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6091C -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6091C
CN100586091C CN200810057653A CN200810057653A CN100586091C CN 100586091 C CN100586091 C CN 100586091C CN 200810057653 A CN200810057653 A CN 200810057653A CN 200810057653 A CN200810057653 A CN 200810057653A CN 100586091 C CN100586091 C CN 1005860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bandwidth
subscriber station
zon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57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2401A (zh
Inventor
王讴
雷亮
高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57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6091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0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09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估算每个连接所占用的带宽;步骤(2)根据优先级依次为各用户站SS的各个连接分配带宽;步骤(3)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下行子帧中生成各用户站SS的数据域。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提高系统的容量,同时处理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WiMAX)的宽带接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WiMAX系统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中的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WiMAX)是一种重要的无线城域网技术,它的空中接口部分采用了IEEE 802.16技术标准。该标准规范了WiMAX空中接口的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MAC层又分为3个子层:特定业务汇聚子层(CS)、公共部分子层(CPS)以及安全子层。其中CPS子层是MAC层的主体,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接入、带宽分配、连接建立和连接维护等。一个基站(BS)和一个用户站(SS)之间可能存在多条连接,所以CPS子层以连接为单位执行带宽分配和QoS支持、数据的分段和打包等功能。
基站BS和所有用户站SS之间的公用连接包括初始测距连接和广播连接。基站和一个用户站之间的专用连接又分为管理连接与数据连接。管理连接包括基本连接、主管理连接和第二管理连接(可选),用于BS和SS间管理消息的传输。数据连接用于承载来自网络或者SS的IP分组,根据不同的QoS要求,又可以分为主动授权业务(UGS)、实时轮询业务(rtPS)、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和尽力而为业务(BE)。对这4种业务的实时性要求依次降低,UGS要求恒定的带宽(最小保留带宽和最大持续带宽这两个参数都等于该值),rtPS和nrtPS要求最小保留带宽和最大持续带宽,BE仅要求最大持续带宽。因为每个SS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和重复编码指示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将一个SS对应的所有连接生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个突发(Burst)中,交给物理层处理,一个突发对应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物理层的一个数据域(Data Region),即下行子帧中的占据若干个子信道和若干个符号的矩形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估算每个连接所占用的带宽;步骤(2)根据优先级依次为各用户站SS的各个连接分配带宽;步骤(3)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下行子帧中生成各用户站SS的数据域。
本发明的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估算是对每个连接当前所包含的下行分组所实际需要的带宽预先进行估算,估算的带宽值取决于:(1)连接当前包含的下行分组数目以及每个分组的长度;(2)上述分组所生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目,以及该连接是否需要循环冗余校验CRC,这决定了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头和CRC的数目;(3)该连接是否支持分段,以及所需的分段子头的数目;(4)该连接是否支持打包,以及所需的打包子头的数目,当估算广播连接需要的带宽时,还需要根据已接入的用户站SS的数目估计尚未生成的管理消息DL-MAP的字节数。
本发明的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优先级的先后次序如下:(1)初始测距CID对应的连接;(2)广播连接;(3)各用户站SS的基本连接;(4)各主动授权业务UG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5)各实时轮询业务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6)各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7)各用户站SS的主管理连接;(8)各实时轮询业务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9)各用户站SS的第二管理连接;(10)各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11)各尽力而为业务BE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
