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9209C - 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9209C
CN100579209C CN200780000201.XA CN200780000201A CN100579209C CN 100579209 C CN100579209 C CN 100579209C CN 200780000201 A CN200780000201 A CN 200780000201A CN 100579209 C CN100579209 C CN 1005792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entity
terminal
media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02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3574A (zh
Inventor
严军
吴向阳
李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1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92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920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7Stream processing in response to a playback request from an end-user, e.g. for trick-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587Control parameters, e.g. trick play commands, viewpoint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04N7/17309Transmission or handling of upstream communications
    • H04N7/17336Handling of requests in head-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本发明中,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本发明利用NGN中原有的功能实体MRF完成组播业务流到单播业务流的切换控制并提供单播业务流,在NGN网络中提供时移电视业务,丰富了IMS业务。

Description

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3月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0610034107.3、发明名称为“一种在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GN网络中实现时移电视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背景技术
时移电视(shift TV)是随着宽带网络的成熟应运而生的一种视频业务,是目前发展势头迅猛的互联网电视(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所能提供的业务形式之一,它所提供的服务能够让用户在看直播电视节目的时候,实现对节目的暂停、后退等操作,并能够快进到当前直播电视正在播放的时刻。
现有技术中一种实现时移电视的方法为基于现有IP网络的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解决方案:
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由头端101、中间件102、视频点播(VOD)系统103以及机顶盒104等构成,其中:
头端101用于接收电视节目并进行编码以用于IP网络传送;中间件102为用户终端提供节目单并处理用户对节目的控制操作;VOD系统103从头端101接收电视节目并进行录制,在用户使用时移操作时为用户提供单播节目源;机顶盒104接收节目解码后传输节目内容给显示终端显示,它与中间件102交互为用户提供节目单显示,接受用户控制指令并与网络交互完成控制。
在所述系统中使用时移电视业务的基本过程为:
机顶盒104开始从中间件102获取节目单,根据节目单在机顶盒104加入播放所选节目的组播组接收电视节目,该节目是以组播方式发送的;
若用户选择节目暂停,或者快退操作,则机顶盒104向中间件102发出请求,中间件102与VOD系统103交互定位对应的单播节目源并传递地址给中间件102,中间件102反馈给机顶盒104;
随后机顶盒104从VOD系统103获取单播节目流并使用实时流协议(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对该节目进行控制。若用户选择快进并赶上直播节目,则机顶盒104再次切换到组播接收状态。
上述方案属于针对现有IP网络的方案,并不一定适用于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是基于分组技术的融合型网络,以分组交换为主,采用承载与控制分离的架构。其架构图分为业务层和传送层,其中业务层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Integrated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仿真子系统、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MS,Internet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其它应用子系统,以及被多个应用子系统共享的用户数据和基于这些业务层子系统向用户提供业务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
其中,IM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R5阶段增加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中叠加在已有分组域之上的一个子系统,引入SIP协议作为业务控制协议,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业务;IMS中的会话建立由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RTSP以及域名服务(DNS,Domain Name Service)等协议配合完成。
IMS中主要的功能实体包括控制用户注册、会话等功能的呼叫控制实体CSCF、提供各种业务逻辑控制功能的AS、集中管理用户签约数据的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以及用于实现与电路交换网互通的媒体网关控制功能/IP多媒体-媒体网关(MGCF/IM-MGW),用户通过当前所在地代理节点代理-呼叫控制功能实体(P-CSCF)接入IMS,会话和业务触发控制及与AS的业务控制交互则由其注册地的归属域服务节点S-CSCF(服务-呼叫控制功能实体)完成。
也就是说,NGN支持采用SIP通讯的方式,而在现有技术中,业务的请求和控制信令是通过HTTP/RTSP实现的,并没有充分利用SIP的潜在能力,所以现有技术中实现时移电视的方法并不适用于NGN。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可以在NGN网络中实现时移电视业务。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包括:
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实体发起资源请求;
媒体资源实体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终端与媒体资源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
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包括:
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
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包括:
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终端与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终端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通过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
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其中,
应用服务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的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所述业务请求中至少携带终端的媒体传输参数;将来自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的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转发终端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根据触发规则将业务请求触发到应用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路由。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其中,
