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8310C - 高频处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频处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8310C
CN100558310C CNB2005800339791A CN200580033979A CN100558310C CN 100558310 C CN100558310 C CN 100558310C CN B2005800339791 A CNB2005800339791 A CN B2005800339791A CN 200580033979 A CN200580033979 A CN 200580033979A CN 100558310 C CN100558310 C CN 1005583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pplies
high frequency
gas
frequency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39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5480A (zh
Inventor
林田刚史
谷口一德
永山茂生
肘井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5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5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3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31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处置装置,该装置具有: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施加电极,并且使绝缘体包覆该电极的基端侧;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该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送气单元,其通过所述电极器将气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通过该结构,可以用更小的功率在灌注液中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等,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高频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灌注液中使用的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等电手术的高频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在灌注液中使用的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等电手术的高频处置装置,有时使用电切镜(Resectoscope)装置。
一般情况下,电切镜装置用于经尿道的切除手术、经颈管的切除手术,其在插入体腔内的细长中空的鞘管(sheath)内,主要具有作为观察用内窥镜的光学窥管、以及活体组织烧灼用的电极单元。
在通过电切镜装置进行体腔内的观察时,经由鞘管内的液体被输送到体腔内,可确保内窥镜的视野。
迄今为止,被输送到该体腔内的液体使用作为非导电性的D-山梨糖醇(Sorbitol)溶液等。高频电流从电极经由人体活体组织,由配置在体外的回收电极回收。
此处,在现有的电切镜装置中,由于高频电流刺激神经,所以有时会引起筋反射,因此必须阻断神经。此外,D-山梨糖醇溶液不能长时间地输送到体腔内,使手术时间受到制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201946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对人体使用作为可长时间输送到体腔内的灌注液的生理盐水等,此外,代替回收电极,用鞘管回收高频电流,使其对神经的刺激降低。
图30是使用灌注液的现有的电切镜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30所示,电切镜装置901构成为具有:电切镜装置902;生理盐水袋903;送液导管904;高频电源905;电极电缆906;脚踏开关907。
患者909躺置在手术台908上。
电切镜装置902的前端部911被插入患者909的尿道等中。在前端部911中,如图31所示,设置有电极器914,该电极器914具有前端部基本形成为半圆状的电极912。该电极器914的电极912朝向基端侧被导管体915包覆,只让前端部基本形成为半圆状的部分露出。
返回到图30,在电切镜装置902中,从袋903经由送液导管904,供给作为灌注液的生理盐水。此外,在电切镜装置902上,通过电极电缆906,与高频电源905连接。
高频电源905通过踏下脚踏开关907,产生高频电源,经由电极电缆906供给到配置在电切镜装置902的前端部911的前端的电极912。
图32是表示在向这样的电切镜装置902的前端部911的电极912供给高频电流的情况下,其电极附近的状况的说明图。
如图32所示,当从未通电的状态开始对前端部的电极912进行高频电流的通电时,通过电极912的电阻而接受了热能的电极912附近的生理盐水被加温,开始产生气泡913。
进而,当在电极912上连续通过高频电流时,气泡913的产生量就会增加,以包覆电极912的整个周围。此时,电极912与生理盐水之间的电极阻抗急剧上升,由很高的电压产生放电。通过该放电而产生的热能可以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等。
但是,在使用这样的生理盐水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加温生理盐水,使气泡产生,需要很大的功率。从而,为了进行生理盐水中的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等,存在需要能输出大功率的昂贵的高频电源这一问题。
此外,在输送到患者体内的生理盐水很多的情况下,产生能包覆电极整周所需的气泡需要时间,存在用于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等的手术时间变得很长这一问题。即,当手术时间变得很长时,就存在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处置装置,该高频处置装置可以用更小的功率在灌注液(例如,生理盐水)中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高频处置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具有长轴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相对于所述施加电极的长轴的方向以规定角度被倾斜切断,并向前方延伸;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送气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
