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948C -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948C
CN100572948C CNB200810070128XA CN200810070128A CN100572948C CN 100572948 C CN100572948 C CN 100572948C CN B200810070128X A CNB200810070128X A CN B200810070128XA CN 200810070128 A CN200810070128 A CN 200810070128A CN 100572948 C CN100572948 C CN 1005729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root
hole
underground ground
aerial
we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8100701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38929A (zh
Inventor
付祥钊
刘丽莹
孙婵娟
樊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8100701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294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38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8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9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94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该新风采集装置包括有把空气引入其内的地下岩土孔、从该地下岩土孔的底部把空气引出的孔内吸风管。孔内吸风管的出口端与一个气根除湿箱联通,该气根除湿箱远离孔内吸风管出口端的一侧,有与建筑物室内联通的新风出风管。该气根除湿箱内悬挂有气根植物的气根;除与孔内吸风管和新风出风管联通、在其上部有引入气根的气根孔之外,该气根除湿箱的其余部位均呈密闭状态。本发明节省了较多传统降温、除湿设备所需要的电耗、固体或液体的除湿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地下岩土)和生物特性,在自然环境中对新风进行降温、湿度的处理,在不影响植物生长需要的前提下,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空气的热湿处理技术与采集新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建筑物内的空气品质满足卫生要求,需要给室内输送室外新鲜空气——新风。而热湿地区的夏季室外空气,不但其温度较高,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含湿量过大的空气不利于健康,并造成不舒适感。因此,需要对采集的室外新鲜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处理后才能送入室内,以满足室内卫生舒适性要求。
就降温技术而言,目前多是采用机械制冷降温,在降温的同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就除湿技术而言,当前主要有:冷冻除湿法、固体吸附除湿法、液体吸收除湿法等。虽然它们均有各自不同的优点与应用场合,但是,它们又均存在着各自的缺点。例如:冷冻除湿的露点受冷冻水温限制不能达到低湿度,湿度控制能力受限,而且冷冻除湿方式表面冷却器处于湿工况运行,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造成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固体吸附除湿,其转轮运行过程是动态的,混合损失大,效率低,而且除湿过程释放的潜热使除湿剂的温度升高,吸湿能力下降。液体除湿的除湿器、再生器性能系数不高,除湿溶液的物性限制了系统COP的进一步提高。除它们存在各自的特点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均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即会对环境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量消耗极少的对新风进行热湿处理的新风采集装置。
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该新风采集装置包括有把空气引入其内的地下岩土孔、从该地下岩土孔的底部把空气引出的孔内吸风管。在本发明中,孔内吸风管的出口端与一个气根除湿箱联通,该气根除湿箱远离孔内吸风管出口端的一侧,有与建筑物室内联通的新风出风管。该气根除湿箱内悬挂有气根植物的气根;除与孔内吸风管和新风出风管联通、在其上部有引入气根的气根孔之外,该气根除湿箱的其余部位均呈密闭状态。
本发明运行时,首先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地下岩土孔内(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进入孔内的空气在下行过程中,与岩土壁面进行热交换以降温;然后,通过孔内吸风管从地下岩土孔的底部把降温后(但有较高的相对湿度)的空气引进气根除湿箱内;在气根除湿箱内,这些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与悬挂其内的气根植物的气根充分接触,通过这些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进而除湿;最后,通过新风出风管把降温、除湿后的新风引出到建筑物室内。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地下岩土温度在夏季低于室外温度的特性,让室外空气与地下岩土接触换热,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地下岩土来降温的空气,其相对湿度是较大的,往往需要除湿处理。于是,本发明就运用另一技术原理来进行除湿,该原理是,根据气根植物(例如榕树等)在生长的过程中,除通过埋入地下的根来吸收水分之外,一部分水分还是通过其暴露在外部(即空气中)的气根来吸收的特性,利用这些气根来吸收降温后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分、以进行除湿——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气根吸收水分、进而取得除湿的效果,本发明特别把这些气根悬挂在一个半密闭(即“除与孔内吸风管和新风出风管联通、在其上部有引入气根的气根孔之外,……其余部位均呈密闭状态”)的气根除湿箱内。
从方案、运行过程及其原理介绍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不但在降温方面充分地利用了地下岩土与空气的温差,而且在除湿方面充分地利用了气根植物的吸水特性。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节省了较多传统降温、除湿设备所需要的电耗、固体或液体的除湿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地下岩土)和生物特性,在自然环境中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的处理,在不影响气根植物生长需要、甚至在更有利于气根植物生长的前提下,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参考图1)。该新风采集装置包括有把空气引入其内的地下岩土孔1、从该地下岩土孔1的底部把空气引出的孔内吸风管3。在本发明中,孔内吸风管3的出口端与一个气根除湿箱7联通,该气根除湿箱7远离孔内吸风管3出口端的一侧,有与建筑物室内联通的新风出风管8。该气根除湿箱7内悬挂有气根植物5的气根52;除与孔内吸风管3和新风出风管8联通、在其上部有引入气根52的气根孔之外,该气根除湿箱7的其余部位均呈密闭状态。结合发明内容中的运行过程及其原理介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气根植物5的气根52,应当尽可能多地从气根除湿箱7的气根孔(由于显见,故未绘制其局部放大图)引入进气根除湿箱7。该气根孔的大小以正好能够引入气根52为度、其数量也以能够引入尽量多的气根52为度——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在气根除湿箱7内形成一个气根密集区,使这些悬挂的气根52尽量多地吸收其内空气的水分,以避免气根植物5的茎叶51的呼吸作用和土壤的散湿作用对气根密集区的空气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讲,为了在气根除湿箱7内有更多的气根5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新风采集箱7的上方,设置有理顺这些气根52、并把这些气根52导入气根除湿箱7内的气根支撑架6。
为了确保更好的降温效果及其本装置运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该地下岩土孔1的孔深可以取10米~50米,具体深度由当地地下岩土温度和该装置处理的风量来确定。在该地下岩土孔1的孔口处安装防护网10。
更进一步讲,为了使降温后的空气不致在气根除湿箱7内有过高的温升。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气根除湿箱7的四壁设置有保温层(例如铝箔等保温材料)。
以往在某些地区的夏天,曾经有抽取防空洞中的冷气来给室内降温的。利用该装置来替代本发明中的地下岩土孔1,也是可行的。如果不利用现有的防空洞及其抽气装置、或本身就是根据本发明进行完全设计,那么,在地下岩土孔1的底部,应当为孔内吸风管3设置一个固定它的吸风管支架2。必要时,还应当在该新风出风管8进口处,设置一个过滤网。另外,至少在新风出风管8中,要连接吸风机9,以把经过降温、除湿后的空气从气根除湿箱7吸出,进而送入建筑物室内。
不容置疑,本发明既可以单独使用(在气根植物5较多的场合),也可以与现有的降温、除温装置组合起来配合使用。

