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0980A - 用于bsc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bsc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0980A
CN101010980A CNA2005800293001A CN200580029300A CN101010980A CN 101010980 A CN101010980 A CN 101010980A CN A2005800293001 A CNA2005800293001 A CN A2005800293001A CN 200580029300 A CN200580029300 A CN 200580029300A CN 101010980 A CN101010980 A CN 101010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ts
bsc
calling
control channe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93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0980B (zh
Inventor
米夏埃多·格林
博阿兹·E·布吕格
杰里米·M·施泰因
塞尔焦·科洛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10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0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0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09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进行软切换的方法,包括经由网络在第一BSC和第一BTS之间建立第一控制信道。该方法还包括经由网络在第二BSC和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控制信道。在移动台(MS)和第一BTS之间建立呼叫,并且在该呼叫继续的同时,将关于MS已经从第二BTS接收到信号的指示发送到第一BSC。响应于该指示,将一个触发信号从第一BSC传送到第二BTS,并且响应于在第二BTS处接收到该触发信号,在MS、第二BTS和第一BSC之间传递与该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而不通过第二BSC传送该进一步的业务。

Description

用于BSC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4年6月29日提交的题目为“METHODS ANDAPPARATUS FOR INTER-BSC SOFT HANDOFF”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584,436的权益,通过引用将该申请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蜂窝电话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这种通信的软切换。
背景技术
软切换是一个处理过程,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中,一个移动台(MS)可以凭借该处理过程实质上同时与两个或多个扇区以及/或者两个或多个小区进行通信。典型地,在MS从一个小区或者扇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或者扇区期间,发生该过程。Arlington,VA的电信工业协会(TIA)发布的CDMA系统的TIA/EIA/IS-2001.3-B标准对如何可以实现软切换进行了说明。通过引用将该标准并入此处。
通常,CDMA系统具有若干基站控制器(BSC),BSC经由“A”接口与移动交换中心(MSC)进行通信。典型地,以点对点地理结构将每个BSC连接到若干基站收发台(BTS),在“Abis”会话中,BSC与BTS经由Abis接口进行通信。特定BSC对与其相连的BTS的活动进行控制,并且BTS为诸如呼叫建立和拆除这样的活动以及管理任务使用该特定BSC。反过来,BTS经由CDMA空中接口在空中与MS进行通信。另外,BSC可以经由A3/A7接口互相进行通信。每个接口对应于一种本领域中已知的信令协议。例如,上文提及的TIA标准中对A3/A7接口进行了说明;在TIA所发布的TIA/EIA-828标准中对Abis接口进行了说明,通过引用将该标准并入此处。
当MS同时与两个或多个BTS进行通信时,就发生软切换。可以将这些BTS连接到同一个BSC并且/或者连接到不同的BSC。在本领域已知的系统中,如果将所有BTS连接到一个BSC,那么,所涉及的接口是CDMA空中接口和Abis接口。如果将这些BTS连接到两个或多个BSC,那么通信使用三种接口:CDMA空中接口、Abis接口、以及BSC之间的A3/A7接口。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经由网络将码分多址(CDMA)系统的基站控制器(BSC)与该系统的基站收发台(BTS)相连,典型地,该网络是在诸如因特网协议的协议下运行的分组交换网络。这样,每个BTS能够经由多条链路与许多BSC建立通信,并且每个BSC能够经由多条链路与许多BTS建立通信。
典型地,在地理基础上,每个BTS附属于某个BSC。每个BSC经由网络保持一条与其附属的BTS的控制信道链路。控制信道链路使得BSC能够对其附属的BTS的诸如呼叫建立这样的特定任务进行管理。
除了与其所附属于的BSC的控制信道链路之外,给定的BTS还可以在软切换期间使用链路来与其它BSC直接进行通信。这种直接通信不同于在本领域已知的系统中所使用的切换模式,在已知的切换模式中,每个BTS仅与其所附属于的BSC进行通信。特别地,给定的BSC可以打开与附属于其它BSC的、但是具有与附属于该给定的BSC的那些BTS的传输覆盖范围重叠的传输覆盖范围的BTS的通信会话。(在这里将这些BTS称为相邻BTS。)结果,相邻BTS能够通过仅与该给定的BSC进行通信来与附属的BTS进行软切换。该模型与本领域已知系统中的BSC间切换形成对比,在本领域已知系统中,两个BSC都须被涉及。因此,该模型允许更高效、更可靠的软切换,并且与BSC间切换系统相比,该模型还减少了硬件开销。
在第一类软切换中,正在经由附属于一个BSC的第一BTS进行呼叫的移动台(MS)从与第一BTS相邻的第二BTS接收导频信号,该BSC在这里被称为锚定BSC。第二BTS附属于一个BSC,该BSC在这里被称为目标BSC,该目标BSC与锚定BSC不同。MS将接收到导频信号的通知发送到锚定BSC。反过来,锚定BSC将触发信号送到第二BTS,该触发信号使得第二BTS将与MS的呼叫业务从第二BTS路由到锚定BSC。这样,尽管第二BTS附属于不同的BSC,但是锚定BSC从两个相邻BTS接收上行链路呼叫业务信号。锚定BSC对其所接收的上行链路呼叫业务信号进行处理,以便找到最优上行链路信号。以类似的方式,将下行链路呼叫业务信号从锚定BSC发送到两个相邻BTS;MS对来自这些BTS的传输进行接收,并且对其所接收的传输进行处理,以便找到最优下行链路信号。
可以将实质上类似的处理过程应用于发生在附属于同一个BSC的两个BTS之间的第二类软切换,两种类型的差别是,在第二类软切换期间,无需进行信号重新路由。为两类软切换使用一种协议提高了网络运行的效率,并且消除了在第一类软切换中在BSC之间对呼叫业务进行转移的需求。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软切换的方法,包括:
经由网络在第一基站控制器(BSC)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之间建立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第一控制信道链路使得第一BSC能够对第一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经由网络在第二BSC和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第二控制信道链路使得第二BSC能够对第二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在系统中,在第一BSC的控制下在移动台(MS)和第一BTS之间建立呼叫;
在继续进行呼叫的同时,将MS已经从第二BTS接收到信号的指示传送到第一BSC;
响应于该指示,经由网络将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从第一BSC传送到第二BTS;以及
响应于在第二BTS处接收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在MS、第二BTS和第一BSC之间传递与该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而不通过第二BSC传送该进一步的业务。
典型地,建立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的步骤包括在第一BSC和第一BTS之间建立第一可靠连接,并且将第一可靠连接用于第一控制链路,而建立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的步骤包括在第二BSC和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可靠连接,并且将第二可靠连接用于第二控制链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第二BTS接收的信号是导频信号。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网络中在第一BSC和第二BTS之间建立连接,并且传送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的步骤包括经由该连接传送触发信号,并且典型地,该连接是可靠连接。
该网络可以包括在因特网协议下运行的分组交换网络。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该进一步的业务并且根据与在MS、第一BTS和第一BCS之间传送的呼叫相关联的业务为该呼叫生成最优信号。
在一个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网络在第一BSC和第三BTS之建立第三控制信道链路,第三控制信道链路使得第一BSC能够对第三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在系统中,在MS和第一BTS之间建立另一个呼叫;
在继续进行另一个呼叫的同时,将MS已经从第三BTS接收到信号的另一个指示传送给第一BSC;以及
响应于该另一个指示,在MS、第三BTS和第一BSC之间传递与该另一个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
建立呼叫的步骤可以包括使用无连接协议来传送业务以及与该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软切换的装置,包括:
第一基站收发台(BTS);
第一基站控制器(BSC),其用于经由网络在第一BTS和第一BSC之间建立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第一控制信道链路使得第一BSC能够对第一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第二BTS;
第二BSC,其用于经由网络在第二BTS和第二BSC之间建立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第二控制信道链路使得第二BSC能够对第二BTS的操作进行控制;以及
移动台(MS),其用于在系统中、在第一BSC的控制下、在MS和第一BTS之间建立呼叫,并且在继续进行呼叫的同时,将MS已经从第二BTS接收到信号的指示传送给第一BSC,
其中,响应于该指示,第一BSC用于经由网络将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从第一BSC传送到第二BTS,并且其中,响应于接收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第二BTS用于在MS、第二BTS和第一BSC之间传递与该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而不通过第二BSC传送该进一步的业务。
从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有更全面的理解,下面给出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码分多址(CDMA)蜂窝系统的示意性说明;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的系统中进行软切换过程中所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类软切换中所生成的信号序列;以及
图4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二类软切换中所生成的信号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移动台”是指为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可以将移动台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者台式计算机这样的计算设备,或者它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这样的自含式设备。还可以将移动台称为接入终端、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台、无线设备、手机、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者用户设备。用户站可以是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还可以将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的组合称为“接入点”,其指在接入网络中的设备,该设备通过空中接口经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接入终端或者其它接入点进行通信。通过将所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变为IP分组,接入点作为接入终端和接入网络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所述接入网络可以包括IP网络。接入点还对空中接口属性的管理进行协调。
