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9609A -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9609A
CN101009609A CN 200610001748 CN200610001748A CN101009609A CN 101009609 A CN101009609 A CN 101009609A CN 200610001748 CN200610001748 CN 200610001748 CN 200610001748 A CN200610001748 A CN 200610001748A CN 101009609 A CN101009609 A CN 101009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media system
terminal
information
addr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17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0804C (zh
Inventor
刘岚
胡伟华
周四红
王洁
张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017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0804C/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0287 priority patent/WO20070851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9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9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08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08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该方法在归属用户服务器的用户签约信息中设置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当终端进行网络附着时,包括以下步骤:A.终端向附着处理网元发起附着请求;B.附着处理网元为所述终端执行附着操作,并从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C.附着处理网元为终端分配临时标识,将用户IP地址和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下发至终端;D.终端根据所述的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该方法在终端进行网络附着的同时进行IMS注册,终端可以立即发起主叫,也可以接收从IMS域来的被叫呼叫。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可以应用于3GPP演进网络及其他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未来10年以至更久的时间内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系统的竞争力,一个接入技术演进的工作正在3GPP组织内部进行。特别是为了加强3GPP系统处理快速增长的IP数据业务的能力,在3GPP系统内使用分组技术需要进一步的增强。这类技术演进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包括:减少时延,更高速的用户数据速率,增强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以及运营商整体成本的降低。并且,演进的网络结构对于现有网络的后向兼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演进的网络架构需要满足的与本发明相关的几个原理如下:
在终端接入网络的初始化阶段,基本的IP连接需要在演进的网络里建立起来;
演进的网络架构必须将用户数据的时延最小化;
演进网络架构中各功能模块的定义应避免功能重叠或者重复,以避免不必要的信令交互以及时延。
现有的3GPP系统结构中,用户数据平面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用户数据的传输需要经过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Gateway GPRS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  Serve GPRS Support Node)、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才能到达终端,这样所产生的时延远远超过了演进的网络所要求的时延,所以对于原有3GPP网络结构的简化是网络演进的关键点之一。
另外,在原有3GPP系统内,GPRS的附着过程和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PDP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的激活过程是两个分离的过程。在开机后,终端会进行一个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附着过程,其中主要是一个鉴权过程。而附着后终端在激活PDP上下文之前是没有IP连接的。只有当选择了网络接入点并通过SGSN向GGSN发起PDP上下文激活请求时,终端才会被提供一个IP地址和相应的配置参数。这样导致用户发起业务的时延变长,该过程与演进网络的要求是明显不符的,所以演进的网络结构需要新的注册流程来达到这个需要。
如图2所示,是当前无线演进网络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无线演进网络的核心网主要包含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用户数据面实体(UPE User Plane Entity)、接入系统间锚点(Inter AS Anchor InterAccess Systems Anchor)三个逻辑功能模块,其中的MME是移动管理模块,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上下文和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安全功能等,它对应于当前UMTS系统内部SGSN的控制平面部分;UPE是用户面实体,负责空闲状态下为下行数据发起寻呼,管理保存IP承载参数和网络内路由信息等,它对于当前UMTS系统内部SGSN和GGSN的数据平面部分;Inter AS Anchor则充当不同接入系统间的用户面锚点。图中的各个接口的功能和是否存在仍然没有最终确定。图2中MME、UPE、Inter ASAnchor三个功能模块可以组合在一个实体内。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
目前3GPP中定义的终端进行GPRS附着和PDP上下文激活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011、终端(UE)通过UTRAN向SGSN发起GPRS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
S012、安全功能(Security Functions),包括鉴权、认证等。
S013、SGSN向HSS发起位置更新请求,并从HSS获得用户签约信息(Location Update with HSS and attain subcription data)。
S014、SGSN先向UE发送GPRS附着请求接受(Attach Accept)。
S015、完成GPRS附着(Attach Complete)。
S016、UE向SGSN发起激活PDP上下文请求(Activate PDP ContextRequest)。
