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9780B -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9780B
CN101029780B CN2006100203548A CN200610020354A CN101029780B CN 101029780 B CN101029780 B CN 101029780B CN 2006100203548 A CN2006100203548 A CN 2006100203548A CN 200610020354 A CN200610020354 A CN 200610020354A CN 101029780 B CN101029780 B CN 101029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nergy
heat pipe
pipe
s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203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9780A (zh
Inventor
李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oneng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0203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29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9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9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9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97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镜及热管技术在太阳能领域应用的技术方法,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跟踪方式,在对太阳进行跟踪的过程中保持使热管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这样可以充分的发挥热管的优势进行吸热、传热、蓄热、换热,使系统具有高效的热能利用能力,同时可以保持低的制造及生产成本,本技术方法在建筑太阳能应用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价值,为太阳能的在建筑领域应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技术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的热利用,包括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热水、烹饪、发电、制冷、干燥,特别是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低温热水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主要产品形式是太阳能的热水器,采用真空玻璃管技术进行吸热后加以利用,在此种应用中,有采用将热管插入到真空玻璃管内部将热量传递到外部获得太阳能的技术,但此种技术是将热管作为真空玻璃管转化太阳能为热能后的传热部件,而不是将热管作为太阳能转化部件;
现有的对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的太阳灶,主要采用反射板对太阳进行反射,将太阳能直接聚焦到一个灶具上,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在此种技术没有办法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以便于夜间及阴雨天应用,更不可能对其进一步的其他方式的应用;除此之外,现有的技术太阳能中高温的发电技术,主要是采用塔式、槽式、及盘式,槽式系统中敬爱能够反射板制造为一个槽,在其中间采用热管进行热量的收集。
随着光学镜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普通的光学镜或菲涅尔光学镜对太阳能进行收集,特别是对于太阳能的中高温的利用,如果不能将太阳能进行收集聚焦,就不能实现中高温的太阳能的利用,但是,有光学镜技术将太阳能进行收集后,将产生很高的热流密度,采用普通的传热材料进行转换将无法实现高热流密度的热能的传递,因此,将光学镜技术和热管技术结合来利用太阳能,将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的中高温度的利用。采用光学镜及热管技术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解决跟踪问题,因为所有的光学镜都需要跟踪以便形成高温,这就需要解决热管和光学镜的跟踪问题,同时需要热管在系统中能够被成功的应用来进行吸热换热及传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的一个应用系统,采用光学镜将太阳能的热流密度增加,采用热管对高热流密度的热量进行传递,从而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应用;采用了将热管与光学镜分离的方法,在光学镜跟踪太阳能转动时, 使热管相对静止,这样可以实现热管的吸热、传热、换热;同时为了保持太阳能的夜间或阴天使用,设置了蓄热装置来对热能进行储存,采用了传热装置对热能进行传递,采用了多种利用装置对热能进行利用,如制冷、直接供暖及采用热泵技术供暖、烹饪、干燥、发电等,这样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利用太阳能来实现能量的供给。
