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6955B -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6955B
CN101006955B CN200610159445XA CN200610159445A CN101006955B CN 101006955 B CN101006955 B CN 101006955B CN 200610159445X A CN200610159445X A CN 200610159445XA CN 200610159445 A CN200610159445 A CN 200610159445A CN 101006955 B CN101006955 B CN 101006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es
going down
drive mechanism
interlock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594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6955A (zh
Inventor
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1594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069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6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6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69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屈腿装置包括基架,基架内设有一套可自动带动用户屈腿的屈腿连动单元,屈腿连动单元包括一脚跟位移动机构和一屈膝机构;脚跟位移动机构水平移动以带动脚跟水平移动,屈膝机构顶部弧形移动以带动膝盖升降移动和带动膝盖水平移动;其中,脚跟位移动机构和屈膝机构构成联动关系,而且两机构相配合以带动用户完成屈腿或伸腿动作。一种翻身床,其包括床架,所述的床架之内设有助转翻身单元,助转翻身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移板和设置于两平移板之间的翻转板;翻转板上设有一连动翻转板的屈腿装置。屈腿装置可自动带动用户腿部屈腿或伸腿以活动腿部,它在翻身床中是实现和保持良好翻身姿态的必要组成部分。

Description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背景技术
人在卧床时总有部分肢体要受到压迫,造成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良或阻断。如果肢体受到压迫的时间过长,轻则神经麻木、影响睡眠质量,重则造成受压迫部位的肉体坏死。卧床不起的重病人、老人等在得不到良好护理时就会患褥疮。其实,正常人若保持一种卧姿超过1-2个小时,就有患褥疮的危险。而1-2小时不翻身对于老人、神经感应阈值高的人群、以及疲劳过度的人群乃至正常人都是十分普遍的事。只是坏死的肉体较少,人体自身可以修补恢复,大部分人没有注意到而已。因此,定时翻身,不断改变卧床体位,减少身体受压迫部位的持续受压时间,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消除疲劳、调和身体各器官功能,从而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健康。这不仅对病人、老人是必需的,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现有的翻身床大都是针对卧床不起的重病人和老人的护理而设计,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以操作,翻身姿态也不尽人意,而且床的形态、结构也与人们心中固有的床的概念有较大差别,大多不符合常人铺床单、盖被子等生活睡眠习惯,不适合进入家庭,不能兼顾医疗护理和作为保健床双重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这种翻身床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能实现较好的翻身姿态,并能广泛适用于大众家居、保健家居和医疗护理;而屈腿装置可自动带动用户腿部屈腿或伸腿以活动腿部,可作为翻身床或其它家具中实现和保持良好翻身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屈腿装置,它包括基架,所述的基架之内设有一套可自动带动用户屈腿的屈腿单元,所述的屈腿单元包括一脚跟位移动机构和一屈膝机构;上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水平移动以带动脚跟水平移动,上述的屈膝机构顶部弧形移动以带动膝盖升降移动和带动膝盖水平移动;其中,上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和屈膝机构构成联动关系,而且两机构相配合以带动用户完成屈腿或伸腿动作。
