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2073A - 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2073A
CN101052073A CNA2006100602001A CN200610060200A CN101052073A CN 101052073 A CN101052073 A CN 101052073A CN A2006100602001 A CNA2006100602001 A CN A2006100602001A CN 200610060200 A CN200610060200 A CN 200610060200A CN 101052073 A CN101052073 A CN 101052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resource
meeting
indication
context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02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2073B (zh
Inventor
陈诚
许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602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2073B/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0955 priority patent/WO20071154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2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2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2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呼叫指示标志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会议会话;b.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会议会话。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创建多方会话时,就能够提前知道是在创建多方上下文(Context),而不再需要通过上下文中的端点数量来判断,降低了会话处理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媒体资源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媒体资源控制和分配技术。
背景技术
电话会议是指通过电话网将两点以上的多方电话终端连接起来,实现多点间实时双向通话的业务。用户可以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专用会议终端拨打电话会议业务的接入号,享用电话会议带来的便利。对于电话会议业务,通常业务开展中需要提前预定,预定信息包括:会议时间、参会方数目以及会议持续时间。
通过电话会议业务可以实现一种供会议参与者跨地域和多方同时通话的业务。
H.248协议是ITU-T SG16(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部)标准组织定义的,专门用于媒体资源控制的协议,可用于控制媒体网关、媒体服务器等媒体处理设备。
H.248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将媒体处理设备上的各种资源抽象为终端,终端又分为物理终端和临时终端。物理终端代表一些具有半永久存在性的物理实体,如TDM(时分复用)时隙;临时终端代表临时申请使用后释放的公共资源,如RTP(实时传输协议)流。终端之间的组合被抽象为上下文,用拓扑来描述终端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抽象,呼叫接续实际上是对终端和上下文的操作,通过媒体控制设备和媒体处理设备之间的命令请求和响应来完成,命令包括增加、修改、删除、通知等;命令参数称为描述符,分类为属性(Property)、信号(Signal)、事件(Event)、统计(Statistic),具有业务相关性的参数逻辑上被聚合为一个包(Package),包是H.248协议提供的扩展协议功能的方法。
H.248.19是H.248基本协议的扩展协议,描述了媒体处理设备上实现会议架构模型,在媒体控制器和媒体处理设备分离的架构下,完成会议的席位控制、音量控制以及视频会议窗口控制等功能。
一个四方会议的多点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端点(Termination)代表就是可以接收和发送的数据流。流模式(StreamMode)用来控制数据流的方向,包括发送(Send)、接收(Receive)、双向(Send/Receive)。
会议资源(Mix)是一种媒体资源处理设备上的进行多方语音媒体流混音处理的硬件资源。能够把来自多方的语音经过运算实现会议电话的效果,通常这种资源本身受电子器件的自身能力的限制,可以支持的混音数据路数通常作为一个固定指标,如:支持128路,256路等。此外这种资源如128路能力的资源,如果使用过程中还剩10路空闲,那么被分配到这个资源上的会议就不应该大于10路,否则就会失败。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Add请求方法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来向一个会议上下文加入会议参加方的连接端点,当资源处理设备占用的会议资源设备能够满足增加方数要求,将给资源控制设备会Add应答消息;否则在Add应答消息中应携带失败。
目前对多方业务的实现是通过向一个上下文(Context)中逐渐增加端点,当一个上下文中端点大于2个端点时,就认为是一个多方通话,这时就需要申请会议资源(Mix)。随着参与人员的不断加入,就会有更多参与者加入到通话中来,会议资源就需要支持更多方。这种方案存在如下的不足:
1、作为多方电话,媒体资源控制器在进行多方会话发起操作时已经知道了参会者在进行多方会话呼叫,但媒体处理设备却要根据上下文(Context)中的端点数量来判断是否在进行会议呼叫,增加了媒体处理设备处理上的复杂度。
2、此外,电话会议通常会议预定时将由几方参加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媒体资源控制器和应用服务器知道这些信息,而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在建立会议过程中,随着用户的逐个加入,最终才确定参会的人数,而提供会议资源的电子器件本身存在对支持能力上的限制,用户的逐渐加入以及数量的不确定,可能会造成会议资源选择不当,导致会议不能选择正确处理能力的会议资源,最终导致会议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现多方会议时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处理上复杂以及会议资源可能选择不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呼叫指示标志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会议会话;
b、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会议会话。
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包中的会议指示属性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通话上下文context;
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
b1、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通话context。
其中步骤a1具体为: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Add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的会议包,其中携带所述的会议指示属性,下发给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通话context。
其中步骤a1所述的会议包中还包括最大方数属性,用来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为所述的多方通话预留最大会议资源。
其中步骤b1具体包括: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通话context,并为会议分配支持所述的最大方数的会议资源。