应用服务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的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将来自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的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转发终端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根据触发规则将业务请求触发到应用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路由。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包括: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以及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其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包括: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以及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其中,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NGN中原有的功能实体MRFC和MRFP完成组播业务流到单播业务流的切换控制并提供单播业务流,在NGN网络中提供时移电视业务,丰富了IMS业务;并且用户认证、安全、计费等可以采用IMS的现有机制或者增强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现有IP网络的时移电视方案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方式1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方式2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包括终端201、代理CSCF(Call Session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206、服务CSCF 205、AS(应用服务器)202、MRFC(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和MRFP(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等。
终端201用于和AS 202进行业务协商,请求AS 202提供服务。代理CSCF206用于转发终端201和服务CSCF 205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服务CSCF 205用于根据触发规则把业务请求消息触发到AS 202,对消息进行路由;AS 202用于向用户提供业务,与终端201进行必要的业务协商;根据协商的结果向MRFC 203提出媒体资源请求;MRFC 203接收AS 202的媒体资源请求并控制MRFP 204进行媒体资源的分配。MRFP 204受MRFC 203的控制向终端201提供媒体资源,如提供视频/音频节目流。
其中,代理CSCF 206和服务CSCF 205可以称之为CSCF。MRFC 203和MRFP 204可以称之为MRF。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时移电视业务的实现分为两个基本过程:一个是收看实时节目时建立组播业务流并接收的过程;另一个是当用户进行节目控制时(如暂停、后退、快进)发生的由接收组播流向请求单播流转换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配合完成整个时移电视的控制过程。
收看实时节目建立组播业务流并接收的过程中,用户终端(UE)需要获得实时节目的组播源地址和节目组播地址以及节目编码格式,在IMS网络里,组播源对应于MRFC(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MRFP(媒体资源处理功能实体),其中MRFC作为媒体控制面,MRFP作为媒体传输面。由于电视信号的采集和编码等过程并非本发明重点所在,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假定时移电视编码的结果在MRFP处获取,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用户终端和AS之间采用SIP信令协商RTSP地址和端口信息和/或媒体传输参数后建立组播业务流。
在业务进行过程中,需要为用户提供节目控制(暂停、后退、快进甚至协商新的单播业务流等)的机制,为了支持用户的控制命令,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采用把节目流从组播流切换为单播流后实施控制的方法实现,具体的切换机制如实施例所述。
根据建立组播业务流以及在组播业务流和单播业务流之间切换机制的不同,本发明可采用如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使用SIP进行RTSP协商以建立组播业务流,使用RTSP进行后续业务控制和业务流切换的机制;
建立初始组播业务流的过程可以采用SIP进行业务协商,在SIP协商过程中只协商RTSP通道信息,至少包括RTSP地址和端口信息,协商RTSP地址和端口号信息后用户终端再以所协商的RTSP通道采用RTSP标准过程与RTSP信令终结点进行传输参数协商(RTP、RTCP、编解码格式等),其中采用组播地址进行节目流的发送,建立初始的业务流后,节目以组播流从服务侧发送给用户。
具体过程如下:终端向AS发送的业务请求,该请求中携带终端的RTSP地址和端口信息。该请求路由后到达媒体控制功能实体(MRFC),媒体控制功能实体控制媒体承载功能实体MRFP,交互获得媒体承载功能MRFP实体为RTSP连接分配的端口信息。MRFC返回的业务请求应答中携带了MRFP的RTSP连接的地址和端口信息。终端根据收到的RTSP地址和端口信息,向该地址和端口建立RTSP连接。RTSP连接建立成功后,终端再通过RTSP连接协商用于传输媒体流的RTP地址和端口等参数信息。
如果用户在收看过程中进行播放控制(倒退、暂停等),则使用RTSP进行业务流的重新协商,以使得业务以单播方式从业务点提供给用户。为了切换到单播业务流,需要对现有的服务侧RTSP实现方式进行修改:即服务侧收到用户指令后不应当拒绝该控制指令,而是根据控制指令判断用户终端需要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并从服务侧发起和用户的单播业务协商,包括协商单播传输参数、编解码规格等,协商过程采用RTSP的标准协商过程进行。协商的结果使得服务侧可以以单播方式向用户提供业务流,而用户的控制指令则施加到该单播业务流上。
为了提供单播业务流,服务侧首先对以组播方式发送的节目进行单播录制,并提供单播发送资源。同时为了节省网络资源,用户可以在协商过程中请求关闭以组播方式播放的节目流;对于服务侧而言,如果还有其他用户在接收节目,则只需要确认该用户请求而不需要关闭节目流。当然,为了处理效率,该服务侧可以选择一直发送节目流,至于用户是否接收和使用则由业务状态决定。
服务侧为了支持播放控制,需要在业务开始时就记录每个用户相关的业务流类型并维持与用户的RTSP通信。一旦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服务侧可以基于用户指令进行相应动作,如可以根据“后退”、“暂停”指令决定向用户提供单播业务流并对单播业务流施加相应控制。此外,在对单播业务流施加控制时,如果“快进”指令所指示的时间点超过实时节目流当前时间(时间点在RTSP中有多种表示方法,服务侧可以折算成统一表示以进行比较),则服务侧可以与用户重新进行协商关闭单播流,转而向用户提供组播业务流,从而切换到实时节目流;这一协商过程使用RTSP的标准过程进行即可。当然,切换到实时节目流后,此时再按“快进”键对服务侧而言可以不处理。
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附图3所示:
步骤301、终端发起向AS的业务请求(该请求以SIP进行,在SDP中进行RTSP通道协商,为了在SDP里携带RTSP参数,可以使用SDP中类似对会议控制的处理方式,增加对媒体传输控制通道的指定),该请求经过P-CSCF、S-CSCF路由到AS;
步骤302、AS根据该请求发起向MRFC的资源请求,该请求要求MRFC确定RTSP媒体控制通道;
步骤303、MRFC与MRFP进行交互确定RTSP媒体控制通道参数,该参数由MRFP分配并终结在MRFP上;其交互使用H.248协议进行;
步骤304、MRFC获得了RTSP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后向AS返回结果,其中携带RTSP控制参数;
步骤305、AS将上述协商结果经S-CSCF、P-CSCF路由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获得RTSP连接参数;
步骤306、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RTSP连接;
步骤307、用户终端和MRFP进行媒体传输参数协商,该协商过程用于确定提供业务的组播地址和端口等信息,组播地址和端口在服务侧可能是预先规划好的,也有可能是临时分配的;
步骤308、获得业务组播地址后,用户终端和MRFP之间需要建立组播转发路径,该过程可以使用IGMP和PIM-SM等配合进行;
步骤309、组播转发路径建立完成后,初始的业务流就建立起来了,电视节目以组播方式从MRFP传递到用户终端;
步骤310、如果此时用户施加控制动作,如“后退”,该动作被转化为RTSP的控制指令发送给MRFP;