所述的屈膝机构包括一屈膝接口、一带动屈膝接口升降的屈膝升降机构、一带动屈膝升降机构运动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一可装设屈膝升降机构并带动屈膝升降机构和屈膝接口共同水平移动的水平架和一带动水平架水平移动的屈膝水平传动机构;
所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包括一脚跟位接口、一与脚跟位接口固接的脚跟位滑块、一传动连接于脚跟位滑块的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和一设于脚跟位滑块上的脚跟位调节装置;
所述的屈腿装置还包括一动力单元,而且动力单元传动连接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和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
所述的动力单元具有一可输出动力的动力轮;
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包括一同轴固接动力轮的脚跟位移齿轮、一啮合于脚跟位移齿轮的脚跟位移齿条,通过动力轮带动脚跟位移齿轮转动,脚跟位移齿轮转动带动脚跟位移齿条水平移动,脚跟位滑块联接于脚跟位移齿条并跟随脚跟位移齿条水平移动;
所述的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包括一同轴固接动力轮的膝位水平移动齿轮、一啮合于膝位水平移动齿轮的膝位水平移动齿条,通过动力轮带动膝位水平移动齿轮转动,膝位水平移动齿轮转动带动膝位水平移动齿条水平移动,水平架联接于膝位水平移动齿条并跟随膝位水平移动齿条水平移动;
所述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包括一同轴固接动力轮的屈膝传动齿轮、一啮合于屈膝传动齿轮的屈膝传动齿条、一啮合于屈膝传动齿条的屈膝定速齿轮、一可转动设于水平架并固接屈膝定速齿轮轴线的水平旋转轴,通过动力轮带动屈膝传动齿轮转动,屈膝传动齿轮带动屈膝传动齿条水平移动,屈膝传动齿条水平移动带动屈膝定速齿轮转动,屈膝定速齿轮转动带动水平旋转轴旋转;
所述的屈膝升降机构包括一同轴固设于水平旋转轴的屈膝齿轮和一啮合于屈膝齿轮的屈膝齿条,通过水平旋转轴旋转带动屈膝齿轮旋转,屈膝齿轮旋转带动屈膝齿条升降,屈膝接口联接于屈膝齿条并跟随屈膝齿条做升降运动;
上述装设在水平架的屈膝升降机构也与水平架一起共同水平移动,相应的屈膝接口在水平移动与升降移动共同作用下相对基架做弧形移动。
屈腿装置上还设有膝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屈膝接口的位置;屈腿装置上还设有脚跟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脚跟位接口位置;膝位调节装置和脚跟位调节装置配合用于调节屈膝接口和脚跟位接口的起始位置,使其匹配于用户腿形。
所述的屈腿装置还包括一屈膝幅度自动控制装置,其通过控制动力单元的动停以实现自动控制屈膝的幅度且同时影响整个屈腿装置的连动屈腿动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所述的床架之内设有助转翻身单元,助转翻身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移板和设置于两平移板之间的翻转板,翻转板左侧面和一平移板之间构成连动的铰接联接,翻转板右侧面和另一平移板之间也构成连动的铰接联接,而且翻转板相对床架循环正反转,其最大翻转角度不大于正负90度;
所述的翻转板之背面设有一套可自动带动用户屈腿的屈腿连动单元,所述的屈腿连动单元包括一脚跟位移动机构和一屈膝机构;上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水平移动以带动用户脚跟所处位置的装置水平移动,上述的屈膝机构顶部弧形移动以带动用户膝盖所处位置的装置升降移动和水平移动;其中,上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和屈膝机构构成联动关系,而且两机构相配合以带动用户完成屈腿或伸腿动作;
所述的床架之内还设有动力单元和翻转传动单元,动力单元通过翻转传动单元带动助转翻身单元活动、带动屈腿连动单元活动。
所述的翻转传动单元包括两套分别传动连接于两平移板的翻转传动机构,动力单元通过两翻转传动机构带动两平移板循环交替活动,而且两平移板的活动轨迹相对翻转板轴线中心对称;
所述的翻转传动机构包括一可带动平移板水平移动的翻转水平传动机构、一可装设翻转水平传动机构并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架、一可带动升降架升降也可直接为翻转水平传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翻转升降传动机构,翻转升降传动机构和翻转水平传动机构构成连动关系。
