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4833A -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4833A
CN101044833A CNA2006100659442A CN200610065944A CN101044833A CN 101044833 A CN101044833 A CN 101044833A CN A2006100659442 A CNA2006100659442 A CN A2006100659442A CN 200610065944 A CN200610065944 A CN 200610065944A CN 101044833 A CN101044833 A CN 101044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ice
male
fertility
male ster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59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奇
赵昌平
袁隆平
邓华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ROSS BREEDING WHEA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ROSS BREEDING WHEA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ROSS BREEDING WHEA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ROSS BREEDING WHEA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A2006100659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4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4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父本和母本进行播种,其中以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2)在母本幼穗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当外界气温高于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时,进行冷水灌溉,降低穗部温度,以使幼穗处于低于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的条件下,减少或者避免母本颖花的育性转换为雄性可育,以保证杂交种子纯度;3)使父本和母本杂交;4)生长并收获。应用本发明,可以解决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制种时不育性不稳定的问题,对其不育性进行人为的控制。并且能够扩大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利用范围,而容易获得各类型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种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是,人们早已发现杂种的水稻具有包括许多优良性状的杂种优势。因此,雄性不育系由于可免除人工去雄、节约人力、降低种子成本、保证种子纯度,从而在育种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雄性不育系包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等。而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由于具有以下优点而在农业上可以广泛应用:1)其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可作为杂交母本;2)能找到保持系与其杂交,从而产生的F1仍能保持雄性不育;3)并且能找到恢复系与其杂交,所产生的F1是可育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是目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遗传工具。所配杂交水稻在中国种植面积接近水稻种植面积的50%。
不同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程度和不育稳定性存在差异。即使具有同一不育细胞质的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之间花粉败育程度和不育稳定性同样存在差异。珍汕97A等花粉败育程度比较彻底,不育性较为稳定,自然条件下的高温一般难以导致其转换为可育。但是很大一部分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能够受自然高温影响,导致自交结实。生产实践中,湘香2A、优1A、II-32A、协青早A、川香29A等在孕穗期遇高温常常导致自交结实,制种生产的杂交种子不纯,在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它们一般具有优良的开花习性,可恢复性好。多数红莲型、BT型不育系败育不彻底,不育性受敏感期高温影响有自交结实,大多是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也有很多不育细胞质由于难找到完全不育保持系,其不育系大多败育不彻底,不育性不稳定,没能得到利用。
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表现为花粉败育不彻底,不育性不稳定,在敏感期高温条件下育性易恢复,产生自交结实,导致制种生产中的杂交种子纯度降低。微效恢复基因的存在是导致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受育性敏感期高温影响,花粉败育不彻底,产生自交结实的关键。例如常规籼稻品种中,野败保持系频率很低,大多数品种中都有微效恢复基因。杂交选育保持系时,需要排除这些微效恢复基因,由于鉴定杂交后代单株的微效恢复基因事先没有预见性,容易造成最后获得的不育系含有微效恢复基因,不育性不稳定。理论上,只有当一个稳定的品系的细胞核完全被代换到不育细胞质中,才能准确鉴定这个品系是否保持系。目前即使利用保持系与保持系的杂交方式,其后代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保持系。因此,育种实践中,育成的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多数表现有微效恢复基因存在,在敏感期高温条件下育性部分恢复,自交结实。
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具有一个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敏感期外界温度在此之下时,不育系表现完全不育;敏感期外界温度在此之上时,不育系转换为部分或者完全可育。实践中,通过不育系分期播种,使不育系在不同时期抽穗,观察育性敏感期处在不同外界温度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可以观察到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也可以在育性敏感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得到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不同的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和程度不同,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目前一般把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在较低温季节条件下进行制种,由于自然界天气变化大,外界温度容易高出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现在生产上仍然不能妥善解决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不稳定问题。
