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3588A -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3588A
CN101123588A CNA2007101521487A CN200710152148A CN101123588A CN 101123588 A CN101123588 A CN 101123588A CN A2007101521487 A CNA2007101521487 A CN A2007101521487A CN 200710152148 A CN200710152148 A CN 200710152148A CN 101123588 A CN101123588 A CN 101123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gateway
packet
opposite end
redundant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1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3588B (zh
Inventor
徐全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521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3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5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2278 priority patent/WO2009039754A1/zh
Priority to EP08800790A priority patent/EP2187574A4/en
Priority to US12/722,961 priority patent/US2010016600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3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35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包括: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本发明还公开了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媒体网关和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系统。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充分发挥冗余数据包的作用,根据网络中的丢包环境实时控制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当检测到丢包时,通过发送冗余数据包保障业务质量,当检测到没有丢包时,通过发送不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有效节约了网络的带宽资源。

Description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背景技术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施传输协议)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详细说明了在互联网上传递音频和视频的标准数据包格式。多余音频数据的RTP有效载荷,即RFC2198,描述了RTP的冗余传输机制和包格式,主要用于普通语音数据包的传输,也可以用于FoIP(Fax over IP,IP传真)和MoIP(Modem Over IP,Modem业务)。RFC2198数据包是一种包含了冗余数据的RTP数据包,可以用于补偿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丢包,提高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在网络质量不高的时候通过传输RFC2198数据包可以保证业务质量不受影响。
RFC2198数据包通常在媒体网关之间进行传输,媒体网关在发送RFC2198数据包之前,先通过协商配置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上的RFC2198参数一致,以使媒体网关之间不会因为无法识别这些RFC2198数据包而导致丢包。其中,RFC2198参数包括是否具有支持传输RFC2198数据包的能力,标识RFC2198数据包的类型以及RFC2198数据包中冗余数据的个数。在建立呼叫并协商好RFC2198参数后,媒体网关之间就开始持续发送RFC2198数据包。RFC2198数据包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头、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头、RTP头、RTP净荷。在RTP净荷中,除了包含本次传输的RTP数据外,还包含已经发送的RTP数据,这些已发送的RTP数据就是图1中所示的冗余数据1至冗余数据n,冗余数据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网络传输中有丢包时,通过RFC2198数据包中的冗余数据可以还原这些丢包。例如,媒体网关之间传输RFC2198数据包1、RFC2198数据包2和RFC2198数据包3,如果其中数据包2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则接收到数据包3时,可以通过数据包3中包含的数据包2的冗余信息还原丢失的数据包2;同理,如果数据包1和数据包2在传输过程中均丢失,则接收到数据包3时,可以通过数据包3中包含的数据包1和数据包2的冗余信息还原丢失的前两个数据包。
由上述描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通过持续发送RFC2198数据包来补偿网络中的丢包,并且冗余数据越多,防止丢包的能力也就越强。但是,随着冗余数据的增多,发送RFC2198数据包所占用的网络带宽也相应提高,例如,一个没有添加冗余数据的RTP数据包长度是200字节,其中IP头为20字节、UDP头为8字节、RTP头为12字节,RTP净荷为160字节,如果要发送包含一个冗余数据的RFC2198数据包,则RTP净荷要增加160字节,相应的如果包含两个冗余数据,则RTP净荷要增加320字节,因此随着冗余数据的增加,RFC2198数据包消耗的带宽基本成倍增长。由此可见,在没有丢包的网络环境中发送RFC2198数据包,不仅无法提升业务质量及发挥冗余数据的作用,而且会导致大量网络带宽资源被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系统和媒体网关。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包括:
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
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
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媒体网关,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
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上报给软交换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媒体网关,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的值是否大于设定值;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发送单元,用于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丢包数。
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媒体网关和软交换设备,
所述媒体网关用于,在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检测接收数据包的丢包情况;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媒体网关之间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通过软交换或媒体网关自身控制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充分发挥冗余数据包的作用,根据网络中的丢包环境实时控制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当检测到丢包时,通过发送冗余数据包保障业务质量,当检测到没有丢包时,通过发送不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有效节约了网络的带宽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RFC2198数据包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方法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媒体网关的实施例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种媒体网关的实施例框图;
图11为本发明系统的第一实施例框图;
图12为本发明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系统和媒体网关,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通过上述方式,当检测到丢包时,通过发送冗余数据包保障业务质量,当检测到没有丢包时,通过发送普通数据包有效节约网络的带宽资源。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媒体网关之间建立连接后传输数据包。
其中,媒体网关之间建立的连接包括音频连接、视频连接、FoIP连接或MoIP连接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在媒体网关建立连接及传输数据包之间还协商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冗余数据包的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冗余数据包传输的能力、冗余数据包的类型以及冗余数据包中携带的冗余数据的个数。
