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4749A - 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无线多路接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无线多路接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4749A
CN101124749A CNA2006800054310A CN200680005431A CN101124749A CN 101124749 A CN101124749 A CN 101124749A CN A2006800054310 A CNA2006800054310 A CN A2006800054310A CN 200680005431 A CN200680005431 A CN 200680005431A CN 101124749 A CN101124749 A CN 101124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mbling code
sub
channel signals
code
multi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54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4749B (zh
Inventor
安俊基
金奉会
徐东延
金学成
卢东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500368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6011475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6/0005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88326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124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4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4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47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5Multi-step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01D47/063Spray cleaning with two or more jets impinging against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9Injecting re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40Alkaline earth metal or magnesium compounds
    • B01D2251/404Alkaline earth metal or magnesium compounds of calc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60Inorganic bases or salts
    • B01D2251/606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20Halogens or halogen compounds
    • B01D2257/204Inorganic halogen compounds
    • B01D2257/2045Hydrochloric ac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OFDM的多路接入系统相对于选择性频率衰减提供强的持久性,并且通过使用小区区别扰频码进一步提供抑制小区间干扰。因此,OFDM系统使频率再用率达到最大值。本发明包括频分多路复用要传送的数据的OFDM调制器,以规定的代码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的数据的码分单元,和将通过码分单元多路复用的数据转换为射频信号以传送的RF端。据此,本发明在多路接入系统中提高了系统实现的自由度(频分、时分、码分)。该OFDM系统包括由小区单元通过不同的扰频码对于在至少二个邻近小区内的基站扰频下行链路数据,以识别各自的小区和传送扩展的下行链路数据。

Description

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无线多路接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且更加具体地说,涉及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和码分多址(CDMA)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具有相互正交性的多个载波的OFDM系统中,频率使用效率提高。在发送/接收端中调制/解调多个载波的处理过程导致执行IDFT(离散傅里叶逆变换)/DFT(离散傅里叶变换)相同的结果。可以通过使用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该处理过程。
在OFDM系统中,高速数据流被划分成多个低速数据流,并且低速数据流被使用多个子载波同时地传送。因此,OFDM系统可以增加码元持续时间,并且在由多路径延迟扩展所引起的时域中降低相对离散度。并且,采用OFDM的数据传输是以码元为单位执行的。
在OFDMA(OFDM接入)物理层中,有效载波被分成多个分组,并且每个分组被传送给相应的接收端。因此,传送给一个接收端的一组载波被称作子信道。配置每个子信道的载波是彼此邻近的,或者可以是在频域中彼此均匀间隔的。使用多个子信道的多路接入可能引起在实施时复杂,但是其可以带来优点,诸如,频率分集增益、功率集中和有效的正向链路功率控制。
分配给每个用户的时隙是由2维数据区定义的,并且其是一组由脉冲分配的连续的子信道。在OFDMA中数据区被表示为二维的时间-频率坐标的矩形,在此处,频率轴被定义为每个子信道。
在上行线路传输中,数据区被分配给特定的用户。但是,在下行链路传输中,基站经由另一数据区传送数据。
为了在2维坐标中定义这样的数据区,应该给出在时间轴中OFDM码元的数目,和在频率轴中从与参考点隔开偏移的位置开始的连续子信道的数目。
在使用多个载波的下行链路多路接入方法中,诸如常规的OFDMA,主要地在邻近小区之间使用频率调度方案以抑制小区间干扰。即,小区间干扰是以在邻近小区之间不使用不同的载波对频率执行调度的方式来抑制的。但是,如果小区负载很重,其很难保持高频再用率(~1),或者避免增加的小区间干扰。
近来,高速数据率和高频使用效率趋向于被作为基本要求接受,借此需要频率再用率接近于“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的数目提高以增加用户业务量,其很难有效地分配小区间频率资源。因此,使用相同频率的用户存在于邻近小区中是非常可能的,借此用户间干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考虑到在当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务量增加的趋势,预计在以后几年中使用的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将需要比当前的移动通信系统宽1~100倍的带宽。在对这样的宽带系统适用单个频率系统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出现在宽带上选择的频率衰减,和由于终端的运动的多普勒效应等等。
为了降低这样的衰减,需要非常复杂的均衡器。因此,宽带被分成若干子载波的发送方法是有利的。并且,如果传输是使用具有带宽单位的子载波执行的,其可以忽略选择的频率衰减,即,其可以被认为是平坦衰减信道,接收机均衡处理变得非常简单。
如图1所示,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彼此正交的子载波改善频率效率。这被称作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在下文中缩写为OFDM)。