优良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标准为: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小,任何地点和任何时期抽穗,花粉不育度>99.5%,开花习性良好,柱头大而外露,张颖角度大、时间长,花时集中,一般配合力强,株叶型好,抗性和米质好。由于受到微效恢复基因的影响,优良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难度大,效率较低。现有不育系间遗传差异小,类型相似。特别是综合性状优良,无严重缺点的不育系几乎没有。仍然难以将各种优良性状综合在一起,获得不育性稳定的优良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导致目前生产上可利用的水稻优良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很少。如果能够妥善解决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不稳定问题,则能够大幅度提高雄性不育系的利用范围,提高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水平、抗性水平和稻米品质。
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可以控制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从而可以解决不育性不稳定的问题的有效繁殖和制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并完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本发明中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是指在幼穗发育的育性敏感期过程中受外界自然高温影响导致花粉转换为可育或部分可育,产生自交结实的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根据本发明的繁殖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父本和母本进行播种,其中,以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
2)在母本幼穗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过程中,当外界气温高于母本的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时,进行冷水灌溉处理,降低穗部温度,以使幼穗多数或者全部颖花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处于低于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的条件下,保持雄性不育,对于未接受处理的母本幼穗,当外界气温低于母本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时,母本幼穗表现为完全雄性不育,当外界气温高于母本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时,母本幼穗表现为部分雄性可育,由于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本身高度不育,允许部分幼穗颖花不接受处理,但要求其导致杂交种子纯度降低的程度控制在生产允许的范围内;
3)使父本和母本杂交;
4)生长并收获。
优选地,如湘香2A、粤泰A、优1A等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繁殖和制种。
具体地,本发明是根据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部位是在稻株基部的原理,提供一套在水稻(或者陆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敏感期,通过串灌水温较为恒定的冷水,维持一定的时间而达到使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保持完全不育的繁殖和制种方法,并且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的产量和种子纯度。进行冷水串灌的时间在幼穗发育的育性敏感期开始后(一般为进入第4期),田间串灌水温保持在不育系不育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之下(一般在18-26℃范围之间),根据需要和天气确定冷水串灌天数,(一般维持在1-15天范围之间),使田间幼穗敏感期处在低温(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之下)条件之下,外界气温在临界温度之下时可不串灌冷水。由于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本身高度不育,可以仅在多数不育系幼穗处于育性敏感期时进行处理。在幼穗育性敏感期结束后(发育进入7期后),不再串灌冷水,并且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
本发明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种安排在冷水串灌方便的水田进行。
2、适时播种:这类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变化的敏感期在幼穗发育第4-6期,在安排播种期时,一般不把育性敏感期安排极端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抽穗扬花的气温则要求在22℃以上。
3、父母本群体早发快长,生长整齐,并强化父本栽培。培育壮秧,形成壮苗多蘖,通过肥水调控措施促本田早发分蘖,促快速生长,促株间生长整齐,以便减少冷水串灌对父母本生长的影响,并可减少冷水串灌天数。
4、预测幼穗发育进度,准时进行冷水串灌。当检查到幼穗发育进入第4期,外界气温又高于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时,开始串灌18-25℃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匀流动,流量大,要能使全田水温大致均衡,不受过高气温影响。出水口的水温一般在26℃以下,进水口的水温一般在18℃以上,下限水温不能偏离18℃太远,以免低温伤害幼穗或终止幼穗发育。到多数幼穗进入7期时,便不再串灌冷水。水深要求能够完全淹没幼穗。如果气温低至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以下,可停止串灌冷水。如果日平均气温低至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以下,当天可不串灌冷水。
5、补充营养,促进幼穗生长发育。冷水灌溉后,生长发育变缓,有时出现叶片变黄现象,要及时补施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抽穗时打好“九二0”(赤霉素)。
6、及时除杂,个别稻穗可能未感受到低温,在抽穗开花时,如果可育,要及时祛除。生物学混杂等其他混杂也要尽早祛除。
7、适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在母本齐穗20-25天左右,要抢晴收割。防止不育系生长迟缓的小苗,植株上的后发或再生小蘖,遇高温正常灌浆结实,避免自身混杂。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存在不育性不稳定问题,高温导致其自交结实。在制种季节中很容易遇上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自花授粉结实而降低杂交种子纯度,常常导致大面积制种失败,严重地制约了杂交稻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不育系不育稳定性是杂交稻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利用冷水串灌制种技术可以解决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不稳定的问题,对其不育性进行人为的控制。风险性变得非常小,制种产量稳定可靠。是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
