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7245C -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7245C
CN100537245C CNB2006101359163A CN200610135916A CN100537245C CN 100537245 C CN100537245 C CN 100537245C CN B2006101359163 A CNB2006101359163 A CN B2006101359163A CN 200610135916 A CN200610135916 A CN 200610135916A CN 100537245 C CN100537245 C CN 1005372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feeding container
pedestal
plunger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359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7303A (zh
Inventor
罗进添
邱重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359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7245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7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7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72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724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导墨结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包括供墨容器导墨装置及承载座导墨装置,供墨容器导墨装置设于具有容墨装置的供墨容器上,且包括具有供墨室、阻隔部及容置部的栓塞及一抵顶柱,而承载座导墨装置包括具有孔口及容置空间的第一基座、设于容置空间的柱塞及第二基座,其中柱塞承受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而隔绝孔口,当供墨容器设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时,第一基座将抵顶阻隔部以进入供墨室,抵顶柱将抵顶柱塞以压缩弹性元件并产生空隙而开放孔口,使墨水由供墨室、孔口、空隙及容置空间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以进行供墨。

Description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墨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广受消费大众欢迎,但喷墨打印机使用一段时日后,便会因墨水匣的墨水耗尽而须更换墨水匣,目前常见的更换方法是丢弃旧有的墨水匣再安装全新的墨水匣以提供墨水,此举不但造成墨水匣体的浪费,且因墨水匣的价格昂贵而无形地增加了使用者的开销。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资源浪费,重复使用同一个墨水匣的连续供墨系统便应运而生。
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皆为外置式连续供墨系统,其是于喷墨打印机外设置一供墨容器,并借助管线连接供墨容器及喷墨打印机内部的墨水匣,利用真空导墨的原理将墨水自供墨容器导入墨水匣中,再通过目视观察供墨容器的墨水耗用情形并适时补充墨水至供墨容器中,便可达成墨水匣供墨不间断的连续供墨目的。
然而上述连续供墨系统于使用上却有诸多的限制及不便。首先供墨容器放置的高度必须和喷墨打印机位于同一平面,且供墨容器的墨水液面须略低于喷墨打印机的喷嘴,以避免墨水匣因承受来自供墨容器过大的液压而造成墨水自出墨口溢出。但静置一段时间后,墨水匣常会因其墨水液面较高而回流至供墨容器中,不但严重影响供墨状态,且在重新使用时须浪费一定量的墨水,方可使墨水匣压力恢复平衡而顺利供墨。
其次,由于供墨容器放置的位置隐蔽,使用者容易疏于补墨,当供墨容器的墨水用完时便会造成墨水匣无法正常供墨,甚至会因缺墨干涸而阻塞墨水匣的出墨口。再者,墨水匣、供墨容器及管线的组装繁复,若管线安装不当将影响墨水匣承载座的运动而降低打印品质,且管线一但松脱更会造成漏墨,而缠绕的管线亦会影响喷墨打印机的外部美观。
而现有一般供墨容器缺乏减少漏墨结构,因此当供墨容器需进行更换而自承载座取出时极易漏墨,不但造成墨水的浪费,亦会污染喷墨打印机内部,还可能于供墨容器取出时易因气体进入管线内而阻塞墨水的流道,将严重影响后续供墨而产生断墨的情况。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来避免上述的现有缺陷,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导墨结构,其是利用顶针结构的第一基座抵顶供墨容器的栓塞的阻隔部而开放阻隔部,使第一基座的孔口得以进入供墨室,于此同时,利用供墨容器的抵顶柱抵顶第一基座内部的柱塞并压缩与柱塞相连的弹性元件,使柱塞与容置空间之间可产生一空隙,因此墨水便可由供墨室依序经孔口、空隙及容置空间而完成导墨动作,且由于第一基座的外壁上设有凸缘,可于顶针结构与供墨容器定位结合时用来与栓塞的容置部紧密接触,故可避免供墨过程中墨水的侧漏。