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7454C -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7454C
CN100577454C CN200810051248A CN200810051248A CN100577454C CN 100577454 C CN100577454 C CN 100577454C CN 200810051248 A CN200810051248 A CN 200810051248A CN 200810051248 A CN200810051248 A CN 200810051248A CN 100577454 C CN100577454 C CN 10057745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switch
stator
micro controller
controller system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51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2309A (zh
Inventor
毕国忠
毕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051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745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74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745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点是:它包括在外筒上固连的车减振托盘和与车轮连接的连接板,在外筒内置有定子,在定子内置有竖向移动的动子,定子包括在齿磁板上置的轭磁环和内环组成的腔室,在腔室内设置绕组线圈构成的定子单元,若干定子单元依次叠加,每极下若干定子单元的绕组线圈按绕向顺向连接;动子包括轴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活塞、主磁下引导极、永磁体和主磁上引导极,轴的外伸端设置的转盘与车架连接;在定子最上面置有阻磁板,在阻磁板与上筒盖下的阻磁环之间由上内压支撑环分隔的外封闭腔内置有集成控制器,通过减振信息智能化实现对电流控制,达到柔性减振的同时收集振动动能,适应减振性能好,减少油耗,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挂领域,是一种车用减振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背景技术
车用减振器是用于衰减振动,实现阻尼效能的元件,是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关键部件。现有的磁流变减振器、电磁减振器、液压减振器等减振器都是消耗振动能或吸收电能实现阻尼效能的。目前使用最多的传统液压减振器存在着漏油、寿命短、有噪声、受气温影响大、振动动能得不到利用、高速行驶产生减振空程、接地指数不受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充分考虑道路不平,起车、刹车、弯道等产生的各种摇摆,重心偏移,振动冲击,侧倾、俯仰、横摆、跳动等问题,以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主动适应道路的能力,隔离路面的不平使行驶更舒适,行经不平路面时保持轮胎与路面接触,提高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使用经济性,行驶安全性,控制自适性为目的,提供一种通过减振信息智能化实现对电流控制,达到柔性减振的同时收集振动动能,适应减振性能好,减少油耗,使用寿命长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筒30,在外筒30上固连有减振弹簧托盘15,在外筒30下端固连有与车轮连接的连接板29,在外筒30内置有定子,在定子内置有竖向移动的动子,所述定子的结构是,包括由齿磁板18,在齿磁板18上置有轭磁环17和内环21组成的腔室,在所述腔室内设置绕组线圈19构成的定子单元22,若干定子单元22依次叠加,每极下若干定子单元22的绕组线圈19按绕向顺向连接;所述动子的结构是,包括轴4,在所述的轴4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活塞25、主磁下引导极20、永磁体16和主磁上引导极13,轴4的外伸端设有与车架44连接的转盘3;在所述定子最上面置有阻磁板45,在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下的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外封闭腔内置有集成控制器11。
所述集成控制器11的结构是,包括型号为ATmega16的单片机,电子开关S1~S7,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单向续流二极管D5~D7,电感L和电容C,ATmega16单片机的PA3输入脚与运行状态传感器46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4输入脚与车轮转速传感器47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5输入脚与车轮振幅传感器48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6输入脚与车轮振频传感器49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7输入脚与轮胎压力传感器50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0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1的G1端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1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2的G2端和电子开关S3的G3端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2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4的G4端和电子开关S5的G5端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