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7822A -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7822A
CN101047822A CN 200710086375 CN200710086375A CN101047822A CN 101047822 A CN101047822 A CN 101047822A CN 200710086375 CN200710086375 CN 200710086375 CN 200710086375 A CN200710086375 A CN 200710086375A CN 101047822 A CN101047822 A CN 101047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otion video
thumbnail
still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863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7822B (zh
Inventor
森幸夫
浜本安八
冈田诚司
吉田博明
竹内悟
横畠正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849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26666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7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8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使用运动图像的前头图像,暂时生成缩略图图像,存入标题文件。然后,在运动图像摄影中,当规定的起动条件成立时,根据该起动条件成立时的帧图像,生成新的缩略图图像,将标题文件内的缩略图图像置换成新生成的缩略图图像。例如,推焦后将视场角固定一定时间以上时,以及锁定焦点后经过一定时间等时,上述起动条件成立。

Description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数码相机及数码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使用的缩略图(Thumbnail)生成装置。另外,还涉及具备该缩略图生成装置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数码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大多设有显示缩略图图象的模式。运动图象用的缩略图图象,通常在运动图象的录制开始时或录制结束时等适当的时刻生成(以下将该生成手法称作“现有手法1”)。这种摄像装置,例如在日本国特开平10-28250号公报、日本国特开2001-111963号公报、日本国特开2005-229236号公报及日本国特开平8-251540号公报中谈及。用户根据该缩略图图象,从录制的多个运动图象中,选出要再生的运动图象。图14示出表示现有技术的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0003]
另外,还有人提出了下述方案:在录制结束后,用户确认拍摄的运动图象(图象)后,再将所需的图象(某个帧图象)设定为缩略图图象的手法(以下将该生成手法称作“现有手法2”)。
[0004]
另外,还有人提出了下述方案:在摄像装置中设置缩略图生成用的专用开关,根据按下该专用开关的时刻的帧图象,生成缩略图图象的手法(以下将该生成手法称作“现有手法3”)(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2-77803号公报)。
[0005]
另一方面,还有人提出了具备在运动图象摄影中同时拍摄静止图象的功能的摄像装置。这种摄像装置,大多可以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及记录高清晰度的静止图象。这样,能够满足用户的下述要求:例如在运动会时,作为运动图象从头到尾记录孩子奔跑的情况,作为高清晰度的静止图象记录终点等决定性的场景。
[0006]
如果能够将对用户来说印象深刻的图象作为缩略图图象,就容易选定再生时的运动图象文件。可是,如现有手法1那样,在适当的时刻生成缩略图图象时,该缩略图图象往往不能表现拍摄的运动图象的特征,根据缩略图图象往往难以有效地选择、再生所需的运动图象文件。
[0007]
此外,在现有手法2中,给用户增添了麻烦。另外,即使采用现有手法3时,结果也给用户增添了在录制的期间按下专用开关的麻烦。并且,还需要设置专用开关。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涉及的第1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生成部,该第1生成部根据来自可以进行运动图象摄影的摄像装置具备的摄像部的与被拍摄体对应的摄像信号,生成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的缩略图图象,还根据预先规定的时刻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作为所述缩略图图象的候补的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规定的起动条件成立之际,使用将所述起动条件成立时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和所述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不同的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将该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作为所述缩略图图象,与所述运动图象关联。
[0009]
具体地说,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具备视场角变更部,可以利用所述摄像部变更拍摄的视场角;所述起动条件包含以下的条件:在进行了使所述视场角减少的推焦后,持续规定时间以上仍没有进行利用所述视场角变更部的所述视场角的变更。
[0010]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具备自动聚焦控制部,该自动聚焦控制部自动调节聚焦透镜的位置,以便使表现所述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在所述摄像部具备的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成像;所述起动条件包含以下的条件:所述位置的变动大小,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
[0011]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具备活动检出部,该活动检出部根据所述摄像信号,检出活动检出区域内的图象的活动;所述活动检出区域,设置在构成所述运动图象的摄影图象内;所述起动条件包含以下的条件:检出的所述活动的大小,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
[0012]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具备五官区域检出部,该五官区域检出部根据所述摄像信号,检出构成所述运动图象的摄影图象内存在的人的五官区域;所述起动条件包含以下的条件:检出的所述五官区域的大小,是规定的阈值以上。
[0013]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具备声音输入部,该声音输入部从外部接收声音的输入;所述起动条件的成立,根据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输入的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进行判断,使用将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所述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成为最大的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时间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
[0014]
另外例如,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在所述起动条件成立之际,根据包含所述起动条件成立时的帧或其附近的帧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
[0015]
所谓“其附近的帧”,例如是包含所述起动条件成立时的帧的数帧前或数帧后的帧。但是,也可以是包含所述起动条件成立时的帧的数十帧前或数十帧后的帧等。
[0016]
另外例如,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在所述起动条件一次也不成立时,将所述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作为所述缩略图图象,与所述运动图象关联。
[0017]
另外,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可以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拍摄静止画面;所述起动条件,包含“指令拍摄所述静止画面”的条件。
[0018]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1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以进行运动图象摄影的摄像装置中,具备上述的摄像部和上述的第1缩略图生成装置。
[0019]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2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可以在运动图象摄影中进行静止画面摄影的摄像装置具备的摄像部的与被拍摄体对应的摄像信号,生成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的缩略图图象;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进行静止画面摄影之际,使用将该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0020]
具体地说,例如根据表现所述静止画面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0021]
另外,例如具备选择部,该选择部在所述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有多个时,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该多个静止画面内的某一个;使用将选择的所述采用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0022]
具体地说,预先设定作为所述采用静止画面,选择所述多个静止画面内的哪一个静止画面。
[0023]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具备对比度检出部,该对比度检出部在所述多个静止画面的各自的图象内,设置规定的对比度检出区域,根据表现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的所述摄像信号,按照所述各静止画面,检出所述对比度检出区域内的图象的对比度量;
所述选择部,根据对所述对比度量的比较,选择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0024]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具备区域分割部,该区域分割部在所述多个静止画面的各自的图象内,设置规定的检出区域,根据表现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的所述摄像信号,按照所述各静止画面,将所述检出区域内区域分割成多个亮度区域或多个颜色区域;所述选择部,按照所述各静止画面,特定在各检出区域内具有最大的大小的亮度区域或在各检出区域内具有最大的大小的颜色区域,根据对具有最大的大小的亮度区域或具有最大的大小的颜色区域的比较,选择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0025]
另外,具体地说,例如所述摄像装置,具备声音输入部,该声音输入部从外部接收声音的输入;该缩略图生成装置,具备声音检出部,该声音检出部按照拍摄所述静止画面,检出与所述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对应的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所述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所述选择部,根据对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所述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进行比较,选择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0026]
另外,例如在所述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有多个时,将该多个静止画面内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采用静止画面;所述采用静止画面存在多个,对于所述采用静止画面的每一个,根据将所述采用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中的所述摄像信号,形成缩略图要素图象,合成各缩略图要素图象,从而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0027]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2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运动图象摄影期间可以拍摄静止画面的摄像装置中,具备上述的摄像部和上述的第2缩略图生成装置。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方框图。
图2是图1的摄像部的内部图。
图3是图1的映像信号处理部的内部方框图。
图4是图3的AF评价值检出部的内部方框图。
图5是表示在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中的图1的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的图形。
图6是表示能够从图5的显示画面迁移的运动图象的再生显示画面的图形。
图7是表示图1的摄像装置中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图7的步骤S11中的起动条件的图形。
图9是为了讲述关于图7的步骤S11中的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第1判断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10是为了讲述关于图7的步骤S11中的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第2判断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11是为了讲述关于图7的步骤S11中的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第3判断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12是为了讲述关于图7的步骤S11中的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第4判断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13是为了讲述关于图7的步骤S11中的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第5判断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摄像装置中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方框图。