本发明专利是利用光学镜作为太阳能的采集部分,特别是采用菲尼尔光学镜作为太阳能的采集单元,采用热管技术作为传热转换部分,将高热流密度的热能转化为高温的液体的热能,优选导热油为传热及热能储存材料,从事实现了对太阳能的综合高效利用。
具体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光学镜、热管、跟踪支架、热能储存器件、建筑热能利用设备组成,含有至少一个光学镜(1)和一个热管(2),光学镜将太阳光聚焦后直接照射到热管的蒸发端(4),吸热热管蒸发端(4)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传递到冷凝部位;
一个跟踪支架,光学镜(1)和跟踪系统设置在其上,热管(2)设置在跟踪支架上或其他部位,光学镜在跟踪太阳运动时,使热管(2)与地面或将筑物保持相对静止;
建筑热能利用设备设置在吸热热管冷凝端、热能储存器件上和/或与热能储存器件相换热的地方;
采用下列结构之一,使得在光学镜运动时,使太阳能利用设备与地面相对静止或固定跟踪支架的区域保持相对静止;
A、在跟踪支架(7)上与地面相垂直的部分上设置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转动的轴(6),在轴(6)上连接有一个光学镜支架(3),光学镜(1)设置在光学镜支架上,光学镜(1)及其支架可以以轴(6)为圆心进行水平旋转,同时,光学镜还可以以轴与光学镜支架的联结点为圆心,以光学镜支架为半径垂直旋转,太阳能利用设备(2)设置在跟踪支架上的转动轴(6)的上端或下端,在光学镜跟踪太阳转动时,使太阳能利用设备(2)与地面或固定跟踪支架的区域保持相对静止,此种结构称为转盘跟踪结构;
B、至少有一个平行轴(19)与地球自转轴平行,光学镜(1)安装在此轴上,并可以沿此平行轴与地球自转相同的角度转动,还设置有一个与平行轴相垂直的垂直轴(20),平行轴和垂直轴相互交叉,平行轴和/或垂直轴安装在支 架上,太阳能利用设备(2)设置在两个相互垂直轴的交点或其附近,在光学镜跟踪太阳的过程中,使得光学镜的焦点始终处于两个轴的交叉区域,此种结构成为十字跟踪结构;
对于转盘跟踪结构或十字跟踪结构,还设置有太阳能跟踪设备,太阳能跟踪设备选自下列一种:
对于盘式跟踪结构,采用的跟踪方法为:
采用动力装置,驱动转动轴(6)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同时利用动力设备,驱动垂直旋转,来实现对太阳能的跟踪;
对于十字跟踪结构,采用的跟踪方法为:
采用动力装置,驱动平行轴(19)转动,实现对于地球自转的跟踪,同时利用动力设备,驱动垂直轴(20)旋转,来实现对太阳能的高度变化的跟踪;
所采用的动力装置,选自下列之一:
A、机械发条、弹簧、系列孔(17)跟踪;
B、通过密闭在一个空间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增大使其压力的增大,来推动运动机构,实现跟踪,称为相变驱动装置;
上述A、B两种跟踪不需要耗费电能,成为无电驱动;
C、通过固定时间的运动,利用电能带动电机驱动齿轮机构(11)、链条机构来实现跟踪;
D、通过电或光的传感器(8、9)的信号,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的太阳能转化器件的电流、电压值和/或光亮度值,由计算机或单片机来调整电机(10)的运动实现的跟踪;
上述C、D两种跟踪需要耗费电能,成为耗电驱动;
热管的蒸发端至少含有一个凹或凸形结构(5),凹或凸结构的凹凸部分为斜面、弧度面、曲面;
热能储存器件设置在热管冷凝端、建筑物内、地面以下,在热能储存器件中设置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周围设置有保温材料,将热能进行储存;
在热能储存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形结构(5),在凹形结构上设置有保温盖,在应用时将烹饪器具直接放置到凹孔中进行烹饪,和/或将水直接加入到凹槽中,进行加热,在凹形槽下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热管,将蓄热材料的热能传输到凹槽中;
建筑热能利用设备选自下列之一:
A、灶;
B、暖气片;
C、热水器;
D、热泵;
E、制冷机组;
F、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换热、传热器件将至少一个热管的热量传输给热能储存器件和/或建筑热能利用器件,换热、传热系统采用下列结构进行热能传递:
A、通过循环的液体和/或气体进行传热,并设置有循环泵;
B、通过热管传热;
采用下列结构之一通过热管进行吸热、传热、换热:
A、普通热管:其蒸发端直接进行对太阳能的接收,冷凝端与一个强制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换热;
