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1297C -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1297C
CN100581297C CN200810006272A CN200810006272A CN100581297C CN 100581297 C CN100581297 C CN 100581297C CN 200810006272 A CN200810006272 A CN 200810006272A CN 200810006272 A CN200810006272 A CN 200810006272A CN 100581297 C CN100581297 C CN 1005812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way
current network
network
gateway
mobil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6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2268A (zh
Inventor
邸志宇
吴问付
王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82931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581297(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06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1297C/zh
Priority to EP09707138.5A priority patent/EP2209279B1/en
Priority to EP11181892.8A priority patent/EP2400811B2/en
Priority to ES11181892T priority patent/ES2436502T5/es
Priority to PCT/CN2009/070163 priority patent/WO200909777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2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05812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1297C/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riority to US12/835,483 priority patent/US8553615B2/en
Priority to US13/103,547 priority patent/US8072927B2/en
Priority to US13/215,688 priority patent/US845178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15/00Metering arrangements; Time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Time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04M2215/20Technology dependant metering
    • H04M2215/204UMTS; GP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所述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移动性管理网元将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以便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在ISR机制下进行承载过程时采用的PCC策略所针对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一致。

Description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约信令(ISR,Idle modesignalling reduction)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演进网络的核心网主要包含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e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 Way)、分组数据网关(PGW,PDN Gateway)三个逻辑功能体。其中,MME是移动管理性网元,负责信令加密以及漫游、跟踪等功能,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安全功能等,它对应于当前系统内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Node)的控制平面部分。SGW负责本地的移动性锚点和系统内部的移动性锚点以及合法监听相关信息;PGW则负责策略执行和计费以及合法监听相关功能,其中策略执行和计费的依据是策略和计费控制(PCC,Policy andcharging control)规则,PCC规则是由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PCRF,Policy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下发给P-GW。在PCRF实体下发PCC规则时,PCC规则需要根据用户当前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ype)进行确定,不同的RAT可能会下发不同的PCC规则。
节约信令,又称为空闲状态下的节约信令,只有用户设备在空闲状态时才能起到节约空口信令的作用。如果2G和/或3G采用ISR机制,则空闲模式下的用户面终止于S-GW。因此,在用户和网络侧启用了节约信令机制的情况下,网络侧不知道用户当前所处的具体网络2/3G还是LTE。
在ISR机制下,当用户在2/3G下转为空闲(IDLE)态时,且从源侧2/3G网络切换至目标侧LIT网络时,由于P-GW不知道用户的状态,仍然保留的是与源侧2/3G网络接入方式所对应的PCC策略,而此时IDLE态的用户可能已经处在了LTE接入网络下。这时如果P-GW发起承载的创建/修改/删除流程,MME寻呼到用户后,承载的创建/修改/删除流程会在LTE一侧完整执行,成功实现对承载的创建/修改/删除,然而P-GW发起承载的创建/修改/删除流程所基于的PCC策略却是针对于2/3G的接入方式的。
因此,在进行本发明创造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上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ISR机制下,网络侧对IDLE态用户发起承载的创建/修改/删除流程时,所基于的PCC策略针对的接入方式可能与用户当前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能够保证在ISR机制下承载过程时采用的PCC策略所针对的接入方式与用户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将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以便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包括:
移动性管理网元,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服务网关,用于从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性管理网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网关,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承载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由于移动性管理网元首先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通知给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根据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过程,因此可以避免由于网络侧不能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技术,导致网络侧承载过程时采用的PCC策略所针对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性管理网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服务网关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所述处理承载过程可以为承载的发起过程或者承载的处理,本实施例中,以ISR机制下承载创建过程来进行说明。且UE处在IDLE状态下,从原驻留网络移动至当前网络。
ISR机制下发起创建承载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101:PCRF下发PCC规则给PGW;
所述PCC规则为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
如果PCC规则未由PCRF进行配置,也可以由PGW来配置QoS规则。
步骤102:PGW根据所述PCC规则,向SGW发送创建承载的请求;
以上为PGW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
PCRF也可以直接下发PCC规则给SGW来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或者可以由SGW来配置QoS规则。
步骤103:SGW确认源侧和目标侧接入方式下的UE均处在IDLE状态后,存储所述创建承载的请求,并通知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另一侧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起寻呼UE过程;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为MME或者SGSN。
本实施例中,SGW可以通过下行数据通知(downlink date notification)消息或者其他新的消息来通知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原驻留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起寻呼。
步骤104: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收到UE的服务请求后,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通知给SGW;