采用本发明,通过冷水串灌,育性转换温度在24℃以上(甚至可以更低)的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在生产上能够得到利用。育种实践中,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一般能够达到26℃以上,所以由于有本发明,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将变得效率非常高。容易获得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异交率高的各类型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容易获得各类型优异杂交水稻组合。
目前,我国早稻、粳稻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0%以上,由于不育系遗传单一,生产上缺乏高产优质的杂交粳稻组合和适合长江流域作双季早稻的早中熟组合,杂交中晚稻产量则呈现徘徊局面。利用该发明有利于培育强优势杂交早稻、杂交粳稻,能够较容易地解决杂交粳稻和杂交早稻强优组合育种问题。有利于杂交水稻再一次飞跃发展,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技术,保持我国的领先地位,在杂交水稻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广泛应用,可能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更加普及,在今后粮食安全保障的建立中发挥重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籼稻红莲型粤泰A长沙繁殖
母本:粤泰A(杂交水稻,1998年,13(4):6-8),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粤泰A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7-28℃。
父本:粤泰B,细胞核与粤泰A的相同
确定制种基地。选择长沙大中型水库下的灌水方便的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水田,要求能够保证冷水供应,制种田周围100米以内,除父本外,没有其它水稻品种,
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气温24-30℃,花时气温28-32℃,相对湿度70%-90%,白天无连续三日雨,无风或有微风。以6月28日至7月5日较佳。3月20日播母本粤泰A,3月25日播第一期父本粤泰B,4月1日播第二期父本粤泰B,可同期栽秧。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浸种前将种子翻晒1~2天。筛选种子,除去混杂于种子中的发芽谷粒、泥块、病粒等。浸种时先用盐水选种,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进行浸种催芽。父母本的催芽要求做到“快、匀、壮”。选好秧田,下足底肥,稀播匀播,地膜覆盖。生长至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每公顷喷施万分之二点五的多效唑溶液750千克,以促进分蘖。生长至二叶一心时重施分蘖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2,父本的株距13~20厘米,行距33~40厘米;母本的株距13~17厘米,行距13~17厘米。父母本均以插两粒谷苗为宜。
加强田间管理,搭好丰产苗架,强化父本栽培。适氮、高磷、钾栽培,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1∶1.5。移栽后4~6天,每公顷追施尿素200千克,促进早发稳长,达到穗大粒多、总颖花多和花粉量大的目的。父本在分蘖末期幼穗分化前,视苗情偏施一次球肥。水浆管理上总的要求是薄水插秧,活蔸后露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以促进低、中位节分蘖。可结合中耕除草,看苗看地看天气,适时适度排水露田,以增强土壤中的氧气,促发新根,促进禾苗稳健生长。同时要搞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早防治。注意防治稻飞虱、螟虫、纹枯、白叶枯、稻瘟病等。
预测幼穗发育进度,准时进行冷水串灌。不育系种子繁殖纯度要求特别高,制定处理方案时要尽量做到保证繁殖种子纯度。当检查到10%幼穗发育进入第4期时,日平均气温高于25℃,开始串灌19-23℃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匀流动,流量大,低温水水层至少淹没幼穗。要能使全田水温大致均衡,不受过高气温影响。出水口的水温在25℃以下,进水口的水温在18℃以上,下限水温不能偏离18℃太远,以免低温伤害幼穗或终止幼穗发育。如果当日某个时段气温低至25℃以下,可停止冷水串灌。如果日平均气温低至25℃以下,当天可不串灌冷水。串灌低温冷水数天以后,当90%幼穗发育进入7期时,停止串灌。
补充营养,促进幼穗生长发育。冷水灌溉后,生长发育变缓,有时出现叶片变黄现象,要及时补施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科学使用“九二0”(赤霉素)。使母本穗茎伸长,增大母本剑叶与主茎角度,解除母本“包颈”,提高穗粒外露率,增大颖花开颖角度,延长闭颖时间,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在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每公顷用“九二0”30克,同时喷父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时,每公顷用“九二0”120克喷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十时,每公顷用“九二0”75克同时喷父母本。采用竹杆人工辅助赶粉。
严格去杂。在种子成熟期,由于个别稻穗可能未感受到低温而有可能自交结实,在抽穗开花时,及时祛除。在不育系的整个生育阶段,要反复多次将混入不育系中的保持系、恢复系和异株彻底、干净地拔除,同时也要做好保持系的除杂保纯工作。
后期病虫防治、水肥管理等,可参照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的管理办法。
适时收获。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冷水串灌处理,粤泰A表现完全雄性不育,花药不开裂,无自交结实,不育系种子纯度达到99.9%,同时繁殖产量高达2900公斤/公顷。而未经处理的对照粤泰A有自交结实,自交结实率为1.7%。
实施例2籼型杂交组合湘香2A/明恢63制种
母本:湘香2A(广东韶关市韶审稻第200408号),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湘香2A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4-25℃。
父本:明恢63,野败型籼稻强恢复系(作物研究,2004,18(4):26)
确定制种基地。选择长沙大中型水库下的灌水方便的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水田,要求能够保证冷水供应,制种田周围100米以内,除父本外,没有其它水稻品种。
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日平均气温24-30℃,花时气温28-32℃,相对湿度70%-90%,白天无连续三日雨,无风或有微风。以8月10日至8月20日较佳。