B、整体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相互并联到一个垂直的管道上,组成为整体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C、分离式循环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进行串联,组成为一个共同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D、可连接热管:通过热管的可连接结构将热管进行连接,构成热管的体系;
F、脉冲热管:将热管进行串联,选取不同的连接段成为冷凝端,构成脉冲自震荡热管的结构;
光学镜选自下列之一:
A、凹透镜;
B、凸透镜;
C、菲尼尔透镜;
D、反射膜;
E、在金属或玻璃上形成的镀层或涂层,对光进行反射;
F、菲尼尔反射镜;
G、高光洁度的金属板;
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低温热能储存装置,其与高温的热能储存器件通过传热系统换热,同时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暖气片(32),低温热能储存装置的热能通过传热系统与暖气片进行换热,实现建筑物内的供暖;
多个跟踪支架被固定的建筑物的不同高的墙体上和/或建筑物顶部,在跟踪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光学镜;
将至少两个以上的热管的冷凝端的热能经换热、传热器件传送到热能储存器件中,建筑热能利用设备经与热能储存器件换热、传热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示说明如下:
图中数字含义为:
1:光学镜,2:热管,3:光学镜支架,4:热管蒸发端,5:凹凸型结构,6:水平转动轴,7:支架,8:X方向传感器,9:Y方向传感器,10:电机,11:蜗轮、齿轮机构,12:垂直交叉轴,13:公共平台,14:共同驱动设备,15:肋片,16:热转换材料,18:配重,19:平行轴,20:垂直轴,21:太阳能利用设备(太阳灶),22:热能储存器件(蓄热器),23:热管传热系统,24:强制流体传热系统,25:制冷设备,26:强制流体换热系统,27:保温材料,28:可连接热管,30:脉冲热管,31:强制循环用泵,32:暖气片;
图示内容为:
图1:盘式热管手动跟踪系统
图2:盘式自动跟踪系统
图3:台型十字半自动跟踪系统
图4:盘式跟踪阵列
图5:立型十字自动跟踪系统
图6:立型十字自动跟踪阵列
图7:太阳能热能利用系统
图8:普通热管传热系统
图9:整体热管传热系统
图10:分离循环热管传热系统
图11:可连接热管传热系统
图12:脉冲热管传热系统
此种结构的跟踪系统的优点为:
1、采用本发明公布的太阳能的跟踪系统,可以实现将热管技术完美的与光学镜系统结合,便于太阳能的中高温的综合利用;
2、可以便于实现阵列的太阳能的利用,实现不同的太阳能产品的高效的大规模的利用;
3、同时可以实现利用热管技术,便于构成为热管的网络体系,进行热能的高效的传输和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盘式热管手动跟踪系统
采用直径为1.2米的菲尼尔透镜(1),热管蒸发端直径为38MM的钢管,冷凝端为采用强制循环的流体换热系统,外部设有保温材料,采用手动跟踪方式,旋转轴(6)做水平的旋转,调整系列孔(17)来调整高度,间断或同时的旋转轴以系列孔,来实现对太阳的跟踪;
实施例二:盘式自动跟踪系统
对于盘式系统的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在水平转动轴(6)上加工上一个弧形的齿轮,利用电机(10)来作为动力,采用蜗轮结构连接,实现对水平轴的驱动,采用在光学镜支架上安装一个弧形的齿轮,同样采用蜗轮结构连接,实现高度方向的驱动,此电极固定在轴(6)上,并与轴同时旋转,其热能利用部分直接采用对强制循环的流体进行加热,如对导热油、化学物质组成的流体或直接对空气进行加热(26);
实施例三:台型十字半自动跟踪系统
采用四边型的菲尼尔透镜3,将其固定在一个相互垂直的轴上12,形成一个漏斗的结构,热管设置在两个轴的交叉的区域,在其蒸发端4设置有热能利用材料,热管的蒸发端直接成为循环热管、脉冲热管、分离循环热管等蒸发部分,或成为可连接热管的连接部分,在透镜上设置有四个传感器,X方向和Y方向各有两个传感器,通过比较不同方向的传感器的值来对透镜进行调整,通过齿轮机构11来实现对X方向轴调整和控制,采用电机作为驱动部件,此整体系统被安装在一个台上,故此被称为台型十字跟踪系统;
实施例四:盘式跟踪阵列
将四个转盘型的太阳能跟踪设备组合成为一个阵列,采用直径为1.2米菲尼尔透镜,其功率可以达到1000W,四个透镜可以达到4000W,该阵列共同设置在平台13上,每行有两个转盘型跟踪器,共同采用电机10作为驱动使转盘沿水平方向旋转,在每个轴上设置有一个电机,通过蜗轮机构实现对太阳的高度跟踪,通过不断的调整水平方向及高度方向实现了太阳能的跟踪利用,该系统通过整体热管传热方式进行传热,将在每一个设备上所吸收的太阳能直接经整体热管传热系统传输到蓄热换热器22中,利用蓄热换热器22中来进行制冷及供暖,从而实现了太阳能的利。
实施例五:立型十字自动跟踪系统
采用透镜为太阳收集设备,透镜被安装在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平行轴(20)上,光学镜可以沿平行轴转动,在平行轴上,设置有垂直轴(20),平行轴和垂直轴相互交叉(12),在平行轴上设置有一个与平行轴成为一体的小平台,平行轴的驱动系统安装在平台上,可以驱动平行轴转动,垂直轴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架上,利用蜗轮杠杆结构实现对垂直轴的驱动,太阳能利用设备为一个热管,热管被安装在交叉轴上方,在整个跟踪系统跟踪的过程中,热管保持不动,此系统被安装在一个立式的支架上,因而被称为立型十字跟踪系统,热管的蒸发端直接成为循环热管、脉冲热管、分离循环热管等蒸发部分,或成为可连接热管的连接部分,或采用强制流体循环实现换热;