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比如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向当前网络发送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的消息,当前网络在返回响应消息时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的信息。
步骤105:SGW将获得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如果是,则进行步骤106,如果否,则进行步骤107;
SGW上保存了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
步骤106:S-GW取出存储的所述创建承载的请求,继续进行承载的创建流程。
例如当前网络和原驻留网络均为2G/3G网络。
由于与现有技术的承载的创建流程基本相同,这里不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步骤107:SGW返回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给PGW;
所述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具体来说,SGW可以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作为参数在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中携带发送给PGW。所述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指示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PGW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内容,例如在cause值中说明PGW中保存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的接入方式不一致。
步骤108: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并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例如当前网络为2G/3G网络,原驻留网络为LTE网络,那么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中携带当前网络2G/3G网络的接入方式。
具体来说,SGW可以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作为参数在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中携带发送给PGW。所述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指示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PGW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内容,例如在cause值中说明PGW中保存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的接入方式不一致。
当SGW与多个PDN连接时,向多个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109:PGW向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110:PGW向PCRF发送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从PCRF获取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
步骤111:PGW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起承载创建流程。
如果步骤101-102中PCRF下发PCC规则直接给SGW来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则从步骤107到步骤111的流程为:由SGW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发送给PCRF,PCRF把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送给SGW和PGW,SGW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起承载创建流程。
本发明除了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承载创建过程,同时也适用于承载的修改、删除等过程,基本过程相似,因此这里不再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所述处理承载过程可以为承载的发起过程或者承载的处理,本实施例依然按照ISR机制下承载创建过程来进行说明。且UE处在IDLE状态下,从原驻留网络移动至当前网络。
ISR机制下发起创建承载过程具体信令流程如下:
步骤201:PCRF下发PCC规则给PGW。
所述的PCC规则为原驻留网络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
如果PCC规则未由PCRF进行配置,也可以由PGW来配置QoS规则。
步骤202:PGW根据得到的PCC规则,向SGW发送创建承载的请求;
PCRF也可以直接下发PCC规则给SGW来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或者可以由SGW来配置QoS规则。
步骤203:SGW如果发现ISR机制下两种接入方式下用户都处在IDLE状态,同时向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原驻留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创建承载请求。
步骤204:当前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原驻留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先存储信令,然后寻呼用户,当前网络的移动管理网元收到UE的服务请求后获知UE的接入方式;
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比如向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向当前网络发送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的消息,当前网络在返回响应消息时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的信息。
步骤205: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继续执行创建承载流程,并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给SGW,所述更新承载请求消息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SGW返回更新承载响应消息给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
步骤206:SGW通知原驻留网络移动管理网元停止寻呼用户,以及停止对先前收到的创建承载请求的处理,且SGW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做比较,判断二者是否相同,如果否,则进行步骤207;
SGW上记录了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
步骤207:S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给PGW;
所述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具体来说,SGW可以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作为参数在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发送给PGW。所述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指示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PGW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内容,例如在cause值中说明PGW中保存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的接入方式不一致。
当SGW与多个PDN连接时,向多个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208:PGW向SGW回复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209:PGW向PCRF发送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从PCRF获取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
步骤210:PGW等待创建承载流程结束后,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起承载修改流程。
如果步骤201-202中PCRF下发PCC规则直接给SGW来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则从步骤207到步骤210的流程为:,由SGW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发送给PCRF,PCRF把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给SGW和PGW,SGW等待创建承载流程结束后,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起承载修改流程。
本发明除了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承载创建过程,同时也适用于承载的修改、删除等过程,基本过程相似,因此这里不再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所述处理承载过程可以为承载的发起过程或者承载的处理,本实施例依然按照ISR机制下承载创建过程来进行说明。且UE处在IDLE状态下,从原驻留网络移动至当前网络。
步骤301:PCRF下发PCC规则给PGW;
所述PCC规则为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
如果PCC规则未由PCRF进行配置,也可以由PGW来配置QoS规则。
步骤302:PGW根据得到的PCC规则向SGW发送创建承载的请求;
当然PCRF也可以将PCC规则直接下发给SGW,由SGW来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或者可以由SGW来配置QoS规则。