翻转升降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架循环升降,翻转水平传动机构带动平移板水平平移,该两运动结合形成平移板的弧形移动;两平移板反向弧形平移活动的结合可带动翻转板做翻转活动。
所述的屈腿连动单元还包括一连动传动机构,其传动连接于翻转板;
所述的屈膝机构包括一屈膝接口、一带动屈膝接口升降的屈膝升降机构、一带动屈膝升降机构升降运动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一可装设屈膝升降机构并带动屈膝升降机构和屈膝接口共同水平移动的水平架和一带动水平架水平移动的屈膝水平传动机构;
所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包括一脚跟位接口、一与脚跟位接口固接的脚跟位滑块、一传动连接于脚跟位滑块的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和一设于脚跟位滑块上的脚跟位调节装置;
所述的连动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和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
所述的连动传动机构包括一固设于床架的内齿轮、一啮合于内齿轮的变向齿轮机构、一根固接变向齿轮机构轴线的联接轴、一同轴固接联接轴的蜗杆和一啮合于蜗杆的蜗轮,蜗轮传动连接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和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
前述屈腿连动单元仅为本翻身床用于翻身时屈腿的屈腿器设在翻转板背面的床外不可见装置,屈腿器在翻转板面上另有可收起屈腿器附件,当屈腿器附件与脚跟位接口和膝位接口连接后,便构成完整的屈腿器,用于完成翻身过程的屈腿动作。
所述翻转板上还设有限制翻身过程中人的头部运动的可折叠U形枕位装置。它包括一固设于翻转板的主枕板、两分别枢接于主枕板左右侧面的枕侧板、两分别定位锁接两枕侧板和主枕板位置的锁接装置。
所述的翻转板还包括一设于翻转板之上并连动于翻转板的肩臂摇杆连动单元,肩臂摇杆连动单元包括一带动肩臂摇动的肩臂杆和一连动于翻转板并带动肩臂杆摆动的摇杆传动机构。
上述肩臂摇杆连动单元仅为本翻身床在翻身时用于移手的部分装置,肩臂杆可通过其末端接口与另设的臂形套连接附件连接。这样,肩臂摇杆连动单元与臂形套连接附件共同构成移手器。移手器的作用是使用户在仰卧时两臂保持在身体两侧,而在翻身时,则把肩臂外移,使肩膀能更好地承受身体的压力,并使手臂不至被压在身体下面。肩臂杆设置在可折叠U形枕位装置之下,在翻身床不使用翻身功能时可隐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屈腿装置可匹配不同高度、不同腿形的人,可自动带动用户腿部屈腿或伸腿以活动腿部并在屈腿时协助实现和保持良好翻身姿态,它设在床体内,不破坏翻身床的外观;
其二,可折叠U形枕位装置可有效限制翻身过程中用户的头部运动,平铺时则不影响床的外观,;
其三,肩臂摇杆连动单元与臂形套连接附件共同构成的移手器可使用户在仰卧时两臂保持在身体两侧,而在翻身时,则把肩臂外移,使肩膀能更好地承受身体的压力,并使手臂不至被压在身体下面。肩臂杆在翻身床不使用翻身功能时可隐藏在可折叠U形枕位装置之下,不破坏翻身床的外观。
上述三有益效果结合起来让用户在翻身时有个良好姿态,并且整个翻身床结构简洁、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而且一般床上用品都能使用,基本不改变在人们心中的床概念,它能广泛适用于大众的家居、保健生活,也可适用于医疗护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现翻转时的立体图(省略臂形套)。
图3是本发明助转翻身单元的翻转的传动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肩臂杆连动单元的传动原理图,本图中省略升降架。
图5所示的是屈腿连动单元的传动原理图。
图6是屈腿连动单元实施例原理结构俯视简图,本图中省略连动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升降助转翻身床,它包括床架,如图1所示,床架包括一个床头板1、一个床尾板2、两个床侧板3,床头板1、床尾板2、床侧板3固定联接成矩形框架。床架的矩形框架内设置有一助转翻身单元,助转翻身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移板5和一设置于两平移板5之间的翻转板4,翻转板4左侧面和一平移板5之间构成连动的铰接联接,翻转板4右侧面和另一平移板5之间也构成连动的铰接联接;翻转板4相对床架循环正反转,而且翻转板4的最大翻转角度为正负90度。
图2所示的是翻转板4实现90度顺时针翻转时的翻身床立体图。图2中可形象地看出实现翻转时,翻转板4与两平移板5之间构成的Z形关系。
从图1、图2所示的立体图中还可看出,本发明在未使用翻身功能时,其外观与通常家用床的差别不大。较特殊的是枕板6、两枕侧板7及用于遮挡平移板水平移动位置后暴露的床下空间的两护板8,另外在翻转板上还可见屈腿器移动槽沟9。但这些装置在放上枕头、铺上床单后就看不出差异。在要使用翻身功能时,只要如图2所示竖起枕侧板7、在肩臂杆10末端接口接上臂形套、按人腿的位置在屈腿器移动槽沟9内的相应接口(如图2所见的膝位接口12)接上屈腿器附件11,启动翻身床控制开关,就可使用其翻身功能。
