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9244A - 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19244A CN101119244A CNA2007101397704A CN200710139770A CN101119244A CN 101119244 A CN101119244 A CN 101119244A CN A2007101397704 A CNA2007101397704 A CN A2007101397704A CN 200710139770 A CN200710139770 A CN 200710139770A CN 101119244 A CN101119244 A CN 1011192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lan
- node
- message
- section point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5—Dynamic sharing of VLAN information amongst network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所述流量通过由主VLAN和副VLAN顺序连接的节点序列穿过所述专用VLAN双向传播,所述节点序列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类型的第一准则,沿所述主VLAN或所述副VLAN从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监视消息;在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监视消息;以及,一旦在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到所述监视消息,则根据第二准则沿所述主VLAN或所述副VLAN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准则是基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类型,并且基于与已被接收的所述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不同的VLAN。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接入和/或聚合网络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VLAN的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已知接入和/或聚合网络是允许为许多用户提供电话/数据服务的电信网络。典型地,接入和/或聚合网络具有树型结构,这样许多用户被连接到分组交换核心网络的节点(例如路由器)。流量可以或者在下游方向,即从所述核心网络节点到用户的方向,或者在上游方向,即从用户到所述核心网络节点的方向,被发送。一般说来,接入和/或聚合网络提供用户分离,即,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之外,用户不能相互通信,如下文中将进一步详细示出的那样。
已知用于实现接入和/或聚合网络的不同技术。现在,用于实现接入和/或聚合网络的一种越来越频繁的技术是以太网技术。特别地,以太网技术提供所谓的“虚拟局域网”或简称VLAN的实现。VLAN包括一组虚拟组节点,其中,所述节点不必要是同一网段的一部分,但能够如它们是同一网段的一部分那样通信。在VLAN中,由VLAN的节点生成的广播流量被广播到属于该同一VLAN的所有其它节点。另外,由于VLAN的节点之间的连接是基于以太网的,其是双向的,即其能够支持任意方向的流量。
基于以太网的接入和/或聚合网络的有利实现是所谓的专用VLAN。专用VLAN典型包括被命名为主VLAN的第一VLAN和被命名为副VLAN的至少一个第二VLAN的叠加。所述主VLAN适于传输下游流量。所述副VLAN适于传输仅上游流量;在该情况下,所述副VLAN是“孤立”的副VLAN。此外,如已提到的,一些特定服务可能要求用户间的双向通信。在该情况下,副VLAN可以适于还传输属于享受所述服务的同一社区的用户之间的双向流量;在该情况下,所述副VLAN是“社区”副VLAN。专用VLAN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副VLAN,其中,至多一个副VLAN是孤立的VLAN。
因此,同一专用VLAN的逻辑相邻节点由许多并行双向连接逻辑上连接,其中,所述并行双向连接的数量等于包括在该专用VLAN中的VLAN(主和副)的总数。
每个VLAN的流量方向和用户隔离通过适当地配置专用VLAN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以及专用VLAN与用户之间的接口来实现。更特别地,根据其配置,提供三种类型的接口:
-混杂接口(promiscuous interface):适于沿主VLAN发送流量。另外,其适于从该同一专用VLAN的任意其它接口接收流量;
-孤立接口:适于沿孤立VLAN发送流量。另外,其适于从该同一专用VLAN的混杂接口接收流量;以及
-社区接口:适于沿社区VLAN发送流量。另外,其适于同时从该同一专用VLAN的混杂接口和从该同一社区VLAN的社区接口接收流量。
典型地,专用VLAN包括单一混杂接口和多个孤立或社区接口。所述混杂接口适于接合专用VLAN和核心网络节点。每个孤立接口适于接合专用VLAN和未订阅要求用户间的双向通信的任意服务的用户。每个社区接口适于接合专用VLAN和订阅要求用户间的双向通信的服务的用户。
当借助于专用VLAN网络提供服务时,该服务提供商可能有兴趣监视在或者用户与核心网络之间、或者两个用户之间被交换的流量。
以太网技术提供被称为OAM(“操作、管理和维护”)的一组功能,所述功能允许监视双向连接。所述OAM功能的实现通过沿将被监视的连接发送被称为OAM消息的特定消息来实施。提供不同类型的OAM消息,其中,每种类型实施不同的OAM功能。OAM消息被典型格式化为以太网分组。
例如,假设实施监视点到点以太网连接的OAM,其中,以太网连接包括两个末端节点和至少一个中间节点。为开始OAM监视,该连接的第一末端节点周期性地沿该连接发送OAM消息。所述OAM消息穿过中间节点,并且被所述第二末端节点接收。假设该OAM消息要求OAM应答,则第二末端节点当接收到该OAM消息时沿该同一连接向第一节点发送OAM应答。然后,该OAM应答被第一末端节点接收到。因此,通过处理OAM消息和OAM应答,第一末端节点能够在同时两个流量方向监视连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已认识到,上面描述的用于借助于OAM消息/应答监视点到点以太网连接的机制不适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
实际上,上面描述的机制允许监视沿同一连接的两个方向传播的流量,因为OAM消息和OAM应答都沿该同一连接传播。然而,如上面提到的,在专用VLAN中,用户与核心网络间交换的流量在下游方向沿主VLAN、以及在上游方向沿副孤立VLAN被传输。因此,沿给定VLAN的连接发送OAM消息和沿同一连接接收OAM应答并不允许监视同时上游和下游方向上的流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前述问题的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允许不顾相反方向上的流量沿同一专用VLAN的相同VLAN或不同VLAN传播的事实,监视两个方向上的流量。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所述流量通过节点序列穿过该专用VLAN双向传播,所述节点序列由主VLAN和副VLAN顺序连接,所述节点序列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准则,沿主VLAN或副VLAN将监视消息从第一节点发送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准则基于所述第一节点的类型;在第二节点接收该监视消息;以及,当在第二节点接收到该监视消息时,根据第二准则沿主VLAN或副VLAN将应答消息从第二节点发送到第一节点,其中,所述第二准则基于第二节点的类型,并且基于与已被接收的该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不同的VLAN。
当所述第一节点是混杂接口类型时,所述第一准则可以规定所述监视消息必须沿主VLAN被发送。
当所述第一节点是孤立接口类型时,所述第一准则可以规定所述监视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其中,所述副VLAN是孤立VLAN。
