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6283C - 机壳构造及马达 - Google Patents
机壳构造及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36283C CN100536283C CNB2004100576756A CN200410057675A CN100536283C CN 100536283 C CN100536283 C CN 100536283C CN B2004100576756 A CNB2004100576756 A CN B2004100576756A CN 200410057675 A CN200410057675 A CN 200410057675A CN 100536283 C CN100536283 C CN 10053628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lid
- addition
- connecting portion
- sha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549 buty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BGPVFRJUHWVFKM-UHFFFAOYSA-N N1=C2C=CC=CC2=[N+]([O-])C1(CC1)CCC21N=C1C=CC=CC1=[N+]2[O-] Chemical compound N1=C2C=CC=CC2=[N+]([O-])C1(CC1)CCC21N=C1C=CC=CC1=[N+]2[O-] BGPVFRJUHWVFK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壳构造,使箱体的箱体侧边缘部和箱体盖(13)的盖体侧边缘部(13a)对齐,用插穿它们的连接孔(13g)及连接孔的螺栓连接固定,在它们的内部收装包括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的电气部件,同时,按照围绕螺栓的方式配置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的共用连接部(23h),用箱体侧边缘部和盖体侧边缘部(13a)夹持。在箱体侧边缘部形成绕过连接孔的外侧的箱体侧迂回部,在盖体侧边缘部(13a)形成绕过连接孔(13g)的外侧的盖体侧迂回部(13i),夹在箱体侧边缘部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的密封构件(16)具有穿过箱体侧迂回部及盖体侧迂回部(13i)的密封侧迂回部(16a)。所以,在确保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提高防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装包括接地端子的电气部件的机壳构造及采用该机壳构造的马达。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车辆雨刷装置等所使用的马达等具有马达主体和齿轮部。齿轮部在箱体和封闭箱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的内部收装有齿轮和各种端子等电气部件。此外,作为此种马达(机壳构造),有如下的设计,即,通过使作为电气部件的接地端子的一部分(共用连接部)夹持在箱体和盖体的两边缘部(被重合的嵌合面)的连接部分中,而与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箱体或盖体电连接(例如特开平11-150910)。具体来说,利用穿过形成于一方(例如盖体)的边缘部上的孔而与形成于另一方(例如箱体)的边缘部上的空洞(阴螺纹孔)螺合的螺栓,将箱体及盖体连接,同时,用所述两边缘部夹持共用连接部,从而电连接。此种马达(机壳构造)中,不使用导线等,另外不需要钎焊等操作,可以将内部的接地端子在保证其连接的高可靠性的同时,电连接在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箱体或盖体上。
对于车辆雨刷装置或自动窗装置等中使用的马达的情况,有必要按照不使水(液体)浸入箱体和盖体的内部的方式,对箱体及盖体的两边缘部进行密封,在两边缘部(被重合的嵌合面)间,夹入有橡胶等密封构件。但是,在如上所述的马达中,由于在用于夹隔密封构件的两边缘部(被重合的嵌合面)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固定螺栓的孔及空洞(阴螺纹孔),因此当在其共用连接部的部分上不设置密封构件时(当使密封构件间断时),在该部分处,防水性就会恶化。另外,当按照使密封构件压在共用连接部上的方式设置时(将密封构件连续设置时),虽然可以提高防水性,但是在共用连接部被夹持时,由于有可能密封构件因压力而变宽,使共用连接部的可以接触的表面变得极小,因此共用连接部和箱体或盖体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就会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使防水性提高的机壳构造及马达。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水(液体)从作为被连接部的孔向内部浸入的机壳构造及马达。
根据本发明,第1及第2机壳的各边缘部被对齐,将连接构件插穿形成于该边缘部的规定位置上的被连接部,从而将第1及第2机壳相互连接固定。此外,通过在该第1及第2机壳的内部收装包括接地端子的电气部件,形成于接地端子上的共用连接部通过利用连接构件连接固定第1及第2机壳而被两边缘部夹持,同时被相互连接,而与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电连接。此外,在第1及第2机壳的两边缘部间夹隔密封构件,在共用连接部的外侧,设置绕过该共用连接部的外侧而进行密封的迂回密封部。这样,在被连接部附近,密封构件就会被连续地配置,而不会产生间断,从而可以防止水(液体)从外部穿过两边缘部的间隙而浸入内部侧,而且还可以防止向共用连接部的浸水和由此造成的腐蚀。另外,由于密封构件不会压在共用连接部上,因此就确保了共用连接部的可以接触的表面积,防止接地端子的电连接不良。所以,可以提供能够在确保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还提高防水性的机壳构造。
最好在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的边缘部经由迂回密封部设置凹入的密封槽,在该密封槽中配置密封构件。这样就可以确保密封构件的规定的厚度。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密封构件的特性(弹性)而使之密接,使之吸收两边缘部间的尺寸误差等,同时还可以提高防水性。例如,当使用喷嘴涂布设置熔融的密封构件时等,可以利用密封槽引导喷嘴,从而可以容易地配置密封构件。
密封槽可以在所述边缘部的全周上形成。此时,由于在全周上配置密封构件,而不会产生间断,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例如,所述第1及第2机壳为收装固定于驱动旋转轴的马达主体上并且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减速输出的减速齿轮的齿轮箱体、及封闭该齿轮箱体的开口部的盖体。此时,可以在确保齿轮箱体的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提高防水性。
另外,在马达上可以设有机壳构造及所述马达主体。所以,可以提供能够在确保齿轮箱体的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防水性的马达。
根据本发明,在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上,按照围绕被连接部的方式形成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防水凸棱部被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直接或间接地挤压。这样,就可以利用被挤压的防水凸棱部来防止水(液体)从作为被连接部的孔向内部侧浸入。由此就不需要其他的构件,从而形成简单的形状,同时,也不需要特别进行其他的工序的作业,就可以提高防水性。所以,可以提供能够防止水(液体)从作为被连接部的孔向内部浸入的机壳构造。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从外部到共用连接部之间的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上,按照围绕被连接部的方式形成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防水凸棱部被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直接或间接地挤压。这样,就可以利用被挤压的防水凸棱部来防止水(液体)从作为被连接部的孔向内部侧及共用连接部浸入。由此就不需要其他的构件,从而形成简单的形状,同时,也不需要特别进行其他的工序的作业,就可以提高防水性。另外,由于可以防止共用连接部的腐蚀等,因此可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耐久性)。
