1B的观察点来看),线28a、28b(对4)彼此相邻并占据了该一系列线中最右侧的两个位置(从图1B的观察点来看),而线26a、26b(对3)分别位于对1和4以及对1和2之间。线22a、22b、24a、24b、26a、26b、28a、28b通过插入各自的孔32a、32b、34a、34b、36a、36b、38a、38b中而安装在线路板20上,在所示实施例中,这些孔32a、32b、34a、34b、36a、36b、38a、38b布置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双对角线”图案,如授予Goodrich等人的美国专利No.6196880中所述的那样,该文献的说明书整个被本文参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可以使用其它结构的接触线或其它接触件。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使用如授予Arnett等人的前述美国专利No.5975919中所述那样构造的接触线。
如图1A和3中所示,包括相邻接触线的各对1、2和4包括各“跨接”22c、24c、28c,即在该位置处,一对接触线在不进行电接触的情况下彼此跨接,通常是使得一对线中的一个接触线的自由端与该对线中的另一接触线的固定端基本沿纵向对齐。这些跨接22c、24c、28c近似位于它们的接触线的中心(在接触线的自由端和它们在线路板20上的安装位置之间)。跨接用于提供接触线之间的补偿串扰。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跨接通过在交叉线中的互补局部弯曲来实现,其中,一个线向上弯曲,另一线向下弯曲。跨接、其结构实现以及它对串扰的影响在上述358号专利和授予Denkmann等人的美国专利No.5186647(该文献的说明书被本文参引)中详细所述。在该现有技术装置中,对3的接触线(线26a、26b)并不包括跨接。
再参考图1和1A以及图1B,八个绝缘体置换连接器(IDC)42a、42b、44a、44b、46a、46b、48a、48b分别插入八个IDC孔52a、52b、54a、54b、56a、56b、58a、58b中。IDC为常规结构,这里不需要介绍,示例IDC在授予Arnett的美国专利No.5975919中示出并描述,该文献的说明书整个被本文参引。
下面参考图1A、1B和2,各电线孔32a、32b、34a、34b、36a、36b、38a、38b通过各导体62a、62b、64a、64b、66a、66b、68a、68b而与各IDC孔52a、52b、54a、54b、56a、56b、58a、58b电连接,从而使各接触线22a、22b、24a、24b、26a、26b、28a、28b与其相应的IDC 42a、42b、44a、44b、46a、46b、48a、48b相互连接。导体62a、62b、64a、64b、66a、66b、68a、68b由常规导电材料形成,并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适用于施加导体的任意沉积方法而沉积在线路板20上。一些导体表示为整个存在于线路板20的单个层上(例如导体62a),而其它导体(例如导体62b)可以存在于线路板20的多层上;导体能够通过引入通孔(也称为镀通孔)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层间传递结构而在各层之间延伸。
授予Hashim的美国专利No.5967853(该专利的内容在此全文引入)介绍了一种技术,其中,使用了电容性补偿来同时补偿差分-差分的串扰和差分-共模的串扰。不过,为了有效消除NEXT和FEXT,通常电感性和电容性补偿都需要。图1-3中所公开的接触线的现有技术结构已经证明能够有效和高效地提供电感性的差分-差分串扰补偿。不过,已经确定该结构在提供插座10中的电感性差分-共模补偿方面并没有效果,或许产生反作用。更具体地,该现有技术结构提供了在对1和3、对2和3以及对4和3之间的电感性差分-差分串扰补偿,但是在本发明研制中认识到,由于对3的导体之间的较大物理间距以及它们相对于对2的不对称布置(对于对4也类似),当对3进行差分激励时,匹配插头中的最高水平的差分-共模串扰(这可能是信道性能的最大问题)将趋向于在对2和4上产生。在向线对1、2和4中的任意线对进行差分激励时所产生的该差分-共模串扰将并不严重,因此并不成为问题,这是因为这些对中的导体之间的间距为对3的导体之间的间距的三分之一。在图1-3所述的现有技术接触线结构中,在各对1、2和4上的跨接在对这些线对中的任意线对进行差分激励时对所产生的并不严重的差分-共模串扰进行电感性补偿。不过,由于在对3上没有跨接,该结构不仅不能在对线对3进行差分激励时对线对2和4上更严重的共模串扰进行电感性补偿,而且实际上加剧了该问题。当插座接收常规插头(例如在授予Lin的美国专利No.6250949中所述的插头)时尤其是这样。
下面参考图4,这里示意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线结构(总体表示为120)。该线结构120包括八个接触线122a、122b、124a、124b、126a、126b、128a、128b,它们分别构成了线对1、2、3和4。与现有技术的上述接触线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对1的接触线122a、122b、对2的接触线124a、124b和对4的接触线128a、128b并不包括跨接,而接触线126a、126b包括跨接126c。
与现有技术结构类似,这种接触线布置将在对1和3、对2和3以及对4和3之间提供补偿用的电感性差分-差分串扰。此外,尽管该结构不能在对线对1、2和4中的任意线对进行差分激励时对所产生的并不严重的差分-共模串扰进行电感性补偿,但是,该结构能够在对线对3进行差分激励时向在对2和4上产生的较严重的差分-共模串扰提供电感性补偿。因为能够对该最有问题的差分-共模串扰进行电感性补偿,因此,使用了该结构的插座能够满足更高性能标准,特别是在高频中。
该结构的一个示例实施方式在共同转让和共同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044088(申请日为2005年3月25日)中表示和说明,该文献的说明书整个被本文参引。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使用了支承柱,当线对3的接触线跨接并出于对1的接触线的下面时,该支承柱支承该线对3的接触线。不过,对于该实施方式,可能有一些制造困难。
图4的结构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在图5-9中表示,其中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插座200。插座200包括具有插头孔214的插座框架212、盖216和端子壳体218。线路板220包括安装在它上面的IDC 242a-248b。成接触线形式的导体222a-229b以并排和基本平行的关系而安装在线路板220上。如本文所述,对于导体“基本平行”意味着这些导体的主要部分相互平行(从图8的观察点来看)。“对齐”的导体有基本共线的自由端和固定端(从图8的观察点来看),而“不对齐”的导体有基本不共线的自由端和固定端(从图8的观察点来看)。
在这些导体的自由端,导体222a-228b装配至位于线路板220的前端处的狭槽229a-229h内,并定位成与插入该插头孔214中的插头的接线片相匹配。除了跨接区域250(后面更详细所述),在导体222a-228b向下弯曲至它们各自在线路板220中的安装孔内之前,导体222a-228b大致沿着相同的轮廓延伸(从图7的观察点)。线路板220上的导电迹线提供了导体222a-228b与IDC 242a-248b之间的信号通路。
