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3674C -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3674C
CN100583674C CN200610090765A CN200610090765A CN100583674C CN 100583674 C CN100583674 C CN 100583674C CN 200610090765 A CN200610090765 A CN 200610090765A CN 200610090765 A CN200610090765 A CN 200610090765A CN 100583674 C CN100583674 C CN 1005836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bit number
public physic
bits
correspon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90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6779A (zh
Inventor
张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90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3674C/zh
Publication of CN1996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6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36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36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包括衡量下行公共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和上行公共物理信道PRACH上的负载的方法,其核心包括: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一条公共物理信道上;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通过本发明,不论公共物理信道上是否有信息连续传递,都能够有效衡量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

Description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公共物理信道负载衡量技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给出了在3G的WCDMA系统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状态和状态转换示意图,可以看出用户的RRC状态分链接模式和空闲模式,其中链接模式又被划分为Cell-DCH(Cell Dedicated channel,小区专用信道)、Cell-FACH(Cell Forward access channel,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PCH(Cell Paging channel,小区寻呼信道)、URA-PCH(URA Pagingchannel,注册区寻呼信道)状态。
其中CELL-DCH状态和CELL-FACH状态都可以传输数据,它们的区别在于:当用户处于Cell-DCH状态时,专门为用户分配一条专用信道,这条专用信道单独为一个用户所使用;而当用户处于Cell-FACH状态下时,可以在公共传输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的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分为上行公共传输信道和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当下行传输数据时,用户传输数据使用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当上行传输数据时,用户传输数据使用PRACH(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由于用户传输数据使用的是公共物理信道,所以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使用,然而公共物理信道上的容量是有限的,当太多的用户需要发送数据时,就会导致信道拥塞,使得数据不能及时发送出去,因而需要根据所述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对用户数据进行控制,以避免信道发生拥塞。由于上述公共物理信道均在NodeB(基站)中,而RNC(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着用户数据的发送,因此需要RNC知道NodeB上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对用户数据进行控制。
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是在标准协议中给出了Acknowledged PRACHpreambles(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确认前导)的概念,其核心是:定义AcknowledgedPRACH preambles为一条PRACH上每个接入帧所下发的确认前导。当用户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所有用户均可以使用PRACH接入NodeB,当NodeB接收到PRACH上的数据后,下发Acknowledged PRACH preambles信息给接入的对应用户。
由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标准协议定义AcknowledgedPRACH preambles为一条PRACH上每个接入帧所下发的确认前导,因此每次在PRACH上传递信息时,都应该先下发前导确认,下发前导确认的多少,可以粗略反映出PRACH上同时接入的用户数,也就是说能够粗略反映PRACH上的负载情况。然而当PRACH上开始不间断传递信息时,则不再下发所述确认前导,除非信息中断后再次传输时才下发所述确认前导。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会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
当公共物理信道上连续传递信息时,仅仅根据NodeB发送的AcknowledgedPRACH preambles数量值不能完全反映出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从而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信息不能有效地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以有效的反映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情况,进而可以根据所述负载情况有效的控制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包括:
A、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
B、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与所述公共物理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所能够承载的最大比特数,以及,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传输的比特数。
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当下行传输数据时,RNC将多条下行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一条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
或,
当上行传输数据时,RNC将一条上行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一条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
其中,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还包括:
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和/或,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
其中,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
或,
B2、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
或,
B3、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TFC对应的比特数、编码和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SCCPCH物理信道上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B1具体包括:
B11、RNC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所支持的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找出为最大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以及,通过当前TTI内所下发的TFC信息计算并得到当前TTI内下发的TFC对应的比特数;
B12、RNC根据所述当前TTI内下发的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为最大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
B21、RNC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导频域pilot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比特个数计算出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B22、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比特数量以及编码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比特数的影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
B23、根据计算出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以及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B3具体包括:
B31、RNC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导频域pilot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比特个数计算出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B32、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比特数量、编码以及速率匹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
