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4800A - 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04800A CN101004800A CNA2006100016791A CN200610001679A CN101004800A CN 101004800 A CN101004800 A CN 101004800A CN A2006100016791 A CNA2006100016791 A CN A2006100016791A CN 200610001679 A CN200610001679 A CN 200610001679A CN 101004800 A CN101004800 A CN 1010048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l
- multipaths
- service level
- level
- flow pro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将所述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透明地转换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模型,并进一步生成可运行的代码;其中所述软件级模型及代码既保留了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定义的流程协同特征,也实现了软件级特有的人机交互和历史数据查看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不断加强,这就要求突破不同企业间的组织边界,将传统的局限于单一组织的应用向跨越多个协作组织的、集成化的网络协同应用转变。面对开放、多变的业务环境,传统紧耦合的应用集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从而提出了对动态应用集成的需求,即要求应用间的集成根据需求即时完成。如何让业务用户直接从业务需求角度构建协同工作的流程,并快速地在软件层面部署和执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尽管传统的跨组织工作流系统提供了解决多个流程协同运行的技术方案,但传统工作流系统需要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相关领域业务人员提出的需求进行软件建模和开发,一方面不能满足应用及时按需构造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业务层模型与软件层模型合而为一,使得系统复杂度提高,当业务需求发生改变时,难以对系统进行快速升级和改造。
近年来流行的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MDA)的理念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MDA的关键之处是,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核心包含三个模型,即平台独立模型(PIM)、平台相关模型(PSM)和代码。其中,平台独立模型是具有高抽象层次、独立于任何实现技术的模型;平台相关模型包含最终实现平台的全部知识。
基于MDA的软件开发充分发挥了模型转换的理念,可以将系统分析和编码分离,使软件开发人员只关注于对系统的高抽象层次的建模,然后利用工具将模型转换到代码。IBM Rational Rose、BorlandTogether、Compuware OptimalJ和开源的AndroMDA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代表,它们都能将使用UML表示的软件模型转换到特定于平台的、部分可运行的程序代码,但是本质上还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进行业务建模,而不是面向业务领域人员的。IBM ETTK(新兴技术工具包,EmergingTechnologies Toolkit)提供了将使用扩展的UML建模的业务级流程模型转换到BPEL流程的功能,但是,一方面,ETTK面向的用户为精通软件开发和BPEL语言的专业程序员,使用扩展的UML语言描述业务流程之间的协作复杂度很高,对用户的使用门槛过高;另一方面,由ETTK生成的BPEL流程是对UML模型的精确转换,生成的软件级流程不支持诸如人机交互、历史数据查看等不能通过UML表示的功能,状态监控也依赖于具体的BPEL执行引擎,实际上,流程执行人员看到的是BPEL语言定义的节点元素的运行状态,难以反映业务层流程节点的执行情况。
在企业计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领域,多个企业或部门的业务流程经常需要相互协作完成,同时协作关系又是随需而变的。本发明旨在:
1.提供一种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对业务人员屏蔽底层实现细节,使他们只关注于业务级流程协同模型的构建,充分体现“关注分离”的原则;
2.提供一种软件级流程协同运行支撑环境,包括人机交互、流程运行状态监控和历史数据查看等功能;
根据业务层协作关系的变化,软件层的流程可以自动地、透明地、快速地即时生成和重新部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根据业务层协作关系的变化,软件层的流程可以自动地、透明地、快速地即时生成和重新部署。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将所述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透明地转换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模型,并进一步生成可运行的代码;其中所述软件级模型及代码保留了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定义的流程协同特征。
优选地,所述软件级模型及代码还实现了业务级模型未定义的人机交互和历史数据查看功能。
优选地,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使用可视化的业务端编程语言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定义。
优选地,所述流程协同特征是指通过使用平台无关的业务规则定义的多个业务级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
优选地,所述业务规则包括逻辑规则、监控规则和数据流转规则。
优选地,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是具有高抽象层次、平台无关的、独立于任何实现技术的模型。
优选地,所述软件级模型包含了与运行环境、平台等具体实现技术相关的全部知识。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是根据当前执行节点的状态和需要的输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
优选地,所述历史数据查看包括查看当前流程执行过程中自己产生的数据,也包括查看与当前流程协同工作的流程为当前流程提供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透明地转换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模型的步骤包括:指定需要转换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初始化介于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与软件级模型之间的模型转换器;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节点元素转换器生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针对每一个节点元素,执行以下处理: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由逻辑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监控规则元素,由监控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监控规则元素;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由数据流转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为当前软件级节点元素生成人机交互元素,并初始化历史数据查看元素。
优选地,所述进一步生成可运行的代码的步骤包括:将软件级模型转换为可运行的代码,进行部署,将每个流程的当前状态置为“就绪”。
优选地,所述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业务级服务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所述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由Web服务及BPEL的控制结构描述;节点元素转换器通过业务级服务动态地选取Web服务。
优选地,所述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定义了不同业务级流程节点之间的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所述的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包括为实现协同而设置的后台同步系统服务和流程的控制结构。
优选地,所述监控规则元素既定义了用户对流程运行状态的监控,也定义了当前流程的一个节点对另一流程的一个节点运行状态的监控。
