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9736C -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9736C
CN100559736C CNB2006100364130A CN200610036413A CN100559736C CN 100559736 C CN100559736 C CN 100559736C CN B2006100364130 A CNB2006100364130 A CN B2006100364130A CN 200610036413 A CN200610036413 A CN 200610036413A CN 100559736 C CN100559736 C CN 1005597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ceiver module
link
relaying
optical trans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36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1399A (zh
Inventor
李扬
伍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364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9736C/zh
Publication of CN1901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1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97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97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包括中继端机和至少一个覆盖端环,每个覆盖端环中至少包括一个覆盖端机,所述中继端机、各覆盖端机用各自的光收发模块的其中之一作为主端口,另一个作为从端口,以每个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端机的从端口用光纤依次连接使中继端机与覆盖端机间形成环形光纤链路。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使环行光纤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分离成两个菊花状串接链路实现整个直放站系统的正常数据传输。本发明简单化了直放站系统网络拓扑,降低了组网成本,提高了网络可靠性,且使直放站系统具备了较为强大的自愈倒切换功能。

Description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放站组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无线网络优化和网络覆盖已经并日益显得重要,其中,直放站系统以其所具有的投资成本低和能够迅速扩大覆盖区域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直放站系统一般是采用一对一的单点连接、或者一对多的星形拓扑、乃至类似于菊花链的总线拓扑等方式组网。
图1为揭示了一种公知的菊花链组网方式。图1的中继端机101中包含有至少一个光收发模块A,B;还包括至少一个覆盖端环,每个覆盖端可包括多个覆盖端机。图1的n个覆盖端机中,每个覆盖端机均设置有一对光收发模块,形成A、B两个端口。组网时,指定每个覆盖端机光收发模块A为主端口,将B设为从端口,也即,光纤从中继端机101的光收发模块A主端口出发,连接至覆盖端机1的从端口B中,覆盖端机1又从其主端口A出发,连接至后续的覆盖端机2的从端口B,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覆盖端机n,第n个覆盖端机的光收发模块可仅设一个。如此,便形成一菊花状串接链路,等同于总线拓扑结构,若中继端机101中存在多个光收发模块,如图1中还有B作为主端口,此时,端口B也可扩展新的菊花链网络。
在图1所示的菊花链网络中,每个覆盖端环采用了一个光纤链路来实现上下行数据的传输,这种网络要求链路的性能必须较为可靠,才能符合相关的要求。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设该菊花链网络中仅有覆盖端机1、2、n-1以及覆盖端机n共4台依次连接的端机,如果此时覆盖端机2与覆盖端机n-1之间出现断路,那么,覆盖端机2将无法把下行信号转发至后续覆盖端机n-1和n,覆盖端机n-1与n的上行信号也无法通过自的光纤收发模块上传,于是,网络出现断路,需要等待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方能使网络恢复,应用此一技术非常不便。
图2所示的CN1661942A号专利公告中,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基站环形组网系统,包括射频模块控制器和一个以上射频模块环,每个射频模块环包括光分插复用模块和一个以上射频模块,光分插复用模块和射频模块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环形拓扑网,射频模块控制器与射频模块环侧的光分插复用模块通过两条方向相反的光纤链路连接成波分复用环,在射频模块控制器侧设置有用于多波长光信号波分复用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和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射频模块控制器将发送给每个射频模块环的东向下行光信号送入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处合波复用后,通过波分复用环的一个条光纤链路逐级发送至每个射频模块环侧光分插复用模块的东向光口;射