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8405A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28405A CN101028405A CN 200710065497 CN200710065497A CN101028405A CN 101028405 A CN101028405 A CN 101028405A CN 200710065497 CN200710065497 CN 200710065497 CN 200710065497 A CN200710065497 A CN 200710065497A CN 101028405 A CN101028405 A CN 1010284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dysmenorrhea
- chinese medicine
- rhizom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它是以杜仲、熟地黄、延胡索、茯苓、续断和酸枣仁等10多味中草药为原料。具有滋养肝肾,和营止痛的功效。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是一种治疗痛经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次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给工作生活带来影响。痛经好发于15~25岁及初潮后的6个月至两年内,是青春期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率报道不一,约占42%~90%,其中重度痛经约占18%。痛经属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与素体因素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冲任、胞宫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泻溢,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聚,致病因素乘时而作,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机理有寒、热、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
西医学认为痛经是由于子宫肌痉挛性收缩,导致组织缺血而引起的。引起子宫肌痉挛的原因为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后倾后屈,经血流通不畅,子宫必须加强宫缩才能排出经血,因而多在月经第1~2天痛经,大量经血排出后,疼痛立即消失。此外。子宫发育不良、畸形等时,子宫肌产生不协调收缩,亦可引发痛经。而当子宫内膜整块剥脱,以致排出不畅,引起痉挛性痛经者,称为膜样痛经。有时精神过度紧张,感觉过敏、过劳、受寒、生活习惯改变或在健康状态不良时,均可发生痛经。
现代医学一般采取止痛剂、镇静剂和解疼剂等对症治疗,虽可即时止痛,但下次依然。也可用激素抑制排卵,但又不符和妇女生理。近年来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剂如氯灭酸、甲灭酸等以及消炎痛等缓解疼痛,但有一定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肯定,若患者坚持服药,标本同治,大多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目前迫切需要研制即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又能彻底根除病因的中药作为痛经的特效药,以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广大患者解除病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杜仲2.5~10份 熟地黄2.5~10份 延胡索2.5~10份
茯苓1.5~6份 枸杞子1.5~6份 川 芎0.1~2份
白芍1.5~6份 菟丝子1.5~6份 香 附0.1~2份
续断1.5~6份 当 归1.5~6份 酸枣仁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杜仲3.0~7.0份 熟地黄3.0~7.0份 延胡索3.0~7.0份
茯苓2.5~3.5份 枸杞子2.5~3.5份 川 芎0.5~1.5份
白芍2.5~3.5份 菟丝子2.5~3.5份 香 附0.5~1.5份
续断2.5~3.5份 当 归2.5~3.5份 酸枣仁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杜仲5份 熟地黄5份 延胡索5份
茯苓3份 枸杞子3份 川 芎1份
白芍3份 菟丝子3份 香 附1份
续断3份 当 归3份 酸枣仁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杜仲 性味甘、湿。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可治疗高血压而兼肾虚、腰背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头晕目眩、胎动不安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623页)。
熟地黄 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可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95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延胡索 性味辛、苦、湿。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680页)。
茯苓 性味甘、平、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脑悸、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遗精、淋浊、脾虚、停饮不食、脘闷、三阴疟疾、发热不愈、止虚亡阳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898页)。
枸杞子 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血虚萎黄、神经衰弱、肝炎、疖肿、冻疮、烫伤、褥疮、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869页)。
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抗菌、升血小板的功效。可治疗胁肋疼痛、泻痢腹痛、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头痛眩晕、四肢挛痛、血虚萎黄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432页)。
菟丝子 性味辛、甘、温、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益精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痛、阳痿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胎动不安、尿频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1066页)。
续断 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调血脉、去诸温毒的功效。可治疗腰膝酸痛、风湿骨痛、骨折、跌打损伤、先兆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遗精、尿频、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金疮、痔漏、痈疽疮肿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115页)。
当归 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通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53页)。
川芎 性味辛、香。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难产,症瘕腹痛,胸胁刺痛,寒痹筋挛,跌扑肿痛,风热头痛,风湿痹痛,疮疡肿痛,胎衣不下,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放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青少年近视眼,维生素E缺乏症,感冒头晕,外用塞鼻治疟疾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171页)。
香附 药性 辛、甘、微苦,平。归肝、三焦经。具有理气解郁,调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341页)。
酸枣仁 药性 甘,平。归心、肝经。具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的功效。可治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579页)。
本发明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用当归、赤芍和延胡索为君药;用川芎、青皮、桃仁、枳壳、橘皮和香附为臣药;用五灵脂、红花和大黄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具滋养肝肾,和营止痛的功效。治疗痛经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痛经,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改变,药物安全可靠。