步骤202:检测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若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媒体网关之间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或者本端媒体网关根据接收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检测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
步骤203:控制媒体网关传输冗余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其中,当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中有丢包时,通过软交换控制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当本端媒体网关根据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检测到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中有丢包时,通过本端媒体网关自身控制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步骤204:控制媒体网关传输普通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其中,当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一段时间内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通过软交换控制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当本端媒体网关根据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检测到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通过本端媒体网关自身控制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
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示出了由本端媒体网关作为检测的主动方,对端媒体网关作为检测的被当方时,通过软交换控制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的过程:
步骤301: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建立连接后传输数据包。
由于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建立连接后要支持冗余数据包的传输,因此首先通过软交换协商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冗余数据包的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冗余数据包传输的能力、冗余数据包的类型以及冗余数据包中携带的冗余数据的个数。
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协商好冗余数据包的相关参数后开始传输数据包,初始时媒体网关之间传输不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当检测到有丢包时,则媒体网关之间传输包含冗余数据的冗余数据包。其中,传输的冗余数据包的类型和冗余数据包中包含的冗余数据的个数与协商的参数一致。
步骤302: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是否有丢包,若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6。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
步骤303:本端媒体网关将有丢包的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有丢包时,将检测到的当前发生丢包事件的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有丢包时,则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继续传输冗余数据包,以补偿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步骤304:软交换通知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软交换接收到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检测结果,即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有丢包时,软交换通知对端媒体网关停止与本端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普通数据包,并开始向本端媒体网关传输冗余数据包,用以补偿传输的普通数据包中的丢包。
步骤305: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对端媒体网关接收到软交换的通知后,停止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同时开始向本端媒体网关传输冗余数据包。
步骤306:本端媒体网关将没有丢包的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持续一段时间内,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将检测到的当前没有丢包事件的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没有丢包时,则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继续传输普通数据包。
步骤307:软交换通知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
软交换接收到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检测结果,即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持续一段时间内没有丢包时,软交换通知对端媒体网关停止与本端媒体网关之间传输冗余数据包,并开始向本端媒体网关传输普通数据包。
步骤308: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对端媒体网关接收到软交换的通知后,停止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同时开始向本端媒体网关传输普通数据包。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普通数据包通常为不包含冗余数据的RTP数据包,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冗余数据包通常为包含了冗余数据的RFC2198数据包。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的RTP数据包有丢包时,通过软交换控制传输RFC2198数据包的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401:媒体网关1和媒体网关2之间持续传输RTP数据包。
步骤402:媒体网关1检测到媒体网关2发送的RTP数据包中有丢包。
步骤403:媒体网关1将有丢包的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
步骤404:软交换通知媒体网关2发送RFC2198数据包。
步骤405:媒体网关2向媒体网关1发送RFC2198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的RFC2198数据包没有丢包时,通过软交换控制传输RTP数据包的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501:媒体网关1和媒体网关2之间持续传输RFC2198数据包。
步骤502:媒体网关1检测到一段时间内媒体网关2发送的RFC2198数据包中没有丢包。
步骤503:媒体网关1将没有丢包的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
步骤504:软交换通知媒体网关2发送RTP数据包。
步骤505:媒体网关2向媒体网关1发送RTP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由上述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当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RTP数据包的过程中检测到有丢包时,通过软交换控制媒体网关之间传输包含冗余数据的RFC2198数据包,可以还原网络中的丢包,提升业务质量;当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RFC2198数据包的过程中,检测到一段时间内没有丢包时,通过软交换控制媒体网关之间传输不包含冗余数据的RTP数据包,在网络中丢包情况改善的情况下减少了对网络带宽资源的占用。
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示出了由本端媒体网关作为检测的主动方,对端媒体网关作为检测的被当方时,通过媒体网关自身控制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的过程:
步骤601: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建立连接后传输数据包。
由于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建立连接后要支持冗余数据包的传输,因此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首先协商传输的冗余数据包的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冗余数据包传输的能力、冗余数据包的类型以及冗余数据包中携带的冗余数据的个数。