本发明的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分配带宽进一步包括:当为某个SS的某个连接分配带宽时,根据用户站SS的调制编码方式和重复编码指示,将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折算为子帧当前剩余字节数,比较以下3个数值:(1)该连接对应服务流的速率参数折算到每帧的字节数,(2)根据下行分组的情况估算得到的该连接的带宽,(3)子帧当前剩余字节数,其中最小的数值即为给该连接分配的带宽,将其折算成时隙数,并在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中扣除,然后按优先级为下一个连接分配带宽,直到所有连接都已处理完或者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为0为止,最后以用户站SS为单位,将其对应的所有连接各自分得的带宽作累加,得到各个SS分得的带宽,然后求得各个用户站SS占用的时隙数。
本发明的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其中,步骤(3)进一步包括: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下行子帧中,每个用户站SS的数据域对应一个带状矩形,首先将靠前的几个符号、所有子信道构成的带状矩形区域分给广播连接,然后按照各个用户站SS占用的时隙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用户站SS排成一个列表,根据表首用户站SS占用的时隙数,计算能容纳该SS的使用所有子信道的矩形区域需要多少个符号,然后按照列表的先后顺序,尝试将每个SS的数据域安排到上述带状矩形区域中:先根据带状区域的符号数和每个SS占用的时隙数,计算将该SS安排到带状区域所需要的子信道数,如果带状区域的剩余子信道数足够即可安排;如果某些SS只需占用一个子信道,可将它们排列在带状区域的同一个子信道中,如果发现资源利用率仍较低,可以增加上述带状区域的符号数,对于能够容纳到该带状区域中的SS,将其数据域的符号偏移、子信道偏移、符号数目、子信道数目记录,然后在SS排序列表中删除已分配的SS,继续按照上述方法构造新的带状区域并分配SS数据域,直到SS排序列表为空或下行子帧没有空间为止,最后按照生成的各数据域的符号偏移、子信道偏移、符号数目、子信道数目生成管理消息DL-MAP和相应SS的各连接的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发送给物理层处理。
本发明所述方法能提高系统的容量,同时处理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在下行子帧中生成各SS的数据域的一个输出结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WiMAX的基站的MAC层中的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根据当前各下行业务的调度类型、服务质量参数、以及从网络层到达的下行分组的实际数据量,实现下行调度和下行带宽分配。该方法能提高系统的容量,同时处理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下面介绍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WiMAX被定位为一种以提供Internet网接入为主的宽带无线技术。在Internet网中,数据的传输往往是非连续的,具有突发性。这主要表现在网络上每个设备发送或接收分组数据的速率上下波动很大。因此,对于WiMAX的基站的MAC层来说,为每个下行连接分配带宽时,不仅要考虑该连接对应的服务流的调度类型、最小保证带宽/最大持续带宽等服务质量参数,还要考虑该连接当前需要发送多少下行分组数据,这样才能保证下行带宽被公平合理的分配。因为下行分组(即媒体访问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AC SDU)是经过MAC层的分段、打包等处理后生成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然后交给物理层传输的,所以对每个连接来说,发送该连接当前所包含的下行分组所需要的带宽是这些下行分组的总长度以及所有的MAC头、CRC、分段子头、打包子头的长度的总和,也就是说,略大于上述下行分组的总长度。因此,带宽分配前需要每个连接当前所包含的下行分组所实际需要的带宽预先进行估算,该带宽值取决于以下因素:(1)该连接当前包含的下行分组数目以及每个分组的长度;(2)上述分组所生成的PDU的数目,以及该连接是否需要循环冗余校验CRC,这决定了MAC头和CRC的数目;(3)该连接是否支持分段,以及所需的分段子头的数目;(4)该连接是否支持打包,以及所需的打包子头的数目。另外,估算广播连接需要的带宽时,还需要根据已接入的SS的数目估计尚未生成的管理消息DL-MAP的字节数。
根据协议规定,连接对应的服务流的调度类型有4种:主动授权业务(UGS)、实时轮询业务(rtPS)、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以及尽力而为(BE)业务。上述业务对传输实时性的要求依次降低。另外,还有部分连接用于传输管理消息,不对应服务流。根据各下行连接对传输实时性的要求,将带宽分配的优先级先后次序规定如下:(1)初始测距CID对应的连接;(2)广播连接;(3)各SS的基本连接;(4)各UG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5)各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6)各n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7)各SS的主管理连接;(8)各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9)各SS的第二管理连接;(10)各n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11)各BE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如果当前优先级下是按照最大持续速率进行带宽分配的,需要记录在该优先级下分得带宽的最后一个连接,下一帧在该优先级下分配带宽时将从上述连接的下一个连接开始,这样可以提高分配的公平性。
