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6823A -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6823A
CN101106823A CNA2007101363407A CN200710136340A CN101106823A CN 101106823 A CN101106823 A CN 101106823A CN A2007101363407 A CNA2007101363407 A CN A2007101363407A CN 200710136340 A CN200710136340 A CN 200710136340A CN 101106823 A CN101106823 A CN 101106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witching equipment
calling
business platform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63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华
谢小红
叶正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363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06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6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68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189 priority patent/WO2009012674A1/zh
Priority to EP08757600A priority patent/EP2173116A1/en
Priority to US12/685,787 priority patent/US2010011099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H04Q3/005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e.g. provisions for portability of subscriber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9Wire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Number assignment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6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04M3/465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ly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25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04M7/123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where the packet-switched network is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ystem-typ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41Hunting for free outlet, circuit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5Intelligent networks, SC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控制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进行多个被叫终端接续。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由于采用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常具有的呼叫控制功能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与其现有业务特性不发生冲突,并且第一网络的核心部分仅需为配合执行相关的控制指示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即可,对其他呼叫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的网络改动小。

Description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网络呈现出多格局、多阶段交错共存的态势,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网络与码分多址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的共存等。
随着对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研发的不断深入,以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为基础,融合了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等电路交换网络和IP分组交换网络的NGN网络正逐渐推入商用并普及。NGN网络以具有分组交换控制能力的软交换作为核心交换设备,通过包括信令网关和中继网关的通用媒体网关(UMG:UniversalMedia Gateway)连接传统电路交换网络,一般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进行呼叫控制,采用具有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能力的IP/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协议承载网支持各种业务。在一段时期内NGN网络将与目前应用广泛的GSM网络共存。
在GSM网络中,目前具有各种智能业务用户,这些智能业务用户在作为被叫时网络通常执行的呼叫处理过程为:由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Switching Center)查询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获取该智能业务的移动网络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被叫用户签约信息(T-CSI:Termination-CAMEL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CAMEL:Customized Applications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后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SCP:ServiceControl Point),由SCP进行鉴权等操作后控制MSC接续被叫终端。
为了利用不同的网络环境,同一用户有时会拥有对应于不同网络的通讯终端,这种情况下用户往往希望多个终端能够对外表现为相同的号码。下面以统一通信(UC:Unified Communication)业务为例来进行说明。UC业务是基于NGN网络提供的一种综合型智能业务,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整合基于电路交换(例如GSM)的传统通讯终端和基于NGN的通讯终端(例如安装于个人电脑的软终端),对外提供一个UC号码,实现基于电路交换网络的通讯终端和基于NGN的通讯终端的一号双机功能。按照一般的使用习惯,通常UC号码即采用传统通讯终端号码,例如一个GSM智能业务手机号。
对于同时拥有GSM智能业务终端和NGN终端的UC业务用户(UC号码采用GSM智能业务终端的手机号),在作为被叫时,目前通常采用如下两种呼叫处理方法来实现其一号双机功能:
一、增加HLR签约属性的方案
即为所使用的GSM手机号在HLR上增加签约一号双机业务属性,假定原有已签约智能业务属性为T_CSI0,新增签约一号双机业务属性为T_CI1。
当该GSM手机号码作为被叫时,被呼叫触发的MSC查询HLR,获取为该手机号码登记的业务T_CSI0,从而触发GSM网络的智能业务,按照前述智能业务处理过程由SCP控制MSC接续GSM手机终端;MSC继续查询HLR,然后根据T_CSI1属性,把呼叫触发到被叫归属地和NGN网络相连的关口MSC(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re),由GMSC配合把呼叫路由到NGN网络,由NGN网络接续NGN同号终端,从而实现GSM手机终端和NGN网络的UC业务终端的一号双机功能。
二、通过号段方式路由的方案
即在GSM网络全网所有的MSC,包括端局MSC、GMSC和中继MSC(TMSC:Trunk Mobile Switching Centre)等,配置按照号段路由。
当GSM手机号码作为被叫时,被呼叫触发的MSC判断被叫是否属于特定的号段,如果是,则由全网配合把呼叫路由到被叫归属地和NGN网络相连的GMSC,由GMSC配合把呼叫路由到NGN网络接续同号NGN终端,从而实现该号码的一号双机功能。
