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2190C -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2190C
CN100562190C CNB2006100805538A CN200610080553A CN100562190C CN 100562190 C CN100562190 C CN 100562190C CN B2006100805538 A CNB2006100805538 A CN B2006100805538A CN 200610080553 A CN200610080553 A CN 200610080553A CN 100562190 C CN100562190 C CN 1005621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r
thresholding
condition
migration
bit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805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6138A (zh
Inventor
徐云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B2006100805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219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6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6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21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21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测量在Iub接口的位速率包括:测量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或发送的位总数,位速率等于位总数除以调度周期;比较所测位速率与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根据比较结果,判决是否发起迁移。本发明采用在Iub口上的业务速率作为测量量,保证了上下行信道迁移条件在时间上的同步,保证了对事件触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承载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码分多址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背景技术
在WCDMA系统中,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通过配置业务量测量(Traffic Volume Measurements)来进行动态无线承载控制。主要原理为:当业务量测量值BO(BufferOccupancy)大于某个门限4AThreshold时,上报4A事件,作为触发低速率无线承载向高速率无线承载迁移过程(4A Event)或者作为迁移的约束条件,当业务量测量值BO(Buffer Occupancy)小于某个门限4B Threshold时,上报4B事件触发高速率无线承载向低速率无线承载迁移过程(4B Event)或者作为迁移的约束条件。通过这种基于用户业务量的动态无线承载控制机制,提供系统容量和服务质量,如图1所示。
在BO测量中,为避免由于业务量波动造成的事件触发振荡,采用了Pending Timer和Trigger Timer定时器相互结合的方式,具体的流程为:当业务量(BO)大于4A或者小于4B门限时(4AThreshold and 4B Threshold),启动定时器Trigger Timer,如果在定时器Trigger Timer有效期之内一直保持事件触发条件,那么当定时器失效时,再触发相应的事件;当触发了4A事件或者4B事件时,启动Pending Timer,在定时器有效期内,禁止触发相应的事件,当定时器失效时,如果仍旧满足事件触发条件(BO>4A Threshold orBO<4B Threshold),则触发相应的事件。原理如图2和图3所示。
在采用基于事件上报触发方式的动态无线承载控制,大部分情况都是以某个业务方向的事件作为触发条件(比如下行),相反方向的事件作为约束条件(比如上行),既上下行条件必须耦合,才能完成状态的迁移。比如UE从DCH状态向FACH状态迁移或者PCH状态迁移时,需要上行和下行信道同时从DCH迁移到RACH/FACH和PCH,RNC(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要完成无线承载的迁移,必须同时获得上行的BO测量和下行BO测量量,只有当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进行相应的信道迁移,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条件不满足或者不可知,那么都不能进行信道迁移。由于BO测量是呈现离散状态,因此,上下行迁移的两个条件在时间分布上不能完全同步,造成系统对事件判决操作的延迟,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用于克服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陷而造成的上下行信道迁移条件在时间上不完全同步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步骤,测量在Iub接口的位速率,包括:测量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或发送的位总数,位速率等于位总数除以调度周期;比较步骤,将所测位速率与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进行比较;判决步骤,根据比较结果,判决是否发起迁移。
第一门限大于第二门限,比较结果可以包括:位速率大于第一门限、位速率小于第二门限和位速率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第二门限。
如果位速率大于第一门限,且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满足定时器条件,则判决步骤还包括上报第一事件,更新第一事件计数器的值,定时器条件为3GPP TS25.331协议规定的业务量测量中上报事件时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判决步骤包括判决第一事件计数器是否达到第一事件计数器门限,如果达到,则执行第一迁移。第一迁移为从低速率无线承载向高速率无线承载迁移。
如果位速率小于第二门限,且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满足定时器条件,则判决步骤还包括上报第二事件,更新第二事件计数器的值,定时器条件为3GPP TS25.331协议规定的业务量测量中上报事件时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判决步骤包括判决第二事件计数器是否达到第二事件计数器门限,如果达到,则执行第二迁移。第二迁移为从高速率无线承载向低速率无线承载迁移。
