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899B -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899B
CN101136899B CN2006101288651A CN200610128865A CN101136899B CN 101136899 B CN101136899 B CN 101136899B CN 2006101288651 A CN2006101288651 A CN 2006101288651A CN 200610128865 A CN200610128865 A CN 200610128865A CN 101136899 B CN101136899 B CN 101136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port
data
physical circui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288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6899A (zh
Inventor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288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6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6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6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传输设备,在该以太网线状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的对应物理端口间形成至少两条物理线路;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该方法包括:根据保护选择标准监测主用物理线路是否发生故障;如果主用物理线路发生故障,将数据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本发明能在物理层线路出现故障时,不需要切换MAC端口,只切换物理端口来实现网络服务的不间断性,因此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太网线状网络的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信息领域需求的迅猛发展,以太网的新业务和新应用不断涌现,并且以应用普遍、价格低廉、组网灵活、管理简单为特色。随着10G以太网标准的形成,以太网的应用范围必将得以从局域网延伸到城域网和广域网。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的可靠性,满足对数据速率和传输链路可靠性的要求,必须提供并支持包括用于接口备份、链路备份在内的多种冗余技术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以太网的物理层接入芯片的规格主要有10/100M自适应、GE以及10GE等。这类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物理层的编码、数模转换、时钟恢复以及模拟的放大等。其包括物理端口(模拟信号端口)以及对媒介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的端口(数字信号端口)。请参阅图1,图1为普通8端口100M物理层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两侧的模拟端口和数字端口数目是对应的,可以实现8路物理层传输线路。需说明的是,从数字端口到模拟端口的流程与从模拟端口到数字端口的流程正好相反。
请参阅图2,图2为现有技术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没有任何保护机制的传输示意图;从这个图可以看出,由于一个MAC端口对应一个物理端口,在一个物理线路有故障的时候,只能在MAC端口提供冗余连接以及冗余连接协议来保证网络服务的不间断性。MAC协议位于开放系统互连(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简称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分,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逻辑链路控制层(简称LLC)层。如果发生传输故障,就需进行MAC端口重新切换来保证传输线路的可用性。此外,MAC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的层次高于物理层,实现MAC层的传输保护方法的复杂度也比较高。
因此,在一个物理线路有故障的时候,如果直接在物理层进行物理线路的切换,即启用备用物理线路实现网络服务的不间断性,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然而对于目前的网络系统无法实施。相应地,在目前的国际标准中还没有相应的规定,也未见业界有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为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在数据的发送方向或接收方向建立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以太网线状网络的物理层线路传输存在故障的时候,不需要重新切换MAC端口,只需要切换物理端口,即启用备用物理线路实现网络服务的不间断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通过以太网线状网络的传输设备,实现在物理端口与MAC端口间可切换地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该以太网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的对应物理端口间形成至少两条物理线路;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根据保护选择标准监测主用物理线路是否发生故障;如果主用物理线路发生故障,将数据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对应其多个物理端口,并且选择所述的物理端口之一对应主用物理线路,其余的物理端口对应备用物理线路。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1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1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用以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剩下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分别传输数据,还有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所述的备用物理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所述的保护选择标准为误码率或断线指示标记。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还包括当故障线路恢复时,将数据从备用物理线路切换回到原主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用于由多个节点形成的以太网线状网络中,每个节点的MAC端口与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物理端口对应连接,该装置还包括:多条物理线路,形成在与以太网线状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对应的物理端口间;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数据传输保护模块,位于所述节点中,其包括切换模块,用以在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线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切换。
根据所述的装置,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的装置,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对应其多个物理端口,并且选择所述的物理端口之一对应主用物理线路,其余的物理端口对应备用物理线路。
根据所述的装置,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1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1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用以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剩下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的装置,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分别传输数据,还有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所述的备用物理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的装置,所述的数据保护模块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以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以及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监测模块:用以根据保护选择标准判断主用物理线路及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是否发生故障。
根据所述的装置,该数据保护模块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太网线状网络的传输设备,该传输设备包括:多个物理端口,用以形成多条物理线路;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至少一个MAC端口,用以与所述的多个物理端口可切换地连接;数据传输保护模块,位于所述的物理端口与MAC端口间,其包括切换模块,用以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线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切换。
