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8342C -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8342C
CN100518342C CNB2006101112921A CN200610111292A CN100518342C CN 100518342 C CN100518342 C CN 100518342C CN B2006101112921 A CNB2006101112921 A CN B2006101112921A CN 200610111292 A CN200610111292 A CN 200610111292A CN 100518342 C CN100518342 C CN 1005183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universal
universal information
handling device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11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704A (zh
Inventor
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112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8342C/zh
Publication of CN1905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83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834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消息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通用消息服务器,通用消息客户端所在用户终端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其中;通用消息客户端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根据该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消息内容发送至所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进行处理;通用消息客户端还用于:向用户提供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的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通用消息服务器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并转发通用消息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消息。通过本发明,用户只需通过通用消息系统的平台,就能完成与他人的各种消息通信,融合不同的用户感受,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本发明还公开了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

Description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线通信网络上存在多种消息系统,如短信(SMS)、彩信(MMS)、Email和即时消息(IM)等,它们能为用户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如短信是纯文本的消息,彩信可以附带多媒体内容,IM能提供实时的消息,而Email在实时性上较差,却能够通过附件传送多种内容的消息。
这些消息系统都各成系统,之间没有必需的联系。它们都由服务中心和客户端组成,按照一定的格式,使用户间能够实现通信。目前的移动网络中,不同的消息系统有自己的消息服务平台。随着消息系统的增多,用户与其他人的消息通信却变得复杂,易用性降低。不同的消息系统,会使用不同的消息编辑方式,需要维护不同的通讯录,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例如,一位用户在与他朋友发送IM的同时,想给朋友发送一张图片,他需要在发送完IM后,再打开彩信客户端,发送一张图片给朋友,如果他的终端不支持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则需要关闭IM的客户端,而如果此时他朋友在IM上给他发送消息,他却无法收到。如果用户同时与他的两个朋友发送消息,一个朋友使用IM,另一个朋友使用短信,则他要不停的在两个消息系统之间切换,没有一个良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消息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消息平台,将所有消息通信的方式统一到一个系统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消息系统,该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通用消息服务器,通用消息客户端所在用户终端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其中:
通用消息客户端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根据该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消息内容发送至所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进行处理;
通用消息客户端还用于:向用户提供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的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
通用消息服务器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并转发通用消息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消息。
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包括消息内容获取单元、消息处理单元、消息投递单元和消息显示单元;
消息内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
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内容类型确定第一消息处理器;
消息投递单元用于将消息内容投递给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以及接收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后的消息内容;
消息显示单元用于向用户提供消息投递单元发来的消息内容。
消息投递单元还用于,将第一消息处理器返回的通用消息内容发送给消息处理单元;
消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消息投递单元发来的通用消息内容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生成通用消息。
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还包括对外通信单元;
对外通信单元用于,将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接收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来的通用消息。
消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对外通信单元接收到的通用消息作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的处理,并确定处理该通用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
消息投递单元还用于,将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的通用消息内容投递给已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包括用户信息处理中心、对外通信中心和消息处理中心;
信息处理中心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
对外通信中心用于在通用消息客户端之间转发通用消息;
消息处理中心用于根据接收用户签约信息及登录情况控制通用消息的转发。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所述消息处理中心拆除接收到的通用消息的通用消息封装,并确定要处理该通用消息内容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还包括消息投递中心,消息投递中心将通用消息内容投递给确定的第二消息处理器,并将第二消息处理器处理后的通用消息内容返回给消息处理中心。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还包括消息转换中心;