S017、SGSN向GGSN发起PDP上下文建立请求(Create PDP ContextRequest)。GGSN或者通过Radius服务器进行鉴权和地址分配,或者采用Radius进行鉴权和DHCP进行地址分配这两种方法之一给UE分配一个IP地址,之后GGSN响应PDP上下文建立请求(Create PDP Context Response)。
S018、UE和UTRAN间的无线承载建立(Radio Bearer Setup)。
S019、SGSN发送PDP上下文更新通知(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GGSN由于无线QoS级别的降低,GGSN接受并确认(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这条信令只有当无线QoS不能满足PDP Context里面要求的QoS级别才触发。
S0110、PDP上下文激活完成(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
另外,网络也可以发起PDP上下文激活请求,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021、GGSN接收到一个PDP PDU。
S022、GGSN决定发起网络请求的PDP激活过程,并向HSS发送GPRS路由信息(Send Routeing Info for GPRS)以获得PDP地址相关的SGSN信息。HSS发送GPRS路由信息确认信息(Send Routeing Info for GPRS Ack)到GGSN。
S023、GGSN发送PDU通知请求信息(PDU Notification Request)到相应的SGSN。SGSN通过PDU通知确认信息(PDU Notification Response)到GGSN以表示它将向UE请求激活相关的PDP上下文。
S024、SGSN请求UE激活PDP上下文(Request PDP Context Activation)。
S025、UE进入PDP上下文激活过程(PDP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
上述现有技术一中GPRS附着和PDP上下文激活是两个独立的工程,这样,在一个业务来的时候,如果没有已存在的PDP上下文,UE必须进行PDP上下文激活请求以获得一个IP地址建立承载完成会话。这样,业务建立的时延将大大超过演进网络所要求的最大时延,而且,整个流程涉及了很多信令的交互,浪费了很多网络资源尤其是空中接口的资源。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
在演进的网络架构中用户或UE必须是永久在线的,也就是说在用户进行网络附着的时候就需要建立一个默认的IP承载。在3GPP TR 23.882 v0.9.0: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Release 7)中描述了一种在非漫游场景下网络附着的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031、UE发现了SAE/LTE接入系统随后发起网络选择和接入(NetworkDiscovery and Access System Selection)。如果存在网络共享,则共享的一个网络将被选择。
S032、UE向MME/UPE发起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包括以前注册的信息(例如:临时标识)。如果UE没有以前的注册信息,则包括它的永久标识。
考虑网络共享的情况下,附着请求消息要包括所选择的网络或者MME/UPE。
考虑MME/UPE的冗余情况,演进的RAN会选择一个MME/UPE。
附着请求可以包括默认IP接入承载的信息(例如:用户选择的IP地址或者APN)。
S033、如果以前的注册信息被UE上报,则MME/UPE会通过发送以前注册信息(Send old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向原MME/UPE检索用户的信息。
S034、原MME/UPE发送用户信息(Send user information)给目标MME/UPE(例如:用户的永久标识)。
S035、用户或终端在目标MME/UPE进行鉴权(Authentication)。
S036、目标MME/UPE向HSS注册成为UE的服务MME/UPE(RegisterMME)。
S037、用户或终端在原MME/UPE上的信息被删除或者被注释为不存在(Delete U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S038、HSS确认目标MME/UPE的注册(Confirm Registration)。授权默认IP接入承载的签约信息被传送至目标MME/UPE。默认承载相关的策略和计费控制信息也被传送至目标MME/UPE。
S039、选择一个Inter AS Anchor(Selection of Intersystem Mobility AnchorGW)。IP地址配置由用户喜好或签约数据,或者HPLMN或者VPLMN的策略决定。
S0310、Inter AS Anchor根据决定的终端IP地址进行IP层配置(User PlaneRoute Configuration)。用户平面建立并且默认的策略和计费规程被应用。用户平面的建立是由UE发起还是MME/UPE发起不做限定。
S0311、MME/UPE向演进的RAN提供默认承载的QoS配置(Configure IPBearer QoS)(例如:数据速率的上限)。该QoS配置可以需要增加触发机制(例如:发送上行或者下行数据的需要)。
S0312、MME/UPE发送接受UE的附着消息(Attach Accept)并且为UE分配临时标识,UE的IP地址也发送至UE。在漫游场景下,漫游限制会被检查,如果违反则附着将被拒绝。
S0313、UE确认附着成功(Attach Confirm)。
上述现有技术二中,演进的网络中只有分组域而没有电路域,这时,语音会话业务也需要由分组域来完成,所有的话音呼叫应该由IMS来完成,而终端进行网络附着的同时,上述方案没有进行IMS注册,则通过IMS进行的呼叫将无法完成。
IMS是3GPP R5阶段增加的WCDMA网络中叠加在已有分组域之上的一个子系统,采用分组域为其上层控制信令和媒体传输的承载通道,并引入SIP协议作为业务控制协议,利用SIP简单、易扩展、媒体组合方便的特点,通过将业务控制与承载控制分离,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IMS中的主要功能实体包括控制用户注册、会话控制等功能的会话控制实体CSCF(其中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P-CSCF)、问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I-CSCF)以及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C-CSCF)、提供各种业务逻辑控制功能的应用服务器AS、集中管理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以及用于实现与电路交换网互通的MGCF/IM-MGW(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用户通过当前所在地代理节点P-CSCF接入IMS,会话和业务触发控制及与AS的业务控制交互则由其注册地的归属域服务节点S-CSCF完成。
3GPP标准定义的IMS架构全面解决了IP承载下提供多媒体业务所需要解决的漫游计费、QoS(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关键的可运营问题,其架构和思路已获得业界公认,3GPP2、TISPAN均以3GPP模型作为基础和参照进行了相应IP多媒体网络架构和业务体系的定义,3GPP也已经开始了针对WLAN(无线局域网)接入与UMTS互通如I-WLAN(Interworking of WLAN,WLAN互通),固定宽带接入IMS如FBI(Fixed Broadband access to IMS,固定宽带接入IMS)以及面向多种接入技术的全IP网如AIPN(All-IP Network全IP网络)等课题研究,用户将可以根据其签约通过单一多模终端或多种类型的不同终端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接入网接入IMS,以获得统一的、包括VoIP(Voiceover IP,基于IP的语音)业务等的多媒体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网络系统中,终端进行附着时,并没有进行IMS注册,导致通过IMS进行的语音业务无法及时完成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包括:
在归属用户服务器的用户签约信息中设置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当终端进行网络附着时,包括以下步骤:
A、终端向附着处理网元发起附着请求;
B、附着处理网元为所述终端执行附着操作,并从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
C、附着处理网元为终端分配临时标识,将用户IP地址和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下发至终端;
D、终端根据所述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
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为IP多媒体子系统的P-CSCF地址信息或者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
所述的方法,如果所述的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P-CSCF地址信息为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则还包括终端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并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IP地址的步骤。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用户签约数据库的用户签约信息中设置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
所述步骤B中,归属用户服务器将所述的注册标识信息发送给附着处理网元;
所述步骤C中,附着处理网元将所述的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发送给终端。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E、终端向附着处理网元发送附着成功确认。
所述的步骤E,可以发起在步骤D之前、之后或者同时。
所述的附着处理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或用户数据面实体。
本发明系统包括:
一种网络附着系统,终端通过接入网连接至核心网,所述核心网中设置有为终端提供附着处理的附着处理网元和存储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
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中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
所述终端设置有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单元,用于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
当终端进行网络附着时,附着处理网元向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并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
所述的归属用户服务器中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
所述的终端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
所述终端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IP地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向域名服务器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IP地址。
所述终端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发起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的发起时机。
所述的附着处理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或用户数据面实体。
本发明在终端进行网络附着的同时进行IMS注册,这样,对于没有电路域的演进网络等通信网络,所有呼叫需要在分组域完成,进行附着的同时进行IMS注册后的终端可以立即发起主叫(SIP呼叫),也可以接收从IMS域来的被叫呼叫。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3GPP系统结构中,用户数据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无线演进网络架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3GPP系统中终端的GPRS附着和PDP上下文激活流程;
图4为现有技术中网络激活PDP上下文过程;
图5为现有技术中TR 23.882中的网络附着流程;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3GPP演进网络及其他通信网络。下面以3GPP演进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HSS中的用户签约信息中应该保存一个IMS的地址信息,并且有一个标识位来标识是否让UE进行网络附着的同时进行IMS注册,称之为IMS注册标识。
然后在UE发起附着请求时,处理UE附着请求的附着处理网元,并从HSS获取该该IMS的地址信息和该标识位信息,由UE在网络附着的同时进行IMS注册。
上述方案中,该IMS的地址信息可以是该IMS的P-CSCF的IP地址,也可以是连接该IMS的特殊接入点名称(APN)信息。
该附着处理网元,可以MME和/或UPE,或者有其他相似功能的网络侧网元,本发明实施例中以MME/UPE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该UE网络附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UE发现了SAE/LTE接入系统随后发起网络选择和接入。
当UE发现SAE/LTE接入系统后,可以发起网络选择和接入过程,如果存在网络共享,则共享的一个网络将被选择。
S2、UE向目标MME/UPE发起附着请求,包括UE的注册的信息。
UE向目标MME/UPE发起附着请求,在请求中携带相关UE表示信息,如果有以前注册的信息,(例如:临时标识),则在请求中携带该以前注册的信息。如果UE没有以前的注册信息,则包括它的永久标识。
考虑网络共享的情况下,附着请求消息要包括所选择的网络或者MME/UPE。
考虑MME/UPE的冗余情况,演进的RAN会选择一个MME/UPE。
在请求中也可以包括默认IP接入承载的信息(例如:用户选择的IP地址或者APN)。
S3、如果以前的注册信息被UE上报,则目标MME/UPE会通过发送以前注册信息向原MME/UPE检索用户的信息。
S4、原MME/UPE发送用户信息给目标MME/UPE(例如:用户的永久标识)。
步骤S3和S4是在UE有以前注册的信息的前提下,如果UE没有以前注册的信息,则可以省略处理。
S5、UE在目标MME/UPE进行鉴权。
S6、目标MME/UPE向HSS注册成为UE的服务MME/UPE。
当鉴权通过后,目标MME/UPE向HSS注册成为UE的服务MME/UPE,以后UE的移动性管理就由目标MME/UPE完成。
S7、UE在原MME/UPE上的信息被删除或者被注释为不存在。