本发明的第二高频处置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送气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所述绝缘体的前端部分与所述施加电极密合,在下面具有排出所述气体的孔部。
本发明的第三高频处置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具有长轴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相对于所述施加电极的长轴的方向以规定角度被倾斜切断,并向前方延伸;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液混合流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
本发明的第四高频处置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液混合流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所述绝缘体的前端部分与所述施加电极密合,在下面具有排出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孔部。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如下的高频处置装置:可通过更小的功率在灌注液中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电凝,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处置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同一装置的高频电源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同一装置的电切镜前端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同一装置的电极器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同一装置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用于说明同一装置的电切镜前端部分的作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同一装置的高频电源装置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频处置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0是表示同一装置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11表示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12表示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13表示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14表示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器和送气装置的方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同一装置的送气装置的气液混合罐的作用的图。
图17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器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同一装置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同一装置的作用的、从前端侧观察电极器的正面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同一装置的作用的、从前端侧观察电极器的正面图。
图21是从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的前端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22是表示作为变形例的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侧面图。
图2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24是同一装置的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剖面图。
图25是用于同一装置的动作说明的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剖面图。
图26是用于同一装置的动作说明的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剖面图。
图27是用于同一装置的动作说明的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剖面图。
图28是说明设置在送液导管中的加热器的图。
图29是说明配设在容器内的加热器的图。
图30是包含使用生理盐水的灌注液的现有的电切镜的高频处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31是表示现有的电极的图。
图32是表示现有的电切镜的电极附近的状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7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高频处置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高频电源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电切镜前端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电极器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用于说明电切镜前端部的作用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高频电源装置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作为高频处置装置的电切镜1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细管状的鞘管2;设置在该鞘管2的后端的操作部3;从该操作部3插入鞘管2内进行观察的光学窥管4;作为高频发生单元的高频电源装置21;以及输通来自该高频电源装置21的高频电流来对活体组织进行处置的电极器5。
鞘管2由如下部分构成:导电性的插入部6,其从尿道、阴道等插入被检体内部,具有前端部6a;以及主体部7,其设置在该插入部6的后端。在该主体部7上,与阀门9一起,设置有送水口8,该送水口8用于通过插入部6内将作为灌注液的生理盐水送入到体腔内。送水口8具有装拆自由地连接着送液导管12的结构,该送液导管12提供容器10内所装入的生理盐水11。
另一方面,操作部3具有:操作部主体14,其构成为能在鞘管2的主体部7的后端自由拆装;导向轴15,其突出设置在该操作部主体14的后端;滑块16,其滑动自由地保持在该导向轴15上。
在导向轴15的后端设置有挡块17。在该挡块17与操作部主体14之间,滑块16沿导向轴15自由地往复滑动。此外,导向轴15成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光学窥管4在导向轴15内插通而被插入鞘管2内,并且装拆自由地连接固定到挡块17上。