D5输出脚与电子开关S6的G6端和电子开关S7的G7端连接,所述的绕组线圈19的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2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的正极连接,且通过电子开关S5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的负极连接,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3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的负极连接,电子开关S4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的正极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D1和D2连接端与绕组线圈19的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D3和D4连接端与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D2和D4连接端与电子开关S1的源极S、漏极D通过电感L与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D1和D3连接端连接,电感L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6与电容C连接,电容C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5与车用蓄电池U连接。
所述的外筒30上端与防尘罩6滑动连接。
在所述的轴4上套置与转盘3相接触且套在防尘罩6上至少一个极限减振体5。
在所述的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下的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内封闭腔内置有止滑握9,所述止滑握9的结构是,由环状铁心32和环状衔铁33且呈缺口对置于轴4上,吸合铁心39上套置吸合线圈38,吸合铁心39和套置的吸合线圈38置于环状铁心32与环状衔铁33之间的缺口内且与环状铁心32固连,在环状铁心32与环状衔铁33之间的缺口内置有复位弹簧40,吸合线圈38的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6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的正极连接,吸合线圈38的另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7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的负极连接,单向续流二极管D7的正极与吸合线圈38的一端连接,单向续流二极管D7的负极与吸合线圈38的另一端连接。
在所述的上筒盖41上设有贮油室8,在贮油室8内置有套置于轴4上的含油润滑体10。
所述的贮油室8通过置于外筒30与定子之间的导油管31与放置在外筒30内的绝缘润滑油28连通。
在所述外筒30的筒底42上设有定子的下内支撑环35和下外支撑环43,在下内支撑环35上设有润滑油导流口37。
在所述的活塞25上设有单向阀24和油气通孔26。
本发明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由于在外筒内置有具有绕组线圈的定子,在定子内置有竖向移动的永磁体的动子,动子轴的上端与车架连接,外筒的下端经连接板与车轮连接,当车架与车轮有振动便产生相对运动,永磁体的磁力线切割绕组线圈产生电势,在该电势作用下产生电流,在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中受力,且力始终与永磁体运动方向相反,实现阻尼效能。
2.绕组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受控的,当该电势驱动的电流越大,产生的力越大,阻尼效能越大,收集的振动动能越多,反之阻尼效能越小;在永磁体的运动下,电流与电势方向相反时,该电流产生的是有利于振动的力,非阻尼力,即与振动方向相同的力,是电能释放;通过控制绕组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能实现阻尼力和振动力的控制。
3.能够实现减振信息数字化,将检测到的信息转换为控制信息,比现有的液压减振器实现阻尼效能反应敏锐、精确,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计算、调整、控制,实现减振力的数字化智能主动控制,因此减振效果好。
4.能够通过集成控制器来完成电流的控制,实现减振中所需的控制力,实现理想的阻尼效能,又将不可避免的振动动能充分利用,转化振动动能为电能,变害为利。
5由于设置了动子轴润滑、活塞润滑和油气通孔的结构,能够实现动子轴、活塞的自动润滑,油气通孔还具有极限缓冲作用。
6.能够在实现柔性减振的同时收集振动动能,具有适应减振性能好,减少油耗,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C剖面示意图。
图6为上筒盖41结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筒底42结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8为集成控制器11电路原理图。
图9为图8中电子开关S1的电压变换波形图。
图中:1连接螺帽,2垫圈,3转盘,4轴,5极限减振体,6防尘罩,7上端盖,8贮油室,9止滑握,10含油润滑体,11集成控制器,12上内支撑环,13主磁上引导极,14阻磁气隙,15减振弹簧托盘,16永磁体,17轭磁环,18齿磁板,19绕组线圈,20主磁下引导极,21内环,22定子单元,23油盘,24单向阀,25活塞,26油气通孔,27油盘边环,28润滑油,29连接板,30外筒,31导油管,32环状铁心,33环状衔铁,34涡旋净化环板,35下内支撑环,36上外支撑环,37润滑油导流口,38吸合线圈,39吸合铁心,40复位弹簧,41上筒盖,42筒底,43下外支撑环,44车架,45阻磁板,46运行状态传感器,47车轮转速传感器,48车轮振幅传感器,49车轮振频传感器,50轮胎压力传感器,53阻磁环,54工作气隙,55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具有外筒30,在外筒30上固连有减振弹簧托盘15,在外筒30下端固连有加强环55和与车轮连接的连接板29。在外筒30内置有定子,在定子内置有竖向移动的动子。