现在参考图1,该图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码分多址(CDMA)蜂窝系统10的示意性说明。由于预期可以在使用不同调制方案的系统中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以CDMA系统用于说明的目的。例如,还可以使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或者正交频分多址(OFDMA)调制方案。
第一组普遍类似的基站收发台(BTS)14B、14C、……附属于第一基站控制器20(BSC1)。第二组普遍类似的BTS 34A、……附属于第二BSC 50(BSC2)。为清楚起见,图1中仅示出了第一组中的BTS 14B和BTS 14C,并且仅示出了第二组中的BTS 34A。针对其附属的每个BTS,每个BSC负责特定的任务,诸如呼叫建立和拆除。每个BSC还负责对其附属的BTS的管理。典型地,在地理基础上指派附属关系,使得例如,图1将BSC1表示为具有包括BTS 14B和BTS 14C在内的地理覆盖范围(GCA),并且将BSC2表示为具有包括BTS 34A在内的GCA。下文对与附属关系相关联的属性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BSC与移动交换中心(MSC)22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系统10的单元,包括MSC、BSC和BTS在内,都被并入到网络16中,这允许这些单元中的每一个都能够与该系统的其它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典型地,通过网络单元之间的陆上线路和/或微波链路来实现的逻辑连接21用于构成网络16。下文对网络单元之间所构成的特定逻辑连接的例子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在下文中,例如,假定网络16是使用因特网协议(IP)的分组交换网络。如下文更详细说明的,IP网络的单元之间的通信使用了两种传输协议中的一种,这两种传输协议是:无连接协议,在这里将其假定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或者可靠连接协议,在这里将其假定是传输控制协议(TCP)。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是要被限制于运行于特定类型的网络或者特定类型的协议,而实质上,对于MSC、BSC和BTS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支持系统的单元之间多个基于连接的或者无连接的链路的任何合适的网络和/或协议。
每个BTS具有各自的地理传输范围,其中,在其传输范围内的移动台可以与该BTS进行通信。图1中对系统10的多个BTS的传输范围进行了示意性说明,并且通过后缀R对其进行标识。这样,BTS 14B的传输范围是范围14BR。通过将这些BTS的地理传输范围配置为重叠的或者连续的来使系统10工作。在系统10中,根据传输范围或者移动台(MS)12物理上所位于的范围以及其它条件,MS 12能够在空中与BTS进行通信。
使用诸如BSC1和BTS 14B、14C、……之间的Abis接口这样的接口在BSC和BTS之间建立可靠的逻辑连接,并且将使用Abis接口的连接称为Abis会话。在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将不同的接口用作这样的基础设施子系统之间的逻辑连接。为了建立Abis会话,BSC1具有Abis服务器17,并且BTS 14B、14C各都具有Abis客户端18。类似地,BSC2经由Abis接口与其BTS建立可靠的逻辑连接,BSC2具有Abis服务器17,并且BTS 34A、……各具有Abis客户端18。为了建立连接,每个Abis服务器等待来自Abis客户端的请求。使用Abis接口所构成的连接是TCP/IP连接。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在BSC和BTS之间发送的呼叫数据可以包括语音帧和/或数据帧,其中,语音帧即基本信道(FCH)业务帧,数据帧即辅助信道(SCH)业务帧。另外,呼叫数据还可以包括用于工作在网络10中的诸如寻呼和导频信道这样的其它信道的信息。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将呼叫数据作为UDP分组在BSC和BTS之间进行发送。
返回考虑上文所述的附属关系,为了履行对其附属BTS的责任,每个BSC经由其Abis会话打开与这些BTS的各个控制信道链路。每个BSC使用其控制信道链路传送关于所述责任的命令和信息。所述责任包括:在呼叫建立期间,分配BTS和MS处的资源,以及在拆除期间,解除对资源的分配。
在系统10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软切换,它们都发生在当MS 12处于这样一个区域中的时候,其中该区域具有来自多于一个BTS的传输范围。第一类软切换发生在当MS 12处于这样一个区域中的时候,其中在该区域中,多个传输范围来自不具有相同控制BSC的BTS;在图1中这样区域是区域A。第二类软切换发生在当MS 12处于这样一个区域中的时候,其中在该区域中,多个传输范围来自将同一个BSC作为控制器的BTS;区域B是这样的区域的例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示出在系统10内进行软切换的过程中所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100,图3说明了在第一类软切换过程中生成的信号序列,并且图4说明了在第二类软切换过程中生成的信号序列。
在流程图100的第一个步骤102中,每个BSC与其附属的多个BTS建立了各自的Abis会话,并且随后经由Abis会话建立与附属的BTS的各自的控制链路。应该理解,在步骤102中建立的Abis会话和控制链路使用了根据网络16所运行的协议发送的分组和/或数据。
在第二个步骤103中,每个BSC和与其附属的BTS相邻的BTS建立Abis会话。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假定给定BTS的相邻BTS是能够与该给定BTS进行软切换的一个BTS,但是这两个BTS并不附属于同一个BSC。下文对相邻BTS的概念进行解释的例子使用了图1中所示的示意性传输范围。在第一个例子中,因为BTS 14B的传输范围仅与BTS 14C的范围重叠,所以BTS 14B只能与BTS 14C进行软切换。因此,BTS 14B没有相邻BTS。在第二个例子中,因为两个BTS 14C和BTS 34A的传输范围重叠,所以BTS 14C能与BTS34A(以及与BTS 14B)进行软切换;在该情况下,由于BTS 14C和BTS 34A受不同的BSC控制,所以它们是相邻BTS。
在图1、3和4中对在步骤102和103中建立的链路进行了说明。BSC1经由与BTS 14C和与BTS 14B的Abis会话与这些BTS建立控制链路。BSC2经由各自的Abis会话与BTS 34A建立控制链路。另外,BSC1与BTS 34A建立Abis会话。为清楚起见,在图1、3或4中没有示出可以在步骤102和103中建立的其它Abis会话;这样的链路包括在BSC2和BTS 14C之间建立的Abis会话。
在第三个步骤104中,在MS 12和一个BTS之间建立呼叫,例如,假定该BTS是BTS 14C,在这里也将其称为初始BTS。该呼叫包括在MS 12和BTS 14C之间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并且MS12能够一从BTS 14C接收到导频信号就建立该呼叫。图3和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步骤104期间所使用的信号。在呼叫建立时,假定软切换条件不适用,即MS 12仅在BTS 14C的覆盖范围内。这样,在步骤104期间,初始BTS 14C以及在这里被称为锚定BSC的BSC1使用了它们的控制链路为该呼叫准备资源。