根据所述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的传输设备,所述的数据保护模块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以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以及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监测模块:用以根据保护选择标准判断主用物理线路及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是否发生故障。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可以在以太网的物理层通过切换物理端口,启用备用物理线路实现对故障线路所传输的数据起到快速保护作用。因此,满足了电信运营商和大型企业用户提出的更高的带宽和几乎不间断地访问关键的业务系统和数据的需求,降低接入设备的总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8端口100M物理层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的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传输保护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物理层的1+1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物理层的N+1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物理层的1:1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物理层的N:1(当N条主备用物理线路没有故障时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保护的数据)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物理层的N:1(当N条主备用物理线路没有故障时备用物理线路空闲)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的传输设备的内部功能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传输保护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以太网线状网络中的两个示意性节点,在实际的以太网线状网络中有多个节点进行数据的传输。在该以太网线状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的对应物理端口间可以形成多条物理线路;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传输保护策略为满足对数据速率和传输链路可靠性的要求,提高增加冗余的物理线路,使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方案。也就是说,在数据的发送方向或接收方向可以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建立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间的对应关系。该MAC端口与物理端口间的对应关系可根据正常情况或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某条线路出现故障和故障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间的对应关系之间的保护倒换,从而启用备用物理线路实现网络服务的不间断性。
上述的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切换的功能是通过设置于该MAC端口与物理端口间的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实现的。该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可以包含在线状网络的节点(物理层芯片)中,通过运行存储在物理层接入芯片的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还可以设置于物理端口附近,由外置的可编程控制器实现。
该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包括的配置模块用以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以及配置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保护选择标准例如为超过误码率阈值的标识符和断线指示等。该数据保护模块包括的监测模块用以根据保护选择标准判断主用物理线路及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是否发生故障。该数据保护模块包括的切换模块用以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线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切换。该切换模块可以通过物理层接入芯片中的物理层交叉处理模块实现主用物理端口所对应的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端口所对应的备用物理线路之间的切换,用物理层接入芯片中的物理层交叉处理模块实现物理线路的切换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基于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物理层传输保护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以及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
步骤2:数据发送节点的物理层端口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将该节点MAC端口接收的数据,通过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发送到数据接收节点的相应物理端口,数据接收节点的物理端口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并将接受到数据送到该数据接收节点中的MAC端口;
步骤3:根据保护选择标准监测主用物理线路是否发生故障;
步骤4:如果发生故障,即将数据从出现故障的主用物理线路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
步骤5:当故障线路恢复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将数据从备用物理线路切换回到原主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或者是维持原状,即将数据继续在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
以下结合传输保护策略的几个优选方案对本发明的保护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保护策略为:数据发送节点和数据接收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对应该节点的多个物理端口,并且选择这些物理端口的其中之一与主用物理线路相对应,其余的物理端口与备用物理线路相对应。
1)物理层的1+1传输保护方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物理层的1+1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相邻节点的每一个包括两个物理端口,并且在两个相邻节点的对应端口间形成一条主用物理线路和一条备用物理线路;数据发送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出来的数据,被同时复制到该节点的两个物理端口,两个物理端口分别进行编解码处理后,通过两个不同的物理端口发送出去,由于是经过不同的物理端口,所以可以经过不同的物理线路到达对端(数据接收节点)。
对端物理层芯片的两个物理端口同时接受到两路来自于同一个MAC端口的数据,对端的物理层芯片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选择其中的一路(主用物理端口)送到数据接收节点的MAC端口。
当主用物理端口对应的主用物理线路故障的时候,根据保护标准(例如为超过误码率阈值的标识符、断线指示等)快速切换到备用线路,从而起到快速保护作用。当故障线路恢复的时候,可以根据配置的传输保护策略,选择将数据切换回原物理端口所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或者是维持原状。
2)物理层的N+1传输保护方式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物理层的N+1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发送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出来的数据,被同时复制到该节点的N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分别进行编解码处理后,通过N个不同的物理端口发送出去,由于是经过不同的物理端口,所以一个MAC端口出来的数据可以经过不同的物理线路到达该数据的接收节点。
数据接收节点的物理层芯片的N个物理端口同时接受到N路来自于同一个源MAC端口的数据,数据接收节点的物理层芯片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选择其中的一路(主用物理端口)送到数据接收节点的MAC端口。
当主用物理端口对应的线路出现障时,根据保护标准(例如为超过误码率阈值的标识符、断线指示等)快速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中的一个,从而起到快速保护作用。当故障线路恢复的时候,可以选择将数据切换回原物理端口所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或者是维持原状。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一个MAC端口需要占用多个物理端口以及多条物理传输线路,这将引起数据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2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保护方式(即传输保护策略)进行改进。在本实施例中,传输保护策略为:数据发送节点和数据接收节点的N+1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1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该N条主用物理线路用以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剩下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其中,N为正整数。
1)物理层的1:1保护方式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物理层的1:1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在这种情况下,N的取值为1,即数据发送节点的两个MAC端口分别对应该节点的两个物理端口,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两个MAC端口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和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
如果需要被保护的数据对应的端口(或者是物理线路)出现故障,那么就将重要数据快速切换到非重要数据所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在数据发送节点中,将需保护的经数据发送节点的MAC端口接收的重要数据,切换到非重要数据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发送;并且对端设备(数据接收节点)的物理端口与其MAC端口的对应连接关系也进行同样的切换。