所述消息处理中心确定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的通用消息内容要作消息类型转换时,所述消息转换中心作消息类型转换;并将转换后的通用消息内容返回至消息处理中心。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包括用户信息处理中心、消息投递中心和消息处理中心;
信息处理中心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
消息投递中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生成、经第二消息处理器转发的专用消息并将其发送给消息处理中心,以及将专用消息投递给消息处理中心已确定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消息处理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专用消息类型确定处理该专用消息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包括用户信息处理中心、对外通信中心、消息投递中心和消息处理中心;
信息处理中心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
对外通信中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生成的专用消息,并发送给消息处理中心;
消息处理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专用消息类型确定处理该专用消息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消息投递中心用于:将消息处理中心处理后的专用消息投递给已确定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还包括消息转换中心;
所述消息处理中心确定接收到的专用消息要作消息类型转换时,所述消息转换中心作专用消息类型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专用消息返回至消息处理中心。
所述对外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通用消息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以及,接收通用消息服务器返回的登录结果。
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还包括通讯录,用于统一记录所在用户终端的联系人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处理器包括专用消息客户端;所述第二消息处理器包括专用消息服务器。
一种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通用消息服务器,通用消息客户端所在用户终端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方通用消息客户端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根据该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消息内容发送至所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进行处理;
接收方通用消息客户端向用户提供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的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
在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消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方通用消息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返回的消息内容,对其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生成通用消息,并将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
在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方通用消息客户端将接收的通用消息拆除通用消息封装,根据通用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通用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通用消息内容发送给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通用消息服务器接收到通用消息和发送出通用消息之间还包括,
拆除接收到的通用消息的封装,投递给通用消息内容类型对应的第二消息处理器;并接收第二消息处理器返回的通用消息内容,对返回的通用消息内容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生成通用消息。
在拆除通用消息封装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要作通用消息内容的类型转换,若是,作通用消息内容的类型转换。
在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消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方第一消息处理器将处理得到的专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其特征在于,通用消息服务器接收到专用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二消息处理器接收通用消息服务器按照消息类型投递的专用消息。
通用消息服务器投递消息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要作专用消息类型转换,若是,作专用消息类型转换。
所述第二消息处理器接收到投递的专用消息后还包括,
第二消息处理器将专用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第一消息处理器。
所述方法还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登录通用消息系统,包括步骤:
通用消息客户端向通用消息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
通用消息服务器处理登录请求;
通用消息服务器向通用消息客户端返回登录结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通用消息系统统一处理用户要发送或接收的消息,对于用户而言只需要维护一个通讯录,使用相同的消息编辑方式,完成与他人的消息通信,融合不同的用户感受,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而且,由于使用通用消息系统对各种消息统一操作,不会出现因关闭某应用程序而出现的通信中断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用消息系统的网络构架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用消息系统组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户终端登录通用消息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户终端发送通用消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用户终端接收通用消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用消息客户端发送消息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用消息服务器处理消息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用消息客户端接收消息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用户接收专用消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用户发送专用消息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移动业务体系中增加通用消息系统平台,利用通用消息系统平台来完成各种消息系统的融合。通用消息系统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1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系统,例如是专用消息客户端系统111,还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112;专用消息客户端系统111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例如是专用消息客户端121,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可以是SMS客户端、MMS客户端、Email客户端或IM客户端等。第二消息处理器系统,可以是专用消息服务器系统114,它包括第二消息处理器,比如专用消息服务器122,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可以是SMS服务器、MMS服务器、Email服务器或IM服务器等。通用消息客户端112与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通过网络102连接。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通用消息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和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通用消息客户端存在于用户终端101中,通过网络102与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通信。用户终端101可以是无线移动终端,如手机,也可以是固定终端,如PC,它是一个可以接入IP网络的设备。网络102是一个基于IP的网络。用户终端101和网络102间可以间隔多种中间网络,如无线移动网络,或企业内部网络,或家庭局域网等。