频模块控制器将发送给每个射频模块环的西向下行光信号送入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在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处合波复用后,通过波分复用环的另一条光纤链路逐级发送至每个射频模块环侧光分插复用模块的西向光口;每个光分插复用模块从本地东向光口取出属于自身波长的下行光信号送入所在射频模块环的一条光纤链路,每个光分插复用模块从本地西向光口取出属于自身波长的下行光信号送入所在射频模块环的另一条光纤链路;每个射频模块环的西向上行光信号通过一条光纤链路送入其环上的光分插复用模块,在光分插复用模块中与从本地东向光口收到的除自身波长以外的光信号复合后,从西向光口通过一条光纤链路发送至射频模块控制器侧的备用复用解复用模块;每个射频模块环的东向上行光信号通过另一条光纤链路送入其环上的光分插复用模块,在光分插复用模块中与从本地西向光口收到的除自身波长以外的光信号复合后,从东向光口通过另一条光纤链路发送至射频模块控制器侧的主用复用解复用模块。
上述CN1661942A号专利公告通过两条光纤链路以及各主用、备用光纤收发模块,以及主用、备用光分插复用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自愈倒换保护机制,避免了如菊花链的组网方式中所出现的无法自我修复断路的功能。但是也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1)该系统有两层环形拓扑,子层由各射频模块和其所属的光分插复用模块组成射频模块环,主层则由多个射频模块环组成粗波分复用环,主层与子层中分别又采用了两条光纤链路,要实现这样的双层环形拓扑,技术难度较大,而且造价也较高;
2)实际应用中,无论是该系统的主层还是子层,其各自的两条光纤链路一般都是沿同一路径铺设,因此,如遇物理损坏时,两条光纤链路极有可能在同一位置被同时断路,此时,该系统的自愈倒换保护功能也将同时失去作用,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且具备较强的自愈功能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实现系统中各设备的正常数据交互和自愈倒切换。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包括中继端机和至少一个覆盖端环,每个覆盖端环中至少包括一个覆盖端机,中继端机由射频收发单元、调制/解调单元、数字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对光收发模块依次连接组成;覆盖端机由射频收发单元、调制/解调单元、数字处理单元以及一对光收发模块依次连接组成;
其中,所述中继端机、各覆盖端机各自的光收发模块的其中之一作为主端口,另一个作为从端口,每个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端机的从端口用光纤依次连接使中继端机与覆盖端机间形成环形光纤链路。
中继端机的从端口从与其连接最后一个覆盖端机接收环行光纤链路下行信号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中继端机还包括有连接于单个光收发模块的菊花状串接的光纤链路,在该菊花状串接光纤链路中,中继端机的单个光收发模块与覆盖端机中作为从端口的光纤收发模块连接,且覆盖端机中作为主端口的光纤收发模块与后续的覆盖端机的从端口连接。
所述中继端机和/或覆盖端机中的数字处理单元包括完成编码格式变换及串并/并串转换的串并/并串变换子单元,完成基带处理和数据提取、叠加的基带处理子单元,以及完成模拟与数字信号格式转换的模数/数模转换子单元。
所述环形光纤链路中可以设有光中继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一种应用于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具体在于:
在环形光纤链路中下行信号传输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中继端机的射频收发单元将从基站耦合到的下行信号经调制/解调单元后,将该信号传输至中继端机的数字处理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基带处理以及编码、并/串转换后,识别相应的光收发模块,由中继端机从对应的光收发模块沿光纤链路依次发送至各个覆盖端机;
b、各覆盖端机的数字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检错并恢复数据帧格式后,一方面将属于本地的基带IQ数据进行提出后,进行数/模转换,在调制/解调单元后经射频收发单元发射完成覆盖;另一方面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并继续由本地发出,沿该光纤链路继续下行;
c、光纤链路中信号下行时由最后一个覆盖端将属于本地的数据提取后,将本地控制信息与不属本地的数据重新打包后直接继续同向下行传输至中继端机进行确认。
在环形光纤链路中上行信号传输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各覆盖端机将其射频收发单元从移动终端获得的上行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完成信号的处理后,将该上行信号与从光收发模块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合成后沿光纤链路反向逐级传输至中继端机。
b′、中继端机将接收到的至少一个覆盖端环的上行信号在数字处理单元叠加后沿与上述下行信号相逆的过程传输至射频收发单元发射至基站。
所述环形光纤链路遵循如下过程建立,包括如下步骤:
A、中继端机预建立一个空登记表,从一个光收发模块出发,沿光纤链路依次下行,每个覆盖端机的一个光收发模块收到前级端机送来的登记表后,记录自己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添加到该登记表中,然后从本地的另一个光收发模块传递到下一级端机的一个光收发模块;