当所述第一节点是社区接口类型时,所述第一准则可以规定所述监视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其中,所述副VLAN是社区VLAN。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所述节点序列的末端节点或所述节点序列的中间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混杂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孤立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主VLAN被发送;以及,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社区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该副VLAN被发送。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孤立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主VLAN被接收,则应答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其中该副VLAN是孤立VLAN。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社区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社区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该副VLAN被发送。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交换机间(interswitch)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主VLAN被接收,则应答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该副VLAN是孤立VLAN;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孤立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主VLAN被发送;以及,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社区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该副VLAN被发送。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进一步适于沿着与监视消息和/或应答消息在第二节点被接收所沿的VLAN相同的VLAN来转发监视消息和/或应答消息。
所述监视消息可以是操作管理维护——OAM消息。
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被包括在所述监视消息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主VLAN和副VLAN的专用VLAN的第一节点,该节点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该节点包括端口,该端口适于,根据第一预定义准则,沿主VLAN或者沿副VLAN发送用于监视流量的监视消息,所述第一预定义准则基于该节点的类型;该端口进一步适于,根据第二预定义准则接收应答消息,所述第二预定义准则基于所述序列的第二节点的类型,并且基于已被接收的该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是混杂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一准则可以规定,所述监视消息必须沿主VLAN被发送。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是孤立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一准则可以规定,所述监视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该副VLAN是孤立VLAN。
所述第一节点可以是社区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一准则可以规定,所述监视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该副VLAN是社区VLAN。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主VLAN和副VLAN的专用VLAN的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该节点可以包括端口,该端口适于,当接收到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时,根据第二预定义准则,或者沿所述主VLAN或者沿副VLAN发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预定义准则时基于该节点的类型,并且基于已被接收的所述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混杂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孤立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所述主VLAN被发送;以及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社区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该副VLAN被发送。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孤立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主VLAN被接收,则应答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该副VLAN是孤立VLAN。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社区接口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社区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该副VLAN被发送。
所述第二节点可以是交换机间类型的,并且所述第二准则可以规定: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主VLAN被接收,则应答消息必须沿副VLAN被发送,该副VLAN是孤立VLAN;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孤立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主VLAN被发送;以及,如果所述监视消息沿副VLAN被接收,该副VLAN是社区VLAN,则应答消息必须沿该副VLAN被发送。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主VLAN和副VLAN的专用VLAN的第一节点,该第一节点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该第一节点包括这样的装置,所述装置适于,沿主VLAN或副VLAN发送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所述装置进一步适于,沿与已被发送的所述监视消息所沿的VLAN不同VLAN接收应答消息。所述发送的监视消息优选包括指示所述不同VLAN(或者主VLAN或者副VLAN)的字段,其中第一节点接收应答消息沿所述不同VLAN。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主VLAN和副VLAN的专用VLAN的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该第二节点包括这样的装置,所述装置适于,当沿所述主VLAN或副VLAN接收到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时,沿与已被接收的该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不同的VLAN发送应答消息。所述接收的消息优选包括向所述第二节点指示所述不同的VLAN(或者所述主VLAN或者所述副VLAN)的字段,其中第二节点发送该应答消息沿所述不同的VLAN。