专用消息客户端系统111包括专用消息客户端121,专用消息服务器系统114包括专用消息服务器122。专用消息客户端121以及专用消息服务器122是现有或者未来出现的消息服务实体,如短信(SMS)客户端和短信服务器/中心(SMSC),或即时消息(IM)客户端和IM服务器。
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包括六部分:消息显示单元201、消息处理单元202、对外通信单元203、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消息投递单元205和通讯录206。
消息显示单元201负责将消息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消息内容通过终端提供给用户。
消息处理单元202负责对消息的处理,例如对专用消息增加通用消息封装,以及对通用消息拆除通用消息封装;且负责消息地址的转换、提供等。
对外通信单元203负责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对外的通信,如接收来自通用消息服务器113的通用消息,将终端处理好的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或一些与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间的信令交互,信令交互主要包括发送登录请求和接收登录结果。
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通过终端操作系统获得用户希望发送消息的内容和目的地址。
消息投递单元205负责与专用消息客户端系统111的信息交互,例如根据消息处理单元202确定的消息类型将消息投递给对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以及接收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的消息并发送给消息处理单元202。
通讯录206中记录用户的所有联系人的用户名,及这些联系人的地址。
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包括:对外通信中心207、消息处理中心208、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9、消息投递中心210和消息转换中心211。
对外通信中心207负责通用消息服务器113与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间的通信,如接收来自通用消息客户端112的通用消息,将服务器处理好的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或一些与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间的信令交互。
消息处理中心208负责针对消息的处理,例如对专用消息增加通用消息封装,或对通用消息进行拆除通用消息封装;还包括判断是否需要作消息类型转换,例如,判断是否需要将短信转换为Email。
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9记录用户的签约信息,以及这些用户的用户名、地址、通讯录等个人信息。
消息投递中心210负责与专用消息服务器系统114的交互。
消息转换中心211负责消息类型的转换,例如,将短信转换为Email;且负责消息地址的转换等。
对于图2所示的通用消息系统,在其工作过程中各部分的作用是这样的:
用户登录:用户通过对外通信单元203与对外通信中心207之间进行信令交互,完成登录通用消息系统。
发送终端: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获取要发送的消息,通讯录206得到接收用户的地址,消息处理单元202将消息和地址根据消息内容的类型,通过消息投递单元205投递给对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生成一条专用消息后经消息投递单元205将专用消息返回至消息处理单元202,此时,消息处理单元202对专用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如增加通用消息封装,而后将通用消息经对外通信单元203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服务器:消息处理中心208将从对外通信中心207得到的通用消息作相应的通用消息处理,例如解通用消息封装,然后判断是否需要作消息类型转换;若需要,交给消息转换中心211完成消息类型转换;然后消息处理中心208将消息经消息投递中心210投递给相应的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在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完成对专用消息的处理后,又经消息投递中心210返回给消息处理中心208。此时,消息处理中心208再次对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例如增加通用消息封装,而后将通用消息发送给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消息处理单元202将从对外通信单元203得到的通用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后,例如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经消息投递单元205投递给相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专用消息客户端121解析专用消息后又经消息投递单元205将消息内容和发送者地址返回至消息处理单元202,最后,消息显示单元201将消息处理单元202的消息内容和发送者地址显示给用户。
下面以用户登录、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的三个方面,来简要说明通用消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如图3所示,用户登录过程如下:
步骤301:当用户登录通用消息系统时,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名)、身份确认信息(如密码)、用户地址(如IP地址)、用户支持的专用消息类型及其联系地址,包含在登录请求消息中,将请求消息通过对外通信单元203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发起用户登录流程;
步骤302: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通过对外通信中心207收到登录请求消息后,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身份确认信息发送给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8进行鉴权;
步骤303: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向通用消息客户端112返回鉴权结果,告知登录请求成功或失败。
如图4所示,用户发送消息的过程,也就是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一个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的过程。通用消息内除了要发送的消息外,还包含:
通用消息标识:表示这是一个通用消息;
发送者标识:表示发送者的身份;
接收者标识:表示接收者的身份。
如图5所示,用户接收消息的过程,也就是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一个通用消息发送给接收用户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的过程。