一个下行子帧可以被分为多个排列区(Permutation Zone),为了方便讨论算法,假设下行子帧中只含有一个必需的排列区,并且所有SS的数据域都位于该排列区中。首先根据下行子帧的子信道数目和符号数目计算其OFDMA时隙总数,然后根据上述优先级依次为为各SS的各个连接分配带宽。为某个SS的某个连接分配带宽时,先根据该SS调制编码方式和重复编码指示(Repetition Coding Indication),将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折算为子帧当前剩余字节数。比较以下3个数值:(1)该连接对应服务流的前述速率参数折算到每帧的字节数,(2)根据下行分组的情况估算得到的该连接的带宽,(3)子帧当前剩余字节数。其中最小的数值即为给该连接分配的带宽。将其折算成时隙数,并在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中扣除,然后按优先级为下一个连接分配带宽,直到所有连接都已处理完或者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为0为止。最后以SS为单位,将其对应的所有连接各自分得的带宽作累加,得到各个SS分得的带宽,进而求得各个SS占用的时隙数。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广播连接占用的时隙数。
在OFDMA下行子帧中,每个SS的数据域对应一个占据若干个子信道和若干个符号的带状矩形,矩形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该SS占用的时隙数。为了减少SS的物理层的处理时间,尽可能缩小该矩形对应的符号数,增大该矩形对应的子信道数。每个数据域对应的矩形可按下列方法生成:首先将较靠前的若干个符号、所有子信道构成的带状矩形区域分给广播连接,具体的符号数可以根据广播连接占用的时隙数来计算。然后按照各个SS占用的时隙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SS排成一个列表。根据表首SS占用的时隙数,计算能容纳该SS的使用所有子信道的矩形区域(如图1中的粗实线矩形)需要多少个符号。然后按照列表的先后顺序,尝试将每个SS的数据域安排到上述带状矩形区域中:先根据带状区域的符号数和每个SS占用的时隙数,计算将该SS安排到带状区域所需要的子信道数,如果带状区域的剩余子信道数足够即可安排;如果某些SS只需占用一个子信道(如图1中的SS3、SS4、SS5),可尝试将它们排列在带状区域的同一个子信道中,以合理利用资源。如果发现资源利用率仍较低,可以适当增加上述带状区域的符号数,例如可以根据列表中前2、3、……个SS占用时隙数的总和来计算带状区域的符号数,然后再执行上述操作,这样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能够容纳到该带状区域中的SS,将其数据域的符号偏移、子信道偏移、符号数目、子信道数目记录,然后在SS排序列表中删除已分配的SS。继续按照上述方法构造新的带状区域并分配SS数据域,直到SS排序列表为空或下行子帧没有空间为止。最后按照生成的各数据域的符号偏移、子信道偏移、符号数目、子信道数目生成管理消息DL-MAP和相应SS的各连接的MAC PDU,发送给物理层处理即可。
下面将参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主要内容包括估算每个连接占用的带宽、为各SS分配下行带宽、在下行子帧中生成各SS的数据域的步骤。
(一)估算连接占用的带宽,可以分固定长度SDU、可变长度SDU并且不支持打包、可变长度SDU并且支持打包3种情况考虑。为了讨论方便,假设某个连接中SDU数目为SDU_num;MAC头和CRC长度为MAC_hdr_crc_len个Byte;对于一个PDU,其最大长度为Max_PDU_len,取值为2047个Byte;该连接占用带宽的估算结果为BW_esti个字节。
(1)对于包含固定长度SDU的连接,假设所有SDU的长度均为SDU_len,则一个PDU最多可容纳的SDU个数SDUs_per_PDU=floor[SDU_len/(Max_PDU_len-MAC_hdr_crc_len)],其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将所有的SDU打包需要的PDU个数PDU_num=ceil(SDU_num/SDUs_per_PDU),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所以估算的带宽为BW_esti=SDU_len*SDU_num+MAC_hdr_crc_len*PDU_num。
(2)对于包含可变长度SDU的连接,假设每个SDU的长度为SDU_len(i)个Byte,其中i=1,2,…,SDU_num。如果该连接不支持打包,则假设分段子头长度为Frag_hdr_len个Byte。设每个SDU需要被分成Frag_num(i)段,则有Frag_num(i)=ceil[SDU_len(i)/(Max_PDU_len-MAC_hdr_crc_len-Frag_hdr_len)]。则每个SDU占用的带宽BW_SDU(i)为BW_SDU(i)=SDU_len(i)+(MAC_hdr_crc_len+Frag_hdr_len)*Frag_num(i)。所以估算的带宽为每个SDU占用带宽的总和,即BW_esti=∑iBW_SDU(i)。
(3)对于包含可变长度SDU并且支持打包的连接,假设打包子头长度为Pack_hdr_len个Byte。每个SDU至少需要一个打包子头,则上述SDU的打包子头占用的总带宽为SDU长度的总和加上SDU_num个打包子头的长度,即BW_SDU_pack=∑iSDU_len(i)+Pack_hdr_len*SDU_num。如果BW_SDU_pack>(Max_PDU_len-MAC_hdr_crc_len-Pack_hdr_len),则还需要分段,分段的数目为Frag_num=ceil[BW_SDU_pack/(Max_PDU_len-MAC_hdr_crc_len-Pack_hdr_len)],注意需要为这些分段添加打包子头的概率较大。所以估算的带宽为BW_esti=BW_SDU_pack+(MAC_hdr_crc_len+Pack_hdr_len)*Frag_num。
另外,估算广播连接所占带宽时,需要包含尚未生成的DL-MAP所占用的带宽。估算DL-MAP长度的方法是,根据已接入的SS的数目,计算其中的DL-MAPIE一共占用的字节数,然后再加上DL-MAP其他内容的字节数,其总和作为该SDU的长度。
(二)对于为各个SS分配带宽的方法,为了讨论方便,假设已接入SS_num个SS,其中第i个SS建立了Conn_num(i)个连接,其中i=1,2,…,SS_num。设第i个SS中第j个连接对应的服务流的最小保证速率为TR_min(i,j),最大持续速率为TR_max(i,j),单位均为bit/s,其中j=1,2,…,Conn_num(i)。设Frame_duration为相邻帧的时间间隔,单位为ms。设上述连接在每一帧内的最小保证速率和最大持续速率对应的带宽分别为BW_min(i,j)和BW_max(i,j),单位为Byte,则有BW_min(i,j)=Frame_duration*TR_min(i,j)/8000,BW_max(i,j)=Frame_duration*TR_max(i,j)/8000。如果上述连接是不对应任何服务流的管理连接,则BW_min(i,j)=BW_max(i,j)=∞。另外,设根据下行分组的情况估算得到的该连接的带宽为BW_esti(i,j),单位为Byte。根据第i个SS的调制编码方式和重复编码指示,设其每个时隙最多可容纳Bytes_per_slot(i)个Byte。为各个SS分配带宽的具体算法步骤如下:
(1)根据下行子帧的子信道数目Ch_num和符号数目Sym_num,计算其OFDMA时隙总数,作为当前剩余时隙数Slots_left=Ch_num*Sym_num/2。
(2)根据前述带宽分配的优先级表,当前优先级设定为初始测距CID对应的连接。
(3)如果当前优先级下是按照最大持续速率进行带宽分配的,当前待分配连接设定为在上一帧带宽分配时,该优先级中最后一个获得带宽的连接的下一个连接;否则,当前待分配连接设定为当前优先级中的第1个连接。
(4)设当前待分配连接是第i个SS中的第j个连接,计算当前剩余的带宽数BW_left=Slots_left*Bytes_per_slot(i),单位为Byte。
(5)计算为该连接分配的带宽BW_conn(i,j),单位为Byte:如果当前优先级使用最小保证速率做限制,BW_conn(i,j)=min[BW_left,BW_esti(i,j),BW_min(i,j)];如果使用最大持续速率做限制,BW_conn(i,j)=min[BW_left,BW_esti(i,j),BW_max(i,j)]。
(6)计算上述带宽对应的该连接占用的时隙数Slots_conn(i,j)=BW_conn(i,j)/Bytes_per_slot(i)。
(7)将Slots_left-Slots_conn(i,j)作为新的当前剩余时隙数Slots_left。
(8)如果Slots_left>0,并且当前优先级中还有连接未执行带宽分配,则将下一个连接作为当前待分配连接,转(4)执行;否则继续。
(9)如果当前优先级下是按照最大持续速率进行带宽分配的,记录最后一个获得带宽的连接。
(10)如果Slots_left>0,并且当前优先级不是分配BE服务流的优先级,则根据带宽分配的优先级表将下一个优先级作为当前优先级,转(3)执行;否则继续。
(11)以SS为单位,将其对应的所有连接各自分得的带宽作累加,得到各个SS分得的带宽BW_ss(i)=∑jBW_conn(i,j),进而可求得其占用的时隙数Slots_ss(i)=BW_ss(i)/Bytes_per_slot(i)。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广播连接占用的时隙数Slots_broadcast。
(三)生成各SS的数据域的算法。
(1)分配足够的符号数Sym_num_broadcast满足广播连接对应的数据域,即Sym_num_broadcast=2*ceil[(Slots_broadcast+4)/Ch_num],其中加上4是为了计算FCH区域,乘以2是因为下行子帧中一个子信道、2个符号构成的区域对应一个时隙。令符号偏移Sym_off=Sym_num_broadcast。
(2)将Slots_ss(i)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个列表,设列表中第i项对应的SS的索引为SS_index(i)。令j=1。
(3)计算列表中第1到j项的时隙数之和,记为Slots_group(j)。则容纳这些数据域的使用所有子信道的带状区域所需的符号数Sym_num_group=2*ceil(Slots_group(j)/Ch_num)。令k=1,Ch_off=0,Sym_off_small=Sym_off。
(4)如果列表中第k项对应的SS所占用的时隙数Slots_ss(SS_index(i))≥Sym_num_group/2,则转(5),否则转(7)。
(5)计算在上述带状区域中,容纳列表中第k项对应的SS所占用的子信道数为Ch_num_ss(SS_index(k))=ceil(2*Slots_ss(SS_index(k))/Sym_num_group)。如果Ch_off+Ch_num_ss(SS_index(k))>Ch_num,则转(9)。
(6)为该SS分配数据域:符号偏移Sym_off,符号数Sym_num_group,子信道偏移Ch_off,子信道数Ch_num_ss(SS_index(k))。将Ch_off+Ch_numss(SS_index(k))的值作为新的Ch_off。转(9)。
(7)如果Sym_off_small+2*Slots_ss(SS_index(k))>Sym_off+Sym_num_group,则令Sym_off_small=Sym_off,并将Ch_off+1作为新的Ch_off。
(8)如果Ch_off<Ch_num,则为该SS分配数据域:符号偏移Sym_off_small,符号数2*Slots_ss(SS_index(k)),子信道偏移Ch_off,子信道数1。
(9)如果Ch_off<Ch_num并且k小于列表中的项数,则将k+1作为新的k,并转(4)。
(10)如果队列中还有SS未获得分配,并且Ch_off/Ch_num<0.8(即基于当前Sym_num_group个符号的带状区域的利用率较低,我们经过测试认为取0.8这个阈值较为合适,也可以更改),则将j+1作为新的j,取消这一轮的分配结果,并转(3)。
(11)确认这一轮的分配结果,将已分配的SS对应的时隙数从列表中删除。将Sym_off+Sym_num_group作为新的Sym_off。如果列表仍不为空,并且新的Sym_off<Sym_num,则令j=1,并转(3)。
(12)按照各数据域矩形生成的结果生成DL-MAP和相应SS的各连接的MAC PDU,发送给物理层处理。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说明本发明的下行调度与带宽分配方法,但本发明的并不局限于实施例的内容。依本发明方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本发明,或通过其他方式予以改进,应该知道凡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任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估算每个连接所占用的带宽;
步骤(2)根据优先级依次为各用户站SS的各个连接分配带宽;
步骤(3)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下行子帧中生成各用户站SS的数据域,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下行子帧中,每个用户站SS的数据域对应一个带状矩形,首先将靠前的几个符号、所有子信道构成的带状矩形区域分给广播连接,然后按照各个用户站SS占用的时隙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用户站SS排成一个列表,根据表首用户站SS占用的时隙数,计算能容纳该SS的使用所有子信道的矩形区域需要多少个符号,然后按照列表的先后顺序,尝试将每个SS的数据域安排到上述带状矩形区域中:先根据带状区域的符号数和每个SS占用的时隙数,计算将该SS安排到带状区域所需要的子信道数,如果带状区域的剩余子信道数足够即可安排;如果某些SS只需占用一个子信道,可将它们排列在带状区域的同一个子信道中,如果发现资源利用率仍较低,可以增加上述带状区域的符号数,对于能够容纳到该带状区域中的SS,将其数据域的符号偏移、子信道偏移、符号数目