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5969B -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5969B
CN101135969B CN2007101642104A CN200710164210A CN101135969B CN 101135969 B CN101135969 B CN 101135969B CN 2007101642104 A CN2007101642104 A CN 2007101642104A CN 200710164210 A CN200710164210 A CN 200710164210A CN 101135969 B CN101135969 B CN 101135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interface
user
information
interface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4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5969A (zh
Inventor
赵占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642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5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5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5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5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59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界面(UI)设计系统和方法,均由UI设计端控制UI目标端进行UI设计,UI目标端将设计UI所涉及的UI设计信息返回给UI设计端。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UI设计系统和方法,由于改由UI决策端与UI目标端共同完成UI设计,因此在设计时所显示出的UI与在实际应用时所显示出的UI必然是相同的,这使得最初的UI设计初衷能够很好地实现,因而能够明显提高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为手机等用户设备(UE)进行用户界面(UI)设计时,大家都在尝试在Windows等操作环境下实现手机UI的可视化设计。在UI设计过程中,UI设计端依靠自身所设置的图形用户接口(GUI)为UI设计提供系统支持;当UI设计端完成UI设计并将所设计的UI内容发送给UI目标端使用时,UI目标端则依靠自身所设置的GUI为UI运行提供系统支持。 
目前,UE所使用的GUI是多种多样的,并且UI设计端往往与UI目标端使用不同的GUI,这种情况下两种不同的GUI会分别提供完全不同的UI显示方式,导致在设计时所显示出的UI与在实际应用时所显示出的UI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会使最初的UI设计初衷无法很好地表现甚至无法实现,进而降低用户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I设计系统和方法,尽量避免设计时所显示出的UI与在实际应用时所显示出的UI不同的情况,提高用户满意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UI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UI目标端的设计执行单元以及设置于UI设计端的设计决策单元;UI目标端与UI设计端相连;其中, 
置于用户界面设计端的设计决策单元将收到的来自用户的界面设计请求发送给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以解析请求的方式从该界面设计请求中获取界面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界面设计信息进行界面设计,以及将设计所述用户界面所涉及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 返回给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 
所述用户界面目标端与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之间进一步连接有代码编译器,用于将用户界面目标端所发送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的代码格式转换为用户界面设计端能够识别的代码格式。 
所述设计决策单元进一步与设计记录单元相连;其中, 
所述设计决策单元,用于进一步将来自所述设计执行单元的UI设计信息发送给所述设计记录单元,以及从所述设计记录单元中获取UI设计信息; 
所述设计记录单元,用于保存以及提供UI设计信息。 
所述设计决策单元进一步与设计展示单元相连;其中, 
所述设计决策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收到的UI设计信息发送给所述设计展示单元; 
所述设计展示单元,用于显示所收到的UI设计信息。 
一种UI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 
置于用户界面设计端的设计决策单元将收到的来自用户的界面设计请求发送给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以解析请求的方式从该界面设计请求中获取界面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界面设计信息进行界面设计,以及将设计所述用户界面所涉及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返回给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以及将所返回的所述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的代码格式转换为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能够识别的代码格式,其中,所述用户界面目标端与用户界面设计端分别设置有图形用户接口。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UI设计端向UI目标端发送UI设计请求,UI目标端获取所述UI设计请求中所包含的UI设计内容,并根据所获取的UI设计内容进行UI设计。 
设计的所述UI是界面,所述UI设计信息包含界面图像数据和界面描述。 
进一步显示所返回的所述UI设计信息。 
所述显示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界面图像数据构造界面图像,还根据所述界面描述确定位于所述界面图像中的控件的位置和大小,并将最终得到的界面图像及控件显示出来。 
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UI设计系统和方法,由于改由UI决策端与UI目标端共同完成UI设计,因此在设计时所显示出的UI与在实际应用时所显示出的UI必然是相同的,这使得最初的UI设计初衷能够很好地实现,因而能够明显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UI设计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UI设计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UI设计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UI设计系统图。图1中,UI目标端与UI设计端相连,UI目标端中所设置的各器件可以与UI设计端中所设置的各器件进行通信交互。其中,UI目标端中设置有设计执行单元;UI设计端中设置有两两相连的设计决策单元、设计展示单元、设计记录单元。另外,UI设计端与UI目标端中分别设置有GUI,以便为UI设计提供系统支持;并且,UI设计端中的GUI与UI目标端中的GUI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当设计决策单元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界面设计请求时,并不根据该请求中的界面设计信息在本地进行界面设计,而是将所述界面设计请求发送给UI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收到来自UI设计端的界面设计请求时,设计执行单元以解析请求等方式从该请求中获取界面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界面设计信息进行界面设计。在完成界面设计后,设计执行单元可以将进行界面设计时所涉及的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相连的缓存装置(图中未示出)保存起来。设计执行单元还可以向设计决策单元发送界面设计响应,通知UI设计端已经完成所要求的界面设计;在收到来自设计执行单元的界面设计响应之后,设计决策单元则可以向设计执行单元发送界面传输命令,以获取设计完成的所述界面。 