步骤311、在服务侧(MRFP)收到上述的控制指令后,它判断该指令是针对单播业务流的,需要进行组播到单播业务流的切换后才能控制,因此使用RTSP与用户终端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对组播业务流去激活或者停止(是否真正停止组播业务流发送取决于服务侧的策略,即组播业务流对该用户而言只是逻辑上停止了发送),服务侧在组播到单播切换时需要根据现有的组播业务流对应的节目定位单播节目源并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
步骤312、单播流协商完成后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单播传输流,节目以单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步骤313、针对对单播业务流用户使用已有的RTSP控制通道进行播放控制,如“后退”、“前进”等;
步骤314、经过一段时间,用户要求回到收看实时直播节目,需要重新向用户提供组播业务流来实现;其控制可能体现在用户按“快进”键使得所选时间点超出了实时节目的当前时间点,该控制指令通过RTSP传递给MRFP;
步骤315、MRFP通过上述控制指令所携带的时间信息确定需要切换到组播业务流;它与用户终端进行媒体传输参数协商,停止单播业务流,激活组播业务流;
步骤316、业务流以组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在前述实施例一的方案中,RTSP参数是由MRFP分配后,由MRFC返回给AS,再携带给终端使用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是:RTSP参数是由MRFC所分配的,由MRFC返回给AS,再携带给终端使用。后续RTSP连接建立在终端和MRFC之间,由MRFC将RTSP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或者MRFC作为RTSP代理进行媒体资源控制(即控制MRFP),包括媒体播放控制和媒体传输参数的分配等。
实施例二:
建立初始组播业务流的过程采用SIP进行业务协商,在SIP协商中协商RTSP通道信息和媒体传输参数,至少包括RTSP地址和端口、业务组播地址和端口等。
具体过程如下:用户终端向AS发送SIP请求,该请求中同时携带终端的RTSP地址和端口信息以及用于传输媒体流的RTP地址和端口信息。该请求路由后到达MRFC,MRFC控制MRFP,交互获得MRFP为RTSP连接和RTP连接分配的端口信息。从而在MRFC返回的业务请求应答中,同时携带了MRFP的RTSP连接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以及RTP连接的地址和端口信息。这样,经过交互后,终端和MRFP之间可以直接建立起用于交互控制的RTSP连接和用于传输媒体流的RTP连接。
组播流和单播流之间的切换由SIP和RTSP配合进行,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1:在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时,以所协商的RTSP通道进行单播业务协商和播放控制,以SIP信令通知服务侧结束或者去活组播业务流。
当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时,控制请求以RTSP控制命令传递给服务侧,对于服务侧的处理要求同实施例一所述。当用户与服务侧的RTSP协商完成后,用户侧可以使用业务初始的SIP会话发送媒体更新,具体采用SIP更新(Update)方法进行:指示关闭或者去活(如设置初始业务接收端口为0)指定媒体流,从而在信令经过IMS进行路由时使得网络侧实体可以正确释放资源,如上述通过P-CSCF的组播控制所引起的资源占用。
当用户终端重新需要切换到组播业务流时(如“前进”指令超过当前实时节目时间点),服务侧可以通过RTSP信令与用户协商关闭单播业务流,同时,服务侧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方法更新媒体描述以激活组播业务流,网络侧重新向用户发送组播业务流并进行必要的转换。
方式2:在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时,以SIP信令进行单播传输参数的协商,以初始协商的RTSP通道进行播放控制。
当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时,控制请求以RTSP控制命令传递给服务侧,对于服务侧的处理要求同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要求,当服务侧检测到需要切换到组播业务流时(如“前进”指令超过当前实时节目时间点),服务侧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方法更新媒体描述以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该协商过程保持RTSP通道不变,仅停止或者去激活组播业务流,并增加单播业务流传输参数的协商,这个协商过程采用SDP的标准协商机制进行。协商完成后,RTSP的控制指令事实上施加在单播业务流上。
上述SIP协商信令经过IMS进行路由时使得网络侧实体可以正确释放资源,如上述通过P-CSCF的组播控制所引起的资源占用。
上述过程中RTSP仅用于播放控制作用而不用于传输参数协商,这需要对RTSP进行修改,以使其满足要求。
方式1的具体流程图如附图4所示:
步骤401、终端发起向AS的业务请求(该请求以SIP进行,在SDP中进行RTSP通道和媒体传输参数的协商,为了在SDP里携带RTSP参数,可以使用SDP中类似对会议控制的处理方式,增加对媒体传输控制通道的协商),该请求经过P-CSCF、S-CSCF路由到AS;
步骤402、AS根据该请求发起向MRFC的资源请求,该请求要求MRFC确定RTSP媒体控制通道和媒体传输参数;
步骤403、MRFC与MRFP进行交互确定RTSP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和媒体传输参数,该参数由MRFP分配并终结在MRFP上;其交互使用H.248进行;
步骤404、MRFC获得了RTSP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和媒体传输参数后向AS返回结果;
步骤405、AS将上述协商结果经S-CSCF、P-CSCF路由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获得RTSP连接参数和媒体传输参数;
步骤406、为了给媒体流提供传输质量保障,在上述协商报文经过P-CSCF进行路由时,P-CSCF可以根据媒体描述信息向SPDF请求进行组播控制过程;
步骤407、根据步骤5的协商结果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RTSP连接;
步骤408、获得业务组播地址后,用户终端和MRFP之间建立组播转发路径,该过程可以使用IGMP和PIM-SM等配合进行;
步骤409、组播转发路径建立完成后,初始的业务流就建立起来了,电视节目以组播方式从MRFP传递到用户终端;
步骤410、如果此时用户施加控制动作,如“后退”,该动作导致使用SIP进行媒体重协商,该过程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方法进行,对组播业务流进行去激活或者停止;该协商经P-CSCF路由时P-CSCF可以采取正确动作以释放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该协商过程在MRFC和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进行;
步骤411、用户的控制动作进一步转化为RTSP的控制指令发送给MRFP;在服务侧(MRFP)收到控制指令后,它判断该指令应当施加到单播业务流上的,因此需要进行组播到单播业务流的切换才能进行控制,由于上面已经使用SIP停止了组播业务流发送,因此服务侧(MRFP)只需要根据现有的组播业务流对应的节目定位单播节目源并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MRFP确定需要进行单播业务协商后使用RTSP和用户终端进行单播业务流传输协商;
步骤412、单播流协商完成后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单播传输流,节目以单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步骤413、针对对单播业务流,用户使用已有的RTSP控制通道进行播放控制,如“后退”、“前进”等;
步骤414、经过一段时间,用户要求回到收看实时直播节目,重新向用户提供组播业务流(其控制可能体现在用户按“快进”键使得所选时间点超出了实时节目的当前时间点,该控制指令通过RTSP传递给MRFP;MRFP确定需要进行组播到单播业务流切换,因此采用RTSP终结单播业务流发送);
步骤415、用户终端进而使用SIP激活组播业务流传输,该SIP信令经过P-CSCF和S-CSCF路由,P-CSCF可以按前述方式进行组播控制;该协商过程在MRFC和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进行;
步骤416、业务流以组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方式2的具体的流程图如附图5所示:
步骤501、终端发起向AS的业务请求(该请求以SIP进行,在SDP中进行RTSP通道和媒体传输参数的协商,为了在SDP里携带RTSP参数,可以使用SDP中类似对会议控制的处理方式,增加对媒体传输控制通道的协商),该请求经过P-CSCF、S-CSCF路由到AS;
步骤502、AS根据该请求发起向MRFC的资源请求,该请求要求MRFC确定RTSP媒体控制通道和媒体传输参数;
步骤503、MRFC与MRFP进行交互确定RTSP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和媒体传输参数,该参数由MRFP分配并终结在MRFP上;其交互使用H.248进行;
步骤504、MRFC获得了RTSP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和媒体传输参数后向AS返回结果;