所述定子的结构是,包括由齿磁板18,在齿磁板18上置有轭磁环17和内环21组成的腔室,在所述腔室内设置绕组线圈19构成的定子单元22,若干定子单元22依次叠加。所述动子的结构是,包括轴4,在所述的轴4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活塞25、主磁下引导极20、永磁体16和主磁上引导极13,轴4的外伸上端连接有连接螺帽1、垫圈2和转盘3,转盘3与车架44连接。主磁上引导极13和主磁下引导极20结构相同,高度相等,定子叠加长度是动子永磁体16与主磁上引导极13和主磁下引导极20其中的一个主磁引导极的长度和的2倍,定子均分成两极,定子每极叠加长度是动子永磁体16与主磁上引导极13和主磁下引导极20其中的一个主磁引导极的长度和,每极下若干定子单元22的绕组线圈19按绕向顺向连接,先实现若干定子单元22的电势相加,再将两极下绕组正向串联,实现总电势相加。在所述定子最上面置有阻磁板45,在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下有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外封闭腔内置有集成控制器11。所述的外筒30上端与防尘罩6滑动连接。在所述的轴4上套置与转盘3相接触且套在防尘罩6上至少一个极限减振体5。本发明采用橡胶制成6个厚度不等的极限减振体叠在一起,能够提高极限减振耐冲击效果。在所述的上筒盖41上固连有上端盖7,上端盖7与上筒盖41之间形成贮油室8,在贮油室8内置有套置于轴4上的含油润滑体10。含油润滑体10采用毛毡或泡沫均可。上筒盖41采用低碳钢制作。上内支撑环12、上外支撑环36、阻磁环53和阻磁板45采用不导磁不锈钢制作。上筒盖41与上外支撑环36和上内支撑环12经焊接成一体。永磁体16为钕铁硼合金、铝镍钴合金、稀土钴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粘结永磁材料、烧结永磁材料等系列永磁材料轴向充磁,本实施例采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制作成管状且轴向充磁穿套在轴4上,上下分别与主磁上引导极13、主磁下引导极20固连。主磁上引导极13和主磁下引导极20采用冷轧硅钢片、电工软铁等材质,本实施例主磁上引导极13和主磁下引导极20采用冷轧硅钢片叠成。连接螺帽1、垫圈2、轴4和活塞25均采用不导磁的不锈钢制作,最佳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制作。转盘3采用汽车专用耐磨轴承。永磁体16通过主磁上引导极13,穿过工作气隙54,经过定子齿磁板18、轭磁环17,再从另一侧定子的轭磁环17、齿磁板18,穿过工作气隙54,主磁下引导极20,永磁体16构成若干磁回路,形成主磁回路,实现最大的磁通能量传递。永磁体16与定子内壁有较大阻磁气隙14是为了加大磁阻,防止永磁体16经其它路径形成不做功的漏磁通。内环21采用耐高温、耐磨塑料制作。若干定子单元22形成电能采集单元,电能采集单元获得的电势与振动频率、感应线圈19匝数、永磁体16磁场强度有关。在永磁体16的N、S两极下的若干定子单元22的绕组线圈19各自依次按绕向顺向连接,实现每个极下电势叠加;再将两个极的若干绕组线圈19依次实现顺向连接,保证正向串联,实现两个极的电势叠加,以获得最大电势。
参照图1和2,在所述的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内置的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内封闭腔内置有止滑握9。所述止滑握9的结构是,由环状铁心32和环状衔铁33且呈缺口对置于轴4上,吸合铁心39上套置吸合线圈38,吸合铁心39和套置的吸合线圈38置于环状铁心32与环状衔铁33之间的缺口内且与环状铁心32固连,在环状铁心32与环状衔铁33之间的缺口内置有复位弹簧40。在阻磁板45和上筒盖41内置的阻磁环53采用不导磁不锈钢是为了保证止滑握9的环状铁心32和环状衔铁33在吸合线圈38通电握紧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与上筒盖41不吸合、不粘连。止滑握9在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内置的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内封闭腔内采用动配合装配。环状铁心32和环状衔铁33采用冷轧硅钢片、电工软铁等材质,本实施例环状铁心32和环状衔铁33采用冷轧硅钢片叠成。
参照图1~7,所述的贮油室8通过置于外筒30与定子之间的导油管31与放置在外筒30内的润滑油28相通。所述活塞25的结构是,具有油盘23和油盘边环27,在所述的活塞25上设有单向阀24和油气通孔26。在所述外筒30的筒底42上设有定子的下内支撑环35和下外支撑环43,在下内支撑环35上设有润滑油导流口37。上述结构构成自润滑装置的供油原理是利用较大振动时活塞25快速压在润滑油28上产生压力实现供油的。受压的润滑油28分成两部分流动,一部分润滑油28进入导油管31补充到贮油室8给轴4润滑;一部分润滑油28通过单向阀24和油气通孔26进入活塞25的油盘23中,存储在活塞25的油盘23中的润滑油28在车辆行使或振动中不断溢出给活塞25润滑。较大振动时,油盘23中润滑油28溢出快补充的也快,较小振动时,油盘23中润滑油28溢出慢补充的也慢,油盘23给活塞25的润滑是有保证的。活塞25采用不导磁的不锈钢制成。活塞25上设置的单向阀24具有两项功能,一是为了单向供润滑油,二是在活塞25极限振动冲击时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提高减振性能。活塞25上设置的油气通孔26具有多重功能,一是控制润滑油的油位,二是使进入活塞25上腔多出的润滑油泄回下腔,三是上下腔气体相通。单向阀24采用市售产品。含油润滑体10的贮油室8在出厂时已经注满油,车辆颠簸振动时,还可通过导油管31汲取润滑油28自动补充给贮油室8。外筒30与筒底42采用低碳钢一体制作。下内支撑环35和下外支撑环43采用不导磁的不锈钢与筒底42焊接成一体,起到磁屏蔽、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和定子铁心的定位作用。加强环55是为了提高连接板29的机械强度而设定的,加强环55采用低碳钢制作。导油管31最佳采用紫铜管。在下内支撑环35上设有润滑油导流口37形成内外两个相通的贮油室,润滑油可通过润滑油导流口37从内贮油室流入外贮油室内,也可以通过润滑油导流口37从外贮油室流入内贮油室内,在涡旋净化环板34的作用下,以利于润滑油中污物沉积于外贮油室内。涡旋净化环板34采用不导磁的不锈钢制作。润滑油28采用绝缘润滑油材质,即起润滑作用,又有绝缘、防止导磁材料氧化等作用。