Claims (5)

1、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该新风采集装置包括有把空气引入其内的地下岩土孔(1)、从该地下岩土孔(1)的底部把空气引出的孔内吸风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吸风管(3)的出口端与一个气根除湿箱(7)联通,该气根除湿箱(7)远离孔内吸风管(3)出口端的一侧,有与建筑物室内联通的新风出风管(8);该气根除湿箱(7)内悬挂有气根植物(5)的气根(52);除与所述孔内吸风管(3)和新风出风管(8)联通、在其上部有引入所述气根(52)的气根孔之外,该气根除湿箱(7)的其余部位均呈密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根除湿箱(7)的上方,有理顺所述气根(52)、并把这些气根(52)导入所述气根除湿箱(7)内的气根支撑架(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岩土孔(1)的孔深为10米~50米,在该地下岩土孔(1)的孔口处安装有防护网(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根除湿箱(7)的四壁有保温层;至少在所述新风出风管(8)中,连接了吸风机(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根除湿箱(7)的四壁有保温层;至少在所述新风出风管(8)中,连接了吸风机(9)。
CNB200810070128XA 2008-08-18 2008-08-18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9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070128XA CN100572948C (zh) 2008-08-18 2008-08-18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070128XA CN100572948C (zh) 2008-08-18 2008-08-18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929A CN101338929A (zh) 2009-01-07
CN100572948C true CN100572948C (zh) 2009-12-23

Family

ID=4021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07012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948C (zh) 2008-08-18 2008-08-18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29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4313A (zh) * 2016-01-06 2016-03-30 匡仲平 一种摆脱依赖水电和化石能源制冷制热的系统设施空调
CN108507048A (zh) * 2018-03-13 2018-09-07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温室除湿取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8929A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4058U (zh) 带新风热回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3925635A (zh) 一种全天候太阳能供能系统
CN202692282U (zh) 双冷源热泵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式
CN203810533U (zh) 一种全天候太阳能供能装置
CN206018830U (zh) 一种小空间专用空调
CN100419340C (zh) 排风潜能回收液体除湿空调系统
CN106765451A (zh) 一种无霜型溶液热泵装置
CN201416962Y (zh) 制冷干燥除湿装置
CN100572948C (zh) 地下岩土与气根植物联合降温除湿的新风采集装置
CN110594851A (zh) 基于地道风、空气源热泵及太阳能转轮除湿的相变房屋
CN203797874U (zh) 新风换气机
CN105783153B (zh) 基于地温结构比杂交风泵多管取温穿水净化的系统
CN201561674U (zh) 回收气流余热逆流式热管换热器
CN107036198A (zh) 空气源热泵新风净化系统
CN101392972A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蒸气压缩的综合冷水机组
CN202868844U (zh) 模块化辐射换热终端及余热回收辐射管网热泵系统
CN204084622U (zh) 一种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207778669U (zh) 一种机房降温除尘系统
CN202361518U (zh) 加强除湿的户式新风除湿机
CN206291293U (zh) 一种无霜型溶液热泵装置
CN21060203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厂房的高效双冷源三级除湿装置
CN211146671U (zh) 基于地道风、空气源热泵及太阳能转轮除湿的相变房屋
CN205351858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的多孔陶瓷外敷管利用装置
CN103953987A (zh) 一种太阳能冬夏固体调湿系统
CN207132534U (zh) 蓄能式风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