由于最好将防水凸棱部的直径设定得比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的直径更小,因此从连接方向看,将防水凸棱部配置在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的内侧,将来自接合面的压力可靠地传递到防水凸棱部,从而可以可靠地挤压防水凸棱部。
所以,可以可靠地挤压防水凸棱部,同时,还可以防止由连接构件的紧固过紧而造成的盖体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外观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箱体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箱体盖侧的构件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箱体盖的说明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组件板(unit plate)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组件板(unit plate)的说明图。
图8(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电源侧端子的俯视图,(b)是相同的第1电源侧端子的侧视图。
图9(a)是本实施方式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的俯视图,(b)是相同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的侧视图,(c)是用于说明相同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的预备连接部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箱体盖和组件板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箱体盖和组件板的说明图。
图12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13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分的剖面分解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构成的电路图。
图16是其他例子的连接部分的剖面图。
图17是其他例子的连接部分的剖面分解图。
图18是其他例子的连接部分的剖面图。
图19是其他例子的连接部分的剖面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图1~图15对将本发明在车辆用雨刷装置的雨刷装置用马达中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雨刷装置用马达(以下简称为马达)1具有马达主体2和齿轮部3。马达主体2具有近似有底圆筒状的磁轭壳(yoke housing)4、固定于该磁轭壳4的内周面上的多个磁铁5、收装于同一磁轭壳4内的转子(旋转子)6。转子6具有旋转轴7,在从磁轭壳4的开口部突出的旋转轴7的头端侧,形成有蜗杆8。
齿轮部3具有作为齿轮箱体的箱体11(参照图2)、蜗轮12(参照图1)、作为盖体的箱体盖13(参照图4)、组件板14(参照图6)、旋转体15(参照图3)。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1及箱体盖13构成第1及第2机壳,蜗杆8及蜗轮12构成减速齿轮。
箱体11是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金属(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制成的。如图2所示,在箱体11上,形成有用于收装所述蜗杆8的蜗杆收装凹部11a、与蜗杆收装凹部11a连通的蜗轮收装凹部11b。
另外,在箱体11中,在作为其被竖立设置的边缘部的箱体侧缘部11c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作为被连接部的凹入的连接孔11d(参照图14)。另外,在箱体侧缘部11c上,在其嵌合平面上,在被连接部、即连接孔11d的部分,按照绕过连接孔11d的外侧(箱体11的外部侧)的方式,形成有作为迂回部的箱体侧迂回部11e。另外,在所述连接孔11d中,在其开口侧形成有比底侧直径更大的大径部11f(参照图14)。
另外,如图2所示,在箱体11上,按照将所述箱体侧边缘部11c的一部分短路的方式,并且按照构成形成蜗轮收装凹部11b的内壁的一部分的方式,以与箱体侧边缘部11c相同的高度垂直设有被锁合壁11g。而且,所述箱体侧边缘部11c与所述被锁合壁11g一起,构成形成所述蜗杆收装凹部11a及蜗轮收装凹部11b的内壁的大部分。另外,在箱体11上,形成有以后述的规定间隔Za(参照图9(c))形成的一对夹持连接部11h。本实施方式的夹持连接部11h被按照从所述被锁合壁11朝向蜗轮收装凹部11b的外侧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以与箱体侧边缘部11c相同的高度竖立设置。
此外,在蜗杆收装凹部11a内收装有蜗杆8,在蜗轮收装凹部11b内可以旋转地收装有与蜗杆8咬合的蜗轮12。而且,图2表示箱体盖13被取下而未配设有蜗杆8及蜗轮12的箱体11。而且,被与蜗轮12可以一体化旋转地固定的未图示的输出轴贯穿形成于箱体11的中央的贯穿孔11i而向外部突出。此外,蜗轮的输出轴借助未图示的连杆机构等与雨刷臂(刮水片)连接。
如图4所示,箱体盖13是由树脂材料制成(树脂制)的近似板状,通过使作为其边缘部的盖体侧边缘部13a与所述箱体侧边缘部11c对齐,形成可以封闭箱体11(蜗杆收装凹部11a及蜗轮收装凹部11b等)的开口部的形状。在箱体盖13上,形成有用于收装所述组件板14的组件收装凹部13b。另外,在箱体盖13中,在与固定所述马达主体2的一侧相反一侧的蜗轮收装凹部11b(参照图2)对应的一侧(图4中左斜下方),朝向相对于旋转轴7(蜗杆8)的轴线α方向而向蜗轮12侧倾斜的轴线β1方向,延伸形成有连接器箱体部13c。
连接器箱体部13c与所述组件收装凹部13b的底部连通,在箱体盖13的封闭方向(图2中插穿贯穿孔11i的未图示的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的正交方向(图4中左斜下方,即后述的连接器插脚部的导出方向(组件板14的滑动方向)的轴线β2方向),可以嵌装地形成有以筒状延伸的未图示的外部连接器。此外,所述组件收装凹部13b的内周壁的一部分被设为与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的延伸方向(图4中轴线β2方向)平行而较长的后述的第1及第2导引壁13d、13e。另外,在箱体盖13中,在固定所述马达主体2的一侧(图4中右侧),形成有盖体侧临时保持部13f。盖体侧临时保持部13f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的延伸方向(图4中轴线β2方向)的正交方向的截面被制成近似コ字形。
另外,在与箱体侧边缘部13a的所述连接孔11d对应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作为被连接部及孔的连接孔13g。另外,在箱体侧边缘部13a上,形成有从内侧延伸并且围绕所述连接孔13g的形状的端子用凹部13h。另外,在箱体侧边缘部13a上,按照绕过连接孔13g(端子用凹部13h)的外侧(外部侧)的方式,形成有作为迂回部的箱体侧迂回部13i。另外,在箱体侧边缘部13a上,设有凹入的密封槽13j。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槽13j在包括所述箱体侧迂回部13i的箱体侧边缘部13a的全周上形成。此外,在密封槽13j上,配设有密封构件16(参照图14)。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16是丁基橡胶类的密封材料,使用喷嘴将熔融了的密封材料向密封槽13j中涂布(喷射),并且按照在冷却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一部分从密封槽13j中隆起的方式来配设。另外,密封构件16之内,穿过(经由)所述箱体侧迂回部13i的部分被设为密封侧迂回部16a。
