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999338A -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999338A
CN100999338A CN 200610151219 CN200610151219A CN100999338A CN 100999338 A CN100999338 A CN 100999338A CN 200610151219 CN200610151219 CN 200610151219 CN 200610151219 A CN200610151219 A CN 200610151219A CN 100999338 A CN100999338 A CN 100999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ctrolemma
water outlet
littl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12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HuaAi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SHUANGLO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SHUANGLO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SHUANGLO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101512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9993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0999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999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发电机内冷水水质不合格,空心铜导线腐蚀现象的问题。它的进水管的第二出水口与转子流量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法兰连通,第一法兰的上下法兰盘之间装有逆止阀。5%-10%内冷水从装置的入口进入经过装置入口阀、入口压力表、逆止阀、转子流量计、分别流入除离子器、电膜微碱化器或除氧器,经处理后的内冷水经过树脂捕捉器、装置出口阀、出口压力表返回发电机内冷水箱。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内冷水的电导率最低、溶解氧最少、pH值适中,铜离子含量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发电机的绝缘性,运行周期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水内冷发电机具有单机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因此,在大型发电机组中得到广泛应用。水内冷发电机组因内冷水水质差所引起的事故不胜枚举,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国内外对内冷水水质和铜的腐蚀机理及防腐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结论:a.内冷水电导率越低,电气绝缘性能越好,不会发生电气闪络等绝缘故障;b.铜腐蚀的根本原因是内冷水中存在着溶解氧和溶解二氧化碳,此外在腐蚀过程中产生的二价铜离子对腐蚀有加速作用;c.腐蚀产物进入内冷水,在定子线棒中被发电机磁场阻挡而沉积,可能导致空心导线逐渐被铜腐蚀产物堵塞或通流面积减小,引起发电机线圈温度上升,甚至烧损。
水内冷发电机空芯导线一般使用工业纯铜制造的。纯铜在不含氧的水中的腐蚀速度是很低的,仅有10-4g/(m2·h)的数量级。由于补入发电机内冷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溶解氧,使水呈微酸性,并且在有氧时,铜的腐蚀速率就大大地增加。这就是由于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破坏了铜表面的保护膜,随着机组运行时间越长,铜的溶出量逐渐增加。当发现内冷水系统含铜量上升速度较快并且较高,就说明定子线棒内的内冷水系统发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腐蚀后的铜管表面露出基体铜合金的颜色,但无金属光泽,表面基本平整或略有凹凸不平,管壁明鲜减薄,呈均匀腐蚀的形貌。
另外,电化学腐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铜的腐蚀产物在低电位处发生堆积现象,腐蚀产物只有少量附着在腐蚀部位的管壁表面上,大部分都从管壁脱落而进入冷却介质中。在定子线棒中被发电机磁场阻挡而沉积,从而导致空芯导线逐渐被铜氧化物堵塞或通流面积变小,引起定子线圈温度升高,尤其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有些铜垢剥落下来可能堵塞线棒流通部分,使被堵线圈或者铁芯温度升高甚至烧毁。其危害有两点:①通常铜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增高而急速增大。因此,线圈温度升高,会导致铜的加速腐蚀。②如不及早控制,将会造成发电机线棒局部过热而损坏,严重者绝缘击穿造成接地事故。因此,控制铜的腐蚀,防止铜腐蚀产物的沉积是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目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为双台小混床法、向内冷水补加凝结水法、加缓蚀剂法(包括MBT法与BTA法)、单台小混床RNa+ROH法、一级除盐法、旁路小混床+微碱化处理法。
双台小混床法在原有RH+ROH小混床基础上,并列增设一套RNa+ROH小混床。它的缺陷为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操作麻烦,特别是经常出现电导率的超标报警现象。在RNa+ROH运行状态,如果补充水水质不良,将会有大量Na+短时泄漏,导致内冷水电导率快速上升,这样会使泄漏电流和损耗增加,严重时还会发生电气闪络,破坏内冷水的正常循环,甚至损坏设备。
向内冷水补加凝结水法存在的问题是:敞开式内冷水系统容易使氨气挥发、二氧化碳溶解,使内冷水pH值降低。由于凝结水电导率不稳定,易使系统安全性更差。若采用此法,为保持内冷水箱水量平衡,必须放掉水箱中的一部分水。这部分水如排掉,损失大,若回收至凝汽器,铜导线的腐蚀产物会被带入锅炉给水系统,造成热力系统结铜垢。再者,凝结水中含有的铵离子易引起氨蚀。凝结水在机组启动、凝汽器热交换管泄漏等阶段水质不稳定,存在着向内冷水引入杂质的危险。