一旦建立了呼叫,就使用UDP分组在BTS 14C和锚定BSC之间发送用于该呼叫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业务。
在第四个步骤106中,MS 12移动到软切换条件适用的区域中,对应于MS处于多于一个BTS的传输范围内的情况。如上文所述,存在两种类型的软切换。在这两种类型中,MS 12通过从初始BTS之外的BTS接收到导频信号来意识到处于软切换条件适用的区域中。
取决于软切换情况的类型,流程图100沿着两条路径中的一条。在第一类切换中,沿着到步骤108的路径116。在第二类软切换中,沿着到步骤112的路径118。
对应于图3,在路径116中,在步骤108中,MS 12将通知发送到锚定BSC,即BSC1,指示它已经从BTS 34A接收到导频信号。经由UDP分组从BTS 14C发送该通知,目的地为锚定BSC。应该理解,由于BSC1并不控制BTS 34A,因此所发送的通知是作为向锚定BSC的指示,其指示MS12已经进入第一类软切换条件。
响应于接收到该通知,在步骤110中,锚定BSC1将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发送到BTS 34A。经由在步骤103中建立的锚定BSC1和BTS34A之间的Abis会话来传送该呼叫转移触发信号。
在步骤112中,一接收到该触发信号,BTS 34A就将来自MS12的上行链路呼叫业务路由到锚定BSC,即BSC1,而不是路由到其控制BSC,即BSC2。使用目的地为锚定BSC的UDP分组来传送上行链路呼叫业务。在步骤112期间,锚定BSC1继续经由BTS 14C接收作为UDP分组的上行链路呼叫业务。
该触发信号还使锚定BSC1使用目的地为BTS 14C和BTS 34A的UDP分组将用于MS12的下行链路呼叫业务发送给这两个BTS。这两个BTS都将具有相同呼叫业务的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MS12。
在最后的步骤114中,锚定BSC,即BSC1,使用从BTS接收的上行链路UDP分组来生成最优上行链路信号。如本领域已知的,典型地,最优上行链路信号是比由各个BTS分别接收的各个传输具有更少噪声的帧。随后,锚定BSC将最优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MSC22。
类似地,在步骤114中,MS12根据其从各个BTS接收的两组传输生成最优下行链路信号。
对应于图4,如果沿着该流程图的路径118,由于进行第二类软切换的BTS都被同一个BSC、即锚定BSC1控制,所以不执行步骤108和110。这样,由于BSC1控制BTS 14B(以及BTS 14C),所以在步骤106之后跟随的是步骤112,在步骤112中,BTS 14B自动将与MS 12的呼叫业务路由到锚定BSC,即BSC1。
虽然上述说明是针对在软切换期间发送的包括语音和数据帧在内的信号,但是应该理解,实质上可以将相同的处理过程用于可以在软切换期间发送的其它信号,诸如导频强度信号。
应该意识到,在上文所说明的第一类软切换处理过程中,由于将所有呼叫业务从参与的BTS路由到一个锚定BSC(在上述例子中是BSC1),所以在BSC1和BSC2之间没有进行呼叫业务转移。这和现有技术的系统形成对比,在现有技术系统中,典型地,经由A3/A7接口,在多个BSC之间对第一类软切换情况中的呼叫业务进行转移。
因此,应该意识到,通过举例对上文所说明的实施例进行了陈述,并且本发明并不是要被限制于在上文特别示出和说明的内容。相反,本发明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上文所说明的各种特征的组合和子组合、以及对其所作的变化和修改,其中,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上述说明时,会想到这些内容,并且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这些内容。

Claims (27)

1、一种用于进行软切换的方法,包括:
经由网络在第一基站控制器(BSC)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之间建立第一控制信道链路,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一BSC能够对所述第一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经由所述网络在第二BSC和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控制信道链路,所述第二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二BSC能够对所述第二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在所述系统中,在所述第一BSC的控制下建立呼叫;
在继续进行所述呼叫的同时,将移动台(MS)已经从所述第二BTS接收到信号的指示传送到所述第一BSC;
响应于所述指示,经由所述网络将来自所述第一BSC的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传送到所述第二BTS;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BTS处接收到所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在所述MS、所述第二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递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而不通过所述第二BSC传送所述进一步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BSC和所述第一BTS之间建立第一可靠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一可靠连接用于所述第一控制链路,并且其中,建立所述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BSC和所述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可靠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可靠连接用于所述第二控制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第二BTS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包括导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网络中在所述第一BSC和所述第二BTS之间建立连接,并且其中,传送所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的步骤包括经由所述连接传送所述触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包括可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包括在因特网协议下运行的分组交换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进一步的业务并且根据与在所述MS、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送的所述呼叫相关联的业务,为所述呼叫生成最优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网络在所述第一BSC和第三BTS之间建立第三控制信道链路,所述第三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一BSC能够对所述第三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在所述系统中,在所述MS和所述第一BTS之间建立另一个呼叫;
