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6125C -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6125C
CN100596125C CN200610094496A CN200610094496A CN100596125C CN 100596125 C CN100596125 C CN 100596125C CN 200610094496 A CN200610094496 A CN 200610094496A CN 200610094496 A CN200610094496 A CN 200610094496A CN 100596125 C CN100596125 C CN 1005961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network
bgf
media stream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94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3475A (zh
Inventor
丁晓强
简海燕
孟庆锋
苏炜
刘慈
文楷
黄福清
薛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94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6125C/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643 priority patent/WO200800321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3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3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61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612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64NAT traversal for a higher-layer protocol,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不同用户地址重叠导致网络中的边界网关功能实体不能正确转发媒体流的问题;该方法将用户发送的媒体流传送到网络中的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所述BGF实体根据能够识别所述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媒体流中的源地址信息,匹配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并且绑定有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的媒体映射关系确定转发媒体流的端口;以及BGF通过确定的端口转发所述媒体流。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网络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IM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组织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IMS使用SIP呼叫控制机制来创建、管理和终结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业务。这种多媒体通信不仅仅是简单的视音频通信,还包括即时消息、同址浏览、协同工作、流媒体等等业务,特别是新通信方式和传统语音融合的业务,可以说IMS提供了业务融合的基础。
IMS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各种接入技术的广泛适应性。目前3GPP提出的IMS能够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由于IMS与接入技术的无关性,3GPP和ITU-T等标准化组织都在研究扩展IMS的能力,以适应固定终端在呼叫流程和鉴权能力方面相对移动终端的不同,增强在接入安全和QoS方面的能力,支持包括固网在内的多种接入技术,构造固网和移动网融合的公共核心网。
由于当前公网地址的匮乏性,当前网络使用的大量用户是使用私网地址的,为了扩大IMS网络的应用范围,需要解决网络地址转换NAT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NAT转换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NAT/ALG方式
普通NAT设备只处理IP头以及TCP/UDP头,不处理携带的数据,NAT/ALG方式需要对消息净荷中的IP地址信息进行处理,如图1示。NAT/ALG方式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不能识别加密后的报文内容,所以必须保证报文采用明文传送,这使得报文在公网中传送时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2、MIDCOM方式
如图2所示,与NAT/ALG不同的是,MIDCOM的框架结构是采用可信的第三方(MIDCOM Agent)对Middlebox(NAT/FW)进行控制的机制,应用业务识别的智能也由Middlebox转移到外部的MIDCOM Agent上,因此应用协议对Middlebox是透明的。
3、STUN方式
私网接入用户通过某种机制预先得到其地址对应在出口NAT上的对外地址,然后在报文负载中所描述的地址信息就直接填写出口NAT上的对外地址,而不是私网内用户的私有IP地址,这样报文负载中的内容在经过NAT时就无需被修改了,只需按普通NAT流程转换报文头的IP地址即可,负载中的IP地址信息和报文头地址信息又是一致的。
现网中存在大量私网用户需要使用IMS系统提供的服务,目前的方案包括信令网络地址转换NAT穿越和媒体NAT穿越两部分,基本组网如图3所示。
对于信令穿越NAT,边界网关功能BGF(或称Policy Enforcement Function,即策略执行功能PEF)简单充当NAT设备,当私网用户注册时,BGF固化分配给该用户的信令通道,用于后续终端用户与IMS系统的信令交互,主要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400:私网用户UE1发起注册REGISTER消息,该消息通过私网到达BGF。
步骤401:BGF收到REGISTER消息,通过目的地址判断该消息需要发送给公网上的P-CSCF,建立临时映射通道(分配网络侧地址和端口),将消息前传给P-CSCF。
步骤402:P-CSCF判断请求注册用户为私网用户,则通过P-CSCF和BGF之间的接口,将BGF临时分配给该用户的信令通道(网络侧地址和端口)下发给BGF,要求BGF固化该用户的信令通道,用于后续该私网用户与P-CSCF的信令交互。
步骤403:BGF完成信令通道固化处理后,将处理结果通过P-CSCF和BGF之间的接口(同上)发送给P-CSCF。
步骤404:P-CSCF收到BGF响应后,完成后续的注册请求处理,将REGISTER消息前传;此时已经完成信令NAT的穿越。