而供墨容器欲进行减少漏墨时,随着顶针结构与供墨容器的分离,供墨容器的抵顶柱对第一基座内部的柱塞的抵顶力量亦随之消失,因此柱塞可借助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的抵顶而以倾斜端与容置空间的倾斜内壁配合而将孔口与容置空间隔离,另一方面,第一基座亦不再抵顶栓塞的阻隔部,使阻隔部可恢复原形而隔绝供墨室及容置空间,以避免墨水自供墨室溢出,由于供墨容器及供墨容器承载座端均具有良好的减少漏墨机制,因此可避免现有供墨容器或供墨容器承载座发生漏墨的情形,并防止气体进入而影响供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导墨结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包括:供墨容器导墨装置,适用于供墨容器上,供墨容器具有用以容置墨水的容墨装置,供墨容器导墨装置包括:栓塞,其具有供墨室、阻隔部及容置部,供墨室与容墨装置相连通,容置部具有斜面,而阻隔部用以阻隔供墨室及容置部;抵顶柱,其部份容置于供墨室中;以及承载座导墨装置,适用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承载座导墨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包括孔口、凸缘以及容置空间;柱塞,其容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及第二基座,具有与柱塞连接的弹性元件,其中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连接并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使柱塞承受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并抵顶于第一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壁而使孔口与容置空间相隔绝;当供墨容器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时,承载座导墨装置的第一基座将由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容置部端抵顶阻隔部以进入供墨室,使孔口容置于供墨室中,且凸缘将抵顶于容置部的斜面,而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抵顶柱将通过承载座导墨装置的第一基座的孔口抵顶柱塞,以压缩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使柱塞与容置空间内壁之间产生空隙而连通孔口及容置空间,使容墨装置中的墨水依序由供墨室、孔口、空隙及容置空间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以进行供墨,而当承载座导墨装置的第一基座退离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供墨室时,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抵顶柱将不再压缩承载座导墨装置的柱塞,柱塞将利用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使柱塞抵顶第一基座而隔绝孔口及容置空间,同时阻隔部亦随着第一基座退离供墨室来阻隔供墨室及容置部,以分别进行承载座导墨装置及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减少漏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容墨装置为一墨袋,且墨袋与供墨室之间是以供墨通道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栓塞的阻隔部为薄膜,且是由橡胶材质所构成,该阻隔部亦可为一阀门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抵顶柱为一刚性材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基座的容置空间具有一倾斜内壁,而柱塞具有一倾斜端,且倾斜内壁与倾斜端的倾斜角度相互配合,使柱塞承受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时,可利用倾斜端抵顶倾斜内壁而隔绝孔口及容置空间,而当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抵顶柱抵顶于柱塞并压迫弹性元件时,柱塞的倾斜端将脱离倾斜内壁而产生空隙以连通孔口及容置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分别具有凹槽,用以容置一垫圈以防止漏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柱塞还具有凹口、倾斜端及连接端,凹口位于倾斜端,用以配合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抵顶柱,而连接端用以连接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二基座还具有容收部及套管端,容收部用以容收部份的弹性元件,而套管端与第一基座的容置空间相连通,以引导墨水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承载座导墨装置为一顶针结构,且第一基座的截面大小是配合栓塞的阻隔部大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承载座导墨装置,其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且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用以引导来自供墨容器的墨水,承载座导墨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包括孔口、凸缘以及具有倾斜内壁的容置空间;柱塞,其具有倾斜端且容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及第二基座,具有与柱塞连接的弹性元件,其中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连接并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使柱塞承受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并以倾斜端抵顶第一基座的容置空间的倾斜内壁而隔绝孔口及容置空间;当柱塞接受来自供墨容器的一外力作用时,将抵顶柱塞压缩弹性元件,使柱塞的倾斜端与容置空间的倾斜内壁产生空隙而连通孔口及容置空间,使墨水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当外力消失时,柱塞将利用第二基座的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使柱塞的倾斜端抵顶第一基座的倾斜内壁而隔绝孔口及容置空间,以阻隔墨水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印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供墨容器导墨装置于x-x’截面的组合示意图。