MBT法由于其在低温纯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加热溶解时须添加NaOH。机组运行过程补加MBT,使得内冷水电导率发生较大变化。党内冷水PH受控其中CO2影响而降低时,会使MBT析出。在PH低、系统漏气的情况下,MBT易形成沉淀,影响保护膜的形成,造成铜线散热不良或者发生空心铜导线堵塞事故。
BTA法采用苯并三唑(简称为BTA)作发电机铜导线的缓蚀剂。其应用有:单纯的BTA法、BTA+乙醇胺(EA)法、BTA+NaOH法、BTA+NH3法和BTA复合缓蚀剂法。BTA能在基体表面与Cu+络合形成Cu/Cu2O/CuBTA多聚物透明保护膜,并于同表面结合牢固,阻止溶解氧向基体铜扩散,防止Cu+进一步被氧化。但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BTA加入内冷水水箱后,容易造成局部浓度及电导率过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混合均匀。BTA在内冷水的浓度检测较困难,不便于对其加药量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另外BTA对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污染作用,因此内冷水电导率只能通过换水来解决。也有资料报导,采用BTA法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铜含量出现上升,这可能与保护膜脱落有关。
单台小混床RNa+ROH法存在着水质电导率容易上升,氧腐蚀未能彻底根绝的问题。
一级除盐法运行周期较长、水质电导率容易上升,氧腐蚀未能彻底根绝的问题。
旁路小混床+微碱化处理法在发电机运行温度下,内冷水最佳pH值为7.6~9.0。因此,通过对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处理,将pH值提高到7.0以上,使发电机铜导线进入稳定区,可以达到减缓腐蚀的目的。微碱性处理法的优点是:(1)内冷水系统对空气的侵入不敏感,在pH为7.6~9.0时,含氧量对铜腐蚀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2)由于加入了微量氢氧化钠,使得整个系统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二氧化碳对pH的影响较小,短时的密封失效对系统的影响不会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发电机内冷水水质不合格,空心铜导线腐蚀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与装置,适用于火电、水电、核电等各类电站机组的发电机冷却水处理,包括定子冷却水和转子冷却水的处理。装置利用进口的除氧树脂除去内冷水中的溶解氧并同时利用阴阳树脂去除内冷水中残留的阴阳离子,净化水质降低电导率,同时在电场和双极膜的作用下:水和催化树脂反应生成微量的碱性物质。这样,通过自动调节电场强度,使内冷水pH值为7.605~10.31;电导率为0~2.00us/cm。本发明的装置进水口与水冷器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内冷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由由装有进水压力表1、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3的第一进水管4、第一法兰5、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第二法兰8、第二进水管9、进水口装有第三阀门10和第三法兰11及出水口装有第四法兰13和第四阀门14的第一除离子器12、进水口装有第五阀门15和第五法兰16及出水口装有第六法兰18和第六阀门19的电膜微碱化器17、进水口装有第七阀门20和第七法兰21及出水口装有第八法兰23和第八阀门24的第二除离子器22、入水取样门25、进水取样管26、检测仪表箱27、第一出水管28、出水取样管29、出水取样管30、连接管31、排水阀门32、树脂捕捉器33和装有出水压力表34、第九阀门35和第十阀门36的第二出水管37组成;进水管4的第二出水口39与转子流量计7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法兰5连通,第一法兰5的上下法兰盘之间装有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法兰8连通,第二进水管9的出水口与第一除离子器12、电膜微碱化器17和第二除离子器22的进水口连通,第一除离子器12、电膜微碱化器17和第二除离子器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28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管28的第二出水口41与树脂捕捉器33的进水口连通,树脂捕捉器33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37的第一进水口46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出水口38与进水取样管26的进水口通过入水取样阀门25连通,进水取样管26的出水口与检测仪表箱27的第一进水口43连通,第一出水管28的第一出水口40与出水取样管29的进水口通过出水取样阀门30连通,出水取样管29的出水口与检测仪表箱27的第二进水口44连通,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与连接管31的进水口连通,连接管31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37的第二进水口45连接。
本发明发电机内冷水除氧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与上述装置不同的是用除氧器代替了第二除离子器22。
本发明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处理内冷水的方法步骤如下:一、内冷水由第一进水管4流入第二阀门3,调整装置的第二阀门3,控制内冷水在装置中流量在0.8~1.0t/h之间;二、内冷水由第二阀门3流过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第二法兰8,流入第二进水管9;三、内冷水再由第二进水管9分别流入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电膜微碱化器17,再汇流到第一出水管28,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电导率为0~2.00us/cm和PH为7.605~10.31;四、内冷水再由第一出水管28流经出水取样管29、树脂捕捉器33、第十阀门36流入第二出水管37,由第二出水管37流出装置。