、子信道数目记录,然后在SS排序列表中删除已分配的SS,继续按照上述方法构造新的带状区域并分配SS数据域,直到SS排序列表为空或下行子帧没有空间为止,最后按照生成的各数据域的符号偏移、子信道偏移、符号数目、子信道数目生成管理消息DL-MAP和相应SS的各连接的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发送给物理层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估算是对每个连接当前所包含的下行分组所实际需要的带宽预先进行估算,估算的带宽值取决于:(a)连接当前包含的下行分组数目以及每个分组的长度;(b)上述分组所生成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目,以及该连接是否需要循环冗余校验CRC,这决定了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头和CRC的数目;(c)该连接是否支持分段,以及所需的分段子头的数目;(d)该连接是否支持打包,以及所需的打包子头的数目,当估算广播连接需要的带宽时,还需要根据已接入的用户站SS的数目估计尚未生成的管理消息DL-MAP的字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优先级的先后次序如下:(I)初始测距CID对应的连接;(II)广播连接;(III)各用户站SS的基本连接;(IV)各主动授权业务UG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V)各实时轮询业务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VI)各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小保证速率分配;(VII)各用户站SS的主管理连接;(VIII)各实时轮询业务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IX)各用户站SS的第二管理连接;(X)各非实时轮询业务nrtPS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XI)各尽力而为业务BE服务流对应的连接,根据最大持续速率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的分配带宽进一步包括:当为某个SS的某个连接分配带宽时,根据用户站SS的调制编码方式和重复编码指示,将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折算为子帧当前剩余字节数,比较以下3个数值:(i)该连接对应服务流的速率参数折算到每帧的字节数,(ii)根据下行分组的情况估算得到的该连接的带宽,(iii)子帧当前剩余字节数,其中最小的数值即为给该连接分配的带宽,将其折算成时隙数,并在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中扣除,然后按优先级为下一个连接分配带宽,直到所有连接都已处理完或者子帧当前剩余时隙数为0为止,最后以用户站SS为单位,将其对应的所有连接各自分得的带宽作累加,得到各个SS分得的带宽,然后求得各个用户站SS占用的时隙数。
CN200810057653A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Active CN10058609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7653A CN100586091C (zh)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7653A CN100586091C (zh)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401A CN101222401A (zh) 2008-07-16
CN100586091C true CN100586091C (zh) 2010-01-27

Family

ID=39631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7653A Active CN100586091C (zh)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609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4720B2 (en) * 2009-04-24 2012-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ower limited users
CN101938844B (zh) * 2009-06-30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基于优先级的竞争测距方法与装置
CN101959247B (zh) * 2009-07-14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MAX系统的带宽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951683B (zh) * 2010-09-29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WiMax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5118603B (zh) * 2022-06-21 2023-08-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系统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5870A1 (en) * 2005-01-11 2006-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data burst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80881A (zh) * 2004-12-14 2007-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数据突发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881A (zh) * 2004-12-14 2007-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数据突发的方法和系统