另设有动力单元和翻转传动单元,动力单元通过翻转传动单元带动助转翻身单元活动。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为可控动力机构,其包括一电机、一变速机构和一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动的自动控制部分;自动控制部分包括三个控制点,一个设置于床平面原点,另外两个设置于升降的两端点(即最大翻转点),图中未标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再予说明);这样,升降架(图中未标出,下段予以说明)升降运动可划分为升、回复、降、回复四个部分的运动;通过上述的三个控制点设置即可实现控制升降架在三个控制点上任意停留,也可实现控制升降架作连续升降运动。本实施例中,翻转传动单元包括两套分别传动连接于两平移板5的翻转传动机构。动力单元通过两翻转传构机构带动两平移板5循环交替活动,而且两平移板5的活动轨迹相对翻转板4旋转轴线中心对称,同时,两平移板5的活动带动翻转板4翻转。
翻转传动机构包括一可带动平移板5水平移动的翻转水平传动机构、一可装设翻转水平传动机构并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架、一可带动升降架升降的翻转升降传动机构,翻转升降传动机构和翻转水平传动机构构成连动关系;翻转升降传动机构带动升降架循环升降,翻转水平传动机构带动平移板5水平平移,该两运动结合形成平移板5的弧形移动;两平移板5之间的反向弧形平移活动的结合可带动翻转板4做翻转活动。根据需要升降架上设有护板8或相应的遮挡平移板5水平移动位置后暴露的床下空间的装置,并设有平移板5的移动导轨,导轨的高低位置可调。
如图3所示,翻转升降传动机构包括一竖向固设于床侧板3的床侧板齿条13、一啮合于床侧板齿条13的升降齿轮14以及一啮合于升降齿轮14的驱动齿轮15,升降架固接于升降齿轮14。翻转水平传动机构包括一啮合于驱动齿轮14的可控变向齿轮机构16、一啮合于可控变向齿轮机构16的齿轮传动机构17、一固接于齿轮传动机构17的连杆机构19、一引导连杆运动的导引槽20,该导引槽成类抛物线状;连杆机构19的端部枢接平移板5,其中的齿轮传动机构17由一对锥齿轮为主的若干个齿轮组合而成,其作用是改变齿轮的轴向并通过若干个齿轮变速后使传出端的锥齿轮做正负90度角往复旋转运动。
助转翻身单元的翻转过程包括:当可控动力机构18的电机启动使其驱动齿轮15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带动升降齿轮14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床侧板齿条13是固定的,因此升降齿轮14就会带动升降架从原点开始上升;当升降齿轮14上升到设定高度时触动可控动力机构18自动控制部分的顶点触点,电机停动。暂停时间结束后,电机改变极向,驱动齿轮15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升降齿轮14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升降架回落;当升降架回落到原点,电机停动,升降架在原点停留。暂停时间结束后,电机继续运转,升降架下降,升降架下降到底点时,触动自动控制部分底点触点,电机停动。暂停时间结束后,电机改变极向,驱动齿轮15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升降架回升。当升降架回升到原点,电机停动,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结合上述的活动,驱动齿轮15带动可控变向齿轮机构16运动,可控变向齿轮机构16将升、回复、降、回复四个部分的双方向往复旋转运动转变成单方向的往复旋转运动,并传送给齿轮传动机构17;齿轮传动机构17通过若干个齿轮变速后传出端的锥齿轮做正负90度角往复旋转运动;与齿轮传动机构17传出端锥齿轮固接的连杆机构19在锥齿轮的驱动和导引槽20的共同作用下,连杆机构19推动平移板5作往复平移运动。其中导引槽20的作用是使连杆传动机构实现的传递给平移板的平移运动增量与翻转板4边缘作圆周运动的水平移动增量相等,在升降运动的协同作用下,共同推动翻转板4实现精确的翻转运动。这样,在平移板5水平方向往复平移运动与床两侧升降架的互为反向升降运动的协同作用下,推动翻转联动床板实现精确的Z形或倒Z形折转运动。
本实施例中可控动力机构18也可以液压传动系统为动力且将其设置在升降架外直接驱动升降架升降时,助翻转传动机构的功能同样可以实现。这样,可控变向齿轮16直接与升降齿轮14啮合连接,只要改变可控变向齿轮16的运动传出齿轮的旋转方向,保证齿轮传动机构17传出端的锥齿轮做正确的正负90度角往复旋转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中动力单元也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动力单元可设在升降架内,也可设在升降架外。