图16是图15的映像信号处理部的内部方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1生成手法涉及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涉及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图19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采用的第2选择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20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采用的第2选择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21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采用的第2选择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22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采用的第3选择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23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采用的第3选择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24A及B是为了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生成手法采用的第3选择手法而绘制的图形。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3生成手法涉及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3生成手法涉及的合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例的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讲述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参照的各图中,对于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
[0030]
(第1实施方式)
首先,讲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1的整体方框图。例如是数码相机及数码摄像机。摄像装置1可以拍摄运动图象及静止画面,还能在运动图象摄影中同时拍摄静止画面。
[0031]
摄像装置1,具备摄像部11、AFE(Analog Front End)12、映像信号处理部13、麦克风(声音输入部)14、声音信号处理部15、压缩处理部16、作为内部存储器的一个例子的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17、存储卡18、扩展处理部19、映像输出电路(视频输出电路)20、声音输出电路21、TG(定时发生器)22、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23、总线24、总线25、操作部26、显示部27和扬声器28。操作部26,具有录制按钮26a、快门按钮26b及操作键26c等。
[0032]
摄像部11、AFE12、映像信号处理部13、声音信号处理部15、压缩处理部16、扩展处理部19、映像输出电路20、声音输出电路21及CPU23,与总线24连接。与总线24连接的各部位,通过总线24,交换各种信号(数据)。
[0033]
映像信号处理部13、声音信号处理部15、压缩处理部16、扩展处理部19及SDRAM17,与总线25连接。与总线25连接的各部位,通过总线25,交换各种信号(数据)
[0034]
TG22,生成的定时控制信号传输给摄像装置1内的各部。具体地说,将定时控制信号给予摄像部11、映像信号处理部13、声音信号处理部15、压缩处理部16、扩展处理部19及CPU23。定时控制信号包含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
[0035]
CPU23,统一控制摄像装置1内的各部的动作。操作部26接受用户的操作。给予操作部26的操作内容,被传递给CPU23。SDRAM17,作为帧存储器发挥作用。摄像装置1内的各部,按照需要,在进行信号处理时,将各种数据(数字信号)暂时记录到SDRAM17中。该记录,例如通过控制向SDRAM17写入及读出数据的SDRAM控制器(未图示)做媒介进行。
[0036]
存储卡18是外部记录介质,例如是SD(Secure Digital)存储卡。存储卡18,对于摄像装置1而言,装拆自如。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通过存储卡18的端子做媒介,或通过摄像装置1设置的通信用连接部(未图示)做媒介,可以由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自由读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记录介质,例示了存储卡18,但是也可以用1个或多个可以随机存取的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卡、光盘、磁盘等)构成外部记录介质。
[0037]
图2是图1的摄像部11的内部结构图。摄像部11具有包含可变焦距透镜30及聚焦透镜31的多枚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35、光圈32、摄像元件33、驱动器34。驱动器34由旨在实现调节可变焦距透镜30及聚焦透镜31的移动及光圈32的开口量的电动机等构成。
[0038]
来自被拍摄体(摄像对象)的入射光,通过构成光学系统35的可变焦距透镜30及聚焦透镜31和光圈32做媒介,射入摄像元件33。TG22,生成与上述时刻控制信号同步的、旨在驱动摄像元件33的驱动脉冲,将该驱动脉冲给予摄像元件33。
[0039]
摄像元件33,例如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及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象传感器等构成。摄像元件33,通过构成光学系统35及光圈32做媒介,对射入的光学象进行光电变换,将该光电变换后获得的电信号向AFF12输出。更具体地说,摄像元件33具备矩阵状二维排列的多个象素(受光象素;未图示),在各摄影中,各象素积蓄电荷量与曝光时间对应的信号电荷。来自具有与积蓄的信号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的大小的各象素的电信号,按照来自TG22的驱动脉冲,依次向后级的AFF12输出。
[0040]
摄像元件33,是可以进行彩色摄影的、单板式的摄像元件。在构成摄像元件33的各象素中,例如设置着红(R)、绿(G)及蓝(B)中的某一个的彩色滤光片。此外,作为摄像元件33,还可以采用3板式的摄像元件。
[0041]
AFE12,具备将摄像部11的输出信号(即摄像元件33的输出信号)——模拟的上述电信号放大的放大电路(未图示),和将放大的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A/D(模拟-数字)变换电路(未图示)。被AFE12变换成数字信号的摄像部11的输出信号,依次发送给映像信号处理部13。另外,CPU23根据摄像部11的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调整上述放大电路的放大度。
[0042]
以下,将摄像部11或AFE12输出的、与被拍摄体对应的信号,称作“摄像信号”。
[0043]
图3是映像信号处理部13的内部方框图。映像信号处理部13具备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AF评价值检出部42、AE评价值检出部43、活动检出部44、缩略图生成部45和五官区域检出部46。
[0044]
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根据来自AFE12的摄像信号,生成表现由摄像部11的摄影获得的映像(摄影图象)的映像信号,将生成的映像信号发送给压缩处理部16。映像信号由表现摄影图象的亮度的亮度信号Y和表现摄影图象的颜色的色差信号U及V构成。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进行运动图象的映像信号的生成和静止画面的映像信号的生成。
[0045]
麦克风14将外部给予的声音,变换成模拟的电信号后输出。声音信号处理部15将麦克风14输出的电信号(声音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该变换后获得的数字信号,作为表现向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的声音信号,发送给压缩处理部16。
[0046]
压缩处理部16使用规定的压缩方式,压缩来自映像信号处理部13(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的映像信号。对于运动图象,例如使用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的压缩方式,进行映像信号的压缩;对于静止画面,则例如使用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等的压缩方式,进行映像信号的压缩。在进行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压缩的映像信号,被发送给存储卡18。
[0047]
此外,例如构成运动图象的各摄影图象的图象尺寸,在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等中,按照需要,经过间隔抽取处理等被缩小。对于静止画面,例如不实施这种缩小处理(也可以实施)。
[0048]
另外,压缩处理部16使用AAC(Advanced Audio Coding)等的规定的压缩方式,压缩来自声音信号处理部15的映像信号。在进行运动图象摄影时,来自映像信号处理部13的映像信号和来自声音信号处理部15的声音信号,在压缩处理部16中,在时间上互相关联地压缩,压缩后的这些数据,被发送给存储卡18。
[0049]
录制按钮26a,是用户为了指令开始及结束运动图象(动态图像)的摄影而使用的按下按钮开关;快门按钮26b,是用户为了指令进行静止画面(静止图像)的摄影而使用的按下按钮开关。按照对于录制按钮26a的操作,实施运动图象摄影的开始及结束;按照对于快门按钮26b的操作,实施静止画面的摄影。在1个帧中,可以获得1个帧的图像。各帧的长度,例如是1/60秒。这时,以1/60秒的周期,依次取得的帧图像的集合(流图像),构成运动图象。
[0050]
在摄像装置1的动作模式中,包含可以拍摄运动图象及静止画面的摄影模式,和用显示部27再生显示被存储卡18存放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的再生模式。再生模式包含用显示部27再生显示与被存储卡18存放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关联的缩略图图象的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按照对于操作键26c的操作,实施各模式之间的转移。
[0051]
在摄影模式中,用户按下录制按钮26a后,就在CPU23的控制之下,该按下后的各帧的映像信号及与其对应的声音信号,依次通过压缩处理部16做媒介,被存储卡18记录。就是说,各帧的摄影图象(即帧图象),和声音信号一起,依次被存储卡18存放。开始运动图象摄影后,用户再度按下录制按钮26a,就结束运动图象摄影。就是说,结束向存储卡18记录映像信号及声音信号,完成一个运动图象的摄影。
[0052]
另外,在摄影模式中,用户按下快门按钮26b后,就进行静止画面的摄影。具体地说,在CPU23的控制之下,该刚按下后的1帧的映像信号,就作为表示静止画面的映像信号,通过压缩处理部16做媒介,被存储卡18记录。还可以在运动图象的摄影中,同时拍摄静止画面,这时,根据同一个帧的摄像信号,并列进行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和关于静止画面信号处理。此外,还可以采用时间分割方式,利用共同的电路,在不同的时刻进行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和关于静止画面信号处理。例如:在结束运动图象摄影后,进行关于静止画面信号处理。这时,可以使SDRAM17暂时记忆事后进行的该信号处理所需的摄像信号(摄影信号)。
[0053]
在再生模式中,用户对操作键26c实施规定的操作后,表现被存储卡18记录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的压缩的映像信号,就发送给扩展处理部19。扩展处理部19扩展接收的映像信号后,发送给映像输出电路20。另外,在摄影模式中,通常与是否正在拍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无关,逐次进行利用映像信号处理部13的映像信号的生成,该映像信号被发送给映像输出电路20。
[0054]
映像输出电路20,将被给予的数字的映像信号,变换成可以在显示部27中显示的形式的映像信号(例如模拟的映像信号)后输出。显示部27,是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与映像输出电路20输出的映像信号对应的图象。就是说,显示部27显示根据摄像部11现在输出的摄像信号的图象(表现现在的被拍摄体的图象)或存储卡18记录的运动图象(动态图象)或静止画面(静止图象)。
[0055]
另外,在再生模式中再生运动图象之际,与存储卡18记录的运动图象对应的压缩了的声音信号,也发送给扩展处理部19。扩展处理部19扩展接收的声音信号后,发送给声音输出电路21。声音输出电路21将被给予的声音信号变换成可以用扬声器28输出的形式的声音信号(例如模拟的声音信号)后输出。扬声器28将来自声音输出电路21的声音信号,作为声音向外部输出。
[0056]
此外,还可以考虑外部的电视机等具备显示部27及扬声器28的情况。这时,映像输出电路20输出的映像信号及声音输出电路21输出的声音信号,通过未图示的连接器做媒介,供给外部的电视机等。
[0057]
接着,参照图2及图3,进一步讲述摄像部11及映像信号处理部13的功能。摄像装置1,具备所谓自动聚焦控制功能——“自动控制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以便使表现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受光面)上成像”。从理论上说,利用该功能,可以使表现被拍摄体的光学像成像的点,和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上的点一致。
[0058]
自动聚焦控制功能,可以利用各种手法实现。例如从映像信号中的亮度信号中,抽出规定的高域频率成分,按照该高域频率成分的电平(大小),控制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从而使表现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上成像。还可以使用测距传感器(未图示)等,实现自动聚焦控制功能。
[0059]
自动聚焦控制功能,主要通过图3的AF评价值检出部42、图1的CPU23、图2的驱动器34实现。驱动器34为了将上述高域频率成分的电平(大小)保持为最大值(附近),而根据CPU23发送来的自动聚焦控制信号,使聚焦透镜31沿着与摄像面垂直的轴——光轴移动,从而使表现被拍摄体(摄像对象)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受光面)上成像。
[0060]
图4是AF评价值检出部42的内部方框图。AF评价值检出部42具有抽出部51、HPF(高通滤波器)52及积算部53。
[0061]
抽出部51根据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生成的映像信号或来自AFE12的摄像信号,抽出亮度信号。这时,只抽出图象内的预先设定的聚焦检出区域内的亮度信号。聚焦检出区域,例如是图象的一部分区域,该图象的一部分区域,设置在图象内的中央附近。HPF52只抽出被抽出部51抽出的亮度信号中规定的高域频率成分。
[0062]
积算部53积算被HPF52抽出的高域频率成分,从而求出聚焦检出区域内的与图象的对比度量对应的AF评价值。AF评价值按照各帧求出,逐次传递给CPU23。AF评价值与该对比度量大致成正比,随着该对比度量的增大而增大。
[0063]