参照图1、8和9,所述集成控制器11的结构是,包括AVR系列中的型号为ATmega16的单片机,电子开关S1~S7,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单向续流二极管D5~D7,电感L与电容C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6连接,电容C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5与车用蓄电池U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3~PA7输入脚输入的是车辆控制信息,ATmega16单片机的PA3输入脚与运行状态传感器46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4输入脚与车轮转速传感器47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5输入脚与车轮振幅传感器48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6输入脚与车轮振频传感器49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7输入脚与轮胎压力传感器50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11所采用的单片机为ATmega16,但并非唯一指定,根据本发明所述集成控制器11获得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不同种类、型号的单片机,对于运行状态传感器46、车轮转速传感器47、车轮振幅传感器48、车轮振频传感器49和轮胎压力传感器50采集的信息可以是模拟量或数字量信号,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传感器数量,不论采集的信息是模拟量还是数字量,还是传感器数量增减,信息输入到单片机的对应功能端口,端口不够可以扩展,都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分析与控制。本实施例中运行状态传感器46、车轮转速传感器47、车轮振幅传感器48、车轮振频传感器49和轮胎压力传感器50采集的信息为模拟量,通过PA3~PA7输入脚端口的具有模拟量直接转换为数字量的第二功能ADC3~ADC7输入脚实现模拟量信息的输入。ATmega16单片机的PC0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1的G1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1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2的G2和电子开关S3的G3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2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4的G4和电子开关S5的G5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D5控制脚的第二功能OC1A作为输出引脚接电子开关S6的G6和S7的G7端连接,所述的绕组线圈19的一端分别经电子开关S2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的正极连接,且与电子开关S5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的负极连接,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分别经电子开关S3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的负极连接和电子开关S4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的正极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D1和D2连接端与绕组线圈19的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D3和D4连接端与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D2和D4连接端与电子开关S1的源极S、漏极D通过电感L与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D1和D3连接端连接,电感L与电容C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6连接,电容C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5与车用蓄电池U连接。电子开关S1~S7是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有绝缘栅型N沟道、绝缘栅型P沟道、结型型N沟道、结型P沟道。本实施例采用绝缘栅型MOS场效应管。
ATmega16单片机的输出脚PB0~PB7与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的DB0~DB7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输出脚PD4、PD6、PD7与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的C/D、WR、RD依次连接。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集成控制器11使用的单片机是指AVR、MCS-51、PIC、Motorola、Microchip、MOT20xx、EM78、Scenix、ZiLog、ns等系列单片机,本实施例采用AVR系列中的ATmega16单片机。采用场效应管作为受ATmega16单片机的输出脚PC0、PC1、PC2控制的电子开关为S1、S2、S3、S4、S5,其中PC0控制的S1,PC1控制的S2、S3,PC2控制的S4、S5。PC0控制的S1功能是实现电能收集,根据检测信息,在电感L、电容C一定条件下,调整电能采集频率以及控制PC0脚输出高电平的时间宽度和频率,实现振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收集且通过S1向车用蓄电瓶U充电。当振动幅频值较小时,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电势E小于车用蓄电瓶电势U和续流二极管D5的管压降时,通过ATmega16单片机内置的程序计算出最佳值,PC0脚输出高电平的时间宽度加大,提高占空比d,根据公式U=[d/(1-d)]E可知,当占空比d=t0n/T>0.5时,该电路具有直流升压作用,也能实现振动动能收集通过电子开关S1向电瓶充电。