在滑块16上设置有保持电极器5的保持部18。进而,在滑块16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极器5通电高频电流的通电部19。该通电部19与设置在滑块16上的连接器20电导通,在连接器20上,装拆自由地连接固定输出插头23,该输出插头23设置在高频电源装置21的输出线缆22的前端。
在该高频电源装置21上连接着脚踏开关40,该脚踏开关40具有切换踏板,该切换踏板用于控制向电极器5提供高频电流的操作和高频输出。进而,从高频电源装置21的前面延伸出一端被连接的信号电缆42,该信号电缆42的另一端连接到管夹阀(pinch valve)41上,该管夹阀41使送液导管12与容器10连接起来。即,管夹阀41从高频电源装置21通过信号电缆42接收电源供给。
通过这些容器10、送液导管12、以及管夹阀41,构成送液单元。
此外,在挡块17上设置有环状的指钩部24,使用者用手的拇指可将其钩住。另一方面,在滑块16上设置有杆状的指钩部25,使用者用手的食指到无名指或小指将其钩住。这些指钩部24和指钩部25通过弹簧关节26分别向箭头H方向施加弹力,同时相互连接。
进而,当操作这些指钩部24、25,使滑块16沿导向轴15向操作部主体14的方向(向前的方向)滑动时,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从鞘管2的前端突出。此外,反之,当滑块16向挡块方向(向后的方向)被操作时,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被收纳到鞘管2的前端部6a中。
光学窥管4包含有:被插入鞘管2内的插入部28;和设置在该插入部28的后端的目镜部29。在该目镜部29的附近,设置有导光连接器33,该导光连接器33可以装拆自由地连接固定与光源装置30连接的光缆31的连接器32。
从光源装置30输出的照明光通过光缆31被传送到导光连接器33上,进而,通过内设在插入部28内的导光束被传送出射到插入部的前端35上。
如图2所示,作为高频发生单元的高频电源装置21构成为具有:控制电路50;电源电路51;高频发生电路52;波形电路53;输出变压器54;电流传感器55;电压传感器56;A/D转换器57;以及管夹阀电源58。
电源电路51输出直流电流。高频发生电路52将来自电源电路51的直流电流转换为高频电流。波形电路53根据控制电路50的控制,向高频发生电路52指示高频电流的波形。
输出变压器54将来自高频发生电路52的高频电流输出到连接在电切镜1上的输出线缆22内的布线中。电流传感器55检测从输出变压器54输出的输出电流。
电压传感器56检测从输出变压器54输出的输出电压。A/D转换器57将电流传感器55和电压传感器56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电路50根据来自A/D转换器57的数字化后的数据、以及来自脚踏开关40的信号,控制电源电路51和波形电路53。进而,控制电路50也对向管夹阀41供给电源的管夹阀电源58进行控制。
接着,用图3~图5对从电切镜1的鞘管2的前端部6a突出和被收纳在前端部6a内的电极器5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从电切镜1的前端部6a露出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当从侧方观察时,前端电极部27基本弯曲为L字状,容易抵接到活体组织上。如前所述,通过操作指钩部24、25(参考图1),电极器5既可使具有前端电极部27的前端部分从电切镜1的前端部6a向前方突出,又可自由滑动操作,使其基本收纳在前端部6a内。
如图4所示,电极器5沿鞘管2的方向具有长轴,前方侧分支为2个,并配设有作为金属线的前端电极部27,该前端电极部27为施加电极,并且以分别连接这2个分支端的方式基本形成为环状。此外,在电极器5的分支端的前端部分配设有由电绝缘部件构成的套管38。
在该前端电极部27上,在从电极器5的分支部分到基端侧的中途部分,在朝向图4的纸面观察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向筒5a,其中插通有光学窥管4的插入部28。从而,当进行滑动操作时,电极器5通过已插入有光学窥管4的插入部28的导向筒5a,进行直行引导。
如图5所示,在套管38的前端部分形成孔部38a,在该孔部38前端面上形成具有开口部的空间。该套管38的孔部38a具有比前端电极部27的外径更大的孔径,使套管38的内周面与前端电极部27的外表面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隙(空间),朝向套管38的基端侧具有规定的孔长。
即,被2个套管38包覆基端部分的前端电极部27是如下所述的金属线,即:在2个套管38的前端部分,分别游插在各孔部38a中,从这些孔部38a的各开口部突出到前方,并且基本形成为环状,当从侧方观察时大致按照L状向下方,即竖直方向弯曲。
接着,用图6和图7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高频处置装置的电切镜1的动作进行说明。并且,电切镜1的控制电路50按照图7的流程图的各步骤(S)的例程进行控制。
首先,例如,将电切镜1从尿道、阴道等插入患者的体腔内。
当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被踏下而接通时(S1),控制电路50如图6所示,控制管夹阀电源58,向管夹阀41供给电源,临时停止由送液导管12进行的生理盐水的输送(S2)。进而,控制电路50控制高频发生电路52,开始高频输出的供给(S3)。
此时,由于生理盐水的输送已经停止,因此,在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由高频电流加温的生理盐水贮留,容易产生气泡。另外,所产生的气泡也不会被液体的输送冲散。此外,如图6所示,供给到前端电极部27的高频电流从成为加压侧的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的部分(处置区域)流入到成为返回侧的插入部6。从而,接触前端电极部27的活体组织被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
此外,已进入设置在套管38的前端部分的孔部38a内的生理盐水传递来自孔部38a内的前端电极部27的热,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产生气泡的温度。因此,在套管38的前端部分附近的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很容易产生气泡。从而,所产生的气泡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其结果,供给到前端电极部27的高频电流可以高效地从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的部分向插入部6进行放电。
然后,控制电路50通过A/D转换器57,在步骤S4中取入电流传感器55的电流值,以及接着在步骤S5中取入电压传感器56的电压值。
此后,控制电路50在电路内,通过将所取入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来计算前端电极部27与作为外套管的插入部6之间的电阻值Z(S6)。
接着,控制电路50判断计算出的电阻值Z例如是否低于500Ω(S7)。控制电路50在计算出的电阻值Z低于500Ω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计算出的电阻值Z大于500Ω,则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被气泡包围,由于已经产生放电,因此,就没有必要停止生理盐水的输送。进而,控制电路50断开向管夹阀41供给的电源,重新开始向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输送生理盐水(S8)。