CPU23暂时记忆被逐次给予的AF评价值,采用所谓的爬山运算,通过驱动器34做媒介,控制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从而使AF评价值保持为最大值(附近)。随着聚焦透镜31的移动,图象的对比度变化,AF评价值也变化。CPU23通过驱动器34做媒介,控制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从而使AF评价值变大。其结果,对于相同的光学像而言的聚焦检出区域内的图象的对比度量,就被保持为最大值(附近)。
[0064]
另外,摄像装置1具备使摄影图象的明亮度(大致)保持一定的所谓自动光圈控制功能。自动光圈控制功能,主要通过图3的AE评价值检出部43、图1的CPU23、图2的驱动器34实现。
[0065]
AE评价值检出部43,根据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生成的映像信号或来自AFE12的摄像信号,抽出亮度信号。这里抽出的亮度信号,例如是图象的整体中的亮度信号。AE评价值检出部43在1枚整体图象中积算抽出的亮度信号,从而求出与图象的明亮度量成正比的AE评价值。AE评价值按照各帧求出,逐次传递给CPU23。
[0066]
CPU23通过驱动器34做媒介,控制光圈32的开口量(开口部的大小),从而使被逐次给予的AE评价值保持为一定值。射入光学系统35的光学象相同时,随着光圈32的开口量变大,向摄像元件33的单位时间的射入光量增大,亮度信号的值增大。此外,即使将CPU23通过驱动器34做媒介,控制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从而将光圈32的开口量置于最大,AE评价值也小于上述一定值时,调整AFE12的放大电路的放大度,将AE评价值保持为一定值。
[0067]
另外,按照对于操作键26c进行的规定的操作,CPU23通过驱动器34做媒介,使可变焦距透镜30沿着光轴移动,从而变更采用摄像部11进行摄影时的视场角(换言之,扩大或缩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上形成的被拍摄体的像)。
[0068]
另外,图1的映像信号处理部13,还包含活动检出部44(参照图3)。活动检出部44,根据摄像信号,检出各图象之间存在的被拍摄体的活动。在该检出中,例如使用众所周知的代表点微调法。根据检出的活动(活动向量等),实施所谓手抖修正等。
[0069]
图3的缩略图生成部45,在拍摄静止画面之际,在CPU23的控制之下,根据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中的摄像信号,生成关于静止画面的缩略图图象。该缩略图图象,是对摄影及记录的一枚静止画面(静止图象)进行间隔抽取处理等后缩小的缩小图象。关于静止画面的缩略图图象,与拍摄的静止画面关联,通过压缩处理部16进行的压缩(JPEG等),被存储卡18记录。将上述与拍摄的静止画面关联的缩略图图象,称作“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
[0070]
另外,缩略图生成部45,在拍摄运动图象之际,在CPU23的控制之下,根据规定时刻中的摄像信号,生成关于运动图象的缩略图图象。该缩略图图象,是对运动图象摄影中的某帧的图象(1帧的图象)进行间隔抽取处理等后缩小的缩小图象。关于运动图象的缩略图图象,(原则上)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通过压缩处理部16进行的压缩(JPEG等),被存储卡18记录。将上述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为了记录而生成的缩略图图象,称作“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此外,在运动图象的图象尺寸比较小等时,还可以将一枚构成拍摄的运动图象的图象本身,作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071]
另外,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实际生成的时刻,是任意的。既可以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接收来自AFE12的摄像信号后,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也可以在拍摄运动图象时,选择成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基础的图象,然后(例如在显示部27上显示之际)使用该图象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无论哪种情况,成为相同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基础的摄像信号,都是相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拍摄运动图象时,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存入存储卡18的情况为例,进行讲述。同样,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实际生成的时刻,也是任意的。
[0072]
在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中,被存储卡18存放的运动图象用及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经过扩展处理部19的扩展处理及映像输出电路20的变换处理后,在显示部27上显示。
[0073]
图5表示在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中的显示部27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在图5中,显示部27上的显示区域被四分割,在显示区域的左上、右上、左下及右下中,分别显示缩略图图象TN1、TN2、TN3及TN4。其它的缩略图图象,被存储卡18存放时,对操作键26c实施规定的操作后,显示上述其它的缩略图图象。附加给缩略图图象TN2及TN3的标记71,表示该缩略图图象是运动图象用的缩略图图象。这样,缩略图图象TN2及TN3,是运动图象用的缩略图图象,而缩略图图象TN1及TN4,则是静止画面用的缩略图图象。
[0074]
在图5中,72是显示画面上的光标。对操作键26c进行操作后,光标72就在显示画面上移动。图5表示缩略图图象TN3被光标72选择的状态。在各缩略图图象的右下方显示的“001”等编号,表示各缩略图图象的文件编号。
[0075]
在用光标72选择某个缩略图图象的状态中,对操作键26c进行规定的操作后,就从存储卡18读出与该缩略图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然后,使用显示部27的整个显示画面显示读出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例如,进行再生与缩略图图象TN3对应的运动图象的键操作后,显示部27的显示画面,就从图5所示的状态迁移到图6所示的状态,使用显示部27的整个显示画面,再生显示与缩略图图象TN3对应的运动图象。在该状态下,进行停止再生的键操作后,显示画面就恢复图5所示的状态。
[0076]
[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手法]
接着,讲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手法。图7是表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特别叙及,就是着眼于某一个运动图象进行讲述。
[0077]
操作摄像装置1设置的电源开关(未图示),使摄像装置1内的各部的电源起动后,TG22在规定的周期(例如1/60秒)逐次生成垂直同步信号。首先,在步骤S1中,确认TG22是否输出垂直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在各帧的开始时刻,由TG22输出。
[0078]
没有确认输出垂直同步信号时(步骤S1的No),反复进行步骤S1的处理;确认输出垂直同步信号时(步骤S1的Yes),在步骤S2中,判断摄像装置1是不是正在录制中(正在拍摄运动图象中)。正在录制中时(步骤S2的Yes),移行到步骤S7;而并非正在录制中时(步骤S2的No),移行到步骤S3。在步骤S3中,确认在录制模式中是否按下录制按钮26a。确认在录制模式中按下录制按钮26a时(步骤S3的Yes),移行到步骤S4;否则(步骤S3的No),就返回步骤S1。这样反复实行由步骤S1、S2及S3构成的循环处理,直到录制开始为止。
[0079]
在步骤S4中,CPU23定义取0或1的值的2个标志F0及F1,将0代入双方的标志F0及F1(即复位)。标志F0,每当开始录制时复位。关于标志F1的作用,将在后文阐述。
[0080]
在结束步骤S4后移行的步骤S5中,缩略图生成部45根据现在AFE12输出的一枚的图象的摄像信号,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在继步骤S5之后的步骤S6中,CPU23编制标题文件。该标题文件,除了在步骤S5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以外,还存放摄影日期、文件编号等诸信息。编制的标题文件,被SDRAM17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一个标题文件存放一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例子。
[0081]
结束步骤S6后,就返回步骤S1,再度等待发生垂直同步信号。在介有步骤S4~S6后,到达步骤S2时,由于摄像装置1正在录制中,所以移行到步骤S7(步骤S2的Yes)。
[0082]
在步骤S7中,CPU23编制旨在存放表示拍摄的运动图象的图象的集合(即流图象)的流图象文件,并且将该流图象文件记录到存储卡18中。在流图象文件中,依次追记拍摄运动图象时的表现各帧的摄影图象的映像信号(压缩映像信号)及与其对应的声音信号(压缩声音信号)。结束录制后,在流图象文件中,最终存放从录制开始到录制结束为止的表现各帧的摄影图象的映像信号及与其对应的声音信号。
[0083]
在结束步骤S7的处理后移行的步骤S8中,确认是否再度按下录制按钮26a、即是否指令停止录制。没有指令停止录制时(步骤S8的No),移行到步骤S10。直到指令停止录制为止,反复实行由步骤S10~S15的步骤组和步骤S1、S2、S7及S8构成的循环处理。该循环处理,在每个帧中进行一次。
[0084]
在步骤S8中,确认有停止录制的指令时(步骤S8的Yes),移行到步骤S9,将在步骤S6中编制的标题文件,追记到在步骤S7中编制的流图象文件中。这样,两文件相互关联,在步骤S5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和流图象文件内的运动图象相互关联或(由后文所述可知)在后文讲述的步骤S13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和流图象文件内的运动图象相互关联。结束步骤S9后,就返回步骤S1,摄像装置1的状态迁移到接收其它的运动图象摄影开始的状态。
[0085]
下面,讲述本发明的特征部分——步骤S10~S15的处理。
[0086]
在步骤S10中,判断标志F0是否被固定即标志F0是否为1。标志F0为1时(步骤S10的Yes),返回步骤S1;标志F0为0时(步骤S10的No),移行到步骤S11。在一个运动图象摄影中,实行一次步骤S13及S14的处理后,步骤S10的判断就总是成为肯定(Yes)。
[0087]
在步骤S11中,CPU23判断规定的起动条件是否成立。关于该起动条件,将在后文详述。标志F0为0时,步骤S11的处理在运动图象摄影中的各帧中进行。起动条件不成立时(步骤S11的No),移行到步骤S15,将零代入标志F1后,返回步骤S1。另一方面,起动条件成立时(步骤S11的Yes),移行到步骤S12,判断标志F1是否为1。标志F1为1时(步骤S12的Yes),返回步骤S1;而标志F1为0时(步骤S12的No),移行到步骤S13。
[0088]
在步骤S13中,根据现在AFE12输出的一枚图象的摄像信号,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这样,就根据包含步骤S11的起动条件成立的时刻的帧或下一个帧的摄像信号(摄影图象),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此外,还可以根据起动条件成立时的数帧前及数帧后的摄像信号(摄影图象),生成应该在步骤S13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089]
在继步骤S13之后的步骤S14中,将已经被在步骤S6中编制的标题文件存放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置换成在步骤S13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进而,将1代入标志F0及F1的双方后,返回步骤S1。
[0090]
此外,还可以省略步骤S10的处理。这时,在步骤S8中,判断没有指令停止录制时(步骤S8的No),就直接移行到步骤S11。省略步骤S10的处理时,在进行了步骤S13及S14的处理后,起因于起动条件不成立,经过步骤S15的处理后,容许再度实行步骤S13及S14的处理。这时,在第2次以后的步骤S14的处理中,就将已经被标题文件存放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置换成在步骤S13中生成的“最新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091]
由上述处理步骤可知:在步骤S5及S13中生成的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成为具备应该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在一个运动图象的摄影期间中,假如起动条件只成立一次,那么在步骤S5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就最终成为与运动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092]
在步骤S11中,起动条件成立时,在步骤S13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最终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省略步骤S10的处理时,在步骤S13中生成的最新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最终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
[0093]
规定上述起动条件,以便很好地表现拍摄了在步骤S13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运动图象的特征。以下,作为步骤S11的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判断手法,列举第1、第2、第3、第4及第5判断手法。图8表示出第1~第5判断手法中的起动条件的典型例子。
[0094]
·第1判断手法
首先,讲述第1判断手法。将采用第1判断手法时的步骤S11的起动条件,称作“第1起动条件”。第1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
[0095]
采用第1判断手法时,在步骤S11中,例如判断“进行最近的推焦后,持续规定的时间T1以上,不推焦或拉焦变更视场角(即将视场角固定)”的第1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该判断,将现在的时刻(现在的帧)作为基准进行。此外,时间T1,例如是数秒(1~2秒等)。
[0096]
例如:如图9所示,开始拍摄运动图象后,在刚进行第1次推焦后,不等待经过时间T1,就进行拉焦,然后在进行第2次推焦后,将第2次推焦(相当于“刚进行的次推焦”)结束的时刻,作为起算点,判断上述时间T1的经过。
[0097]
所谓“推焦”,是扩大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上形成的被拍摄体的像的动作,伴随着该动作,采用摄像部11进行摄影时的视场角减少。所谓“拉焦”,是缩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上形成的被拍摄体的像的动作,伴随着该动作,采用摄像部11进行摄影时的视场角增加。按照对于操作键26c进行的规定操作,实行推焦及拉焦。
[0098]
用户常常采用推焦手法,扩大摄影注重的人物等被拍摄体。用户判断采用推焦设定了适当的视场角后,就停止变更视场角。在该状态下拍摄的图象,往往是抓住了用户注重的被拍摄体的特征的图象。因此,采用第1判断手法后,可以获得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缩略图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