下面参考图6-9,跨接区域250包括“浮动”印刷线路板(PWB)251,该印刷线路板251通过导体222a-228b而悬在线路板220上方,并基本垂直于线路板220和导体222a-228b。在所示实施例中,PWB 251的下边缘与线路板220的上表面间隔开,使得PWB 251在导体222a-228b偏转时(当匹配插头插入插座200中时)可自由运动,不过,在一些实施例中,PWB 251的下边缘可以接触该线路板220,并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能有在线路板220中的间隙开口,以允许PWB 251的下边缘运动至线路板220上表面之下的位置。PWB 251与导体222a、222b和匹配插头交叉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大约0.154英寸,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不同距离也可以适合本发明。通常,导体的长度在大约0.648和0.828英寸之间,且跨接区域250出现在离接触线222a-228b的自由端有在大约0.3和0.4英寸之间的距离。
下面参考图9,该PWB 251(可以为刚性或柔性,并通常由介电材料形成)包括在下排中的八个孔252a、252b、254a、254b、256a、256b、258a、258b和在上排中的两个孔256c、256d,它们从PWB 251的前表面251a延伸至它的后表面251b。其中六个导体(即构成线对1、2和4的导体,即导体222a、222b、224a、224b、228a、228b)直接穿过自己的孔252a、252b、254a、254b、258a、258b,并沿相对直的路径延伸(见图7和8)。PWB 251的尺寸设置为使它的下边缘与线路板220的上表面间隔开(因此有了该术语——“浮动”PWB)。孔252a、252b、254a、254b、258a、258b的尺寸设置成使得经过的导体能够相对于PWB251滑动。
与其它导体不同,对3的各导体226a、226b包括进入段266a、266b,该进入段向上偏离出由其它导体确定的路径,并通到上排孔的对应孔256c、256d中。还有,各导体226a、226b包括离开段286a、286b,该离开段286a、286b离开对应孔256a、256b,并从此延伸至线路板220(各离开段286a、286b在离开PWB 251时大致分别沿着导体228b、224a的轮廓)。孔256a、256b镀有导电材料。所有孔256a-256d的尺寸设置成恰好与它们的相应段适贴配合。
PWB 251的前表面251a包括导电迹线276b,该导电迹线276b在上排孔的孔256d和下排孔的孔256a之间延伸(特别是,迹线276b延伸的路径跨过对1的导体222a、222b)。这样,在进入段266b、导电迹线276b、孔256a和离开段286b之间形成导体226b的导电路径。类似地,PWB 251的后表面251b包括在上排孔的孔256c和下排孔的孔256b之间延伸(并跨过导体222a、222b)的导电迹线276a。这样,导体226a的导电路径在进入段266a、孔256c、导电迹线276a和离开段286a之间形成。可以看见,导电迹线276a、276b彼此电绝缘,这使得导体226a、226b能够在不进行电接触的情况下交叉。
可以看见,导体226a、226b(即对3的导体)的导电路径能够相互“跨接”(即对3的各导体226a、226b的自由端与对3的另一导体226b、226a的固定端对齐)并且跨过对1的导体,以便产生图4中所示的示意布置。这样,所示实施例的优点是能够在与相应串扰源延迟最小的情况下开始电感性差分-差分和差分-共模的补偿,这对于有效串扰补偿很重要。
还应当知道,浮动PWB还可以用于产生用于其它导体对的跨接结构。而且,该浮动PWB可以是多层板,跨接迹线位于其任意层上。还应当知道,并不是让选定的导体滑动通过该浮动PWB上的孔,而是任意或全部这些导体可以包括进入段和离开段,该进入段和离开段牢固终止于PWB上的镀孔内,且通过PWB上的导电迹线或通过单个孔中的导电镀层来获得完整的信号通路。而且,应当知道,该PWB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只有对1和3的导体卡入其中,而对2和4的导体简单地无阻碍地从自由端向固定端延伸。也可选择,该PWB和接触件的尺寸和形状设置成只卡住对3的导体,而对1、2和4的导体无阻碍地从自由端向固定端简单延伸。此外,该PWB可以包括其它装置,例如平行板或交叉指形电容器,该电容器提供另一级的电容性串扰补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尽管这里表示和介绍了8个接触线,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数目的接触线。例如可以使用16个接触线,且在这些接触线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跨接,该跨接跨过夹在它们之间的一对接触线。
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其它插座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与本发明一起使用。例如,如上所述,其它结构的插座框架、盖和端子壳体也可以利用本发明。作为另一示例,接触线可以有不同轮廓(可选示例轮廓在授予Arnett等人的美国专利No.5975919中介绍),或者它们可以安装在并不遵循这里所示的“双对角线”安装方案的位置(在授予Goodrich等人的美国专利No.6116964中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可选方案,其中接触线是交错的)。作为还一示例,IDC可以以不同图案安装在线路板上,或者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类型的连接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上述线路板的实施例可以用于其它有通信插座的环境中。例如,在接线板或一系列接线板中的插座可能适于与该线路板一起使用。其它环境也是可能的。
这里所示和所述的结构可以提供连接器,特别是通信插座,它有改进的串扰特征,特别是在高频下。例如,如图5-9所示并与常规插头配合的连接器可以使信道外来NEXT在100MHz时的功率总和小于-60dB,且在500MHz时的功率总和小于-49.5dB。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知道,当在接触线中在对3和2以及对3和4之间进行差分-差分串扰补偿可能并不重要的情况下,当对2或对4进行差分激励时,可以改变图4的接触线跨接方案,以便除了在对3上的跨接之外还包括在对2和4中的跨接,从而提供对在对3或对1上感应的共模串扰的补偿。