本发明发电机内冷水除氧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处理内冷水的方法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三中内冷水再由第二进水管9分别流入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电膜微碱化器17和除氧器,再汇流到第一出水管28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本装置利用精选树脂吸附水中的阴阳离子和去除二氧化碳,同时在电场和催化树脂的作用下,去除溶解氧,生成微量的碱性物质。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如下:
一、除离子(二氧化碳)过程:
Cu2++2H-R→Cu-2R+2H+
CO2+H2O→H2CO3→HCO- 3+H+
HCO- 3+OH-R→HCO3-R+OH-
2H++OH-→H2O
二、除溶解氧过程:
O2+NH-R-NH→OH-R-OH+N2或:O2+2H2→(催化树脂)2H2O
三、微碱化过程:
H2O+Na+-R→(电场作用下)H-R+NaOH
这样,除去水中的阴阳离子、二氧化碳和溶解氧,实现内冷水为碱性工况,彻底防止了二氧化碳和溶解氧对铜的腐蚀,真正达到内冷水高绝缘和无腐蚀的目的。
因为纯水在电场的作用下只能电离出很少量的H+和HO-所以在电膜微碱化器的电极部分使用了双极膜来加速电离,双极膜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向水中释放出H+和HO-。H+把Na型树脂转换成H型树脂释放出Na+,Na+与水中的HO-反应从而生成NaOH释放到水中,由于NaOH属于强碱,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从而提高PH值。而且NaOH不会对发电机内冷水带来其它影响。反应方程式如下:
H++Na-R=H-R+Na+
Na++OH-=NaOH
本发明在线检测内冷水和装置出口的电导率、pH值和溶解氧,全自动调节内冷水水质,实现了内冷水电导率最低、溶解氧最低、pH值合适,铜离子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发电机的绝缘性,达到近乎完美的内冷水工况,彻底地解决了内冷水腐蚀,对发电机长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本发明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内冷水的电导率最低、溶解氧最少、pH值适中,铜离子含量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发电机的绝缘性,运行周期长的优点。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装置在发电系统中连接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四中双极膜装置17-10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检测仪表箱27的水路连接示意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检测仪表箱27的水路连接示意图,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检测仪表箱27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中检测仪表箱27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进水口与水冷器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内冷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它由装有进水压力表1、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3的第一进水管4、第一法兰5、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第二法兰8、第二进水管9、进水口装有第三阀门10和第三法兰11及出水口装有第四法兰13和第四阀门14的第一除离子器12、进水口装有第五阀门15和第五法兰16及出水口装有第六法兰18和第六阀门19的电膜微碱化器17、进水口装有第七阀门20和第七法兰21及出水口装有第八法兰23和第八阀门24的第二除离子器22、入水取样门25、进水取样管26、检测仪表箱27、第一出水管28、出水取样管29、出水取样管30、连接管31、排水阀门32、树脂捕捉器33和装有出水压力表34、第九阀门35和第十阀门36的第二出水管37组成;进水管4的第二出水口39与转子流量计7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法兰5连通,第一法兰5的上下法兰盘之间装有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法兰8连通,第二进水管9的出水口与第一除离子器12、电膜微碱化器17和第二除离子器22的进水口连通,第一除离子器12、电膜微碱化器17和第二除离子器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28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管28的第二出水口41与树脂捕捉器33的进水口连通,树脂捕捉器33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37的第一进水口46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出水口38与进水取样管26的进水口通过入水取样阀门25连通,进水取样管26的出水口与检测仪表箱27的第一进水口43连通,第一出水管28的第一出水口40与出水取样管29的进水口通过出水取样阀门30连通,出水取样管29的出水口与检测仪表箱27的第二进水口44连通,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与连接管31的进水口连通,连接管31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37的第二进水口45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6和图8)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仪表箱27的内部由转子流量计27-3、电导率发送器27-4、PH发送器27-5、智能控制器27-6、二合一仪表27-7、电源27-8组成;内冷水由检测仪表箱27的进水口进入,流经转子流量计27-3、电导率发送器27-4、PH发送器27-5,再由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流出;内冷水由检测仪表箱27的电源27-8输出端分别与智能控制器27-6和二合一仪表27-7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