根据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虚拟局域网,其包括如上面所阐述的第一节点和如上面所阐述的第二节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将变得更显而易见,所述说明借助于例子给出并且是非限制性的,其中:
-图1概略示出示例性的适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专用VLAN;
-图2a、2b、2c分别概略示出了混杂接口类型、孤立接口类型和社区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以及被所述接口节点采用的用于发送监视消息的各个准则;
-图3a、3b、3c分别概略示出了混杂接口类型、孤立接口类型和社区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以及被这样的接口节点采用的用于对所接收的监视消息发送应答消息的各个准则;
-图4a、4b、4c分别概略示出了中间节点以及被这样的中间节点采用的用于转发从主VLAN、孤立副VLAN和社区副VLAN接收的监视消息的准则;
-图5a、5b、5c分别概略示出了中间节点以及被这样的中间节点采用的用于对从主VLAN、孤立副VLAN和社区副VLAN接收的监视消息发送应答的准则;
-图6概略示出了应用于图1的专用VLAN的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以及
-图7概略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监视消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概略示出了示例性专用VLAN PR-VLAN。该网络PR-VLAN适于将三个用户B、C和D连接到分组交换核心网A的节点NA。该图只是示例性的,因为专用VLAN能够将任意数量的用户连接到核心网节点。
核心网A可以是例如IP网络。在所述情况下,核心网节点NA可以是路由器。
用户B和C借助于各自的接入设备adB、adC连接到网络PR-VLAN,而用户D借助于两个不同的接入设备adD1、adD2连接到网络PR-VLAN。
网络PR-VLAN包括六个节点N1、N2、N3、N4、N5、N6。这样数量的节点当然是示例性的。节点N1、N2、N3、N4、N5、N6根据树型结构排列。如上所述,该结构是逻辑的而非物理的,即,所述结构不是由于节点的物理部署,而是由于组成该专用VLAN PR-VLAN的VLAN的操作。
节点N1配备了第一端口Pp11、第二端口inp12和第三端口inp13。
第一端口Pp11被连接到核心网节点NA,即,其充当网络PR-VLAN与核心网A(特别其节点NA)之间的接口。在下面的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中,“接口端口”这一表述将指定适于充当专用VLAN与该专用VLAN外部的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的节点端口,其中,所述网络设备例如是核心网节点NA或接入设备adB、adC、adD1和adD2。在下面的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中,包括接口端口的节点(例如图1中的节点N1、N4、N5或N6)将被称为“接口节点”。优选地,接口端口Pp11是混杂接口,如在本发明书的介绍中所定义的那样。
第二端口inp2和第三端口inp3是交换机间端口,即,其将接口节点n1连接到网络PR-VLAN的其它节点。在下面的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中,“交换机间端口(interswitch port)”这一表述将指定适于将该节点连接到同一专用VLAN的另一节点的节点端口。在下面的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中,只包括交换机间端口的节点(例如节点N2和N3)将被称为“交换机间节点(interswitch node)”。
节点N2包括第一交换机间端口inp21、第二交换机间端口ipn22和第三交换机间端口inp23。节点N3包括第一交换机间端口inp31和第二交换机间端口ipn32。节点N1的交换机间端口inp12连接到节点N2的交换机间端口inp21。类似地,节点N1的交换机间端口inp13被连接到节点n3的第一交换机间端口inp31。
节点N4包括交换机间端口inp41和接口端口Ip42。节点N5包括交换机间端口inp51、第一接口端口Ip52和第二接口端口Cp53。节点N2的交换机间端口inp22连接到节点N4的交换机间端口inp41。类似地,节点N2的交换机间端口inp23连接到节点N5的交换机间端口inp51。
节点N6包括交换机间端口inp61和接口端口Cp62。节点N3的交换机间端口inp32连接到节点N6的交换机间端口inp61。
节点N4的接口端口Ip42连接到用户B的接入设备adB。优选地,接口端口Ip42是孤立接口,如上面所定义的。节点N5的第一接口端口Ip52连接到用户C的接入设备adC。优选地,接口端口Ip52是孤立接口,如上面所定义的。节点N5的第二接口端口Cp53连接到用户D的第一接入设备adD1。优选地,接口端口Cp53是社区接口,如上面所定义的。节点N6的接口端口Cp62被连接到用户D的第二接入设备adC2。优选地,该接口端口Cp62是社区接口,如上面所定义的。
因此,四种类型的节点可以在网络PR-VLAN中被识别:
-混杂接口类型: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混杂接口端口的接口节点,例如N1;
-孤立接口类型: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孤立接口端口的接口节点,例如N4和N5;
-社区接口类型: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社区接口端口的接口节点,例如N5和N6;以及
-交换机间类型:其包括交换机间节点。
同时包括孤立接口端口和社区接口端口的接口节点(例如N5)同时属于孤立接口类型和社区接口类型。
节点N1、N2、N3、N4、N5、N6根据上面描述的排列借助于主VLAN pVLAN(在图1中由实线指示)和两个副VLAN相互连接。第一副VLAN是孤立VLANiVLAN,并且其在图1中由虚线指示。第二副VLAN是社区VLAN cVLAN,并且在图1中由双线指示。该图只是示例性的,因为专用VLAN可以包括任意数量n≥1的副VLAN,其中至多一个VLAN是孤立VLAN。
因此,图1的网络PR-VLAN的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借助于三个并行的连接来连接。
图1的每个网络pVLAN、iVLAN和cVLAN是固有双向的。然而,如已说明的,对网络RP-VLAN的接口(即接口节点N1、N4、N5、N6的接口端口)进行配置以使得:网络pVLAN传输下游流量,网络iVLAN传输上游流量,以及网络cVLAN传输同时用户社区之间的双向流量和上游流量。
特别地,图1示出网络A(特别是网络A的节点NA)能够借助于接口节点N1的混杂接口端口Pp11向所有用户B、C和D发送下游流量dt,该接口节点N1然后沿网络pVLAN的所有分支转发下游流量dt。每个接口端口Ip42、Ip52、Cp53、Cp62沿网络pVLAN接收下游流量dt并将其转发到各个接入设备adB、adC、adD1、adD2。
另外,图1示出用户(例如用户B)能够借助于接口节点N4的孤立接口端口Ip42向网络A发送上游流量ut,该接口节点N4然后沿网络iVLAN转发上游流量ut。接口端口Ip52、Cp53、Cp62当沿网络iVLAN接收到流量ut时,丢弃其并且不转发其(图1中未示出)。相反,混杂接口端口Pp11沿网络iVLAN接收流量ut,并且将其转发到核心网节点NA。上述考虑还应用于用户C和D,而不顾借助于孤立接口或社区接口它们被连接到专用VLAN的事实。
最后,图1示出,用户D的接入设备adD2能够借助于接口节点N6的社区接口端口Cp62向接入设备adD1发送流量ct’,该接口节点N6然后沿网络cVLAN转发其。孤立接口端口Ip42、Ip52当沿网络cVLAN接收到流量ct’时,丢弃其并且不转发其。相反,社区接口端口Cp53沿网络cVLAN接收流量ct’,并且将其转发到接入设备adD1。类似地,混杂接口端口Pp11沿网络cVLAN接收流量ct’,并且将其转发到网络节点NA。同样的考虑还应用于由第一接入设备adD1沿网络cVLAN发送到第二接入设备adD2的流量ct”。
