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195C -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 Google Patents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2195C
CN100572195C CNB021255202A CN02125520A CN100572195C CN 100572195 C CN100572195 C CN 100572195C CN B021255202 A CNB021255202 A CN B021255202A CN 02125520 A CN02125520 A CN 02125520A CN 100572195 C CN100572195 C CN 1005721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ded wing
rope
landing
suspended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55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8778A (zh
Inventor
梁富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021255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2195C/zh
Priority to AU2003252517A priority patent/AU200325251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03/000574 priority patent/WO2004007284A2/zh
Publication of CN146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8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21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21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4/00Vesse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Body-suppor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 sports or leis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受地形限制的、即可以在陆地、也可以在水面、并且可以很方便的频繁起飞的、飞行高度可调的机动放飞装置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在快艇上设置一个绞盘,绞盘上面盘绕着一定长度的高强度绳索,该绳索的另一端通过一些装置与悬挂翼连接,在绞盘的上方设置一个起降平台,悬挂翼通过一个锁扣装置被固定在起降平台上,这时悬挂翼前高后低,有一个迎风角度。起动快艇并且使其逐步加速,当船速达到悬挂翼的起飞速度以后,打开船上固定悬挂翼的锁扣装置、控制好绞盘的放绳与刹车装置,反复的从事放绳与牵引这一工作程序,使得悬挂翼逐步的升高,当悬挂翼被放飞到预定高度之后,飞行员在空中操纵脱扣装置与悬挂副翼脱离,进入自主飞行。

Description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关悬挂翼、滑翔翼以及降落伞等飞行器的机动起降及放飞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动力配置的悬挂翼或滑翔翼的飞行需要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要有合适的地形,飞行员需要携带悬挂翼或滑翔翼等飞行器先爬到山上去,然后将悬挂翼组装起来,而后利用山地迎风坡的上升气流起飞。所以这项运动目前具有受地形限制,在广大的平原和海上地区无法开展的缺点。跳伞运动是世界上目前开展的很广泛的运动,但是人们在从事这一运动时存在着下面一系列的缺点和安全隐患:从飞机上跳伞有比较高的飞行成本和一定的飞行风险;由于不可能飞到离机场很远的地方去跳伞,所以目前开展的跳伞运动其活动的地域基本上在机场附近,即其活动地域有限;现代跳伞运动常常会发生因为降落伞无法打开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新的悬挂翼、滑翔翼以及降落伞的机动飞行与放飞的方法,并且通过这种方法的使用,能够使各种悬挂翼或滑翔翼及降落伞可以不受地形限制的装备在各种船艇上,在广袤的海域使用。
这种悬挂翼或滑翔伞的机动放飞方法是通过下面装置的设置与使用来达到的:该放飞装置由备种船艇、飞行平台、绞盘及操控系统、牵引绳、起降姿态控制绳、悬挂翼与副悬挂翼、滑翔翼与降落伞及副降落伞等构成。其特征是:将船艇、绞盘系统、牵引绳、起降姿态控制绳、副悬挂翼或副降落伞系统、悬挂翼或滑翔翼系统依次连接。在船艇的上部设置一个起降平台,以便于飞行员的起飞与降落。设置一个绞盘系统用于悬挂翼的放飞操作,该绞盘系统由相应的收、放绳装置和排绳装置及刹车装置等构成。当我们准备放飞悬挂翼的时候,先将悬挂翼张开并且通过在起降平台上设置的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起降平台上,这时悬挂翼前高后低,有一个迎风角度。启动船艇并使其逐步加速,当船速达到悬挂翼的起飞速度以后,打开起飞平台上固定悬挂翼的锁扣装置,控制好绞盘系统的放绳与刹车装置,反复的从事放绳与牵引这一工作程序,使得悬挂翼逐步的升高,这一过程与我们放风筝相类似。这时悬挂翼的飞行姿态由副悬挂翼上的起降姿态控制绳控制。起降姿态控制绳由三条或四条短线组成,其一端与牵引绳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翼连接,通俗的说其功能与我们放风筝时连接牵引绳与风筝之间的顶线相同。当悬挂翼被放飞到预定高度之后,如果要自主飞行,飞行员可以操纵脱扣装置与副悬挂翼脱离,从而进入到自主飞行阶段。