智能控制器27-6的电源输出端与电膜微碱化器17的接线盒17-1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3)本实施方式的电膜微碱化器17由组成简体17-1、树脂更换孔17-2、树脂更换孔盖17-3、进水水帽17-4、出水水帽17-5、进水管17-6、出水管17-7、上固定套17-8、下固定套17-9、双极膜装置17-10和接线盒17-11组成;第五法兰16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的上部与上固定套17-8垂直方向的孔17-12固定连接,进水管17-6伸入筒体17-1的中下部,进水管17-6的下部与进水水帽17-4螺纹连接,出水管17-7的进水端与上固定套17-8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17-7的出水端与第六法兰18连通,上固定套17-8与下固定套17-9螺纹连接,下固定套17-9与出水水帽17-5连接,筒体17-1的上部与下固定套17-9的下部固定连接,双极膜装置17-10套在进水管17-6上并与进水管17-6的中部固定连接,双极膜装置17-10的中心线与进水管17-6的中心线重合,接线盒17-11与筒体17-1的中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筒体17-1的底部与树脂更换孔17-2连通,树脂更换孔盖17-3密封在树脂更换孔17-2上,双极膜装置17-10的正极与接线盒17-11的正极电连接,双极膜装置17-10的负极与接线盒17-11的负极电连接。本实施方式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方式中双极膜装置17-10形状为圆筒形,它由中间带有通孔的上固定盘17-10-1、中间带有通孔的下固定盘17-10-2、阳极17-10-3、隔板17-10-4、内层双电极膜17-10-5、外层双电极膜17-10-6和阴极17-10-7组成;以双极膜装置17-10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阳极17-10-3、内层双电极膜17-10-5、阴极17-10-7、外层双电极膜17-10-6、外层阳极17-10-4;阳极17-10-3、隔板17-10-4、内层双电极膜17-10-5、外层双电极膜17-10-6和阴极17-10-7的上端面与上固盘17-10-1固定连接;阳极17-10-3、隔板17-10-4、内层双电极膜17-10-5、外层双电极膜17-10-6和阴极17-10-7与下固定盘17-10-2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不同的是第一除离子器12和第二除离子器22中装有H型树脂和OH型树脂,H型树脂和OH型树脂的质量比为0.2~1.5∶1。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中H型树脂和OH型树脂的质量比为1∶1。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H型树脂和OH型树脂可以净化水质,除去水中的Cu离子等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不同的是电膜微碱化器17内装有强碱型交换树脂;强碱型交换树脂为Na型树脂或k型树脂。其它组成或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是提高内冷水得PH值,使内冷水的PH为7.605~10.31。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中电膜微碱化器17内装有Na型树脂。其它组成或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Na型树脂失效后可用NaOH或NaCl再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不同的是用除氧器代替了第二除离子器22。其它组成或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中除氧器内装有钯树脂催化剂。其它组成或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本实施方式除去内冷水中的溶解氧。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参见图7和图9)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九和十不同的是检测仪表箱27内采用三合一仪表27-9代替二合一仪表27-7,并且增加了氧电极27-10;内冷水由检测仪表箱27的进水口进入,流经转子流量计27-3、电导率发送器27-4、氧电极27-10、PH发送器27-5,再由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流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九和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中处理水的方法的步骤如下:一、内冷水由第一进水管4流入第二阀门3,调整装置的第二阀门3,控制内冷水在装置中的流量在0.8~1.0t/h之间;二、内冷水由第二阀门3流过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第二法兰8,流入第二进水管9;三、内冷水再由第二进水管9分别流入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电膜微碱化器17,再汇流到第一出水管28,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电导率为0-2.00us/cm和PH值为7.605~10.31;四、内冷水再由第一出水管28流经出水取样管29、树脂捕捉器33、第十阀门36流入第二出水管37,由第二出水管37流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智能控制器27-6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利用在线仪表检测内冷水的水质,当电导率或PH值低于给定值时,智能控制器27-6开始给电膜微碱化器17供电,这时电膜微碱化器17处于工作状态并产生碱性物质进入内冷水从而提高内冷水的PH值;当电导和PH值高于或等于给定值时,智能控制器自动停止给电膜微碱化器17供给电,这时电膜微碱化器17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来维持内冷水的电导率。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和十三不同的是在步骤三中内冷水再由第二进水管9分别流入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电膜微碱化器17和除氧器,再汇流到第一出水管28。