如果位速率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第二门限,则判决步骤包括判决无事件上报,不发起迁移。
如果位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或小于第二门限,且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不满足定时器条件,则判决步骤还包括判决无事件上报,不发起迁移,定时器条件为3GPP TS25.331协议规定的业务量测量中上报事件时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定时器条件可以包括PendingTimer定时器条件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RNC在Iub口上的业务速率(Er)作为测量量来取代BO测量,设置业务速率状态(Er State)来作为无线承载的迁移条件,采用与业务量测量相类似的事件触发条件来完成业务速率状态的迁移过程,并且通过设置状态保持定时器,将离散状态的Er State迁移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保证了上行和下行信道迁移条件在时间上的同步,保证了系统对事件触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BO测量触发无线信道承载基本原理图;
图2是Pending Timer工作原理图;
图3是Trigger Timer工作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r测量示意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R State更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测量在Iub接口的位速率。
测量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或发送的位总数,将位总数除以周期得到位速率。
S104,将所测位速率与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进行比较。
第一门限为A-Threshold门限,第二门限为B-Threshold门限。
S106,根据比较结果,判决是否发起迁移。
如果位速率大于第一门限,且满足定时器条件(PendingTimer定时器条件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则上报第一事件(A事件),更新第一事件计数器(A事件计数器)。然后,判决第一事件计数器是否达到第一事件计数器门限(ErA-Threshold),如果达到,则执行从低速率无线承载向高速率无线承载迁移。
如果位速率小于第二门限,且满足定时器条件,则上报第二事件(B事件),更新第二事件计数器(B事件计数器)。然后,判决第二事件计数器是否达到第二事件计数器门限(ErB-Threshold),如果达到,则执行从高速率无线承载向低速率无线承载迁移。
如果位速率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第二门限,则判决无事件上报,不发起迁移。
如果位速率大于第一门限或小于第二门限,但不满足定时器条件,则判决无事件上报,不发起迁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WCDMA系统中业务量测量的方法,以解决无线承载迁移上下行条件在时间上不能同步的问题,以提高系统容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以业务在Iub口上的Bit速率作为测量量,通过比较测量量与A Threshold和B Threshold门限,进行业务有效速率状态(Er State)在高、低和正常三个状态迁移,作为无线承载迁移的判决条件,以提高系统对事件的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容量。
参照图5,本发明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以时间跨度TER做为统计周期,测量周期内的业务平均速率 ER * = AllBit T ER , 其中AllBit为周期TER内接收或者发送的Bit总数,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
由于网络节点的缓存会造成Iub口测量量的误差,需要对测量量进行滤波处理。
第三步:
根据测量值Er与A Threshold和B Threshold门限比较结果,作为Er State的迁移条件和事件触发条件。当Er State为低速率状态时,就相当于BO测量触发4B事件,当Er State为高速率状态时,相当于BO测量触发4A事件,Er State=0,1,2分别表示低、正常、高速率状态。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解决上下行BO测量获取的同步问题,并且由于Iub口的测量值为业务的实际bit流速率,准确性比BO测量结果高。
实现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业务量测量的替代方案,需要包括如下步骤:
1)门限的确定
门限主要包括业务速率A、B门限A-Threshold和B-Threshold,A、B事件计数器门限ErA-Threshold和ErB-Threshold。由于Er测量为BO测量的一种替代方案,以作为信道迁移的触发或者约束条件,因此,门限采用如下方案确定:对于上行业务的ER B门限,向PCH迁移,取0,向FACH迁移,取RACH能够承载的最大速率的某个百分比P;对于下行ER B门限,如为I/B类业务,门限为min(P*((1*TbSize)/Tti),FACH门限速率),对于S类业务,取min(P*签约最大速率,DCH S类门限速率);A门限为签约最大bit速率*P,约束上保证A门限大于B门限,其中TbSize为传输块的大小,单位bit,P为相对百分比。对于事件计数器门限,采用与BO测量相同的策略。
2)统计周期的确定
以时间跨度TER做为统计周期,TER通常取10个Tti。
3)事件触发和状态更新流程
Er测量包括2种类型的事件上报,A事件和B事件,具体的事件上报流程与BO测量(3GPP TS25.331)相同,当Er测量值大于A-Threshold或者小于B-Threshold时,并且满足TriggerTimer定时器和PendingTimer定时器条件时,上报A事件或者B事件,更新A事件计数器ACounter和B事件计数器,当计数器的值达到门限时,触发A事件或者B事件流程,更新ErState变量,执行相应的无线信道迁移流程。
由于Er测量在时间跨度TER内进行统计测量,因此,每隔TER间隔后,系统就会进行相应得操作,可能的操作流程有:
1)如果Er的测量值大于A-Threshold门限,并且满足PendingTimer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上报ErA事件
2)如果Er的测量值小于B-Threshold门限,并且满足PendingTimer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上报ErB事件