图3(a)为图1的供墨容器承载座导墨装置于x-x’截面的拆解示意图。
图3(b)为图3(a)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及图3(b)组合完成的x-x’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印机构示意图,其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且包括一供墨容器1及用来承载供墨容器1的供墨容器承载座2,而供墨容器1主要利用栓塞12与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的顶针结构21结合(如图4所示),以疏通导墨结构并将供墨容器1内所容置的墨水引导至供墨容器承载座2以进行供墨。
请参阅图2,其分别为图1所示的供墨容器于x-x’截面的组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供墨容器1具有壳体10、容墨装置11及供墨容器的导墨装置,亦即栓塞12与抵顶柱13,其中,容墨装置11容置于供墨容器1的壳体10内部,于本实施例中,容墨装置11可为一墨袋,但不以此为限,任何可容装墨水的装置,皆可作为本发明的容墨装置11,以作为墨水供应的来源,此外,容墨装置11还具有一容置结构111,用以容置栓塞12。
而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栓塞12是由一软性材质所构成,例如一橡胶软塞,但不以此为限,以利用其型态与容墨装置11的容置结构111相互配合而卡合于容置结构111中,且栓塞12还具有供墨室121、阻隔部122及容置部123,其中供墨室121借助供墨通道14与容墨装置11相连通,使容墨装置11中的墨水可经由供墨通道14流入供墨室121并储存于供墨室121中,而为了避免供墨容器1于分隔时发生部份漏墨的状况,供墨室121及容置部123之间是以阻隔部122相分隔,于本实施例中,阻隔部122为一由软橡胶或是硅胶材质所构成的薄膜,但不以此为限,凡可受外力改变时,呈开启或关闭状态,以导通或阻隔墨水的阀门皆可做为本发明的阻隔部122。
至于容置部123则设置于栓塞12内部并设在相对于供墨室121的一侧,且为一个向内凹陷的结构,另外,容置部123邻近阻隔部122的侧边具有一斜面1231,主要目的为当供墨容器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2组装时,可利用容置部123容收第一基座211的部分结构,并使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第一基座211的凸缘2113可抵顶于容置部123的斜面1231上。而抵顶柱13由一刚性材质所构成,其固定于供墨容器1内部且部分容置于栓塞12的供墨室121中。
请参阅图3(a)-(b),其是分别为图1所示的供墨容器承载座导墨装置于x-x’截面的拆解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3(a),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于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的承载座导墨装置可为一顶针结构21,而供墨容器承载座2主要用来承载供墨容器1(如图4所示),且其一侧面上具有顶针设置孔20,用以设置顶针结构21。顶针结构21主要用来与供墨容器1的栓塞12结合(如图4所示),以引导供墨容器1中的墨水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2并供墨至喷墨口(未图示)以进行后续打印输出的动作。
于本实施例中,顶针结构21包括第一基座211、柱塞212及第二基座213,其中第一基座211具有孔口2111、容置空间2112、凸缘2113及固定部2114,其中容置空间2112轴向地贯穿第一基座211,并于邻近孔口2111的侧边具有一倾斜内壁2115,而孔口2111位于容置空间2112垂直轴向且相对于固定部2114的一侧,至于固定部2114则是用来与供墨容器承载座2及第二基座213连接固定。
第一基座211的外形呈一柱状结构,例如一圆柱,且靠近孔口2111端具有倾斜的锥度,但不以此为限,而凸缘2113则环绕于第一基座211的外围且平行于固定部2114设置,以于导墨过程中利用凸缘2113与栓塞12的容置部123的斜面1231相互抵顶而避免供墨容器1及顶针结构21之间发生漏墨现象。此外,第一基座211从孔口2111到凸缘2113前的最大截面积等于供墨容器1的栓塞12的阻隔部122,使部分的第一基座211可穿过阻隔部122而容置于供墨室121中,并使第一基座211与栓塞12可紧密套接(如图4所示)。
请再参阅图3(a),顶针结构21的第二基座213具有一容收部2132、一套管端2133以及弹性元件2131,其中弹性元件2131可为一弹簧,但不以此为限,任何承受作用力时可压缩并于作用力消失时可利用弹性恢复力恢复原形的材质,皆可用于本发明作为弹性元件2131。而第二基座213的容收部2132可用来容收并固定弹性元件2131的一端(如图3(b)所示),套管端2133则是轴向贯穿第二基座213。
为了使供墨容器承载座2、第一基座211及第二基座213之间的连结更加紧密,第一基座211设有凹槽2116且第二基座213还设有凹槽2134来容置垫圈214,因此当顶针结构21固定至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时,第一基座21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2之间以及第一基座211与第二基座213之间可利用垫圈214来达成紧密连结的目的。
此外,顶针结构21除了第一基座211及第二基座213外,还包括一柱塞212,而柱塞212的形状大致上配合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但截面积略小于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的截面积,于本实施例中,柱塞212亦为一柱状结构,例如一圆柱,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柱塞212包括倾斜端2121、凹口2122及连接端2123,其中凹口2122位于倾斜端2121,而倾斜端2121的倾斜角度配合容置空间2112的倾斜内壁2115,因此当柱塞212容置于容置空间2112时,可利用柱塞212的倾斜端2121与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的倾斜内壁2115紧密接触配合而确实分隔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与容置空间2112,并使凹口2122对准孔口2111,而柱塞212的连接端2123则用以连接第二基座213的弹性元件2131(如图3(b)所示)。