[0099]
此外,还可以将第1起动条件,变更成“进行最近的拉焦后,持续规定的时间T1以上,不推焦或拉焦变更视场角(即将视场角固定)”的条件。
[0100]
·第2判断手法
接着,讲述第2判断手法。将采用第2判断手法时的步骤S11的起动条件,称作“第2起动条件”。第2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
[0101]
采用第2判断手法时,在步骤S11中,对准焦点,判断焦点(基本)被锁定的状态是否持续一定时间以上。更详细地说,在步骤S11中,判断“聚焦透镜31的位置变动的大小,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持续规定的时间T2以上”的第2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该判断,将现在的时刻(现在的帧)作为基准进行。此外,时间T2,例如是数秒(1~2秒等)。
[0102]
如上所述,CPU23根据逐次计算的AF评价值,通过驱动器34做媒介,调整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从而使使表现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受光面)上成像。因此,CPU23当然知道聚焦透镜31的位置。所谓“聚焦透镜31的位置”,例如是将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作为基准的聚焦透镜31的位置。
[0103]
参照图10,详细讲述上述第2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判断手法的例子。图10的曲线75及76,分别表示在运动图象摄影中的AF评价值,和聚焦透镜31的位置(例如聚焦透镜31和摄像面的距离)的时间变化。图10表示出在时刻t1,AF评价值大概成为爬山曲线的最大值,并且将该状态维持到时刻t2为止的状态。时刻t1和t2之间的时间,与时间T2一致。
[0104]
在时刻t2中,CPU23对从时刻t1起,到时刻t2为止的期间中聚焦透镜31的位置的变动的大小(变动范围的大小)和预先规定的基准值BREF,进行比较。而且,在前者成为后者(BREF)以下时,判断第2起动条件成立,否则就判断第2起动条件不成立。如可以进行上述的判断那样,CPU23使SDRAM17逐次记录特定经过时间T2的聚焦透镜31的位置的信息。
[0105]
此外,在对准焦点的状态中,完全停止聚焦透镜31的位置的变动时,还可以将基准值BREF作为零。这时,第2起动条件可以表记为“聚焦透镜31的位置被固定,持续规定的时间T2以上”。AF评价值的变动被收敛在某个范围(该范围的大小,例如是后文讲述的阈值AREF)内时,可以采用固定聚焦透镜31的位置的位置控制手法,这时,阈值AREF成为零。
[0106]
另外,还如图10所示,AF评价值和聚焦透镜31的位置通常连动。因此,关于AF评价值,也可以进行步骤S11的分岔判断。就是说,例如在时刻t2中,CPU23对从时刻t1起,到时刻t2为止的期间中的AF评价值的变动的大小(变动范围的大小)和预先规定的基准值AREF,进行比较。而且,在前者成为后者(AREF)以下时,从步骤S11移行到步骤S12,否则就从步骤S11移行到步骤S15。这时,如可以进行上述的判断那样,CPU23使SDRAM17逐次记录经过时间T2的AF评价值。
[0107]
这样,也可以在步骤S11中,判断“AF评价值的变动的大小,收敛在规定的基准值AREF内,持续规定的时间T2以上”的条件成立/不成立。如果考虑AF评价值和聚焦透镜31的位置连动的情况,可以说该条件和上述第2起动条件等效。
[0108]
开始拍摄运动图象后,用户往往一边考虑摄影的构图,一边频繁移动摄像装置1。确定摄影的构图后,用户就将摄像装置1与被拍摄体的位置关系(大致)固定。在该状态下,一方面焦点通常被锁定,另一方面摄像装置1能够捕捉用户注重的被拍摄体。因此,采用第2判断手法后,可以获得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缩略图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
[0109]
·第3判断手法
接着,讲述第3判断手法。将采用第3判断手法时的步骤S11的起动条件,称作“第3起动条件”。第3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
[0110]
采用第3判断手法时,在步骤S11中,对准焦点,判断摄影图象内的活动(基本)停止的状态是否持续一定时间以上。更详细地说,在步骤S11中,判断“活动检出区域的活动的大小,持续规定的时间T3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的第3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该判断,将现在的时刻(现在的帧)作为基准进行。活动检出区域,设置在构成运动图象的各帧的摄影图象内。活动检出区域,是摄影图象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区域(也可以理解为摄像元件33的摄像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区域)。此外,时间T3,例如是数秒(1~2秒等)。
[0111]
参照图11,详细讲述第3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的判断手法的例子。图11被图3的活动检出部44定义,表示摄影图象内的检出块。活动检出部44,在各帧的摄影图象内,设置9个检出块BL1~BL9。9个检出块BL1~BL9,形成上述“活动检出区域”。
[0112]
而且,活动检出部44,根据逐次取得的摄影图象之间的对比,使用众所周知的代表点微调法,按照检出块BL1~BL9,检出活动向量。检出块BL1的活动向量,是表示检出块BL1内的图象的活动的向量。检出块BL2~BL9的活动向量,也同样。另外,将用检出块BL1~BL9检出的活动向量,分别表记为活动向量VC1~VC9。
[0113]
CPU23根据活动评价值(该活动评价值根据按照各帧检出的活动向量VC1~VC9的大小而定),判断第3起动条件的成立/不成立。活动评价值,按照各帧计算。活动评价值,例如是活动向量VC1~VC9的大小的平均值或累计值。此外,还可以将活动向量VC1~VC9的大小的本身,作为活动评价值。这时,关于一个帧,活动评价值由9个值构成。
[0114]
图12的曲线77,表示运动图象摄影中的活动评价值的时间变化。假设在时刻t3中,活动评价值从超过预先规定的基准值CREF成为基准值CREF以下,然后活动评价值继续保持基准值CREF以下,直到时刻t4为止的状态。时刻t3和t4之间的时间,与时间T3一致。
[0115]
在时刻t4中,CPU23对从时刻t3起,到时刻t4为止的期间中的各活动评价值和基准值CREF进行比较。而且,在时刻t3~t4的期间,前者总是保持为后者(CREF)以下时,判断第3起动条件成立,否则就判断第3起动条件不成立。如可以进行上述的判断那样,CPU23使SDRAM17逐次记录特定经过时间T3的活动评价值。
[0116]
由以上的讲述可知:第3起动条件,也可以说是“与活动检出区域的活动的大小对应的活动评价值,持续规定的时间T3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
[0117]
运动图象的摄影图象内的活动,停止一定时间以上的状态,例如可以推测和以静止的状态捕捉注重的人物等被拍摄体的状态一致。因此,采用第3判断手法后,可以获得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缩略图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
[0118]
此外,用手支持摄像装置1时,由于所谓手抖,图象内的被拍摄体有若干活动。通过使用实际的摄像装置进行试验等后,适当地设定上述的阈值,从而避免出现起因与该手抖的活动,第3起动条件完全不成立的现象。
[0119]
另外,作为检出活动检出区域内的活动(活动的大小)的手法,列举了使用代表点微调法的手法,但也可以采用其它各种检出手法。
[0120]
例如:可以象众所周知的那样,在构成运动图象的各帧之间,按照各检出块,比较明亮度(亮度信号),根据各检出块中的明亮度的变化,检出活动检出区域内的活动(活动的大小)。另外,例如还可以象众所周知的那样,在构成运动图象的各帧之间,按照各检出块,比较颜色(颜色由映像信号特定),根据各检出块中的颜色的变化,检出活动检出区域内的活动(活动的大小)。
[0121]
·第4判断手法
接着,讲述第4判断手法。将采用第4判断手法时的步骤S11的起动条件,称作“第4起动条件”。第4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
[0122]
在第4判断手法中,利用检出各帧的摄影图象内存在的人物的五官区域的五官区域检出功能。在映像信号处理部13中,设置着为了实现该五官区域检出功能而必需的五官区域检出部46(参照图3)。而且,采用第4判断手法时,在步骤S11中,例如判断“检出的五官区域的大小,是规定的阈值(基准尺寸)以上”的第4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
[0123]
作为五官区域检出的手法,可以采用各种手法。五官区域检出部46,例如众所周知地抽出摄影图象的皮肤颜色后,判断五官区域的大小。就是说,例如从构成运动图象的各帧的摄影图象中,作为五官区域,抽出具有被分类成皮肤颜色的映像信号的区域,根据抽出的区域的大小(例如面积),求出(检出)五官区域的大小。上述的抽出及五官区域的大小的检出,在各帧中进行。此外,预先规定将哪种映像信号分类成皮肤颜色。
[0124]
另外,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图案微调法,抽出五官区域的大小。这时,预先将有关各种五官区域的图案的信息存入摄像装置1内的存储器,对这些图案和摄影图象加以比较,从而在检出五官区域的同时,还抽出五官区域的大小。
[0125]
在实际的处理中,例如五官区域检出部46按照各帧,求出与五官区域的大小对应的五官区域值,逐次传递给CPU23。CPU23在逐次传递的五官区域值是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判断第4起动条件成立,否则就判断第4起动条件不成立。该五官区域值,是随着检出的五官区域的大小增大而增加的值。
[0126]
可以推测图象内五官的大小比较大的状态,和突出表现用户注重的人物的五官的状态一致。因此,采用第4判断手法后,可以获得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缩略图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
[0127]
此外,还可以给使第4起动条件成立的五官区域的大小或五官区域值,规定上限。就是说,“检出的五官区域的大小或五官区域值,是第1阈值以上而且是第2阈值以下”时,换言之“检出的五官区域的大小或五官区域值,在规定的范围内”时,移行到步骤S12;守则就移行到步骤S15。但是,第2阈值具有大于第1阈值的值。
[0128]
如果根据五官的大小在图象内所占的面积过大的图象,生成缩略图图象,有时反而不能抓住运动图象的特征。考虑到这种情况,可以如上所述地规定上限。
[0129]
·第5判断手法
接着,讲述第5判断手法。将采用第5判断手法时的步骤S11的起动条件,称作“第5起动条件”。第5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此外,采用第5判断手法时,省略步骤S10的处理。
[0130]
在第5判断手法中,着眼于在运动图象摄影中由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的强度。声音信号处理部15具备逐次检出在运动图象摄影中由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的强度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功能。检出的声音的强度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作为音强度值,逐次传递给CPU23。
[0131]
另外,还可以取代声音的强度,检出声音的大小,将与检出的声音的大小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大小对应的值,作为音强度值。这时,下述的“声音的强度”及“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就分别该读作“声音的大小”及“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大小”。
[0132]
音强度值,例如是检出的声音的强度的一帧的平均值或该帧中的峰值。或者,音强度值,例如是检出的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一帧的平均值或该帧中的峰值。这样,音检出值就按照各帧检出。音强度值随着声音的强度的增大而变大。上述所谓“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例如是人的声音的带域的频率成分或可听带域的频率成分。声音信号处理部15,使用带通滤波器等,从由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信号中,抽出上述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
[0133]
CPU23在从开始拍摄运动图象的时刻的帧起,到现在的帧为止的音强度值中,判断现在的帧的音强度值是不是最大。而且,现在的帧的音强度值是最大时,判断第5起动条件成立,否则就判断第5起动条件不成立。
[0134]
可以认为在拍摄音乐会及庆祝晚会会场的状况时,声音的强度变大的状态,和拍摄现场的欢乐的状态一致。因此,采用第5判断手法后,可以获得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缩略图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
[0135]
此外,采用第5判断手法时,还可以取代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采用图13的流程图所示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
[0136]
下面,讲述该图13所示的生成步骤。在图7和图13中,被赋予相同记号的步骤中的处理相同。就是说,图13中的步骤S1~S3、S5~S9及S13,进行和图7中的它们相同的处理。在图13所示的步骤中,取代图7的步骤S4,实行步骤S21;取代图7的步骤S10~S12及S15,实行步骤S22及S23;取代图7的步骤S14,实行步骤S24。
[0137]
在步骤S3中,确认在录制模式中按下录制按钮26a后,就移行到步骤S21。在步骤S21中,将初始值Sinit(例如0)代入变量Smax,移行到步骤S5。在步骤S8中,判断没有指令停止录制时(步骤S8的No),移行到步骤S22。直到指令停止录制为止,反复实行由步骤S22、S23、S13及S24的步骤组和步骤S1、S2、S7及S8构成的循环处理。该循环处理,在每个帧中进行一次。
[0138]
在步骤S22中,判断现在帧的音强度值Sin是否大于变量Smax。不等式:Sin>Smax成立时(步骤S22的Yes),移行到步骤S23;不成立时(步骤S22的No),返回步骤S1。在步骤S23中,将现在帧的音强度值Sin代入变量Smax,移行到步骤S13。在步骤S13中,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后,移行到步骤S24。步骤S24的处理,是从图7的处理中除去对于标志F0及F1的处理后的处理。结束步骤S24的处理后,返回步骤S1。
[0139]
·追加附加条件
对于以上列举的第1~第5起动条件的每一个,可以追加任意的附加条件。就是说,例如可以只在上述第k起动条件成立的基础上(k是1~5范围内的任意的整数),进而附加条件也成立时,才移行到步骤S12;而即使第k起动条件成立,但是附加条件不成立时,则移行到步骤S15。
[0140]
例如:对于上述的第1起动条件,可以附加“摄像装置1没有进行摇摄或俯仰”的附加条件。就是说,在上述第1判断手法中,可以在“进行最近的推焦后,持续规定的时间T1以上,没有推焦或拉焦变更视场角,而且摄像装置1没有进行摇摄或俯仰”时,移行到步骤S12,否则就移行到步骤S15。
[0141]
因为可以认为在没有进行摇摄或俯仰的状态下取得的图象、即在将摄像装置1固定的状态下取得的图象,更适当地拍摄出用户注重的被拍摄体。
[0142]
所谓“摇摄”,是指将摄像装置1的机体(未图示)向左右方向摆动;所谓“俯仰”,则是指将摄像装置1的机体向上下方向摆动。
[0143]
摄像装置1的活动的状态(摄像装置1的机体的活动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摄像装置1的机体静止的静止状态、摄像装置1的机体由于手抖等而向任意的方向轻微摆动的手抖状态、对摄像装置1进行摇摄操作(进行摇摄操作)的摇摄状态、对摄像装置1进行俯仰操作(进行俯仰操作)的俯仰状态。因此,上述附加条件,可以换句话说成“摄像装置1处于静止状态或手抖状态”。
[0144]