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知道,在第一对上感应的差分-共模串扰(当第二对进行差分激励时)与在第二对上感应的共模-差分信号(当第一对进行共模激励时)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该共模-差分串扰等于差分-共模串扰乘以一个常数,该常数是差分阻抗与共模阻抗的比例。因此,当由于本发明而对在两线对之间的差分-共模串扰(当一个对进行差分激励时)进行改进时,就对这两线对之间的共模-差分串扰(当另外的对进行共模激励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前面所述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已经介绍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因此,所有这些变化形式都将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由后面的权利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等效物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通信插座,包括:
壳体,该壳体有插头孔;
浮动线路板,该浮动线路板至少局部安装在该插头孔内;以及
多个接触件,这些接触件设置成当通信插头插入该插头孔中时与该通信插头的多个接触件中的相应接触件相配合;
其中,该多个接触件中的至少一些接触件电连接至该浮动线路板上的多个导电迹线中的相应导电迹线;以及
其中,当该插头插入该插头孔中时,在接触件偏转时,该浮动线路板自由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浮动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多个接触件包括八个接触件,且这八个接触件设置为四个差分接触件对,并且,该柔性线路板上与至少一个差分对相连的导电迹线相互跨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柔性线路板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插座,还包括介电安装基片,其中,多个接触件的每一个包括自由端部分以及安装在该介电安装基片中的固定端部分,并且,该浮动线路板位于多个接触件的至少一些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浮动线路板包括第一镀孔和第二镀孔,该第一镀孔接收第一接触件的第一中间端部,该第二镀孔接收该第一接触件的第二中间端部,第一导电迹线将该第一接触件的第一和第二中间端部电连接,且该第一接触件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成不对齐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第二接触件与第二导电迹线电连接,使得第二接触件的固定端部分和自由端部分成不对齐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第一接触件和该第二接触件在该浮动线路板上形成跨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第一接触件和该第二接触件将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夹在中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浮动线路板有多层,且该第一导电迹线位于第一层上,而该第二导电迹线位于第二层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第五接触件和第六接触件布置成靠近该第一接触件,第七接触件和第八接触件布置成靠近该第二接触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第三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穿过该浮动线路板中的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第五接触件和第六接触件形成为不包括跨接,且第七接触件和第八接触件形成为不包括跨接。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浮动线路板通过至少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而支承在该介电安装基片上面。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的长度在0.648和0.828英寸之间,并且,该浮动线路板定位成离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的自由端部分有在0.3和0.4英寸之间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插座,其中,该介电安装基片包括第二线路板。
CN2005800478281A 2004-12-07 2005-11-08 具有用于在导体之间产生串扰补偿的浮动接线板的通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7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378304P 2004-12-07 2004-12-07
US60/633,783 2004-12-07
US63659504P 2004-12-16 2004-12-16
US63659004P 2004-12-16 2004-12-16
US60/636,595 2004-12-16
US60/636,590 2004-12-16
US64800205P 2005-01-28 2005-01-28
US60/648,002 2005-01-28
US11/139,768 2005-05-27
US11/139,768 US7168993B2 (en) 2004-12-06 2005-05-27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wiring board for impart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PCT/US2005/040583 WO2006062662A1 (en) 2004-12-07 2005-11-08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wiring board for impart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7330A CN101147330A (zh) 2008-03-19
CN101147330B true CN101147330B (zh) 2011-05-18

Family

ID=3919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7797XA Active CN101142756B (zh) 2004-12-07 2005-10-18 带有对差模到差模和差模到共模串扰补偿的通信插座的接线板和通信插座
CN2005800478811A Active CN101248561B (zh) 2004-12-07 2005-10-18 带有平衡接线以降低差模到共模串扰的通信插头及其安装基片
CN2005800477965A Active CN101142861B (zh) 2004-12-07 2005-11-03 具有带自耦合导体的印刷接线板的通信插座
CN20058004782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7330B (zh) 2004-12-07 2005-11-08 具有用于在导体之间产生串扰补偿的浮动接线板的通信连接器