图4所示的是肩臂杆连动单元的传动原理图。上述的翻转板4之上设有连动于翻转板4的肩臂杆连动单元,肩臂杆连动单元包括一带动肩臂摇动的肩臂杆10和一连动于翻转板4并带动肩臂杆10摆动的摇杆传动机构。摇杆传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镶嵌于床头板1上的内齿轮28、一啮合于内齿轮28的获动齿轮21、一同轴固接获动齿轮21的第一锥齿轮22、一啮合于第一锥齿轮22的第二锥齿轮23,另设有将获动齿轮21、第一锥齿轮22和第二锥齿轮23可自由转动地限制在固定于翻转板4背面的摇杆支架27上。第二锥齿轮23上偏心枢接有一连杆24,连杆24端部枢接有摇杆25,摇杆25的另一端穿过翻转板4并铰接固定在床面上,摇杆25还与和翻转板4中转轴26平行的肩臂杆10焊接。获动齿轮21与床头板1上镶嵌的内齿轮28啮合,并从翻转板4与床头板1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获得运动。获动齿轮21通过其转轴将运动传给第一锥齿轮22,第一锥齿轮22传给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传给连杆24,连杆24带动摇杆25摆动,摇杆25带动肩臂杆10摆动。其中,当获动齿轮21随翻转板4由水平位起点运动到最大翻转点时,第二锥齿轮23也带动连杆24实现最大位移,从而使肩臂杆10的摆动也到达最大点。根据需要在在肩臂杆7末端接口接上臂形套。肩臂杆可通过其末端接口与臂形套连接附件连接,肩臂杆连动装置与臂形套连接附件共同构成移手器。
上述的翻转板4之上设有可折叠成U形的枕位装置,枕位装置包括一固设于翻转板的主枕板6、两分别枢接于主枕板6左右侧面的枕侧板7、两分别定位锁接两枕侧板和主枕板位置的锁接装置。
图5所示的是屈腿连动单元的传动原理图。图6是屈腿连动单元实施例原理结构俯视简图(省略连动传动机构)。上述的翻转板4之上设有连动于翻转板4的屈腿连动单元,屈腿连动单元包括一可带动脚跟移动的脚跟位移动机构、一可顶起膝盖并带动膝盖作弧形移动的屈膝机构和一传动连接于翻转板4的连动传动机构,脚跟位移动机构和屈膝机构构成连动关系。
如图5、图6所示,连动传动机构包括一镶嵌在床尾板2的内齿轮33、一啮合于内齿轮33的变向齿轮机构31、一根固接变向齿轮机构31轴线的联接轴、一同轴固接联接轴的蜗杆29和一啮合于蜗杆29的蜗轮34,联接轴可自由转动地设在被固定在与翻转板4固定连接的蜗杆支架32上。变向齿轮机构31通过自身的运动导入齿轮与镶嵌在床尾板2的内齿轮33啮合并由翻转板4与床尾板2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获得运动,变向齿轮机构31在每次经过与内齿轮33啮合的中间起始点位置时均改变运动导出齿轮的旋转方向,把翻转板4的顺时针、逆时针、逆时针、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顺序改变为单一的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或者单一的逆时针、顺时针转动)。
蜗杆29上有一个由蜗杆29带动的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蜗轮34,蜗轮34的蜗轮转轴36通过轴承固定在可移动蜗轮支架35上,可移动蜗轮支架35在翻转板4的纵向轴线方向上可移动,在可移动蜗轮支架35上还设有一屈膝齿轮移动槽37。
脚跟位移动机构包括一可水平滑动设于基架之上的脚跟位滑块和一传动连接于脚跟位滑块的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包括一组同轴固接第一蜗轮34的脚跟位移齿轮38,脚跟位移齿轮38上方带动有一组在其水平切向移动的脚跟位移齿条39,脚跟位移齿条39末端焊接有圆杆,圆杆上设有脚跟位滑块40,脚跟位滑块40上固接有脚跟位接口41,脚跟位接口41位于开设于翻转板4上的屈腿器移动槽沟9下方,在脚跟位滑块40上设有脚跟位接口锁定件42(脚跟位调节装置),脚跟位接口锁定件42在不同身高的用户确定自己的脚跟置于脚跟位接口41的位置上后锁定脚跟位滑块40。
屈膝机构包括一屈膝接口12、一带动屈膝接口12升降的屈膝升降机构、一带动屈膝升降机构运动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一可装设屈膝升降机构并带动屈膝升降机构水平移动的水平架和一带动水平架水平移动的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包括一组同轴固接驱动齿轮(动力轮蜗轮34)的膝位水平移动齿轮45,膝位水平移动齿轮45上方带动有一组在其水平切向移动的膝位水平移动齿条46,膝位水平移动齿条46末端焊接有活动支架47(水平架),活动支架47带动一屈膝齿轮转轴54在可移动蜗轮支架35上的屈膝齿轮移动槽37上移动。屈膝升降传动机构与屈膝升降机构的顺次连接关系,包括一同轴固接驱动齿轮的屈膝传动齿轮43,屈膝传动齿轮43下方带动有一组在其水平切向移动的屈膝传动齿条44,在屈膝齿轮转轴54上有两种规格的两组齿轮,它们是屈膝定速齿轮48和屈膝齿轮49,屈膝定速齿轮48组分别与两条屈膝传动齿条44啮合,并由此获得转动且通过屈膝齿轮转轴54带动屈膝齿轮49组转动;屈膝齿轮49组在其右侧方分别与两个屈膝齿条50啮合,并带动屈膝齿条50在翻转板4的垂直方向上移动,屈膝齿条50近翻转板4端固接有屈膝接口12,屈膝接口12位于屈腿器移动槽沟9下方。