另外,如图14所示,在箱体盖13的连接孔13g的周缘,按照围绕该连接孔13g的方式形成有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13k。具体来说,在箱体盖13中,在与所述箱体侧边缘部11c对齐的盖体侧边缘部13a的相反一侧(图14中为上侧),以所述连接孔13g为中心,形成有比该连接孔13g直径更大的被凹入设置的头部收装凹部13l。此外,在头部收装凹部13l的底部,在连接孔13g的周缘,按照围绕该连接孔13g的方式,形成有向连接方向(图14中上下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13k。本实施方式的防水凸棱部13k在后述的组装前(被挤压前)的状态下,其截面被设为越朝向头端(图14中上端)则径向宽度越小的三角形。
组件板14由电绝缘材料(树脂材料)制成,如图6所示,形成与所述组件收装凹部13b对应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固定后述的各种电路部件。
在组件板14上,设有用于可以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体15的旋转支撑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支撑部从组件板14的长度方向(图6中左右方向,轴线γ方向)中央部向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图6中下方)偏移而延伸形成,如图6及图12所示,具有竖立设置的支撑轴14a、围绕支撑轴14a形成的周壁部14b。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作为组件板14的宽度方向一端(图6中上端)的面的第1面S1与作为宽度方向另一端(形成了周边部14b的侧端,图6中下端)的面的第2面S2平行的方式形成。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1面S1和第2面S2被设定为与组件板14的长度方向的轴线γ平行。此外,所述第1面S1和第2面S2的间隔被设定为与所述箱体盖13的组件收装凹部13b的所述第1导引壁13d和第2导引壁13e的间隔相同。另外,所述第1面S1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1导引壁13d的长度更短,所述第2面S2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2导引壁13e的长度更短。即,组件板14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被收装在所述组件收装凹部13b中的状态下,被按照第1面S1和第1导引壁13d接触,同时第2面S2与第2导引壁13e接触的方式形成。而且,此时,本实施方式中,组件板14的长度方向的轴线γ与连接器箱体部13c的延伸形成方向的轴线β2被平行配置。另外,组件板14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被收装在组件收装凹部13b中的状态下,被第1及第2导引壁13d、13e导引(沿着),可以沿箱体盖13的封闭方向的正交方向(连接器箱体部13c的延伸形成方向的轴线β2方向)滑动。
另外,在组件板14上,在利用所述第1及第2导引壁13d、13e的导引终端位置,具有与所述盖体侧临时保持部13f锁合而用于临时保持所述组件板14和所述箱体盖13的组件侧临时保持部14c。另外,组件板14的连接器箱体部13c侧端部,在所述导引终端位置,被按照嵌插于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中的方式形成。这样,当使组件板14被第1及第2导引壁13d、13e导引,滑动至导引终端位置时,其向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而被临时保持(临时固定),而不会相对于箱体盖13在无意中脱落。
另外,在组件板14上,设有通过用保持(临时保持)了组件板14的箱体盖13封闭箱体11的开口而与箱体11的所述被锁合壁11g(参照图2)锁合并阻止组件板14的导引方向的移动的锁合壁14d。为了在用箱体盖13封闭箱体11的开口时夹住所述被锁合壁11g,(分别局部断续地)形成了一对该锁合壁14d。这样,在将箱体盖13安装在箱体11上时,被保持的组件板14在所述导引方向(图11中的左斜下方,所述轴线β2方向)的移动就被牢固地限制。
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电路部件如图6及图7所示,包括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第2及第3固定接点端子24、25及第1及第2电容器26、27、第1~第3固定接点构件28~30。此外,除第1~第3固定接点构件28~30之外的所述电路部件21~27,被配置在与所述组件板14的箱体盖13相面对的一面侧。
具体来说,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的一端与设于马达主体2上的未图示的供电用电刷连接,另一端与嵌装于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上的外部连接器的端子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第1电源侧端子21如图8所示,由平板状金属板形成,具有作为所述一端的马达连接部21a、作为所述另一端的向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内导出的连接器插脚部21b、连接马达连接部21a和连接器插脚部21b的导线部21c。在第1电源侧端子21的连接器插脚部21b(另一端)侧,如图8(a)(b)所示,弯曲形成有与组件板14的一部分锁合的曲柄状的曲柄部21d。另外,通过插入第1电源侧端子21的导线部21c,形成有可以夹持(固定)防噪音元件(第1及第2电容器26、27)的端子的狭缝部21e。而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相对于导线部21c的平面弯曲竖起的立设部21f的头端形成切口而形成狭缝部21e。另外,在第1电源侧端子21的两端侧,分别形成有向平板状的金属板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尖头(spike)部21g。而且,对于第2电源侧端子22,由于为与第1电源侧端子21大致相同的构成(是具有马达连接部22a、连接器插脚部22b、导线部22c、曲柄部、狭缝部22e、尖头部的部分),因此具体的图省略。
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的一端被配置在组件板14的中间部,另一端与嵌装于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中的外部连接器的端子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由平板状金属板制成,具有作为所述一端的固定接点连接部23a~25a(参照图6)、作为另一端的被向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内导出的连接器插脚部23b~25b、连接它们的导线部23c~25c。
另外,在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上,形成从导线部23c延伸至与所述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的狭缝部21e、22e对应的位置(参照图7)的延伸部23d,在该延伸部23d上形成有与所述狭缝部21e、22e相同的狭缝部23e。另外,如图9所示,在第1固定接点端子23上,形成有从延伸部23d贯穿组件板14并按照从与箱体盖13不相面对的面侧突出的方式延伸的预备连接部23f。在该预备连接部23f的头端,形成有因弯曲成近似U字形(参照图9(b))而具有弹性的被夹持U字部23g。该被夹持U字部23g被配置于与所述夹持连接部11h(参照图2)对应的位置上。而且,所述一对夹持连接部11h(参照图9(c))以比未弹性变形的被夹持U字部23g的2边的最大间隔Zb更小的规定间隔Za形成。