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和十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中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的是在步骤三中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电导率为1.00us/cm。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中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的是在步骤三中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电导率为1.50us/cml。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中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的是在步骤三中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PH值为8.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中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的是在步骤三中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PH值为9.0。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三和十四不同。
本发明与目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对比实验结果,参见表1。
表1
模式项目 国家标准DL/T801--2002 加铜缓蚀剂 小混床处理 开放式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
出水水质 PH值(25℃) 7.0-9.0 6.0-7.5 5.9-6.5 <6.5 7.0-9.0之间任意选择 7.0-9.0之间任意选择
电导率(uS/cm) ≤2 1-10 <0.5 <5 0--2uS/cm之间任意选择 0--2uS/cm之间任意选择
Cu2+(ug/l) ≤40 20-200 20-200 20-100 ≤10 ≤5
溶解氧(ug/l) ≤30 8000 8000 8000 8000 ≤20
运行周期 3个月 两年以上 两年以上
安全性 一般 一般
节水性 一般
  综合评价   较差   较差     差     优     优
由表1可见,本发明达到最好除氧效果,内冷水溶解氧小于30ug/l。内冷水pH值为7.605~10.31。电导率为0~2.00us/cm,Cu<5ug/l,实现最佳绝缘、防腐目的,本发明的运行周期长(二年以上),处理效果更好。出、入口(内冷水)pH值、电导率和溶解氧在线检测,确保发电机安全和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的进水口与水冷器的出水口连通,出水口与内冷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它由装有进水压力表(1)、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3)的第一进水管(4)、第一法兰(5)、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第二法兰(8)、第二进水管(9)、进水口装有第三阀门(10)和第三法兰(11)及出水口装有第四法兰(13)和第四阀门(14)的第一除离子器(12)、进水口装有第五阀门(15)和第五法兰(16)及出水口装有第六法兰(18)和第六阀门(19)的电膜微碱化器(17)、进水口装有第七阀门(20)和第七法兰(21)及出水口装有第八法兰(23)和第八阀门(24)的第二除离子器(22)、入水取样门(25)、进水取样管(26)、检测仪表箱(27)、第一出水管(28)、出水取样管(29)、出水取样管(30)、连接管(31)、排水阀门(32)、树脂捕捉器(33)和装有出水压力表(34)、第九阀门(35)和第十阀门(36)的第二出水管(37)组成;进水管(4)的第二出水口(39)与转子流量计(7)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法兰(5)连通,第一法兰(5)的上下法兰盘之间装有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法兰(8)连通,第二进水管(9)的出水口与第一除离子器(12)、电膜微碱化器(17)和第二除离子器(22)的进水口连通,第一除离子器(12)和第二除离子器(22)内装有H型树脂和OH型树脂,第一除离子器(12)、电膜微碱化器(17)和第二除离子器(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28)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管(28)的第二出水口(41)与树脂捕捉器(33)的进水口连通,树脂捕捉器(33)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37)的第一进水口(46)连通,进水管的第一出水口(38)与进水取样管(26)的进水口通过入水取样阀门(25)连通,进水取样管(26)的出水口与检测仪表箱(27)的第一进水口43()连通,第一出水管(28)的第一出水口(40)与出水取样管(29)的进水口通过出水取样阀门(30)连通,出水取样管(29)的出水口与检测仪表箱(27)的第二进水口(44)连通,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与连接管(31)的进水口连通,连接管(31)的出水口通过排水阀门(32)与第二出水管(37)的第二进水口(4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仪表箱(27)的内部由转子流量计(27-3)、电导率发送器(27-4)、PH发送器(27-5)、智能控制器(27-6)、二合一仪表(27-7)、电源(27-8)组成;检测仪表箱(27)的进水口进入,流经转子流量计(27-3)、电导率发送器(27-4)、PH发送器(27-5),再由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流出;内冷水由检测仪表箱(27)的电源(27-8)输出端分别与智能控制器(27-6)和二合一仪表(27-7)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智能控制器(27-6)的电源输出端与电膜微碱化器(17)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膜微碱化器(17)由组成筒体(17-1)、树脂更换孔(17-2)、树脂更换孔盖(17-3)、进水水帽(17-4)、出水水帽(17-5)、进水管(17-6)、出水管(17-7)、上固定套(17-8)、下固定套(17-9)、双