该悬挂翼的降落有四种方式:1、自由降落在快艇上,这种降落方式需要快艇驾驶员控制好快艇与悬挂翼的相对位置与速度,使两者的相对速度尽可能的为零,同时需要飞行员控制好下降速度和角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在侧风或风力较大时稳定性较差。2、在悬挂翼降落到一定的高度后,飞行员放下一条具有一定长度的降落绳,由船艇上的人员将该绳与绞盘上的牵引绳连接,从而恢复船艇对悬挂翼的牵引飞行状态,这时,开动绞盘的收绳装置,将悬挂翼收回。3、直接在陆地自由降落。4、直接在水面自由降落。
副悬挂翼与副降落伞的设置是为了为放飞后的牵引绳提供一个升力,以避免其落入水中。在飞行员脱离牵引绳的牵引自主飞行时,船艇上可以操纵纹盘将牵引绳收回,以便于飞行员的降落与下次飞行。
悬挂翼的另一种起飞方式是在陆上起飞。其方法是:预放一定长度的牵引绳,船艇起步时,由于这时的牵引力还不足以使悬挂翼起飞,所以需要飞行员助跑一段距离,当船艇的速度达到起飞速度时,悬挂翼起飞,进入到牵引飞行阶段。
以上所述的悬挂飞行也可以不设置副悬挂翼,由牵引绳通过起降姿态控制绳直接牵引悬挂翼飞行。
悬挂翼的起飞与降落姿态即可以由起降姿态控制绳控制,也可以由飞行员自主控制
放飞绞盘采用即可以机械操纵,也可以人工操纵这样两种工作方式。即绞盘系统可以不用机械或电器驱动,而是直接用人工通过绞盘的刹车装置和盘绳装置操纵绞盘的收绳和放绳。
以上论述到的放飞起降装置及起降方法也可以用来放飞或牵引飞行滑翔翼或降落伞,在放飞滑翔翼或降落伞时,可以不用副悬挂翼而是用一个较小的副降落伞为牵引绳提供升力。该降落伞平时处于闭合状态。当飞行员准备脱离牵引绳自主飞行时,打开该降落伞。
由于采用了以上所述的飞行与降落方法,使得这种悬挂翼与滑翔翼的飞行不再依赖于山区高地或飞机,而可以在广大的海面、湖面或河面上很方便、很安全的飞行。目前使用飞机进行跳伞时存在着伞具打不开的风险。而使用这种放飞方法在空中飞行或跳伞时,在伞具打不开的情况下,飞行员无法获得升力而飞到天上去,这就彻底的避免了因为伞具无法打开而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从而使得这种与目前依靠山区地形条件或飞机飞行的方式起飞的悬挂翼与滑翔翼飞行相比,变得即安全又高效,并且大大的拓展了悬挂翼与滑翔翼的活动空间,具有很高的娱乐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一是悬挂翼处于牵引飞行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二是悬挂翼处于艇上待飞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三是本发明的各工作单元配置顺序示意图。
图中牵引船艇1、发动机系统2、绞盘系统3、牵引绳4、牵引绳定位车系统及前牵引轮5、悬挂翼起降姿态控制绳6、副悬挂翼或副降落伞系统7、悬挂翼系统8、后牵引点或牵引轮9、起降平台10、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11。
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的具体配置及工作过程是:在船艇1上,设置一个绞盘系统3,该系统配有收放绳装置和排绳装置及刹车装置,用以控制绞盘的工作状态。该绞盘的动力系统有两种配置方式:一是直接利用发动机为工作动力,通过一组变速变向齿轮及相应的传动、离合、刹车装置,来控制绞盘的各种工作状态。这种配置方式比较适用于小型船艇;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电机驱动。在绞盘上面缠绕着一定长度的高强度牵引绳索4,该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悬挂翼起降姿态控制绳6与副悬挂翼系统7连接。这时候的悬挂翼与副悬挂翼的位置是平行的,这种状态有些类似于固定翼飞机的双翼结构,悬挂翼在上,副悬挂翼在下。悬挂翼的功能是载人,副悬挂翼的功能一是在起飞阶段提供一定的升力,从而缩短起飞距离;二是在悬挂翼与其在空中脱钩后,为牵引绳4提供一个升力,防止其落入水面,从而方便牵引绳的收回。用于放飞滑翔翼或普通降落伞的副降落伞也有与此相同的功能。在放飞滑翔翼或降落伞的时候,起飞时,副降落伞处于折叠备用状态,在起飞后或飞行员准备脱离牵引飞行状态、进入自主飞行状态之前打开。
在船艇1的上方设置一个起降平台10,在该起降平台10上设置有牵引绳定位车系统或前牵引轮5、后牵引轮9、以及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11,悬挂翼8通过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11固定在起降平台10上,这时悬挂翼前高后低,有一个迎风角度,牵引点处于前牵引轮5处。其放飞方法是:启动船艇1并且使其逐步加速,当船速达到悬挂翼的起飞速度以后,打开起飞平台上固定悬挂翼的锁扣装置,这时悬挂翼将会脱离起降平台飞升到空中去。这时将牵引点从前牵引轮5处移动到后牵引点或牵引轮9处,这时候悬挂翼的飞行姿态基本上由副悬挂翼7上的起降姿态控制绳6控制,该起降姿态控制绳由三条或四条短线组成,其一端与牵引绳4连接;另一端与悬挂翼连接。控制好绞盘系统3的放绳与刹车装置,反复的从事放绳与牵引这一工作程序,使得悬挂翼逐步的升高,当悬挂翼被放飞到预定高度之后,如果要自主飞行,飞行员可以在空中操纵脱扣装置使悬挂翼与副悬挂翼脱离,从而进入到自主飞行阶段。
自主飞行阶段完毕后,飞行员操纵悬挂翼8飞行到船艇1的上空并且放下一条具有一定长度的牵引绳4,由快艇上的人员将该绳索与绞盘上的牵引绳4连接,从而恢复船艇对悬挂翼的牵引飞行状态。这时,开动绞盘3的收绳装置,将悬挂翼收回到船艇1上设置的起降平台10上,完成一次完整的飞行过程。
副悬挂翼或副降落伞系统7的设置是为了为放飞后的牵引绳4提供一个升力,以避免其落入水中。在飞行员脱离牵引绳的牵引自主飞行时,在船艇1上可以操纵绞盘将牵引绳收回,以便于飞行员的降落与下次飞行。
这种放飞方式也可以用来放飞或牵引飞行滑翔翼或普通的降落伞。在放飞滑翔翼或降落伞时,可以不使用副悬挂翼而是设置一个副降落伞为牵引绳4提供升力。该副降落伞平时处于折叠备用状态。当飞行员准备脱离牵引绳的牵引进行自主飞行之前,打开该伞,使其为牵引绳提供一个升力。

Claims (8)