接着,控制电路50在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离开(断开)时(S9),控制高频发生电路52,使高频输出停止(S10)。
即,根据以上说明,当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接通时,从前端电极部27产生气泡。但是,在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刚接通时,由于为使生理盐水的温度上升需要时间的理由,在前端电极部27上产生的气泡并不太多。此时,活体组织电阻的阻值Z成为低于500Ω的状态,控制电路50接通向管夹阀41供给的电源,停止由送液导管12对前端电极部27附近的生理盐水的输送。
在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接通之后,在经过某一程度的时间后,附着在前端电极部27的气泡变多,电阻值Z上升。当该电阻值Z变为500Ω时,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被气泡包围,成为产生了放电的状态,并且成为对管夹阀41的电源供给断开的状态,重新开始由送液导管12向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进行生理盐水的输送。
此外,与图30~图32所示的现有的电切镜装置901所具有的电极912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前端电极部27在短时间内,在套管38的孔部38a内产生气泡,放电所需要的包覆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的气泡的产生量增加。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当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接通后,可以缩短包覆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的气泡产生的时间。
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在高频电源装置21开始输出之后,可以缩短由前端电极部27和插入部6产生放电所需要的、用于使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被气泡包覆的时间。即,由于进入套管38的孔部38a内的生理盐水的温度上升很快,因此,可以缩短包覆前端电极部27附近的气泡产生所需要的、生理盐水的液温上升所消耗的时间。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通过缩短从高频电源装置21输出高频电流的时间,可得到省电的效果,同时,变得更容易产生包覆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的气泡。
另外,由于前端电极部27附近的气泡也不会被液体输送冲散,因此可以通过很小的功率,用气泡包覆整个前端电极部27,使其放电,从而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
以上的结果是,可以使用小功率的高频电源装置21,并且可以使作为高频处置装置的电切镜1的制造成本降低和节电化。
并且,如图8所示,设置有游插了前端电极部27的孔部38a的套管38的前端部分在从侧方观察时,也可以是倾斜地切断为上部侧比下部侧更向前方延伸的形状。换言之,当从与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套管38相对于轴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地切断为上部侧比下部侧更向前方延伸的形状。即,在套管38的前端部分形成有构成滞留机构的所谓凸缘部。
从而,在套管38的孔部38a内产生的气泡很难通过套管38的前端上部分上浮到生理盐水中。因此,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可以高效地被气泡包覆。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的前端电极部27即使在很少的气泡产生量下,也能在接触活体组织时,有效地在与插入部6之间产生放电,因此,可以降低高频电源装置21的功率消耗,同时,可以实现所使用的高频功率的小功率化。因此,没有必要使用可以输出大功率的昂贵的高频电源装置21,也可以使用在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时,即使用小功率的输出,也可在短时间内对插入部6进行放电的廉价的高频电源装置2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由于可以缩短放电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可以抑制手术操作的时间,也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9~图14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图14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9是高频处置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10~图14是表示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9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置装置的电切镜1在鞘管2的主体部7上具有送气连接器72,从该送气连接器72延伸出一端被连接的送气导管71。该送气导管71的另一端连接到作为送气单元的送气装置70上。
此外,送气装置70由电缆77经由高频电源装置21与脚踏开关40连接。通过接通操作脚踏开关40的送气用脚踏板,在高频电源装置21的控制下,驱动内设在内部的送气泵。并且,送气装置70也可以与不同于脚踏开关40的其它操作开关连接。
此外,在送气连接器72内和主体部7内设置有送气通路,该送气通路连接到电极器5的中途部分。即,从送气装置70输出的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以下,表示为AIR))通过送气导管71被送入电极器5的内部。
如图10所示,电极器5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前端部分,套管38A的内周面并不与前端电极部27基端部分的外表面密合,使得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套管38A可以从前端部分排出供给到电极器5内部的AIR。即,套管38A是如下的管道:其管路内径具有比前端电极部27的外径更大的直径,前端电极部27的基端部分可以游插其中。
从而,送入电极器5的内部的AIR流入到电极器5的前端侧,从套管38A的前端开口部排出。从而,在电切镜1被插入患者的体腔内、生理盐水被供给到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的状态下,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被从套管38A的前端开口部排出的AIR所形成的气泡、以及伴随生理盐水的温度上升的气泡所包覆。