式中T为导通周期,t0n为电感电流导通时间,d为占空比。当振幅较大、频率较高时,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电势E大于车用蓄电瓶电势U和续流二极管D5的管压降时,通过ATmega16单片机内置的程序计算出最佳值,PC0脚输出高电平的时间宽度变小,减小占空比d,根据公式U=[d/(1-d)]E可知,当占空比d=t0n/T<0.5时,该电路具有直流降压作用,降压范围是根据所述的绕组线圈19允许安全电流决定的,这样不论电势E的大小,即能实现振动动能收集且通过电子开关S1向电瓶U充电,又控制充电电流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所以集成控制器11具有很大范围实现振动动能收集功能。ATmega16单片机的PC1控制的电子开关S2和S3,ATmega16单片机的PC2控制的S4和S5,它们的功能是在整车统一程序的控制下,分别实现对每个车轮的提升力和下沉力的控制。集成控制器11采用的电子元器件均为市售产品。
参照图8、9,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整流后的电流通过电子开关S1,由电感L转化为电感能量,能在ATmega16单片机的PC0脚为低电平且电子开关S1截止时,电感L能量向电容C和车用蓄电池U释放,对电容C和车用蓄电池U进行充电。单向续流二极管D5的作用是防止车用蓄电瓶U向电容C整流电路电流倒流,同时又能保证电容C向车用蓄电瓶U正常充电。通过ATmega16单片机PA3输入脚输入的是运行状态传感器46收集的运行状态信息,ATmega16单片机根据运行状态信息由内置的程序分析计算出具体数字值,若PC1脚输出高电平,则激活电子开关S2和S3,从车用蓄电瓶U吸收电能,电流流向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绕组线圈19,产生控制侧倾、俯仰、横摆、跳动现象中需要的向上提升力,提升力时间由ATmega16单片机内置的程序计算出最佳值;若ATmega16单片机PC2控制脚输出高电平,则激活电子开关S4和S5,从车用蓄电瓶U吸收电能,电流流向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绕组线圈19,产生控制侧倾、俯仰、横摆、跳动现象中需要向下的下沉力,下沉力时间由ATmega16单片机内置的程序计算出最佳值,根据车体状况进行控制。如俯仰时,PC1控制脚输出高电平,激活左前轮、右前轮的电子开关S2和S3,从车用蓄电瓶U吸收电能,电流流向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绕组线圈19产生向上的提升力,并计算出提升力的控制时间,之后立即将ATmega16单片机PC1控制脚降为低电平,关闭电子开关S2和S3,随后ATmega16单片机PC2脚输出高电平,激活左前轮、右前轮的电子开关S4、S5,从车用蓄电瓶U吸收电能,电流流向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绕组线圈19产生向下的下沉力,并计算出下沉力的控制时间。由于通过ATmega16单片机控制,主动产生与先俯后仰的相反的力,从而实现对俯仰的控制。其它控制侧倾、横摆、跳动现象中需要的力的原理与控制俯仰的原理相同。
参照图1、2和8,设置止滑握9是为了满足诸如控制侧倾、俯仰、横摆和跳动等特殊场合使用的极限安全措施。止滑握9平时在复位弹簧40的支撑力的作用下处于常开状态,在特殊场合使用时,ATmega16单片机的PD5控制脚的第二功能是OC1A作为输出引脚与电子开关S6的G6和S7的G7端连接,将ATmega16单片机根据PA3~PA7输入的信息计算出最佳控制的数字值,经ATmega16单片机的内部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经ATmega16单片机的PD5控制脚的第二功能OC1A脚输出,电子开关S6和S7控制吸合线圈38产生止滑握力。止滑握9的握紧力是可调的,ATmega16单片机输出值调整范围为十六进制的OOH至FFH,当输出值在OOH至FFH间是使用电子开关S6和S7的输出特性的放大区实现功率放大,输出值为OOH时功率最小握紧力也最小,输出值为FFH时功率最大握紧力也最大,即实现握紧力的可调,在输出值达到FFH为最大值时电子开关S6和S7起到电子开关的作用。止滑握9抱轴4产生止滑握力,防止轴4在轴向产生移动。在ATmega16单片机的程序控制中只许在同一时间内PC0、PC1、PC2输出脚和PD5脚的第二功能OC1A脚出现一个输出值,即绝对不允许同一时间内四个输出脚PC0、PC1、PC2和PD5脚的第二功能OC1A脚出现两个、三个或四个脚的输出值,ATmega16单片机的输出脚PC0、PC1、PC2和PD5脚的第二功能OC1A脚在输出值优先权排队问题在程序中体现。
ATmega16单片机的编码显示采用的液晶显示模块有彩色液晶显示模块、EDT单色液晶显示模块、EDT彩色液晶显示模块、VP系列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QH系列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MDLS系列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VP系列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QH系列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MGLS系列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PDA系列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MOBI系列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清华系列产品显示效果示例、清华字符产品系列、清华图形产品系列、TOPWAY产品系列。ATmega16单片机的编码显示通信方式有并口液晶显示模块、串口液晶显示模块。本实施例采用的型号为内置T6963C的MGLS240128T的并口点阵液晶显示模块,显示信息受ATmega16单片机控制。
本发明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的软件程序依据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编制,软件程序编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

Claims (9)