在对上述两种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上述两种方法的实现都需要对现有GSM网络采取比较大的改动;对方案一,目前GSM网络中HLR上只能登记一个T-CSI,因此需要全网HLR配合改造,允许一个号码签约多个业务属性;对于方案二,需要现网支持号段触发方式,并且需要在所有MSC/GMSC/TMSC上制作数据,按照号段的方式将呼叫路由到NGN网络,由于制作号段路由数据的工作量非常大,实现较为困难。2、在方案二中,由于一号双机用户的号段必须是单独分配的,因此不能提供给其他智能业务用户,且现有智能业务用户也无法直接申请一号双机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对网络的改造要求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一种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包括: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接收携带初始被叫号码的呼叫,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二业务平台;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分别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所述若干个被叫终端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二被叫终端;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分别下发的控制指示,分别对所述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被叫终端进行接续。
一种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包括:第一业务平台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所述呼叫携带初始被叫号码;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
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包括:业务逻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判断所述呼叫是否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呼叫的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在判断为是时触发业务处理操作;业务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逻辑单元的触发,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
上述方案中采用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控制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进行多个被叫终端接续的方法,利用具有多个终端接续能力的第二网络来进行不同被叫终端的接续。由于采用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常具有的呼叫控制功能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与其现有业务特性不发生冲突,并且第一网络的核心部分仅需为配合执行相关的控制指示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即可,对其他呼叫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的网络改动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方法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方法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控制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进行多个被叫终端接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A1、第一业务平台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所述呼叫携带初始被叫号码。
呼叫的主叫发起方可以是第一网络中的用户也可以是其他网络中的用户,呼叫的被叫接收方则表现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即呼叫中携带的初始被叫号码表现为第一网络中的号码形式。例如,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则初始被叫号码为一个GSM手机号。
A2、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
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中的一号多机业务逻辑由第一业务平台来执行,通过呼叫控制将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出本网,具体控制手段可基于第一业务平台可操控的各种可将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的模式进行选取。例如可采用呼叫转移的方式,将所述呼叫转移到某个指向第二网络的特定号码;或者可采用在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特定接入码的方式,使得第一网络的交换设备能够判断该呼叫需要被路由出本网。
第一业务平台之所以需要判断呼叫为初次触发,是因为最终需要接续的被叫终端之一是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被叫终端,随着后续流程的进行当该呼叫实际需要接续第一被叫终端的时候会再次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此时第一业务平台判断呼叫不再是初次触发,则按照一般的控制流程执行接续即可。
可以通过在第一网络的交换设备上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来配合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第二网络为NGN为例,可在第一网络的MSC/TMSC/GMSC上简单的配置路由数据,当判断呼叫满足设定条件,例如被叫号码为设定号码或被叫号码具有特定接入码等,将呼叫向初始被叫号码归属地的第二网络路由。
本实施例中采用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过呼叫转移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的方法。由于采用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常具有的呼叫控制功能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与其现有业务特性不发生冲突,并且第一网络的核心部分仅需为配合执行相关的控制指示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即可,对其他呼叫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的网络改动小。
下面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网络中的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给出相应的几种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
实施例二、一种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一业务平台采用呼叫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呼叫到第二网络的路由,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B1、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接收携带初始被叫号码的呼叫,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
此步骤可参照将第一网络中的一般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为例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
①所述第一网络中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交换设备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起路由询问操作。
若主叫为第一网络中的用户,则第一交换设备通常为主叫拜访地的移动交换中心MSC;若主叫为其他网络中的用户,则第一交换设备通常为第一网络与主叫所在网络连接处的关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MSC/GMSC在收到呼叫后,可通过向HLR发送路由询问消息(SRI:Static Route Information)来执行路由询问操作。