通过叶龄差期推算法,时差推算法和温差推算法,算准父母本播种差期。湘香2A在8月10日至8月20日抽穗,一般比明恢63迟播35-37天,在6月18日左右播湘香2A,5月12日左右播明恢63。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浸种前将种子翻晒1~2天。筛选种子,除去混杂于种子中的发芽谷粒、泥块、病粒等。浸种时先用盐水选种,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进行浸种催芽。父母本的催芽要求做到“快、匀、壮”。选好秧田,下足底肥,稀播匀播。二叶一心重施分蘖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在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每公顷喷施万分之二点五的多效唑溶液750千克促进分蘖。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4,父本的株距17~20厘米,行距33~40厘米;母本的株距10~13厘米,行距13~17厘米。父母本均以插两粒谷苗为宜。
加强田间管理,搭好丰产苗架,强化父本栽培。适氮、高磷、钾栽培,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1∶1.5。对父本实行偏肥管理,父本移栽后4~6天,每公顷施尿素45~60千克,母本移栽后4~6天,每公顷追施尿素180千克,促进早发稳长,达到穗大粒多、总颖花多和花粉量大的目的。水浆管理上总的要求是薄水插秧,活蔸后露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以促进低、中位节分蘖。可结合中耕除草,看苗看地看天气,适时适度排水露田,以增强土壤中的氧气,促发新根,促进禾苗稳健生长。同时要搞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早防治。注意防治稻飞虱、螟虫、纹枯、白叶枯、稻瘟病等。
预测幼穗发育进度,准时进行冷水串灌。当检查到50%幼穗发育进入第4期,日平均气温高于24℃时,开始串灌18-22℃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匀流动,流量大,低温水水层至少淹没幼穗。要能使全田水温大致均衡,不受过高气温影响。出水口的水温在24℃以下,进水口的水温在18℃以上,下限水温不能偏离18℃太远,以免低温伤害幼穗或终止幼穗发育。如果当日某个时段气温低至24℃以下,可停止冷水串灌。如果日平均气温低至24℃以下,当天可不串灌冷水。串灌低温冷水数天以后,当90%幼穗发育进入7期时,停止串灌。
补充营养,促进幼穗生长发育。冷水灌溉后,生长发育变缓,有时出现叶片变黄现象,要及时补施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科学使用“九二0”。使母本穗茎伸长,增大母本剑叶与主茎角度,解除母本“包颈”,提高穗粒外露率,增大颖花开颖角度,延长闭颖时间,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在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每公顷用“九二0”30克同时喷父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时,每公顷用“九二0”120克喷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十时,每公顷用“九二0”75克同时喷父母本。采用竹杆人工辅助赶粉。
及时割去杂株和自交结实单株。
加强后期病虫防治、水肥管理。可按照当前杂交水稻制种的管理办法进行。
适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制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冷水串灌处理,湘香2A表现完全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度达到99.8%,不自交结实,杂交种子纯度达到99%,制种产量达到1600公斤/公顷。而未经处理的对照湘香2A自交结实达5.2%。
实施例3籼型杂交组合优1A/明恢63制种
母本:优1A(杂交水稻,1995年,10(2):8-10),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优1A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8-29℃。
父本:明恢63,野败型籼稻强恢复系(作物研究,2004,18(4):26)。
确定制种基地。选择长沙大中型水库下的灌水方便的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水田,要求能够保证冷水供应,制种田周围100米以内,除父本外,没有其它水稻品种。
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以8月10日至8月20日较佳。明恢63在5月10日左右播种。优1A一般比明恢63迟播30-32天,在6月10日左右播种。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浸种前筛选种子,除去发芽谷粒、泥块、病粒等。浸种时先用盐水选种,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进行浸种催芽。父母本的催芽做到“快、匀、壮”。选好秧田,下足底肥,稀播匀播,地膜覆盖。二叶一心重施分蘖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在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每公顷喷施万分之二点五的多效唑溶液750千克促进分蘖。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4,父本的株距16~20厘米,行距33~36厘米;母本的株距13~17厘米,行距17~20厘米。父母本均插两粒谷苗。
加强田间管理,搭好丰产苗架,强化父本栽培。适氮、高磷、钾栽培,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1∶1.5。对父本实行偏肥管理,父本移栽后4~6天,每公顷施尿素45~60千克,母本移栽后4~6天,每公顷追施尿素150千克,促进早发稳长,达到穗大粒多、总颖花多和花粉量大的目的。父本在分蘖末期幼穗分化前,视苗情偏施一次球肥。水浆管理上总的要求是薄水插秧,活蔸后露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以促进低、中位节分蘖。可结合中耕除草,看苗看地看天气,适时适度排水露田,以增强土壤中的氧气,促发新根,促进禾苗稳健生长。同时要搞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早防治。注意防治稻飞虱、螟虫、纹枯、白叶枯、稻瘟病等。
预测幼穗发育进度,准时进行冷水串灌。当检查到80%幼穗发育进入第4期时,日平均气温高于28℃时,开始串灌19-25℃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匀流动,流量大,低温水水层至少淹没幼穗。要能使全田水温大致均衡,不受过高气温影响。出水口的水温在27℃以下,进水口的水温保持在18℃以上,以免低温伤害幼穗或终止幼穗发育。如果当日某个时段气温低至28℃以下,可停止冷水串灌。如果日平均气温低至28℃以下,当天可不串灌冷水。串灌低温冷水数天以后,当80%幼穗发育进入7期时,停止串灌。
补充营养,促进幼穗生长发育。冷水灌溉后,生长发育变缓,有时出现叶片变黄现象,要及时补施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科学使用“九二0”。使母本穗茎伸长,增大母本剑叶与主茎角度,解除母本“包颈”,提高穗粒外露率,增大颖花开颖角度,延长闭颖时间,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在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每公顷用“九二0”30克同时喷父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时,每公顷用“九二0”120克喷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十时,每公顷用“九二0”50克同时喷父母本。采用竹杆人工辅助赶粉。