在对通用消息系统的工作过程大概了解的基础上,下面分别对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发送消息、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处理消息,以及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接收消息的过程做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发送消息的过程如下:
步骤601:当用户希望发送一条消息时,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通过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获取用户的消息内容,包括消息的多媒体信息、附件,和/或消息载体信息;
步骤602:消息处理单元202根据这些信息及接收用户支持的专用消息类型,选择专用消息客户端系统111中的相应类型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603:从通讯录206中获取接收用户的联系地址;
步骤604:将要发送的消息内容及接收用户的联系地址通过消息投递单元205发送给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605:专用消息客户端121根据这些内容生成一条专用消息,也即增加通用消息封装之前的通用消息内容;
步骤606: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将该专用消息返回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607:通用消息客户端112的消息处理单元202为该专用消息做通用消息的处理,如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等;
步骤608: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该通用消息通过对外通信单元203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如图7所示,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处理消息的过程如下:
步骤701:对外通信中心207收到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发送的消息后,消息处理中心208也做相应的通用消息处理,如拆除通用消息封装;
步骤702:消息处理中心208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消息类型转换;
步骤703:如果需要,消息转换中心211进行消息类型转换;
步骤704:消息投递中心210把消息投递给对应的专用消息服务器;
步骤705:专用消息服务器122按照现有技术处理该消息;
步骤706:将消息返回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707: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专用消息服务器122返回的消息后,再进行通用消息处理,比如,为消息加上通用消息封装;
步骤708: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完成通用消息处理后,将消息发给接收方终端。
如图8所示,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接收消息的过程如下:
步骤801:对外通信单元203收到通用消息;
步骤802:消息处理单元202对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例如解拆通用消息封装,获知该专用消息类型;
步骤803:消息投递单元205根据获知的消息类型将该专用消息投递给相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804:专用消息客户端121解析专用消息,获得消息内容和发送者地址;
步骤805: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将消息的内容和发送者地址返回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806: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通过消息显示单元201将消息内容和发送人显示给用户。
下面以用户Bob和Alice通信说明实施例一的应用。
首先,Bob登录通用消息系统:
步骤1:用户在终端登录界面上输入用户名:Bob,密码:123,点击登录;
步骤2: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通过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获得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由对外通信单元203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在该条登录请求消息中,不仅包括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还有用户终端的IP地址,还包括Bob支持的专用消息系统类型:短信、Email,以及短信系统用的电话号码,以及Email系统用的Email地址;
步骤3: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该消息后,由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8根据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9保存的用户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权,根据Bob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Bob通过了鉴权,登录成功;
步骤4:通用消息服务器113记录Bob已经登录,并在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9记录Bob的IP地址、支持的专用消息系统类型及其通信地址;
步骤5: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通知Bob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登录成功;
步骤6: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显示已经登录通用消息系统平台;
然后,Bob与Alice进行通信:
步骤7:Bob的终端仅支持短信和Email,他想发送一段文字和一个图片给Alice,Alice也是通用消息系统的用户,Alice仅支持Email。Bob在消息编辑窗口中输入文字,选择实时,点击发送;
步骤8: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通过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获取这些信息;
步骤9: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根据实时要求选择短信和Email作为消息承载;
步骤10: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消息文字、Alice的Email地址以及自己的Email地址投递给短信系统客户端;将图片、Alice的Email地址以及自己的Email地址投递给邮件系统客户端;
步骤11:短信系统客户端生成一条短信后发送给通用消息系统客户端112;邮件系统客户端生成一封Email后发送给通用消息系统客户端112;
步骤12:通用消息客户端112为第一个消息封装上通用消息字头,加上通用消息标记,加上发送人为:Bob,接收人为Alice,内容为短信;通用消息客户端112为第二个消息封装上通用消息字头,加上通用消息标记,加上发送人为:Bob,接收人为Alice,内容为Email;
步骤13: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两条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14: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两条消息后,获知一个消息为Bob发送给Alice的短信,则拆除通用消息封装;另一个消息为Bob发送给Alice的Email,则拆除通用消息封装;
步骤15:由于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的短信是以Alice的Email地址作为收件人地址的,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收到的短信转换为Email;
消息转换中心211对消息类型进行转换:将用户信息处理中心209保存的Alice的Email地址作为Email的目的地址,本例中Bob支持Email功能,则将Bob的Email地址作为发件人地址。若Bob不支持Email功能,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则用一个缺省Email地址作为发件人地址,将短信的内容取出后作为Email的内容,生成一封新Email。