3)如果Er的测量值小于A-Threshold大于B-Threshold,或者大于A-Threshold小于B-Threshold,但是不满足PendingTimer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则系统没有ErA事件或者ErB事件上报。
下面结合图6对状态更新的流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当Er的测量值大于A-Threshold或者小于B-Threshold时,如果满足事件上报的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上报ErA和ErB事件,其中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条件参见3GPPTS25.331协议BO测量的相关内容;
2)系统的初始状态,Er状态为正常速率状态,ER-State=1,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未启动,ErA事件计数器ERA-Counter=0,ErB事件计数器ERB-Counter=0
3)如果此时系统上报了ErA事件,如果Er状态ER-State为非高速率状态,则:
a)将Er状态修改成正常速率状态ER-State=1
b)停止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
c)更新Er事件上报计数器ERA-Counter和ERB-Counter,对于A事件计数器,执行加1操作,对于B事件计数器,执行复位操作
d)如果此时ErA事件计数器ERA-Counter大于计数器门限ERA-Threshold,则触发相应的A事件信道迁移流程,并且将ErA事件计数器复位,将Er状态修改成高速率状态Er-State=2,并且启动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
如果Er状态为ER-State为高速率状态,则:
重新启动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更新事件计数器ERA-Counter和ERB-Counter,过程同上,Er状态保持不变。
4)如果此时系统上报了ErB事件,如果Er状态ER-State为非低速率状态,则:
a)将Er状态修改成正常速率状态ER-State=1
b)停止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
c)更新Er事件上报计数器ERA-Counter和ERB-Counter,对于B事件计数器,执行加1操作,对于A事件计数器,执行复位操作
d)如果此时ErB事件计数器ERB-Counter大于计数器门限ERB-Threshold,则触发相应得B事件信道迁移流程,并且将ErB事件计数器复位,将Er状态修改成高速率状态Er-State=0,并且启动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
如果Er状态为ER-State为高速率状态,则:
重新启动Er状态保持定时器ErStateKeepTimer,更新事件计数器ERA-Counter和ERB-Counter,过程同上,Er状态保持不变
5)系统在间隔TER后,没有收到ErA事件和ErB事件
a)如果此时Er状态保持定时器没有启动,那么,将Er状态修改为正常速率状态,ER-State=1,将Er事件上报计数器复位,ERA-Counter=0,ERB-Counter=0
b)如果此时Er状态保持定时器处于有效状态并且Er状态保持定时器没有超时,那么不进行任何操作
c)如果此时Er状态保持定时器处于有效状态并且定时器超时,那么将Er状态修改为正常速率状态ER-State=0,将Er事件计数器复位。
综上所述,本方法在动态无线承载控制中,通过采用Er状态迁移事件作为信道迁移的触发和约束条件,可以解决上下行约束条件在时间上的同步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测量步骤,测量在Iub接口的位速率,包括:测量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接收或发送的位总数,所述位速率等于所述位总数除以所述调度周期的长度;
比较步骤,将所测位速率分别与第一门限和第二门限进行比较;
判决步骤,根据比较结果,判决是否发起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大于所述第二门限,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位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门限、所述位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和所述位速率小于所述第一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判断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是否满足定时器条件,如果所述位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门限,且所述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满足定时器条件,则所述判决步骤还包括上报第一事件,更新第一事件计数器的值,所述定时器条件为3GPP TS25.331协议规定的业务量测量中上报事件时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步骤包括判决所述第一事件计数器的值是否达到第一事件计数器的门限值,如果达到,则执行第一迁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迁移为从低速率无线承载向高速率无线承载迁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判断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是否满足定时器条件,如果所述位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且所述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满足定时器条件,则所述判决步骤还包括上报第二事件,更新第二事件计数器的值,所述定时器条件为3GPP TS25.331协议规定的业务量测量中上报事件时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步骤包括判决所述第二事件计数器的值是否达到第二事件计数器的门限值,如果达到,则执行第二迁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迁移为从高速率无线承载向低速率无线承载迁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位速率小于所述第一门限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则所述判决步骤包括判决无事件上报,不发起迁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判断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是否满足定时器条件,如果所述位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门限或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且所述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不满足定时器条件,则所述判决步骤还包括判决无事件上报,不发起迁移,所述定时器条件为3GPP TS25.331协议规定的业务量测量中上报事件时PendingTimer定时器和TriggerTimer定时器应当满足的条件。