1.一种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外筒(30),在外筒(30)上固连有减振弹簧托盘(15),在外筒(30)下端固连有与车轮连接的连接板(29),在外筒(30)内置有定子,在定子内置有竖向移动的动子,所述定子的结构是,包括由齿磁板(18),在齿磁板(18)上置有轭磁环(17)和内环(21)组成的腔室,在所述腔室内设置绕组线圈(19)构成的定子单元(22),若干定子单元(22)依次叠加,每极下若干定子单元(22)的绕组线圈(19)按绕向顺向连接;所述动子的结构是,包括轴(4),在所述的轴(4)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活塞(25)、主磁下引导极(20)、永磁体(16)和主磁上引导极(13),轴(4)的外伸端设有与车架(44)连接的转盘(3);在所述定子最上面置有阻磁板(45),在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下的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外封闭腔内置有集成控制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成控制器(11)的结构是,包括型号为ATmega16的单片机,电子开关S1~S7,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单向续流二极管D5~D7,电感L和电容C,ATmega16单片机的PA3输入脚与运行状态传感器(46)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4输入脚与车轮转速传感器(47)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5输入脚与车轮振幅传感器(48)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6)输入脚与车轮振频传感器(49)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A7输入脚与轮胎压力传感器(50)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0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1的G1端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1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2的G2端和电子开关S3的G3端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C2控制脚与电子开关S4的G4端和电子开关S5的G5端连接,ATmega16单片机的PD5输出脚与电子开关S6的G6端和电子开关S7的G7端连接,所述的绕组线圈(19)的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2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正极连接,且通过电子开关S5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负极连接,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3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负极连接,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4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正极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D1和D2连接端与绕组线圈(19)的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D3和D4连接端与绕组线圈(19)的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D2和D4连接端与电子开关S1的源极S、漏极D通过电感L与桥式整流二极管D1~D4的D1和D3连接端连接,电感L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6与电容C连接,电容C通过单向续流二极管D5与车用蓄电池U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30)上端与防尘罩(6)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轴(4)上套置与转盘(3)相接触且套在防尘罩(6)上至少一个极限减振体(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阻磁板(45)与上筒盖(41)下的阻磁环(53)之间,由上内支撑环(12)分隔的内封闭腔内置有止滑握(9),所述止滑握(9)的结构是,由环状铁心(32)和环状衔铁(33)且呈缺口对置于轴(4)上,吸合铁心(39)上套置吸合线圈(38),吸合铁心(39)和套置的吸合线圈(38)置于环状铁心(32)与环状衔铁(33)之间的缺口内且与环状铁心(32)固连,在环状铁心(32)与环状衔铁(33)之间的缺口内置有复位弹簧(40),吸合线圈(38)的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6的漏极D、源极S与车用蓄电池U的正极连接,吸合线圈(38)的另一端通过电子开关S7的源极S、漏极D与车用蓄电池U的负极连接,单向续流二极管D7的正极与吸合线圈(38)的一端连接,单向续流二极管D7的负极与吸合线圈(38)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上筒盖(41)上设有贮油室(8),在贮油室(8)内置有套置于轴(4)上的含油润滑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贮油室(8)通过置于外筒(30)与定子之间的导油管(31)与放置在外筒(30)内的绝缘润滑油(28)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外筒(30)的筒底(42)上设有定子的下内支撑环(35)和下外支撑环(43),在下内支撑环(35)上设有润滑油导流口(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活塞(25)上设有单向阀(24)和油气通孔(26)。