CN2005800478277A Active CN101164392B (zh) 2004-12-07 2005-11-14 具有带成对耦合导体的印刷线路板的通信插座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7797XA Active CN101142756B (zh) 2004-12-07 2005-10-18 带有对差模到差模和差模到共模串扰补偿的通信插座的接线板和通信插座
CN2005800478811A Active CN101248561B (zh) 2004-12-07 2005-10-18 带有平衡接线以降低差模到共模串扰的通信插头及其安装基片
CN2005800477965A Active CN101142861B (zh) 2004-12-07 2005-11-03 具有带自耦合导体的印刷接线板的通信插座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78277A Active CN101164392B (zh) 2004-12-07 2005-11-14 具有带成对耦合导体的印刷线路板的通信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01142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7645B2 (en) * 2007-09-19 2011-06-28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circui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crosstalk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601034B1 (en) * 2008-05-07 2009-10-13 Ortronics, Inc. Modular insert and jack including moveable reactance section
US7682203B1 (en) * 2008-11-04 2010-03-23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contact wire configurations that provid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DE102012015581A1 (de) * 2012-08-07 2014-02-13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US8951072B2 (en) * 2012-09-07 2015-02-10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 jacks having longitudinally staggered jackwire contacts
US8894447B2 (en) * 2013-03-14 2014-11-25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 plug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upled conductive paths
CA2939693C (fr) * 2014-02-28 2018-06-05 Action Communication Plateforme aeroportee pour aeronef comportant des moyens correcteurs d'assiette et attelage associe
CN106233634A (zh) 2014-04-16 2016-12-14 莱尼电缆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对差分数据信号进行信号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US9318848B2 (en) * 2014-08-01 2016-04-19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including low impedance transmission line segments that improve return loss and related methods
DE202015005042U1 (de) 2015-07-14 2015-09-09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ungsanordnung mit Kodierung
JP6790273B2 (ja) * 2016-12-08 2020-11-2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Usbポート付きデバイス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9157B1 (en) * 2000-08-18 2002-04-30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inductive compensation
CN2538081Y (zh) * 2002-04-22 2003-02-26 兴旺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用插座
EP1435679A1 (en) * 2002-11-27 2004-07-07 Pandui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electronic conn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8390A (en) * 1992-09-01 1994-07-12 Hubbell Incorporated Modular telecommunication jack adapter
US5397862A (en) * 1993-08-31 1995-03-14 Motorola, Inc. Horizontally twisted-pair planar conductor line structure
US5586914A (en) * 1995-05-19 1996-12-2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crosstalk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US5997358A (en) * 1997-09-02 1999-12-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ime-delayed signal compensation
US5929729A (en) * 1997-10-24 1999-07-27 Com Dev Limited Printed lumped element stripline circuit ground-signal-ground structure