而对于媒体穿越NAT,需要P-CSCF将会话信令中携带媒体流信息下发给BGF,用于建立会话时的媒体映射通道,以IMS系统中的INVITE消息为例,具体流程如5图所示:
步骤500:私网用户UE1发起会话建立请求INVITE,该消息通过私网到达BGF。
步骤501:BGF通过该用户注册时固化的信令通道将INVITE消息前传给P-CSCF。
步骤502:、P-CSCF收到INVITE消息后,将UE1用户会话时使用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信息下发给BGF,要求BGF建立用户会话时的媒体通道(BGF分配的接入侧地址、端口和网络侧地址和端口)。
步骤503:BGF收到媒体映射建立请求后,根据UE1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信息分配媒体映射通道(每个媒体流对应BGF的接入侧地址、端口和网络侧地址、端口),完成后将处理响应带给P-CSCF。
步骤504:P-CSCF收到媒体映射建立成功响应后,用BGF分配的网络侧地址和端口替换INVITE请求中SDP消息体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信息,然后将INVITE消息前传。此时完成主叫侧用户媒体映射的初始创建。
上述方案在某些场景时会出现问题,以下以虚拟局域网VLAN用户的基本场景为例,如图6所示:
用户UE1和UE2属于不同VLAN用户,两用户存在地址重叠的情况,不同的VLAN1和VLAN2通过BGF的不同物理接口接入公网。不同的VLAN用户,对于信令NAT穿越不存在问题,这是因为不同VLAN用户通过BGF接入的网口不同,BGF可以分配不同的网络侧地址或端口,在信令通道固化时,BGF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侧地址和端口将其固化,用于该用户与网络的后续信令交互。
而对于媒体NAT穿越,因为不同用户的地址存在重叠,依据前述方案,P-CSCF下发给BGF的不同VLAN用户的媒体映射数据会相同,则分配媒体映射时,BGF将不知道分配哪个VLAN的媒体映射对。如果BGF按没有VLAN来确定媒体映射对,尽管两个VLAN用户媒体通道可以用不同的地址组标识区分开,但是在会话时,到达BGF的上行媒体流(从UE侧发往网络侧)却不能确定使用哪条通道将媒体流转发出去。对于其他网络,当不同用户的地址重叠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立的媒体映射关系在不同用户地址重叠时存在不能正确转发媒体流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立用于转换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网络实体获取需要传送的媒体流的地址信息,并将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所述地址信息发送到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
所述BGF实体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并在该映射关系中绑定所述标识。
上述方法中:
在用户注册时获取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
所述标识为网络标识或地址段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P-CSCF实体。
一种建立用于转换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网络实体获取需要传送的媒体流的相关信息并发送到负责QoS策略决策的第二网络实体,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地址信息、服务质量QoS信息和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
第二网络实体根据QoS信息生成相应的QoS策略,并将该QoS策略和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标识发送到BGF实体;
BGF实体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并在该映射关系中绑定所述标识,以及实施所述QoS策略。
上述方法中,第一网络实体在用户注册过程中获取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所述第二网络实体透传所述地址信息和标识。
其中:
所述相关信息进一步包括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所述第二网络实体将该标识发送到BGF实体,BGF实体将该标识与建立的媒体映射关系绑定。
通过扩展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现有接口传送所述媒体流的相关信息;通过扩展第二网络实体与BGF实体之间的现有接口传送所述地址信息、QoS策略和所述标识。
第一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P-CSCF实体,所述第二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SPDF/PDF实体;P-CSCF实体与SPDF/PD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Gq’接口,SPDF/PDF实体与BG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Ia接口。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户发送的媒体流传送到网络中的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
所述BGF实体根据能够识别所述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媒体流中的源地址信息,匹配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并且绑定有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的媒体映射关系确定转发媒体流的端口;以及
BGF通过确定的端口转发所述媒体流。
其中,所述BGF实体进一步根据与媒体映射关系相关联的QoS策略,对利用该媒体映射关系转发的媒体流进行QoS控制。
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收发信令和媒体流;
第一网络实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需要传送的媒体流的地址信息和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并下发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
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用于根据网络控制实体提供的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标识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并绑定所述标识,以及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媒体流时,根据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源地址信息匹配所述媒体映射关系以确定转发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该端口转发所述媒体流。
