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8889C -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8889C
CN100588889C CN200510015675A CN200510015675A CN100588889C CN 100588889 C CN100588889 C CN 100588889C CN 200510015675 A CN200510015675 A CN 200510015675A CN 200510015675 A CN200510015675 A CN 200510015675A CN 100588889 C CN100588889 C CN 1005888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section
pair
stage compression
refrigerant
compressio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15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5615A (zh
Inventor
朴峻弘
河森哲
李根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015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8889C/zh
Publication of CN1955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5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88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888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包括有利用连接管连接的冷凝器和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具有可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第1压缩机部以及第2压缩机部的第1双阶段压缩机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连接蒸发器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的第1配管单元;连接蒸发器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的第2配管单元;对在第1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1控制装置;对在第2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2控制装置。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如上所述,可以选用8种不同的输出冷冻容量,从而用于安装在空调中时,可以使其根据外部的温度变化以及负荷量的大小,选用输出各种不同的冷冻量的运行模式运行,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所消耗的电力。

Description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循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输出各种不同冷动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对冷媒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对通过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进行冷凝,从而向外部释放热量的冷凝器;降低通过冷凝器冷凝后的冷媒的压力的膨胀阀;对通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进行蒸发,从而吸收外部热量的蒸发器。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当为冷冻循环系统接通电源时压缩机将开始工作,且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将依次通过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并在最后重新吸入到压缩机中,此过程将被反复循环进行。在循环过程中,冷凝器产生热量,而蒸发器通过吸收外部热量而生成冷气。
如上所述的冷冻循环系统将被安装在冰箱、空调、橱柜等中,冰箱和橱柜将利用在冷冻循环系统中蒸发器生成的冷气保持食物的新鲜状态。而空调则选择性地使用冷冻循环系统的冷凝器中产生的热量和蒸发器中生成的冷气使其在室内循环,从而使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状态。空气调节设备可以根据其安装条件,分为各种不同的形态。
冰箱和橱柜不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持续使用,但空调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不同程度的使用。
例如空调在夏季使用程度非常高,而在春秋两季使用程度却非常低。因此,夏季和春秋两季的使用程度之间的差异较大,而此时可以通过在适当的运行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大幅节省空调所消耗的电力。
尤其是近来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燃油使用量的大幅增加,燃油的价格持续增长,因此,对可以将所消耗的电力降到最低的空调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通过将空气调节设备所消耗的电力将到最低,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所诱发的环境污染问题。
图1是现有节能型空调中的冷冻循环系统一实施的配管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容量各不相同的第1压缩机10以及第2压缩机20;冷凝器30;膨胀阀40;蒸发器50;储液罐60;连接蒸发器50和储液罐60的第1连接管P1;连接储液罐60和第1压缩机1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2连接管P2;连接第1压缩机10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30的第3连接管P3;连接储液罐60和第2压缩机2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4连接管P4;连接第2压缩机20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30的第5连接管;连接冷凝器30和蒸发器50的第6连接管P6;分别与第3连接管P3和第5连接管P5结合的止回阀70。膨胀阀40被安装在第6连接管P6中。第1压缩机10的容量小于第2压缩机20的容量。
下面对如上所述的冷冻循环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说明。
冷冻循环系统可以输出三种不同的容量。首先,当冷冻循环系统需要输出最小的容量时,在关闭安装在第5连接管P5中的止回阀70并打开安装在第3连接管P3中的止回阀70的状态下,只为第1压缩机10接通电源即可。当为第1压缩机10接通电源之后,在第1压缩机10中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将经过第3连接管P3、冷凝器30、第6连接管P6、膨胀阀40以及蒸发器50,然后再经过第1连接管P1和储液罐60重新流入到第1压缩机10中。在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循环过程的同时,蒸发器50中将产生与第1压缩机10中所排出冷媒的容量成正比的较小的冷冻量。
而当冷冻循环系统需要输出中等的容量时,在关闭安装在第3连接管P3中的止回阀70并打开安装在第5连接管P5中的止回阀70的状态下,只为第2压缩机20接通电源即可。当只有第2压缩机20开始工作时,在第2压缩机20中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将经过与第2压缩机20连接的循环系统,且蒸发器50中将产生与第2压缩机20中所排出冷媒的容量成正比的冷冻量。