现在,假设类似于图1的网络PR-VLAN的专用VLAN的网络提供商希望监视与借助于该专用VLAN提供的给定服务相关的流量。
典型地,将被监视的流量通过沿着专用VLAN的逻辑上相邻节点序列在两个传播方向上经过该专用VLAN。典型地,该序列的两个末端节点是接口节点,同时,该序列的可能的中间节点可以是所述专用VLAN的交换机间节点或接口节点。通过参考图1,示例性序列可以是N4-N2-N1,在NA与B之间交换的上游和下游流量ut、dt沿着该序列。另一示例性序列可以是N6-N3-N1-N2-N5,在adD1与adD2之间交换的双向流量ct’、ct”沿着该序列。序列的逻辑上相邻的节点顺序地通过组成所述专用VLAN的VLAN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监视消息由节点序列的第一末端节点沿所述节点序列、沿专用VLAN的给定VLAN发送。优选地,第一末端节点(如已提到的,它是所述专用VLAN的接口节点)发送监视消息所沿的VLAN与该第一末端节点转发从所述专用VLAN外部的网络设备接收的流量所沿的VLAN相同,如图2a、2b和2c中所示。
特别地,图2a示出了混杂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Np,该节点包括接口端口Ppi和交换机间端口inpj,该交换机间端口inpj借助于主VLAN pVLAN(实线)、孤立副VLAN iVLAN(虚线)和社区副VLAN cVLAN(双线)连接到网络PR-VLAN的另一节点(图2a中未示出)。如图2a中所示,混杂接口端口Ppi从网络PR-VLAN外部接收下游流量dt,并且沿主网络pVLAN转发其。因此,对于混杂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即对于其混杂接口端口),必须发送监视消息(在图2a中被表示为Mm)所沿的VLAN是主VLAN pVLAN。
类似地,图2b示出了孤立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Ni,该节点包括孤立接口端口I pi和交换机间端口inpj,该交换机间端口inpj借助于主VLANpVLAN(实线)、孤立副VLAN iVLAN(虚线)社区VLAN cVLAN(双线)连接到网络PR-VLAN的另一节点(图2b中未示出)。如图2b中所示,孤立接口端口Ipi从网络PR-VLAN外部接收上游流量ut,并且沿孤立网络iVLAN将其转发。因此,对于孤立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即对于其孤立接口端口),必须发送监视消息(在图2b中表示为Mm)所沿的VLAN是孤立副VLANiVLAN。
类似地,图2c示出了社区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Nc,该节点包括社区接口端口Cpi和交换机间端口inpj,该交换机间端口inpj借助于主VLAN
pVLAN(实线)、孤立副VLAN iVLAN(虚线)和社区副VLAN cVLAN(双线)连接到网络PR-VLAN的另一节点(图2c中未示出)。如图2c中所示,社区接口端口Cpi从网络PR-VLAN的外部接收流量ct’,并且沿社区网络cVLAN将其转发。因此,对于混杂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即对于其社区接口端口),必须发送监视消息(在图2c中表示为Mm)所沿的VLAN是社区副VLAN cVLAN。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第一末端节点发送的监视消息可以要求第二末端节点的应答消息。因此,当监视消息在沿根据上面的准则选择的VLAN传播之后到达第二末端节点时,该第二末端节点向该第一末端节点发送应答消息。优选地,第二末端节点(如已提到的,它是专用VLAN的接口节点)必须发送应答消息所沿的VLAN是与第二末端节点转发流量所沿的VLAN相同,所述流量沿着与该监视消息所沿的相同节点序列前进,但是在相反方向上,如图3a、3b和3c中所示。
特别地,图3a示出了图2a的混杂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Np。如图3a中所示,混杂接口端口Ppi沿孤立网络iVLAN接收监视消息以监视上游流量ut。因此,由于下游流量dt沿主VLAN pVLAN被传输,所以对于沿所述孤立iVLAN接收监视消息Mm的混杂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即对于其混杂接口端口),必须发送应答消息(在图3a中表示为Mr)所沿的VLAN是主VLAN pVLAN。
类似地,图3b示出了图2b的孤立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Ni。如图3b中所示,该孤立接口端口Ipi沿主网络pVLAN接收监视消息Mm以监视下游流量dt。因此,由于上游流量ut沿孤立副VLAN iVLAN被传输,所以对于沿主VLAN接收监视消息的孤立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即对于其孤立接口端口),必须发送应答消息(在图3b中表示为Mr)所沿的VLAN是孤立副VLAN iVLAN。
类似地,图3c示出了图2c的社区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如图3c中所示,该社区接口端口Cpi沿社区网络cVLAN接收监视消息Mm以监视第一传播方向上的流量ct”。因此,由于相反方向上的流量ct’沿同一社区网络cVLAN被传输,所以对于沿社区VLAN接收监视消息Mm的社区接口类型的接口节点(即对于其社区接口端口),必须发送应答消息(在图3c中表示为Mr)所沿的VLAN是同一社区副VLAN cVLAN。另外,在监视消息Mm被社区接口端口Cpi沿社区VLAN接收的情况下,必须沿该社区VLAN发送响应消息Mr。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第一末端节点发送到第二末端节点的监视消息被所述序列的可能的中间节点转发。类似地,由第二末端节点转发到第二末端节点的应答消息被所述序列的可能的中间节点转发。优选地,必须被该中间节点(其如已提到的,可以是所述专用VLAN的任意类型的接口节点或交换机间节点)转发的监视/应答消息在该中间节点被接收所沿的VLAN是与已被接收的该监视消息所沿的VLAN相同,如图4a、4b和4c中所示。换句话说,所述序列的中间节点对于监视/应答消息是透明的。
特别地,图4a、4b、4c示意性地示出了中间节点Nin,该节点包括第一交换机间端口inpi和第二交换机间端口inpj。如果该中间节点Nin属于接口类型(典型为混杂接口类型),则其进一步包括图4a、4b、4c中未示出的接口端口。每个交换机间端口inpi、inpj适于借助于主VLANpVLAN(实线)、孤立副VLAN iVLAN(虚线)和社区副VLAN cVLAN(双线)将节点Nin连接到专用VLAN PR-VLAN的相应的另一节点(图4a、4b、4c中未示出)。
如图4a中所示,如果中间节点Nin通过主网络pVLAN接收监视消息Mm,则其沿该主网络pVLAN转发该监视消息Mm。类似地,如图4b中所示,如果中间节点通过孤立网络iVLAN接收监视消息Mm,则其沿孤立网络iVLAN转发该监视消息Mm。类似地,如图4c中所示,如果中间节点Nin通过社区网络cVLAN(在任一方向上)接收监视消息Mm,则其沿该社区网络cVLAN在相同方向上转发该监视消息Mm。同样上述考虑还应用于应答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第一末端节点发送的所述监视消息可以要求可能的中间节点的应答消息。因此,当监视消息在沿根据上面的准则选择的VLAN被发送之后到达中间节点时,该中间节点向第一末端节点发送应答消息。优选地,必须被中间节点(如已提到的,它可以是专用VLAN的任意类型的接口节点或交换机间节点)发送该应答消息所沿的VLAN必须与该中间节点转发流量所沿的VLAN相同,所述流量沿着与该监视消息所沿的相同节点序列前进,但是在相反方向上,如图5a、5b和5c中所示。
图5a、5b、5c示出了图4a、4b、4c的同一接口节点Nin。
如图5a中所示,中间节点Nin沿主网络pVLAN接收监视消息Mm以监视下游流量。因此,由于上行流量ut沿孤立副VLAN iVLAN被传输,所以对于沿主VLAN接收监视消息Mm的中间节点,必须发送应答消息(在图5a中表示为Mr)所沿的VLAN是该孤立副VLAN iVLAN。
类似地,如图5b中所示,中间节点Nin沿孤立网络iVLAN接收监视消息Mm以监视上游流量。因此,由于下游流量dt沿主VLAN pVLAN被传输,所以对于沿孤立副VLAN接收监视消息的中间节点,必须发送应答消息(在图5b中表示为Mr)所沿的VLAN是该主VLAN pVLAN。