所述的网络系统还包括:
第二网络实体,用于完成服务质量QoS策略决策,接收第一网络实体获取的QoS信息,根据该QoS信息生成相应的QoS策略并发送到所述BGF实体,BGF实体将其与相应的媒体映射关系关联,并对利用该媒体映射关系转发的媒体流进行QoS控制。
所述第一网络实体通过扩展的接口将所述地址信息、标识和QoS信息发送到第二网络实体,第二网络实体通过扩展的接口将所述地址信息和标识透传至BGF实体。
第一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P-CSCF实体,所述第二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SPDF/PDF实体;P-CSCF实体与SPDF/PD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Gq’接口,SPDF/PDF实体与BG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Ia接口。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边界媒体网关功能实体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时绑定用户所在网络的网络标识,在后续转发用户侧发送的媒体流时通过源地址和网络标识查询媒体映射关系获得转发媒体流的端口,因此,即使不同网络中用户的地址重叠,边界媒体网关功能实体也能正确的匹配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
本发明根据需要传送的媒体的QoS信息生成相应的QoS策略并与建立的媒体映射关系关联,利用该QoS策略对通过该媒体映射关系转发的媒体流进行QoS控制,因而能够充分保证传送媒体流的服务质量要求;同时,将建立媒体映射关系的流程与生成QoS策略的流程融合,简化了处理流程,提高了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MIDCOM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NAT使用IMS业务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实现信令穿越NAT的流程图;
图5为现有IMS网络中通过会话请求INVITE建立媒体映射通道的流程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VLAN用户使用IMS业务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在BGF中的媒体映射关系中绑定VLAN标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注册过程建立用户标识和VLAN标识绑定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建立会话时建立媒体映射关系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持媒体映射关系建立和服务质量控制的系统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媒体映射和下发服务质量控制策略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级NAT场景的系统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BGF动态获取VLAN信息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不同用户地址重叠而导致媒体流的传输问题,本发明在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流映射关系时绑定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进一步的,在后续转发媒体流时,利用媒体流中的源地址和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匹配所述媒体流映射关系确定转发媒体的端口。
本实施例主要以虚拟局域网VLAN用户使用IMS业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采用VLAN标识。
参阅图7A所示,不同VLAN的用户通过不同的物理端口接入到边界网络功能BGF(或称Policy Enforcement Function,即策略执行功能PEF),BGF充当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当VALN用户注册时,BGF固化分配给该用户的信令通道,用于后续终端用户与IMS系统的信令交互。
本实施例中,通过扩展P-CSCF与BGF之间的接口,在用户注册时建立用户和所在VLAN网络的VLAN标识的绑定关系,在后续会话建立过程中BGF将VLAN标识与建立的媒体映射关系绑定。由于不同VLAN用户通过不同的物理接口接入BGF,BGF能够根据物理接口区分用户的VLAN标识。BGF在接收到VLAN用户发送的媒体流时,根据VLAN标识和源地址信息匹配所述媒体映射关系以确定转发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该端口转发所述媒体流。
参阅图7B所示,在用户注册时,IMS系统中的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建立用户和VLAN ID绑定关系的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700:VLAN用户UE1发起注册REGISTER,该消息通过VLAN到达BGF。
步骤701:BGF收到REGISTER消息,因为不同VLAN通过不同的物理接口接入BGF,通过接口信息BGF可以为UE1用户分配网络侧的IP地址和端口,建立临时的信令通道,完成后将注册REGISTER请求前传给P-CSCF。
步骤702:P-CSCF判断请求注册用户为私网用户,则通过P-CSCF和BGF之间的接口,将BGF临时分配给该用户的信令通道(网络侧地址和端口)下发给BGF,要求BGF固化该用户的信令通道,用于后续该私网用户与P-CSCF的信令交互。
步骤703:BGF成功处理固化请求后,将UE1用户所在VLAN网的VLANID通过响应消息带给P-CSCF。
步骤704:P-CSCF收到BGF响应后,保存该用户与VLAN ID的关联关系,用于后续建立会话时媒体NAT的建立.完成后续的注册请求处理后,P-CSCF将REGISTER消息前传。此时已经完成VLAN用户信令NAT的穿越。
参阅图8所示,VLAN用户建立会话时,使用注册时该用户与VLAN ID的绑定关系建立媒体映射关系,其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800:VLAN中的UE1发出会话建立请求INVITE,用户会话时需要的媒体流相关信息通过INVITE消息中的SDP消息体携带,该请求通过VLAN到达BGF。
步骤801:BGF通过该用户注册时固化的信令通道将INVITE消息前传给P-CSCF。