步骤505、AS将上述协商结果经S-CSCF、P-CSCF路由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获得RTSP连接参数和媒体传输参数;
步骤506、为了给媒体流提供传输质量保障,在上述协商报文经过P-CSCF进行路由时,P-CSCF可以根据媒体描述信息向SPDF请求进行组播控制过程;
步骤507、根据协商结果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RTSP连接;
步骤508、获得业务组播地址后,用户终端和MRFP之间需要建立组播转发路径,该过程可以使用IGMP和PIM-SM等配合进行;
步骤509、组播转发路径建立完成后,初始的业务流就建立起来了,电视节目以组播方式从MRFP传递到用户终端;
步骤510、此时用户施加控制动作,如“后退”,该动作导致使用SIP进行媒体重协商,该过程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方法进行,对组播业务流进行去激活或者停止,在SIP信令中同时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以确定单播传输参数;该协商报文经P-CSCF路由时P-CSCF可以采取正确动作以释放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该协商过程在MRFC和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进行;
步骤511、单播流协商完成后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单播传输流,节目以单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步骤512、针对单播业务流,用户使用已有的RTSP控制通道进行播放控制,如“后退”、“前进”等;
步骤513、经过一段时间,用户要求回到收看实时直播节目,重新向用户提供组播业务流(其控制可能体现在用户按“快进”键使得所选时间点超出了实时节目的当前时间点);用户终端进而使用SIP激活组播业务流传输,该SIP信令经过P-CSCF和S-CSCF路由,P-CSCF可以按前述方式进行组播控制;与此同时,在SIP协商过程中停止单播业务流的传输;该协商过程在MRFC和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进行;
步骤514、业务流以组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在前述实施例二的方案中,RTSP参数是由MRFP分配后,由MRFC返回给AS,再携带给终端使用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是:RTSP参数是由MRFC所分配的,由MRFC返回给AS,再携带给终端使用。后续RTSP连接建立在终端和MRFC之间,由MRFC将RTSP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或者MRFC作为RTSP代理进行媒体资源控制(即控制MRFP),包括媒体播放控制和媒体传输参数的分配等。
实施例三:建立初始组播业务流的过程采用以SIP进行业务协商,在初始SIP协商中只协商媒体传输参数,至少包括业务组播地址和端口等。在完成上述初始协商后业务流以组播方式发送。
具体说明如下:终端发起向AS的SIP业务请求,在SDP中进行媒体传输参数的协商;AS根据该请求发起向MRFC的资源请求,该请求要求MRFC确定媒体传输参数;MRFC与MRFP进行交互确定媒体传输参数,该参数由MRFP分配并终结在MRFP上;MRFC获得了媒体传输参数后向AS返回结果,其中携带协商结果;AS将上述协商结果经S-CSCF、P-CSCF路由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获得媒体传输参数;获得业务组播地址后,用户终端和MRFP之间建立组播转发路径,建立初始的组播业务流。
当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时,用户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消息进行RTSP传输通道的协商,该报文中可以停止或者去激活组播业务流。新协商的RTSP通道则用作后续操作的控制,其使用方式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两种方方式。
具体流程图如附图6所示:
步骤601、终端发起向AS的业务请求(该请求以SIP进行,在SDP中进行媒体传输参数的协商),该请求经过P-CSCF、S-CSCF路由到AS;
步骤602、AS根据该请求发起向MRFC的资源请求,该请求要求MRFC确定媒体传输参数;
步骤603、MRFC与MRFP进行交互确定媒体传输参数,该参数由MRFP分配并终结在MRFP上;其交互使用H.248进行;
步骤604、MRFC获得了媒体传输参数后向AS返回结果,其中携带协商结果;
步骤605、AS将上述协商结果经S-CSCF、P-CSCF路由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获得媒体传输参数;
步骤606、为了给媒体流提供传输质量保障,在上述协商报文经过P-CSCF进行路由时,P-CSCF可以根据媒体描述信息向SPDF请求进行组播控制过程;
步骤607、获得业务组播地址后,用户终端和MRFP之间需要建立组播转发路径,该过程可以使用IGMP和PIM-SM等配合进行;
步骤608、组播转发路径建立完成后,初始的业务流就建立起来了,体现为电视节目以组播方式从MRFP传递到用户终端;
步骤609:如果此时用户施加控制动作,如“后退”,该动作导致使用SIP进行媒体重协商,该过程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方法进行,对组播业务流进行去激活或者停止,在SIP信令中同时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以确定单播传输参数和RTSP控制通道;该协商报文经P-CSCF路由时P-CSCF可以采取正确动作以释放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该协商过程在MRFC和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进行。
在前述实施例三的方案中,RTSP参数是由MRFP分配后,由MRFC返回给AS,再携带给终端使用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另外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是:RTSP参数是由MRFC所分配的,由MRFC返回给AS,再携带给终端使用。后续RTSP连接建立在终端和MRFC之间,由MRFC将RTSP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或者MRFC作为RTSP代理进行媒体资源控制(即控制MRFP),包括媒体播放控制和媒体传输参数的分配等。
实施例四:建立初始组播业务流的过程采用以SIP进行业务协商方式,对于后续的业务控制过程通过扩展SIP功能进行支持,不需要RTSP参与。
当用户进行播放控制时,可以以SIP作为播放控制信令,对SIP作相应扩展,如以xml-based的脚本语言来描述控制信息承载在SIP信令中来达到控制目的。服务侧收到用户控制指令后需要将组播业务流切换到单播业务流,这一切换过程可以采用SIP Update消息进行,在其中停止或者去激活组播业务流,并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该协商过程可以采用媒体协商的标准机制完成。上述SIP协商信令经过IMS进行路由时使得网络侧实体可以正确释放资源,如上述通过P-CSCF的组播控制所引起的资源占用。
具体的流程图如附图7所示,其中步骤701至步骤708与实施例三中步骤601至步骤608一致,以下说明不同的步骤:
步骤709、如果此时用户施加控制动作,如“后退”,该动作导致使用SIP进行媒体重协商,该过程可以使用SIP的Update方法进行,对组播业务流进行去激活或者停止,在SIP信令中同时进行单播业务流的协商,以确定单播传输参数;该协商报文经P-CSCF路由时P-CSCF可以采取正确动作以释放所占用的网络资源;该协商过程中MRFC与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交互完成;
步骤710、单播流协商完成后用户终端和MRFP建立单播传输流,节目以单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步骤711、针对单播业务流,用户使用SIP进行播放控制,通过为每一个控制指令定义新的SIP方法或者仅定义一个控制方法,具体控制以xml-based语言描述的控制指令,携带在该方法中传递给MRFC,进而由MRFC对MRFP进行控制(如使用H.248);
步骤712、经过一段时间,用户要求回到收看实时直播节目,重新向用户提供组播业务流(其控制可能体现在用户按“快进”键使得所选时间点超出了实时节目的当前时间点);用户终端进而使用SIP激活组播业务流,该SIP信令经过P-CSCF和S-CSCF路由,P-CSCF可以按前述方式进行组播控制;与此同时,在SIP协商过程中停止单播业务流;该协商过程中MRFC与MRFP之间可以使用H.248交互完成;
步骤713、业务流以组播方式发送给用户。
除上述的实施例之外,建立组播流和在组播流和单播流之间切换方式还可以进行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组合。
请再次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系统中,包括终端201、代理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6、服务CSCF 205、AS(应用服务器)202、MRFC(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和MRFP(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等。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适用于多种场景。