②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从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返回的路由询问应答中获取被叫智能业务签约属性。
MSC/GMSC可从HLR返回的SRI应答消息SRI_ACK中获取该消息所携带的初始被叫号码的被叫智能业务签约属性T_CSI。
③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智能业务签约属性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
MSC/GMSC根据T_CSI判断初始被叫号码签约了智能业务,可通过初始检测点(IDP:Initial Detection Point)信令将呼叫上报到作为第一业务平台的智能业务平台SCP。
B2、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呼叫转移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呼叫转接指示,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设定号码,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原被叫号码设置为所述初始被叫号码。这样的呼叫转接指示表示通知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该呼叫需要被接续到该设定号码。该设定号码可以是一个类似于13800138000的特别服务号码,专门分配给一号多机业务使用。
B3、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可以通过在第一网络的交换设备上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来实现将被叫为设定号码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第二网络为NGN为例,可在第一网络的MSC/TMSC/GMSC上简单的配置路由数据,当判断呼叫的被叫号码为设定号码时,将呼叫向原被叫号码归属地的第二网络路由。具体可采用如下步骤:
①所述第一网络中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被叫归属地的网关交换设备。
作为第一交换设备的MSC以及中间可能经过的TMSC在判断呼叫满足设定条件(本实施例中设定条件是被叫号码为设定号码)时,将呼叫向初始被叫号码归属地的GMSC路由。
②所述被叫归属地的网关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网络中的通用媒体网关。
被叫归属地的GMSC收到满足设定条件的呼叫时,配合制作路由数据,将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通常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可通过通用媒体网关UMG来进行信令和数据的交换,因此被叫归属地的GMSC可先将呼叫路由到UMG。
③所述通用媒体网关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若第二网络为NGN,则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通常为软交换。
B4、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二业务平台。
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需要具有相应的数据配置,能够识别被叫号码为设定号码的呼叫,并将它触发到第二业务平台。当然,在将呼叫触发到第二业务平台时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可根据网络间的信令与数据格式差别对呼叫进行协议的映射或转换。对于第二网络为NGN网络而言,第二业务平台通常由NGN应用服务器(AS:Application Server)充当,作为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的软交换可将呼叫的表现形式(例如ISUP信令)转换成SIP协议后触发到AS。
B5、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分别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所述若干个被叫终端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二被叫终端。
第二业务平台具有执行同号多终端接续控制的业务能力,例如NGN网络中处理UC业务的AS。由于本实施例中,路由到第二网络的呼叫通过呼叫转移来实现,因此第二业务平台需要具有相应的数据配置,能够识别被叫号码为设定号码的呼叫,然后从呼叫信息中获取初始被叫号码,以进行是否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的判断。
基于不同的实际业务逻辑,第二业务平台可以采用各种具体的控制指示下发模式来接续多个不同的被叫终端,例如:
①多终端同振。
第二业务平台同时下发分别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即各个被叫终端的接续指示分别被不相关的下发,当然,若被叫用户接听某个终端,则第二业务平台可根据回送的信令取消对其他终端的呼叫,中止振铃。
②多终端顺振。
第二业务平台按照设定的顺序分别逐个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在下发接续某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后,根据回送的信令继续下发接续下一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即各个被叫终端会依次振铃,例如若被叫用户的两个同号终端分别为NGN软终端和GSM手机终端,第二业务平台可控制先接续NGN软终端,当根据回送的信令判断软终端无人接听时再控制继续接续GSM手机终端。
当然,同号的被叫终端并不限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的终端,还可以是第三网络中的终端。对于第二业务平台而言,第一与第三网络中的终端均为本网外的终端,分别下发执行接续的控制指示即可,由第二网络的交换设备按照单个呼叫的处理方式分别路由出本网。
B6、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分别下发的控制指示,分别对所述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被叫终端进行接续。
此步骤中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可按照一般的呼叫接续过程进行处理。对第二被叫终端的接续将在第二网络中进行,对第一被叫终端的接续将路由回第一网络并再次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此时第一业务平台判断呼叫不是初次触发,即按照常规接续过程处理。
本实施例中采用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过呼叫转移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进行多个被叫终端接续的方法,利用具有多个终端接续能力的第二网络来进行不同被叫终端的接续。由于采用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常具有的呼叫转移功能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与其现有业务特性不发生冲突,并且第一网络的核心部分仅需为配合执行相关的控制指示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即可,对其他呼叫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的网络改动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第二网络为NGN网络、第一被叫终端为GSM手机终端、第二被叫终端为NGN软终端为例,给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应用的信令执行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
1)主叫拨打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呼叫在主叫拜访地的MSC/GMSC触发;
2)主叫拜访地MSC/GMSC向HLR发起SRI查询操作;
3)主叫拜访地MSC/GMSC从HLR返回的SRI_ACK中获取T_CSI;
4)主叫拜访地MSC/GMSC根据T_CSI触发被叫智能业务,通过IDP信令上报呼叫到SCP;
5)SCP判断呼叫为初次触发,根据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查询该号码的属性,判断被叫在业务侧登记了一号双机业务属性,则下发CONNECT信令,并且对信令进行如下处理:被叫号码填成GSM网络的特殊漫游号码,假定为13800200100,原被叫填成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
6)主叫拜访地的MSC/GMSC判断被叫号码为特殊的漫游号码,则把该呼叫路由到被叫归属地的GMSC(中间可能经过或不经过TMSC);
7)被叫归属地GMSC配合制作路由数据,把被叫号码为该特定漫游码13800200100的呼叫指向NGN网络的软交换(GMSC和软交换通过UMG进行互通);