优选地,所述数据流转规则元素既定义了同一个流程中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也定义了协同工作的不同流程的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元素由后台交互系统服务实现;所述的历史数据查看元素既包括当前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包括与当前流程协同工作的流程为当前流程提供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软件级模型到代码的转换和部署都是自动完成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所采用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流程状态监控过程中节点元素的状态转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属于计算机软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一种将业务人员使用业务端编程语言定义的业务级协同工作的多个流程模型,自动转换成软件级模型并进一步生成可运行的代码的方法。转换过程中既保留了业务级模型定义的多个流程协同工作的特征,也实现了业务级模型未定义的人机交互和历史数据查看功能。本发明实现业务级模型到软件级模型转换并生成代码的概要步骤如下:(1)业务人员指定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2)生成业务级模型与软件级模型之间的模型转换器;(3)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节点元素转换器生成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4)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业务级流程协同规则元素,由对应的规则元素转换器生成软件级流程协同规则元素;(5)为软件级模型生成人机交互和历史查看元素;(6)由软件级模型生成可运行的代码,自动部署,等待执行。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服务网格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业务协作关系随需而变的动态应用集成中。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到的概念进行说明:
●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业务人员使用业务端编程语言定义,是具有高抽象层次、独立于任何实现技术的模型;
●软件级模型:软件级多流程协同模型的简称;既是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的软件层实现,也是可运行的流程代码在软件层面的抽象;包含了与运行环境、平台等具体实现技术相关的全部知识;
●流程节点元素:包括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和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业务级服务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由Web服务及BPEL的控制结构描述;
●逻辑规则元素:包括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和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定义了不同业务级流程节点之间的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所述的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包括为实现协同而设置的后台同步系统服务和流程的控制结构;
●监控规则元素:包括软件级监控规则元素和业务级监控规则元素;既可以定义用户对流程运行状态的监控,也可以定义当前流程的一个节点对另一流程的一个节点运行状态的监控;
●数据流转规则元素:包括业务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和软件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既可以定义同一个流程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也可以定义协同工作的不同流程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
●节点元素转换器:负责将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转换到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
●逻辑规则转换器:负责将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转换到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
●监控规则转换器:负责将业务级监控规则元素转换到软件级监控规则元素;
●数据流转规则转换器:负责将业务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转换到软件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
●代码生成器:负责将软件级流程协同模型转换到可运行的代码。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的示意图。其步骤如下:
SP1.业务人员指定需要转换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包括业务级流程及定义它们之间协同关系的业务规则;
SP2.初始化介于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与软件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之间的模型转换器;
SP3.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节点元素转换器生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业务级服务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由Web服务及BPEL的控制结构描述;节点元素转换器通过业务级服务动态地选取Web服务;对每一个节点元素,做SP4~SP7;
SP4.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图1中的箭头虚线表示了由逻辑规则定义的业务级协同关系),由逻辑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包括为实现协同而设置的后台同步系统服务(主动同步服务和被动同步服务)和流程的控制结构(如使用循环结构使得当前流程等待协同工作的流程到达同步点);如果逻辑规则定义当前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有一个前驱节点,则在转换生成的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之前插入一个被动同步服务;如果逻辑规则定义当前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有一个后继节点,则在转换生成的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之后插入一个主动同步服务;
SP5.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监控规则元素,由监控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监控规则元素;软件级监控规则元素包括节点状态持久化文件和后台状态迁移服务;监控规则元素(软件级的和业务级的)既可以定义用户对流程运行状态的监控,也可以定义当前流程的一个节点对另一系统流程的一个节点运行状态的监控;
SP6.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由数据流转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软件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既包括Web服务需要的输入、输出变量,也包括对这些变量的持久化;数据流转规则元素(软件级的和业务级的)既可以定义同一个流程中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也可以定义协同工作的不同流程的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
SP7.为当前软件级节点元素生成人机交互元素,并初始化历史查看元素;人机交互元素通过后台交互服务实现;历史查看元素既包括当前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包括与当前流程协同工作的流程为当前流程提供的数据,通过持久化的方式保留流程运行的中间结果;
SP8.由软件级模型转换生成可运行的代码,自动进行部署,将每个流程的当前状态置为“就绪”;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状态监控过程中节点元素的状态转换图,其状态迁移规则如下:
SP1.初始,节点处于“就绪”状态,表示节点可正常运行;
SP2.当前节点的前驱节点变成“完成”状态时,当前节点的状态分为两种:
SP2.1.“等待同步前驱节点”:表示当前节点与其他协同流程的一个或者多个节点具有同步关系,当前节点正在等待前驱节点执行完毕;前驱节点执行完毕后,当前节点的状态变为“等待人机交互”;