在继续进行所述另一个呼叫的同时,将所述MS已经从所述第三BTS接收到信号的另一个指示传送到所述第一BSC;以及
响应于所述另一个指示,在所述MS、所述第三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递与所述另一个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呼叫的步骤包括使用无连接协议传送业务以及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所述进一步的业务。
10、一种用于进行软切换的装置,包括:
第一基站收发台(BTS);
第一基站控制器(BSC),其用于经由网络在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建立第一控制信道链路,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一BSC能够对所述第一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第二BTS;
第二BSC,其用于经由所述网络在所述第二BTS和所述第二BSC之间建立第二控制信道链路,所述第二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二BSC能够对所述第二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其中,响应于发向所述第一BSC的、移动台(MS)已经从所述第二BTS接收到信号的指示,所述第一BSC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BSC的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经由所述网络传送到所述第二BTS,并且其中,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所述第二BTS用于在所述MS、所述第二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递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而不通过所述第二BSC传送所述进一步的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建立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BSC和所述第一BTS之间建立第一可靠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一可靠连接用于所述第一控制链路,并且其中,建立所述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二BSC和所述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可靠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二可靠连接用于所述第二控制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二BTS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包括导频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BSC用于在所述网络中在所述第一BSC和所述第二BTS之间建立连接,并且其中,传送所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的过程包括经由所述连接传送所述触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包括可靠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络包括在因特网协议下运行的分组交换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BSC用于根据所述进一步的业务并且根据与在所述MS、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送的所述呼叫相关联的业务,为所述呼叫生成最优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BSC用于经由所述网络在所述第一BSC和第三BTS之间建立第三控制信道链路,所述第三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一BSC能够对所述第三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并且其中,所述MS用于在所述系统中在所述MS和所述第一BTS之间建立另一个呼叫,并且在继续进行所述另一个呼叫的同时,将所述MS已经从所述第三BTS接收到信号的另一个指示传送到所述第一BSC,并且其中,响应于所述另一个指示,所述第一BSC用于在所述MS、所述第三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递与所述另一个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建立所述呼叫的过程包括使用无连接协议传送业务以及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所述进一步的业务。
19、一种用于进行软切换的装置,包括:
用于经由网络在第一基站控制器(BSC)和第一基站收发台(BTS)之间建立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的模块,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一BSC能够对所述第一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用于经由所述网络在第二BSC和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的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二BSC能够对所述第二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用于在所述系统中,在所述第一BSC的控制下建立呼叫的模块;
用于在继续进行所述呼叫的同时,将移动台(MS)已经从所述第二BTS接收到信号的指示传送到所述第一BSC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所述指示,经由所述网络将来自所述第一BSC的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传送到所述第二BTS的模块;以及