另外,在第1固定接点端子23上,形成有从导线部23c延伸并按照嵌入端子用凹部13h(参照图10、图11、图13)的方式形成的共用连接部23h。即,共用连接部23h以作为围绕所述连接孔13g的形状的圆盘状形成。另外,在共用连接部23h中,从其中央孔23i的内周缘利用翻边加工竖立设置有可以内嵌于所述大径部11f(参照图14)中的筒部23j。而且,共用连接部23h被设定为在嵌入端子用凹部13h中的状态下,与未形成端子用凹部13h的盖体侧边缘部13a(除去筒部23j)成为一个平面。
另一方面,在与组件板14的箱体盖13相面对的面侧,如图7所示,形成有可以收装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及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的收装凹部14f。此外,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及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被通过插入收装凹部14f而将所述各尖头部21g等与收装凹部14f的内壁锁合(嵌合)而保持。而且,在该状态下,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及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的连接器插脚部21b~25b从组件板14的所述连接器箱体部13c侧端部突出。
第1及第2电容器26、27是用于去除(降低)在供电用电刷侧产生的噪音的部件。在组件板14的与箱体盖13相面对的面侧,如图7所示,形成有可以收装第1及第2电容器26、27的防噪音元件收装凹部14g。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形成有3个可以收装电容器的防噪音元件收装凹部14g。此外,当将第1及第2电容器26、27插入2个防噪音元件收装凹部14g中时,就通过其端子被所述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的狭缝部21e、22e及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的狭缝部23e夹持而被保持。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形成3个防噪音元件收装凹部14g,但是为只使用(2个)第1及第2电容器26、27的规格的马达1。即,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可以与具有3个电容器的规格的构件对应地构成。
所述第1~第3固定接点构件28~30如图6所示,由平板状金属板形成,由作为一端的与所述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的固定接点连接部23a~25a连接的支撑部28a~30a、作为另一端的接触部28b~30b、连接它们的杆部28c~30c构成。杆部28c~30c具有弹性,沿从组件板14的平面突出的方向的斜向延伸而形成。该第1~第3固定接点构件28~30被相互平行地配设,同时,其接触部28b~30b被按照排列在从所述支撑轴14a沿径向延伸的一条直线上的方式配设。如上所述构成的组件板14首先如图10所示,被从上方(所述封闭方向,图10中为纸面眼前方向)插入箱体盖13的组件收装凹部13b中,并被插入箱体盖13的内面而放置。而且,此时,组件板14的所述第1及第2面S1、S2与所述箱体盖13的第1及第2导引壁13d、13e接触。
继而,组件板14被第1及第2导引壁13d、13e导引(沿着),沿箱体盖13的封闭方向的正交方向(图10中为左斜下方,所述轴线β2方向)滑动。此外,当组件板14被移动至导引终端位置(图11所示的位置)时,组件板14就会如前所述被临时保持在箱体盖13上。另外,此时,所述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及第1~第3固定接点端子23~25的连接器插脚部21b~25b被向连接器箱体部13c内导出。
在所述组件板14的旋转支撑部(支撑轴14a及周壁部14b)上,如图12所示,可以旋转地支撑有旋转体15。具体来说,旋转体15如图3及图12所示,具有近似圆盘状的圆盘部15a、从该圆盘部15a的中心以近似有底筒形突出并在其底部中央形成了轴孔15b的轴部15c。在该圆盘部15a的一个侧面15d(轴部15c突出的一侧的面)上,固定有具有规定的图案的可动接点31(图3中以虚线表示)。此外,旋转体15如图12所示,将支撑轴14a插穿轴孔15b,同时,轴部15c的筒部被内嵌于周壁部14b中,在该状态下,通过在支撑轴14a上固定防脱构件(垫圈等)32,而被可以旋转地支撑。而且,此时,在圆盘部15a的一个侧面15d(可动接点31)上,所述第1~第3固定接点构件28~30的接触部28b~30b被杆部28c~30c的弹性推压接触。
如上所述,固定了组件板14及旋转体15的箱体盖13(参照图3)被固定在箱体11上,将箱体11(蜗杆收装凹部11a及蜗轮收装凹部11b)的开口部封闭。
具体来说,使盖体侧边缘部13a与箱体侧边缘部11c对齐,用贯穿连接孔13g而与连接孔11d螺合的作为连接构件的螺栓41(参照图1、图13及图14),将箱体11和箱体盖13连接固定。此时,所述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的共用连接部23h如图13所示,在围绕螺栓41的状态下被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具体来说是端子用凹部13h)夹持。另外,此时,筒部23j被内嵌于大径部11f(参照图14)中,其头端与大径部11f的底部接触。另外,此时,如图9(c)所示,被夹持U字部23g被朝向其2边接近的方向弯曲,同时被插入一对夹持连接部11h,利用自身的弹性,其2边被一对夹持连接部11h夹持(推压接触)。这样,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被与箱体11电连接。
这里,对于螺栓41的形状、所连接的部分的各尺寸等将根据图14进行详细描述。螺栓41具有头部41b、从头部41b的接合面41a延伸的轴肩部41c和从轴肩部41c进一步延伸并且直径比轴肩部41c更小的阳螺纹部41d。此外,螺栓41的头部41b(接合面41a)的直径Xa被设定为比所述头部收装凹部13l的直径Xb更小(Xb>Xa)。另外,防水凸棱部13k的直径Xc被设定为比螺栓41的头部41b(接合面41a)的直径Xa更小(Xa>Xc)。另外,连接孔13g的直径Xd被设定为比所述防水凸棱部13k的直径Xc更小,比轴肩部41c的直径Xe略大(Xc>Xd>Xe)。另外,共用连接部23h的中央孔23i的直径(筒部23j的内径)Xf被设定为比连接孔13g的直径Xd更小,比所述连接孔11d(除去大径部11f)的直径Xg略大(Xd>Xf>Xg)。另外,设定连接孔11d的直径Xg,使在所述阳螺纹部41d被螺合的阶段中,内壁一边被切削一边形成阴螺纹。另外,轴肩部41c的连接方向(图14中上下方向)的长度Ya被设定为在防水凸棱部13k被挤压前的状态下,比作为包括防水凸棱部13k的箱体盖13的厚度的最大厚度Yb更小,并在作为除去防水凸棱部13k的箱体盖13的厚度的最小厚度Yc以上(Yb>Ya≥Yc)。另外,将连接孔11d的连接方向的长度Yd和共用连接部23h的板厚Ye相加而得的长度被设定为比阳螺纹部41d的长度Yf更大((Yd+Ye)>Yf)。
这样,当旋紧螺栓41时,其轴肩部41c的头端穿过共用连接部23h而与箱体11(箱体侧边缘部11c)接触时,其进一步的旋紧就会被限制。此外,如上所述,连接时,防水凸棱部13k被螺栓41的接合面41a直接挤压。这样,从外部到共用连接部23h之间(空隙)就被防水凸棱部13k分隔开。这样,就可以防止水(液体)从外部穿过连接孔13g而浸入内部侧(共用连接部23h侧)。
另外,此时,包括被按照从密封槽13j部分隆起的方式配设的密封侧迂回部16a的密封构件16(参照图14)被盖体侧边缘部13a(密封槽13j)和箱体侧边缘部11c压缩(参照图13)而夹持。这样,就可以防止水(液体)从外部经过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空隙)而浸入内部侧(共用连接部23h侧)。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箱体侧迂回部11e(参照图2)、盖体侧迂回部13i(参照图3)及密封侧迂回部16a被设于共用连接部23h的外侧,构成绕过该共用连接部23h的外侧而密封的迂回密封部。
另外,此时,所述旋转体15利用设于其另一侧面15e(与所述蜗轮12相面对的一侧的面)的连接凸部15f(参照图3)和设于蜗轮12上的未图示的连接凸部相锁合,而被与蜗轮12(输出轴)可以一体化旋转地驱动连接。另外,当阳螺纹部41d被螺合进连接孔11d时,虽然连接孔11d的内壁被切削,但是由于(Yd+Ye)>Yf的尺寸关系,在阳螺纹部41d和连接孔11d的底部之间产生空间部,因此其切削碎屑K(参照图13)就会存留在该空间部(底部)中。下面,根据图15对组装在车辆上的所述马达1的电气配线进行说明。