屈腿连动单元还设置有一屈膝幅度自动控制装置,其包括一设置于旋转轴的电磁离合器30。电磁离合器30的离合控制主要与屈膝高度有关。电磁离合器30的离合自动控制部分设有屈膝上升定位触点、回程起点、回程终点定位触点、循环起点四个控制点。其中,电磁离合器30的自动控制部分在屈膝齿条50上设有可移动触块51,可移动触块51上有可移动触块锁定件52,可移动触块锁定件52在确定屈膝高度后锁定,这样,当翻转板4翻转到一定程度时,可移动触块51随屈膝齿条50上升到设定屈膝高度后触动屈膝上升定位触点,电磁离合器30分离所连接旋转轴轴线,蜗杆29停动,屈膝齿条50停止上升,屈膝接口12停动,连动的脚跟位接口41也不再移动。而电磁离合器30自动控制部分的回程起点可设在升降架的升降顶点和升降底点、回程终点定位触点可设在屈膝传动齿条的始端、循环起点控制点可设在原点,这样,当升降架从升降顶点回落或从升降底点回升时即翻转板4回转时,电磁离合器30连接旋转轴轴线,屈膝齿条50开始回落;当屈膝齿条50回落到原位即屈膝传动齿条44回到始端时,触动回程终点定位触点,电磁离合器30分离所连接旋转轴轴线;翻转板4回转到原点,触动循环起点控制点,电磁离合器30连接旋转轴轴线,进入下一个循环。
另外,在翻转板4的背面上还设有供可移动蜗轮支架35移动的导轨或导杆。可移动蜗轮支架35在导杆上的移动接触部分设有一膝位调节锁定件53(膝位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膝位接口12位置使之匹配于不同身高用户膝位。当膝位接口12位置与用户膝位相一致时,膝位调节锁定件53锁定。这样,膝位调节装置与前述脚跟位调节装置相配合,准确地限定用户的膝位和脚跟位,屈腿器就可适用于不同高度、不同腿形的人。再加上前述的屈膝幅度自动控制装置,在用户测出自己屈腿时屈腿内侧到床面的高度,并调整设置在屈膝齿条50上的可移动触块51位置后,屈腿器便可自动准确完成屈腿动作。因此,该屈腿器适用于不同高度、不同腿形的人,而且当它不使用时不会破坏床的外观。只要屈腿器附件的固定腿部件使用磁性套,再在床边设置简单的床单弹性牵拉器,该床便可铺床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其特征是:
所述的床架之内设有助转翻身单元,助转翻身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平移板和设置于两平移板之间的翻转板,翻转板左侧面和一平移板之间构成连动的铰接联接,翻转板右侧面和另一平移板之间也构成连动的铰接联接,而且翻转板相对床架循环正反转,其最大翻转角度不大于正负90度;
所述的翻转板之背面设有一套能够自动带动用户屈腿的屈腿连动单元,所述的屈腿连动单元包括一脚跟位移动机构和一屈膝机构;上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水平移动以带动用户脚跟所处位置的装置水平移动,上述的屈膝机构顶部弧形移动以带动用户膝盖所处位置的装置升降移动和水平移动;其中,上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和屈膝机构构成联动关系,而且两机构相配合以带动用户完成屈腿或伸腿动作;
所述的床架之内还设有动力单元和翻转传动单元,动力单元通过翻转传动单元带动助转翻身单元活动、带动屈腿连动单元活动;
所述的翻转传动单元包括两套分别传动连接于两平移板的翻转传动机构,动力单元通过两翻转传动机构带动两平移板循环交替活动,而且两平移板的活动轨迹相对翻转板轴线中心对称;
所述的翻转传动机构包括一能够带动平移板水平移动的翻转水平传动机构、一能够装设翻转水平传动机构并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架、一能够带动升降架升降也能够直接为翻转水平传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翻转升降传动机构,翻转升降传动机构和翻转水平传动机构构成连动关系;
所述的屈腿连动单元还包括一连动传动机构,其传动连接于翻转板;
所述的屈膝机构包括一屈膝接口、一带动屈膝接口升降的屈膝升降机构、一带动屈膝升降机构升降运动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一能够装设屈膝升降机构并带动屈膝升降机构和屈膝接口共同水平移动的水平架和一带动水平架水平移动的屈膝水平传动机构;
所述的脚跟位移动机构包括一脚跟位接口、一与脚跟位接口固接的脚跟位滑块、一传动连接于脚跟位滑块的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和一设于脚跟位滑块上的脚跟位调节装置;
所述的连动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屈膝升降传动机构和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是:
所述的连动传动机构包括一固设于床架的内齿轮、一啮合于内齿轮的变向齿轮机构、一根固接变向齿轮机构轴线的联接轴、一同轴固接联接轴的蜗杆和一啮合于蜗杆的蜗轮,蜗轮传动连接屈膝水平传动机构和脚跟位水平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是:还包括一设于翻转板之上并连动于翻转板的肩臂摇杆连动单元,肩臂摇杆连动单元包括一肩臂杆和一连动于翻转板并带动肩臂杆摆动的摇杆传动机构。
