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3626A -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3626A
CN101083626A CNA2007101272520A CN200710127252A CN101083626A CN 101083626 A CN101083626 A CN 101083626A CN A2007101272520 A CNA2007101272520 A CN A2007101272520A CN 200710127252 A CN200710127252 A CN 200710127252A CN 101083626 A CN101083626 A CN 101083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address
network equipment
address
response message
ob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2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272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3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3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3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中一种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CELLBUS上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的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收到该消息的其他网络设备若判断得到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己的IP地址相符,则构造携带有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返回其物理地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方法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或网络设备实现了任意给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

Description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信元总线(CELLBUS)是一种基于共享总线时分复用的信元交换型总线,在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如图1所示,若干个网络设备101共享一条CELLBUS102构成了基于CELLBUS的ATM网络(ATM OVER CELLBUS)。通过CELLBUS,ATM信元可以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随着网络的发展,需要在ATM OVER CELLBUS上构建IP网络,也就是在ATM OVER CELLBUS上传送IP数据包。
以下简要介绍目前在ATM OVER CELLBUS中实现传送IP数据包的过程。
由于CELLBUS中传送的是ATM信元,因此,需要将IP数据包封装为携带该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该ATM信元在CELLBUS上传送时需要通过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进行寻址,所以,在CELLBUS上传送的ATM信元都携带有信元(CELLBUS)首部,该首部填写的是接收该ATM信元的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对于CELLBUS上的网络设备而言,只有物理地址与CELLBUS首部填写的物理地址完全一致的网络设备才会接收该ATM信元。
但是,发送IP数据包的源网络设备仅知道目的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而不知道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因此,在将携带有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发送至CELLBUS之前,需要获取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并将该物理地址填入ATM信元的CELLBUS首部中。
一般而言,CELLBUS上的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一般相关于该网络设备的某个物理特性的参数,比如,网络设备的槽位号或者是该网络设备中的可编程的寄存器等,如果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相关于该网络设备的槽位号,则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映射关系,将该槽位号映射为该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网络设备启动时能自动获得自己的物理地址。
现有技术利用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与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对网络设备的IP地址的结构提出了要求,即IP地址要与物理地址相关的物理特性的参数绑定,使得源网络设备得到目的端网络设备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从该IP地址中获取的物理特性的参数,以及,该物理特性的参数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得到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是根据从IP地址中获取的物理特性的参数,以及,该物理特性的参数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得到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这就要求给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必须与该网络设备的某一物理特性的参数绑定。因此,现有技术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使得IP地址分配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以实现任意给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信元总线上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判断得到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携带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信元总线;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信元总线上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若判断得到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请求消息接收单元,链路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
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从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为广播物理地址,则接收所述请求消息;
所述链路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若判断得到所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触发所述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
所述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请求消息中获取目的端IP地址,判断所述目的端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
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响应消息接收单元,链路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物理地址获取单元;
所述响应消息接收单元,用于从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与其自身的物理地址相符,或者,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为广播物理地址,则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所述链路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若判断得到所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触发所述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
所述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物理地址获取单元;
所述物理地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向CELLBUS上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的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收到该消息的网络设备若判断得到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己的IP地址相符,则构造携带有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返回其物理地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的方式,获取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因此,对网络中IP地址的构成无要求,使得可以给网络设备分配任意的IP地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ATM OVER CELLBUS网络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送携带有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并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用于获取ATMOVER CELLBUS中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以下以有三个网络设备的ATM OVER CELLBUS网络为例,并参照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假设所述的三个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及网络设备C;并且,假设网络设备B的IP地址为Ia,以下具体说明网络设备A发送IP数据包给网络设备B时,网络设备A如何得到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网络设备A查询是否保存了Ia对应的物理地址,如果已保存,则进入步骤202,如果未保存,则进入步骤203;