极膜装置(17-10)和接线盒(17-11)组成;第五法兰(16)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的上部与上固定套(17-8)垂直方向的孔(17-12)固定连接,进水管(17-6)伸入筒体(17-1)的中下部,进水管(17-6)的下部与进水水帽(17-4)螺纹连接,出水管(17-7)的进水端与上固定套(17-8)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17-7)的出水端与第六法兰(18)连通,上固定套(17-8)与下固定套(17-9)螺纹连接,下固定套(17-9)与出水水帽(17-5)连接,筒体(17-1)的上部与下固定套(17-9)的下部固定连接,双极膜装置(17-10)套在进水管(17-6)上并与进水管(17-6)的中部固定连接,双极膜装置(17-10)的中心线与进水管(17-6)的中心线重合,接线盒(17-11)与筒体(17-1)的中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筒体(17-1)的底部与树脂更换孔(17-2)连通,树脂更换孔盖(17-3)密封在树脂更换孔(17-2)上,双极膜装置(17-10)的正极与接线盒(17-11)的正极电连接,双极膜装置(17-10)的负极与接线盒(17-11)的负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双极膜装置(17-10)形状为圆筒形,它由中间带有通孔的上固定盘(17-10-1)、中间带有通孔的下固定盘(17-10-2)、阳极(17-10-3)、隔板(17-10-4)、内层双电极膜(17-10-5)、外层双电极膜(17-10-6)和阴极(17-10-7)组成;以双极膜装置(17-10)垂直方向的中心线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阳极(17-10-3)、内层双电极膜(17-10-5)、阴极(17-10-7)、外层双电极膜(17-10-6)、外层阳极(17-10-4);阳极(17-10-3)、隔板(17-10-4)、内层双电极膜(17-10-5)、外层双电极膜(17-10-6)和阴极(17-10-7)的上端面与上固盘(17-1 0-1)固定连接;阳极(17-10-3)、隔板(17-10-4)、内层双电极膜(17-10-5)、外层双电极膜(17-10-6)和阴极(17-10-7)与下固定盘(17-1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3和4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膜微碱化器(17)内装有强碱型交换树脂;强碱型交换树脂为Na型树脂或k型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2、3和4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氧器代替了第二除离子器(22),除氧器内装有钯树脂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仪表箱(27)内采用三合一仪表(27-9)代替二合一仪表(27-7),同时增加了氧电极(27-10);内冷水由检测仪表箱(27)的进水口进入,流经转子流量计(27-3)、电导率发送器(27-4)、氧电极(27-10)、PH发送器(27-5),再由检测仪表箱(27)的出水口流出。
8、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处理内冷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水的方法的步骤如下:一、内冷水由第一进水管(4)流入第二阀门(3),调整装置的第二阀门(3),控制内冷水在装置中流量在0.8~1.0t/h之间;二、内冷水由第二阀门(3)流过逆止阀(6)、转子流量计(7)、第二法兰(8),流入第二进水管(9);三、内冷水再由第二进水管(9)分别流入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电膜微碱化器(17),再汇流到第一出水管28,通过智能控制器(27-6)控制内冷水的电导率为0-2.00us/cm和PH值为7.605~10.31;四、内冷水再由第一出水管(28)流经出水取样管(29)、树脂捕捉器(33)、第十阀门(36)流入第二出水管(37),由第二出水管(37)流出装置。
9、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处理内冷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器(27-6)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利用在线仪表检测内冷水的水质,当电导率或PH值低于给定值时,智能控制器(27-6)开始给电膜微碱化器(17)供电,这时电膜微碱化器(17)处于工作状态并产生碱性物质进入内冷水从而提高内冷水的PH值;当电导和PH值高于或等于给定值时,智能控制器自动停止给电膜微碱化器(17)供给电,这时电膜微碱化器(17)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在此过程中利用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来维持内冷水的电导率。
10、利用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处理内冷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内冷水再由第二进水管(9)分别流入第一除离子器(12)或第二除离子器(22)、电膜微碱化器(17)和除氧器,再汇流到第一出水管(28)。
CN 200610151219 2006-12-29 2006-12-29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0999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51219 CN100999338A (zh) 2006-12-29 2006-12-29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151219 CN100999338A (zh) 2006-12-29 2006-12-29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999338A true CN100999338A (zh) 2007-07-18

Family

ID=38258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151219 Pending CN100999338A (zh) 2006-12-29 2006-12-29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99933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3191B (zh) * 2008-09-05 2010-06-02 武汉大学 一种循环冷却水纳滤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的方法