B、最后一个覆盖端机将所述登记表发回中继端机的另一个光收发模块,中继端机据该登记表确认该光纤链路建立,并获得各个覆盖端的位置信息;
C、如建立过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端机之间出现故障不能通讯,则由中继端机利用原有的物理拓扑结构将呈环形光纤链路自动切换成呈菊花状串接的光纤链路。
在步骤C中,还进一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C1、当某一端机不能将登记表发送至后一端机时,逆向向在前的各个端机逐级回传登记表,直至交由中继端接收;
C2、中继端根据回传的登记表确认网络出现断路,并进一步根据登记表中各覆盖端机的信息建立菊花状串接链路;
C3、中继端重复本建立链路的过程进一步在其它光收发模块所连接的网络拓扑中建立其它未建立的链路,直至所有链路全部建立。
默认情况下,覆盖端机以与前一级端机连接的光收发模块的恢复时钟设置为同步参考时钟源;当出现断路不能与前一级覆盖端机通信时,则设置该光收发模块工作在监听状态,转而将另一个光收发模块的恢复时钟作为其同步参考时钟源,保证网络的同步。
处于环形光纤链路中时,中继端机用于与最后一个覆盖端机连接的光收发模块不发送下行数据,只接收返回的下行数据和信息,它将收到的信号进行串并转换、检错和数据帧格式恢复后,将其数据并行地送入基带处理单元,但只恢复监控和网管数据,而不处理其中的基带IQ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主层采用星型拓扑,可由中继端机集成多个光纤链路,在子层则采用环形拓扑或者当出现故障时调整成总线拓扑,通过检测网络状态灵活变换子层的网络拓扑,以子层存在多网络拓扑为手段,可实现较强的自愈倒切换的功能;
2、本发明每个子层拓扑中仅采用一条光纤链路,避免使用复杂的技术方案以及增设各种设备,可使技术实现趋于简单化,也使整体造价大大降低;
3、本发明即使在某两个覆盖端机之间的所有链路出现完全阻断,也依然能通过其自愈倒切换功能使原有环形光纤链路分化成两个菊花状串接链路,即总线拓扑,依然保持直放站网络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一种呈菊花状串接拓扑的直放站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CN1661942A号专利公告所揭示的一种组网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中继端机连接多个环行光纤链路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继端机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覆盖端机的原理框图;
图7为图3中覆盖端2和3出现断路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本发明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包括中继端机101和一个覆盖端环(也可为多个,参见图4),每个覆盖端环中可以包括多个覆盖端机。为叙述简便,本实施例仅针对覆盖端机个数为4时进行说明。
结合图3和图5,中继端机101由射频收发单元304、调制/解调单元305、数字处理单元312以及至少一对光收发模块309,310依次连接组成,每对光收发模块中分别A和B进行标示。
结合图3和图6,覆盖端机则由射频收发单元324、调制/解调单元322、数字处理单元327以及一对光收发模块316,317依次连接组成,同样,每对光收发模块中分别A和B进行标示。
结合图5和图6,所述中继端机101和覆盖端机中的数字处理单元312和327均包括完成编码格式变换及串并/并串转换的串并/并串变换子单元308,318,完成基带处理和数据提取、叠加的基带处理子单元307,319,以及完成模拟与数字信号格式转换的模数/数模转换子单元306,318。
请参阅图3和图4,指定中继端机101和各覆盖端机的光收发模块A为主端口、B为从端口,用光纤连接相邻两个端机之间的一主一从端口,即从中继端机101的主端口A出发,连接至覆盖端机1的从端口B,又从覆盖端机1的主端口A出现,连接至下一级覆盖端机2的主端口A,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覆盖端机n,则将覆盖端机n的主端口A与中继端机的从端口B连接,如此即实现用光纤使中继端机101与覆盖端机间形成一个环形光纤链路。
为增强光纤信号,也可在所述环形光纤链路中设有多个光中继器(未图示)。
为实现正常的数据交互,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分别保证上下行信号在网络中的链路建立、数据传输以及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功能。
请结合图3至图6,所述环形光纤链路遵循如下过程建立,包括如下步骤:
A、中继端机101预建立一个空登记表,由其光收发模块主端口A发出,沿光纤链路依次下行,每个覆盖端机的光收发模块从端品B收到前级端机送来的登记表后,记录自己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添加到该登记表中,然后从本地的另一个光收发模块即主端口A传递到下一个覆盖端机的一个光收发模块即从端口B;
B、最后一个覆盖端机n将所述登记表发回中继端机101的另一个光收发模块即从端口B中,如果中继端机101能正常接收到由其从端品B返回的登记表,则代表环形光纤链路建立成功,此时,各端机的两个光纤收发模块的主从关系就被确定,中继端机101根据该登记表即确认该光纤链路已经建立,并获得各个覆盖端机的位置信息;
C、在环形光纤链路中,中继端机101能查询网络状态,并分配网络中各个覆盖端机的操作,每个覆盖端机会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并执行中继端机的操作指令。当环形光纤链路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时,处于故障发生处前一级的覆盖端机根据网络状态,会把故障通知中继端机,由中继端机对故障端口重新建立链路,并更新网络的连接信息,使剩下的覆盖端机都能正常工作。