8)软交换把ISUP信令转换成SIP协议(采用INVITE信令),协议映射方法为:ISUP信令的原被叫号码映射到SIP协议的TO域,被叫号码映射到SIP协议的REQUEST-URI域;然后配合制作路由数据,把被叫号码为该漫游码13800200100的呼叫触发到NGN AS业务平台;
9)NGN AS需要判断INVITE SIP信令,若REQUEST-URI域为该特定漫游码13800200100,则从TO域获取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然后判断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则同时下发两个INVITE呼叫,一个呼叫同号NGN终端,以在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一个内部特殊接入码900来表示;
10)NGN AS下发的另一个INVITE呼叫同号手机终端,被叫号码即为初始被叫号码;
11)软交换收到AS下发的对同号NGN终端的呼叫,根据被叫号码带特殊接入码900,则剥掉接入码后接续相应的NGN终端;
12)软交换收到AS下发的对同号手机终端的呼叫,根据被叫号码为手机号码,直接把该呼叫送出局,路由回GSM网络被叫归属地的GMSC;
13)被叫归属地GMSC将该呼叫视为全新呼叫,向HLR发起SRI查询操作;
14)被叫归属地GMSC从返回的SRI_ACK信令中获取T_CSI;
15)被叫归属地GMSC根据T_CSI触发被叫智能业务,通过IDP信令再次上报呼叫到SCP;
16)SCP判断呼叫为再次触发(或者判断呼叫触发源来自NGN侧),则视为一般呼叫,下发CONTINUE信令控制接续被叫同号手机终端;
17)被叫归属地GMSC继续向HLR发起SRI查询操作;
18)被叫归属地GMSC从返回的SRI_ACK信令中获取被叫手机终端的漫游码MSRN;
19)被叫归属地GMSC根据MSRN值接续被叫同号手机终端。
上述过程为实现被叫同号手机终端和NGN终端同振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终端接听电话后,NGN AS向呼叫另外一个终端发起CANCEL操作。NGN AS也可以按照顺序依次下发呼叫,实现顺振功能,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一种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一业务平台采用在被叫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的方法来控制呼叫到第二网络的路由,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
C1、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接收携带初始被叫号码的呼叫,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
此步骤可参照实施例二中的步骤B1执行。
C2、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本实施例中该控制指示为呼叫接续指示,所述呼叫接续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在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这样的呼叫接续指示表示通知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该呼叫需要被接续到具有设定接入码的被叫号码。设定的接入码可以是一个统一使用的特别的短号码,例如12345;也可以由初始被叫号码的归属区域码与某个短号码组合而成,例如02012345等;可按实际需要确定。
C3、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可以通过在第一网络的交换设备上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来实现将被叫为具有设定接入码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第二网络为NGN为例,可在第一网络的MSC/TMSC/GMSC上简单的配置路由数据,当判断呼叫的被叫号码为具有设定的接入码的被叫号码时,将呼叫向被叫号码归属地的第二网络路由。具体路由过程与实施例二中步骤B3类似,不再赘述。
C4、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二业务平台。
此步骤可参照实施例二中的步骤B4执行。
C5、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分别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所述若干个被叫终端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二被叫终端。
由于本实施例中,路由到第二网络的呼叫通过在被叫前插入设定接入码来实现,因此第二业务平台需要具有相应的数据配置,能够识别被叫号码为前缀有设定接入码的呼叫,剥离接入码获取初始被叫号码,以进行是否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的判断。
第二业务平台的控制指示下发模式可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B5。
C6、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分别下发的控制指示,分别对所述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被叫终端进行接续。
此步骤可参照实施例二中的步骤B6执行。
本实施例中采用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过在被叫前插入设定接入码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进行多个被叫终端接续的方法,利用具有多个终端接续能力的第二网络来进行不同被叫终端的接续。由于采用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常具有的呼叫接续功能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与其现有业务特性不发生冲突,并且第一网络的核心部分仅需为配合执行相关的控制指示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即可,对其他呼叫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的网络改动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下面以第一网络为GSM网络、第二网络为NGN网络、第一被叫终端为GSM手机终端、第二被叫终端为NGN软终端为例,给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应用的信令执行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
1)主叫拨打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呼叫在主叫拜访地的MSC/GMSC触发;
2)主叫拜访地MSC/GMSC向HLR发起SRI查询操作;
3)主叫拜访地MSC/GMSC从HLR返回的SRI_ACK中获取T_CSI;
4)主叫拜访地MSC/GMSC根据T_CSI触发被叫智能业务,通过IDP信令上报呼叫到SCP;
5)SCP判断呼叫为初次触发,根据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查询该号码的属性,判断被叫在业务侧登记了一号双机业务属性,则下发CONNECT信令,并且对信令进行如下处理:在被叫号码前插入接入码02012345;
6)主叫拜访地的MSC/GMSC判断被叫号码为具有设定接入码的号码,则把该呼叫路由到被叫归属地的GMSC(中间可能经过或不经过TMSC);
7)被叫归属地GMSC配合制作路由数据,把被叫号码为具有设定接入码的号码指向NGN网络的软交换(GMSC和软交换通过UMG进行互通);
8)软交换把ISUP信令转换成SIP协议(采用INVITE信令),协议映射方法为:ISUP信令的被叫号码映射到SIP协议的TO域(和/或REQUEST-URI域);然后配合制作路由数据,把被叫为0201234513501234567的呼叫触发到NGNAS业务平台;
9)NGN AS需要判断INVITE SIP信令,若TO域的被叫号码具有设定的接入码,则剥离该接入码获取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然后判断初始被叫号码13501234567签约了一号双机业务,则同时下发两个INVITE呼叫,一个呼叫同号NGN终端,以在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一个内部特殊接入码900来表示(后续对该呼叫的接续过程与实施例二的应用例相同,不再赘述);
10)NGN AS下发的另一个INVITE呼叫同号手机终端,被叫号码即为初始被叫号码(后续对该呼叫的接续过程与实施例二的应用例相同,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四、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10,如图6所示,包括:
业务逻辑单元1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判断所述呼叫是否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呼叫的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在判断为是时触发业务处理操作;