CN104925992A (zh) * 2015-06-11 2015-09-23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防腐方法
CN106997213A (zh) * 2017-03-23 2017-08-01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除氧器自动调节排氧浓度系统的运行方法
CN116937896A (zh) * 2023-09-19 2023-10-24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开启式空气冷却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3191B (zh) * 2008-09-05 2010-06-02 武汉大学 一种循环冷却水纳滤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的方法
CN104925992A (zh) * 2015-06-11 2015-09-23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防腐方法
CN106997213A (zh) * 2017-03-23 2017-08-01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除氧器自动调节排氧浓度系统的运行方法
CN116937896A (zh) * 2023-09-19 2023-10-24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开启式空气冷却器
CN116937896B (zh) * 2023-09-19 2023-12-05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开启式空气冷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43954B (zh)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水质调节方法及监测控制系统
CN1896009B (zh) 双水内冷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水质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0999338A (zh)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或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EP2429956B1 (en) Scaling, deposition and general copper corrosion elimination in closed cooling water systems
CN200995972Y (zh) 发电机内冷水电膜微碱化处理装置
CN105948330B (zh) 发电机内冷水膜净化碱化控制处理装置
CN1126231C (zh)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微循环缓释调控方法及其监控系统
CN104591437B (zh) 发电机内冷水纳滤微碱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326366B (zh) 一种缓蚀剂用于改善空冷循环水系统铝-碳钢电偶腐蚀的用途
CN101898812A (zh)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的处理方法
CN104925992A (zh)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防腐方法
CN201530735U (zh) 发电机内冷水微碱性净化处理装置
CN212609683U (zh) 一种基于分床edi的发电机内冷水处理装置
CN1354547A (zh)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铵化模糊调控方法及其监测控制系统
CN113794334A (zh) 一种快速降低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溶氧装置及方法
CN105174377A (zh)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用树脂交换器
CN112573615A (zh) 一种核级内冷水树脂的研制工艺
CN203845881U (zh) 发电机内冷水除氧装置
CN215855467U (zh)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系统
CN1323034C (zh) 发电机定冷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3295282U (zh) 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防腐装置
CN205999160U (zh) 发电机内冷水膜净化碱化控制处理装置
CN204417251U (zh) 内冷水纳滤微碱化处理装置
CN201678481U (zh) 发电机内冷水催化除氧净化装置
JP2007283228A (ja) 電気脱イオ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GUOHUAAID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RBIN SHUANGLO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6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627

Address after: Room B2-603, 9 hospital building, car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044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GuoHuaAiD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lan District of Heilongjiang city of Harbin Province three Street No. 1 post encoding: 150024

Applicant before: Harbin Shuanglo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