而当冷冻循环系统需要输出最大的容量时,在同时打开安装在第3连接管P3中的止回阀70和安装在第5连接管P5中的止回阀70的状态下,为第1压缩机10和第2压缩机20同时接通电源即可。各自在第1压缩机10和第2压缩机20中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将经过循环系统,且蒸发器50中将产生与第1压缩机10和第2压缩机20中所各自排出的冷媒总容量成正比的冷冻量。
如上所述,冷冻循环系统可以根据其运行模式输出三种不同的冷冻量,因此可以根据外部温度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冷冻量,通过对运行状态进行优化而降低对电力的消耗。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冷冻循环系统能够输出的冷冻容量只局限于三种,因此还不能根据各种温度的变化输出适当的冷冻量,并因此增加了对电力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输出各种不同容量的冷冻量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包括有利用连接管连接的冷凝器和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具有可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第1压缩机部以及第2压缩机部的第1双阶段压缩机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连接蒸发器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的第1配管单元;连接蒸发器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的第2配管单元;对在第1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1控制装置;对在第2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2控制装置。
第1配管单元,包括有:与蒸发器连接的第1连接导管;与第1连接导管另一端连通的第1储液罐;连接第1储液罐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内的第1压缩机部的吸入口一侧的第2连接导管;连接第1储液罐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内的第2压缩机部的吸入口一侧的第3连接导管;连接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的第4连接导管;对在第2连接导管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3控制装置;对在第3连接导管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4控制装置。
第2配管单元,包括有:与蒸发器连接的第5连接导管;与第5连接导管另一端连通的第2储液罐;连接第2储液罐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内的第1压缩机部的吸入口一侧的第6连接导管;连接第2储液罐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内的第2压缩机部的吸入口一侧的第7连接导管;连接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的第8连接导管;对在第6连接导管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5控制装置;对在第7连接导管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6控制装置。
第1双阶段压缩机可以使其第1压缩机部和第2压缩机部分别各自吸入冷媒并在第1压缩机部和第2压缩机部中各自对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也可以只使第1压缩机部吸入到冷媒,在第1压缩机部中被压缩之后排到第2压缩机部,接着在第2压缩机部中被再次压缩之后排出。
第2双阶段压缩机可以使其第1压缩机部和第2压缩机部分别各自吸入冷媒并在第1压缩机部和第2压缩机部中各自对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也可以只使第1压缩机部吸入到冷媒,在第1压缩机部中被压缩之后排到第2压缩机部,接着在第2压缩机部中被再次压缩之后排出。
第1控制装置被安装在第4连接导管中。
第2控制装置被安装在第8连接导管中。
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总输出容量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总输出容量不同。
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如上所述,可以选用8种不同的输出冷冻容量,从而用于安装在空调中时,可以使其根据外部的温度变化以及负荷量的大小,选用输出各种不同的冷冻量的运行模式运行,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所消耗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节能型空调中的冷冻循环系统一实施的配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中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冷凝器             200:膨胀装置
300:蒸发器             400:第1双阶段压缩机
410、510:第1压缩机部   420、520:第2压缩机部
610:第1控制装置        620:第2控制装置
710:第1连接导管        720:第1储液罐
730:第2连接导管        740:第3连接导管
750:第4连接导管        760:第3控制装置
770:第4控制装置    810:第5连接导管
820:第2储液罐      830:第6连接导管
840:第7连接导管    860:第5控制装置
870:第6控制装置    500:第2双阶段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对冷媒进行凝聚的冷凝器100;对通过冷凝器100冷凝后的冷媒进行膨胀的膨胀装置200;对通过膨胀装置200后的冷媒进行蒸发的蒸发器300;具有可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第1压缩机部410、510以及第2压缩机部420、520的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连接蒸发器300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以及冷凝器100的第1配管单元;连接蒸发器3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以及冷凝器100的第2配管单元;对在第1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1控制装置610;对在第2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2控制装置620。其中冷凝器100、膨胀装置200以及蒸发器300通过连接管630连接,且膨胀装置200为膨胀阀。
第1配管单元,包括与蒸发器300连接的第1连接导管710;结合到第1连接导管710中的第1储液罐720;连接第1储液罐720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41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2连接导管730;连接第1储液罐720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2压缩机部42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3连接导管740;连接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100的第4连接导管750;对在第2连接导管73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3控制装置760;对在第3连接导管74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4控制装置770。