步骤802:P-CSCF收到INVITE消息后,将UE1会话时的媒体相关信息下发给BGF,用于BGF建立用户会话时的媒体映射,同时P-CSCF将注册时与用户绑定的VLAN ID下发给BGF,用于BGF区分不同的VLAN用户建立媒体映射。
步骤803:BGF根据UE1会话时的媒体流信息(IP地址和端口)和UE1关联的VLAN ID,建立会话时的媒体映射对,通过响应消息将该信息带给P-CSCF。
步骤804:P-CSCF用BGF分配的网络侧地址和端口替换INVITE请求中SDP消息体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然后将INVITE消息前传到被叫侧。此时完成主叫侧用户媒体映射的初始创建(完成会话建立可能经过多次交互)。
步骤805、UE1发送媒体流。
步骤806、BGF接收到媒体流后提取用户的VLAN标识和源地址信息,并与媒体映射关系进行匹配以确定转发端口,并确定的端口发送媒体流。
当会话需要作QoS控制时,此时场景请参阅图9所示。在该场景中,不同的VLAN通过BGF不同的物理口接入,P-CSCF和BGF通过内部接口(使用COPS协议)固化信令通道,因为该接口没有规范,可能在BGF实现信令代理功能后取消。用户要求的QoS服务是通过P-CSCF、SPDF、BGF之间的交互完成,P-CSCF与SPDF之间接口、SPDF和BGF之间接口是标准Gq’和Ia接口。
本实施例使媒体NAT映射的建立融合在QoS流程中,即通过扩展Gq’、Ia接口,支持媒体NAT映射建立和QoS控制。该场景中VLAN用户的注册流程同前述描述,信令通道的建立由BGF自己完成,信令通道的固化由P-CSCF和BGF之间内部接口完成。当BGF实现信令代理功能后,该接口可以取消。对于会话流程,将在BGF建立会话的媒体映射对和实施QoS策略两个流程合一,通过扩展P-CSCF与SPDF之间的Gq’接口和SPDF与BGF之间的Ia接口,在下发QoS控制策略时,也处理媒体NAT映射,从而简化流程。参阅图10所示,建立媒体映射关系的过程如下:
步骤1000:VLAN中的UE1发出会话建立请求INVITE,用户会话时需要的媒体流相关信息通过INVITE消息中的SDP消息体携带,该请求通过VLAN到达BGF。
步骤1001:BGF通过该用户注册时固化的信令通道将INVITE消息前传给P-CSCF。
步骤1002:P-CSCF将UE1用户会话时所需的媒体流的地址和端口信息、QoS信息、用户注册时绑定的VLAN ID通过扩展的Gq′接口给基于服务的策略决策功能SPDF,SPDF透传给BGF区分不同的VLAN用户建立媒体映射和指定QoS策略。
步骤1003:SPDF收到请求后,根据本地策略计算最终控制QoS资源的策略决策,将策略决策信息、UE1用户会话时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信息、VLANID等信息通过扩展Ia接口下发给BGF。
步骤1004:BGF根据UE1用户会话时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信息、VLAN ID信息建立会话时媒体映射通道,同时实施SPDF下发的QoS策略,完成后将处理结果通过扩展Ia接口上传给SPDF设备。
步骤1005:SPDF完成后续的QoS处理后,通过扩展Gq′接口将媒体映射信息透传给P-CSCF。
步骤1006:P-CSCF用BGF分配的网络侧地址和端口替换INVITE请求中SDP消息体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然后将INVITE消息前传到被叫侧。此时完成主叫侧用户媒体映射的初始创建。
步骤1007:当被叫侧回183响应后,P-CSCF判断需要更改先前建立的媒体映射和QoS信息,则通过Gq’接口通知SPDF更改。如先建立了转发音频流和视频流的映射关系,通过协商后只转发音频流,则通知删除转发视频流的映射关系。又如,协商后的QoS信息与在先的QoS信息发生变化,此时需要重新生成QoS策略并通知BGF更改。
步骤1008:SPDF则将更改后的QoS策略和媒体映射信息通过扩展Ia接口下发给BGF。
步骤1009:BGF完成更改媒体映射信息后,回响应给SPDF。
步骤1010:SPDF将媒体映射信息透传给P-CSCF。
步骤1011:P-CSCF更改INVITE消息体中媒体映射信息后,将消息前传给用户UE1。
在步骤1007中,P-CSCF判断不需要更改映射关系和QoS信息时,则不再进行步骤1008至步骤1011。
上述媒体NAT映射的建立与QoS流程的融合同样适用于其他需要完成NAT映射和QoS控制的应用场景,而不仅限于通过绑定VLAN以防止不同用户地址重叠而不能正确转发媒体的应用中。
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图11所示的存在多级NAT的场景。在该场景中,VLAN用户信令和媒体通道的建立完全同前述方案,对于媒体NAT,中间级联的NAT设备1、2仅充当NAT功能,不会更改信令消息体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消息,因此,P-CSCF下发给BGF的媒体流地址和端口仍然是原UE1的信息,BGF据此建立媒体映射通道。
参阅图12所示,当不同的VLAN通过同一物理接口接入BGF时,BGF动态获取VLAN信息,例如从SWITCH过来的数据包的IP头中包含VLAN标识,用于指示该包来自哪个VLAN网,当BGF同一物理口收到含有不同VLAN标识的数据包时,BGF可以据此建立不同的NAT映射区分不同VLAN。当网络侧的数据包发到BGF不同的网络侧地址或端口时,BGF可以在IP头中加入相应VLAN标识后前传给SWITCH,SWITCH可以据此将包正确分发给用户。因此,前面描述的VLAN用户的注册和会话流程同样适用图12所示的场景。
对于区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不限于网络标识,也可是网段信息等。
虽然本实施例以VLAN用户使用IMS业务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地址重叠的不同终端的其他媒体流处理,例如,地址重叠用户需要作QoS控制,或者查询地址重叠用户的物理位置信息等应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建立用于转换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网络实体获取需要传送的媒体流的地址信息,并将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所述地址信息发送到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
所述BGF实体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并在该映射关系中绑定所述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注册时获取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网络标识或地址段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P-CSCF实体。
5、一种建立用于转换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网络实体获取需要传送的媒体流的相关信息并发送到负责QoS策略决策的第二网络实体,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地址信息、服务质量QoS信息和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