其中,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地址解析缓存单元;
步骤202:网络设备A将Ia对应的物理地址填入ATM信元的信元(CELLBUS)首部中,然后,将该ATM信元通过CELLBUS发送给网络设备B,并且,该ATM信元中携带有网络设备A要发送的IP数据包的信息。
步骤203:网络设备A通过信元总线向网络设备B及网络设备C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其中,该请求消息在CELLBUS上传送,而CELLBUS上传送的是ATM信元,所以该请求消息需要封装为ATM信元,该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中填写的是网络设备B的IP地址Ia;
步骤204: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接收该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步骤205: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解析该物理地址请求消息,判断该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6,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其中,网络设备B判断得到该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进入步骤206;网络设备C判断得到该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不符,则网络设备C丢弃该消息;
步骤206:网络设备B生成携带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并将该响应消息发送至信元总线;
其中,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填写的是网络设备A的IP地址,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填写的是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
步骤207:网络设备A从信元总线上接收该响应消息;
步骤208:网络设备A解析该响应消息,判断该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说明该响应消息为其发送的物理地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进入步骤209: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10;
步骤209:网络设备A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保存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
步骤210:网络设备A丢弃该消息。
以上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以下仍以有三个网络设备的ATM OVER CELLBUS网络为例,假设网络设备B的IP地址为Ia,通过网络设备A获得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过程,具体介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携带有:CELLBUS首部,ATM首部,帧类型,操作类型,发送端物理地址,发送端IP地址,目的端IP地址,目的端物理地址;
其中,信元(CELLBUS)首部,填写的是广播物理地址,同一个ATM OVERCELLBUS中的网络设备,具有相同的广播物理地址,或者,填写的是ATMOVER CELLUBS中网络设备均可识别的物理地址。
假设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以及网络设备C的广播物理地址为FFFFFFFF,如果网络设备A发送的ATM信元的CELLBUS首部填写的是FFFFFFFF,那么,网络设备B以及网络设备C都会接收该ATM信元。
ATM首部,填写的是网络设备A预先建立的到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的虚路径标识/虚通道标识(VPI/VCI,Virtual Path Identifier/Virtual ChannelIdentifier)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并且,在ATM OVER CELLBUS中,网络设备A若想获得其他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则网络设备A需要预先建立到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具有相同的VPI标识和VCI标识的VPI/VCI通道,该VPI/VIC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是:该VPI/VCI标识到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终结。同理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也需要预先建立VPI/VCI通道。
比如,在上述包含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的ATM OVERCELLBUS网络中,想要获得任意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则需要每个网络设备需要预先建立到其他网络设备的具有相同标识的VPI/VCI通道。
具体的,网络设备A建立一条到网络设备B的VPI/VCI通道,以及建立一条到网络设备C的VPI/VCI通道,网络设备A建立的这两条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相等,并且,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是:该VPI/VCI标识到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终结,比如,两条VPI/VCI通道的VPI均为6,VCI均为31,则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收到携带6/31标识的ATM信元后,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对该信元进行处理,不转发。网络设备B建立一条到网络设备A的VPI/VCI通道和一条到网络设备C的VPI/VCI通道,同理,网络设备B所建立的这两条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相等,并且,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是:该VPI/VCI标识到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终结。通常情况下,网络设备B所建立的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与网络设备A建立的两条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相同,比如,网络设备B建立的两条VPI/VCI通道的VPI为6,VCI为31。但是也不排除,网络设备B建立的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与网络设备A所建立的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不相同,比如,网络设备B建立的两条VPI/VCI通道的VPI为6,VCI为30。网络设备C建立VPI/VCI通道的过程与网络设备A及网络设备B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网络设备A发送的ATM信元携带的CELLBUS首部填写的是广播物理地址,ATM首部填写的是到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终结的VPI/VCI标识,那么,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都会接收该ATM信元,并且,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判断得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都会接收该信元,并且对该ATM信元进行后续处理。上述过程相当于网络设备A向CELLBUS上的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广播了一个ATM信元,因此,以下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将ATM OVER CELLBUS中的某个网络设备建立的到其他所有网络设备,具有相同VPI标识和VCI标识的VPI/VCI通道,统一称为该网络设备的VPI/VCI广播通道。
帧类型,填写的标识用于表示该消息为一个物理地址解析消息,该标识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定义,比如,可以定义0X01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
操作类型,填写的标识用于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请求消息,该标识也是由技术人员预先定义的,比如,可以定义0F01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其中,CELLBUS上的消息种类繁多,通常情况每个消息都会携带帧类型标识,以表示该消息的类型,由于物理地址解析消息包括:物理地址请求消息和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因此,物理地址请求消息中还需要携带操作类型标识,以便确定该物理地址解析消息的类型。
对于发送端IP地址及发送端物理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则分别填写的是网络设备A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