第1及第2电源侧端子21、22的马达连接部21a、22a分别与马达主体2的供电用电刷(高速用和低速用)连接,其连接器插脚部21b、22b分别与设于车辆操作台的切换开关51连接。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电源侧端子22的马达连接部22a和低速用的供电用电刷之间,串联连接有配置于马达主体2的未图示的刷座构件上的扼流圈C。
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的连接器插脚部23b被接地。另外,马达主体2的接地用电刷被接地。第2及第3固定接点端子24、25的连接器插脚部24b、25b分别与所述切换开关51连接。另外,第3固定接点端子25的连接器插脚部25b与电源E(车辆的电池)连接。
切换开关51具有用于使马达1停止的停止位置P1、用于使马达1以低速动作的低速位置P2、用于使马达1以高速动作的高速位置P3。此外,切换开关51在停止位置P1,将第2电源侧端子22和第2固定接点端子24连接。另外,切换开关51在低速位置P2,将第2电源侧端子22与电源E及第3固定接点端子25连接。另外,切换开关51在高速位置P3,将第1电源侧端子21与电源E及第3固定接点端子25连接。
如此构成的马达1中,当切换开关51被切换至低速位置P2时,由于低速用的供电用电刷与电源E连接,因此马达1就会与后述的可动接点31的角度位置无关地以低速动作。即,蜗轮12及旋转体15以低速旋转。这样,借助连杆机构等,雨刷臂(刮水片)就以低速进行擦拭动作(往复动作)。
另外,当切换开关51被切换至高速位置P3时,由于高速用的供电用电刷与电源E连接,因此马达1就会与后述的可动接点31的角度位置无关地以高速动作。即,蜗轮12及旋转体15以高速旋转。这样,借助连杆机构等,雨刷臂(刮水片)就以高速进行擦拭动作(往复动作)。
此外,当切换开关51从低速位置P2或高速位置P3切换至停止位置P1时,切断低速用或高速用的供电用电刷借助切换开关51与电源E的直接的连接,同时,低速用的供电用电刷(第2电源侧端子22)与第2固定接点端子24连接。此时,当可动接点31(蜗轮12)位于规定角度位置(连接接触部28b、29b的位置)时,与低速用的供电用电刷连接的第2固定接点端子24借助第1固定接点端子23与接地用电刷及地连接(参照图15),因此马达1停止。另外,此时,当可动接点31(蜗轮12)不位于所述规定角度位置,而位于连接接触部29b、30b的位置时,则与低速用的供电用电刷连接的第2固定接点端子24与电源E连接。这样,马达1就以低速动作。然后,当可动接点31(蜗轮12)旋转至所述规定角度位置时,由于与低速用的供电用电刷连接的第2固定接点端子24借助第1固定接点端子23与接地用电刷及地连接(参照图15),因此马达1停止。而且,当可动接点31(蜗轮12)位于所述规定角度位置时(处于图15所示的状态时),雨刷臂(刮水片)就被设定为沿着前车窗的下端的规定的停止位置。这样,当将切换开关51从低速位置P1或高速位置P3切换至停止位置P1时,雨刷臂(刮水片)在移动至沿着前车窗下端的规定的停止位置后就会自动地停止。
下面,将所述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作用效果记述如下。
(1)在箱体侧边缘部11c形成绕过连接孔11d的外侧的箱体侧迂回部11e(参照图2),在盖体侧边缘部13a形成绕过连接孔13g的外侧的盖体侧迂回部13i(参照图3)。此外,夹在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的密封构件16具有穿过箱体侧迂回部11e和盖体侧边缘部13i的密封侧迂回部16a。即,在共用连接部23h的外侧,设有绕过该共用连接部23h的外侧而进行密封的迂回密封部(箱体侧迂回部11e、盖体侧迂回部13i及密封侧迂回部16a)。这样,在连接孔11d及连接孔13g的部位处,密封构件16就不会被间断,从而可以防止水(液体)从外部经过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嵌合平面间)浸入内部侧(共用连接部23h侧)。这样,可以防止伴随着向被共用的共用连接部23h中的浸水而产生的腐蚀。另外,由于密封构件16不压在共用连接部23h上,因此可以确保共用连接部23h的可以接触的表面积,从而防止第1固定接点端子23(接地端子)的电连接不良。其结果是,可以确保第1固定接点端子23(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箱体11及箱体盖13的防水性。
(2)密封构件16被配置于设于盖体侧边缘部13a上的凹入的密封槽13j中。这样就可以确保密封构件16的规定的厚度。由此,由于可以将密封构件16的特性(弹性),具体来说,将密封构件16自身所具有的压缩弹性的性能维持在规定值,因此可以使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密接,从而可以在吸收两者间的尺寸误差等的同时,提高防水性。另外,例如在使用喷嘴涂布熔融了的密封构件16时,可以用密封槽13j导引喷嘴,从而可以容易地配设密封构件16。
(3)由于密封槽13j在包括盖体侧迂回部13i的盖体侧边缘部13a的全周上形成,从而在全周上不间断地配置密封构件16,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4)在箱体盖13的连接孔13g的周缘,按照围绕该连接孔13g的方式形成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13k(参照图14),防水凸棱部13k被螺栓41的接合面41a(直接地)挤压。这样,可以利用被挤压的防水凸棱部13k(参照图13)来防止水(液体)从连接孔13g浸入内部侧(共用连接部23h侧)。这样,就不需要其他的构件,而采用简单的形状,同时,也不用特别进行其他工序的操作,就可以提高防水性。另外,由于防止了共用连接部23h的腐蚀等,因此可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耐久性)。
(5)由于防水凸棱部13k的直径Xc被设定为比螺栓41的头部41b(接合面41a)的直径Xa更小,因此从连接方向看,防水凸棱部13k被配置在头部41b(接合面41a)的内侧,从而可以将来自接合面41a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防水凸棱部13k,因而可以可靠地挤压防水凸棱部13k。
(6)轴肩部41c的连接方向(图14中上下方向)的长度Ya在防水凸棱部13k被挤压前的状态下,被设定为比作为包括防水凸棱部13k的箱体盖13的厚度的最大厚度Yb更小,而在作为除去防水凸棱部13k的箱体盖13的厚度的最小厚度Yc以上。这样,当旋紧螺栓41时,其轴肩部41c的头端穿过共用连接部23h而与箱体11(箱体侧边缘部11c)接触,其进一步的旋紧被限制时,防水凸棱部13k就被可靠地挤压。另外,可以防止由螺栓41的过度旋紧造成的(除去防水凸棱部13k)箱体盖13的破损(破碎)。另外,由于防水凸棱部13k形成于树脂制的箱体盖13上,因此很容易被挤压。另外,由于限制轴肩部41c的移动(借助共用连接部23h)的箱体11为金属制,因此与用树脂制的部件来限制的情况相比,可以更有力地限制轴肩部41c的移动,从而进一步防止由所述旋紧过度造成的破损。
(7)由于防水凸棱部13k在组装前(被挤压前)的状态下,其截面被设为越朝向头端(图14中上端)则径向宽度越小的三角形,因此在被挤压时,可以防止防水凸棱部13k从基端侧歪斜,从而可以使防水凸棱部13k的头端侧慢慢地被挤压。
(8)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具有从与共用连接部23h不同的位置突出的预备连接部23f,在该预备连接部23f的头端,形成有因被弯曲成近似U字形而具有弹性的被夹持U字部23g。另外,箱体11具有以比未弹性变形的被夹持U字部23g的2边的最大间隔Zb更小的规定间隔Za形成的一对夹持连接部11h,被夹持U字部23g被一对夹持连接部11h夹持。这样,与共用连接部23h不同,第1固定接点端子23的预备连接部23f的被夹持U字部23g与夹持连接部11h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例如将预备连接部23f作为单纯的推压片而仅朝向单向与箱体(导电性材料)推压接触的构成中,由于推压片从基部向另一方向产生塑性变形或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因此推压力很容易变弱,电连接的可靠性低。与之相反,当如上所述设置时,由于被夹持U字部23g弯曲成近似U字形,利用自身的弹性,其2边被一对夹持连接部11h夹持(分别推压接触),因此即使例如预备连接部23f的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也可以防止电连接不良。