第二网络实体根据QoS信息生成相应的QoS策略,并将该QoS策略、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标识发送到BGF实体;
BGF实体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并在该映射关系中绑定所述标识,以及实施所述QoS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实体在用户注册过程中获取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实体透传所述地址信息和标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网络标识或地址段信息。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扩展第一网络实体与第二网络实体之间的现有接口传送所述媒体流的相关信息;通过扩展第二网络实体与BGF实体之间的现有接口传送所述地址信息、QoS策略和所述标识。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P-CSCF实体,所述第二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SPDF/PDF实体;P-CSCF实体与SPDF/PD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Gq’接口,SPDF/PDF实体与BG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Ia接口。
11、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户发送的媒体流传送到网络中的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
所述BGF实体根据能够识别所述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媒体流中的源地址信息,匹配绑定有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的媒体映射关系确定转发媒体流的端口;以及
BGF通过确定的端口转发所述媒体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流经过多级网络地址转换后传送至BGF。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GF根据用户接入的物理端口确定所述标识;或者BGF动态的从媒体流中提取所述标识。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网络标识或地址段信息。
15、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收发信令和媒体流;
第一网络实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需要传送的媒体流的地址信息和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并下发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
边界网关功能BGF实体,用于根据网络控制实体提供的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标识建立用于转发媒体流的媒体映射关系并绑定所述标识,以及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媒体流时,根据能够识别用户所在网络的标识和源地址信息匹配所述媒体映射关系以确定转发媒体流的端口,并通过该端口转发所述媒体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网络实体,用于完成服务质量QoS策略决策,接收第一网络实体获取的QoS信息,根据该QoS信息生成相应的QoS策略并发送到所述BGF实体,BGF实体进一步实施QoS策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实体通过扩展的接口将所述地址信息、标识和QoS信息发送到第二网络实体,第二网络实体通过扩展的接口将所述地址信息和标识透传至BGF实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P-CSCF实体,所述第二网络实体为IMS网络中的SPDF/PDF实体;P-CSCF实体与SPDF/PD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Gq’接口,SPDF/PDF实体与BGF实体之间为扩展的Ia接口。
CN200610094496A 2006-06-30 2006-06-30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61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4496A CN100596125C (zh) 2006-06-30 2006-06-30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07/001643 WO2008003214A1 (fr) 2006-06-30 2007-05-21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passage de flux multimédia à travers la traduction d'adresse de résea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4496A CN100596125C (zh) 2006-06-30 2006-06-30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3475A CN101043475A (zh) 2007-09-26
CN100596125C true CN100596125C (zh) 2010-03-24

Family

ID=3880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4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6125C (zh) 2006-06-30 2006-06-30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6125C (zh)
WO (1) WO20080032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081B (zh) * 2011-11-18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AT场景下通信业务QoS保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25212A (zh) * 2013-04-24 2014-10-29 可取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应用装置、网络连接方法与网络连接系统