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协商好冗余数据包的相关参数后开始传输数据包,初始时媒体网关之间传输不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当检测到有丢包时,则媒体网关之间传输包含冗余数据的冗余数据包。其中,传输的冗余数据包的类型和冗余数据包中包含的冗余数据的个数与协商的参数一致。
步骤602:本端媒体网关接收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被动方的对端媒体网关在持续接收一段时间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后,向本端媒体网关返回针对前述普通数据包的控制数据包,该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普通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被动方的对端媒体网关在持续接收一段时间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后,向本端媒体网关返回针对前述冗余数据包的控制数据包,该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
步骤603:判断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则执行步骤604;否则,执行步骤605。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针对一段时间内传输的普通数据包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是否大于设定值;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针对一段时间内传输的冗余数据包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是否大于设定值。
其中,本端媒体网关接收的控制数据包中同时包含了丢包率和/或丢包数,该丢包率和/或丢包数均表示一段时间内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例如,一段时间内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了1000个数据包,其中有10个丢包,则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参数标示为百分之一,丢包数参数标示为十个,它们标示了相同的丢包情况,区别仅在于标示的参数不一样。因此,本端媒体网关收到该控制数据包后,仅需检测丢包率或丢包数中的任意一个参数是否大于设定值即可。
步骤604: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大于设定值时,停止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同时开始向对端媒体网关传输冗余数据包;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大于设定值时,则继续向对端媒体网关传输冗余数据包,以补偿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步骤605: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普通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冗余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未超过设定值时,停止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同时开始向对端媒体网关传输普通数据包;当本端媒体网关和对端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普通数据包时,作为检测主动方的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未超过设定值时,则继续向对端媒体网关传输普通数据包,以节约网络带宽资源。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普通数据包通常也为不包含冗余数据的RTP数据包,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控制数据包通常为包含了丢包率和/或丢包数的RTCP(Real-time Transport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数据包,媒体网关之间传输的冗余数据包通常也为包含了冗余数据的RFC2198数据包。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当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RTP数据包时,通过媒体网关自身控制传输RFC2198数据包的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
步骤701:媒体网关1和媒体网关2之间持续传输RTP数据包。
步骤702:媒体网关2向媒体网关1发送包含媒体网关1的RTP数据包丢包率和/或丢包数的RTCP数据包。
步骤703:媒体网关1检测RTCP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大于设定值。
步骤704:媒体网关1向媒体网关2发送RFC2198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当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RFC2198数据包时,通过媒体网关自身控制传输RTP数据包的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
步骤801:媒体网关1和媒体网关2之间持续传输RFC2198数据包。
步骤802:媒体网关2向媒体网关1发送包含媒体网关1的RFC2198数据包丢包率和/或丢包数的RTCP数据包。
步骤803:媒体网关1检测到一段时间内RTCP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未超过设定值。
步骤804:媒体网关1向媒体网关2发送RTP数据包,结束当前流程。
由上述本发明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当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RTP数据包的过程中,检测到RTCP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大于设定值时,通过媒体网关自身控制媒体网关之间传输包含冗余数据的RFC2198数据包,可以还原网络中的丢包,提升业务质量;当媒体网关之间持续传输RFC2198数据包的过程中,检测到RTCP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未超过设定值,通过媒体网关自身控制媒体网关之间传输不包含冗余数据的RTP数据包,在网络中丢包情况改善的情况下减少了对网络带宽资源的占用。
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分别通过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媒体网关。
本发明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一种媒体网关的实施例框图如图9所示:
该媒体网关包括:检测单元910、上报单元920和传输单元930。
其中,检测单元910用于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上报单元920用于将检测单元910检测的结果上报给软交换设备;传输单元930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具体的,当该媒体网关接收到软交换设备通知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中有丢包时,传输单元930具体为传输冗余数据包单元,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当该媒体网关接收到软交换设备通知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传输单元910具体为传输普通数据包单元,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
本发明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另一种媒体网关的实施例框图如图10所示:
该媒体网关包括:接收单元1010、检测单元1020、传输单元1030和发送单元1040。
其中,接收单元1010用于接收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该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检测单元1020用于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的值是否大于设定值;传输单元1030用于根据检测单元1020的检测结果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发送单元1040用于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控制数据包,该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丢包数。
具体的,当检测单元1020检测到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的丢包率或丢包数大于设定值时,传输单元1030具体为传输冗余数据包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单元1020的检测结果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当检测单元1020检测到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未超过设定值时,传输单元1030具体为传输普通数据包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单元1020的检测结果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
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通过软交换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系统。