用于响应于在所述第二BTS处接收到所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在所述MS、所述第二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递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而不通过所述第二BSC传送所述进一步的业务的模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链路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BSC和所述第一BTS之间建立第一可靠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一可靠连接用于所述第一控制链路的模块,并且其中,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控制信道链路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BSC和所述第二BTS之间建立第二可靠连接的模块、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可靠连接用于所述第二控制链路的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二BTS接收到的所述信号包括导频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网络中在所述第一BSC和所述第二BTS之间建立连接的模块,并且其中,用于传送所述呼叫转移控制触发信号的模块包括用于经由所述连接传送所述触发信号的模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包括可靠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网络包括在因特网协议下运行的分组交换网络。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进一步的业务并且根据与在所述MS、所述第一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送的所述呼叫相关联的业务,为所述呼叫生成最优信号的模块。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网络在所述第一BSC和第三BTS之间建立第三控制信道链路的模块,所述第三控制信道链路使得所述第一BSC能够对所述第三BTS的操作进行控制;
用于在所述系统中、在所述MS和所述第一BTS之间建立另一个呼叫的模块;
用于在继续进行所述另一个呼叫的同时,将所述MS已经从所述第三BTS接收到信号的另一个指示传送到所述第一BSC的模块;以及
用于响应于所述另一个指示,在所述MS、所述第三BTS和所述第一BSC之间传递与所述另一个呼叫相关联的进一步的业务的模块。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建立所述呼叫的模块包括用于使用无连接协议传送业务以及与所述呼叫相关联的所述进一步的业务的模块。
CN2005800293001A 2004-06-29 2005-06-29 用于bsc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0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8443604P 2004-06-29 2004-06-29
US60/584,436 2004-06-29
PCT/US2005/023659 WO2006005028A1 (en) 2004-06-29 2005-06-29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bsc soft handof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0980A true CN101010980A (zh) 2007-08-01
CN101010980B CN101010980B (zh) 2012-01-04

Family

ID=3497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930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0980B (zh) 2004-06-29 2005-06-29 用于bsc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7359709B2 (zh)
EP (1) EP1767044A1 (zh)
JP (1) JP4494467B2 (zh)
KR (1) KR20070028595A (zh)
CN (1) CN101010980B (zh)
AR (1) AR049838A1 (zh)
AU (1) AU2005260733B2 (zh)
BR (1) BRPI0512804A (zh)
CA (1) CA2572099A1 (zh)
IL (1) IL180281A0 (zh)
MX (1) MX2007000282A (zh)
RU (1) RU2341043C1 (zh)
TW (1) TW200623706A (zh)
WO (1) WO20060050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35A (zh) * 2009-09-02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563442A (zh) * 2011-04-11 2014-02-05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7746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Grabowich George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online sales information exchange
US8594678B2 (en) * 2007-04-1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network for femto base stations
US8942165B2 (en) * 2008-08-01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PI0823395A2 (pt) * 2008-12-30 2015-06-16 Zte Corp Método para obter o endereço de trasmissão da estação-base alvo e método para estabelecer a conexão da interface x2
US8593858B2 (en) 2010-08-31 2013-11-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886862B1 (en) 2016-12-23 2018-02-06 X Development Llc Automated air traffic communications
US11194938B2 (en) 2020-01-28 2021-12-07 Middle Chart,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sistent location based digital content
US10902160B2 (en) 2017-02-22 2021-01-26 Middle Chart, LLC Cold storage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product tracking