请参阅图3(b)并配合图3(a),顶针结构21组装完成后,柱塞212的连接端2123与弹性元件2131连接固定,而柱塞212容置于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中,第一基座211则由供墨容器承载座2一侧的顶针设置孔20插入并利用与第二基座213相连的固定部2114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使第一基座211插入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内部,而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则与第二基座213的套管端2133相连通,此外,供墨容器承载座2、第一基座211及第二基座213之间分别具有垫圈214,提供了缓冲及防漏墨的功能。
请再参阅图3(b),当顶针结构21固定于供墨容器承载座2时,柱塞212便承受弹性元件2131的弹力作用而朝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方向抵顶,又由于柱塞212具有配合容置空间2112的倾斜内壁2115的倾斜端2121,因此当弹性元件2131推动柱塞212时,柱塞212的倾斜端2121将抵顶于容置空间2112的倾斜内壁2115以阻隔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及容置空间2112,以使顶针结构21减少漏墨。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图2及图3(b)组合完成的x-x’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供墨容器1欲组装于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以组成一导墨结构时,供墨容器1的栓塞12是轴向地对准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顶针结构21的第一基座211,因此当供墨容器1朝顶针结构21方向推进时,第一基座211可进入栓塞12的容置部123并经由容置部123的一端施加一作用力抵顶阻隔部122,使阻隔部122朝供墨室121的方向开放,因此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便可进入供墨室121中。
当供墨容器1持续朝顶针结构21推进时,由于供墨容器1的抵顶柱13具有刚性材质的特性且部分容置于供墨室121中,因此在第一基座211进入供墨室121后,抵顶柱13将通过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而抵顶于柱塞212的凹口2122,并对抗顶针结构21的弹性元件2131的弹力作用以将柱塞212往内压缩,亦即提供一外力抵顶柱塞212,使柱塞212的倾斜端2121与容置空间2112的倾斜内壁2115之间产生一空隙215而连通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及容置空间2112。而当供墨容器1持续朝顶针结构21推进使供墨容器1到达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的定位位置后,由于第一基座211的凸缘2113会抵顶于栓塞12的容置部123的斜面1231上,一方面可避免使用者于安装供墨容器1时过度施力使第一基座211抵顶容墨装置11而破坏容墨装置11,另一方面亦可避免供墨室121中的墨水由第一基座211及栓塞12之间的间隙流出,因此,来自于容墨装置11的墨水进入供墨室121后,可依序经由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空隙215、容置空间2112所形成的流道而引流至套管端2133所接供墨管将墨水导往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喷墨口(未图示),以完成导墨的动作。此外,由于顶针结构21的第一基座211的截面积形状及大小是与栓塞12的阻隔部122相配合,因此第一基座211可紧密套接于栓塞12上,换言之,供墨容器1及供墨容器承载座2间是紧密的结合,可确实避免导墨过程中发生漏墨现象。
由于供墨容器1的容墨装置11的体积有限,因此打印一段时间后,当供墨容器1的墨水含量低的警示讯息出现时,使用者便需自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朝远离顶针结构21的方向取出供墨容器1以进行补墨,或是更换新的供墨容器1。当使用者自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朝远离顶针结构21的方向抽出供墨容器1时,随着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顶针结构21与供墨容器1分离,供墨容器1的抵顶柱13相对于1顶针结构21的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中的柱塞212所施的作用力亦会随之减弱,即抵顶柱13不再压缩柱塞212,此时顶针结构21的柱塞212便会因弹性元件2131的弹性恢复力作用而朝第一基座211的孔口2111方向抵顶,使柱塞212的倾斜端2121再度抵顶第一基座211的容置空间2112的倾斜内壁2115,利用倾斜端2121与倾斜内壁2115的紧密配合使顶针结构21内部呈现减少漏墨密封状态,此即为第一减少漏墨处(如图3(b)所示)。
而在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部分,将随着供墨容器1与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分离,使得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顶针结构21的第一基座211对供墨容器1的栓塞12的阻隔部122的抵顶力随之消失,因此阻隔部122可使供墨室121及容置部123再度相分隔,故容墨装置11中的墨水即便进入供墨室121,亦无法通过阻隔部122而释出,此为第二减少漏墨处。因此当供墨容器1退出供墨容器承载座2的同时,供墨容器承载座2可利用第一减少漏墨处阻挡墨水的流动并避免空气由孔口2111进入供墨容器承载座2内部而影响后续供墨,供墨容器1亦可借助第二减少漏墨处避免残存于容墨装置11中的墨水渗溢所造成的污染或浪费。