B33、根据计算出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以及当前TFC折算到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
其中,当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4、RNC根据为每个小区配置的PRACH数目,以及每个PRACH对应的RACH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速率得到一个TTI时间内所述小区内每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并统计一个TTI时间内在对应RACH上实际传输的比特数;
B5、根据所得到的一个TTI时间内一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以及所统计的一个TTI时间内在对应RACH上实际传输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所述小区的当前上行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然后利用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实现了无论公共物理信道是否有信息连续传递,都能够有效反映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从而能够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负载情况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RRC状态和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是对下行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进行衡量的方法,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将多条下行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在一条公共物理信道上。
例如,在WCDMA系统中,用来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信道类型是FACH信道,FACH信道可以有多条,有的FACH信道是用来传输信令信息数据的,有的FACH信道是用来传输数据的,不同的FACH信道映射不同类型的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类型包括:CTCH(Common traffic channel,公共业务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不同类型的逻辑信道映射的FACH信道的传输格式、RMA(Rate Match Attribute,速率匹配属性)以及编码方式不一样。例如如表1所示:
  传输信道   传输格式   CRC长度   编码类型   RMA   TTI   映射的逻辑信道
  FACH   0×168bits1×168bits2×168bits   16bits   CC,1/2   220   10ms   CCCH/DCCH
  FACH   0×360bits1×360bits   16bits   TC   160   10ms   DTCH
  FACH   0×168bits1×168bits   16bits   CC,1/3   220   10ms   CTCH
表1
将多条用来传输数据的下行FACH信道映射到一条SCCPCH(Secondary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上。这样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就可能包括映射到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RMA或者是编码方式等。
步骤2,利用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
步骤2有三种处理办法,其中第一种是:仅仅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Transport format combine,传输格式组合)对应的Bit(比特)数量来衡量SCCPCH上的负载。其核心是:首先计算出SCCPCH上所支持的TFCS(Transport format combine set,传输格式组合集),并在所述TFCS中找出对应最大比特数的TFC,然后计算出对应最大比特数的TFC对应的Bit数;接着计算当前TTI(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内下发所使用的TFC对应的Bit数;最后根据计算出对应最大比特数的TFC对应的Bit数以及当前TTI内下发的TFC对应的Bit数计算出当前SCCPCH上的负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211,RNC根据配置的SCCPCH上所支持的TFCS的信息找出对应最大比特数的TFC,即TFCmax,并根据RNC为每个TFC配置的Bit数得到所述TFCmax对应的Bit数。
步骤212,根据一个TTI内所能够下发的TFC获知到当前TTI内所下发的TFC信息,并根据所述TFC信息计算并得到当前TTI内的下发的TFC对应的Bit数。
步骤213,根据步骤211中得到的对应最大比特数的TFC对应的Bit数以及步骤212中当前TTI内的下发的TFC对应的Bit数计算所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值,如公式(1)所示:
当前SCCPCH上的负载值=当前TTI内的下发的TFC对应的Bit数/TFCmax对应的Bit数(1)
可以看出,每个TTI下发的TFC对应的bit数和TFCmax对应的bit数的比值即为SCCPCH的负载值。
步骤2的第二种实现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又结合了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来衡量所述SCCPCH上的负载的。其核心是:首先计算出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然后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Bit数量和编码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影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最后根据计算出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以及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
步骤311,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pilot(导频域)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TFCI(传输格式组合指示)比特个数计算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
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可由公式(2)计算得到:
NSF=2×38400/SF-(Npilot+NTFCI)×15   (2)
其中,SF是扩频因子,Npilot是每时隙中的pilot比特个数,NTFCI是每时隙中的TFCI比特个数。
由于配置所述SCCPCH时一般采用“灵活位置”复用方式,所以还应配置SCCPCH上的TFCI比特(TFCIPresence=EXISTS),标准25.211中给出,一般在SF=128~256时,NTFCI=2,在SF=4~64时,NTFCI=8。
步骤312,根据传输格式组合和编码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影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
不同的TFC对应的下行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SCCPCH后,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可能由编码引入,下面针对编码引入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情况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
首先按照公式(3)计算传输块附加CRC校验后级联的长度:
CON_SIZE=TB_NUM×(TB_SIZE+CRC_SIZE)(3)
其中,TB_NUM和TB_SIZE分别是传输格式的传输块个数和传输块大小(bits),CRC_SIZE是附加的CRC比特长度(0、8、12、16、或24比特);
然后,根据利用公式(3)计算得到的传输块附加CRC校验后级联的长度值,以及传输信道i的信道编码类型和编码率(CODE_RATE,取值1/2或1/3,仅对卷积码有效),计算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ENCODE_LENGTH: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IF卷积编码,THEN
    Z=504
    CB_NUM=upper(CON_SIZE/Z)
    IF CB_NUM==0,THEN
    CB_SIZE=0
    ELSE
       CB_SIZE=upper(CON_SIZE/CB_NUM)
    END IF
    ENCODE_LENGTH=CB_NUM×(CB_SIZE+8)/CODE_RATE
ELSE IF TURBO编码,THEN
    Z=5114
    CB_NUM=upper(CON_SIZE/Z)
    IF CB_NUM==0,THEN
    CB_SIZE=0
    ELSE IF CON_SIZE<40,THEN
    CB_SIZE=40
    ELSE
      CB_SIZE=upper(CON_SIZE/CB_NUM)
    END
    ENCODE_LENGTH=CB_NUM×(CB_SIZE×3+12)
END IF
经过上述处理过程后得到由于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ENCODE_LENGTH,然后根据所述ENCODE_LENGTH计算并得到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从而反映出所述公共物理信道,即SCCPCH上的负载情况,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利用公式(4)计算得到的传输信道i对应的重复因子计算传输格式组合TFCj所对应的无线帧上的比特数得到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所述公式(4)如下所示:
N TFCj = Σ i = 1 I RF i * N i , j - - - ( 4 )
其中Ni,j为TFCj中公共物理信道i在速率匹配前折算到每个无线帧的比特数,即为步骤312中计算出来的ENCODE_LENGTH;所述RFi为速率匹配对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影响值,此处由于没有考虑该因素,所以所述RFi为1。
经过上述计算过程得到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计算得到的传输格式组合TFCj所对应的无线帧上的比特数,即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