CN104883399B (zh) * 2015-05-21 2018-03-20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uid的广告机连接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676390B (zh) * 2021-07-21 2022-10-25 北京网聚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xlan的触发式动态安全通道的方法、用户端及中央控制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508C (zh) * 2002-05-15 2005-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层交换设备的组播报文转发方法
CN1516409A (zh) * 2003-08-26 2004-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器的方法
CN100399768C (zh) * 2003-12-24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地址转换穿越的方法、系统
CN100459518C (zh) * 2005-09-02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接纳控制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SI ES 282 003 V1.1.1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 (RACS),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5.2.1节,5.4.2节、图 2,4,ETSI. 2006
ETSI ES 282 003 V1.1.1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 (RACS), Functional Architecture.5.2.1节,5.4.2节、图2,4,ETSI. 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3214A1 (fr) 2008-01-10
CN101043475A (zh) 200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92122B1 (en) Managing traffic within and betwe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when using a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
CN101160886B (zh) 下一代网络中的ip互通网关及其实现ip域互通的方法
CN100454859C (zh) Umts网络中ip多媒体会话无线接入承载的方法
CN102138313B (zh) 针对rfc 3313的带内dpi媒体预留修改
KR10073535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가입자에게 사설 음성 호 서비스를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무선 소프트 스위치장치
CN100413351C (zh) 一种承载控制的处理方法
US8121028B1 (en)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sioning for packet service session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0479417C (zh) 一种防止媒体流迂回的通信方法
CN100566300C (zh) 一种控制媒体传输路径的网状中继方法及ip通信系统
EP1976186B1 (en) A method for realizing the legal listening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nd a system thereof
US20090252151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s for Content Duplication in Packet Networks
US7787478B2 (en) Managing traffic within and betwe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when using a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
CN101127671A (zh) 一种对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90562B (zh) 在ip多媒体子系统中传递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26328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ll establishment
CN100596125C (zh) 一种媒体流穿越网络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36924A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中主叫身份标识显示的方法
CN102263786A (zh) 一种实现承载资源控制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93214C (zh) 实现呼叫失败前转的方法及装置
US9030956B2 (en)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to different users of an aggregate endpoin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network
EP203466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congrolling media resource, method and system of establishing calling
CN101834805A (zh) 一种流控制传输协议报文穿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方法
Bates et al. Converged multimedia networks
US7899032B1 (en) Third party service support with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network
WO2007082435A1 (fr) Système, procédé et équipement réseau d'écoute légale dans un réseau de nouvelle géné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24

Termination date: 201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