其中,第3控制装置760和第4控制装置770使用止回阀为宜。第1储液罐720将对液体状态的冷媒和气体状态的冷媒进行分离,且通过第1储液罐720可以防止液态冷媒流入到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中。根据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种类,可以不使用第1储液罐720。
第2配管单元,包括与蒸发器300连接的第5连接导管810;结合到第5连接导管810中的第2储液罐820;连接第2储液罐82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51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6连接导管830;连接第2储液罐82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第2压缩机部52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7连接导管840;连接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100的第8连接导管850;对在第6连接导管83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5控制装置860;对在第7连接导管84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6控制装置870。
其中,第5控制装置860和第6控制装置870使用止回阀为宜。第2储液罐820将对液体状态的冷媒和气体状态的冷媒进行分离,且通过第2储液罐820可以防止液态冷媒流入到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中。根据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种类,可以不使用第2储液罐720。
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如图3所示,包括密闭容器440;安装在密闭容器440内部,用于产生旋转力的驱动电机430;通过接收驱动电机430传递的旋转力,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第1压缩机部410;通过接收驱动电机430传递的旋转力,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第2压缩机部420。
第1压缩机部410中,具有用于吸入气体的吸入口和用于排出气体的排出口411,且在排出口411一侧具有用于对排出口411进行开关的开关装置412。
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具有用于吸入气体的吸入口和用于排出气体的排出口421。
此外,还具有连接第1压缩机部410的排出口一侧和第2压缩机部420的吸入口一侧的连接游路460,且在连接游路460中具有用于对连接游路450进行开关的开关装置450。
与第1压缩机部410的吸入口连接的第1吸入管441和与第2压缩机部420的吸入口连接的第2吸入管442将被固定在密闭容器440上,且密闭容器440上还设置有排出管443。
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能够选用以100%容量运行的正常模式和以小于100%的容量运行的省电模式。
当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以正常模式运行时,冷媒将通过第1吸入管441和第2吸入管442被吸入到第1压缩机部410和第2压缩机部420中,并在第1压缩机部410和第2压缩机部420中分别被压缩。在第1压缩机部41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通过第1压缩机部的排出口411排出到密闭容器440的内部,而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通过第2压缩机部的排出口421排出到密闭容器440的内部,最后排出到密闭容器440内部的冷媒将通过排出管443流出到外部。此时,连接通道460处于由开关装置450关闭的状态。
此外,当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以省电模式运行时,将分别关闭第2吸入管442和第1压缩机部的排出口411,并在打开连接游路460的状态下运行。冷媒将通过第1吸入管441被吸入到第1压缩机部410,而在第1压缩机部41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通过连接游路460被吸入到第2压缩机部420并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再次被压缩。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被再次压缩的冷媒将通过第2压缩机部的排出口421排出到密闭容器440的内部,最后被排出到密闭容器440内部的高温高压冷媒将通过排出管443流出到外部。
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结构与说明的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结构相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在各自以正常模式和省电模式运行时所排出的容量各不相同。
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吸入管441与第2连接导管730连接,而第2吸入管442与第3连接导管740连接。此外,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排出管443与第4连接导管750连接。
第1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第1吸入管与第6连接导管830连接,而第2吸入管与第7连接管840连接。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排出管与第8连接导管850连接。
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形态。即第1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400、500可以使用旋转式压缩机(Rotarycompressor)、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l compressor)等。
第1控制装置610使用止回阀为宜,且第1控制装置610安装在第4连接导管750中。
第2控制装置620使用止回阀为宜,且第2控制装置620安装在第8连接导管850中。
图中未说明的符号530是构成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驱动电机。
下面,对适用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能够以8个阶段的不同容量运行。
首先只为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接通电源时,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能够选用以100%容量运行的正常模式和以小于100%的容量运行的省电模式。此时通过打开第1控制装置610使冷媒可以通过第4连接导管750进行流动,并通过关闭第2控制装置620使冷媒无法通过第8连接导管850进行流动。即冷媒可以在第1配管单元中流动,但冷媒却无法在第2配管单元中流动。
当只为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接通电源并使其以正常模式运行时,在第3和第4控制装置760、770被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蒸发器300之后的冷媒将经过第1储液罐720。在通过第1储液罐720之后的冷媒中,一部分将通过第2连接导管730被吸入到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410;而在通过第1储液罐720之后的冷媒中,剩余的一部分将通过第3连接导管740被吸入到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2压缩机部420。
各自在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410和第2压缩机部42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各自被排出到密闭容器440的内部,最后被排出到密闭容器440内部的高温高压冷媒将通过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排出管443和第4连接导管750流入到冷凝器100中。