WO2006075870A1 (en) * 2005-01-11 2006-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data burst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art16: 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Systems. 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IEEE Std 802.16-2004. 2004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art16: 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Systems. 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IEEE Std 802.16-2004. 2004 *
Scheduling solution for the IEEE 802.16 base station. Alexander Sayenko, et al.Computer Networks,Vol.52 No.1. 2007
Scheduling solution for the IEEE 802.16 base station. Alexander Sayenko, et al.Computer Networks,Vol.52 No.1. 2007 *
WiMAX Downlink OFDMA Burst Placement forOptimized Receiver Duty-Cycling. Claude Desset, et al.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07. 2007
WiMAX Downlink OFDMA Burst Placement forOptimized Receiver Duty-Cycling. Claude Desset, et al.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2007. 20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401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438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度资源的方法和基站
CN101286946B (zh) 一种基于ofdm系统的服务流接入控制和带宽分配方法
US8744339B2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base station, relay node and method for global fair scheduling
CN103701579B (zh) 存在功率受限用户时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
CN10129151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Lee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VoIP services in IEEE 802.16 e systems
EP0804006A2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scheme for a wireless access to an ATM network
CN102014500B (zh) 无线接入网中带宽高效分配方法
CN100586091C (zh) 一种WiMAX下行调度和带宽分配方法
CN102238627B (zh) 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262651A (zh) 宽带无线城域网络中基站的下行数据调度方法和系统
Ji et al. Delay-aware power and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multiuser satellite downlinks
CN112636787A (zh) 一种用于电力物联网并发多业务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资源切片方法及装置
CN101516111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Bacioccola et al. A downlink data region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IEEE 802.16 e OFDMA
CN103619069A (zh) 混合业务紧急度优先的宽带电力线通信跨层资源分配方法
Olexandr et al. Slot allocation model and data burst scheduling in downlink WiMAX technology
CN101426265B (zh) 降低ip语音业务的下行及上行带宽资源开销的方法
So A downlink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VoIP services over an IEEE 802.16 e OFDMA system
Bao et al. QoS-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OFDMA-WLAN integrated system
Ben-Shimol et al. Efficient mapping of voice calls in wireless OFDMA systems
Jin et al. On the efficiency of 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non-periodic real-time services in IEEE 802.16 e system
Shuaibu et al. A Cross Layer Approach for Packet Scheduling at Downlink of WiMAX IEEE802. 16e
CN111491376A (zh) 一种空口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So An efficient uplink mapping scheme for VoIP services in the IEEE 802.16 e OFDMA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7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acon building, No. 5-3, East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