实施例六:立型十字自动跟踪阵列
本实施例实现采用立型十字跟踪系统的阵列跟踪,将三个十字型跟踪系统并列设置在一个区域,光学透镜安装在平行轴(19)上,三个平行轴通过一个电机为动力设备,采用蜗轮杠杆为连接机构,实现三个光学镜被一个动力设备驱动,在高度方向上,采用一个齿轮机构,同样采用一个电机为驱动动力,将将三个光学镜的高度方向使用一个动力设备完成驱动,太阳能利用设备-热管被设置在十字交叉处,三个热管组成为一个整体热管,通过整体热管传热系统(23)将热能传输到蓄热器中,将热能储存起来。
实施例七:太阳能热能利用系统
本实施例中,采用高温器及低温蓄热器,采用上述的太阳能收集跟踪系统或阵列对太阳能进行收集,经上述系统的传热将热能集中在蓄热器(22)中储存,蓄热器直接与高温的蓄热器相连,然后低温蓄热器,在高温蓄热器上设置有一个太阳灶,在太阳灶的底部设置有热管(2),高温蓄热器、低温蓄热器通过一个脉冲循环热管系统换热,在低温的蓄热器,设置有暖气片,通过泵强制循环供暖,还设置有制冷系统,通过制冷系统实现夏季制冷,整个建筑系统采 用太阳能实现供暖、制冷、热水、烹饪。
实施例八:普通热管传热系统
采用三个盘式跟踪系统,采用强制流体换热器(26)与热管(2)进行换热,将热能直接交换到蓄热器(22)中,其中设置有强制循环用泵;
实施例九:整体热管传热系统
采用三个十字跟踪系统,采用整体热管传热系统(23),即每一个跟踪系统上的热管的蒸发端(4)相互并联构成热管的蒸发端,组成一个整体的热管,其冷凝端设置在一个蓄热器(22)中,实现采用整体热管进行传热。
实施例十:分离循环热管传热系统
将三个盘式跟踪系统的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进行串联,组成为一个共同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其热管工作接介质经换热后成为液体,回流到每一个热管的蒸发部位,实现了热管的循环传热;
实施例十一:可连接热管传热系统
通过热管的可连接结构进行传热,将带有凹行孔的热管插入到三个十字跟踪系统的热管的冷凝端,其余部分成为一个整体热管,直接将热能传输到蓄热器上;
实施例十二:脉冲热管传热系统
将四个盘式结构的热管蒸发端进行串联成为一个循环的结构,选取间隔不同的部分连接段成为冷凝端,冷凝端设置在蒸汽锅炉中,直接产生蒸汽,此结构构成脉冲自震荡热管的结构。

Claims (11)

1.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光学镜、热管、跟踪支架、热能储存器件和建筑热能利用设备,其特征是:光学镜将太阳能聚焦后直接照射到热管的蒸发端(4),热管蒸发端(4)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传递到冷凝端;一个跟踪支架,光学镜(1)、跟踪系统和热管(2)设置在其上;建筑热能利用设备设置在热管冷凝端、热能储存器件上和/或与热能储存器件相换热的地方;所述的跟踪支架(7)上与地面相垂直的部分上设置有一个沿水平方向转动的轴(6),在轴(6)上连接有一个光学镜支架(3),光学镜(1)设置在光学镜支架(3)上,光学镜(1)及其光学镜支架(3)围绕轴(6)水平旋转,同时,光学镜还以轴(6)与光学镜支架(3)的联结点为圆心,以光学镜支架(3)为半径垂直旋转,热管(2)设置在跟踪支架上的所述轴(6)的上端或下端,在光学镜跟踪太阳转动时,热管(2)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采用动力装置,驱动轴(6)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同时利用动力设备,驱动光学镜垂直旋转,来实现对太阳的跟踪;所采用的动力装置,选自下列之一:
A、机械发条、弹簧、系列孔(17);
B、通过密闭在一个空间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增大使其压力的增大,来推动运动机构,实现跟踪,称为相变驱动装置;
C、通过固定时间的运动,利用电能带动电机驱动齿轮机构(11)、链条机构来实现跟踪;
D、通过电或光的传感器(8、9)的信号,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的太阳能转化器件的电流、电压值和/或光亮度值,由计算机或单片机来调整电机(10)的运动实现的跟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热管的蒸发端至少含有一个凹或凸形结构(5),凹或凸形结构的凹凸部分为斜面、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热能储存器件(22)设置在热管冷凝端、建筑物内、地面以下,在热能储存器件中设置有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周围设置有保温材料(27),将热能进行储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在热能储存器件(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形结构(5),在凹形结构上设置有保 温盖,在应用时将烹饪器具直接放置到凹形结构中进行烹饪,和/或将水直接加入到凹形结构中,进行加热,在凹形结构下面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热管,将蓄热材料的热能传输到凹形结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建筑热能利用设备选自下列之一:
A、灶(21);
B、暖气片(32);
C、热水器;
D、热泵;
E、制冷机组(25);
F、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换热、传热器件将热管的热量传输给热能储存器件和/或建筑热能利用设备,换热、传热器件采用下列结构进行热能传递:
A、通过强制循环的流体(26)进行传热,并设置有循环泵;
B、通过热管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热管采用下列结构之一进行吸热、传热、换热:
A、普通热管:其蒸发端直接进行对太阳能的接收,冷凝端与一个强制循环流动的流体进行换热;
B、整体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相互并联到一个垂直的管道上,组成为整体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与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C、分离式循环热管:将多个光学镜对应的不同的热管的太阳能吸热部分进行串联,组成为一个共同热管的蒸发端,其共同拥有一个冷凝端,冷凝端与蓄热器和/或蒸汽锅炉连接,将热能进行储存或直接用于产生蒸汽;
D、可连接热管:通过热管的可连接结构将热管进行连接,构成热管的体系;
F、脉冲热管:将热管进行串联,选取不同的连接段成为冷凝端,构成脉冲自震荡热管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光学镜为至少下列一种:
A、凹透镜;
B、凸透镜;
C、菲尼尔透镜;
D、反射膜;
E、菲尼尔反射镜;
F、高光洁度的金属板。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低温热能储存装置(23),其与高温的所述热能储存器件通过传热系统换热,同时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暖气片,低温热能储存装置的热能通过传热系统与暖气片(23)进行换热,实现建筑物内的供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多个跟踪支架被固定在建筑物的不同高的墙体上和/或建筑物顶部,在跟踪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光学镜;将至少两个以上的热管的冷凝端的热能经换热、传热器件传送到热能储存器件中,建筑热能利用设备经与热能储存器件换热、传热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 
CN2006100203548A 2006-02-27 2006-02-27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9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03548A CN101029780B (zh) 2006-02-27 2006-02-27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203548A CN101029780B (zh) 2006-02-27 2006-02-27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9780A CN101029780A (zh) 2007-09-05
CN101029780B true CN101029780B (zh) 2011-10-05

Family

ID=3871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2035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9780B (zh) 2006-02-27 2006-02-27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29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435A (zh) * 2009-05-31 2010-12-01 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分布式点聚焦光学镜跟踪真空管利用系统
CN112629049A (zh) * 2020-12-22 2021-04-09 山西奥博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推杆双轴跟踪槽式集热器驱动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227U (zh) * 1989-10-17 1990-06-13 朱彤 阳光反射照明装置
CN1173620A (zh) * 1997-06-10 1998-02-18 温毅 新型聚光式利用太阳能的装置
CN2451974Y (zh) * 2000-08-10 2001-10-03 易新乾 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451975Y (zh) * 2000-09-20 2001-10-03 赣榆县阳光太阳能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自动跟踪太阳能热水器
CN2585132Y (zh) * 2002-09-06 2003-11-05 吴锡波 分离热管式太阳能灶