图1示出一种广泛地使用的OFDM子载波的排列形式。在这种情况下,fi(i=0,1,2,...,N-1)表示N个子载波,并且Δf表示子载波间隔。
OFDMA是一种基于OFDM调制应用频分以识别多路复用的用户的技术。OFDMA是一种通过恰当的调度方案以分配频率(子载波)频带给用户的方式而允许若干用户借助于不同的频率执行传输的系统。
图2是按照现有技术的OFDM系统的发送端的框图。参考图2,按照现有技术的OFDM系统的发送端包括借助于子载波调制和多路复用数据的OFDM调制器10,和将数据转换为RF信号的RF端11。
该OFDM调制器10包括将基带的串行数据(码元)转换为多个并行数据(子信道)的串行/并行(S/P)转换器10-1,和将并行数据多路复用为子载波的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单元10-2。为了简化制图,假设用于将由传输OFDM码元的时序误差所引起的ISI影响减到最小的CP(循环前缀)和其他的辅助功能是通过IFFT单元10-2实现的。该OFDM系统的接收端具有与OFDM系统的发送端相反的结构。
参考图2,转换为基带的串行数据由串行/并行(S/P)转换器10-1转换为多个并行数据(子信道)。并且,并行转换的数据的每个由IFFT单元10-2多路复用为子载波。RF端11将由IFFT单元10-2多路复用的数据转换为RF信号,然后经由天线将RF信号传送给接收端。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OFCDM(正交频率码分复用)使用代码执行多路复用,其用于用户和信道识别。
图3是OFCDM系统25的发送端的方框图。参考图3,OFCDM系统的发送端包括将数据乘以正交码,并且将相乘的数据多路复用为子载波的OFCDM调制器20,和将由OFCDM调制器20多路复用的数据转换为RF信号的RF单元21。
该OFCDM调制器20包括将基带串行数据转换为多个并行数据(子信道)的串行/并行(S/P)转换器20-1,将并行数据的每一个乘以(伪)正交码的CDM(码分多路复用)处理单元20-2,和将并行数据转换为子载波,并且具有诸如CP(循环前缀)辅助功能的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单元20-3。该OFCDM系统的接收端具有与OFCDM系统25的发送端相反的结构。
参考图3,调制为基带的数据由串行/并行(S/P)转换器20-1分解成子数据(子信道)。分解的子信道的每一个由CDM处理单元20-2借助于正交码多路复用。由CDM处理单元20-2多路复用的数据由IFFT单元20-3多路复用为子载波。RF单元21将由OFCDM调制器20的IFFT单元20-2多路复用的数据转换为RF信号并经由至少一个天线发送RF信号。如在上文的描述中提及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接入(OFDMA)系统用于防止在将单频系统引入宽带系统的情况下由选择的频率衰减在宽频带上所引起的信号失真。特别地,在OFDMA系统中,为了保持高频再用率,并且由于来自负载增加的干扰,将小区处理量减到最少,使用小区干扰平均方案、小区干扰方案等。但是,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OFDMA系统的频率再用率基本上小于CDMA系统,并且用户和信道识别仅仅取决于频率和时间划分。
OFDM或者OFCDM技术在分离的单个小区环境下优于单频系统或者现有的CDMA系统。但是,当对于具有若干彼此邻近的小区的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使用OFDMA或者OFCDM技术的时候,存在若干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中的一个是由邻近小区所引起的小区间干扰。在现有的基于CDMA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其借助于不同的伪正交码彼此识别小区,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干扰或者消除干扰。
但是,在具有设置为1的频率再用率的OFDMA或者OFCDM系统中,由于相同的频带(频率再用率-1)被分配给所有小区,在过载的情况下,即使进行小区间功率控制,在小区边缘出现显著的小区间干扰。虽然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进行了许多的尝试,通过考虑高频使用率和小区间干扰,仍然是存在许多要改善的余地。
即使这样,宽带系统相对CDMA系统优选OFDM系统的理由是选择的频率衰减的问题(在实施单频的情况下),在将基于CDMA的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引进宽带系统(单个载波CDMA或者包括许多载波的固定频带CDMA)的情况下,出现频率使用率降低(多个载波CDMA或者N×CDMA)等问题。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多路接入的装置和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路接入的装置,该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宽带通信和相对于选择的频率衰减强的持久性,并且抑制小区间干扰以使频率再用率达到最大值。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在某种程度上阐述本发明的额外的优点、目的和特点,在参阅以下内容时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悉,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那些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通过尤其在著述的说明书和此处的权利要求以及所附的附图中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的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的优点,和按照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处实施和广泛地描述的,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OFDM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将多个子信道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域和频域的至少一个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和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大体上正交输出转换为信号。优选地,该扰频码或者具有正交或者伪正交特征。此外,该扰频码的长度是可变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扰频码被应用在时间和频率域的至少一个上。扰频码包括PN码和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的其中一个。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移动终端。做为选择地,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物理信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OFDM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多个子信道信号转换为信号;和将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域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