2)物理层的N:1的第一种传输保护方式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物理层的N:1(当N条主备用物理线路没有故障时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保护的数据)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在这种的情况下,数据发送节点的N+1个MAC端口分别对应其N+1个物理端口,N个MAC端口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N个重要数据,另外,还有一个物理端口传送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
如果N个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所对应的端口(或者是物理线路)中的一个出现故障,那么就将该出现故障的需要被保护的数据快速切换到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所对应的端口(或者是物理线路)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在数据发送节点中,将需保护的经MAC端口接收的重要数据,切换到非重要数据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发送;对端设备(数据接收节点)的物理端口与其MAC端口的对应连接关系也进行同样的切换。
从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在传输重要业务的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占用非重要业务线路的资源进行传输保护。当然,在物理线路均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非重要的数据端口进行非重要数据的传输。当故障线路恢复的时候,可以选择将数据切换回原物理端口所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或者是维持原状。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保护策略为:数据发送节点和数据接收节点的N个MAC端口分别对应各自的N个物理端口,并且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分别传输数据,还有一个物理端口对应备用物理线路,所述的备用物理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其中,N为正整数。
物理层的N:1第二种传输保护方式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物理层的N:1(当N条主备用物理线路没有故障时备用物理线路空闲)传输保护方法的流程图;这种方式在正常情况下,数据发送节点的N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个物理端口,即在数据发送节点的N个物理端口与对应的数据接收节点的N个物理端口间,形成的N条主用物理线路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N个重要数据,另外,还有一个物理端口处于空闲状态。
如果N个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所对应的物理端口(或者是物理线路)中的一个出现故障,那么就将该需要被保护的数据快速切换到处于空闲状态的物理端口(或者是物理线路)。也就是说,在数据发送节点中,将需保护的经MAC端口接收的重要数据,切换到处于空闲状态的物理端口进行发送;对端设备(数据接收节点)的物理端口与其MAC端口的对应连接关系也进行同样的切换。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传输重要业务的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占用处于空闲状态的物理线路资源进行传输保护。当故障线路恢复的时候,可以选择将数据切换回原物理端口所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或者是维持原状。因此,N个重要业务只需要占用一个冗余保护线路资源,从而也提高了物理线路资源的利用率。
最后,请参阅图10,图10为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以太网线状网络的传输设备的内部功能方框示意图。该传输设备可以设置于物理层的芯片中:下面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理层的芯片具有多个物理端口,该多个物理端口与以太网中的相邻设备的对应物理端口间形成多条物理线路;在多条物理线路中,至少有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有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该物理层的芯片还至少具有一个MAC端口,这些MAC端口与多个物理端口可切换地连接。在实际使用中,物理芯片的物理端口与MAC端口间包括一个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在该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包括的配置模块,用以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以及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这些MAC端口根据传输保护策略与所述的物理端口相连,用以将MAC端口接受的数据,通过所述的物理端口所对应的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传输到数据接收设备的相应MAC端口;该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包括的监测模块根据保护选择标准判断主用物理线路及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是否发生故障;如果发生故障,该数据传输保护模块包括的切换模块(例如为切换开关或切换矩阵)将数据从出现故障的主用物理线路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当故障线路恢复的时候,切换模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数据切换回原物理端口所对应的物理线路进行传输,或者是维持原状。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该以太网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的对应物理端口间形成至少两条物理线路,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所述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同时传输数据;
根据保护选择标准监测主用物理线路是否发生故障;
如果主用物理线路发生故障,将数据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并且所述数据发送节点或数据接收节点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建立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物理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对应关系的保护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对应其多个物理端口,并且选择所述的物理端口之一对应主用物理线路,其余的物理端口对应备用物理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1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1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用以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剩下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其中,N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选择标准为误码率或断线指示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故障线路恢复时,将数据从备用物理线路切换回到原主用物理线路进行传输的步骤。
6.一种以太网物理层传输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该以太网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的对应物理端口间形成至少两条物理线路,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
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
根据保护选择标准监测主用物理线路是否发生故障;
如果主用物理线路发生故障,将数据切换到备用物理线路的物理端口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分别传输数据,还有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所述的备用物理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其中,N为正整数。
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用于由多个节点形成的以太网线状网络中,每个节点的MAC端口与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物理端口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多条物理线路,形成在与以太网线状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对应的物理端口间,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所述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同时传输数据;
数据传输保护模块,位于所述节点中,其包括切换模块,用以在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线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切换;