及时割去杂株和自交结实株。
病虫防治、水肥管理等,可参照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管理办法。
适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制种研究结果表明,优1A表现完全雄性不育,花药不开裂,不自交结实,杂交种子纯度达到99.6%,制种产量达到3300公斤/公顷。而未经处理的对照优1A有自交结实,自交结实率为0.4%。

Claims (3)

1、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父本和母本进行播种,其中,以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
2)在母本幼穗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过程中,当外界气温高于母本的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时,进行冷水灌溉处理,降低穗部温度,以使幼穗颖花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处于低于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的条件下,以保持雄性不育;
3)使父本和母本杂交;
4)生长并收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使用该方法繁殖和制种的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为湘香2A、粤泰A或优1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进行冷水灌溉,降低穗部温度至18~26℃的温度范围内。
CNA2006100659442A 2006-03-27 2006-03-27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Pending CN101044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59442A CN101044833A (zh) 2006-03-27 2006-03-27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659442A CN101044833A (zh) 2006-03-27 2006-03-27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4833A true CN101044833A (zh) 2007-10-03

Family

ID=3877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659442A Pending CN101044833A (zh) 2006-03-27 2006-03-27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48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285A (zh) * 2012-12-05 2013-03-20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杂交作物的育种方法
CN107711843A (zh) * 2017-11-08 2018-02-2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高效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穗的复配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42528A (zh) * 2020-10-10 2020-12-08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杂交粳稻机械赶粉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285A (zh) * 2012-12-05 2013-03-20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杂交作物的育种方法
CN102972285B (zh) * 2012-12-05 2014-03-26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杂交作物的育种方法
CN107711843A (zh) * 2017-11-08 2018-02-2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高效解除雄性不育水稻包穗的复配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42528A (zh) * 2020-10-10 2020-12-08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杂交粳稻机械赶粉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4834B (zh) 低温或短日低温不育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制种方法
CN105594412A (zh) 一种食用菊花的栽培方法
CN103535270B (zh) 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
CN102090316A (zh) 水稻杂交种广两优206的生产方法
CN101919351A (zh) 一种杂交水稻的生产方法
CN101663996B (zh) 小桐子的高产、早熟、矮化培育方法
CN104160949B (zh) 一种杂交稻开优18号的选育方法
CN101044835B (zh) 高温或长日高温不育型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制种方法
CN104186304B (zh) 一种杂交稻开香优3号的选育方法
CN108401903A (zh) 一种提高大麦小孢子培养愈伤产量和绿苗的方法
WO2008025185A2 (fr) Procédé de culture de riz permettant d'obtenir un effet d'hétérosis
CN101124886B (zh) 利用棉花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宿根再生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11567341A (zh) 一种利用鸭蛙防病虫控草减肥生产水稻的方法
CN104303765B (zh) 石斛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1044833A (zh) 一种水稻核质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方法
CN103222423A (zh) 一种水稻杂交育种材料及其培育方法与应用
CN1014298B (zh) 生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方法
CN104839009A (zh) 一种提高白色芜菁育种品质的方法
CN1144516C (zh) 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
CN115005105A (zh) 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
CN1054260C (zh) 三系杂交油菜克服微花粉制种方法
CN1288960C (zh) 小麦杂交繁殖方法
CN1284442C (zh) 一种三棱柱蜜果品种培育的方法
CN112640776A (zh) 一种水稻高异交率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及其种子的生产方法
CN106605595B (zh) 通过茎尖培育良种火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