判断上述附加条件的成立/不成立之际,CPU23作为活动检出部发挥作用,判别摄像装置1的活动状态是静止状态、手抖状态、摇摄状态及俯仰状态中的哪一个。
[0145]
例如:CPU23根据来自众所周知的检出摄像装置1的机体的角速度的角速度传感器(回转仪;未图示)的表示该角速度的输出信号,进行上述判别。
[0146]
例如:考虑摇摄方向时,分析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在摄像装置1的机体朝左摆动时取正值、朝右摆动时取负值、被固定时取零的值的情况。这时,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零实质上为零时,判别处于静止状态;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边稍微振动一边取正值和负值时,判别处于手抖状态;在规定时间内,角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持续取正值或负值时判别处于摇摄状态。对于俯仰方向也同样。
[0147]
另外,众所周知,还可以根据图3的活动检出部44对于图象的活动的检出结果,判别摄像装置1的活动的状态。例如:CPU23参照在第3判断手法中讲述的活动向量VC1~VC9。例如在活动向量VC1~VC9的每一个的朝向,在规定时间以上持续维持相同的朝向(例如朝左)时,就判别是摇摄状态或俯仰状态,否则判别处于静止状态或手抖状态。
[0148]
另外,例如也可以对上述的第2起动条件,追加“摄像装置1没有进行摇摄或俯仰”的附加条件。就是说,在上述第2判断手法中,可以在“聚焦透镜31的位置变动的大小,持续规定的时间T2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而且摄像装置1没有进行摇摄或俯仰”时,移行到步骤S12,否则就移行到步骤S15。此外,拍摄远处的景色等时,即使是摇摄状态,也往往锁定聚焦。
[0149]
[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等]
此外,用户还能够设定将在步骤S11中采用的起动条件,作为什么样的起动条件。例如:作为在步骤S11中采用的起动条件,用户能够设定采用上述第1~第5起动条件中的哪一个。该设定,例如通过操作操作部26后进行。
[0150]
另外,还可以自由组合上述第1~第5判断手法内任意的两个以上的判断手法。例如:组合第1判断手法和第2判断手法时,在步骤S11中,判断第1起动条件和第2起动条件的成立/不成立。而且,可以在第1及第2起动条件中的某一个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只在两者都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或者还可以只在第1及第2起动条件都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否则就移行到步骤S15。
[0151]
另外,以上讲述了在标题文件中存放一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将存放的一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与一个运动图象关联的例子。但是在标题文件中存放多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将存放的多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与一个运动图象关联也行。这时,在步骤S14中,不将标题文件已经存放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置换成在步骤S14中生成的(最新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而将在步骤S13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追加到标题文件中。
[0152]
使多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与一个运动图象关联时,例如使图5中的光标72移动到缩略图TN部分后,构成该多个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就隔开规定的间隔,被依次更新显示。
[0153]
虽然与之关联,但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也可以是运动图象(以下称作“缩略运动图象”)。根据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对应的声音信号,编制缩略声音,在显示缩略运动图象之际,通过扬声器28做媒介,同时输出该缩略声音。此外,缩略图图象是静止画面时,也可以输出上述缩略声音。
[0154]
另外,以上讲述了在一个运动图象的摄影期间,如果起动条件一次也没有成立时,在步骤S5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最终成为与运动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例子。该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根据在运动图象的摄影开始时刻(摄影开始帧或即将摄影开始之际的帧)中的摄像信号编制。
[0155]
在一个运动图象的摄影期间,起动条件一次也没有成立时,与运动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该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还可以根据预先规定的任意的时刻(帧)中的摄像信号编制。例如可以根据即将开始运动图象摄影之前或刚进行运动图象摄影之后的帧的摄像信号,或运动图象摄影期间的某个的帧的摄像信号编制。
[0156]
如上所述,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可以利用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自由读出。以上讲述了能够用显示部27和扬声器28再生(映像显示及声音输出)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的情况。但是利用具备显示部和扬声器的个人计算机等,也同样能够再生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
[0157]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视场角变更部发挥作用的部位,包含驱动器34。图1的操作键26c及/或CPU23或图2的可变焦距透镜30也可以理解为视场角变更部的构成要素。另外,聚焦控制部主要由图3的AF评价值检出部42、图1的CPU23和图2的驱动器34实现。
[0158]
在本实施方式中,缩略图生成装置主要由缩略图生成部45(或包含它的映像信号处理部13)及CPU23形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视场角变更部、自动聚焦控制部、活动检出部(与图3的活动检出部44对应)、五官区域检出部(与图3的五官区域检出部46对应)及声音输入部(与图3的麦克风14对应)中的某一个以上,理解为缩略图生成装置的构成要素。此外,在图7及图13的步骤S5中,缩略图生成部45作为第1生成部发挥作用。
[0159]
此外,在以上讲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应用后文讲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容。就是说,例如在图7的步骤S11中,判断“按下旨在指令拍摄静止画面的快门按钮26b(参照图1)”的第6起动条件成立/不成立。而且,第6起动条件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2;不成立时,移行到步骤S15。
[0160]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讲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101的整体方框图。摄像装置101,类似于图1的摄像装置1。摄像装置101,在将图1的映像信号处理部13置换成映像信号处理部113的这一点上,和图1的摄像装置1不同,在其它的点上,摄像装置1和摄像装置101一样。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重复说明,着眼于映像信号处理部113,讲述第2实施方式。
[0161]
映像信号处理部113,具有和映像信号处理部13的功能同等的功能,根据来自AFE12的输出信号(摄像信号),生成各摄影图象的映像信号,将生成的映像信号发送给压缩处理部16及映像输出电路20。关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讲述的映像信号处理部的说明,也适合于映像信号处理部113。将在第1实施方式中讲述的内容,应用于第2实施方式时,关于映像信号处理部的符号13和113的差异,可以忽视。第1实施方式的讲述部分中使用的术语,只要没有矛盾,就能够应用于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的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当参照。
[0162]
图16是映像信号处理部113的内部方框图。映像信号处理部113具备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和缩略图生成部142。
[0163]
映像信号处理部113中的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和图3中的映像信号处理部相同。此外,虽然图16没有示出,但映像信号处理部113也设置着图3中的AF评价值检出部42、AE评价值检出部43及活动检出部44等。CPU23按照AF评价值,通过图2的驱动器34做媒介,调节聚焦透镜31的位置,从而使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33的摄像面(受光面)上成像。另外,CPU23按照AE评价值,通过图2的驱动器34做媒介,调节光圈32的开口量(及按照需要调节AFE12的放大电路的放大度),从而控制受光量(图象的明亮度)。
[0164]
图16的缩略图生成部142,在拍摄静止画面之际,在CPU 23的控制之下,根据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中的摄像信号,生成关于静止画面的缩略图图象。更具体地说,生成表现缩略图图象的、由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U及V构成的映像信号。该缩略图图象,是对摄影及记录的一枚静止画面(静止图象)进行间隔抽取处理等后缩小的缩小图象。关于静止画面的缩略图图象(表现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与拍摄的静止画面关联,通过压缩处理部16进行的压缩(JPEG等),被存储卡18记录。将上述与拍摄的静止画面关联的缩略图图象,称作“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
[0165]
另外,缩略图生成部142,在拍摄运动图象之际,在CPU23的控制之下,根据规定时刻中的摄像信号,生成关于运动图象的缩略图图象。更具体地说,生成表现缩略图图象的、由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U及V构成的映像信号。对于该生成的时刻,将在后文详述。关于运动图象的缩略图图象,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通过压缩处理部16进行的压缩(JPEG等),被存储卡18记录。将上述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为了记录而生成的缩略图图象,称作“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此外,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图象尺寸,经过间隔抽取处理等后,小于构成运动图象的各图象的图象尺寸(或静止画面的图象尺寸)。但是不必缩小该图象尺寸。
[0166]
在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中,被存储卡18存放的运动图象用及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经过扩展处理部19的扩展处理及映像输出电路20的变换处理后,在显示部27上显示。
[0167]
图5表示在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中的显示部27上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在图5中,显示部27上的显示区域被四分割,在显示区域的左上、右上、左下及右下中,分别显示缩略图图象TN1、TN2、TN3及TN4。其它的缩略图图象,被存储卡18存放时,对操作键26c实施规定的操作后,显示上述其它的缩略图图象。附加给缩略图图象TN2及TN3的标记71,表示该缩略图图象是运动图象用的缩略图图象。这样,缩略图图象TN2及TN3,是运动图象用的缩略图图象,而缩略图图象TN1及TN4,则是静止画面用的缩略图图象。
[0168]
在图5中,72是显示画面上的光标。对操作键26c进行操作后,光标72就在显示画面上移动。图5表示缩略图图象TN3被光标72选择的状态。在各缩略图图象的右下方显示的“001”等编号,表示各缩略图图象的文件编号。
[0169]
在用光标72选择某个缩略图图象的状态中,对操作键26c进行规定的操作后,就从存储卡18读出与该缩略图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然后,使用显示部27的整个显示画面显示读出的运动图象或静止画面。例如,进行再生与缩略图图象TN3对应的运动图象的键操作后,显示部27的显示画面,就从图5所示的状态迁移到图6所示的状态,使用显示部27的整个显示画面,再生显示与缩略图图象TN3对应的运动图象。在该状态下,进行停止再生的键操作后,显示画面就恢复图5所示的状态。
[0170]
接着,讲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手法。作为该生成手法,以下列举第1、第2及第3生成手法。以下除非特别叙及,就是着眼于某一个运动图象进行讲述。
[0171]
[第1生成手法]
首先,讲述第1生成手法。图17是表示第1生成手法涉及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第1生成手法,假设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只拍摄1枚静止画面时的情况。
[0172]
首先,在步骤S101中,CPU23在摄影模式中,判断是否按下录制按钮26a。没有按下时,反复进行步骤S101的处理,按下时移行到步骤S102(步骤S101的Yes)。
[0173]
移行到步骤S102后,开始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开始录制)。具体地说,移行到步骤S102之后,到起因于再度按下录制按钮26a而移行到步骤S107为止的期间,在CPU23的控制下,表现各帧的摄影图象的映像信号(即运动图象)及与其对应的声音信号,依次通过压缩处理部16,记录到存储卡18中。
[0174]
结束步骤S102的处理后,移行的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CPU23判断是否再度按下录制按钮26a、即是否指令停止录制。再度按下录制按钮26a时(步骤S103的Yes),移行的步骤S107;没有再度按下录制按钮26a时(步骤S103的No),移行到步骤S104。
[0175]
在步骤S104中,CPU23判断是否按下旨在指令拍摄静止画面的快门按钮26b。没有按下快门按钮26b时(步骤S104的No),返回步骤S103;按下快门按钮26b时(步骤S104的Yes),进入步骤S105。
[0176]
在步骤S105中,与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平行进行关于静止画面信号处理。具体地说,与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平行,在CPU23的控制下,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根据现在时刻的帧(以下称作“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摄像信号,生成表现静止画面的映像信号。然后,在步骤S106中,缩略图生成部142根据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摄像信号,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其结果,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成为拍摄的静止画面的缩小图象(或和静止画面相同的图象)。