当目标MME/UPE注册成为UE的服务MME/UPE,原MME/UPE上存储的用户信息就被删除或者注释为不存在了。
S8、HSS确认目标MME/UPE的注册,HSS将该IMS的地址信息,和IMS注册标识下发给MME/UPE。
HSS与目标MME/UPE之间确认MME/UPE的注册操作,HSS授权默认IP接入承载的签约信息被传送至MME/UPE。默认承载相关的策略和计费控制信息也被传送至MME/UPE。IMS的地址信息,以及IMS注册标识也一并下发给MME/UPE。
S9、目标MME/UPE选择一个Inter AS Anchor。
该步骤中还包括为UE分配IP地址,IP地址配置由用户喜好或签约数据,或者HPLMN或者VPLMN的策略决定。
S10、Inter AS Anchor根据决定的UEIP地址进行IP层配置。用户平面建立并且默认的策略和计费规程被应用。
该用户平面的建立可以由UE发起,也可以由MME/UPE发起。
S11、MME/UPE向演进的RAN提供默认承载的QoS配置(例如:数据速率的上限)。该QoS配置可以通过增加触发机制实现,例如发送上行或者下行数据的需要等。
S12、MME/UPE发送接受UE的附着消息并且为UE分配临时标识,UEIP地址也发送至UE。在漫游场景下,漫游限制会被检查,如果违反则附着将被拒绝。如果判断IMS注册标识为UE附着的同时发起IMS注册,则MME/UPE也将IMS默认连接的APN以及IMS注册标识下发至UE。
S13、UE收到所配置的IP地址、IMS的地址信息,以及IMS注册标识后,立即进行IMS注册。
当UE收到所配置的IP地址、IMS的地址信息以及IMS注册标识后,根据所述的IMS注册标识信息,即可发起IMS注册。
该步骤中获取的默认连接IMS的地址信息如果是IMS的P-CSCF的IP地址信息,则UE可以直接使用该IMS的P-CSCF的IP地址进行IMS注册,如果所述的所述的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为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则还包括UE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并获取该IMS的P-CSCF的IP地址的步骤。
UE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并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IP地址的过程,可参考现有UMTS系统中SGSN收到UE上报的APN信息向DNS查询GGSN的IP地址,DNS根据APN信息向SGSN返回GGSN的IP地址,然后SGSN向GGSN发出PDP上下文建立信息并且将UE上报的APN信息一并发给GGSN。
该步骤中UE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并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IP地址的过程,可参考现有UMTS系统中SGSN收到UE上报的APN信息向DNS查询GGSN的IP地址,DNS根据APN信息向SGSN返回GGSN的IP地址,然后SGSN向GGSN发出PDP上下文建立信息并且将UE上报的APN信息一并发给GGSN。
S14、UE确认附着成功。
上述步骤S13、S14的操作,可以顺序进行,如先执行步骤S13再执行步骤S14,或先执行步骤S14再执行步骤S13,也可以没有先后顺序而并行进行。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一种3GPP演进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该3GPP演进网络系统中,UE100通过演进接入网连接至核心网,
所述核心网中设置有:
MME/UPE200、Inter AS Anchor300,和存储用户签约数据的HSS400。
其中的MME是移动管理模块,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上下文和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安全功能等,它对应于当前UMTS系统内部SGSN的控制平面部分;UPE是用户面实体,负责空闲状态下为下行数据发起寻呼,管理保存IP承载参数和网络内路由信息等,它对于当前UMTS系统内部SGSN和GGSN的数据平面部分;Inter AS Anchor300则充当不同接入系统间的用户面锚点。
本发明在HSS400设置有:
IMS的地址信息存储单元401,用于存储IMS的地址信息,在UE进行网络附着时,HSS400将所述IMS的地址信息存储单元401中存储的IMS的地址信息经MME/UPE200发送给UE100,用于UE100进行IMS注册使用;
IMS注册标识信息存储单元402,用于存储IMS注册标识信息,在UE100进行网络附着时,HSS400将所述IMS注册标识信息存储单元402中存储的IMS注册标识信息经MME/UPE200发送给UE100,用于UE100进行IMS注册使用。
所述UE100设置有:
附着请求发起单元101,用于向目标MME/UPE发起附着请求;
IMS注册标识信息识别单元102,用于识别所述IMS注册标识信息,根据识别结果,决定是否发起IMS注册请求;
IMS注册单元103,用于发起IMS注册;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发起控制单元104,用于控制UE100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的发起时机。
IMS IP地址获取单元105,用于根据连接IMS的AP信息,向域名服务器(DNS)获取IMS的IP地址信息,比如P-CSCF的IP地址。
本发明在演进网络中UE进行网络附着的过程中进行IMS注册,这样,由于演进网络没有电路域,所有呼叫需要在分组域完成,进行附着的同时进行IMS注册后的UE可以立即发起主叫(SIP呼叫),也可以接收从IMS域来的被叫呼叫。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归属用户服务器的用户签约信息中设置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当终端进行网络附着时,包括以下步骤:
A、终端向附着处理网元发起附着请求;
B、附着处理网元为所述终端执行附着操作,并从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
C、附着处理网元为终端分配临时标识,将用户IP地址和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下发至终端;
D、终端根据所述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为IP多媒体子系统的P-CSCF地址信息或者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的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P-CSCF地址信息为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则还包括终端向域名服务器查询并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IP地址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用户签约数据库的用户签约信息中设置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
所述步骤B中,归属用户服务器将所述的注册标识信息发送给附着处理网元;
所述步骤C中,附着处理网元将所述的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发送给终端。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E、终端向附着处理网元发送附着成功确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可以发起在步骤D之前、之后或者同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处理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或用户数据面实体。