US6186834B1 (en) * 1999-06-08 2001-02-13 Avaya Technology Corp. Enhanced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rosstalk compensation
US6504246B2 (en) * 1999-10-12 2003-01-07 Motorola, Inc.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a balanced twist for differential signal lines
US6270381B1 (en) * 2000-07-07 2001-08-07 Avaya Technology Corp. Crosstalk compensation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6350158B1 (en) * 2000-09-19 2002-02-26 Avaya Technology Corp. Low crosstalk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US6572414B2 (en) * 2000-12-27 2003-06-03 Korea Telecom Modular jack for low 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641847Y (zh) * 2003-06-25 2004-09-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模块插座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9157B1 (en) * 2000-08-18 2002-04-30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inductive compensation
CN2538081Y (zh) * 2002-04-22 2003-02-26 兴旺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用插座
EP1435679A1 (en) * 2002-11-27 2004-07-07 Pandui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electronic conn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2861B (zh) 2011-01-26
CN101142861A (zh) 2008-03-12
CN101147330A (zh) 2008-03-19
CN101164392B (zh) 2012-01-25
CN101164392A (zh) 2008-04-16
CN101142756A (zh) 2008-03-12
CN101248561A (zh) 2008-08-20
CN101248561B (zh) 2011-04-27
CN101142756B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7330B (zh) 具有用于在导体之间产生串扰补偿的浮动接线板的通信连接器
US7168993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wiring board for impart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US9407044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crosstalk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314393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with floating wiring board for impart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US7204722B2 (en) Communications jack with compensation for differential to differential and 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 crosstalk
CN103762455B (zh) 具有提供串话补偿的接触导线结构的通信插座
US8047879B2 (en) Printed wiring boards and communication connectors having series inductor-capacitor crosstalk compensation circuits that share a common inductor
US8353723B2 (en) Communications patching devices having capacitor-based multi-stage near-end alien crosstalk compensation circuits between adjacent connector ports
US7914346B2 (en)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contact wire configurations that provide crosstalk compensation
US20060189215A1 (en) Controlled mode conversion connector for reduced alien crosstalk
US65208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low cross-talk
EP3175515B1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including low impedance transmission line segments that improve return loss
EP1820285B1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wiring board for imparting crosstalk compenastion between conductors
AU2009210388B2 (en) Communications jack with compensation for differential to differential and differential to common mode crosstalk
EP1820379A1 (en) Communications jack with printed wiring board having self-coupling conductors
EP2530845B1 (en) Communications jack with printed wiring board having paired coupling condu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