对于目的端IP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则填写的是网络设备B的IP地址Ia,目的端的物理地址为空。
以上具体介绍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物理地址请求消息的构成,以下具体介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参见图3,包括:
步骤301:网络设备A查询是否保存了Ia对应的物理地址,如果已保存,则进入步骤302,如果未保存,则进入步骤303;
其中,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地址解析缓存单元;
步骤302:网络设备A将Ia对应的物理地址填入ATM信元的CELLBUS首部中,然后将该ATM信元发送到CELLBUS上,并且,ATM信元中携带有网络设备A要发送的IP数据包的信息。
步骤303:网络设备A通过信元总线向网络设备B及网络设备C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其中,该请求消息在CELLBUS上传送,而CELLBUS上传送的是ATM信元,所以该请求消息需要封装为ATM信元;
步骤304: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从该请求消息携带的CELLBUS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判断该物理地址是否为广播物理地址,或者,判断该物理地址是否为其可识别的物理地址,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5,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步骤305: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从该请求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标识及VCI标识,判断该VPI/VCI标识是否为广播通道的VPI/VCI标识,亦即判断该VPI/VCI标识是否到本设备终结,如果是,则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执行步骤306,如果否,则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查询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该消息。
步骤306: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从该请求消息携带的帧类型中,获取帧类型标识,判断该标识是否与预先定义的,用于表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的标识相同,如果是,则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执行步骤307,如果否,则转入其他处理流程。
步骤307: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从该请求消息携带的操作类型中,获取操作类型标识,判断得到该请求消息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中的物理地址请求消息,则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从该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
步骤308: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判断该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9,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A要向网络设备B发送IP数据包,因此,网络设备A发送的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为网络设备B的IP地址,进而,网络设备B判断得到该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执行步骤309,网络设备C判断得到该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不相符,网络设备C丢弃该请求消息;
步骤309:网络设备B获取自身的物理地址,生成物理地址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至少携带有:CELLBUS首部,ATM地址,发送端物理地址,发送端IP地址,目的端物理地址,目的端IP地址;
其中,CELLBUS首部填写的是从物理地址请求消息中获取的网络设备A的物理地址;
ATM首部填写的是网络设备B的VPI/VCI广播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
帧类型,填写的标识用于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该标识由技术人员预先定义,比如,可以定义0X01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
操作类型,填写的标识用于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响应消息,该标识由技术人员预先定义,比如,可以定义0F02表示该消息为物理地址响应消息;
发送端物理地址及发送端IP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填写的是从物理地址请求消息中获得的网络设备A的物理地址及IP地址;
目的端物理地址及目的端IP地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填写的是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和IP地址。
步骤310:网络设备B向CELLBUS上的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发送该响应消息;
步骤311: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CELLBUS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判断该物理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物理地址相符,如果是,执行步骤312,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响应消息携带的CELLBUS首部填写的是网络设备A的物理地址,那么,网络设备A接收该消息,而网络设备C丢弃该响应消息;
步骤312:网络设备A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网络设备A判断该VPI/VCI标识是否到本设备的终结,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13,如果否,则网络设备A查询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该消息。
步骤313:网络设备A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帧类型中,获取帧类型标识,判断该标识是否与预先定义的,用于表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的标识相同,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14,如果否,则转入其他处理流程
步骤314:网络设备A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操作类型中,获取操作类型标识,判断得到该响应消息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中的物理地址的响应消息,,则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
步骤315:网络设备A判断该IP地址是否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说明该响应消息为其发送的物理地址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执行步骤316,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步骤316:网络设备A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目的端的物理地址,并将目的端物理地址与目的端IP地址对应保存在地址解析缓存单元。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响应消息携带的CELLBUS首部填写的是广播物理地址,以下具体介绍对携带广播物理地址的响应消息的处理过程,参见图4,包括:
步骤401: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CELLBUS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判断物理地址是否为广播物理地址,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2,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步骤402: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判断该VPI/VCI标识是否到本设备终结,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3,如果否,则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查询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该消息。
步骤403: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帧类型中,获取帧类型标识,判断该标识是否与预先定义的,用于表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的标识相同,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4,如果否,则转入其他处理流程
步骤404: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操作类型中,获取操作类型标识,判断得到该响应消息为物理地址解析消息中的物理地址的响应消息,则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