8、一种网络附着系统,终端通过接入网连接至核心网,所述核心网中设置有为终端提供附着处理的附着处理网元和存储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归属用户服务器中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
所述终端设置有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单元,用于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
当终端进行网络附着时,附着处理网元向归属用户服务器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并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的地址信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归属用户服务器中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
所述的终端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标识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IP地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连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接入点信息,向域名服务器获取IP多媒体子系统的IP地址。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设置有:
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发起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进行IP多媒体子系统注册的发起时机。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着处理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和/或用户数据面实体。
CNB2006100017489A 2006-01-25 2006-01-25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80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17489A CN100550804C (zh) 2006-01-25 2006-01-25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PCT/CN2007/000287 WO2007085196A1 (fr) 2006-01-25 2007-01-25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nregistrement dans un sous-système multimédia i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017489A CN100550804C (zh) 2006-01-25 2006-01-25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9609A true CN101009609A (zh) 2007-08-01
CN100550804C CN100550804C (zh) 2009-10-14

Family

ID=3869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17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804C (zh) 2006-01-25 2006-01-25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0804C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4089A1 (fr) * 2007-08-20 2009-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servant à mettre en place une compatibilité arrière avec un réseau, procédé de liaison et procédé de séparation
CN101478743B (zh) * 2008-01-03 2010-08-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eps承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9950A (zh) * 2007-12-20 2011-01-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ms的远程设备发现和控制
CN101572951B (zh) * 2008-04-30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承载的方法、mme、pcrf和用户终端
WO2011120321A1 (zh) * 2010-03-31 2011-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在网络中附着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网络系统
WO2011134325A1 (zh) * 2010-04-30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mtc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38528A (zh) * 2010-04-21 2011-11-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p地址指示及机器类通信设备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1453492B (zh) * 2007-12-03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为终端分配静态ip地址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72332B (zh) * 2007-12-29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oPS能力协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616476B (zh) * 2009-07-28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标识符分配处理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710878B (zh) * 2009-12-21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分离控制方法及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2821381A (zh) * 2008-06-18 2012-12-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获取用户设备上下文及用户设备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US9055549B2 (en) 2008-06-18 2015-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CN104936310A (zh) * 2010-04-27 2015-09-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移动网络系统以及装置