CN2636418Y (zh) * 2003-06-16 2004-08-2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脉冲热管式电子元器件散热冷却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227U (zh) * 1989-10-17 1990-06-13 朱彤 阳光反射照明装置
CN1173620A (zh) * 1997-06-10 1998-02-18 温毅 新型聚光式利用太阳能的装置
CN2451974Y (zh) * 2000-08-10 2001-10-03 易新乾 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451975Y (zh) * 2000-09-20 2001-10-03 赣榆县阳光太阳能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自动跟踪太阳能热水器
CN2585132Y (zh) * 2002-09-06 2003-11-05 吴锡波 分离热管式太阳能灶
CN2636418Y (zh) * 2003-06-16 2004-08-2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脉冲热管式电子元器件散热冷却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開2002-98416A 2002.04.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9780A (zh)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9776B (zh) 一种热管太阳能热能利用系统
CN101029775B (zh) 光学镜热管太阳灶
CN101029779B (zh) 太阳能光学镜跟踪利用器阵列
CN102606430B (zh) 分体运行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系统
CN101042267B (zh) 一种光学镜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101922803A (zh) 一种太阳能分布式点聚焦光学镜跟踪系统及应用
CN103233339B (zh) 太阳能家用多功能组合机
CN101839561A (zh) 一种太阳能多向跟踪真空管利用系统
CN1922449B (zh) 日光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029778B (zh)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101900435A (zh) 一种太阳能分布式点聚焦光学镜跟踪真空管利用系统
CN201025409Y (zh)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灶
CN101029780B (zh) 一种光学镜热管太阳建筑热能利用系统
CN101839617A (zh) 一种太阳能多向跟踪太阳能干燥设备
CN20156918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储能装置
CN205066185U (zh) 一种全天候自动追踪室内太阳能灶
CN101900425A (zh) 一种太阳能分布式点聚焦光学镜跟踪太阳灶及应用
CN102853556B (zh) 微弧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平板储热集热装置
CN201503149U (zh) 一种太阳能多向跟踪热管利用系统
CN101839566A (zh) 一种太阳能多向跟踪平板利用系统
CN201517852U (zh) 一种太阳能多向跟踪太阳灶
CN102434410B (zh) 十字变焦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201615962U (zh) 一种太阳能线性多镜变焦多向跟踪利用系统
CN201517859U (zh) 一种太阳能多向跟踪真空管利用系统
CN201575659U (zh) 一种分布式点聚焦光学镜跟踪干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ENGDU AONENGPU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JIANMIN

Effective date: 201204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19

Address after: 610041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Shiyang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Chengdu O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Gaopeng road in Chengdu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610041 No. 5 B402-1

Patentee before: Li Jianm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