本发明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框图如图11所示:
该系统包括:第一媒体网关1110、第二媒体网关1120和软交换设备1130。
其中,第一媒体网关1110与第二媒体网关1120之间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各自检测接收到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软交换设备1130用于根据第一媒体网关1110或第二媒体网关1120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这两个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
上述本发明系统的第一实施例框图为了示例清楚,在图11中仅示出了建立了连接的两个媒体网关,而实际该系统中可以包括建立连接的若干媒体网关,这些媒体网关均可以通过软交换设备通信。
本发明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框图如图12所示:
该系统包括: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软交换设备1220和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用于与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之间建立连接后相互传输数据包,并检测接收到的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软交换设备1220用于根据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是否向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传输冗余数据包。
其中,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包括检测单元1211,用于检测被动方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上报单元1212,用于将检测单元1211检测的结果上报给软交换设备1220;
其中,软交换设备1220包括接收单元1221,用于接收上报单元1212上报的检测结果;通知单元1222,用于根据检测结果通知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是否发送冗余数据包。
其中,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包括传输单元1231,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1220的通知后选择是否向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发送冗余数据包。
具体的,当检测单元1211检测到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中有丢包时,传输单元1231具体为传输冗余数据包单元,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1220的通知后向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发送冗余数据包;当检测单元1211检测到一段时间内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传输单元1231具体为传输普通数据包单元,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1220的通知后向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
进一步的,软交换设备1220中还可以包含协商单元,用于协商主动方媒体网关1210和被动方媒体网关1230之间传输冗余数据包的参数,该参数包括是否支持冗余数据包传输的能力、冗余数据包的类型、和冗余数据包中携带的冗余数据的个数。
上述本发明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框图为了示例清楚,图12中主动方媒体网关表示对丢包进行检测的媒体网关,被动方媒体网关表示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传输数据包的媒体网关,而实际应用中,所有媒体网关同时既是主动方媒体网关也是被动方媒体网关,即图12中的被动方媒体网关也同时进行丢包检测,相应主动方媒体网关可根据检测结果选择传输数据包。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媒体网关之间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通过软交换或媒体网关自身控制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充分发挥冗余数据包的作用,根据网络中的丢包环境实时控制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当检测到丢包时,通过发送冗余数据包保障业务质量,当检测到没有丢包时,通过发送不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有效节约了网络的带宽资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13)

1.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
在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检测数据包的丢包情况包括:
媒体网关根据接收的数据包检测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媒体网关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或
媒体网关根据接收到的其它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检测所述媒体网关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接收的数据包检测发送所述数据包的媒体网关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时,通过软交换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与其他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或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接收到的其它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检测所述媒体网关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时,通过所述媒体网关自身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与所述其他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软交换控制时,所述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具体为:
本端媒体网关将检测到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的结果上报给软交换;
软交换根据所述检测到的结果通知对端媒体网关是否发送冗余数据包;
对端媒体网关接收到所述软交换的通知后选择是否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中有丢包时,将所述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软交换根据所述检测结果通知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对端媒体网关接收到所述软交换的通知后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所述冗余数据包;
本端媒体网关检测到一段时间内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将所述检测结果上报给软交换;软交换根据所述检测结果通知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对端媒体网关接收到所述软交换的通知后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所述普通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媒体网关自身控制时,所述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具体为:
本端媒体网关接收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
本端媒体网关通过检测所述丢包率或丢包数的值,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端媒体网关接收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本端媒体网关检测所述丢包率或丢包数的值大于设定值时,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本端媒体网关接收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本端媒体网关检测所述丢包率或丢包数的值未超过设定值时,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
8.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
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上报给软交换设备;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接收到软交换设备通知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中有丢包时,所述传输单元具体为:
传输冗余数据包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向所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所述媒体网关接收到软交换设备通知的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中没有丢包时,所述传输单元具体为:
传输普通数据包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向所述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
10.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或丢包数;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包中的丢包率或丢包数的值是否大于设定值;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是否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发送单元,用于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中包含了对端媒体网关向本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和丢包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媒体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的丢包率或丢包数大于设定值时,所述传输单元具体为:
传输冗余数据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本端媒体网关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的冗余数据包的丢包率或丢包数未超过设定值时,所述传输单元具体为:
传输普通数据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向对端媒体网关发送未包含冗余数据的普通数据包。
12.一种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媒体网关和软交换设备,
所述媒体网关用于,在媒体网关之间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检测接收数据包的丢包情况;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根据媒体网关检测的数据包的丢包情况,控制所述媒体网关之间是否传输冗余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媒体网关中作为检测主动方的媒体网关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被动方媒体网关发送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丢包;
上报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上报给所述软交换设备;
所述软交换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上报单元上报的检测结果;
通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通知被动方媒体网关是否发送冗余数据包;
与所述检测主动方建立连接的被动方媒体网关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软交换设备的通知后选择是否向主动方媒体网关发送冗余数据包。
CN200710152148.7A 2007-09-14 2007-09-14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3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2148.7A CN101123588B (zh) 2007-09-14 2007-09-14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PCT/CN2008/072278 WO2009039754A1 (fr) 2007-09-14 2008-09-05 Procédé, passerelle multimédia et système pour commander un transport de paquets de données redondantes
EP08800790A EP2187574A4 (en) 2007-09-14 2008-09-05 PROCESS, MEDIA GATEWAY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EDUNDANT DATA PACKAGES TRANSPORT
US12/722,961 US20100166006A1 (en) 2007-09-14 2010-03-12 Method, media gateway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edundant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52148.7A CN101123588B (zh) 2007-09-14 2007-09-14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588A true CN101123588A (zh) 2008-02-13
CN101123588B CN101123588B (zh) 2013-01-23

Family

ID=3908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21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3588B (zh) 2007-09-14 2007-09-14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66006A1 (zh)
EP (1) EP2187574A4 (zh)
CN (1) CN101123588B (zh)
WO (1) WO200903975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9754A1 (fr) * 2007-09-14 200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passerelle multimédia et système pour commander un transport de paquets de données redondantes
CN102201947A (zh) * 2010-03-24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吞吐量测量方法及维护端节点
CN102300076A (zh) * 2011-08-26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电视终端动态丢包补偿的方法及会议电视终端
CN102394993A (zh) * 2011-11-02 2012-03-28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VoIP网络中基于语音编码自动调整提高RTP流质量的方法
CN102845008A (zh) * 2011-04-25 2012-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冗余度调整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714915B (zh) * 2009-11-02 2013-03-27 清华大学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CN109862435A (zh) * 2018-11-16 2019-06-0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直播视频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503935A (zh) * 2019-07-16 2019-11-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4037B2 (en) * 2011-10-28 2015-04-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67756B2 (en) * 2012-06-05 2017-05-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30127B (zh) 2013-02-28 2016-04-11 蘋果公司 即時資料之冗餘傳輸
US9628327B2 (en) * 2013-03-07 2017-04-18 Fts Computertechnik Gmbh Method 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r the redundant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in a distributed real-time system
US9386148B2 (en) 2013-09-23 2016-07-05 Ooma, Inc. Identifying and filtering incoming telephone calls to enhance privacy
US9633547B2 (en) 2014-05-20 2017-04-25 Ooma, Inc.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S10553098B2 (en) 2014-05-20 2020-02-04 Ooma, Inc. Appliance device integration with alarm systems
US10769931B2 (en) 2014-05-20 2020-09-08 Ooma, Inc. Network jamming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US11330100B2 (en) 2014-07-09 2022-05-10 Ooma, Inc. Server based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services
US9521069B2 (en) * 2015-05-08 2016-12-13 Ooma, Inc. Managing alternative networks for high quality of service communications