而当供墨容器1补墨完成或新的供墨容器1安装于供墨容器承载座2后,供墨容器1与顶针结构21间的导墨结构又会再次随着供墨容器1安装并定位至供墨容器承载座2上而形成,即如图4所示,当供墨容器1与顶针结构21再次结合接通导墨结构,便可顺利地开始供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导墨结构于导墨时是利用供墨容器端与供墨容器承载座端的顶针结构的相互配合,于顶针结构插入供墨容器时,利用供墨容器承载座端的第一基座抵顶供墨容器的栓塞的阻隔部,以开放阻隔部而使第一基座得以进入供墨室,而在第一基座进入供墨室的同时,借助供墨容器的抵顶柱抵顶顶针结构的柱塞并压迫弹性元件,便可使柱塞及容置空间之间产生一空隙而连通孔口与容置空间,因此容墨装置中的墨水进入供墨室后,可再依序经由孔口、空隙进入容置空间而完成由供墨容器进墨至供墨容器承载座的动作。
而由于供墨容器承载座端的第一基座与供墨容器的栓塞的阻隔部其型态及大小相互配合,且第一基座还利用凸缘抵顶栓塞的容置部的斜面,因此供墨容器及顶针结构之间可紧密的结合,可确实防止供墨室中的墨水由供墨室侧漏至容置部。
而导墨结构欲减少漏墨时,亦即供墨容器欲自供墨容器承载座卸载时,于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部分,随着供墨容器逐渐退离供墨容器承载座,供墨容器承载座的第一基座对供墨容器的栓塞的阻隔部所施的外力亦随之消失,因此阻隔部可分隔供墨室,借此阻隔供墨室及容置部,避免供墨室内部的墨水溢出,此结构不但可防止漏墨污染喷墨打印机内部,还可避免墨水的浪费。而在承载座导墨装置的部分,随着供墨容器的退出,供墨容器的抵顶柱对顶针结构的第一基座内的柱塞的抵顶力量亦随之减弱,因此柱塞可借助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抵顶而利用柱塞的倾斜端与第一基座的容置空间的倾斜内壁紧密配合而封闭第一基座的孔口,故可确保顶针结构随着供墨容器的退出而呈减少漏墨密封状态,确实避免漏墨现象或因密封状况不佳使气体进入流道而产生的供墨不顺状况,此是现有技术所无法达成的,因此本发明极具产业的价值。

Claims (11)

1.一种导墨结构,其包括:
一供墨容器导墨装置,适用于一供墨容器上,该供墨容器具有用以容置墨水的一容墨装置,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包括:
一栓塞,其具有一供墨室、一阻隔部及一容置部,该供墨室与该容墨装置相连通,该容置部具有一斜面,而该阻隔部用以分隔该供墨室及该容置部;
一抵顶柱,其部份容置于该供墨室中;以及
一承载座导墨装置,适用于一供墨容器承载座上,该承载座导墨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座,包括一孔口、一凸缘以及一容置空间;
一柱塞,其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及
一第二基座,具有与该柱塞接触的一弹性元件,其中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相连接并固定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使该柱塞承受该第二基座的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并抵顶于该第一基座的该容置空间内壁,进而使该孔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隔绝;
当该供墨容器设置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上时,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第一基座,将由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容置部端抵顶该阻隔部以进入该供墨室,使该孔口容置于该供墨室中,且该凸缘将抵顶于该容置部的该斜面,而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抵顶柱,将通过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第一基座的该孔口抵顶该柱塞,以压缩该第二基座的该弹性元件,使该柱塞与该容置空间内壁之间产生一空隙而连通该孔口及该容置空间,使该容墨装置中的该墨水依序由该供墨室、该孔口、该空隙及该容置空间进入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以进行供墨,而当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第一基座退离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供墨室时,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抵顶柱将不再压缩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柱塞,该柱塞将利用该第二基座的该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使该柱塞抵顶该第一基座而隔绝该孔口及该容置空间,同时该阻隔部亦随着该第一基座退离该供墨室进而来分隔该供墨室及该容置部,以分别进行该承载座导墨装置及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减少漏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容墨装置为一墨袋,且该墨袋与该供墨室之间是以一供墨通道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栓塞的该阻隔部为一薄膜,且是由一橡胶材质所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抵顶柱为一刚性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第一基座的该容置空间具有一倾斜内壁,而该柱塞具有一倾斜端,且该倾斜内壁与该倾斜端的倾斜角度相互配合,使该柱塞承受该第二基座的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时,可利用该倾斜端抵顶该倾斜内壁而隔绝该孔口及该容置空间,而当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抵顶柱抵顶于该柱塞并压迫该弹性元件时,该柱塞的该倾斜端将脱离该倾斜内壁而产生该空隙以连通该孔口及该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柱塞还具有一凹口、一倾斜端及一连接端,该凹口位于该倾斜端,用以配合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抵顶柱,而该连接端是用以连接该第二基座的该弹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座导墨装置的该第一基座的截面大小是配合该供墨容器导墨装置的该栓塞的该阻隔部大小。