在一种场景中,应用服务器202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终端201的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发起资源请求,所述业务请求中至少携带终端的媒体传输参数;将来自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的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201;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202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201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201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201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201发送单播业务流;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6用于转发终端201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5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5用于根据触发规则将业务请求触发到应用服务器202,对消息进行路由。
在另一种场景中,应用服务器202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终端201的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发起资源请求,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将来自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的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201;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202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201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201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201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201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201发送单播业务流;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6用于转发终端201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5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205用于根据触发规则将业务请求触发到应用服务器202,对消息进行路由。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媒体资源设备装置进行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包括: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以及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媒体资源设备装置适用于多种场景。
请参阅图8,在一种场景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202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201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201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201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201发送单播业务流。
其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包括:接收单元801,交互单元802以及响应单元803;
所述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媒体资源请求;所述交互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801接收到的媒体资源请求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交互;响应单元803用于向应用服务器202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其中,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包括:确定单元804,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组播单元805,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201建立组播业务流;单播单元806,用于在终端201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201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201发送单播业务流。
请参阅图9,在另一种场景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202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201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201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201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201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201发送单播业务流。
其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203包括:接收单元901,交互单元902以及响应单元903;
所述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媒体资源请求;所述交互单元9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901接收到的媒体资源请求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交互;响应单元903用于向应用服务器202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其中,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204包括:确定单元904,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连接建立单元905,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201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组播单元906,用于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201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单播单元907,用于在终端201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201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201发送单播业务流。
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NGN中原有的功能实体MRFC和MRFP完成组播业务流到单播业务流的切换控制并提供单播业务流,在NGN网络中提供时移电视业务,丰富了IMS业务;并且用户认证、安全、计费等可以采用IMS的现有机制或者增强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Claims (41)

1、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实体发起资源请求,所述媒体资源实体包括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
媒体资源实体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终端与媒体资源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