步骤303:如果ISR机制下用户在两种接入方式下都处于IDLE状态,则SGW同时向当前网络和原驻留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所述消息中携带有SGW记录的原驻留网络接入方式。
步骤304:当前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原驻留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先存储信令,然后寻呼用户,通过寻呼用户,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比如当前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向当前网络发送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的消息,当前网络在返回响应消息时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的信息。
步骤305:当前网络的移动管理网元将获知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SGW发送的承载请求消息中所携带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如果是,则进行步骤306,如果否,则进行步骤307;
步骤306:移动管理网元取出存储的所述创建承载的请求,继续进行承载的创建流程。
由于与现有技术的承载的创建流程基本相同,这里不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步骤307:当前网络移动管理网元回复创建承载响应消息给SGW,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当前网络移动管理网元也可以通过更新承载请求(Update Bearer Request)消息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发送给SGW。
步骤308:SGW返回拒绝承载创建响应消息给PGW;
所述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具体来说,SGW可以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作为参数在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中携带发送给PGW。所述拒绝承载创建的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指示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PGW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内容,例如在cause值中说明PGW中保存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的接入方式不一致。
步骤309:SGW向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并携带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具体来说,SGW可以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作为参数在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中携带发送给PGW。所述更新承载请求的消息中还可以携带指示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PGW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内容,例如在cause值中说明P-GW中保存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的接入方式不一致。
当SGW与多个PDN连接时,SGW向多个PGW发送更新承载请求消息。
步骤310:PGW向SGW回复更新承载响应消息;
步骤311:PGW向PCRF发送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从PCRF获取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
步骤312:PGW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起承载创建流程。
如果步骤301-302中PCRF下发PCC规则直接给SGW来触发承载的创建流程,则从步骤308到步骤312的流程为:由SGW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发送给PCRF,PCRF把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给SGW和PGW,SGW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PCC规则,发起承载创建流程。
本发明除了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承载创建过程,同时也适用于承载的修改、删除等过程,基本过程相似,因此这里不再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4,为本发明移动网络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移动网络系统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41、服务网关42、分组数据网关43、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44。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41,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可以是MME或者SGSN。
所述服务网关42,用于从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41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过程。
所述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44,用于接收服务网关42发送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提供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给服务网关42或者分组数据网关43。
所述分组数据网关43,用于将所述服务网关42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发送给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44,并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44提供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发起承载过程。
请参照图5,为本发明移动性管理网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包括获取单元51、通知单元52、比较单元53。
所述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所述通知单元52,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51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
所述获取单元51包括接收单元511、寻呼单元512。
所述接收单元511,用于接收服务网关发起的承载请求或者接收服务网关发起的寻呼用户的通知消息;
所述寻呼单元51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511接收的承载请求或者寻呼用户的通知消息发起用户寻呼,并通过用户寻呼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所述比较单元53,用于将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同时,所述通知单元52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
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承载请求。
请参照图6,为本发明服务网关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服务网关包括接收单元61、承载处理单元62、记录单元63、比较单元64。
所述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所述承载处理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61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所述记录单元63,用于记录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
所述比较单元64,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61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所述记录单元63所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同时,所述承载处理单元62根据所述接收单元61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所述服务网关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承载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存储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承载请求后,发送寻呼用户的通知消息给移动性管理网元。
所述服务网关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分组数据网关。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移动网络系统、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网关,由于移动性管理网元首先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通知给服务网关,服务网关再根据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过程,因此可以避免由于服务网关不能获知当前网络的接入技术,导致网络侧进行承载过程时采用的PCC策略所针对的接入方式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不一致的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5)