接下来,在完成界面设计或收到来自UI设计端的界面传输命令时,设计执行单元可以将进行界面设计时所涉及的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设计决策单元,具体的发送过程有多种,如: 
第一种发送过程:在设计执行单元向缓存装置保存界面设计信息的情况下,设计执行单元从该缓存装置中获取所保存的界面设计信息,并将获取到的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设计决策单元。 
第二种发送过程:在设计执行单元不向缓存装置保存界面设计信息的情况下,设计执行单元直接将进行界面设计时所涉及的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设计决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执行单元所发送的界面设计信息有可能具有设计决策单元无法正确识别的代码格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对设计执行单元所发送的界面设计信息的代码格式转换为设计决策单元能够正确识别的代码格式,之后再将完成格式转换的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设计决策单元。 
收到来自设计执行单元的界面设计信息后,设计决策单元可以将该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相连的设计记录单元保存。另外,设计决策单元还可以进一步控制相连的设计展示单元显示所收到的界面设计信息。具体而言,所述界面设计信息通常包括界面图像数据和界面描述(界面图像数据和界面描述分别包含不同的数据包头,以便加以区分),设计决策单元可以将收到的界面图像数据发送给设计展示单元;由设计展示单元根据收到的界面图像数据构造界面图像,还根据收到的界面描述确定位于所述界面图像中的控件的位置和大小,并将最终得到的界面图像及控件显示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决策单元还可以将各阶段设计所得的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设计记录单元保存。 
所述的代码格式转换操作可以由连接于UI目标端与UI设计端之间的代码编译器实现。 
以图1的描述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如下的操作方式: 
UI设计端的GUI为Draw2D,UI目标端的GUI为Linux下的GTK,中间文件代码转换的最终代码格式为C代码,UI设计的系统环境为Eclipse3.2、 Draw2D3.2.0、GEF3.2.0。 
UI设计的服务进程选择Socket服务,UI设计端与UI目标端间的通信选择XML描述,XML解析使用DOM。下面是XML描述的片断: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widgetclass=″Window″id=″defaultWindow″> 
    <property name=″width″>200</property> 
    <child> 
      <widget class=″Button″id=″defaultButton″> 
      </widget> 
    </child> 
</widget> 
当UI设计端需要绘制界面时,UI设计端可以生成符合XML的界面设计请求,并且在将该请求发送给UI目标端时还可以启动一个同步线程,利用该同步线程等待UI目标端反馈的界面设计信息。 
UI目标端接收到界面设计请求后,利用GTK进行界面绘制(包括屏幕构建以及控件位置设计),并将进行界面设计时所涉及的界面设计信息(包括界面图像数据和界面描述)打包成字节流反馈给UI设计端。当然通过所述XML,UI设计端也可以发起界面传输命令。 
UI设计端收到来自UI目标端的字节流后,根据字节流中所包含的界面图像数据构造界面图像,还根据字节流中所包含的界面描述确定位于所述界面图像中的控件的位置和大小,并将最终得到的界面图像及控件显示出来。当然,如果需要进行中间文件的代码格式转换,则将UI目标端所发送的图像数据的代码格式转换为C代码。 
可见,图1所示的用户界面设计系统所能实现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UI设计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UI设计端向UI目标端发送全屏设计内容。 
步骤202:UI目标端接收并解析来自UI设计端的全屏设计内容。
步骤203:UI目标端根据解析所得的全屏设计内容进行UI全屏设计。 
步骤204:UI目标端保存进行所述UI全屏设计所涉及的设计信息。 
步骤205:UI目标端将保存的UI全屏设计信息发送给UI设计端。 
步骤206: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文件代码转换,如果需要,进入步骤207;否则,直接进入步骤208。 
步骤207:将UI目标端所发送的所述UI全屏设计信息的代码格式转换为UI设计端能够识别的代码格式。 
步骤208:UI设计端接收并显示所收到的UI全屏设计信息。 
在实际应用时,UI设计端还可以将来自UI目标端以及各阶段设计所得的界面设计信息保存起来。 
由图1和图2可见,本发明最关键的操作如图3所示。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UI设计流程简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UI设计端控制UI目标端进行UI设计。 
步骤302:UI目标端将设计UI所涉及的UI设计信息返回给UI设计端。 
上述操作除了可以应用于全屏设计以外,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的UI设计。 
由以上所述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由于改由UI决策端与UI目标端共同完成UI设计,因此在设计时所显示出的UI与在实际应用时所显示出的UI必然是相同的,这使得最初的UI设计初衷能够很好地实现,因而能够明显提高用户满意度。

Claims (7)

1.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于用户界面目标端的设计执行单元以及设置于用户界面设计端的设计决策单元;用户界面目标端与用户界面设计端相连,所述用户界面目标端与用户界面设计端分别设置有图形用户接口;其中,
置于用户界面设计端的设计决策单元将收到的来自用户的界面设计请求发送给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以解析请求的方式从该界面设计请求中获取界面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界面设计信息进行界面设计,以及将设计所述用户界面所涉及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返回给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
所述用户界面目标端与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之间进一步连接有代码编译器,用于将用户界面目标端所发送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的代码格式转换为用户界面设计端能够识别的代码格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还包括设计记录单元,所述设计决策单元进一步与设计记录单元相连;其中,
所述设计决策单元,用于进一步将来自所述设计执行单元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所述设计记录单元,以及从所述设计记录单元中获取用户界面设计信息;
所述设计记录单元,用于保存以及提供用户界面设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还包括设计展示单元,所述设计决策单元进一步与设计展示单元相连;其中,
所述设计决策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收到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发送给所述设计展示单元;