(9)在箱体侧边缘部11c上,形成绕过连接孔11d的外侧的箱体侧迂回部11e(参照图2),在盖体侧边缘部13a上,形成绕过连接孔13g的外侧的盖体侧迂回部13i(参照图3)。此外,夹在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的密封构件16具有穿过箱体侧迂回部11e和盖体侧边缘部13i的密封侧迂回部16a。即,在共用连接部23h的外侧,设有绕过该共用连接部23h的外侧而进行密封的迂回密封部(箱体侧迂回部11e、盖体侧迂回部13i及密封侧迂回部16a)。这样,在连接孔11d及连接孔13g的部位处,密封构件16就不会被间断,从而可以防止水(液体)从外部经过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嵌合平面间)浸入内部侧(共用连接部23h侧)。这样,可以防止伴随着向被共用的共用连接部23h中的浸水而产生的腐蚀。另外,由于密封构件16不压在共用连接部23h上,因此可以确保共用连接部23h的可以接触的表面积,从而防止第1固定接点端子23(接地端子)的电连接不良。其结果是,可以确保第1固定接点端子23(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箱体11及箱体盖13的防水性。
(10)密封构件16被配置于设于盖体侧边缘部13a上的凹入的密封槽13j中。这样就可以确保密封构件16的规定的厚度。由此,由于可以将密封构件16的特性(弹性),具体来说,将密封构件16自身所具有的压缩弹性的性能维持在规定值,因此可以使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密接,从而可以在吸收两者间的尺寸误差等的同时,提高防水性。另外,例如在使用喷嘴涂布熔融了的密封构件16时,可以用密封槽13j导引喷嘴,从而可以容易地配设密封构件16。
(11)由于密封槽13j在包括盖体侧迂回部13i的盖体侧边缘部13a的全周上形成,从而在全周上不间断地配置密封构件16,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进行更改。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盖体侧边缘部13a上设置凹入的密封槽13j,在该密封槽13j中配置密封构件16,但是,也可以不形成密封槽13j,而将密封构件16配置在平面上。另外,不管是否在盖体侧边缘部13a上设置凹入的密封槽13j,也可以在箱体侧边缘部11c上设置凹入的密封槽。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包括箱体侧迂回部11e及盖体侧迂回部13i的箱体侧边缘部11c及盖体侧边缘部13a的全周,没有间断地连续地配置密封构件16,但是,也可以按照至少包括箱体侧迂回部11e及盖体侧迂回部13i的方式配置,并在共用了共用连接部23h的连接部位处进行密封。当然也可以在密封槽13j处采用部分间断了的形状。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箱体盖13的连接孔13g的周缘形成了防水凸棱部13k,但是也可以不形成防水凸棱部13k。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具有预备连接部23f,在该预备连接部23f的头端形成被夹持U字部23g,但是,既可以将预备连接部23f设为仅在单一方向被箱体(导电性材料)推压接触的单纯的推压片,也可以采用省略预备连接部23f的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箱体侧边缘部11c的规定位置形成作为被连接部的连接孔11d,但是,也可以将该连接孔11d改变为贯穿的连接孔。
所述实施方式中,防水凸棱部13k虽然在组装前(被挤压前)的状态下,其截面被设为越朝向头端(图14中上端)径向宽度就越小的三角形,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截面为四角形或半圆形)。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密封构件16为丁基橡胶类的密封材料,使用喷嘴将熔融的密封材料向密封槽13j涂布(喷射),在冷却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按照从密封槽13j中部分隆起的方式来配设,但是,如果同样地配设,则可以改变为其他的密封材料,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配设。例如,也可以将预先形成了与密封槽13j对应的形状的密封材料(在该形状下具有可以处理的刚性的材料)组装(嵌入)配设在密封槽13j中。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具体化为雨刷装置用马达,但是也可以具体化为其他的例子(自动窗马达、内置了未收装减速齿轮的马达的促动器的容器等)。另外,箱体11及箱体盖13(第1及第2机壳)只要是各边缘部被对齐并且这些边缘部被连接构件(螺栓41)连接固定的构件,则也可以改变为其他的形状的构件(例如被对齐的边缘部都被竖立设置的第1及第2机壳)。另外,当然也可以对收装于第1及第2机壳中的电气部件进行适当更改。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了使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上形成的共用连接部23h在围绕螺栓41的状态下被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具体来说为端子用凹部13h)夹持的构成,但是也可以具体化为不夹持共用连接部23h的构成的机壳构造。例如,如图16及图17所示,也可以变更为省略了所述共用连接部23h(第1固定接点端子23)和所述大径部11f及所述端子用凹部13h的构成。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8及图19所示,省略所述大径部11f及所述端子用凹部13h,继而将所述实施方式的防水凸棱部13k变更为被螺栓61的接合面61a间接地挤压的防水凸棱部62。即,该防水凸棱部62形成于与所述防水凸棱部13k相反一侧,并向与所述箱体侧边缘部11c相面对的一侧突出。这样也可以利用被挤压的防水凸棱部62(参照图18)防止水(液体)从连接孔13g向内部侧浸入。另外,如图18及图19所示,也可以将所述实施方式的螺栓41变更为不具有轴肩部41c的螺栓61。另外,在该例(参照图18及图19)中,省略了密封侧迂回部16a。另外,也可以将该例(参照图18及图19)的防水凸棱部62的直径设定得比螺栓61的接合面61a的直径更大。
所述实施方式中,防水凸棱部13k在组装前(被挤压前)的状态下,虽然其截面被设为越朝向头端(图14中上端)径向宽度就越小的三角形,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截面为四角形或半圆形)。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夹在箱体侧边缘部11c和盖体侧边缘部13a之间的密封构件16具有穿过箱体侧迂回部11e及盖体侧迂回部13i的密封侧迂回部16a,但是,既可以变更为不具有(被间断)密封侧迂回部16a,也可以变更为省略了密封构件16整体的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盖体侧边缘部13a设置凹入的密封槽13j,在该密封槽13j中配置密封构件16,但是,也可以不形成密封槽13j,而将密封构件16配置在平面上。另外,不管是否在盖体侧边缘部13a上设置凹入的密封槽13j,也可以在箱体侧边缘部11c上设置凹入的密封槽。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包括箱体侧迂回部11e及盖体侧迂回部13i的箱体侧边缘部11c及盖体侧边缘部13a的全周上,没有间断地连续地配置密封构件16,但是,也可以按照至少包括箱体侧迂回部11e及盖体侧迂回部13i的方式配置,在共用了共用连接部23h的连接部位处进行密封。当然也可以在密封槽13j处采用部分间断的形状。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接地端子的第1固定接点端子23具有预备连接部23f,在该预备连接部23f的头端形成被夹持U字部23g,但是,既可以将预备连接部23f设为仅向单一方向被箱体(导电性材料)推压接触的单纯的推压片,也可以采用省略预备连接部23f的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密封构件16为丁基橡胶类的密封材料,使用喷嘴将熔融的密封材料向密封槽13j涂布(喷射),在冷却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按照从密封槽13j中部分隆起的方式来配设,但是,如果同样地配设,则可以改变为其他的密封材料,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配设。例如,也可以将预先形成了与密封槽13j对应的形状的密封材料(在该形状下具有可以处理的刚性的材料)组装(嵌入)配设在密封槽13j中。