[0177]
步骤S105及步骤S106的处理,平行进行。步骤S105生成的表现静止画面的映像信号,通过压缩处理部16做媒介,被存储卡18记录。步骤S106生成的表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被SDRAM17暂时记录。结束步骤S106的处理后,返回步骤S103。
[0178]
指令停止录制时,在从步骤S103移行到步骤S107中,结束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结束录制)。就是说,停止从步骤S102开始进行的将表现各帧的摄影图象的映像信号及与其对应的声音信号记录到存储卡18中的处理。在随后的步骤S108中,步骤S106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表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被存储卡18记录。结束步骤S108的处理后,就结束图17的处理。
[0179]
在运动图象摄影中,用户将被拍摄体的特别的状态,作为静止画面拍摄。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静止画面,对用户来说,可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图象。采用本生成手法后,与同时拍摄的静止画面对应的图象,作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与运动图象关联,所以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成为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图象,对用户来说印象很深的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另外,拍摄静止画面之际,用户必然要操作快门按钮26b,所以相当于选定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不会给用户增加多余的操作负担等。
[0180]
此外,作为典型的例子,以上讲述了根据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摄像信号,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根据静止画面摄影帧的k帧前或k帧后的摄像信号,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k是数值预定的自然数,例如是1~几十)。这时,步骤S106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成为静止画面摄影的k帧前或k帧后的摄影图象的缩小图象(或摄影图象本身)。这种情况,在后文讲述的第2及第3生成手法中也同样。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编制源的图象,即使和拍摄的静止画面不完全一致,也能获得和上述同样的效果。
[0181]
例外,在第1生成手法及后文讲述的第2及第3生成手法中,在拍摄运动图象期间一次也没有按下快门按钮26b时,预定时刻的摄影图象的缩小图象(或摄影图象本身),作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被存储卡18记录。例如可以根据即将拍摄运动图象前或刚拍摄运动图象后的帧的图象、运动图象的前头或末尾的图象或开始拍摄运动图象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帧的图象,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182]
另外,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例如在步骤S106中生成。生成的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与步骤S105中生成的静止画面关联,通过压缩处理部16做媒介,记录到存储卡18中。典型的例子,是在步骤S106中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和静止画面用缩略图图象相同。
[0183]
[第2生成手法]
接着,讲述第2生成手法。图18是表示第2生成手法涉及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0184]
第2生成手法涉及的生成步骤,由步骤S101~S107、步骤S110~S112构成。步骤S101~S107的处理,和第1生成手法涉及的它们(参照图17)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0185]
第2生成手法,假设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拍摄多枚静止画面时的情况。为使说明具体化,宜于列举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拍摄2枚静止画面的例子。
[0186]
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第1次按下快门按钮26b时,在步骤S105中,生成表现第1枚静止画面的映像信号,并将该映像信号记录到存储卡18中。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根据第1枚静止画面的摄影构成的帧(以下称作“第1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映像信号,生成第1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187]
然后,在继续进行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第2次按下快门按钮26b时,在步骤S105中,生成表现第2枚静止画面的映像信号,并将该映像信号记录到存储卡18中。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根据第2枚静止画面的摄影构成的帧(以下称作“第2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映像信号,生成第2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188]
第1和第2静止画面摄影帧,是不同的帧;第1和第2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是不同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表现第1及第2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被暂时记录到SDRAM17中。此外,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拍摄第n枚静止画面时,进行和上述同样的处理,编制n枚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n是3以上的整数)。
[0189]
指令停止录制时,在从步骤S103移行到步骤S107中,结束关于运动图象信号处理(结束录制)。在第2生成手法中,步骤S107的处理后,移行到步骤S110。在步骤S110中,判断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是否拍摄了多枚静止画面。在拍摄运动图象的期间,只拍摄了1枚静止画面时(步骤S110的No),移行到步骤S112,进行和第1生成手法中的步骤S108同样的处理。即步骤S106生成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表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被存储卡18记录。
[0190]
如上所述,拍摄了多枚静止画面时(步骤S110的Yes),从步骤S110移行到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按照规定的规则,从编制的多枚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中,选择1枚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结束步骤S111的选择后,就移行到步骤S112,在步骤S111中选择的1枚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表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被存储卡18记录。结束步骤S112的处理后,就结束图18的处理。
[0191]
以下,作为步骤S111中的选择手法,列举可以采用的第1、第2、第3及第4选择手法。将与在步骤S111中选择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对应的静止画面,称作“采用静止画面”。上述第1静止画面是采用静止画面时,在步骤S111中,第1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就作为应该与运动图象关联的图象被选择。实际上,在步骤S111中选择采用静止画面。这样,在步骤S111中就自动地决定应该选择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192]
由上述说明可知:根据将采用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静止画面摄影帧)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静止画面摄影帧本身或其前后的帧等)中的摄像信号,生成在步骤S111中选择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193]
此外,选择采用静止画面的选择部,主要由CPU23和映像信号处理部113实现。
[0194]
·第1选择手法
首先,讲述第1选择手法。在第1选择手法中,预先规定将拍摄的多枚静止画面内哪一枚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195]
例如,将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最初拍摄的静止画面或最后拍摄的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例如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按照下列顺序,拍摄第1、第2、…第n枚静止画面(n为3以上的整数)时,将第1或第n枚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毫无疑问,也可以将第2~第(n-1)中的某一枚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196]
·第2选择手法
接着,讲述第2选择手法。在第2选择手法中,参照图象的对比度量。
[0197]
在图19中,175表示由一帧的摄像信号中获得的图象的整体区域,176表示该整体区域的一部分区域。将176称作“对比度检出区域”。对比度检出区域176,例如设置在整体区域175的中央附近。在图19中,对比度检出区域176成为四边形的一个区域,但是也可以用在整体区域175内设置的多个区域,构成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另外,还可以将整体区域175其本身作为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另外,也可以将整体区域175理解为图2的摄像元件33的整个摄像区域。
[0198]
对于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静止画面每一个,定义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图12表示出采用第2选择手法时使用的对比度检出部150。对比度检出部150,设置在图15的映像信号处理部113内。对比度检出部150,具有抽出部151、HPF(高通滤波器)152及积算部153。
[0199]
抽出部151,被给予表示拍摄的静止画面的、运动图象/静止画面处理部41生成的映像信号或来自AFE12的摄像信号。抽出部151根据被给予的映像信号或摄像信号,抽出亮度信号。这时,只抽出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内的亮度信号。HPF152只抽出被抽出部151抽出的亮度信号中规定的高域频率成分。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抽出的高域频率成分,与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内的图象的对比度量大致成正比地变大。
[0200]
积算部153积算被HPF152抽出的高域频率成分,从而求出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内的与图象的对比度量对应的对比度评价值。对比度评价值按照拍摄的静止画面的每一个求出,传递给CPU23。对比度评价值,随着上述对比度量的增大而增大。
[0201]
CPU23比较按照静止画面的每一个求出的对比度评价值。然后,将与最大的对比度评价值对应的静止画面、即对比度检出区域176内的图象的对比度量最大的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这样决定在步骤S111中应该选择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
[0202]
在以天空等作为背景的摄影的构图中,对将人物等被拍摄体较小配置时和将该被拍摄体放大配置时加以比较,图象的对比度量,通常是后者的大。另外,对用户来说,后者通常是印象深刻的照片。因此,采用第2选择手法后,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0203]
·第3选择手法
再接着,讲述第3选择手法。在第3选择手法中,利用根据亮度信号或颜色信息进行的区域分割。
[0204]
在图21中,175表示由一帧的摄像信号获得的图象的整体区域,177表示该整体区域的一部分区域。将177称作“检出区域”。检出区域177,例如设置在整体区域175的中央附近。另外,也可以将整体区域175理解为图2的摄像元件33的整个摄像区域。
[0205]
对于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静止画面每一个,定义检出区域177。下面,参照图12,讲述第3选择手法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0206]
首先,着眼于拍摄的多枚静止画面内的1枚静止画面。而且,在步骤S151中,根据静止画面摄影帧中的摄像信号,将检出区域177内区域分割成多个亮度区域或多个颜色区域。
[0207]
下面,讲述将检出区域177区域分割成多个亮度区域的情况。检出区域177内的各部的亮度,根据来自与检出区域177对应的象素的摄像信号特定。与各象素对应的亮度信号,例如可以取0~255的值,对0~255的数值范围,进行多个阶段的分类。例如分别以30的间隔,分类成9个亮度区分。如图23所示,将亮度信号值为0~30的象素,分类成第1亮度区分;将亮度信号值为31~60的象素,分类成第2亮度区分;…;将亮度信号值为211~240的象素,分类成第8亮度区分;将亮度信号值为241~255的象素,分类成第9亮度区分。
[0208]
将亮度信号值这样分类成9个亮度区分时,检出区域177内就被区域分割成由第1、第2、…及第9亮度区域构成的9个亮度区域。第1、第2、…及第9亮度区域的每一个,由分类成第1亮度区分的象素、分类成第2亮度区分的象素、…及分类成第9亮度区分的象素构成。相同的亮度区域,由具有类似的亮度信息的象素构成。此外,根据摄像信号,检出区域177内还可能被区域分割成小于9个的亮度区域。例如给予一样的平坦图象时,检出区域177内就被用单一的亮度区域占领。
[0209]
在步骤S151之后的步骤S152中,计数构成各亮度区域的象素数后,特定具有最大的大小(面积)的亮度区域(以下称作“最大分割区域A”)。某个亮度区域的大小(面积),与构成该亮度区域的象素数成正比。
[0210]
步骤S151及S152的处理,按照拍摄的各静止画面进行,按照各静止画面,特定最大分割区域A。在步骤S153中,判断是否对所有的静止画面实施了步骤S151及S152。对所有的静止画面实施了步骤S151及S152后,移行到步骤S154。在步骤S154中,例如CPU23对最大分割区域A彼此的大小进行比较。而且,该比较的结果,将与具有最大的大小的最大分割区域A对应的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211]