类似地,如图5c中所示,中间节点Nin沿社区网络cVLAN接收监视消息Nin以监视第一传播方向上的流量。因此,由于相反方向上的流量ct”沿同一社区网络cVLAN被传输,所以对于沿社区VLAN接收监视消息Mm的中间节点,必须发送应答消息(在图5c中表示为Mr)所沿的VLAN是该同一社区副VLAN cVLAN。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在两种情况下应用于图1的专用VLAN的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在第一种情况下,网络提供商希望监视在核心网A与用户B之间交换的流量。在第二种情况下,网络提供商希望监视在用户D的接入设备adD1与adD2之间交换的流量。
在第一种情况下,流量同时在上游方向和下游方向上通过沿着节点序列N1-N2-N4经过专用VLAN。例如,假设监视过程由接口节点N4开始。在此情况下,接口节点N4如图2b的节点Ni那样工作,即,节点N4沿孤立副VLAN iVLAN将监视消息Mm1发送到交换机间节点N2。一旦接收到该监视消息Mm1,交换机间节点N2如图4b的节点Nin那样工作,即,其简单地沿孤立副VLAN iVLAN将该监视消息Mm1转发到接口节点N1。一旦接收到该监视消息Mm1,接口节点N1如图3a的节点Np那样工作,即,其沿主VLAN pVLAN向交换机间节点N2发送应答消息Mr1。一旦接收到该应答消息Mr1,交换机间节点N2如图4a的节点Nin那样工作,即,其简单地沿主VLAN pVLAN将该应答消息Mr1转发到接口节点N4。然后,接口节点N4沿主VLAN pVLAN接收该应答消息Mr1。
因此,有利地,通过关联所发送的监视消息Mm1与所接收的应答消息Mr1,接口节点N4能够监视专用VLAN中由网络A与用户B在两个流量方向上交换的流量。
在第二种情况下,流量通过双向地沿着节点序列N6-N3-N1-N2-N5经过专用VLAN。例如,假设监视过程由接口节点N6开始。在此情况下,接口节点N6如图2c的节点Ni那样工作,即,节点N6沿社区副VLAN cVLAN将监视消息Mm2发送到交换机间节点N3。一旦接收到该监视消息Mm2,交换机间节点N3(然后N1和N2)如图4c的节点Nin那样工作,即,其简单地沿社区副VLAN cVLAN将该监视消息Mm2转发到该序列中的下一个节点,直到接口节点N5沿社区网络cVLAN接收到该监视消息Mm2。一旦接收到该监视消息Mm2,接口节点N5如图3c的节点Nc那样工作,即,其沿社区VLAN cVLAN向交换机间节点N2发送应答消息Mr2。然后,如上所述,应答消息Mr2沿社区网络cVLAN被转发,直到接口节点N6沿社区网络cVLAN接收该应答消息Mr2。
因此,有利地,通过关联所发送的监视消息Mm2与所接收的应答消息Mr2,接口节点N6能够监视专用VLAN中由接入设备adD1与adD2在两个流量方向上交换的流量。
在接入节点的情况下,上述用于选择监视消息将由接入节点发送所沿VLAN的准则、以及上述用于选择应答消息必须被接入节点发送所沿VLAN的准则被优选实现为所述接口端口的附加配置信息。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用于管理监视消息和应答消息的准则基本上类似于接口端口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接口接口端口的配置信息定义了接口端口可以发送流量所沿的VLAN,以及可以接收流量的端口的接口类型(混杂、孤立或社区)。
另一方面,在交换机间节点的情况下,上述用于选择在中间节点接收的监视/应答消息必须被该中间节点转发所沿的VLAN的准则优选地不要求任何特定的附加配置信息,因为中间端口对于监视/应答消息基本上是透明的,而不考虑发送监视/应答消息的端口的类型(以及因此接收所述监视/应答消息所沿的VLAN)。
相反,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在交换机间节点的情况下,上述用于选择应答消息必须被该交换机间节点发送所沿的VLAN的准则包括在所述监视消息自身中。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有利实施例的示例性监视消息Mm。图7的示例性监视消息Mm是OAM消息,包括报头Mh和有效载荷。该OAM消息的有效载荷可以包括被称为TLV(类型长度值)的一个或更多字段。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监视消息Mm包括单一TLV字段。
典型地,TLV字段可以包括三个子字段:
-子字段类型(在图7中表示为T)可以等于值的预定义集合,每个值对应于OAM消息的不同类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子字段T包括不同于所述预定义集合中的值的专用值,例如值250。该专用值指示VLAN OAM消息,即必须由专用VLAN的每个节点根据上述准则处理的OAM消息;
-子字段长度(在图7中表示为L)指示以字节表述的下一子字段的长度;以及
-子字段值(在图7中表示为V)包括被该OAM消息传送的值。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该子字段V优选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第一部分优选地包括整数值I,其指示第二部分的内容。例如,在整数值I等于1的情况下,这优选地指示第二部分(vRLANid)包括VLAN标识符rVLANid,该标识符标识必须发送所述监视消息Mm的应答消息所沿的VLAN。优选地,该子字段V可以还包括第三部分(图7中未示出),该第三部分包括网络运营商的标识符。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TLV可以被编码为已标准定义的组织特有的TLV。根据该可选方案,所述TLV可以包括优选地等于31的子字段类型(如图7中的T)、子字段长度(如图7中的L)和包括被该OAM消息传送的值的子字段值。所述子字段值优选包括子字段OUI、子字段子类型和子字段rVLANid。OUI,如公知的,是组织唯一标识符的缩写,并且其由IEEE注册权威机构提供;分配给本申请的意大利附属公司的OUI值为00-20-60(基16)。子类型值指示rVLANid子字段的内容;例如,在该子字段类型值等于1的情况下,这优选地指示,该rVLANid子字段包括VLAN标识符,该VLAN标识符标识该监视消息Mm的应答消息必须被发送所沿的VLAN。
因此,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允许监视专用VLAN中的用户-核心网流量和用户-用户流量,而不考虑反方向上监视的流量由专用VLAN的单一VLAN或不同VLAN传送的事实。优选地,这样的监视消息可以是OAM消息,但用于发送OAM消息和对OAM消息的应答的准则不同于使标准OAM消息(其固有地监视双向连接)适用于专用VLAN环境的标准准则,其中连接不总是被双向使用。
实际上,所述准则被定义为使得用于监视流量的监视消息和应答消息实际遵循相同的流量路由,即使该路由包括不同的VLAN。
此外,所述准则(特别是用于监视应答消息必须被发送所沿的VLAN的准则)可以被优选包括在所述监视消息自身中。此外,在监视消息是OAM消息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所述准则插入到OAM消息中的方法,其中,所述OAM消息符合标准OAM功能,并且可以因此在基本不需要修改网络装设备的情况下在已安装的网络中被实现。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监视专用虚拟局域网VLAN(PR-VLAN)中的流量(dt,ut;ct’,ct”)的方法,所述流量(dt,ut;ct’,ct”)通过由主VLAN(pVLAN)和副VLAN(iVLAN,cVLAN)顺序连接的节点序列(N4,N2,N1;N6,N3,N1,N2,N5)穿过所述专用VLAN(PR-VLAN)双向传播,所述节点序列(N4,N2,N1;N6,N3,N1,N2,N5)包括第一节点(N4;N6)和第二节点(N1;N5),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准则,沿所述主VLAN(pVLAN)或所述副VLAN(iVLAN,cVLAN)将监视消息(Mm1;Mm2)从所述第一节点(N4;N6)发送到所述第二节点(N1;N5),其中所述第一准则基于所述第一节点(N4,N6)的类型;
-在所述第二节点(N1,N5)接收所述监视消息(Mm1;Mm2);以及
-一旦在所述第二节点(N1;N5)接收到所述监视消息(Mm1;Mm2),则根据第二准则沿所述主VLAN(pVLAN)或所述副VLAN(iVLAN,cVLAN)将应答消息(Mr1;Mr2)从所述第二节点(N1;N5)发送到所述第一节点(N4;N6),其中,所述第二准则基于所述第二节点(N1;N5)的类型,并且基于与已被接收的所述监视消息(Mm1;Mm2)所来自的VLAN不同的VLAN。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N4;N6)是混杂接口类型(Np)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准则规定:
-所述监视消息(Mm)必须沿所述主VLAN(pVLAN)被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N4;N6)是孤立接口类型(Ni)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准则规定:
-所述监视消息(Mm)必须沿所述副VLAN被发送,其中所述副VLAN是孤立VLAN(iVLAN)。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N4;N6)是社区接口类型(Nc)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准则规定:
-所述监视消息(Mm)必须沿所述副VLAN被发送,所述副VLAN是社区VLAN(cVLAN)。
5.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N1;N5)是所述节点序列的末端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是所述节点序列的中间节点(N2;N3,N1,N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是混杂接口类型(Np)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准则规定:
-如果所述监视消息(Mm)沿所述副VLAN被接收,所述副VLAN是孤立VLAN(iVLAN),则所述应答消息(Mr)必须沿所述主VLAN(pVLAN)被发送;以及
-如果所述监视消息(Mm)沿所述副VLAN被接收,所述副VLAN是社区VLAN(cVLAN),则所述应答消息(Mr)必须沿所述副VLAN(cVLAN)被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是孤立接口类型(Ni)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准则规定:
-如果所述监视消息(Mm)沿所述主VLAN(pVLAN)被接收,则所述应答消息(Mr)必须沿所述副VLAN被发送,所述副VLAN是孤立VLAN(iVLAN)。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是社区接口类型(Nc)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准则规定:
-如果所述监视消息(Mm)沿所述副VLAN被接收,所述副VLAN是社区VLAN(cVLAN),则所述应答消息(Mr)必须沿所述副VLAN(cVLAN)被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是交换机间类型(Nin)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准则规定:
-如果所述监视消息(Mm)沿所述主VLAN(pVLAN)被接收,则所述应答消息(Mr)必须沿所述副VLAN被发送,所述副VLAN是孤立VLAN(iVLAN);
-如果所述监视消息(Mm)沿所述副VLAN被接收,所述副VLAN是孤立VLAN(iVLAN),则所述应答消息必须沿所述主VLAN(pVLAN)被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节点进一步适于沿与所述监视消息(Mm)和/或所述应答消息(Mr)已在所述第二节点被接收所沿的VLAN相同的VLAN转发所述监视消息(Mm)和/或所述应答消息(Mr)。
12.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消息(Mm)是操作管理经营-OAM-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到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准则被包括在所述监视消息(Mm)的类型长度值字段(TLV)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类型长度值字段(TLV)包括:i)等于值的预定义集合的类型字段(T),每个值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消息;ii)子字段长度(L);以及iii)包括由该消息传送的值的子字段值(V)。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字段值进一步包括子字段组织唯一标识符。
16.专用虚拟局域网VLAN(PR-VLAN)的第一节点(Np,Ni,Nc),所述专用虚拟局域网(PR-VLAN)包括主VLAN(pVLAN)和副VLAN(iVLAN,cVLAN),所述节点(Np,Ni,Nc)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PR-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所述节点(Np,Ni,Nc)包括的端口适于:
-根据第一预定义准则,沿所述主VLAN(pVLAN)或所述副VLAN(iVLAN,cVLAN)发送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Mm1;Mm2),所述第一预定义准则基于所述节点的类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第一节点,其中,所述端口进一步适于根据第二预定义准则接收应答消息,所述第二预定义准则基于所述序列的第二节点的类型,并且基于已被发送的所述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
18.专用虚拟局域网VLAN(PR-VLAN)的第二节点(Np,Ni,Nc,Nin),所述专用虚拟局域网包括主VLAN(pVLAN)和副VLAN(iVLAN,cVLAN),所述第二节点(Np,Ni,Nc,Nin)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PR-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所述节点(Np,Ni,Nc)包括的端口适于:
-一旦接收到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Mm1;Mm2),则根据第二预定义准则沿所述主VLAN(pVLAN)或所述副VLAN(iVLAN,cVLAN)发送应答消息(Mr1;Mr2),所述第二预定义准则基于所述节点的类型,并且基于已被接收的所述监视消息(Mm1;Mm2)所来自的VLAN。
19.专用虚拟局域网VLAN(PR-VLAN)的第一节点(Np,Ni,Nc),所述专用虚拟局域网VLAN包括主VLAN(pVLAN)和副VLAN(iVLAN,cVLAN),所述节点(Np,Ni,Nc)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PR-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所述节点(Np,Ni,Nc)包括的装置适于:
-沿所述主VLAN(pVLAN)或所述副VLAN(iVLAN,cVLAN)发送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Mm1;Mm2);以及
-沿与已被发送的所述监视消息所沿的VLAN不同的VLAN接收应答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第一节点,其中,所述监视消息包括字段(V),该字段指示所述应答消息被接收所沿的所述不同的VLAN。
21.专用虚拟局域网VLAN(PR-VLAN)的第二节点(Np,Ni,Nc,Nin),所述专用虚拟局域网包括主VLAN(pVLAN)和副VLAN(iVLAN,cVLAN),所述第二节点(Np,Ni,Nc,Nin)被包括在支持穿过所述专用VLAN(PR-VLAN)双向传播的流量的节点序列中,其中,所述节点(Np,Ni,Nc)包括的装置适于:
-一旦沿所述主VLAN(pVLAN)或所述副VLAN(iVLAN,cVLAN)接收到用于监视所述流量的监视消息(Mm1;Mm2),则沿与已被接收的所述监视消息所来自的VLAN不同的VLAN发送应答消息(Mr1;Mr2)。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监视消息包括字段(V),该字段向所述第二节点指示所述应答消息被发送所沿的所述不同的VLAN。