其中所述的会议资源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上进行多方语音媒体流混音处理的硬件资源。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媒体资源控制设备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会话时,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呼叫指示标志来通知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本次呼叫是多方会议呼叫;如果媒体资源控制设备提前可以预期会议最大与会方数,通过参数提前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将会有的最大与会方数,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最大与会方数预留适当的会议资源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创建多方会话时,就能够提前知道是在创建多方上下文(Context),而不再需要通过上下文中的端点数量来判断,降低了会话处理的复杂度;此外,如果知道多方通话上下文中支持的参与方数目,媒体处理设备可以准确选择响应处理能力的会议资源,避免了由于会议资源选择不当造成的会议失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四方会议的多点控制模型;
图2为本发明四方会议的模型图;
图3为本发明四方会议的创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呼叫指示标志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一个多方会议会话,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该指示创建一个多方通话上下文,如果能够预期最大参会方数目,媒体资源控制设备发送给媒体资源处理设备的指示中同时携带最大方数(Maximal Number)信息告知参会方数目。以下具体说明:
多方通话建立时,在第一个加入者最早发起呼叫时,媒体资源控制器通过Add请求消息携带会议包,其中携带会议指示(Conference Indication)属性,下发给媒体处理设备创建多方通话上下文。如果媒体资源控制器预先知道了会议预期的最大参会方数时,同时可以携带属性参数:最大方数(Maximal Number),来指示多方会话将最大占用的会议资源。
媒体处理设备根据会议包的指示创建会议上下文,如果其中携带了属性“最大方数(Maximal Number)”就可以根据这个参数占用适当的会议资源;这样媒体资源处理器从会议创建开始就知道本次呼叫是一个会议呼叫,并可能预期到会议最大的参会方数目。对于携带了属性“最大方数(MaximalNumber)”情况,当媒体处理设备不能获得相应会议资源时,它将返回错误原因给媒体资源控制器,错误原因为“没有充足资源”。
第二个加入者以及以后的加入者不用再携带会议包,只要连接到会议上下文中的端点就可以加入到这个会议中了。
具体的会议包的内容如下:
Package Name(包名称):Conference Package
PackageID(包标识):confp(0x?)
Description(说明):这个包是用来创建会议呼叫使用,能够指示本次呼叫为会议呼叫,并能够携带一些会议创建时的相关信息。
Version(版本):1
Properties(属性)
1)会议指示(Conference Indication)
属性标识(PropertyID):ConID(0x?)
说明(Description):定义ConferenceID属性,用来指示创建的会话是多方会话,携带的值可以用来表示会议标识,也可以不用处理。
参数类型(Type):整数(Integer)
可能取值(Possible Values):
0-0xFFFFFFFE  有效会议索引
0xFFFFFFFF    无效会议索引
默认值(Default):无(None)
定义在(Defined in):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 Control descriptor)
特征(Characteristics):读/写(Read/Write)
2)最大方数(Maximal Number)
属性标识(PropertyID):MaxNum(0x?)
说明(Description) :定义MaxNum属性,用于指明会议可能的最大方数
类型(Type):整数(Integer)
可能取值(Possible Values):不小于3(>=3)
默认值(Default):无(None)
定义在(Defined in):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 Control descriptor)
特征(Characteristics):读/写(Read/Write)
Events(事件):
Signals(信号):
Statistics(统计信息):
无。
Procedure(过程)
其中“会议指示”为必选属性,媒体资源控制器用来指示新会话是一个多方会议会话;携带属性数值可以不进行处理;“最大方数”为可选属性,媒体资源控制器通过这个参数来指示媒体资源处理器为多方会话的预留的最大会议资源数量。
以下以一个四方会议为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会议创建过程进行描述,其模型图如附图2所示,该图中Ta0、Tb0、Tc0和Td0为会议上下文端点,它们分别与接入会话端点相连,把来自外部的媒体流引入到会议资源上处理。
上述的四方会议的创建流程如附图3所示,流程说明如下:
流程假设A方首先加入会议,作为第一个加入会议的一方,它的承载建立过程完成后,将触发会议上下文的建立;在创建会议上文的命令中将携带会议包指示属性和“最大方数(Maximal Number)”属性,最大方数参数:4方。这样在创建会议上下文时,媒体处理设备将为会议分配一个具有支持四方的会议资源。
流程中只画出A方加入的承载控制流程,以及第二方B方加入的承载控制流程,对于第三方、第四方的承载控制流程与第二方相同,都不需要再重新创建会议上下文。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创建Ta的外部承载端点;
步骤3-4:创建Ta0内部承载,同时需要创建会议上下文,在这个AddRequst请求消息中将携带上述的会议包,其中有会议指示属性和最大方数属性,最大方数属性参数为4方(消息中包含confp/ConID,confp/MaxNum=4内容);这时媒体处理设备在创建会议上下文的同时,占用可以处理4方的会议资源(Mix)。
步骤5-6:创建Ta1端点,并建立与Ta0的承载连接;
步骤7-8:修改Ta0端点,把Ta1的承载信息通知Ta0,建立Ta0到Ta1之间的承载;
步骤9-16:B方加入会议的过程,与上述A方加入的过程基本相似,区别在于不用创建会议上下文。

Claims (6)

1、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呼叫指示标志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会议会话;
b、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会议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会议包中的会议指示属性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通话上下文context;
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
b1、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通话contex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1具体为:媒体资源控制设备通过Add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的会议包,其中携带会议指示属性,下发给媒体资源处理设备创建多方通话contex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1所述的会议包中还包括最大方数属性,用来指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为所述的多方通话预留最大会议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1具体包括:媒体资源处理设备根据所述的指示创建多方通话context,并为会议分配支持所述的最大方数的会议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会议资源为媒体资源处理设备上进行多方语音媒体流混音处理的硬件资源。