8.一种承载座导墨装置,其设置于一供墨容器承载座上,用以引导来自具有一抵顶柱的供墨容器的墨水,该承载座导墨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座,包括一孔口以及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柱塞,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及
一第二基座,具有与该柱塞接触的一弹性元件,其中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相连接并固定于该供墨容器承载座上,使该柱塞承受该第二基座的该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抵顶孔口端,使得该柱塞分隔该孔口及该容置空间;
当该柱塞接受来自该供墨容器的抵顶柱作用时,将抵顶该柱塞压缩该弹性元件,使该柱塞向远离孔口端移位,导致该孔口及该容置空间连通,进而使该墨水进入该供墨容器承载座,当该抵顶柱与该柱塞分离时,该柱塞将恢复进而抵顶该孔口端的位置,以分隔该墨水进入该供墨容器承载座。
9.一种供墨容器装置,该供墨容器具有一壳体且其中设有用以容置墨水的一容墨装置,而该供墨容器装置包括:
一栓塞,其具有一供墨室、一阻隔部、一容置部及一抵顶柱,该供墨室与该容墨装置相连通,且该供墨室及该容置部间是以该阻隔部分隔,该抵顶柱位于该栓塞中;
当该栓塞接受一外力作用时,将开放该阻隔部,使该容墨装置中的该墨水由该供墨室经该阻隔部释出以进行供墨,当该外力消失时,该阻隔部将该供墨室及该容置部分隔,以减少漏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隔部将该供墨室及该容置部贯通使之供墨;或将该供墨室及该容置部分隔以减少漏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容器装置,该阻隔部为一阀门。
CNB2006101359163A 2006-10-08 2006-10-08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724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359163A CN100537245C (zh) 2006-10-08 2006-10-08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359163A CN100537245C (zh) 2006-10-08 2006-10-08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7303A CN101157303A (zh) 2008-04-09
CN100537245C true CN100537245C (zh) 2009-09-09

Family

ID=3930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359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7245C (zh) 2006-10-08 2006-10-08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7245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7303A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00496A1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Fluid Flow
JP3166703U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0446982C (zh) 给墨盒注墨的方法
CN2905439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压力平衡阀
JPH0813263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へのインクの充填方法
CN1982764B (zh) 差压阀单元
CN2875810Y (zh)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EP1757454A1 (en)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CN100537245C (zh) 连续供墨系统的导墨结构
CN2900167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复合阀门
US20070103521A1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er
CN2759782Y (zh)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N201151238Y (zh) 墨盒
WO2003037634A1 (fr) Cartouche d'encre pour imprimante
CN201105537Y (zh) 墨盒
CN211641441U (zh) 墨盒及打印机
CN203995115U (zh) 喷墨打印设备用的可更换的墨盒
CN200988336Y (zh) 一种通用打印机墨盒
CN2900170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900171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863490U (zh) 出墨口带密封件的墨盒
CN2910574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单向阀
CN2931115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CN101117051A (zh) 墨水匣承载座的导墨装置
US20230109391A1 (en)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