CN106713223A (zh) * 2015-07-31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54656A (zh) * 2016-06-01 2017-12-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子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623674A (zh) * 2016-07-15 2018-01-23 渡边浩志 电子装置的网络、电子装置及其检查步骤
CN108632991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VoLTE用户注册方法、MME及终端
CN109691056A (zh) * 2016-09-08 2019-04-26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通过父电话应用服务器路由父设备呼叫和子设备呼叫
CN110312251A (zh) * 2019-07-10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户终端
CN110999514A (zh) * 2017-08-14 2020-04-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电信网络中用于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4089A1 (fr) * 2007-08-20 2009-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ème servant à mettre en place une compatibilité arrière avec un réseau, procédé de liaison et procédé de séparation
CN101374258B (zh) * 2007-08-20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后向兼容的系统和附着、去附着方法
CN101453492B (zh) * 2007-12-03 2012-03-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为终端分配静态ip地址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9950A (zh) * 2007-12-20 2011-01-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ms的远程设备发现和控制
CN101939950B (zh) * 2007-12-20 2013-10-0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ms的远程设备发现和控制
CN101472332B (zh) * 2007-12-29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SoPS能力协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478743B (zh) * 2008-01-03 2010-08-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eps承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72951B (zh) * 2008-04-30 201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承载的方法、mme、pcrf和用户终端
US9264948B2 (en) 2008-06-18 2016-02-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US9838916B2 (en) 2008-06-18 2017-1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US11350317B2 (en) 2008-06-18 2022-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CN102821381A (zh) * 2008-06-18 2012-12-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获取用户设备上下文及用户设备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US10681594B2 (en) 2008-06-18 2020-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US9055549B2 (en) 2008-06-18 2015-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US9560555B2 (en) 2008-06-18 2017-01-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US10206145B2 (en) 2008-06-18 2019-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ing and obtain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and user equipment identity
CN101616476B (zh) * 2009-07-28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标识符分配处理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710878B (zh) * 2009-12-21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分离控制方法及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US8774053B2 (en) 2010-03-31 2014-07-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for associating a terminal device with a network
WO2011120321A1 (zh) * 2010-03-31 2011-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在网络中附着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2238528A (zh) * 2010-04-21 2011-11-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p地址指示及机器类通信设备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US10595189B2 (en) 2010-04-27 2020-03-17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network system and device
CN104936310A (zh) * 2010-04-27 2015-09-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移动网络系统以及装置
CN104936310B (zh) * 2010-04-27 2019-04-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移动网络系统以及装置