图7中,如果建立过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端机之间出现故障不能通讯,如图7所示的覆盖端机2和3之间出现的断路情况,覆盖端机2不能将数据下行传送给覆盖端机3,此时,覆盖端机2将登记表回传给其前一级覆盖端机1,覆盖端机1接收到该登记表后不做任何处理,而将该登记表转发给中继端机101的主端口A,中继端机101收到该登记表后即确认覆盖端机3已不能通讯,并且知道了可以正常工作的覆盖端机的数目,此时,原有的环形光纤链路的物理拓扑结构已经改变,形成由覆盖端机1和2所组成的菊花状串接链路,中继端机101收到该登记表后即以菊花状串接链路的方式对覆盖端1和2进行管理,完成在该链路的信号的上行和下行工作。
此时,覆盖端3和4均未建立起光纤链路,中继端机101在确立完上述菊花状串接链路后,自动以相同的光纤链路建立方法,从其从端口B出发,在覆盖端3和4中建立起另一条菊花状串接链路并更新网络连接信息。
默认情况下,覆盖端机以与前一级端机连接的光收发模块的恢复时钟设置为同步参考时钟源,如覆盖端机3就是以覆盖端机2的主端口A的恢复时钟为同步参考时钟源的。
但是,如果如上所述环形光纤链路的故障发生在相邻两个覆盖端机(如图7的覆盖端机2和3)之间,则原有的环行光纤链路被分离成两个菊花状串接链路,此时覆盖端机3失去同步参考时钟源,覆盖端机3会将断开连接的光收发模块即从端口B自动设置为工作在监听状态,转而将另一个光收发模块即原来的主端口A的恢复时钟作为其同步参考时钟源。此时,覆盖端机3和4的主从端口将会发生倒置,即原来的主端口A变为从端口A,原来的从端口B变为主端口B,中继端机101原来的从端口B也变成主端口。
同理,如果是因为覆盖端机3本身故障,导致其与覆盖端机2和4间均不能通讯,则覆盖端机2会根据网络状态把故障通知中继端机101,后级覆盖端机4把其主端口A切换为从端口,同时切换同步时钟参考源,从中继端机101对故障端口重新建立链路,并更新网络的连接信息,使剩下的覆盖端机能正常工作。
当然,如果环形光纤链路的故障发生在中继端机101的主端口A与第一个覆盖端机1之间,或者发生在中继端机101的从端口B与最后一个覆盖端机4之间,则原有的环形光纤链路仅演变成一个菊花状串接链路,此时中继端机101的主端口A或从端品B将被设置工作在监听状态。
当网络故障排除,线路被恢复时,中继端机101会在建立链路的过程中自动恢复为原始的环形光纤链路进行工作,同时更新网络连接信息。
一旦建立好整个网络,中继端机101多对光收发模块所连接的多个覆盖端环中,如果其中有一对光收发模块所形成的链路被分化成菊花状串接链路,则将形成菊花状串接链路与环形光纤链路并存的情况。
在环形光纤链路中和菊花状串接链路中传输上下行信号的过程基本相同,下面再次结合图3至图6对其上下行信号传输过程进行阐述:
信号下行时:
a、中继端机101的射频收发单元304将从基站Node B耦合到的下行信号经调制/解调单元305后,将该信号传输至中继端机101的数字处理单元312中,由模数/数模转换子单元306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经基带处理子单元307进行处理,分发成对应不同光收发模块主端口的信号,然后经8B/10B串/并变换子单元308进行检错、编码、并/串转换后,将该基带IQ数据从中继端机101对应的光收模块主端口出发沿光纤链路依次发送至各个覆盖端机;
b、在各覆盖端机的数字处理单元327中,从其主端口A接收到来自中继端机101或前级覆盖端机的高速下行数字信号后,送入8B/10B串/并变换子单元318进行检错和数据帧格式恢复,然后数据分成两路,一路并行送入基带处理子单元319,将数据恢复成基带IQ数据、监控和网管数据;其中的基带IQ数据送入模数/数模转换子单元320转换成模拟信号,再经调制/解调单元322后,经射频收发单元324发出完成覆盖;另一路则由基带处理子单元3 19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成帧后,由8B/10B串/并变换子单元318送到光收发模块即主端口A上继续发出,沿该光纤链路继续下行;
c、环形光纤链路中信号下行时由最后一个覆盖端机n以与步骤b相同的方式将属于本地的数据提取后送出进行覆盖,将本地控制信息与不属本地的数据重新打包成新的帧后直接继续同向下行传输至中继端机101的从端口B进行确认。而在菊花状串接链路中时,最后一个覆盖端机则不处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中继端机101光收发模块从端口B在环行光纤链路中不发送下行数据,只接收返回的下行数据和信息,它将收到的信号送进8B/10B串/并转换子单元308进行检错和数据帧格式恢复后,将其数据并行地送入基带处理子单元307,但只恢复监控和网管数据,而不处理其中的基带IQ数据。
信号上行时与下行时的过程基本相逆,下面对其进行简略说明:
a′、各覆盖端机将其射频收发单元324从移动终端获得的上行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327完成信号的处理后,将该上行信号与从本地从端口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合成后沿环形光纤链路反向逐级传输至中继端机101。
b′、中继端机101将接收到的多个覆盖端环的上行信号在数字处理单元312叠加后传输至射频收发单元304发射至基站Node B。
本发明所有在光纤链路中传输的信号可以使用但不仅限于CPRI协议帧结构的格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较强的自愈倒切换能力,能通过网络拓扑结构的灵活变换使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也不影响固有的传输速率。

Claims (8)