业务处理单元12,用于根据业务逻辑单元11的触发,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业务处理单元12的具体结构可包括:
号码设置单元121,用于生成呼叫转接指示,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设定号码,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原被叫号码设置为所述初始被叫号码;
转接指示单元122,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号码设置单元121生成的呼叫转接指示。
本实施例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可用于提供实施例二中的第一业务平台。
实施例五、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20,如图7所示,包括:
业务逻辑单元21,用于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判断所述呼叫是否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呼叫的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在判断为是的时候触发业务处理操作;
业务处理单元22,包括:
前缀插入单元221,用于根据业务逻辑单元21的触发生成呼叫接续指示,所述呼叫接续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在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该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接续指示单元222,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前缀插入单元221生成的呼叫接续指示。
本实施例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可用于提供实施例三中的第一业务平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由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控制将触发到本网络中的对一号多机用户的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由第二网络的业务平台控制进行多个被叫终端接续的方法,利用具有多个终端接续能力的第二网络来进行不同被叫终端的接续。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具体可采用呼叫转移或在被叫号码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等方法来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由于采用第一网络中的业务平台通常具有的呼叫控制功能进行呼叫到网外的路由,与其现有业务特性不发生冲突,并且第一网络的核心部分仅需为配合执行相关的控制指示进行简单的路由配置即可,对其他呼叫不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的网络改动小。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相应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和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接收携带初始被叫号码的呼叫,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
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
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二业务平台;
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分别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所述若干个被叫终端包括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二被叫终端;
所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分别下发的控制指示,分别对所述第一被叫终端和第二被叫终端进行接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中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被叫归属地的网关交换设备;
所述被叫归属地的网关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所述第二网络中的通用媒体网关;
所述通用媒体网关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呼叫转接指示,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设定号码,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原被叫号码设置为所述初始被叫号码;
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呼叫转接指示判断所述呼叫当前的被叫号码为所述设定号码,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当前的被叫号码为所述设定号码,获取所述呼叫的初始被叫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呼叫接续指示,所述呼叫接续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在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
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第一业务平台下发的控制指示将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按照所述呼叫接续指示判断所述呼叫当前的被叫号码为具有设定的接入码的被叫号码,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
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当前的被叫号码为具有设定的接入码的被叫号码,获取所述呼叫的初始被叫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向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分别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的步骤具体为:第二业务平台同时下发分别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平台向第二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分别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的步骤具体为:第二业务平台按照设定的顺序分别逐个下发接续若干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在下发接续某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后,根据对该控制指示回送的信令继续下发接续下一个被叫终端的控制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接收携带初始被叫号码的呼叫,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中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交换设备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起路由询问操作;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从所述归属位置寄存器返回的路由询问应答中获取被叫智能业务签约属性;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根据所述被叫智能业务签约属性将所述呼叫触发到第一业务平台。
8.一种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业务平台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所述呼叫携带初始被叫号码;
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判断所述呼叫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呼叫转接指示,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设定号码,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原被叫号码设置为所述初始被叫号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的步骤具体为:所述第一业务平台向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呼叫接续指示,所述呼叫接续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在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