步骤16: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两封Email发送给Email服务器,Email服务器处理后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17: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两封Email各自打上通用消息封装,发件人为Bob,收件人为Alice,内容为Email;
步骤18: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消息发送给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19: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收到该消息后知道两封Email来自Bob,内容为Email,拆除通用消息系统封装后,将两封Email投递给邮件系统客户端处理。
步骤20:邮件系统客户端从中提取出Email内容和发送人地址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21: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两封Email内容和Bob的用户名显示给Alice。
通过实施例一前面对通用消息系统的介绍,可以总结出实现此通用消息系统的方法。如图9所示,用户登录、发送消息、服务器处理消息、用户接收消息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发送方终端及接收方终端登录通用消息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向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发送登录请求、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响应登录请求并反馈登录结果;
步骤902:发送方终端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获取的消息内容及接收方地址,按照选择的消息类型,发送给相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903: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生成一条专用消息,然后将此专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904: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对专用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比如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等;并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905: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对接收到的通用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比如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等;并判断是否需要类型转换,若需要,则进行消息类型转换;将消息投递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
步骤906: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处理该消息,并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907: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对消息进行通用消息处理,比如,为消息加上通用消息封装;将此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908: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对通用消息作通用消息处理,如拆除通用消息处理,并投递给相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909: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对消息进行解析获取消息内容和发送方地址,并将消息的内容和发送方地址返回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显示给接收方。
下面介绍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用消息系统的的通用消息服务器113中省略消息转换中心211。
例如,Alice支持Email业务和短信业务,那么,具体实施例一中Bob与Alice通信的步骤15到步骤21为:
步骤15:消息投递中心210将短信直接发送给短信服务器:短信中心;将Email发送给邮件服务器;
步骤16:短信中心处理该条短信,再将短信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邮件服务器处理该封Email,再将Email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17: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短信,再将该条短信打上通用消息封装,加上发送人为:Bob,接收人为Alice,内容为短信;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Email,再将该邮件打上通用消息封装,加上发送人为:Bob,接收人为Alice,内容为邮件;
步骤18: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两条消息发送给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19: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收到两条消息后知道一条消息是来自Bob的,内容为短信,拆除通用消息系统封装后,将短信投递给短信系统客户端处理;另一条消息是来自Bob的,内容为Email,拆除通用消息系统封装后,将Email投递给邮件系统客户端处理;
步骤20:短信系统客户端从中提取出短信内容和发送人电话号码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邮件系统客户端从中提取出Email内容和发送人Email地址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21: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短信内容、Email内容和Bob的用户名显示给Alice。
下面介绍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省略专用消息服务器114对消息的处理,相应地,将图2中消息投递中心210省略掉。
在消息传递过程中,当通用消息发送到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时,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处理后将消息直接发送给接收端,而无需经过专用消息服务器114的处理。将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处理消息的步骤704、步骤705和步骤706省略。通用消息系统服务器113收到消息后,检查接收方的签约信息及登录状况,然后将消息发送给接收方。
在上述Bob给Alice发送消息的例子中,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收到Bob发送的通用消息后,发现接收人为Alice,则检查Alice当前的登录状况,发现Alice已登录,则将该消息直接发送给Alice。
通过实施例三中对通用消息系统的介绍,可以总结出实现此通用消息系统的方法。其实现步骤是在图9的基础上省略步骤905和步骤906。
下面介绍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不采用通用消息封装,而是采用专用消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信。
在此实施例中的消息接收过程,如图10所示,也即:接收方专用消息客户端121接收专用消息服务器122的专用消息。
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发送消息的过程与图6所示过程的区别在于,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对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生成的专用消息不做处理,直接发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生成专用消息后直接发送消息,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在专用消息到达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前拦截该消息。