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的步骤包括: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根据当前组播业务流对应的节目定位单播节目源并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单播业务流的传输参数和编解码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还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之前,还包括:终端根据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发送实时流协议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为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之间采用实时流协议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还包括: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终端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采用实时流协议结束单播业务流;
使用会话发起协议激活组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发送实时流协议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为:采用会话发起协议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会话发起协议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时,还包括: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会话发起协议激活组播业务流,去激活或停止单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还携带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之前,还包括:终端根据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或者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作为实时流协议代理,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发至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媒体资源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实体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为:
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协商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在终端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之间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之间进行单播传输参数的协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传输参数的协商具体为采用实时流协议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终端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采用实时流协议结束单播业务流;
使用会话发起协议激活组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实体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包括:
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终端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协商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在终端和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之间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之间进行单播传输参数的协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传输参数的协商具体为: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或者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作为实时流协议代理,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发至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或者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作为实时流协议代理,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发至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媒体资源控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7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传输参数的协商具体为采用会话发起协议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会话发起协议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时,还包括: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会话发起协议激活组播业务流,去激活或停止单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为:
使用会话发起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协商单播传输参数;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会话发起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会话发起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的步骤包括:
对会话发起协议进行扩展和/或以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脚本语言来描述控制信息和/或控制信息被承载于会话发起协议信令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会话发起协议激活组播业务流,去激活或停止单播业务流;该过程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使用H.248协议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控制。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媒体资源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的步骤包括:
终端根据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媒体资源实体建立组播转发路径;
媒体资源实体向终端发送组播业务流。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媒体资源实体建立组播业务流的步骤之后包括:
媒体资源实体记录用户相关的业务流类型。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包括提供业务的组播地址以及端口信息。
30、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终端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
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发送实时流协议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为:
终端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采用实时流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
33、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路由至应用服务器;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应用服务器经过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将所述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终端与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
终端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通过与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