1、一种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包括中继端机和至少一个覆盖端环,每个覆盖端环中至少包括一个覆盖端机,中继端机由射频收发单元、调制/解调单元、数字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对光收发模块依次连接组成;覆盖端机由射频收发单元、调制/解调单元、数字处理单元以及一对光收发模块依次连接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端机、各覆盖端机各自的光收发模块的其中之一作为主端口,另一个作为从端口,每个端机的主端口与下一级端机的从端口用光纤依次连接使中继端机与覆盖端机间形成环形光纤链路;
该中继端机产生一空登记表自其光收发模块之一顺序向各覆盖端机轮询登记各覆盖端机的位置信息并于中继端机的光收发模块之二处接收该登记表以完成所述环形光纤链路的建立,当环形光纤链路中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时,则中继端机将每一该环形光纤链路切换为一或二个呈菊花状串接的光纤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其特征在于:中继端机的从端口从与其连接的最后一个覆盖端机接收环行光纤链路下行信号的下行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端机和/或覆盖端机中的数字处理单元包括完成编码格式变换及串并/并串转换的串并/并串变换子单元,完成基带处理和数据提取、叠加的基带处理子单元,以及完成模拟与数字信号格式转换的模数/数模转换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纤链路中设有光中继器。
5、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环形光纤链路中下行信号传输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中继端机的射频收发单元将从基站耦合到的下行信号经调制/解调单元后,将该信号传输至中继端机的数字处理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基带处理以及编码、并/串转换后,识别相应的光收发模块,由中继端机从对应的光收发模块沿光纤链路依次发送至各个覆盖端机;
b、各覆盖端机的数字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进行串/并转换、检错并恢复数据帧格式后,一方面将属于本地的基带IQ数据进行提出出,进行数/模转换,在调制/解调单元后经射频收发单元发射完成覆盖;另一方面将不属于本地的数据结合本地控制信息重新打包并继续由本地发出,沿该光纤链路继续下行;
c、光纤链路中信号下行时由最后一个覆盖端将属于本地的数据提取后,将本地控制信息与不属本地的数据重新打包后直接继续同向下行传输至中继端机进行确认,
环形光纤链路中上行信号传输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各覆盖端机将其射频收发单元从移动终端获得的上行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完成信号的处理后,再将该上行信号与从光收发模块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合成,然后按与上述下行信号相逆的过程沿光纤链路反向逐级传输至中继端机;
b′、中继端机将接收到的至少一个覆盖端环的上行信号在数字处理单元叠加后传输至射频收发单元发射到基站;
所述环形光纤链路建立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中继端机预建立一个空登记表,从一个光收发模块出发,沿光纤链路依次下行,每个覆盖端机的一个光收发模块收到前级端机送来的登记表后,记录自己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添加到该登记表中,然后从本地的另一个光收发模块传递到下一级端机的一个光收发模块;
B、最后一个覆盖端机将所述登记表发回中继端机的另一个光收发模块,中继端机据该登记表确认该光纤链路建立,并获得各个覆盖端的位置信息;
C、如建立过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端机之间出现故障不能通讯,则由中继端机利用原有的物理拓扑结构将呈环形光纤链路自动切换成呈菊花状串接的光纤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C1、当某一端机不能将登记表发送至后一端机时,就逆向向在前的各个端机逐级回传登记表,直至交由中继端接收;
C2、中继端根据回传的登记表确认网络出现断路,并进一步根据登记表中各覆盖端机的信息建立菊花状串接链路;
C3、中继端重复本建立链路的过程进一步在其它光收发模块所连接的网络拓扑中建立其它未建立的链路,直至所有链路全部建立。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端机默认与前一级端机连接的光收发模块的恢复时钟为同步参考时钟源;出现断路不能与前一级覆盖端机通信时,设置该光收发模块工作在监听状态,转而将另一个光收发模块的恢复时钟作为其同步参考时钟源,从而保证网络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于环形光纤链路中时,中继端机用于与最后一个覆盖端机连接的光收发模块不发送下行数据,只接收返回的下行数据和信息,它将收到的信号进行串并转换、检错和数据帧格式恢复后,将其数据并行地送入基带处理单元,但只恢复监控和网管数据,而不处理其中的基带IQ数据。
CNB2006100364130A 2006-07-10 2006-07-10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97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64130A CN100559736C (zh) 2006-07-10 2006-07-10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364130A CN100559736C (zh) 2006-07-10 2006-07-10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1399A CN1901399A (zh) 2007-01-24