US10009286B2 (en) 2015-05-08 2018-06-26 Ooma, Inc. Communications hub
US11171875B2 (en) 2015-05-08 2021-11-09 Oom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utilizing link probes
US10911368B2 (en) 2015-05-08 2021-02-02 Ooma, Inc. Gateway address spoofing for alternate network utilization
US10771396B2 (en) 2015-05-08 2020-09-08 Ooma, In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US10935512B2 (en) * 2015-09-24 2021-03-02 Roche Sequencing Solutions, Inc. Encoding state change of nanopore to reduce data size
US10102338B2 (en) 2015-09-24 2018-10-16 Genia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compression and modification of nanopore measurement data
CN106487613A (zh) * 2016-11-16 2017-03-0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3515A1 (en) * 2005-12-13 2007-06-14 Rajesh Kumar Central entity to adjust redundancy and error correction on RTP se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5233B1 (en) * 1999-02-19 2005-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signalling enabling flexible link adaptation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56832C (zh) * 2002-09-13 2006-05-17 北京威速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多媒体实时通信中的前向纠错方法
CN100493069C (zh) * 2004-06-30 2009-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流服务质量检测方法
CN101061659B (zh) * 2004-12-02 2015-04-29 汤姆逊许可公司 自适应前向纠错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23588B (zh) * 2007-09-14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3515A1 (en) * 2005-12-13 2007-06-14 Rajesh Kumar Central entity to adjust redundancy and error correction on RTP sessions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9754A1 (fr) * 2007-09-14 200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passerelle multimédia et système pour commander un transport de paquets de données redondantes
CN101714915B (zh) * 2009-11-02 2013-03-27 清华大学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CN102201947A (zh) * 2010-03-24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吞吐量测量方法及维护端节点
CN102201947B (zh) * 2010-03-24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吞吐量测量方法及维护端节点
CN102845008B (zh) * 2011-04-25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冗余度调整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2845008A (zh) * 2011-04-25 2012-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冗余度调整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2300076B (zh) * 2011-08-26 201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电视终端动态丢包补偿的方法及会议电视终端
WO2013029468A1 (zh) * 2011-08-26 2013-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电视终端动态丢包补偿的方法及会议电视终端
CN102300076A (zh) * 2011-08-26 2011-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电视终端动态丢包补偿的方法及会议电视终端
CN102394993A (zh) * 2011-11-02 2012-03-28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VoIP网络中基于语音编码自动调整提高RTP流质量的方法
CN109862435A (zh) * 2018-11-16 2019-06-0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直播视频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503935A (zh) * 2019-07-16 2019-11-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3935B (zh) * 2019-07-16 2020-11-0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3588B (zh) 2013-01-23
EP2187574A4 (en) 2011-06-08
WO2009039754A1 (fr) 2009-04-02
US20100166006A1 (en) 2010-07-01
EP2187574A1 (en) 201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3588B (zh) 控制冗余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媒体网关及系统
CN101309203B (zh) 一种网络媒体服务方法
CN103634299B (zh) 基于多连接的实时流媒体传输终端与方法
CN101517948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8093197A (zh) 用于信息分享的方法、系统及机器可读介质
CN102143130B (zh) 一种快速频道切换时获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0902225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iving streaming content via an ip-based network
US8184616B2 (en) Changing codec information to provide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terminal with coloring service
WO2003088551A1 (fr)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et programme informatique
CN104410553A (zh) 基于网络状态监控的通信方式的调整方法、系统、终端和服务器
US8380203B1 (en) Enhanced WLAN association for roaming
CN109600318A (zh) 一种监控sdn中应用程序的方法及sdn控制器
CN103338184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0407696C (zh) Ip传真网关传输报文数据的方法
CN106685908A (zh) 语音直播过程中音频数据完整性的保障方法
JP2003309562A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管理方法
CN101453474B (zh) 一种终端、资讯插播系统及方法
CN105634931B (zh) 消息业务处理方法及即时通讯服务器
US7769808B2 (en) Data input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hereof
CN101997858B (zh) 用户驻地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cwmp会话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3346958A (zh) 一种传真信令的协商方法
CN102932568B (zh) 嵌入式VoIP电话系统及实现VoIP电话语音质量管理的方法
CN10211167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多媒体远程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69975B (zh) 一种时延丢包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1404821B (zh) 一种基于分离架构的状态信息上报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