当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信令作为播放控制信令进行单播业务流控制;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或者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作为实时流协议代理,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发至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媒体资源控制。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具体为终端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送实时流协议控制指令;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具体为:
终端采用实时流协议去激活或结束组播业务流,进行单播传输参数协商;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换成H.248控制信令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或者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作为实时流协议代理,将实时流协议控制信令转发至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播传输参数协商。
36、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服务器、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其中,
应用服务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的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所述业务请求中至少携带终端的媒体传输参数;将来自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的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转发终端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根据触发规则将业务请求触发到应用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路由。
37、一种基于下一代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服务器、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其中,
应用服务器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的业务请求向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发起资源请求,所述业务请求中携带终端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将来自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的业务请求响应路由至终端;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转发终端和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之间的请求和响应消息;
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根据触发规则将业务请求触发到应用服务器,对消息进行路由。
38、一种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以及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其中,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媒体资源请求;交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媒体资源请求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交互;响应单元,用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媒体传输参数;组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媒体传输参数,与终端建立组播业务流;单播单元,用于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40、一种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以及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其中,
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用于和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进行交互,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媒体资源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资源控制功能实体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媒体资源请求;交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媒体资源请求与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交互;响应单元,用于向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请求响应,所述业务请求响应中至少携带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
所述媒体资源承载功能实体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实时流协议媒体控制通道参数,与终端建立实时流协议连接;组播单元,用于使用所述实时流协议连接与终端协商媒体传输参数,建立组播业务流;单播单元,用于在终端请求进行业务流控制时,和终端进行单播协商,根据单播协商结果向终端发送单播业务流。
CN200780000201.XA 2006-03-02 2007-03-02 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2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34107.3 2006-03-02
CN200610034107.3A CN101030961B (zh) 2006-03-02 2006-03-02 一种在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PCT/CN2007/000662 WO2007098703A1 (fr) 2006-03-02 2007-03-02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ressources multimédia permettant d'obtenir un service de programmation tv basé sur un réseau ng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574A CN101313574A (zh) 2008-11-26
CN100579209C true CN100579209C (zh) 2010-01-06

Family

ID=384586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341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0961B (zh) 2006-03-02 2006-03-02 一种在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20078000020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209C (zh) 2006-03-02 2007-03-02 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341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0961B (zh) 2006-03-02 2006-03-02 一种在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1030961B (zh)
WO (1) WO2007098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298B (zh) * 2006-09-25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电视频道快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WO2008052484A1 (fr) * 2006-11-02 2008-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commande service tv ip