通过冷凝器100之后的冷媒将经过膨胀装置200而流入到蒸发器300中,而通过蒸发器300之后的冷媒将通过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过程而进行循环。
此外当只为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接通电源并使其以省电模式运行时,在通过关闭第4控制装置770而防止冷媒经过第3连接导管740进行流动的状态下,经过第1储液罐720之后的冷媒将通过第2连接管730被吸入到第1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410中。而在第1压缩机部410中被压缩的冷媒则通过连接游路460流入到第2压缩机部420,并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被再次压缩。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被排出到密闭容器440的内部,最后被排出到密闭容器440内部的冷媒将通过排出管443和第4连接导管750流入到冷凝器100中。
通过冷凝器100之后的冷媒将经过膨胀装置200而流入到蒸发器300中,而通过蒸发器300之后的冷媒将通过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过程而进行循环。
此外,当只向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接通电源时,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能够选用以100%容量运行的正常模式和以小于100%的容量运行的省电模式。此时通过关闭第1控制装置610使冷媒不可以通过第4连接导管750进行流动,并通过打开第2控制装置620使冷媒可以通过第8连接导管850进行流动。即冷媒无法在第1配管单元中流动,但冷媒却可以在第2配管单元中流动。
当只为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接通电源并使其以正常模式运行时,在第5和第6控制装置860、870被打开的状态下通过蒸发器300之后的冷媒将经过第2储液罐820。在通过第2储液罐820之后的冷媒中,一部分将通过第6连接导管830被吸入到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第1压缩机部510;而在通过第2储液罐820之后的冷媒中,剩余的一部分将通过第7连接导管840被吸入到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第2压缩机部520。
各自在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510和第2压缩机部52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各自被排出到密闭容器的内部,最后被排出到密闭容器内部的高温高压冷媒将通过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排出管和第8连接导管850流入到冷凝器100中。
通过冷凝器100之后的冷媒将经过膨胀装置200而流入到蒸发器300中,而通过蒸发器300之后的冷媒将通过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过程而进行循环。
此外当只为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接通电源并使其以省电模式运行时,在通过关闭第6控制装置870而防止冷媒经过第7连接导管840进行流动的状态下,经过第2储液罐820之后的冷媒将通过第6连接管830被吸入到第2双阶段压缩机的第1压缩机部510中。而在第1压缩机部510中被压缩的冷媒则流入到第2压缩机部520,并在第2压缩机部520中被再次压缩。在第2压缩机部520中被压缩的冷媒将被排出到密闭容器的内部,最后被排出到密闭容器内部的冷媒将通过排出管和第8连接导管850流入到冷凝器100中。
通过冷凝器100之后的冷媒将经过膨胀装置200而流入到蒸发器300中,而通过蒸发器300之后的冷媒将通过反复执行如上所述的过程而进行循环。
此外,在同时打开第1控制装置610和第2控制装置620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组合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省电模式和正常模式以及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省电模式和正常模式的方式形成多种不同模式的输出形态。
运行模式有如下所述的几种:
第1范例:在只运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状态下,选用正常模式;
第2范例:在只运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状态下,选用省电模式;
第3范例:在只运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状态下,选用正常模式;
第4范例:在只运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状态下,选用省电模式;
第5范例:在同时运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状态下,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选用省电模式,且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也选用省电模式;
第6范例:在同时运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状态下,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选用省电模式,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则选用正常模式;
第7范例:在同时运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状态下,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选用正常模式,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则选用省电模式;
第8范例:在同时运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状态下,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选用正常模式,且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也选用正常模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利用第1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400、500以及连接第1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400、500的第1配管单元和第2配管单元,使其以输出容量各不相同的8种模式运行。

Claims (8)