1.一种节约信令(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将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以便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网关接收与原驻留网络接入方式对应的承载请求;
服务网关存储所述承载请求并通知当前网络移动管理网元发起用户寻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网关接收与原驻留网络接入方式对应的承载请求,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起承载请求;
当前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存储所述承载请求并发起用户寻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前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继续执行承载流程,并通过更新承载消息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网关将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确认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管理网元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承载请求消息携带原驻留网络接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移动性管理网元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确认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具体包括:
服务网关向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从计费和策略控制功能实体获取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服务网关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发送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承载创建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具体包括:
服务网关向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从计费和策略控制功能实体获取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当前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执行承载流程结束后,服务网关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发送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承载修改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网关接收承载请求;
服务网关存储所述承载请求并通知当前网络移动管理网元发起用户寻呼;
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后,获知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网关接收承载请求,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起承载请求;
当前网络移动性管理网元存储所述承载请求并发起用户寻呼;
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后,获知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SR机制下处理承载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包括:
服务网关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分组数据网关;
分组数据网关向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从计费和策略控制功能实体获取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
分组数据网关根据获取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发送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承载请求给服务网关。
13.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移动性管理网元,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服务网关,用于从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根据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服务网关发送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并提供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给服务网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组数据网关,用于将服务网关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发送给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并根据策略和计费控制功能实体提供的与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对应的策略和计费控制规则,发起承载过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还用于接收承载请求,存储所述承载请求并通知当前网络移动管理网元发起用户寻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还用于接收承载请求,存储所述承载请求并通知当前网络移动管理网元发起用户寻呼。
18.一种移动性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网关发起的承载请求或者接收服务网关发起的寻呼用户的通知消息;
寻呼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承载请求发起用户寻呼,并通过用户寻呼获取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承载请求中携带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还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所述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同时,所述通知单元将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服务网关。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承载请求。
22.一种服务网关,其特征在于,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
承载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所述记录单元所记录的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是所述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与原驻留网络的接入方式不同时,所述承载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进行承载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承载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存储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承载请求后,发送寻呼用户的通知消息给移动性管理网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还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的当前网络的接入方式通知给分组数据网关。
CN200810006272A 2008-02-04 2008-02-04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058129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6272A CN100581297C (zh) 2008-02-04 2008-02-04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09/070163 WO2009097775A1 (zh) 2008-02-04 2009-01-15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EP11181892.8A EP2400811B2 (en) 2008-02-04 2009-01-15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radio bearer under the idle mode signaling reduction (isr) mechanism
ES11181892T ES2436502T5 (es) 2008-02-04 2009-01-15 Método y sistema para procesar un soporte de radio bajo el mecanismo de reducción de la señalización en el modo de inactividad (ISR)
EP09707138.5A EP2209279B1 (en) 2008-02-04 2009-01-15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radio bearer under the idle mode signaling reduction (isr) mechanism