CNB2006100805538A 2006-05-17 2006-05-17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19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05538A CN100562190C (zh) 2006-05-17 2006-05-17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805538A CN100562190C (zh) 2006-05-17 2006-05-17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6138A CN101076138A (zh) 2007-11-21
CN100562190C true CN100562190C (zh) 2009-11-18

Family

ID=38976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055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190C (zh) 2006-05-17 2006-05-17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219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912B (zh) * 2008-01-21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承载迁移的控制方法
CN101494888B (zh) * 2008-01-22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量的信道迁移方法
CN102026269B (zh) * 2009-09-17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上报触发时间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4105153B (zh) * 2013-04-12 2017-09-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状态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4581822B (zh) * 2013-10-14 2018-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用户设备的业务状态迁移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6138A (zh) 200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47506B1 (en)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error as a load instability indicator for load control in cellular systems
CN100592817C (zh) 用于HSUPA的基站调度中实现动态QoS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66819C (zh) 一种上行增强链路中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2065467B (zh)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控制装置
CN100414882C (zh) 无线网络控制器存储资源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0562190C (zh) Wcdma系统的无线承载迁移方法
CN101795472B (zh) 速率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KR101084128B1 (ko) 핸드오버 상태에 있는 단말에서 기지국의 스케쥴링 명령에따른 동작 방법
CN101605358B (zh) 上行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1635952B (zh) 移动通信系统拥塞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55773B (zh) 缓冲区容量状态判断方法
CN101521562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基站
CN100508470C (zh) 测量iub接口可用带宽及接口速率的方法
CN101179773A (zh) 拥塞严重程度上报方法
CN101494888B (zh) 基于业务量的信道迁移方法
CN101365171B (zh) 一种专用信道业务传输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KR20050047014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레이트 전송 장치 및방법
WO2015049211A2 (en) Enhanc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igh speed cell fach/rach feature
US8260309B2 (en)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0561887C (zh) 一种上行增强信道的外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01146318B (zh) 一种上行负载控制纠错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17775A (zh) 上报上行业务量的方法、中间节点、信道切换方法与系统
CN103384387A (zh) 调度切换控制方法与系统、用户终端、网络设备
US8155654B2 (en)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2415136B (zh) 无线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