CN100559736C true CN100559736C (zh) 2009-11-11

Family

ID=37657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3641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9736C (zh) 2006-07-10 2006-07-10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97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86B (zh) * 2007-08-23 2011-04-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分布式通信系统中远端设备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1931464B (zh) * 2009-06-19 2013-08-1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光纤混合网络及其通信链路建立与维护方法
CN101807950A (zh) * 2010-02-25 2010-08-18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放站系统实现环路自愈功能的方法
CN102811088B (zh) * 2011-05-31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模式下的环网倒换方法及系统
CN103404091B (zh) * 2012-11-22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保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119658B (zh) * 2015-09-08 2017-06-16 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ECATPON主从一体的EtherCAT无源光网络星型拓扑结构
CN109560973B (zh) * 2019-01-10 2022-02-22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馈线自动化拓扑链接的增加终端方法及删除终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1399A (zh) 2007-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9736C (zh) 可自适应调整组网方式的直放站系统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CN102917286B (zh) 一种epon接入系统中的手拉手保护倒换方法和系统
CN102170598A (zh) 能够省电的pon系统中的onu从休眠状态恢复的方法
CN103081439B (zh) 逻辑链路管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1188539A (zh) 弹性分组环网络系统、rpr节点设备及冗余方法
CN106375054A (zh) Otn网元设备、otn时钟和时间的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3684954A (zh) 能冗余操作的工业通信系统和用于操作所述工业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01262406A (zh) 双向环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981279A (zh) 汇接节点系统及相关方法
KR100337131B1 (ko) 부반송파 다중 방식 양방향 자기 치유 환형 광통신망
CN104393914A (zh) 一种用于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复用路由恢复方法
JP4761941B2 (ja) Pon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試験方法
CN102340392A (zh) 一种提高无源光网络系统中业务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23124A (zh) 大数据网际信息链系统的信息交换方法
CN101917225B (zh) 一种gpon系统中盘间stm-1接口自动保护倒换的实现方法
CN104202082A (zh) 一种低开销的高生存性pon保护结构
CN100421359C (zh) 通信网络中实现m:n保护的方法及其网络节点装置
CN101848128B (zh) 在多个环形拓扑间实现稳定通信的方法、系统及拓扑结构
CN101771456B (zh) 一种环形直放站系统及其网络故障修复方法
CN210807274U (zh) 低轨卫星网络结构
CN110113258B (zh) 一种利用控制面链路自动保护数据面链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15019B (zh)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
CN100515138C (zh) 无线网络及基站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02868440A (zh) 一种环形基站系统及利用其进行业务容灾保护的方法
CN101807950A (zh) 一种直放站系统实现环路自愈功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