按照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OFDM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的串行-并行转换器;工作地连接到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处理单元,其将多个子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间和频率域的至少一个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和工作地连接到处理单元的变换单元,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大体上正交的输出转换为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使用OFDM传输数据的装置,包括: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的串行-并行转换器;工作地连接到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变换单元,其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多个子信道信号转换为信号;和工作连接到变换单元的处理器,其将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域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
应该明白,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并且作为权利要求意欲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该伴随的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结合进和构成本申请书的一部分,其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该说明书一起可以起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
图1是按照现有技术的OFDM子载波的排列形式的示意图。
图2是按照现有技术的OFDM系统的发送端的方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OFCDM系统的方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解释示范的扩展码分配的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小区识别扩展码的用户和不使用扩展码的其他用户在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干涉的分布图。
图6和图7是通过将时间、频率和码域作为参考而用于解释CDM系统如何可应用于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OFDM系统的发送端的方框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OFDM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进行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被在伴随的附图中举例说明。只要可能,贯穿该附图相同的参考数字将用于涉及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
本发明解决了在使用多载波,诸如OFDMA等的多路存取系统中使用时间-频率域的扰频码在下行链路小区之间的干扰问题。例如,每个要传送的码元被重复与特定的扩散因子(SF)一样多的次数,并且被乘以一扰频码,该扰频码的长度是特定的扩散因子。并且,乘以该扰频码的码元被使用多达SF数目的频率时间二进制进行传送。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扰频码,具体地说正交码被分别地分配给小区。因此,可以抑制或者除去其他的小区干扰。
优选地,该扰频码可应用于时间或者频率域,并且按照小区结构和空中信道条件,该SF是可变的。
图4是按照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解释示范的扰频码分配的图。参考图4,频域单位是子载波,并且时域单位指的是码元时间。
例如,如果如图4中SF=8,一个码元在时域被重复四次,并且在频域内被重复两次,八个码C={C1,C2,...,C8}被一对一地乘以频率时间二进制。通过在邻近小区之间的每个频率时间二进制映射不同的扰频码,可以使用没有在邻近小区之间干扰的相同的子载波传送下行链路数据。因此,频率使用率可以提高。例如,在“SF=8”的情况下,其能够识别八个邻近小区。
可以按照时间域扩展因子(SF_time)和频率域扩展因子(SF_freq)的组合不同地应用SF值。例如,如果SF=8,“SF_time=4”和“SF_freq=2”的组合和“SF_time=4”和“SF_freq=2”的组合是可适用的。图1示出“SF=8”、“SF_time=4”和“SF_freq=2”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SF”是由“SF_time·SF_freq”定义的。
可以基于小区结构和信道条件确定该SF本身,和频率域扩展因子或者时间域扩展因子与SF的比率。例如,如果邻近一个小区的小区的数目等于或者小于3,其能够仅仅使用扩展因子“SF=4”识别该小区的每一个。优选地,PN码、OVSF(正交可变因子)码用作正交码。此外,伪正交码可以用作扰频码。
通过以分配不同的码给每个基站(小区)的方式(其传送下行链路数据给每个用户),使用中间码正交性或者伪正交性,能够抑制或者除去在邻近小区的传输信号之间的干扰。具体地说,如果保持在邻近小区之间的信号时序同步,诸如OVSF的正交码的使用提供更加出色的干扰除去性能。因此,优选地,使用诸如OVSF的正交码。
以上提及的码的SF是基于小区结构和信道条件可变的。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例如,如果SF=1,扰频码可能不适用。
使用小区识别扰频码不是为在一个小区内的整个用户所必需的。例如,可以按照不同的条件划分采用小区识别扰频码的终端和不采用小区识别扰频码的终端。并且,存在将小区识别扰频码应用于终端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存在将小区识别扰频码应用于具有需要传输功率超出特定的临界值的终端的方法,通过测量下行链路干扰量将小区识别扰频码应用于终端的方法,通过按照基于用户的位置的干扰来估计干扰量,或者信号对干扰噪声比(SINR),将小区识别扰频码应用于终端的方法等。此外,通过组合至少二个前述的方法,其能够确定哪一个终端采用小区识别扰频码。
可以在基站和特定的终端之间的信号处理过程中判断是否对于特定的终端使用小区识别扰频码。但是,可以按照在呼叫建立之后的情形改变是否使用小区识别扰频码。
图5是按照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小区识别扰频码的用户和不使用扰频码的其它用户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干扰的分布图。
参考图5,由于干扰主要地对位于靠近小区边缘的用户有影响,通过应用扰频码能够除去小区间干扰。但是,由于在小区内用户的位置没有明确地与小区干扰量相符合,该扰频可以应用于在基站附近的用户。这指的是可以按照基准,诸如传输功率、干扰量、用户的位置来改变应用扰频的范围。
由本发明提出的系统采用OFDM或者OFCDM与CDMA组合的技术。按照一个实施例,数据调制基本上是由OFDM或者OFCDM进行的。在OFCDM的情况下,用户和信道识别功能是由CDM单元在IFFT之前进行的。在OFDM的情况下,用户或者信道识别是由FDM借助于OFDM调制进行的。最后,用于小区间干扰抑制/除去的小区识别(包括用户和信道)是由CDM进行的。
具体地说,由本发明提出的基于OFCDM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执行小区识别的附加CDM执行单元(码分单元)也具有用户和信道识别功能,其是由在CDM执行单元之前的OFCDM调制器的CDM单元执行的。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参数重新建立实现可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无线信道环境的系统。
图6和图7是通过将时间、频率和码域作为参考而用于解释CDM系统如何可应用于本发明的示意图。图8和9是体现图6和图7中概念的方框图。