US12/835,483 US8553615B2 (en) 2008-02-04 2010-07-13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US13/103,547 US8072927B2 (en) 2008-02-04 2011-05-09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US13/215,688 US8451780B2 (en) 2008-02-04 2011-08-23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6272A CN100581297C (zh) 2008-02-04 2008-02-04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2268A CN101472268A (zh) 2009-07-01
CN100581297C true CN100581297C (zh) 2010-01-13

Family

ID=4082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6272A Active CN100581297C (zh) 2008-02-04 2008-02-04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8553615B2 (zh)
EP (2) EP2400811B2 (zh)
CN (1) CN100581297C (zh)
ES (1) ES2436502T5 (zh)
WO (1) WO20090977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2927B2 (en) 2008-02-04 2011-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048B (zh) * 2010-02-10 2014-12-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空闲状态信令优化激活状态下寻呼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158907B (zh) * 2010-02-12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优先级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79512A (zh) * 2012-04-20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lan网络用户策略分发装置及方法
US9247528B2 (en) * 2012-10-12 2016-01-2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aging in UTRAN/GERAN/E-UTRAN networks when idle signaling reduction is active
CN104427525A (zh) * 2013-08-19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sr激活及去激活的方法
US9356911B1 (en) * 2014-10-07 2016-05-3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erving gateway policy enforcement
CN107113676B (zh) 2014-12-22 2020-07-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sgw、终端及其接收方法
CN112994905B (zh) * 2019-12-18 2024-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策略和计费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6382A1 (en) * 2001-08-21 2003-03-06 Sascha Ni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multi-level remote diagnosis an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CN100512543C (zh) 2004-02-17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无线接入承载的方法
CN1798204A (zh) 2004-12-24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7843900B2 (en) * 2005-08-10 2010-11-30 Kineto Wireless, Inc. Mechanisms to extend UMA or GAN to inter-work with UMTS core network
CN100493011C (zh) * 2005-08-16 2009-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的方法
CN101039506B (zh) * 2006-03-15 2011-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迁移方法
US8391241B2 (en) 2007-10-04 2013-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system handoff using circuit switched bearers for serving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upport nodes
US20100296453A1 (en) 2008-01-28 2010-11-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resource record
CN100581297C (zh) 2008-02-04 2010-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2927B2 (en) 2008-02-04 2011-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US8451780B2 (en) 2008-02-04 2013-05-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US8553615B2 (en) 2008-02-04 2013-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bearer under ISR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436502T3 (es) 2014-01-02
CN101472268A (zh) 2009-07-01
US8553615B2 (en) 2013-10-08
ES2436502T5 (es) 2019-04-08
US8451780B2 (en) 2013-05-28
WO2009097775A1 (zh) 2009-08-13
EP2400811A1 (en) 2011-12-28
EP2400811B1 (en) 2013-08-28
US20110305201A1 (en) 2011-12-15
EP2209279B1 (en) 2013-05-08
EP2209279A1 (en) 2010-07-21
EP2400811B2 (en) 2018-10-24
US8072927B2 (en) 2011-12-06
US20100278113A1 (en) 2010-11-04
US20110199979A1 (en) 2011-08-18
EP2209279A4 (en)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1297C (zh) Isr机制下处理承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13598B (zh) 演进分组系统中的移动台终止的通信的支持
CN102457938B (zh) 终端接入限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72271B (zh) 对承载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管理设备
CN101472312B (zh) 一种资源释放控制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1291536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负载重平衡的切换方法
CN101938850B (zh) 一种释放承载资源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86498B (zh) 一种实现负载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28787B (zh)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249096B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595373A (zh) 一种对mtc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59175B (zh) 本地ip访问连接建立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82511A (zh) 承载处理方法
CN101505474B (zh) 用户切换过程中网络侧处理方法、网元设备及网络系统
CN101572955A (zh) 一种删除承载的方法与装置
CN101572862A (zh) 支持3g系统和lte系统间互通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37146A (zh) 一种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EP3684115B1 (en) Method for allowing user equipment to detach from network entity
CN103379578B (zh) 一种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2740266A (zh) 一种上下文的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2014452B (zh) 一种本地ip访问连接实现移动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98567B (zh) 终端转为连接态时更改服务网关的连接激活方法及系统
CN101583192B (zh) 一种承载重建失败的处理方法
CN102387606B (zh) 一种实现承载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10325A (zh) 一种触发消息投递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