11.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逻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触发的呼叫,判断所述呼叫是否为初次触发且所述呼叫的初始被叫号码已签约一号多机业务,在判断为是时触发业务处理操作;
业务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逻辑单元的触发,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控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将所述呼叫路由到第二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单元包括:
号码设置单元,用于生成呼叫转接指示,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设定号码,所述呼叫转接指示的原被叫号码设置为所述初始被叫号码;
转接指示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所述呼叫转接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单元包括:
前缀插入单元,用于生成呼叫接续指示,所述呼叫接续指示的被叫号码设置为在所述初始被叫号码前插入设定的接入码;
接续指示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下发所述呼叫接续指示。
CNA2007101363407A 2007-07-24 2007-07-24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Pending CN1011068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63407A CN101106823A (zh) 2007-07-24 2007-07-24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PCT/CN2008/071189 WO2009012674A1 (fr) 2007-07-24 2008-06-04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appel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service de réseau intelligent pour exécuter un service de terminaux multiples à un seul numéro
EP08757600A EP2173116A1 (en) 2007-07-24 2008-06-04 A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n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control device for realizing one number multiple terminals service
US12/685,787 US20100110992A1 (en) 2007-07-24 2010-01-12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control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one number multiple terminals ser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63407A CN101106823A (zh) 2007-07-24 2007-07-24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6823A true CN101106823A (zh) 2008-01-16

Family

ID=3900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63407A Pending CN101106823A (zh) 2007-07-24 2007-07-24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10992A1 (zh)
EP (1) EP2173116A1 (zh)
CN (1) CN101106823A (zh)
WO (1) WO200901267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2674A1 (fr) * 2007-07-24 2009-0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appel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service de réseau intelligent pour exécuter un service de terminaux multiples à un seul numéro
WO2010127532A1 (zh) * 2009-05-06 2010-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47572B (zh) * 2008-03-13 2011-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通信终端顺振业务循环嵌套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267474B (zh) * 2008-02-29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2572755A (zh) * 2010-12-22 2012-07-1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90488A (zh) * 2019-07-02 2019-09-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上报方法、寄存器、终端和区块链网络系统
WO2020124404A1 (en) * 2018-12-19 2020-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anagement node to page terminal device, and management node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2264A1 (en) * 2008-12-23 2010-07-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tting up a call from a non- ims to an ims network whereby the gateway interfaces the hss
US8995639B1 (en) 2012-02-22 2015-03-31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all diversion application that sends calls directly to the call completion service bypassing the called par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4597A (en) * 1986-06-26 1987-12-22 Hylsa, S.A.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CO2 absorption process using alkanolamines
US5867570A (en) * 1996-07-29 1999-02-02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Directory number portability in telephone networks
CN1258941C (zh) * 2003-11-03 2006-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市话系统中一号双机的实现方法
FR2877858B1 (fr) * 2004-11-12 2007-01-12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de desacidification d'un gaz avec une solution absorbante a regeneration fractionnee
KR100635109B1 (ko) * 2005-05-23 2006-10-17 (주) 엘지텔레콤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일 번호 멀티 폰 서비스 제공방법
FR2898284B1 (fr) * 2006-03-10 2009-06-05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de desacidification d'un gaz par solution absorbante avec regeneration fractionnee par chauffage.