图6和图8示出在识别小区中使用的码分多路复用(CDM)方案。OFDMA方案(FDM)被应用于用户或者信道识别,并且CDM方案被应用于小区识别或者区别。这里在图6中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表示可以分别地以代码识别的小区。即使彼此邻近的小区使用相同的频带,这些小区能够分别地使用不同的码。因此,其能够抑制/除去小区间干扰。
图8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OFDM系统的发送端的框图。参考图8,OFDM系统的发送端包括在图2中示出的现有技术的OFDM调制器,并且进一步包括对于小区识别执行扩展和/或扰频功能的码分单元32。
码分单元32对于由OFDM调制器30多路复用的数据借助于正交码(伪码)使用扩展和扰频方案来识别小区。优选地,可以分别地或者同时地通过扩展和扰频(非扩展)来使用(伪)正交码。该正交码包括当前适用于3GPP和3GPP2以及当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正交或者伪码的代码,其指定在识别小区、用户、用户组和信道组中具有特征的各种各样的代码。
在图8示出的发送端中,使用正交码的代码多路复用是在OFDM调制器(S/P.IFFT,CP:循环前缀)30中OFDM调制之后进行的。接收端多路分解RF信号,并且在OFDM解调器中解调多路分解的信号。
在图8中举例说明的OFDM和CDM组合系统对小区互相执行附加码区别。现有技术的OFDM系统没有集中在小区干扰除去上,而是集中在用户和信道多路复用上。但是,通过在OFDM解调之后执行码多路复用,该提出的OFDM和CDM组合系统通过识别和区别小区集中在解决小区干扰问题。具体地说,上述的方法适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用于上述的过程的代码优选地是如上相对于图4和5所述的扰频码。
图7和图9示出不仅可应用于小区识别,而且适用于用户信道识别的码分方案。
图9是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OFDM系统45的发送端的框图。参考图9,OFDM系统的发送端包括添加到OFDM系统的码分单元42。码分单元42以对由OFDM调制器40多路复用的数据扩展和扰频正交码(伪码)的方式识别小区、用户和信道。优选地,(伪)正交码可以分别地或者同时地都用于扩展和扰频(非扩展)。该正交码包括用于识别小区、用户、用户组和信道组的正交码或者伪的正交码(例如,扰频码)。
具体地说,在图9中示出的码分单元42与OFDM调制器40的CDM处理单元40-2相互地交换信息(用户、小区和信道信息)以及识别小区。因此,该码分单元42可以提高在用户、信道和小区的码操作方面的自由度。此外,该码分单元42可以识别小区、用户信道、用户组和信道组中的其中之一。做为选择地,可以在CDM处理单元40-2中实现通过使用不同的扰频码的区别小区的功能。换句话说,该CDM处理单元40-2可以完全包括码分单元42的功能,使得通过使用不同的扰频码,诸如正交或者伪的正交码区别该邻近小区。
因此,以上解释的方法提高了在多路接入系统中系统实施(即,系统设计灵活性)的自由度(频分、时分、码分),从而便于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无线信道环境系统的实现。
因此,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出现在OFDMA或者OFCDM系统中的小区干扰问题,和选择的宽带频率衰减问题,从而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和在各种各样基于OFDM的宽带系统中有效地衰减影响,并且从而提高频率再用率。
对于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意欲覆盖其归入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其等效范围之内所提供的本发明的改进和变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Claims (32)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
将多个子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间和频率域的至少一个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和
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大体上正交的输出转换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包括正交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包括伪正交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的长度是可变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被应用于时域和频域的至少一个上。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包括PN码和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的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移动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物理信道。
9.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
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多个子信道信号转换为信号;和
将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域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包括正交特征。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包括伪正交特征。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的长度是可变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被应用于时域和频域的至少一个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该扰频码包括PN码和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的其中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移动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物理信道。
17.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的串行-并行转换器;
工作地连接到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处理单元,其将多个子信道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间和频率域的至少一个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和
工作地连接到处理单元的变换单元,其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大体上正交的输出转换为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包括正交特征。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包括伪正交特征。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的长度是可变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被应用于时域和频域的至少一个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包括PN码和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的其中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移动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物理信道。