CN200810051248A 2008-10-08 2008-10-08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745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1248A CN100577454C (zh) 2008-10-08 2008-10-08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1248A CN100577454C (zh) 2008-10-08 2008-10-08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2309A CN101402309A (zh) 2009-04-08
CN100577454C true CN100577454C (zh) 2010-01-06

Family

ID=4053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12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7454C (zh) 2008-10-08 2008-10-08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745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5650B (zh) * 2014-08-18 2016-08-24 宁波鸿裕工业有限公司 直线型发电式减振器
CN105459752B (zh) * 2014-09-03 2019-06-14 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 车高调整装置
CN104948628B (zh) * 2015-05-21 2018-02-09 石翔 直流电磁负刚度装置
CN105226910A (zh) * 2015-10-21 2016-01-06 天津大学 一种汽车减振器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7781338B (zh) * 2016-08-25 2020-06-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励磁式电涡流阻尼器及阻尼系数连续可调的方法
DE102017105869A1 (de) * 2017-03-20 2018-09-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oßdämpfer
CN109114152B (zh) * 2018-09-29 2023-11-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磁流变减震装置的控制系统
US10938276B2 (en) * 2018-10-16 2021-03-02 Thomas Nikita Krupenk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energy harvesting using variable inductance magnetic flux switch
CN111301088B (zh) * 2019-12-02 2023-04-0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阻尼可调式馈能型混合悬架作动器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2309A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7454C (zh) 车用减振动能收集器
CN105751847B (zh) 一种车辆多模式减振器的控制方法
CN105715735B (zh) 一种刚度阻尼及惯性力可控的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80043A (zh) 一种多模式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339594A1 (en) Hybrid-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capable of self-powering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711368B (zh) 一种基于被动悬架的电磁俘能系统
CN203902200U (zh) 一种可变刚度与阻尼的汽车馈能主动悬架系统
CN106321718B (zh) 一种自供能式车辆主动悬架及其协调控制方法
CN104930112B (zh) 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
CN104015582A (zh) 一种可变刚度与阻尼的汽车馈能主动悬架系统
CN102352905B (zh) 用悬浮磁体在减震工作状态可提高发电效率的减震器
CN206017546U (zh) 压电式自供能阻尼可调减振器
CN107559372B (zh) 一种旁路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5278B (zh) 一种车辆混合悬架作动器的多模式协调切换控制方法
CN108515823A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能量回馈式汽车主动悬架电磁减振装置
CN102092303A (zh) 利用车辆悬挂车轮与车体之间相对运动产生功率发电的装置
CN110978929A (zh) 一种复合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5279A (zh) 多模式混合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0375683C (zh) 车辆悬架用能量回馈型电磁减振装置
CN104626911A (zh) 液电耦合式车辆悬架阻抗控制装置
CN110154668A (zh) 一种集成式馈能型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99773A (zh) 一种复合式馈能型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26713U (zh) 液电耦合式车辆悬架阻抗控制装置
CN10980843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磁集成式馈能型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730967A (zh) 车用磁浮柔性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