SP2.2.“等待人机交互”:表示当前节点需要外部输入,正在等待输入;
SP3.用户进行外部输入时,当前节点的状态变为“人机交互”;
SP4.输入完成,提交,当前节点被执行,其状态变为“运行”;
SP5.节点执行完毕,状态可变为两种:
SP5.1“等待同步后继节点”:表示当前节点与其他协同流程的一个或者多个节点具有同步关系,当前节点正在等待所有后继同步点的完成;后继同步点完成后,当前节点状态变为“结束”;
SP5.2“结束”:当前节点与其他节点不具有同步关系,节点执行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体现在:
1.分离了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和软件级多流程协同模型,每个业务级流程由业务人员使用可视化的业务端编程语言通过拖拽的方式定义,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业务规则表示,业务人员不需要了解底层具体的实现细节,软件开发人员只需关注于业务级模型到软件级模型及代码的转换,而不需要具有业务领域知识,体现了“关注分离”原则;同时,转换生成的代码是完全可运行的,并且会自动部署,降低了对使用者的要求;
2.模型转换器在业务级模型和软件级模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只需扩展模型转换器即可为生成的软件级模型和代码增加新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3.当业务级流程或者流程之间的协同关系发生变化时,只需重新执行模型转换即可自动生成相应的软件级模型及代码,不需要软件开发人员重新做任何编码,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
4.转换生成的多个软件级流程是自治的,即每一个流程都可以独立启动并且与其他流程协同运行;
5.从业务用户的角度对流程进行监控,即监控的对象是业务级流程元素节点,而不是BPEL流程的元素节点,从而流程的当前协作运行状态对业务用户是可理解的。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服务网格环境下的企业计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业务协作关系随需而变的动态应用集成中,属于计算机软件领域。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
将所述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透明地转换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模型,并进一步生成可运行的代码;
其中所述软件级模型及代码保留了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定义的流程协同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级模型及代码还实现了业务级模型未定义的人机交互和历史数据查看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使用可视化的业务端编程语言通过拖拽的方式来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协同特征是指通过使用平台无关的业务规则定义的多个业务级流程之间的协作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规则包括逻辑规则、监控规则和数据流转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是具有高抽象层次、平台无关的、独立于任何实现技术的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级模型包含了与运行环境、平台等具体实现技术相关的全部知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是根据当前执行节点的状态和需要的输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数据查看包括查看当前流程执行过程中自己产生的数据,也包括查看与当前流程协同工作的流程为当前流程提供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平台无关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透明地转换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模型的步骤包括:
指定需要转换的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SP1);
初始化介于业务级多流程协同模型与软件级模型之间的模型转换器(SP2);
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节点元素转换器生成平台相关的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SP3);
针对每一个节点元素,执行以下处理:
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由逻辑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SP4);
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监控规则元素,由监控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监控规则元素(SP5);
从业务级模型中提取出与当前节点元素相关的业务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由数据流转规则转换器生成软件级数据流转规则元素(SP6);
为当前软件级节点元素生成人机交互元素,并初始化历史数据查看元素(SP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一步生成可运行的代码的步骤包括:将软件级模型转换为可运行的代码,进行部署,将每个流程的当前状态置为“就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级流程节点元素由业务级服务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所述软件级流程节点元素由Web服务及BPEL的控制结构描述;节点元素转换器通过业务级服务动态地选取Web服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级逻辑规则元素定义了不同业务级流程节点之间的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所述的软件级逻辑规则元素包括为实现协同而设置的后台同步系统服务和流程的控制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规则元素既定义了用户对流程运行状态的监控,也定义了当前流程的一个节点对另一流程的一个节点运行状态的监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转规则元素既定义了同一个流程中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也定义了协同工作的不同流程的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元素由后台交互系统服务实现;所述的历史数据查看元素既包括当前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包括与当前流程协同工作的流程为当前流程提供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级模型到代码的转换和部署都是自动完成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016791A CN101004800A (zh) | 2006-01-20 | 2006-01-20 | 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6100016791A CN101004800A (zh) | 2006-01-20 | 2006-01-20 | 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04800A true CN101004800A (zh) | 2007-07-25 |
Family
ID=38703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016791A Pending CN101004800A (zh) | 2006-01-20 | 2006-01-20 | 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004800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7754A (zh) * | 2010-09-14 | 2011-01-26 | 北京大学 | 一种服务化业务流程中人机交互方法 |
CN102547776A (zh) * | 2012-01-10 | 2012-07-04 | 南京邮电大学 | 基于模型驱动和进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转换方法 |
CN102722435A (zh) * | 2012-05-25 | 2012-10-10 | 浙江工商大学 | 一种从uml软件模型到排队网络模型的转换方法 |
CN104408573A (zh) * | 2014-12-03 | 2015-03-11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业务模式的异构业务流程整合方法 |