1、一种利用船艇来放飞悬挂翼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包括牵引船艇(1)、发动机系统(2)、绞盘系统(3)、牵引绳(4)、牵引绳定位车系统及前牵引轮(5)、悬挂翼起降姿态控制绳(6)、副悬挂翼系统(7)、悬挂翼系统(8)、后牵引点或牵引轮(9)、起降平台(10)、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11)、副降落伞、降落伞、滑翔翼,其特征是:在船艇(1)上,设置一个绞盘系统(3),该系统配有收放绳装置和排绳装置及刹车装置,该绞盘的动力系统有两种配置方式:一是直接利用发动机为工作动力,通过一组变速变向齿轮及相应的传动、离合、刹车装置来控制绞盘的各种工作状态;其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电机驱动;在绞盘上面缠绕着一定长度的高强度牵引绳索(4),该绳索的另一端通过一组悬挂翼起降姿态控制绳(6)与副悬挂翼系统(7)或副降落伞连接,这时悬挂翼(8)与副悬挂翼(7)的相互位置是平行的,悬挂翼在上,副悬挂翼在下,在船艇(1)的上方设置一个起降平台(10),在起降平台(10)上设置有牵引绳定位车系统或前牵引轮(5)和后牵引轮(9)以及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11),副悬挂翼(7)与悬挂翼(8)连接并且通过悬挂翼支撑与固定装置(11)固定在起降平台(10)上,这时悬挂翼前高后低,有一个迎风角度,这时的牵引点处于前牵引轮(5)处,启动船艇(1)并且使其逐步加速,当船速达到悬挂翼的起飞速度以后,打开起飞平台(10)上固定悬挂翼的锁扣装置,这时悬挂翼将会脱离起降平台(10)飞升到空中去,这时将牵引点从前牵引轮(5)处移动到后牵引点或牵引轮(9)处,控制好绞盘系统(3)的放绳与刹车装置,反复的从事效绳与牵引这一工作程序,使悬挂翼逐步的升高,这时悬挂翼的飞行姿态由副悬挂翼(7)上的起降姿态控制绳(6)控制,当悬挂翼被放飞到预定高度之后,如果要进入到自主飞行状态,飞行员可以在空中操纵脱扣装置使悬挂翼(8)与副悬挂翼(7)脱离,从而进入到自主飞行阶段;副悬挂翼的设置一是为了加大悬挂翼的升力;二是为了为放飞后的牵引绳(4)提供一个升力,以避免其落入水中;在飞行员脱离牵引绳(4)的牵引自主飞行时,船艇(1)上可以操纵绞盘将牵引绳(4)收回,以便于飞行员的降落与下次飞行;自主飞行阶段完毕后,飞行员操纵悬挂翼系统飞行到船艇(1)的上空并且放下一条具有一定长度的牵引绳,由船艇上的人员将该绳索与绞盘上的牵引绳(4)连接,从而恢复船艇对悬挂翼的牵引飞行状态,这时,开动绞盘(3)的收绳装置,将悬挂翼收回到船艇(1)上设置的起降平台(10)上,从而完成一次完整的放飞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这种放飞方式也可以放飞滑翔翼或普通的降落伞,在放飞滑翔翼或降落伞时,不使用副悬挂翼(7),而是设置一个副降落伞为牵引绳(4)提供升力,该副降落伞平时处于折叠备用状态,当飞行员准备脱离牵引绳(4)的牵引进行自主飞行之前,打开该伞,使其为牵引绳(4)提供一个升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在船艇上设置一个绞盘系统(3)该系统配有收、放绳装置,和排绳装置及刹车装置,用以控制绞盘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在发动机功率输出轴上设一组变速、变向齿轮及相应的传动、离合、刹车装置,来控制绞盘的放绳和收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起降姿态控制绳(6)由三条或四条短线组成,其一端与牵引绳(4)连接,其另一端与悬挂翼(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绞盘系统3不用机械或电器驱动,而是直接用人工通过绞盘的刹车装置和盘绳装置操纵绞盘的收绳和放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不设副悬挂翼系统(7)及起降姿态控制绳(6),牵引绳(4)直接和悬挂翼(8)连接,由飞行员自主控制悬挂翼的飞行姿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其特征是:降落时,采用由飞行员放下一条具有一定长度的牵引绳(4),由快艇上的人员将该绳索与绞盘上的牵引绳(4)连接,从而恢复船艇对悬挂翼的牵引飞行状态,而后开动绞盘系统(3)的收绳装置,将飞行员收回到船艇(1)上设置的起降平台(10)上的方法,完成降落过程。
CNB021255202A 2002-07-17 2002-07-17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19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255202A CN100572195C (zh) 2002-07-17 2002-07-17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AU2003252517A AU2003252517A1 (en) 2002-07-17 2003-07-17 Hang-wing-type aircraft take off and land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the same
PCT/CN2003/000574 WO2004007284A2 (fr) 2002-07-17 2003-07-17 Dispositif de decollage et d'atterrissage d'aeronef de type hang-wing et procede associ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255202A CN100572195C (zh) 2002-07-17 2002-07-17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8778A CN1468778A (zh) 2004-01-21