US11625510B2 (en) 2017-02-22 2023-04-11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ation of digital content
US11481527B2 (en) 2017-02-22 2022-10-25 Middle Chart, LLC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bout an item of equipment in a direction of interest
US11900023B2 (en) 2017-02-22 2024-02-13 Middle Chart, LLC Agent supportable device for pointing towards an item of interest
US11900021B2 (en) 2017-02-22 2024-02-13 Middle Chart, LLC Provision of digital content via a wearable eye covering
US10620084B2 (en) 2017-02-22 2020-04-14 Middle Chart, LLC System for hierarchical actions based upon monitored building conditions
US10740502B2 (en) 2017-02-22 2020-08-11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based query with augmented reality headgear
US10872179B2 (en) 2017-02-22 2020-12-22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site augmentation
US10984146B2 (en) 2017-02-22 2021-04-20 Middle Chart, LLC Tracking safety conditions of an area
US10762251B2 (en) 2017-02-22 2020-09-01 Middle Chart, LLC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service call with orienteering
US10628617B1 (en) 2017-02-22 2020-04-21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 smart device
US11468209B2 (en) 2017-02-22 2022-10-11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 of digital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a 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rea
US10949579B2 (en) 2017-02-22 2021-03-16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determination
US10740503B1 (en) 2019-01-17 2020-08-11 Middle Chart, LLC Spatial self-verifying array of nodes
US10831945B2 (en) 2017-02-22 2020-11-10 Middle Chart, LLC Apparatus for operation of connected infrastructure
WO2020068177A1 (en) 2018-09-26 2020-04-02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ed virtual models and orienteering
US10824774B2 (en) 2019-01-17 2020-11-03 Middle Chart,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ealthcare facility optimization
US11475177B2 (en) 2017-02-22 2022-10-18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based information display
US11436389B2 (en) 2017-02-22 2022-09-06 Middle Chart, LL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exchange of geospatial related digital content
US10776529B2 (en) 2017-02-22 2020-09-15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automated wireless orienteering
CN111786767A (zh) 2019-01-11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640486B2 (en) 2021-03-01 2023-05-02 Middle Chart, LLC Architectural drawing based exchange of geospatial related digital content
US11507714B2 (en) 2020-01-28 2022-11-22 Middle Chart,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persistent location based digital cont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0081B (fi) * 1995-02-20 1997-09-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Henkilökohtainen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
JP4124499B2 (ja) * 1996-11-14 2008-07-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ソフトハンドオフを実施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基地局
EP0849891A3 (de) * 1996-12-20 2000-01-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Aufbau einer Nutzkanalverbindung in einem Mobilfunknetz
US6064885A (en) * 1997-10-06 2000-05-16 Ericsson, Inc. Treatment of positioning data during a positioning handover