1.一种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包括有利用连接管连接的冷凝器(100)和膨胀装置(200)以及蒸发器(300);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可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第1压缩机部(410、510)以及第2压缩机部(420、520)的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连接蒸发器(300)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以及冷凝器(100)的第1配管单元;连接蒸发器(30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以及冷凝器(100)的第2配管单元;对在第1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1控制装置(610);对在第2配管单元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2控制装置(6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1配管单元,包括有:与蒸发器(300)连接的第1连接导管(710);与第1连接导管(710)另一端连通的第1储液罐(720);连接第1储液罐(720)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内的第1压缩机部(41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2连接导管(730);连接第1储液罐(720)和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内的第2压缩机部(42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3连接导管(740);连接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100)的第4连接导管(750);对在第2连接导管(73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3控制装置(760);对在第3连接导管(74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4控制装置(7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2配管单元,包括有:与蒸发器(300)连接的第5连接导管(810);与第5连接导管(810)另一端连通的第2储液罐(820);连接第2储液罐(82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内的第1压缩机部(51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6连接导管(830);连接第2储液罐(820)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内的第2压缩机部(520)的吸入口一侧的第7连接导管(840);连接第2双阶段压缩机(520)的排出口一侧和冷凝器(100)的第8连接导管(850);对在第6连接导管(83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5控制装置(860);对在第7连接导管(840)中流动的冷媒进行控制的第6控制装置(8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可以使其第1压缩机部(410)和第2压缩机部(420)分别各自吸入冷媒并在第1压缩机部(410)和第2压缩机部(420)中各自对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也可以只使第1压缩机部(410)吸入到冷媒,在第1压缩机部(410)中被压缩之后排到第2压缩机部(420),接着在第2压缩机部(420)中被再次压缩之后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可以使其第1压缩机部(510)和第2压缩机部(520)分别各自吸入冷媒并在第1压缩机部(510)和第2压缩机部(520)中各自对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也可以只使第1压缩机部(510)吸入到冷媒,在第1压缩机部(510)中被压缩之后排到第2压缩机部(520),接着在第2压缩机部(520)中被再次压缩之后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1控制装置(610)被安装在第4连接导管(750)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2控制装置(620)被安装在第8连接导管(85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1双阶段压缩机(400)的总输出容量和第2双阶段压缩机(500)的总输出容量不同。
CN200510015675A 2005-10-27 2005-10-27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88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15675A CN100588889C (zh) 2005-10-27 2005-10-27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15675A CN100588889C (zh) 2005-10-27 2005-10-27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5615A CN1955615A (zh) 2007-05-02
CN100588889C true CN100588889C (zh) 2010-02-10

Family

ID=3806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156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889C (zh) 2005-10-27 2005-10-27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888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9123B (zh) * 2015-11-05 2020-07-24 丹佛斯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压缩机容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5615A (zh) 2007-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2312C (zh) 热湿分段处理的空调机组装置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02403339U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
CN10154568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2620463A (zh) 一种新型低温强热型多联机系统
CN201892282U (zh) 一种泵循环节能空调
CN103363717A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1908838U (zh)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器
CN104879942A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110296565A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63757A (zh) 一种节能空调系统
CN200979251Y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外机
CN101514854A (zh) 一种节能型高温冷水机组
CN204630142U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100588889C (zh) 容量可调型冷冻循环系统
CN101487643A (zh) 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
CN101140111A (zh) 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CN110849019A (zh) 一种热泵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16676C (zh) 蓄能式发动机驱动式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526756C (zh) 用于转换空调的制冷剂管的设备
CN113883600B (zh) 一种空调双压缩机制冷系统及空调
CN102338521A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
CN211575589U (zh) 一种热泵式空调系统
CN111486609B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9877423U (zh) 制冷剂三通流向转换装置
CN103492817A (zh) 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