FR2900842B1 (fr) * 2006-05-10 2009-01-2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de desacidification d'un effluent gazeux avec extraction des produits a regenerer
DE102006036228A1 (de) * 2006-08-03 2008-02-07 Universität Dortmund Verfahren zum Abtrennen von CO2 aus Gasgemischen
CN1917533B (zh) * 2006-09-06 201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106823A (zh) * 2007-07-24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2674A1 (fr) * 2007-07-24 2009-0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appel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service de réseau intelligent pour exécuter un service de terminaux multiples à un seul numéro
CN101267474B (zh) * 2008-02-29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247572B (zh) * 2008-03-13 2011-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通信终端顺振业务循环嵌套的方法及其系统
WO2010127532A1 (zh) * 2009-05-06 2010-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552969B (zh) * 2009-05-06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US8655332B2 (en) 2009-05-06 2014-02-1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one-number multiple-terminal service
CN102572755A (zh) * 2010-12-22 2012-07-11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72755B (zh) * 2010-12-22 2015-05-2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实现一号双机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WO2020124404A1 (en) * 2018-12-19 2020-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anagement node to page terminal device, and management node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877260B2 (en) 2018-12-19 2024-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anagement node to page terminal device, and management node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290488A (zh) * 2019-07-02 2019-09-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上报方法、寄存器、终端和区块链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2674A1 (fr) 2009-01-29
US20100110992A1 (en) 2010-05-06
EP2173116A1 (en) 201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6823A (zh) 实现一号多机的呼叫处理方法及智能网业务控制设备
KR101206565B1 (ko) 피호출자 단말기들을 호출자의 voip 단말기와 접속하는 방법 및 피호출자 단말기들을 호출자의 voip 단말기와 브리징하는 시스템
CN101146266B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EP1487221A1 (en) Server component redirection of new media path portion between packet-switched and circuit-switched portions of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WO2000041499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s) in an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2007520152A (ja) プレゼンス基盤の電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呼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863252B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31925B (zh) 一号通呼叫的方法及业务控制点
WO2010127532A1 (zh) 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0479440C (zh) 一种电路交换网与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67474B (zh) 一种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267577A (zh) 实现呼叫接续以及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0515132C (zh) 用于在移动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US201303031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ong distance service for roaming mobile telephones
CN101867866B (zh) 一种多智能业务嵌套触发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26822C (zh) 一号双机双振铃的实现方法
CN100551094C (zh) 实现集团总机业务的方法
CN100471311C (zh) 移动通信中呼叫伴侣实现方法
CN100461963C (zh) 呼叫控制方法
CN101707753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非急勿扰业务的方法和平台
CN101160936B (zh) 基于集团移动总机业务的回铃音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47649A (zh) 一种呼叫或会话接续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668496B (zh) 经智能网络信令与基于分组网络的服务和应用交互的方法
CN101106733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一号双机业务的转接处理方法
CN100488298C (zh) 一种“来电显示”显示主叫用户短号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