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具体化为雨刷装置用马达,但是也可以具体化为其他的例子(自动窗马达、内置了未收装减速齿轮的马达的促动器的容器等)。另外,箱体11及箱体盖13(第1及第2机壳)只要是各边缘部被对齐并且这些边缘部被连接构件(螺栓41)连接固定的构件,则也可以改变为其他的形状的构件(例如被对齐的边缘部都被竖立设置的第1及第2机壳)。另外,当然也可以对收装于第1及第2机壳中的电气部件进行适当更改。
本发明的机壳构造中,其特征是,在从外部到所述共用连接部之间,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的所述被连接部的周缘,按照围绕所述被连接部的方式形成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所述防水凸棱部被所述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直接地或间接地挤压。这样设置后,就可以利用被挤压的防水凸棱部防止水(液体)从作为被连接部的孔向内部侧及共用连接部浸入。这样,就不需要其他的构件,而采用简单的形状,也不用特别进行其他工序的操作,就可以提高防水性。
另外,在所述的机壳构造中,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从与所述共用连接部不同的位置突出的预备连接部,在该预备连接部的头端,形成有因被弯曲成近似U字形而具有弹性的被夹持U字部。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所述第1机壳及所述第2机壳的特征是,具有以比未弹性变形的被夹持U字部的2边的最大间隔更小的规定间隔形成的一对夹持连接部,所述被夹持U字部被一对夹持连接部夹持。这样,接地端子与共用连接部不同,由于预备连接部的被夹持U字部与夹持连接部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例如将预备连接部作为单纯的推压片而仅朝向单向(向导电性材料)推压接触的构成中,由于推压片从基部向另一方向产生塑性变形或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因此推压力很容易变弱,电连接的可靠性低。与之相反,当如上所述设置时,由于被夹持U字部弯曲成近似U字形,利用自身的弹性,其2边被一对夹持连接部夹持(分别推压接触),因此即使例如预备连接部的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也可以防止电连接不良。
另外,使至少一方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1及第2机壳的各边缘部对齐,将这些边缘部用插穿形成于该边缘部的规定位置上的被连接部的连接构件连接固定,将包括接地端子的电气部件收装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内部,同时,将形成于所述接地端子上的共用连接部按照围绕所述被连接部的方式配置并用所述两边缘部夹持。另外,所述接地端子的特征是,具有从与所述共用连接部不同的位置突出的预备连接部,在该预备连接部的头端,形成有因被弯曲成近似U字形而具有弹性的被夹持U字部,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所述第1机壳及所述第2机壳具有以比不弹性变形的被夹持U字部的2边的最大间隔更小的规定间隔形成的一对夹持连接部,所述被夹持U字部被一对夹持连接部夹持。这样,接地端子与共用连接部不同,由于预备连接部的被夹持U字部与设于第1及第2机壳的两边缘部的内侧的夹持连接部连接,因此可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例如将预备连接部作为单纯的推压片而仅朝向单向(与导电性材料)推压接触的构成中,由于推压片从基部向另一方向产生塑性变形或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因此推压力很容易变弱,电连接的可靠性低。与之相反,当如上所述设置时,由于被夹持U字部弯曲成近似U字形,利用自身的弹性,其2边被一对夹持连接部夹持(分别推压接触),因此即使例如预备连接部的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也可以防止电连接不良。
另外,根据本发明,其特征是,将所述防水凸棱部制成所述第1及第2机壳内的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构件。这样设置后,由于防水凸棱部形成为第1及第2机壳内的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构件,因此很容易被挤压。
将所述防水凸棱部的截面设为越朝向头端径向宽度就越小的三角形。这样设置后,在被挤压时,就可以防止防水凸棱部从基端侧歪斜,从而可以使防水凸棱部从头端侧被良好地挤压。
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所述两边缘部间夹有密封构件,在所述共用连接部的外侧,可以设置绕过该共用连接部的外侧而进行密封的迂回密封部。这样设置后,在被连接部附近,密封构件被没有间断地连续配置,从而可以防止水(液体)从外部穿过两边缘部的空隙向内部侧浸入,而且还可以防止向共用连接部中的浸水和与之相伴产生的腐蚀。另外,由于密封构件没有压在共用连接部上,因此就可以确保共用连接部的可以接触的表面积,从而防止接地端子的电连接不良。其结果是,可以在确保接地端子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使防水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从与所述共用连接部不同的位置突出的预备连接部,在该预备连接部的头端,形成有因被弯曲成近似U字形而具有弹性的被夹持U字部,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所述第1机壳及所述第2机壳具有以比不弹性变形的所述被夹持U字部的2边的最大间隔更小的规定间隔形成的一对夹持连接部,所述被夹持U字部被一对夹持连接部夹持。这样设置后,接地端子与共用连接部不同,由于预备连接部的被夹持U字部与夹持连接部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例如将预备连接部作为单纯的推压片而仅朝向单向(与导电性材料)推压接触的构成中,由于推压片从基部向另一方向产生塑性变形或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因此推压力很容易变弱,电连接的可靠性低。与之相反,当如上所述设置时,由于被夹持U字部弯曲成近似U字形,利用自身的弹性,其2边被一对夹持连接部夹持(分别推压接触),因此即使例如预备连接部的基部的位置因组装而产生偏移,也可以防止电连接不良。
Claims (9)
1.一种机壳构造,所述机壳构造具有至少一方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第1及第2机壳,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各边缘部对齐,所述边缘部的规定位置上设有被连接部,通过连接构件插穿所述被连接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相互连接固定,包括接地端子的电气部件收装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内部,形成于该接地端子上的共用连接部被所述两边缘部夹持,并且在与所述第1及第2机壳中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机壳接触的状态下被所述被连接部共用,其特征是,
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所述两边缘部间夹隔密封构件,
在所述共用连接部的外侧,设置了绕过该共用连接部的外侧而进行密封的迂回密封部,在该迂回密封部中,所述密封构件配置在凹入设置于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的密封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槽在所述边缘部的全周上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壳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第1及第2机壳为收装固定于驱动旋转轴的马达主体上并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减速输出的减速齿轮的齿轮箱体、及封闭该齿轮箱体的开口部的盖体。