例如与第1及第2静止画面对应的最大分割区域A的大小,分别是“10”及“15”时,将第2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212]
将检出区域177区域分割成多个颜色区域时,也进行同样的处理。下面讲述将检出区域177区域分割成多个颜色区域的情况。
[0213]
检出区域177内的各部的颜色(色调),根据来自与检出区域177对应的象素的摄像信号特定。根据该摄像信号,将与各象素对应的颜色,分类成多个颜色区分。例如分类成第1~第9颜色区分的9个颜色区分。
[0214]
将与各象素对应的颜色,分类成9个颜色区分时,检出区域177内就被区域分割成由第1、第2、…及第9颜色区域构成的9个颜色区域。第1、第2、…及第9颜色区域的每一个,由分类成第1颜色区分的象素、分类成第2颜色区分的象素、…及分类成第9颜色区分的象素构成。相同的颜色区域,由具有类似的颜色信息的象素构成。此外,根据摄像信号,检出区域177内还可能被区域分割成小于9个的颜色区域。例如给予一样的平坦图象时,检出区域177内就被用单一的颜色区域占领。
[0215]
在步骤S152中,计数构成各颜色区域的象素数后,特定具有最大的大小(面积)的颜色区域(以下称作“最大分割区域B”)。某个颜色区域的大小(面积),与构成该颜色区域的象素数成正比。
[0216]
步骤S151及S152的处理,按照拍摄的各静止画面进行,按照各静止画面,特定最大分割区域B。在步骤S153中,判断是否对所有的静止画面实施了步骤S151及S152。对所有的静止画面实施了步骤S151及S152后,移行到步骤S154。在步骤S154中,例如CPU23对最大分割区域B彼此的大小进行比较。而且,该比较的结果,将与具有最大的大小的最大分割区域B对应的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217]
例如:试比较象图24A那样在白色的背景中较小地配置具有绿色的被拍摄体178的构图,和象图24B那样在白色的背景中较大地配置具有绿色的被拍摄体178的构图。这时,较大地反映被拍摄体178的后者,最大分割区域A及B都大。
[0218]
用户往往使注重的被拍摄体在图象中占据较大的面积地进行摄影,另外,越是这样拍摄的图象,给用户的印象越深刻。因此,采用第3选择手法后,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可以成为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图象或给用户的印象深刻的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0219]
此外,步骤S151的处理(区域分割部),主要由CPU23或映像信号处理部113实现。
[0220]
·第4选择手法
接着,讲述第4选择手法。在第4选择手法中,着眼于在运动图象摄影中介有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的强度。
[0221]
声音信号处理部15,具备逐次检出在运动图象摄影中介有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的功能。按照拍摄的各静止画面,计算与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对应的音强度值。以下,将音强度值是与声音的强度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对应的值,进行讲述。将音强度值作为与声音的大小或声音的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大小对应的值时,只要将下述关于声音的“强度”的文字,改读为“大小”的文字即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讲述的音强度值,应该理解为是和第1实施方式中讲述的音强度值不同的概念。
[0222]
与某个静止画面对应的音强度值,例如是与该静止画面对应的声音评价期间的声音的强度的平均值或峰值(最大值)或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平均值或峰值(最大值)。声音评价期间,是包含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期间,例如是将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期间本身或者是以静止画面摄影帧为中心的规定的多个帧的期间。
[0223]
音强度值,随着声音的强度的增大而变大。上述所谓“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例如是人的声音的带域的频率成分或可听带域的频率成分。声音信号处理部15,使用带通滤波器等,从介有麦克风14输入的声音信号中,抽出上述规定的带域的频率成分。
[0224]
CPU23,对按照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各静止画面计算出来的音强度值进行比较。而且,例如将与最大的音强度值对应的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225]
可以认为在拍摄音乐会及庆祝晚会会场的状况时,声音的强度变大的状态,和拍摄现场的欢乐的状态一致。因此,可以认为与较大的音强度值对应的静止画面,给用户的印象深刻。这样,采用第4选择手法后,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可以成为恰如其分地表现运动图象的特征的图象或给用户的印象深刻的图象。其结果,可以很容易地搜寻所需的运动图象,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0226]
[第3生成手法]
接着,讲述第3生成手法。图25是表示第3生成手法涉及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步骤的流程图。
[0227]
第3生成手法涉及的生成步骤,由步骤S101~S107、步骤S110、S121及S122构成。步骤S101~S107的处理,和第2生成手法涉及的它们(参照图18)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0228]
第3生成手法也和第2生成手法一样,假设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了多枚静止画面。
[0229]
在第2生成手法中,讲述了在第1静止画面摄影帧中拍摄第1静止画面,然后在第2静止画面摄影帧中拍摄第2静止画面的情况。在第3生成手法中,也假设拍摄了这些静止画面。而且假设在拍摄了第2静止画面后,在第3静止画面摄影帧中拍摄第3静止画面,进而然后再在第4静止画面摄影帧中拍摄第4静止画面的情况。
[0230]
根据第1、第2、第3及第4静止画面摄影帧的摄像信号,分别在步骤S106中生成第1、第2、第3及第4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在本生成手法中,在步骤S106中生成的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成为应该与一个运动图象关联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一部分。因此,在本生成手法中,将在步骤S106中生成第1、第2、第3及第4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分别,称作第1、第2、第3及第4缩略图要素图象。
[0231]
第3生成手法,也和第2生成手法一样,在步骤S107的处理后,移行到步骤S110。在步骤S110中,判断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是否拍摄了多枚静止画面。在运动图象摄影中只拍摄了1枚静止画面时(步骤S110的No),移行到步骤S112。进行和第1生成手法中的步骤S108同样的处理。
[0232]
如上所述,拍摄了多枚静止画面时(步骤S110的Yes),从步骤S110移行到步骤S121。在步骤S121中,合成在步骤S106中生成的4个缩略图要素图象,从而最终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结束步骤S121的合成后,移行到步骤S122,将经过步骤S121的合成后获得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表现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映像信号),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地记录到存储卡18中。结束步骤S122的处理后,就结束图25的处理。
[0233]
作为步骤S121中的合成手法,例示可以采用的第1及第2合成手法。在本生成手法中,第1~第4静止画面,全部成为采用静止画面。
[0234]
·第1合成手法
首先,讲述第1合成手法。在图26中,用180表示采用第1合成手法合成后获得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在图26中,181、182、183及184,分别是第1、第2、第3及第4缩略图要素图象。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180的图象尺寸,例如和图5的缩略图TN3的图象尺寸相同。因此,编制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180之际,各缩略图要素图象的图象尺寸,通过间隔抽取处理等,被适当缩小。
[0235]
采用第1合成手法时,在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中,例如在显示缩略图TN3的部分,显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180。
[0236]
此外,拍摄5枚以上的静止画面时,将其中的4枚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合成与各采用静止画面对应的合计4个缩略图要素图象后,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例如将最初的4枚静止画面或最后的4枚静止画面,作为采用静止画面选择。
[0237]
·第2合成手法
接着,讲述第2合成手法。采用第2合成手法时,经过步骤S121的合成后获得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由具有和图5的缩略图TN3的尺寸相同的多个图象构成。拍摄第1~第4静止画面时,合成后获得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由分别具有和缩略图TN3的尺寸相同的第1~第4缩略图要素图象构成。
[0238]
在与缩略图TN3对应的运动图象的拍摄中,拍摄第1~第4静止画面时,选择缩略图图象显示模式后,首先在缩略图TN3的部分,显示第1缩略图要素图象。然后,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1秒)后,在缩略图TN3的部分,更新显示第2缩略图要素图象。同样,每经过规定的时间,都将在缩略图TN3的部分显示的图象,依次更新成第3、第4缩略图要素图象,接下来再度显示第1缩略图要素图象。
[0239]
上述的显示更新,只在光标72位于缩略图TN3的部分时,或与光标72的位置无关地实施。
[0240]
[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等]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上述各生成手法(第1~第3生成手法)记述的内容,只要没有矛盾,就可以在其它生成手法中应用。
[0241]
另外,实际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时刻,是任意的。既可以在运动图象摄影中接收来自AFE12的摄像信号后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也可以在运动图象摄影时,选择成为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基础的图象,然后(例如在显示部27显示之际)使用该图象,生成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无论哪种时候,成为相同的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的生成基础的摄像信号,都是相同的。
[0242]
如上所述,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可以利用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自由读出。以上讲述了能够用显示部27和扬声器28再生(映像显示及声音输出)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的情况。但是利用具备显示部和扬声器的个人计算机等,也同样能够再生存储卡18的记录内容。
[0243]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缩略图生成装置主要由缩略图生成部142构成。可以认为CPU23被缩略图生成装置包含。
[0244]
另外,运动图象用缩略图图象也可以是运动图象(以下称作“缩略运动图象”)。根据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对应的声音信号,编制缩略声音,在显示缩略运动图象之际,通过扬声器28做媒介,同时输出该缩略声音。此外,缩略图图象是静止画面时,也可以输出上述缩略声音。

Claims (19)

1、一种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生成部,该第1生成部根据来自可以进行运动图象摄影的摄像装置所具备的摄像部的、与被拍摄体对应的摄像信号,生成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的缩略图图象,
并根据预先规定的时刻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作为所述缩略图图象的候补的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
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当规定的起动条件成立之际,使用将所述起动条件成立时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与所述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不同的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将该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作为所述缩略图图象与所述运动图象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备视场角变更部,该视场角变更部可使所述摄像部变更拍摄的视场角;
所述起动条件,包含“进行使所述视场角减少的推焦后,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未由所述视场角变更部变更所述视场角”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备自动聚焦控制部,该自动聚焦控制部自动调节聚焦透镜的位置,以便使表现所述被拍摄体的光学像,在所述摄像部具备的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成像;
所述起动条件,包含“所述位置的变动大小,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的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备活动检出部,该活动检出部根据所述摄像信号,检出活动检出区域内的图象的活动;所述活动检出区域,设置在构成所述运动图象的摄影图象内;
所述起动条件,包含“检出的所述活动的大小,持续规定时间以上,收敛在规定的阈值内”的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备五官区域检出部,该五官区域检出部根据所述摄像信号,检出构成所述运动图象的摄影图象内存在的人的五官区域;
所述起动条件,包含“检出的所述五官区域的大小,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条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备声音输入部,该声音输入部从外部接收声音的输入;