所述设计展示单元,用于显示所收到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
4.一种用户界面用户界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置于用户界面设计端的设计决策单元将收到的来自用户的界面设计请求发送给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用户界面目标端中的设计执行单元以解析请求的方式从该界面设计请求中获取界面设计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界面设计信息进行界面设计,以及将设计所述用户界面所涉及的用户界面设计信息返回给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以及将所返回的所述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的代码格式转换为所述用户界面设计端能够识别的代码格式,其中,所述用户界面目标端与用户界面设计端分别设置有图形用户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设计信息包含界面图像数据和界面描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显示所返回的所述用户界面设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界面图像数据构造界面图像,还根据所述界面描述确定位于所述界面图像中的控件的位置和大小,并将最终得到的界面图像及控件显示出来。
CN2007101642104A 2007-09-30 2007-09-30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5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42104A CN101135969B (zh) 2007-09-30 2007-09-30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42104A CN101135969B (zh) 2007-09-30 2007-09-30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5969A CN101135969A (zh) 2008-03-05
CN101135969B true CN101135969B (zh) 2011-05-11

Family

ID=3916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421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5969B (zh) 2007-09-30 2007-09-30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59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252A (zh) * 2011-10-14 2013-04-17 宁宇 一种模拟手机界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38716A (zh) * 2012-03-21 2012-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遥控电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68803A (zh) * 2015-08-07 2015-1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人机界面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341017B (zh) * 2017-06-30 2020-09-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Ui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5969A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618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nding the capabilities of handheld devices using local resources
US87825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esentation slides
US7685264B2 (en) System displaying a collection of network settings for a user to adjust and associate the settings with a network profile
EP2857957A1 (en) Master Device, Client Device, and Screen Mirro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55558A (zh) 实现移动终端与显示装置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6878917A (zh) 信息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和数据采集器
CN101500036A (zh) 一种控制投影仪的显示内容的方法、移动终端及投影仪
CN104702665A (zh) 信息分享方法和信息分享装置
CN101135969B (zh)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CN104601715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文件共享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039173B (zh) 语音信息输入方法、移动终端、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2133586A (ja) 表示装置、画面画像転送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39975A (zh) 一种无线高清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1135970B (zh) 一种用户界面设计系统和方法
CN103605535A (zh) 智能显示设备操作方法、系统及智能显示设备、移动设备
US20140304611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 Method of Remotely Controlling a Home Media Device Via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5491428A (zh) 智能电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817540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posing logical computing platforms
CN102770827B (zh) 用于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多媒体内容的方法
JP2007110713A (ja) 移動体通信装置に対するコールセンターのサポートを強化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2115076B1 (ko) 데이터 조작 제어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과 사용자 단말
CN104023057A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6302707A (zh) 一种创建快捷方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14595007A (zh) 操作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Kernchen et al. Multimodal user interfaces for context-aware mobile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