CN2006100602001A 2006-04-06 2006-04-06 一种基于h.248协议的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Active CN101052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02001A CN101052073B (zh) 2006-04-06 2006-04-06 一种基于h.248协议的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PCT/CN2007/000955 WO2007115472A1 (fr) 2006-04-06 2007-03-26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une multisession et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réalisation de la multise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02001A CN101052073B (zh) 2006-04-06 2006-04-06 一种基于h.248协议的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2073A true CN101052073A (zh) 2007-10-10
CN101052073B CN101052073B (zh) 2011-06-01

Family

ID=3858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02001A Active CN101052073B (zh) 2006-04-06 2006-04-06 一种基于h.248协议的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2073B (zh)
WO (1) WO200711547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5344A1 (fr) * 2007-11-19 2009-05-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réation de conférence et de fonctionnement de conférence
CN101425913B (zh) * 2007-11-02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架构下建立会话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16222A (zh) * 2011-09-26 2012-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端自动电话会议的操作方法
WO2017045536A1 (zh) * 2015-09-15 2017-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7435A (zh) * 2018-11-27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地会议合并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6306B1 (en) * 1999-12-15 2003-08-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media conferences
CN100486274C (zh) * 2002-10-28 2009-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软交换系统中实现多方呼叫业务的方法
CN100463404C (zh) * 2003-06-25 2009-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媒体资源服务器实现电话会议业务的方法
CN100393037C (zh) * 2003-11-10 2008-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通信网络中多方会议业务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913B (zh) * 2007-11-02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架构下建立会话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09065344A1 (fr) * 2007-11-19 2009-05-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réation de conférence et de fonctionnement de conférence
CN102316222A (zh) * 2011-09-26 2012-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端自动电话会议的操作方法
CN102316222B (zh) * 2011-09-26 2013-07-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端自动电话会议的操作方法
WO2017045536A1 (zh) * 2015-09-15 2017-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方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7435A (zh) * 2018-11-27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地会议合并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CN109587435B (zh) * 2018-11-27 2021-12-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地会议合并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2073B (zh) 2011-06-01
WO2007115472A1 (fr) 2007-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2295C (zh) Ip多媒体子系统会话回落到电路交换呼叫的实现方法
CN1863064A (zh) 基于终端感知业务的wimax动态qos实现方法
CN1863063A (zh) 基于软交换设备感知业务的wimax动态qos实现方法
CN1534972A (zh) 优化网络资源根据最终用户请求的用于会议接续的快速网络sid/sdp过程
CN101052073A (zh) 一种创建多方会议的方法
CN1553676A (zh) 多种协议终端进行同一音视频会议的方法
CN1497906A (zh) 产生回铃音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35161A (zh) 一种使用智能可视终端实现图像彩铃的方法
CN1874380A (zh) 通话的实现方法
CN1882116A (zh) 内置视频网关的移动交换中心及实现多媒体互通的方法
CN101047533A (zh) 用于连接多个会议的方法和装置
CN1266885C (zh) 一种基于软交换实现监听的方法
CN1917531A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播送多媒体彩铃的系统和方法
CN1556645A (zh)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提供个性化回铃音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068238A (zh) 公共交换电话网终端与即时通信终端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522016A (zh) 用于网络地址转换与会话管理的系统与方法
CN1838790A (zh) 基于VoIP技术的“一键通”业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874349A (zh) 媒体网关实现内部连接的方法
CN1992752A (zh) 一种实现网络设备运行维护的系统、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1854248A (zh) 一种实现多方会议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30999A (zh) 宽带用户使用窄带彩铃的系统及方法
CN1567950A (zh) 利用媒体资源服务器实现电话会议业务的方法
CN1885837A (zh) 一种切换媒体流编解码格式的方法
CN1933406A (zh) 呼叫计费的方法及计费系统
CN101031000A (zh) 窄带用户使用宽带彩铃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