CN101399963B (zh) * 2007-09-30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流实时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09052760A1 (fr) * 2007-10-19 2009-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servant à établir le service de télévision en différé dans un service de radiodiffusion
CN101415106B (zh) * 2007-10-19 201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广播业务中建立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426124B (zh) * 2007-10-30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代通信网络中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的时移方法
CN101472243B (zh) * 2007-12-24 2012-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会话的异构消息应用方法及设备
CN101471805B (zh) * 2007-12-27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83660A (zh) * 2008-01-11 2009-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交付装置和系统、内容点播方法、及网络架构
CN101626396B (zh) * 2008-07-08 2014-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用户业务建立和控制通道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31029A (zh) * 2008-07-18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会话切换的方法、多终端频道切换同步的方法及终端
CN101754090B (zh) * 2008-12-16 201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pc客户端绑定硬终端时召开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27306A (zh) * 2009-03-03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播业务的切换方法与装置
CN102957674B (zh) * 2011-08-26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宽带网络的资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491453B (zh) * 2012-06-13 2016-12-2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云播出系统及方法
CN103067403B (zh) * 2013-01-10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6559460B (zh) 2015-09-30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定义协议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06444B (zh) * 2016-09-21 2019-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面向lte集群系统的媒体协商系统及方法
CN109802932B (zh) * 2017-11-17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51570B (zh) * 2019-07-02 2021-04-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5g网络下视频直播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068A (zh) * 1998-07-14 2006-11-22 联合视频制品公司 交互式电视节目导视系统及其方法
US8352988B2 (en) * 2000-11-27 2013-01-08 Cox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shifting the delivery of video information
CN100420192C (zh) * 2001-08-29 2008-09-1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网络中进行组播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84124C (zh) * 2005-04-30 2008-04-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为局域网接入用户提供网络电视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574A (zh) 2008-11-26
CN101030961A (zh) 2007-09-05
WO2007098703A1 (fr) 2007-09-07
CN101030961B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9209C (zh) 基于ngn网络实现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及系统、媒体资源设备
CN101547189B (zh) 一种CoD业务的建立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0397644B2 (en) Switching between delivery methods in an IPTV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046479B2 (en) Media channel management
CN101155298B (zh) 一种实现网络电视频道快速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67538B (zh) 一种切换网络电视频道的方法和系统
US807771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cast services
EP2175591B1 (en) A method, a system, a device and a computer program readable medium for realizing the services of network televison
US830704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media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of IPTV services
US200903133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establishing a session between a client terminal and a media supply system to transport a unicast media stream over an ip network
KR101287322B1 (ko) 네트워크에서 연계 세션 관리
US2010001140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terminal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iptv service
CN101378401A (zh) 业务资源授权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74102A (zh) 一种传递iptv业务参数的方法、设备及功能实体
CN102150407B (zh) 网络电视频道业务实现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2026024B (zh) 一种ppv业务的实时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355552A (zh) 一种控制流媒体的方法及装置
EP209396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edia stream in real time
CN101459824B (zh) 时移电视业务建立方法以及时移电视媒体功能实体
CN101415106B (zh) 在广播业务中建立时移电视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100080 HAIDIAN,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05

Address after: 100080 room 401A, building 27, 1 Xin Lu,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eib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