即,即使在由生理盐水的温度上升所产生的气泡很少的情况下,由于处置活体组织的放电所需要的、用于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的气泡可以通过从套管38A的前端开口部排出的AIR,用更短的时间产生。从而,很容易产生从接触位于处置区域的活体组织的前端电极部27向插入部6的放电。
从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前端电极部27与图30~图32所示的现有的电切镜装置901具有的电极912相比,通过从套管38A的前端开口部强制地排出的AIR,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产生包覆整个周围的气泡,因此,可以用短时间进行从接触活体组织的前端电极部27向插入部6的放电。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具有如下的结构:当脚踏开关40的开关踏板接通后,可以缩短包覆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的气泡产生的时间,可以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
并且,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基端部分的套管也可以是如下详述的如图11~图13所示的结构。此外,前端电极部27也可以具有如图14所示的结构。
如图11所示,套管38Aa的前端部分也可以沿着在朝向纸面观察时的竖直方向延伸,使其沿着从侧方观察时按照大致L字状向下方,即竖直方向弯折的前端电极部27延伸。从而,从套管38Aa的前端开口部排出的AIR沿着前端电极部27排出。因此,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的气泡,可以用更短的时间高效地产生。
图12所示的套管38Ab被倾斜地切断为,当从侧方观察前端部分时,上部侧比下部侧更向前方延伸的形状。换言之,当从与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套管38Ab相对于轴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地切断为上部侧比下部侧更向前方延伸的形状。即,在套管38Ab的前端部分,形成所谓的、构成滞留机构的凸缘部。
从而,从套管38Ab排出的AIR所产生的气泡很难由套管38Ab的前端上部分上浮到生理盐水中。因此,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可以高效地被气泡包覆。
图13所示的套管38Ac的内部管路被密封,使前端电极部27延伸出的前端面部分与前端电极部27外周面密合,在前端部分的朝向纸面观察时的下方侧,即竖直方向侧,具有开口部38B。从而,与图10所示的套管38Aa同样,从套管38Ac的前端开口部排出的AIR能沿前端电极部27排出。因此,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的气泡可以用更短的时间高效地产生。
此外,如图14所示,前端电极部27也可以是在从套管38的前端露出的部分上穿设有多个孔部27a的金属管。并且,该前端电极部27的基端部分的外周面被套管38气密性地密合。从而,从送气装置70送入到电极器5中的AIR通过前端电极部27的内部,从前端电极部27的孔部27a排出。
从而,已从前端电极部27的孔部27a排出的AIR遍及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而成为气泡。因此,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可以高效地被气泡包覆。
根据以上的图11~图14的套管38Aa、38Ab、38Ac的结构,或者根据在前端电极部27上设置有孔部27a的结构,可以使从接触活体组织的前端电极部27向插入部6的放电在短时间内容易地产生,可以达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5和图16的附图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5和图16涉及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电极器和送气装置的方框图,图16是用于说明送气装置的气液混合罐的作用的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在送气装置70中,内设有:生理盐水罐73;送水泵75,其吸引该生理盐水罐73内的生理盐水,并输出到送水管路75a中;送气泵74,其将AIR输出到送气管路74a内;以及气液混合罐76,其与各管路74a、75a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送气装置70是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单元。
气液混合罐76连接气液混合导管71a的一端,以替换第2实施方式中的送气导管71。气液混合导管71a的另一端如图9所示,连接到送气连接器72上,插通到电极器5的管路内部。
这样构成的送气装置70如图16所示,从生理盐水罐73向气液混合罐76内供给通过送水泵75被输出到送水管路75a的生理盐水,同时,向气液混合罐76内供给通过送气泵74被输出到送气管路74a的AIR。从而,在气液混合罐76内,产生生理盐水与AIR混合后的气体混合液。
并且,气液混合罐76设置有盖体等,以使其内部密封。各管路74a、75a和气液混合导管71a贯通气液混合罐76的盖体,并且它们的外表面被密合。
从而,由于气液混合罐76内的压力通过所供给的生理盐水与AIR而上升,因此,在气液混合罐76内产生的气体混合液被输出到气液混合导管71a内,供给到电极器5。
从而,气体混合液流到电极器5的前端侧而被输出,使其从套管38的前端开口部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
其结果,除了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可以通过作为混合了AIR的液体的气体混合液,使从接触活体组织的前端电极部27向插入部6的放电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容易地产生。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7~图20的附图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7~图20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图17是电极器的结构图,图18是表示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图,图19和图20是用于说明电切镜的前端部的作用的放大图。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7所示,在电极器5的分支侧的前端部分,配设有带状部件39,该带状部件39由电绝缘部件构成,成为滞留机构。详细地说,电极器5从前端电极部27到朝向基端的分支部分,2根金属线的长度方向的轴大致平行,在该2根金属线的从前端电极部27到朝向基端的一部分中,构成滞留机构的带状部件39被架设在2根金属线之间。