23.一种专用虚拟局域网(PR-VLAN),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17、19或20的第一节点和根据权利要求18、21或22的第二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6291247.2 | 2006-08-01 | ||
EP06291247A EP1885086B1 (en) | 2006-08-01 | 2006-08-01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monitoring traffic in a private VLA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9244A true CN101119244A (zh) | 2008-02-06 |
CN101119244B CN101119244B (zh) | 2012-12-12 |
Family
ID=37256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397704A Active CN101119244B (zh) | 2006-08-01 | 2007-07-31 | 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07474B2 (zh) |
EP (1) | EP1885086B1 (zh) |
CN (1) | CN101119244B (zh) |
AT (1) | ATE497295T1 (zh) |
DE (1) | DE602006019853D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03363A1 (en) * | 2008-07-07 | 2010-0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 organization specific extension |
CN101478496B (zh) * | 2009-01-21 | 2011-02-0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报文的转发方法和交换设备 |
CN101577647B (zh) * | 2009-06-15 | 2011-07-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vlan的告警箱及其告警处理方法 |
CN105939309A (zh) * | 2015-07-28 | 2016-09-14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机隔离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60075B2 (en) | 2011-01-10 | 2014-02-25 |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in private VLANs |
US9137155B2 (en) * | 2012-09-29 | 2015-09-15 | Avaya Inc. | Network virtualization in access networks |
CN104883325B (zh) * | 2014-02-27 | 2018-02-06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Pvlan交换机及其连接到非pvlan装置的方法 |
US10476797B2 (en) * | 2015-04-13 | 2019-11-12 | Dell Products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oute over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to a true next hop |
US11516320B2 (en) * | 2020-12-23 | 2022-11-29 | Itron, Inc. | Frame compatibility across network protocol vers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98827A (en) * | 1996-09-27 | 1999-04-27 | Hewlett-Packard Co. | Routing methods for a multinode SCI computer system |
US6545981B1 (en) * | 1998-01-07 | 2003-04-08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a system area network |
US6760775B1 (en) * | 1999-03-05 | 2004-07-06 | At&T Corp.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ervice load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
US7350077B2 (en) * | 2002-11-26 | 2008-03-2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802.11 using a compressed reassociation exchange to facilitate fast handoff |
CN100505746C (zh) * | 2004-02-07 | 2009-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虚拟租用线的方法 |
JP4334419B2 (ja) * | 2004-06-30 | 2009-09-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伝送装置 |
US8422500B2 (en) | 2004-07-02 | 2013-04-16 | Rockstar Consortium Us Lp | VLAN support of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
US7733856B2 (en) * | 2004-07-15 | 2010-06-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Obtaining path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s (VPLS) based network |
US7551559B1 (en) * | 2004-10-22 | 2009-06-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curity actions for inter-layer binding protocol traffic |
US7808992B2 (en) | 2004-12-30 | 2010-10-0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latform independent implementation of private VLANS |
CN100361459C (zh) * | 2004-12-31 | 2008-01-09 |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放大资料流量的设定方法 |
ES2339782T3 (es) * | 2005-03-10 | 2010-05-25 | Thomson Licensing Sa | Protocolo hibrido de encaminamiento para una red con topologia de malla. |
GB2425681A (en) * | 2005-04-27 | 2006-11-01 | 3Com Corporaton | Access control by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snooping |
US8213435B2 (en) * | 2005-04-28 | 2012-07-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VPLS |
US8908708B2 (en) * | 2005-10-28 | 2014-12-0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ecur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the provisioning of a shared service in a utility computing environment |