25.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多个子信道信号的串行-并行转换器;
工作地连接到串行-并行转换器的变换单元,其通过执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多个子信道信号转换为信号;和
工作地连接到变换单元的处理器,其将信号的至少一个乘以扰频码的元素以在时域中提供大体上正交的输出,其中该扰频码用于区别在邻近小区中传送的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包括正交特征。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包括伪正交特征。
28.根据权利要求26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的长度是可变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被应用于时域和频域的至少一个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5的装置,其中,该扰频码包括PN码和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的其中一个。
31.根据权利要求25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器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移动终端。
32.根据权利要求25的装置,其中,该处理器将扩展码乘以多个子信道信号的每一个以区别物理信道。
CN2006800054310A 2005-02-18 2006-02-17 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无线多路接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4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13796 2005-02-18
KR1020050013796A KR20060092713A (ko) 2005-02-18 2005-02-18 광대역 셀룰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ofdm기반의 다중접속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0050013796 2005-02-18
KR1020050036813 2005-05-02
KR1020050036813A KR20060114751A (ko) 2005-05-02 2005-05-02 다중반송파를 이용한 다중접속방식의 무선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10-2005-0036813 2005-05-02
PCT/KR2006/000546 WO2006088326A2 (en) 2005-02-18 2006-02-17 Wireless multiple access system for suppr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4749A true CN101124749A (zh) 2008-02-13
CN101124749B CN101124749B (zh) 2011-03-30

Family

ID=3759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54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4749B (zh) 2005-02-18 2006-02-17 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无线多路接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092713A (zh)
CN (1) CN1011247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7069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基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7069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92713A (ko) 2006-08-23
CN101124749B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19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lurality of data symb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50134B1 (ko) 기준신호 전송 방법
EP1872480B1 (en) Hybri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EP1982490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ilot for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EP1687914B1 (en)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resource space, assigning physical channel, and allocating power in ofdma-based cellular system
CN102106129B (zh) 在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分配多个载波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187887A1 (en) Wireless multiple access system for suppr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N100466799C (zh) 软频率复用的方法
KR20100102712A (ko) 심볼 통신 방법
CN101447961A (zh) 宽带无线通信中信号生成和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75620A (zh) 用于分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56755A (zh) 导频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155399A (zh) 可变带宽系统中传输控制信令的设备和方法
EP2034645A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124749B (zh) 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无线多路接入系统
EP1849245A2 (en) Wireless multiple access system for suppress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KR101108058B1 (ko) 다수의 부 반송파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KR20070050119A (ko) Fa 다중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060114751A (ko) 다중반송파를 이용한 다중접속방식의 무선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1897226A (zh) 通信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的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