US10231114B2 (en) 2010-04-27 2019-03-1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network system and device
CN102238532A (zh) * 2010-04-30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mtc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WO2011134325A1 (zh) * 2010-04-30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mtc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13223A (zh) * 2015-07-31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子系统注册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54656A (zh) * 2016-06-01 2017-12-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子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623674A (zh) * 2016-07-15 2018-01-23 渡边浩志 电子装置的网络、电子装置及其检查步骤
CN109691056A (zh) * 2016-09-08 2019-04-26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通过父电话应用服务器路由父设备呼叫和子设备呼叫
US11411899B2 (en) 2016-09-08 2022-08-09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Routing parent and child device calls through a parent telephony application server
CN109691056B (zh) * 2016-09-08 2022-06-03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通过父电话应用服务器路由父设备呼叫和子设备呼叫
CN108632991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VoLTE用户注册方法、MME及终端
CN108632991B (zh) * 2017-03-16 2021-0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VoLTE用户注册方法、MME及终端
CN110999514A (zh) * 2017-08-14 2020-04-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电信网络中用于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99514B (zh) * 2017-08-14 2023-03-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发起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12251B (zh) * 2019-07-10 2021-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户终端
CN110312251A (zh) * 2019-07-10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系统、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0804C (zh)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0804C (zh) 一种网络附着方法及网络附着系统
US11533401B2 (en) Charging policy information for a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0488284C (zh) 一种3gpp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数据路由优化方法
CN101385307B (zh) Pdp上下文使用优化
CN101448243B (zh) 一种实现用户注册的方法
JP5129266B2 (ja) パケット交換ネットワーク上で回線交換ドメイン・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938523B1 (en) Policy control in the evolved system architecture
CN108476448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ims核心网设备
CN100488282C (zh) 演进的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向演进的3g接入网络注册方法
CN1859412B (zh) 一种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ip地址的注册和业务使用方法
CN1898972A (zh) 一种保持会话连续性的方法和系统
EP2052513B1 (en) Policy management in a roaming or handover scenario in an ip network
Psimogiannos et al. An IMS-based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WiMAX-UMTS and WiMAX-WLAN interworking
CN101931923B (zh)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用户注册方法及业务实现系统
CN101115056A (zh) 一种无线网络注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66804C (zh) 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服务质量的确定方法
CN100484290C (zh) 一种业务接入中实现pdp地址分配的方法
CN1870635B (zh) 一种服务质量授权方法
CN100563254C (zh) 一种演进网络中漫游用户数据路由方法
CN101742454A (zh) 一种移动受限终端紧急业务的管理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1282285A (zh) 一种建立信令承载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07085196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nregistrement dans un sous-système multimédia ip
US20140323125A1 (en) Home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termination
JP5112491B2 (ja) Ip基盤の有線無線統合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統合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Tompros et al. A strategy for harmonised QoS manipulation in heterogeneous IM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