步骤405: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C判断该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进入步骤406,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其中,网络设备A判断得到该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执行步骤406;网络设备C判断得到该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不相符,则丢弃该消息。
步骤406:网络设备A从该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目的端的物理地址,并将目的端物理地址与目的端IP地址对应保存在地址解析缓存单元。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网络设备A在获取到物理地址后,则可以向网络设备B发送携带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参见图5,发送携带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的过程包括:
步骤501:网络设备A将获取到的网络设备B的物理地址填写到ATM信元的CELLBUS头中;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ATM信元的ATM首部填写的是网络设备A预先建立的向网络设备B发送IP数据包的VPI/VCI通道的VPI及VCI标识;
在发送携带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前,网络设备需要预先建立向其他网络设备发送该ATM信元的VPI/VCI通道,并且,每个设备用于发送携带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的VPI/VCI通道的VPI/VCI标识与该网络设备的VPI/VCI广播通道的VPI/VCI标识不同;
具体的,网络设备A建立一条到网络设备B的VPI/VCI通道,以及建立一条到网络设备C的VPI/VCI通道,且网络设备A所建立的这两条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不完全相同,比如,到网络设备B的VPI/VCI通道的VPI为2,VCI为30,到网络设备C的VPI/VCI通道的VPI为1,VCI为33。网络设备B建立一条到网络设备A的VPI/VCI通道和一条到网络设备C的VPI/VCI通道,同理,网络设备B所建立的这两条VPI/VCI通道的VPI标识和VCI标识不完全相同。
网络设备C建立VPI/VCI通道的过程与网络设备A及网络设备B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2:网络设备A将该ATM信元发送到CELLBUS上;
步骤503:网络设备B从该ATM信元的CELLBUS头中获取物理地址,判断得到该物理地址与其自身的物理地址相符,则网络设备B接收该ATM信元,并对该ATM信元进行后续处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网络设备向信元总线上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判断得到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携带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信元总线;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信元总线上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若判断得到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请求消息接收单元601,链路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602,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603,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604;
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601,用于从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判断得到该物理地址是否为广播物理地址,如果是,则接收所述请求消息,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所述链路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602,用于从请求消息接收单元601接收的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判断该VPI/VCI标识是否到本设备终结,如果是,则触发所述IP层消息解析单元603,如果否,则查找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该消息;
所述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603,用于从所述请求消息中获取目的端IP地址,判断所述目的端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604,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604,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
其中,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604,具体的将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填写在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参见图7,包括:
响应消息接收单元701,用于从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判断所述物理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物理地址相符,或者,判断所述物理地址是否为广播物理地址,如果是,则接收所述响应消息,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链路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702,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判断所述VPI/VCI标识是否到本设备终结,如果是,则触发所述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703,如果否,则查找该VPI/VCI标识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该消息;
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703,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物理地址获取单元704,如果否,则丢弃该消息;
物理地址获取单元704,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获得物理地址后,网络设备还需要发送携带IP数据包信息的ATM信元,因此,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数据发送单元705,用于将所述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填写到ATM信元的信元首部中,并将,将所述ATM信元发送给目的端网络设备,其中,所述ATM信元携带有IP数据包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获得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使可以为ATM OVER CELLBUS中的每个网络设备任意分配IP地址。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信元总线上的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物理地址请求消息;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接收并解析所述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判断得到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携带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信元总线;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信元总线上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若判断得到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物理地址请求消息具体为:
其他网络设备从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为广播物理地址,则所述其他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请求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网络设备解析所述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判断得到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具体为:
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若判断得到所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从所述请求消息中获取目的端IP地址,所述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判断得到所述目的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生成携带其自身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信元总线上接收所述响应消息具体为:
第一网络设备从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与其自身的物理地址相符,或者,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为广播物理地址,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所述响应消息,若判断得到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具体为: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若判断得到所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填写到ATM信元的信元首部中,所述ATM信元携带有IP数据包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ATM信元发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消息接收单元,链路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