如图18所示,设置在电极器5的前端部分的带状部件39如上所述,其构成为具有:2个包覆部39a,其在相对于滑动方向的两侧,从前端电极部27起分别包覆朝向基端的2根金属线;以及带状的带状部39b,其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上部侧,连接2个包覆部39a,并弯曲成使上述上部侧成为顶点。即,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的竖直方向的上部侧附近通过带状部件39的带状部39b架设有弯曲的板部件,其中,所述前端电极部27的2根金属线在前端基本形成为环状。
接着,利用上述图7的流程图、以及图19和图20,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高频处置装置的电切镜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例如,将电切镜1从尿道、阴道等插入患者的体腔内,按照图7的步骤S1~步骤S3,控制高频发生电路52,开始高频输出的供给。
详细地说,被滞留在前端电极部27周围的由高频电流加温的生理盐水引起向相对于竖直方向的上方向的对流。即,关于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的生理盐水,当温度上升时,由于膨胀其密度变小,产生周围的低温生理盐水向该处流入的现象,通过该现象的反复进行,所述生理盐水相对于竖直方向而上升。
此时,上升的生理盐水的一部分如图19所示,上升的对流被带状部件39的带状部39b阻挡,产生如图中的箭头那样的流动。即,上升的生理盐水碰到带状部件39的带状部39b,其流动变为朝向作为竖直方向下方侧的前端电极部27侧。从而,生理盐水一边向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对流,一边传递来自前端电极部27的热能,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使气泡产生的温度,如图20所示,气泡很容易从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产生。
从而,产生后的气泡可以在短时间内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整个周围。其结果,供给到前端电极部27的高频电流高效地从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的部分向插入部6进行放电。
即,供给到前端电极部27的高频电流从成为加压侧的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的部分向成为返回侧的插入部6流动。从而,接触前端电极部27的活体组织被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
此外,与图30~图32所示的现有的电切镜装置901具有的电极912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具有如下的结构:当脚踏开关40的脚踏板被接通后,可以缩短包覆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的气泡产生的时间。
并且,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的前端侧也可以设置成为带状部件的板部件44,该板部件44是滞留机构。图21是设置有板部件的电极器的正面图,图22是电极器的前端部分的侧面图。
若详细叙述,在电极器5的前端,通过在前端电极部27露出的根部分设置的环状的支承部件44a,设置由可转动的非金属材料构成的作为带状部件的板部件4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电极部27形成为,从带状部件39突出,并且向中央侧弯曲,以使露出的根部分能安装板部件44的支承部件44a,然后,在竖直方向的下侧描绘环状。
板部件44覆盖前端电极部27的前端侧,通过支承部件44a可以绕前端电极部27露出的根部分的轴方向自由转动。此外,该板部件44通过自重,在通常情况下,与前端电极部27接触。
此外,在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时,电极器5沿基端方向进行滑动操作。此时,板部件44被转动,其下方部分被牵引到活体组织上,与前端电极部27分离开来。即,板部件44通过转动,其一面相对于与插入部6的插入轴正交的轴所成的角度被变更。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被加温的生理盐水向电极器5的前端侧的流动被板部件44遮断,滞留在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从而,当设置在前端电极部27的上方侧的带状部件39的带状部39b引起的对流发生变化时,被加温的生理盐水向电极器5的前端侧的流动被板部件44遮断,通过该遮断,可以更高效地达到从前端电极部27产生气泡所需要的生理盐水的液温。
并且,电极器5也可以不具有带状部件39,而在前端电极部27上只设置板部件44。
(第5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23~图27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3~图27涉及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图23是表示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的图,图24是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剖面图,图25~图27是用于动作说明的电切镜的前端部分的剖面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23和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固定设置有前端挡块6b,该前端挡块6b基本形成为“コ”字状,以包围前端部6a的开口部。该前端挡块6b由合成树脂或进行了绝缘涂层的金属部件构成,被固定在前端部6a的两侧部分上。
此外,前端挡块6b被固定设置在前端部6a上,其长度方向的轴与电切镜1的插入部6的插入轴平行,使基本形成“コ”字状的两侧部分位于相对于竖直方向大致为90°的面内。
本实施方式的电极器5在前端部分的上部具有作为带状部件的板部件45,该板部件45成为滞留机构,覆盖前端电极部27的前方(前端)和前端部分的上方。该板部件45包含有:上部侧板部件45a,其覆盖电极器5的前端上部;前方(前端)侧板部件45b,其覆盖前端电极部27的前方侧;以及铰链部45c,其连接上部侧板部件45a和前方侧板部件45b。
该铰链部45c是所谓的铰链,其转动支承前方侧板部件45b。此外,在该铰链部45c的上方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挡块45d,该挡块45d限制前方侧板部件45b的转动。此外,上部侧板部件45a被固定在电极器5的前端部分的上部。并且,如图25~图27所示,在板部件45的内部设置有扭转螺旋弹簧46,该扭转螺旋弹簧46以铰链部45c为支点,对前方侧板部件45b向竖直上方侧施加弹力。
该板部件45的上部侧板部件45a的一面相对于与插入部6的插入轴大致正交的轴所成的角为大致90°的角度,通过铰链部45c转动的前方侧板部件45b的一面相对于上述轴所成的角根据电极器5的滑动而变更。
接着,参考图25至图27的附图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手术医生为了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进行滑动操作,使电极器5从插入部6的前端部6a向前方突出。此时,板部件45与电极器5一起向前方突出,前方侧板部件45b与前端挡块6b相抵接。