4.一种马达,其特征是,具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构造及所述马达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构造,其特征是,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上,按照围绕所述被连接部的方式形成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所述防水凸棱部被所述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直接或间接地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构造,其特征是,在从外部到所述共用连接部之间,在所述第1及第2机壳的至少一方上,按照围绕所述被连接部的方式形成向连接方向突出的防水凸棱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壳构造,其特征是,将所述防水凸棱部的直径设定得比所述连接构件的接合面的直径更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壳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第1及第2机壳为收装固定于驱动旋转轴的马达主体上并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减速输出的减速齿轮的金属制的齿轮箱体、及封闭该齿轮箱体的开口部的树脂制的盖体,
所述连接构件是如下的构件,即,具有头部、从所述头部的接合面延伸的轴肩部、和从所述轴肩部进一步延伸的比所述轴肩部直径更小的阳螺纹部,通过该阳螺纹部贯穿所述盖体的所述被连接部并与所述齿轮箱体的所述被连接部螺合,将所述盖体连接固定在所述齿轮箱体上,
所述防水凸棱部形成于所述盖体上,
所述轴肩部的连接方向的长度比包括所述防水凸棱部的所述盖体的厚度、即最大厚度更短,并且在除去所述防水凸棱部的所述盖体的厚度、即最小厚度以上。
9.一种马达,其特征是,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壳构造及所述马达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00492 | 2003-08-25 | ||
JP2003300491 | 2003-08-25 | ||
JP2003300491A JP4087315B2 (ja) | 2003-08-25 | 2003-08-25 | ケーシング構造及びモータ |
JP2003300492A JP2005073407A (ja) | 2003-08-25 | 2003-08-25 | ケーシング構造及びモ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2041A CN1592041A (zh) | 2005-03-09 |
CN100536283C true CN100536283C (zh) | 2009-09-02 |
Family
ID=3462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576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6283C (zh) | 2003-08-25 | 2004-08-23 | 机壳构造及马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3628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39410A1 (de) * | 2010-08-17 | 2012-02-23 | Robert Bosch Gmbh | Zündvorrichtung mit verbesserten Dichteigenschaften |
JP6129111B2 (ja) * | 2014-05-01 | 2017-05-17 |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US11725720B2 (en) * | 2019-02-26 | 2023-08-15 | Jatco Ltd | Transmission case |
JP2022036387A (ja) * | 2020-08-24 | 2022-03-08 |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 減速機ケース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21588U (ja) * | 1995-08-11 | 1996-02-27 |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 減速機付きモータ |
-
2004
- 2004-08-23 CN CNB2004100576756A patent/CN1005362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21588U (ja) * | 1995-08-11 | 1996-02-27 |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 減速機付きモー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2041A (zh) | 2005-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36283C (zh) | 机壳构造及马达 | |
CN111791263A (zh) | 舵机模组及机械臂 | |
CA2259119A1 (en) | Connection module for a submergible pump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mping fluid using such a module | |
JP2000166161A (ja) | モータ一体化電子制御装置 | |
CN113922553B (zh) | 一种采煤机电机用双向可旋转电缆引入结构 | |
CN112103704B (zh) | 一种单芯连接器 | |
CN215681843U (zh) | 一种隧道机 | |
CN215956155U (zh) | 一种采煤机电机用双向可旋转电缆引入结构 | |
CN202475996U (zh) | 电源适配器的防水结构 | |
CN1117384C (zh) | 模块式电路转换装置 | |
CN216721055U (zh) | 一种电机端盖及低压线束固定结构 | |
CN216958539U (zh) | 一种热塑型高温端子套 | |
CN218548809U (zh) | 一种电力工程接线装置 | |
CN106099521B (zh) | 电动钻具电缆插头胶套密封结构 | |
CN220086497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配电控制设备连接器 | |
CN214625516U (zh) | 一种发动机线束设备 | |
CN215989301U (zh) | 一种供电线缆接头保护结构 | |
CN113328580A (zh) |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 | |
CN210866651U (zh) | 一种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
CN114362417B (zh) | 一种电机密封结构及电机 | |
CN215418708U (zh) | 一种高防护性能数据线胶壳 | |
CN220895347U (zh) | 具有防水效果的陶瓷电容器 | |
CN113809587B (zh) | 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及加工工艺 | |
CN217394085U (zh) | 一种电芯壳体防爆阀焊接固定装置 | |
CN220400988U (zh) | 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水下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18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ENSO Corp. Address before: Shizuoka Patentee before: ASMO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