所述请求消息接收单元,用于从物理地址请求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为广播物理地址,则接收所述请求消息;
所述链路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若判断得到所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触发所述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
所述IP层请求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请求消息中获取目的端IP地址,判断所述目的端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
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的物理地址响应消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地址响应消息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填写在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
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消息接收单元,链路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物理地址获取单元;
所述响应消息接收单元,用于从物理地址响应消息携带的信元首部中获取物理地址,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与其自身的物理地址相符,或者,若判断得到所述物理地址为广播物理地址,则接收所述响应消息;
所述链路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ATM首部中获取VPI/VCI标识,若判断得到所述VPI/VCI标识到本设备终结,则触发所述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
所述IP层响应消息解析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发送端IP地址中获取IP地址,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与其自身的IP地址相符,如果是,则触发所述物理地址获取单元;
所述物理地址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响应消息携带的目的端物理地址中,获取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进一步包括: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的端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填写到ATM信元的信元首部中,并将,将所述ATM信元发送给目的端网络设备,其中,所述ATM信元携带有IP数据包信息。
CNA2007101272520A 2007-07-03 2007-07-03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01083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72520A CN101083626A (zh) 2007-07-03 2007-07-03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272520A CN101083626A (zh) 2007-07-03 2007-07-03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3626A true CN101083626A (zh) 2007-12-05

Family

ID=3891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72520A Pending CN101083626A (zh) 2007-07-03 2007-07-03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362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218A (zh) * 2012-12-04 2013-03-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Mf-tdma卫星终端基于广播型接口进行匿名互联的方法
CN105376166A (zh) * 2014-08-29 2016-03-02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轨道机车交换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交换机
CN106850713A (zh) * 2015-12-04 2017-06-13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串口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串口服务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218A (zh) * 2012-12-04 2013-03-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Mf-tdma卫星终端基于广播型接口进行匿名互联的方法
CN102970218B (zh) * 2012-12-04 2016-06-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Mf-tdma卫星终端基于广播型接口进行匿名互联的方法
CN105376166A (zh) * 2014-08-29 2016-03-02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轨道机车交换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交换机
CN105376166B (zh) * 2014-08-29 2018-11-20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轨道机车交换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交换机
CN106850713A (zh) * 2015-12-04 2017-06-13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串口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串口服务器
CN106850713B (zh) * 2015-12-04 2020-01-21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串口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串口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2022B (zh) 用户设备中对三重播放服务的支持
CN103200209B (zh) 成员资源的访问方法、群组服务器和成员设备
CN101656765B (zh) 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名址映射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1335770B (zh) 一种网络地址端口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199000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庭网关的虚拟id和虚拟ip分配方法
US2016022681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block-type structure using sketch-based user interaction
CN101800781A (zh) 一种穿越nat的隧道过渡方法及系统
CN108600074A (zh) 组播数据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238059A (zh) 数据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及接入服务节点
CN10688845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645895B (zh) 一种实现隧道安全的方法和设备
JP2012156957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制御装置、計算機、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01766007B (zh) 用于提供racf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JP7026788B2 (ja) ターゲット伝送ルート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関連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083626A (zh) 获取物理地址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5187312A (zh) 批量终端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3327129A (zh) 针对多wan口网关设备的域名解析方法
CN106209680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13543234A (zh) 端口资源预留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0479457C (zh) 一种实现虚拟私有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611614A (zh) 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0474781B (zh)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08467C (zh) 一种转发层代理pim的方法及路由设备
CN108512671A (zh) 一种外层组播ip地址分配方法以及装置
CN102055737B (zh) 一种远程登陆多核系统硬件线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