如图25所示,前方侧板部件45b与前端挡块6b和前端电极部27相抵接,在它们之间,两板面基本为竖直方向,电极器5向前方的滑动操作被限制。在该状态下,手术医生通过脚踏开关40(参考图1)的脚踏板的接通操作,对电极器5进行高频输出的供给。
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周围的生理盐水在温度上升的同时,产生向竖直上方的对流。此时,通过覆盖前端电极部27的前方和上方的板部件45,生理盐水一边向前端电极部27的附近对流,一边传递来自前端电极部27的热量,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产生气泡的温度,容易从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产生气泡。
进而,供给到前端电极部27的高频电流从成为加压侧的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的部分向成为返回侧的插入部6流动。从而,接触前端电极部27的活体组织被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并且,在对该活体组织进行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处置时,手术医生对电极器5进行朝向基端侧的滑动操作。
此时,如图26所示,与电极器5一起向基端侧移动的板部件45的前方侧板部件45b通过扭转螺旋弹簧46的弹力,绕铰链部45c的轴向竖直上方转动。该前方侧板部件45b在抵接前端挡块6b的同时进行转动,使其逐渐加大与前端电极部27之间的距离。
进而,如图27所示,前方侧板部件45b的转动被铰链部45c的挡块45d制止。并且,该制止状态下的前方侧板部件45b被设定在由铰链部45c的挡块45d制止其转动的位置上,当向前方进行滑动操作时,使其一部分可抵接在前端挡块6b上,并且其与上部侧板部件45a所成的角为规定的角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采用在电切镜1的电极器5上设置覆盖前端电极部27的竖直上侧和前端侧的板部件45的结构,也可以取得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除了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以外,如图28和图29所示,也可以在作为装液单元的图1所示的容器10或送液导管12中设置加热生理盐水的加热单元。
该加热单元例如是具有发热的电热丝的加热器43,通过电线43a供给电力。该加热器43既可以如图28所示,介入安装在送液导管12中,也可以如图29所示,配设在容器10内。
从电线供给电力的加热器43通过电热丝的电阻而发热,将通过送液导管12的生理盐水或容器10内的生理盐水加热到规定的温度。从而,经由电切镜1的插入部6的前端部6a向患者的体内供给加热后的生理盐水。
其结果,电极器5的前端电极部27由于供给到其附近的加热到规定温度的生理盐水的初始温度很高,因此可以进一步缩短使上述生理盐水上升到用于产生气泡的温度所要的时间。
从而,通过设置加热器43,电切镜1用短时间在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产生气泡,在接触活体组织时,与插入部6之间有效地产生放电,可以降低高频电源装置21的功率消耗,同时,可以实现使用的高频功率的小功率化。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构成为,在高频电源装置21开始输出之后,可以缩短前端电极部27和插入部6产生放电所需要的、用于使前端电极部27整个周围被气泡包覆的时间。即,本发明的电切镜1既可以缩短前端电极部27附近的生理盐水的液温上升所消耗的时间,又可以强制地在前端电极部27附近产生气泡,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缩短用于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的放电开始的时间。
因此,电切镜1通过缩短来自高频电源装置21的高频电流的输出时间,可以得到节电的效果。进而,由于前端电极部27附近的气泡不会被液体的输送而冲散,因此通过很小的功率就可以用气泡包覆前端电极部27的整体,并使其放电,可以进行活体组织的切除、气化、以及电凝等。
以上的结果是,可以使用小功率的高频电源装置21,并且可以使作为高频处置装置的电切镜1的制造成本降低和节电化。
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由于用很短的时间在前端电极部27的周围产生气泡,因此在接触活体组织时,在与插入部6之间有效地产生放电,可以降低高频电源装置21的功率消耗,同时,可以实现使用的高频功率的小功率化。
因此,就没有必要使用可以输出大功率的昂贵的高频电源装置21,也可以使用当前端电极部27接触活体组织时,即使用小功率的输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向插入部6进行放电的廉价的高频电源装置21。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切镜1,由于可以缩短放电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可以抑制手术操作的时间,还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并且,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形实施。

Claims (5)

1.一种高频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
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
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具有长轴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相对于所述施加电极的长轴的方向以规定角度被倾斜切断,并向前方延伸;
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
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
送气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的前端部分与所述施加电极密合,在下面具有排出所述气体的孔部。
3.一种高频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
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
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
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
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
送气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
所述绝缘体的前端部分与所述施加电极密合,在下面具有排出所述气体的孔部。
4.一种高频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
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
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具有长轴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相对于所述施加电极的长轴的方向以规定角度被倾斜切断,并向前方延伸;