CN105975269A (zh) * | 2016-05-03 | 2016-09-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流程模型的需求验证方法 |
CN106528152A (zh) * | 2016-10-25 | 2017-03-22 | 合肥东上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型驱动软件开发的信息系统 |
CN106528112A (zh) * | 2016-10-25 | 2017-03-22 | 合肥东上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型驱动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
CN109313739A (zh) * | 2016-06-21 | 2019-02-05 |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过程可视化平台 |
CN112052012A (zh) * | 2020-08-31 | 2020-12-0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xslt和xsd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和设备 |
-
2006
- 2006-01-20 CN CNA2006100016791A patent/CN10100480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57754A (zh) * | 2010-09-14 | 2011-01-26 | 北京大学 | 一种服务化业务流程中人机交互方法 |
CN102547776A (zh) * | 2012-01-10 | 2012-07-04 | 南京邮电大学 | 基于模型驱动和进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转换方法 |
CN102547776B (zh) * | 2012-01-10 | 2015-10-07 | 南京邮电大学 | 基于模型驱动和进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转换方法 |
CN102722435A (zh) * | 2012-05-25 | 2012-10-10 | 浙江工商大学 | 一种从uml软件模型到排队网络模型的转换方法 |
CN102722435B (zh) * | 2012-05-25 | 2015-04-08 | 浙江工商大学 | 一种从uml软件模型到排队网络模型的转换方法 |
CN104408573A (zh) * | 2014-12-03 | 2015-03-11 | 复旦大学 | 一种基于业务模式的异构业务流程整合方法 |
CN105975269A (zh) * | 2016-05-03 | 2016-09-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流程模型的需求验证方法 |
CN105975269B (zh) * | 2016-05-03 | 2019-03-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流程模型的需求验证方法 |
CN109313739A (zh) * | 2016-06-21 | 2019-02-05 | 亚马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过程可视化平台 |
CN106528152A (zh) * | 2016-10-25 | 2017-03-22 | 合肥东上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型驱动软件开发的信息系统 |
CN106528112A (zh) * | 2016-10-25 | 2017-03-22 | 合肥东上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模型驱动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
CN112052012A (zh) * | 2020-08-31 | 2020-12-0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xslt和xsd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和设备 |
CN112052012B (zh) * | 2020-08-31 | 2022-11-1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xslt和xsd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和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04800A (zh) | 支持业务级多流程协同运行的模型转换方法 | |
Kaveh et al. | Deadlock detection in distribution object systems | |
CN104360859A (zh) | 一种可视化的服务开发方法和系统 | |
CN111124379B (zh) | 页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de_Almeida Monte-Mor et al. | Applying MDA approach to creat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 |
Ziegenbein et al. | SPI-a system model for heterogeneously specified embedded systems | |
Fayad |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uting surveys' electronic symposium on object-oriented application frameworks | |
Affes et al. | A methodology for inserting clock-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ransaction-level models of systemon-chips | |
Chang et al. | Workflow process defini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commerce | |
Park et al. | Design phase analysis of software performance using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 |
Fernandes et al. | From use cases to objects: an industrial information systems case study analysis | |
Ramesh et al. | A toolset for model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GALS systems | |
Luyten et al. | Task modeling for ambient intelligent environments: design support for situated task executions | |
US7712060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assertion libraries in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 |
Krogstie | Modelling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 |
Jäger | Generating tools from graph-based specifications | |
CN103176830A (zh) | 基于类图和活动图相结合生成c++代码的方法 | |
Walsh et al. | A domain model for dynamic system reconfiguration | |
Di Beneditto et al. | A declarative approach for software compositional reconfiguration | |
Aagedal et al. | ODP-based QoS-support in UML | |
Raneburger et al. | An iterative and incremental process for interaction design through automated GUI generation | |
Stankovic et al. | Exploiting prescriptive aspects: a design time capability | |
Hammer | Component-based architecting for distributed real-time systems: How to achieve composability? | |
Zhao et al. | Architecture design of a distributed workflow platform based on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 |
Liehr et al. | An XML based simulation method for extended queuing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