最后,根据通过步骤311计算得到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以及通过步骤312计算得到的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如公式(5)所示:
Load sccpch = N TFCj N SF - - - ( 5 )
其中,所述NTFCj为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所述的NSF为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步骤2的第三种衡量当前SCCPCH上的负载的方法不仅仅考虑了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Bit数量以及编码对对应的物理信道bit数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速率匹配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影响,其核心为:首先计算出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然后振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Bit数量、编码和速率匹配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影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最后根据计算出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以及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411,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pilot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TFCI比特个数计算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
该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与第二种方法中的步骤311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412,根据传输格式组合、编码和速率匹配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影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
不同的TFC映射到SCCPCH后,对应的物理信道bit数一方面是由编码引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共物理信道处理过程中的速率匹配引起的。下面针对这两种情况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
首先针对由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计算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
步骤4121,仍然按照公式(3)计算传输块附加CRC校验后级联的长度:
CON_SIZE=TB_NUM×(TB_SIZE+CRC_SIZE)(3)
其中,TB_NUM和TB_SIZE分别是传输格式的传输块个数和传输块大小(bits),CRC_SIZE是附加的CRC比特长度(0、8、12、16、或24比特);
步骤4122,根据由步骤4121得到的传输块附加CRC校验后级联的长度值,以及传输信道i的信道编码类型和编码率(CODE_RATE,取值1/2或1/3,仅对卷积码有效),计算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ENCODE_LENGTH。具体实施过程与第二种方法中的相关描述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经过上述处理过程后得到仅仅通过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bit数计算并得到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ENCODE_LENGTH,然后再针对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计算速率匹配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
步骤4123,根据步骤411中得到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以及步骤4122中计算出来的ENCODE_LENGTH,利用协议25.212中的公式计算灵活配置方式下,各个公共传输信道i对应的重复因子,如公式(6)所示:
RF i = RM i max j ∈ TFCS Σ i = 1 i = I ( RM i * N i , j ) * N SF - - - ( 6 )
其中RMi为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速率匹配因子;Ni,j为TFCj中公共传输信道i在速率匹配前的折算到每个无线帧的比特数,即为步骤4122中计算出来的ENCODE_LENGTH;公式中的分母指在TFCS中,各个公共传输信道RM(i)*N(i,j)和的最大值;NSF为步骤411中计算得到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步骤4124,根据步骤4123得到的公共传输信道i对应的重复因子计算传输格式组合TFCj所对应的无线帧上的比特数,即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计算仍然如公式(4)所示,即:
N TFCj = Σ i = 1 I RF i * N i , j - - - ( 4 )
经过上述对由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计算得到编码带来的bit长度变化值,以及结合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bit数的计算得到的传输格式组合TFCj所对应的无线帧上的比特数,即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
最后,根据仍然如公式(5),即根据计算得到的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NSF,以及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如下所示:
Load sccpch = N TFCj N SF - - - ( 5 )
其中,所述NTFCj为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bit数;所述的NSF为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上述描述了对下行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衡量的处理过程,而用以上行传输数据的公共物理信道类型是PRACH,一个小区可以支持多个PRACH。当对上行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衡量时,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实现,其核心是:首先将每一个RACH分别映射到一条PRACH上,然后计算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一个TTI时间内对应的RACH上所能够承载的最大bit数;然后统计一个TTI时间内在所述RACH上传输的bit数;最后根据一个TTI时间内RACH上所能够承载的最大bit数以及一个TTI时间在RACH上传输的bit数计算当前RACH上的负载,得到的RACH的负载即为PRACH的负载。具体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每一个RACH分别映射到一条PRACH上;
步骤102,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物理信道上的负载。
由于影响上行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主要是一个TTI时间内一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bit数以及一个TTI时间内在所述RACH上实际传输的bit数,所以步骤102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RNC首先根据为每个小区配置的PRACH数目,以及一个PRACH所能传输的最大bit速率得到一个TTI时间内一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bit数。然后,其统计一个TTI时间内在所述RACH上实际传输的bit数。
步骤102中,RNC能够通过与NodeB间的数据传输获知到每个RACH上实际传输的bit数。
最后,RNC根据一个TTI时间内一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bit数,以及一个TTI时间内在所述RACH上实际传输的bit数利用公式(6)计算出所述小区的当前上行公共传输信道的负载值。
当前RACH的负载=一个TTI时间内在RACH上实际传输的bit数/一个TTI时间内RACH上所能够传输的最大bit数。(6)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RNC首先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然后利用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物理信道上连续传递信息时,不能根据NodeB发送的Acknowledged PRACH preambles数量值有效反映出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承载的负载情况,导致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不能够有效地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无论公共物理信道上是否有信息连续传递,在RNC中都能够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进而能够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来有效地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
B、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与所述公共物理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所能够承载的最大比特数,以及,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传输的比特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将多条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前向接入信道FACH映射到一条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
或,
当上行传输数据时,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将一条上行公共传输信道随机接入信道RACH映射到一条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还包括:
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和/或,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衡量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
或,
B2、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
或,
B3、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编码和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具体包括:
B1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所支持的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找出为对应最大比特数的传输格式组合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以及,通过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所下发的传输格式组合TFC信息计算并得到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内下发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
B12、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时间间隔TTI内下发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为对应最大比特数的传输格式组合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
B2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导频域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比特个数计算出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B22、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量以及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计算当前传输格式组合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
B23、根据计算出的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以及当前传输格式组合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具体包括:
B3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导频域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比特个数计算出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
B32、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量、编码以及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计算当前传输格式组合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
B33、根据计算出的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以及当前传输格式组合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
8、如权利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4、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根据为每个小区配置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数目,以及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速率得到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所述小区内每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并统计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在对应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实际传输的比特数;
B5、根据所得到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一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以及所统计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在对应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实际传输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所述小区的当前上行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值。
CN200610090765A 2006-06-30 2006-06-30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367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0765A CN100583674C (zh) 2006-06-30 2006-06-30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0765A CN100583674C (zh) 2006-06-30 2006-06-30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6779A CN1996779A (zh) 2007-07-11
CN100583674C true CN100583674C (zh) 2010-01-20

Family

ID=3825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07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3674C (zh) 2006-06-30 2006-06-30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367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25A (zh) * 2009-06-15 2009-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寻呼信道负荷率的统计方法和装置
CN101662787B (zh) * 2009-09-24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前向接入信道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201690A1 (zh) * 2016-05-25 2017-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6779A (zh) 200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3286C (zh) 高速率分组数据和低时延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23589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多信道分组联合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95209B (zh) 用于分派无线网络中受限的接入窗中的时隙的方法和配置
TWI271072B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sumption of user equipment/recei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for
CN101364837B (zh) 用于码分多址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28035B (zh) 时分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间的定时方法
CN101594666A (zh) 接入方式选择方法与装置、上行数据发送方法与装置
CN101621828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用户的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860914A (zh) 上报射频能力的方法及终端、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1466123B (zh) 移动通信中上行增强传输格式集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01257371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上行分组调度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174878B (zh) 一种实现混合自适应重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83674C (zh) 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
CN101277177B (zh) 调度非调度复用确定传输模块大小和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法
CN101933376A (zh) 通过确定用户设备中的功率偏移值而节省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62938B (zh) 一种mac层的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23508B (zh) 一种时隙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60735B (zh) 码串发送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以及接收机
CN102149121A (zh) Td-scdma系统中用户终端检测非连续发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996794A (zh)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介质访问控制层的上行调度方法
CN101365171B (zh) 一种专用信道业务传输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92B (zh) 移动通信系统的寻呼指示传输方法及系统、接收装置
CN101119131B (zh) 一种用于估算用户设备上行负载的方法
CN100353797C (zh) 上行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
CN101277465B (zh) 上行增强系统中调度与非调度复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