2、本发明无须煎煮,无苦涩感,药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甾醇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
3、本发明不仅可有效的治疗痛经,对痛经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治疗痛经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下面通过临床应用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痛经的治疗效果。
痛经诊断依据: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晕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戴慎等主编《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 第363页)
痛经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②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③未愈:疼痛未见改善。(戴慎等主编《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 第367页)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痛经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治疗痛经患者54例,年龄为12~25岁。服用实施例汤剂,每次1袋,一日二至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治愈41例占75.9%,好转11例占20.37%,未愈2例占3.7%,总有效率达96%以上。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汤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
杜仲5份 熟地黄5份 延胡索5份
茯苓3份 枸杞子3份 川 芎1份
白芍3份 菟丝子3份 香 附1份
续断3份 当 归3份 酸枣仁1份
制备方法是取上述原料洗净去杂,晾干,粉碎成颗粒,加水浸泡1小时,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取煎液,滤过。第二次加总药材7倍量的水,煎煮1~1.2小时,取两次煎液,滤过,热封袋中,105℃高温灭菌,包装即得。本发明制成的痛经汤剂塑封袋装,每袋210ml,口服,一次一袋,每日二至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Claims (3)
1、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杜仲2.5~10份 熟地黄2.5~10份 延胡索2.5~10份
茯苓1.5~6份 枸杞子1.5~6份 川芎0.1~2份
白芍1.5~6份 菟丝子1.5~6份 香附0.1~2份
续断1.5~6份 当归1.5~6份 酸枣仁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杜仲3.0~7.0份 熟地黄3.0~7.0份 延胡索3.0~7.0份
茯苓2.5~3.5份 枸杞子2.5~3.5份 川芎0.5~1.5份
白芍2.5~3.5份 菟丝子2.5~3.5份 香附0.5~1.5份
续断2.5~3.5份 当归2.5~3.5份 酸枣仁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杜仲5份 熟地黄5份 延胡索5份
茯苓3份 枸杞子3份 川芎1份
白芍3份 菟丝子3份 香附1份
续断3份 当归3份 酸枣仁1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65497A CN101028405B (zh) | 2007-04-16 | 2007-04-16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65497A CN101028405B (zh) | 2007-04-16 | 2007-04-16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8405A true CN101028405A (zh) | 2007-09-05 |
CN101028405B CN101028405B (zh) | 2010-05-19 |
Family
ID=3871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65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8405B (zh) | 2007-04-16 | 2007-04-16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2840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171C (zh) * | 2001-08-21 | 2004-08-18 | 徐凤玉 |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 |
CN1255153C (zh) * | 2003-06-19 | 2006-05-10 | 于英奇 | 用于治疗女性不孕的中药 |
CN100431569C (zh) * | 2006-04-12 | 2008-11-12 | 王信锁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 |
-
2007
- 2007-04-16 CN CN200710065497A patent/CN1010284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28405B (zh) | 2010-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28376A (zh) | 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 | |
CN101028506B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
CN101066345A (zh) | 一种治疗经行浮肿的中药组合 | |
CN100431569C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 | |
CN101129763A (zh) | 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中成药 | |
CN100571747C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
CN101129584A (zh) | 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中药制剂 | |
CN101085140A (zh) | 一种治疗月经先期的药物 | |
CN101066429A (zh) | 一种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中药 | |
CN101062276A (zh) | 一种治疗经期延长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130032A (zh) | 一种流产或刮宫后强身健体益气养血的中成药 | |
CN101129986A (zh) | 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制剂 | |
CN101028405B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
CN101028406B (zh)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汤剂 | |
CN101066428A (zh) | 治疗精液过少性不育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6328A (zh) |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 | |
CN101066344A (zh) |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成药 | |
CN101129782A (zh) | 一种治疗产后缺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085154A (zh) | 治疗带下病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29938A (zh) | 治疗输卵管炎的一种中药制剂 | |
CN100571745C (zh)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汤剂 | |
CN101049390A (zh) | 一种治疗输卵管发育不良导致不孕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1049392A (zh) | 一种治疗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1095936A (zh) | 治疗肾动脉硬化的中药制剂 | |
CN101053620A (zh) | 一种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中药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1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