CN100572195C true CN100572195C (zh) 2009-12-23

Family

ID=29784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552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195C (zh) 2002-07-17 2002-07-17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2195C (zh)
AU (1) AU2003252517A1 (zh)
WO (1) WO200400728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7197B (zh) * 2016-04-28 2018-05-01 上海牧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整流断阶结构的水陆两栖飞机
CN106394886A (zh) * 2016-06-15 2017-02-15 珠海市磐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起飞的多轴飞行器、辅助起飞的平台及起飞方法
CN110654559B (zh) * 2017-10-13 2021-05-28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200317333A1 (en) * 2018-09-13 2020-10-08 Matsuda Yasutoshi Office Inc. Device for flying water-ski
WO2022237205A1 (zh) * 2021-05-09 2022-11-17 孟杰 一种正向前进的赛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52517A1 (en) 2004-02-02
CN1468778A (zh) 2004-01-21
WO2004007284A2 (fr) 200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8631B2 (en) Aerial launch and/or recovery for unmanned aircraft with submersible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843181B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
AU2013261044B2 (en) Point take-off and landing of unmanned flying objects
US6874729B1 (en)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A2384557C (en)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EP3219612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830814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cargo utilizing an air towing system that can achieve vertical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US5915650A (en) Aircraft wing with dual axis mobility
EP3680181A1 (en) Cable-assisted point take-off and landing of unmanned flying objects
CN1032645A (zh) 超轻型飞机短距起落装置
CN204527630U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
CN106379552A (zh) 基于系留气球的小型无人机收放方法
CN100572195C (zh) 悬挂翼机动起降及放飞方法
CN102424110A (zh) 可变翼微型水陆飞行器
WO20180205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landing of a parachute-suspended body
KR100505412B1 (ko) 무선조종 소형항공장치
RU2466913C2 (ru) Способы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и взлетно-посад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этих способов
RU2255025C2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самолет-амфибия с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 взлетом и посадкой
RU29281U1 (ru) Аппарат - ветровой движитель
RU2169104C1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RU2184686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ета на буксируемом парашюте
RU14565U1 (ru) Парашют для буксирного полета
Rosendahl The Mooring and Ground Handling of a Rigid Airship
WO2015012762A1 (en) Flying boat
Strong Personnel guided aerial delivery of all terrain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