CN200610159445XA 2006-07-17 2006-09-20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6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9445XA CN101006955B (zh) 2006-07-17 2006-09-20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20061683 2006-07-17
CN200620061683.2 2006-07-17
CN200610159445XA CN101006955B (zh) 2006-07-17 2006-09-20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6955A CN101006955A (zh) 2007-08-01
CN101006955B true CN101006955B (zh) 2010-08-25

Family

ID=3869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94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6955B (zh) 2006-07-17 2006-09-20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6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8615A (zh) * 2017-07-06 2017-09-26 北京多源高格科技有限公司 翻身设备、护理设备及翻身护理方法
CN109998822A (zh) * 2019-05-16 2019-07-12 周在霞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CN112107439A (zh) * 2020-09-23 2020-12-22 刘珍 一种老年病人护理用翻身装置
CN113476240B (zh) * 2021-08-24 2022-09-23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卧床病人用翻身护理床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985U (zh) * 1991-04-03 1992-01-15 吴汉成 多功能病床
CN2643871Y (zh) * 2003-05-27 2004-09-29 陆萍华 康复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985U (zh) * 1991-04-03 1992-01-15 吴汉成 多功能病床
CN2643871Y (zh) * 2003-05-27 2004-09-29 陆萍华 康复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6955A (zh) 200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8460A (zh) 一种护理床
CN101006955B (zh) 一种翻身床及屈腿装置
CN103405316B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105055096A (zh) 一种智能老年保健床
CN106264920B (zh) 一种护理床
CN203425153U (zh)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200939225Y (zh) 升降助转翻身床
CN103142178A (zh) 一种带有扶手的坐便器及扶手调节装置
CN203736430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20295086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CN102018603A (zh) 一种可翻身电动床
CN102429794A (zh) 多功能变型自动翻身床
CN201431578Y (zh) 一种可辅助病人自动翻身的护理床
CN107411909A (zh) 一种模块化多功能护理床
CN201775739U (zh) 自助便盆护理床
CN206167227U (zh) 一种护理床
CN204683980U (zh) 一种护理床床板
CN204684000U (zh) 一种护理床便盆进给装置
CN208525277U (zh) 一种具有自动翻身叩背防褥疮功能的康复病床
CN208641090U (zh) 护理床
CN201275219Y (zh) 人性化瘫痪病人护理床
CN208851970U (zh) 一种坐浴椅
CN208611071U (zh) 小儿髋关节复位牵引装置
CN201379732Y (zh) 一种多功能老弱病残自然康复运动床
CN211752213U (zh) 一种腿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