所述起动条件的成立,根据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所输入的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进行判断,
使用将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所述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成为最大的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时刻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当所述起动条件成立之际,根据包含所述起动条件成立时的帧或其附近的帧中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第2候补缩略图图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所述起动条件一次也未曾成立时,将所述第1候补缩略图图象作为所述缩略图图象与所述运动图象关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可以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拍摄静止画面;
所述起动条件,包含“得到所述静止画面的拍摄指令”的条件。
10、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以进行运动图象摄影的摄像装置中,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部及缩略图生成装置。
11、一种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可以在运动图象摄影中进行静止画面摄影的摄像装置所具备的摄像部的、与被拍摄体对应的摄像信号,生成与拍摄的运动图象关联的缩略图图象;
当在拍摄所述运动图象的期间进行静止画面摄影之际,使用将该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表现所述静止画面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选择部,该选择部在所述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有多个时,选择该多个静止画面内的某一个,作为采用静止画面;
使用将选择的所述采用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的所述摄像信号,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选择所述多个静止画面内的某一个静止画面,作为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比度检出部,该对比度检出部在所述多个静止画面的各自的图象内,设置规定的对比度检出区域,根据表现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的所述摄像信号,按照所述各静止画面,检出所述对比度检出区域内的图象的对比度量;
所述选择部,根据对各所述对比度量之间的比较,选择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区域分割部,该区域分割部在所述多个静止画面的各自的图象内,设置规定的检出区域,根据表现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的所述摄像信号,按照所述各静止画面,对所述检出区域内进行区域分割,分成多个亮度区域或多个颜色区域;
所述选择部,按照所述各静止画面,确定在各检出区域内具有最大的大小的亮度区域或在各检出区域内具有最大的大小的颜色区域,根据对各具有最大的大小的亮度区域之间或各具有最大的大小的颜色区域之间的比较,选择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备声音输入部,该声音输入部从外部接收声音的输入;
该缩略图生成装置,具备声音检出部,该声音检出部按照所拍摄的各所述静止画面,检出与所述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对应的、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或者所述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
所述选择部,根据对各所述声音的强度或大小之间或者各所述声音的规定带域的频率成分的强度或大小之间的比较,选择所述采用静止画面。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缩略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运动图象摄影中拍摄的所述静止画面有多个时,将该多个静止画面内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采用静止画面,所述采用静止画面存在多个;
针对所述采用静止画面的每一个,根据将所述采用静止画面的摄影时刻作为基准的规定的时刻的所述摄像信号,形成缩略图要素图象;
合成各缩略图要素图象,从而生成所述缩略图图象。
1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运动图象摄影期间可以拍摄静止画面的摄像装置中,具备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部及缩略图生成装置。
CN2007100863754A 2006-03-27 2007-03-15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7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84882 2006-03-27
JP2006-084967 2006-03-27
JP2006084967 2006-03-27
JP2006084967A JP2007266662A (ja) 2006-03-27 2006-03-27 サムネイル生成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084882A JP4637045B2 (ja) 2006-03-27 2006-03-27 撮像装置
JP2006-084882 2006-03-2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88843A Division CN101867679B (zh) 2006-03-27 2007-03-15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822A true CN101047822A (zh) 2007-10-03
CN101047822B CN101047822B (zh) 2010-09-08

Family

ID=38639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63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7822B (zh) 2006-03-27 2007-03-15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37045B2 (zh)
CN (1) CN10104782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151A (zh) * 2009-06-03 2010-12-08 索尼公司 成像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4754223A (zh) * 2015-03-12 2015-07-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缩略图的方法及拍摄终端
CN10678040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0301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09316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36647A (zh) * 2016-12-23 2019-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三维内容的缩略图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77374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WO2023201784A1 (zh) * 2022-04-18 2023-10-26 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复合照片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5380B2 (ja) * 2010-06-15 2015-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889028B2 (ja) 2012-02-13 2016-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動画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808350B2 (ja) * 2016-05-12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6830B2 (ja) * 1996-07-10 2005-04-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ビデオカメラ及び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スチルカメラ
JP2000278641A (ja) * 1999-03-24 2000-10-06 Casio Comput Co Ltd 動画処理装置及び動画処理方法
JP4536940B2 (ja) * 2001-01-26 2010-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4304642A (ja) * 2003-03-31 2004-10-28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カメラ、及び画像再生装置
JP2004304425A (ja) * 2003-03-31 2004-10-28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4329473B2 (ja) * 2003-09-30 2009-09-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5191679A (ja) * 2003-12-24 2005-07-1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151A (zh) * 2009-06-03 2010-12-08 索尼公司 成像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4754223A (zh) * 2015-03-12 2015-07-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缩略图的方法及拍摄终端
CN10809316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8040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0301A (zh) * 2016-11-30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0408B (zh) * 2016-11-30 2020-03-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80301B (zh) * 2016-11-30 2020-04-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36647A (zh) * 2016-12-23 2019-07-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三维内容的缩略图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77374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WO2023201784A1 (zh) * 2022-04-18 2023-10-26 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复合照片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822B (zh) 2010-09-08
JP2007266655A (ja) 2007-10-11
JP4637045B2 (ja) 201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7822A (zh) 缩略图生成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219395C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00346352C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短片生成装置
CN101079965A (zh) 拍摄图像的失真校正方法和装置、拍摄方法和拍摄装置
CN1248162C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图像拍摄设备
CN1272286A (zh) 数据块噪声检测装置及数据块噪声消除装置
CN1535448A (zh) 用于产生与装置的缺陷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867940A (zh) 成像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N1910907A (zh) 用于拍摄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和控制程序
CN148822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图像处理装置
CN177403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675919A (zh) 摄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程序
CN184644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701614A (zh) 处理图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CN1879409A (zh) 记录装置及方法、再生装置及方法、记录媒体及程序
CN1645241A (zh) 摄影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摄影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CN101053253A (zh) 记录装置及方法、再生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
CN1645941A (zh)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图像数据输出方法
CN1574898A (zh) 图像摄取装置
CN101046551A (zh) 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
CN1957616A (zh) 动图像编码方法和动图像解码方法
CN1584930A (zh) 图像要素的布局装置、布局程序及布局方法
CN1314053A (zh) 压缩编码方法,记录压缩编码程序的记录媒体,以及照相装置
CN1249629C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成像装置
CN1254079C (zh) 图像读取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