DE602006019946D1 (de) * | 2006-05-02 | 2011-03-17 | Acterna France |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Datennetzwerksegments |
US7623449B2 (en) * | 2006-05-14 | 2009-11-24 | Atrica Israel Ltd. | Policy aware frame loss measurement |
-
2006
- 2006-08-01 EP EP06291247A patent/EP1885086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8-01 AT AT06291247T patent/ATE497295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8-01 DE DE602006019853T patent/DE602006019853D1/de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7-31 US US11/831,500 patent/US8107474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7-31 CN CN2007101397704A patent/CN10111924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03363A1 (en) * | 2008-07-07 | 2010-0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 organization specific extension |
US8929396B2 (en) | 2008-07-07 | 2015-01-0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 organization specific extension |
CN101478496B (zh) * | 2009-01-21 | 2011-02-0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报文的转发方法和交换设备 |
CN101577647B (zh) * | 2009-06-15 | 2011-07-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vlan的告警箱及其告警处理方法 |
CN105939309A (zh) * | 2015-07-28 | 2016-09-14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机隔离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107474B2 (en) | 2012-01-31 |
DE602006019853D1 (de) | 2011-03-10 |
ATE497295T1 (de) | 2011-02-15 |
EP1885086A1 (en) | 2008-02-06 |
US20080031261A1 (en) | 2008-02-07 |
CN101119244B (zh) | 2012-12-12 |
EP1885086B1 (en) | 2011-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9244B (zh) | 用于监视专用vlan中的流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
CN101459606B (zh) | 一种组播虚拟私有网络的外联网组网方法、系统和装置 | |
JP3791621B2 (ja) | バーチ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キャ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該キャ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の通信ノード | |
US20030012202A1 (en) |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method,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using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pparatus | |
US7693144B2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VPLS service in a bridged (e.g. 802.1D) network of a service provider | |
CN105991432A (zh) | 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及方法 | |
WO2012142910A1 (zh) | 弹性网络接口、互连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JP2010509880A (ja) | ハッシュベースのマルチホーミング | |
WO2000025485B1 (en) | Broadband wireless mesh topology network | |
US20060002391A1 (en) | Multicast packet relay device adapted for virtual router | |
JPWO2007077923A1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転送装置 | |
CN101258712A (zh) | 促进以太无源光网络中区分的服务质量 | |
CN103368775B (zh) | 流量备份方法及核心交换设备 | |
CN101035052B (zh) | 一种基于虚拟局域网的端口隔离方法 | |
CN101616014A (zh) | 一种实现跨虚拟专用局域网组播的方法 | |
CN101789875B (zh) | 一种数据流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路由器 | |
CN101635684B (zh) | 一种实现业务流分类的方法和系统 | |
KR20150001362A (ko) | 오픈플로우 환경에서의 멀티캐스트 트래픽을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2281165A (zh) |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 |
EP1940083A2 (en) | RPR transmission route desig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388580B (zh) | 用于保护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360062B (zh) | 实现带根节点的多点对多点以太网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120224488A1 (en) | Method of connectivity monitoring by subscriber line terminating apparatus | |
CN102546265A (zh) | 虚拟专用局域网的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07534191A (ja) | 異なるリンクを使用して接続された複数の端末を備える送信媒体でパケットをスイッチングす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9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Usao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Fa Guo Bali Patentee before: Alcatel Lucent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