其中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并且所述数据发送节点或数据接收节点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建立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根据物理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对应关系的保护倒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一个MAC端口对应其多个物理端口,并且选择所述的物理端口之一对应主用物理线路,其余的物理端口对应备用物理线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1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1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用以分别传输需要被保护的重要数据,剩下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传输不需要保护的非重要数据;其中,N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保护模块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以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以及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
监测模块:用以根据保护选择标准判断主用物理线路及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是否发生故障。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保护模块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
1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6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用于由多个节点形成的以太网线状网络中,每个节点的MAC端口与该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物理端口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多条物理线路,形成在与以太网线状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对应的物理端口间,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
数据传输保护模块,位于所述节点中,其包括切换模块,用以在主用物理线路的物理端口与备用物理线路的物理端口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切换;
其中所述的两个相邻节点之一为数据发送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发送数据,其余的一个节点为数据接收节点,其根据传输保护策略接收数据;
其中所述的传输保护策略为所述发送或数据接收节点的N个MAC端口分别对应N个物理端口,N个物理端口对应N条主用物理线路分别传输数据,还有一个物理端口对应一条备用物理线路,所述的备用物理线路处于空闲状态;其中,N为正整数。
13.一种以太网线状网络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传输设备包括:
多个物理端口,用以形成多条物理线路;其中,至少一条为主用物理线路,至少一条为备用物理线路,所述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同时传输数据;
至少一个MAC端口,用以与所述的多个物理端口可切换地连接;
数据传输保护模块,位于所述的物理端口与MAC端口间,其包括:
切换模块,用以在主用物理线路与备用物理线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切换;
配置模块:用以配置主用物理线路和备用物理线路对MAC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的传输保护策略,根据传输保护策略建立MAC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判断故障发生的保护选择标准,并根据物理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同一节点的MAC端口与物理端口之间对应关系的保护倒换;
监测模块:用以根据保护选择标准判断主用物理线路及其对应的物理端口是否发生故障。
CN2006101288651A 2006-08-31 2006-08-31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1136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88651A CN101136899B (zh) 2006-08-31 2006-08-31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88651A CN101136899B (zh) 2006-08-31 2006-08-31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899A CN101136899A (zh) 2008-03-05
CN101136899B true CN101136899B (zh) 2011-09-07

Family

ID=3916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88651A Active CN101136899B (zh) 2006-08-31 2006-08-31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6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323A (zh) * 2014-01-23 2015-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请求方法、装置、节点服务器及cdn系统
CN109560864B (zh) * 2017-09-26 2021-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6557B1 (en) * 1997-10-31 2002-04-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Gigabit Ethernet MAC (GMAC)
CN1507198A (zh) * 2002-12-11 2004-06-23 上海科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层网络安全保障系统
CN1725761A (zh) * 2005-06-10 2006-01-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实现链路聚合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6557B1 (en) * 1997-10-31 2002-04-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Gigabit Ethernet MAC (GMAC)
CN1507198A (zh) * 2002-12-11 2004-06-23 上海科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层网络安全保障系统
CN1725761A (zh) * 2005-06-10 2006-01-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实现链路聚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899A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204C (zh) 多环相切以太环网环路保护切换方法
CN101197747B (zh) 工业实时控制以太网冗余容错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1986626B (zh) 一种设备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753397B (zh) 一种以太环网快速自愈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03560955B (zh) 冗余设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14953B (zh) 一种实现传输设备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75072A (zh) 机车通信网络冗余控制方法
CN101197634B (zh) 主备板的自动保护倒换实现方法、系统及单板装置
CN101438538A (zh) 通信系统、节点、终端、通信方法及程序
CN108900415A (zh) Mlag接口故障下的主从设备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095571A (zh) 实现网络冗余和数据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RU273008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 совмещением группы 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оптической связи
CN101083559A (zh) 一种主控制模块和从控制模块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9218061A (zh) 灵活以太网之故障通知及获取方法、装置、通信设备
CN101577719A (zh) 一种双机热备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771610A (zh)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系统和链路保护方法
CN103166800B (zh) 一种双网冗余消息总线交叉故障下的消息传输方法
CN101262406A (zh) 双向环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74217B (zh) 一种在mesh网络中实现永久环网保护的方法
CN101360043B (zh) 内部可靠互连的通信设备
CN101136899B (zh)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保护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设备
CN101667863B (zh) 一种复用段共享环网保护中增加通道告警触发的装置及方法
CN100449983C (zh) 实现至少一个不出故障的通信关系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546345A (zh) 利用生成树协议实现弹性分组环跨环保护的方法
CN103297259A (zh) 点到多点组播业务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1

Address after: 24th Floor,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 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i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