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
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
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液混合流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
5.一种高频处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频处置装置具有:
高频发生单元,其产生高频电流;
电极器,其与该高频发生单元电连接,前端具有放电出所述高频电流的施加电极,并且包覆有使该施加电极的基端侧游插在其中的绝缘体;
插入部,其移动自由地将所述电极器沿规定方向进行收纳,成为来自所述施加电极的所述高频电流的返回侧;
送液单元,其经由该插入部将灌注液输送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以及
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单元,其经由所述电极器将气液混合流体从所述绝缘体的前端开口部供给到所述施加电极附近,
所述绝缘体的前端部分与所述施加电极密合,在下面具有排出所述气液混合流体的孔部。
CNB2005800339791A 2004-10-05 2005-10-05 高频处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3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2956 2004-10-05
JP292956/2004 2004-10-05
JP353425/2004 2004-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5480A CN101035480A (zh) 2007-09-12
CN100558310C true CN100558310C (zh) 2009-11-11

Family

ID=38731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39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310C (zh) 2004-10-05 2005-10-05 高频处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831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512704A (ja) * 2012-03-27 2015-04-30 キャスアールエックス リミテッドCathrx Ltd アブレーションカテーテル
CN104546119A (zh) * 2015-01-05 2015-04-29 张建国 黏膜剥离器
CN104997560B (zh) * 2015-08-18 2018-03-20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电切和电凝装置
US11284939B2 (en) * 2017-07-06 2022-03-29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Irrigated catheter with improved ablation tip electrode fluid distribu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7907A (en) * 1987-10-07 1991-04-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Resectoscop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7907A (en) * 1987-10-07 1991-04-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Resectoscope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5480A (zh) 200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8309C (zh) 高频处置装置
EP1797838B1 (en) High-frequency treatment device
CA2972819C (en) Vapor ab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7195630B2 (en) Converting cutting and coagulating electrosurgical device and method
AU720807B2 (en) A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6780180B1 (e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6174308B1 (e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6210405B1 (en) Under water treatment
US20080243157A1 (en) Applicator For Water-Jet Surgery
US20090024122A1 (en) Endoscopic-surgery apparatus for argon-plasma coagulation (apc)
EP1264580B1 (en) Instant ignition electrosurgical probe for electrosurgical cutting and ablation
EP1344498A1 (en) A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CN100558310C (zh) 高频处置装置
GB2308979A (en) A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and electrode assembly
KR20160009536A (ko) 고정된 위치의 rf 전극
US20090018490A1 (en) Retractable ultrasonic endoscopic aspirator
US6918909B2 (en) Resectoscope apparatus
CN107530125A (zh) 带有弯曲末梢施加器的冷等离子电外科设备
EP1929969B1 (e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WO2003105707A1 (ja) レゼクトスコープ装置
CN207575561U (zh) 一种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
US20080065063A1 (en) High-frequency endoscopic instrument
CN113397694A (zh) 一种腔镜下的电凝水刀
JP2003299671A (ja) レゼクトスコープ装置
JP2004188023A (ja) レゼクトスコー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