US5991628A (en) * 1997-12-19 1999-11-23 Motorola, Inc. Scal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R2774842B1 (fr) * 1998-02-06 2000-03-03 Alsthom Cge Alcatel Procede de selection de cellule dans un systeme cellulair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US5956641A (en) * 1998-03-30 1999-09-21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handoff of at least one mobile uni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19122B1 (ko) * 1998-08-27 2002-04-22 윤종용 셀룰러시스템에서이동교환국간소프트핸드오프이후의위치등록방법
AU3929699A (en) * 1999-04-30 2000-11-17 Nokia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JP3399428B2 (ja) * 2000-01-12 2003-04-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20020071403A1 (en) * 2000-12-07 2002-06-13 Crowe M. Shane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CDMA soft handoff
US6826402B1 (en) * 2001-02-20 2004-11-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ilot beacon trigger enhancement with hysterisis
US20030060200A1 (en) 2001-09-27 2003-03-27 Soliman Samir S. Hand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dual pilo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29533B1 (ko) * 2001-10-26 2004-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면 구조를 가지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방법
KR100943600B1 (ko) * 2005-06-10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핸드오프 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635A (zh) * 2009-09-02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563442A (zh) * 2011-04-11 2014-02-05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方法和装置
US9374750B2 (en) 2011-04-11 2016-06-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management
CN103563442B (zh) * 2011-04-11 2018-05-29 诺基亚通信公司 在切换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3706A (en) 2006-07-01
WO2006005028A1 (en) 2006-01-12
EP1767044A1 (en) 2007-03-28
US20060084436A1 (en) 2006-04-20
CN101010980B (zh) 2012-01-04
AR049838A1 (es) 2006-09-06
IL180281A0 (en) 2007-07-04
AU2005260733B2 (en) 2010-02-25
BRPI0512804A (pt) 2008-04-08
RU2341043C1 (ru) 2008-12-10
JP2008505560A (ja) 2008-02-21
KR20070028595A (ko) 2007-03-12
CA2572099A1 (en) 2006-01-12
MX2007000282A (es) 2007-04-02
US7359709B2 (en) 2008-04-15
AU2005260733A1 (en) 2006-01-12
JP4494467B2 (ja) 2010-06-30
RU2007103190A (ru) 200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0980B (zh) 用于bsc间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JP5336008B2 (ja) 周波数分割二重および時間分割二重通信システム間のソフトハンドオ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328155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EP1269773B1 (en) Relocation of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th signaling of link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US20020097693A1 (en) Mobile to mobile calls
US836418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a clock for an adjacent network to a clock for an overlay network
US9961597B2 (en) Activation time for target based high speed serving cell change
US71336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ctivating multiple packet data se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695231B (zh) 一种语音业务的承载和切换方法及系统
US673162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media packets for packet-based communi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388655B (zh) 基站控制器、移动交换中心及呼叫方式的转换方法
CN102083230B (zh) 一种本地交换实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32620B (zh) 一种信道调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575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575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