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处理消息的流程为:
(1)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截取消息;
(2)获取消息类型和收件人地址;
(3)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消息类型转换;
(4)如果需要,作消息类型转换;
(5)将消息发送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
仍以Bob和Alice通信为例:
步骤1001:Bob的终端仅支持短信和Email,他想发送一条消息和一个图片给Alice,Alice也是通用消息系统的用户,她仅支持Email。Bob在消息编辑窗口中输入文字,选择实时,点击发送;
步骤1002: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通过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获取这些信息;
步骤1003: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根据实时要求选择短信和Email作为消息承载;
步骤1004: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消息文字、Alice的Email地址以及自己的Email地址投递给短信系统客户端;把图片、Alice的Email地址以及自己的Email地址投递给邮件系统客户端;
步骤1005:短信系统客户端生成一条短信后发送该短信;邮件系统客户端生成一封Email后发送该Email;
步骤1006: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截取两条消息,根据一条消息的目的地址,获知该消息发往短信中心,从而判定该消息为短信,并从短信中获取Alice的地址;根据另一条消息的目的地址,获知该消息发往邮件服务器,从而判定该消息为Email,并从Email中获取Alice的地址;
步骤1007: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发现Alice的地址是一个Email地址,则通用消息服务器根据Alice的Email地址,Bob的Email地址,以及短信的内容生成一封新Email,并将新Email和原来Email发送给邮件服务器;
步骤1008:邮件服务器处理两封Email,再将两封Email发送给Alice的终端;
步骤1009:Alice的终端收到两封Email后,处理Email,获取Bob的Email地址和邮件内容,发给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
步骤1010: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收到该消息后从Bob的Email地址判断该条消息来自Bob,并将消息内容和Bob的用户名显示给Alice。
通过实施例四对通用消息系统的介绍,可以总结出实现此通用消息系统的方法。如图11所示,用户登录、发送消息、服务器处理消息、用户接收消息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发送方终端及接收方终端登录通用消息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向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发送登录请求、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响应登录请求并反馈登录结果;
步骤1102:发送方终端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获取的消息内容及接收方地址,按照选择的消息类型,发送给相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1103: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生成一条专用消息,然后将此专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1104: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截取到消息的类型和收件人地址;并判断是否需要类型转换,若需要,则进行消息类型转换;将消息投递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
步骤1105: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对该消息进行处理,并将此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终端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1106:接收方终端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对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的消息的内容和发送方地址返回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显示给接收方。
下面介绍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采用专用消息客户端111直接发送专用消息的方式完成通信。
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在生成专用消息后直接发送该消息,专用消息服务器122收到消息后,将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作处理。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将处理后的消息发送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由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发送给对方。
对于在此实施例中的消息发送过程,如图12所示,也即:专用消息服务器122接收来自发送方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的专用消息。消息接收与实施例四中图10一致。
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处理消息的流程为:
①通用消息服务器113从专用消息服务器122获取消息;
②获取消息类型和收件人地址;
③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消息类型转换;
④如果需要,作消息类型转换;
⑤消息发送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
在此实施例中,Bob与Alice通信过程是这样的:
步骤1201:Bob的终端仅支持短信和Email,他想发送一条消息给Alice,Alice也是通用消息系统的用户,她也支持Email。Bob在消息编辑窗口中输入文字,插入一张自己的照片,选择实时,点击发送;
步骤1202:通用消息客户端112通过消息内容获取单元204获取这些信息;
步骤1203: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根据实时要求选择短信作为消息承载,由于还有一张照片需要发送,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同时选择Email作为消息承载;
步骤1204: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消息文字、Alice的Email地址以及自己的Email地址投递给短信系统客户端。将照片、Alice的Email地址以及自己的Email地址投递给邮件系统客户端;
步骤1205:短信系统客户端生成一条短信后发送该短信。邮件系统客户端生成一封邮件后发送该邮件;
步骤1206:短信中心收到短信后,直接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邮件服务器收到邮件后也直接将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1207:通用消息服务器113从短信中获取Alice的地址发现Alice的地址是一个Email地址,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根据Alice的Email地址,Bob的Email地址,以及短信的内容生成一封Email,并将该Email发送给邮件服务器;
步骤1208: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发现邮件服务器发送来的消息中邮件的发件人、收件人地址为Email地址,所以通用消息服务器113没有处理该消息,将这封邮件直接返回给邮件服务器;
步骤1209:邮件服务器处理两封Email,再将Email发送给Alice的终端;
步骤1210:Alice的终端收到Email后,处理两封邮件,获取Bob的Email地址和邮件内容,发给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
步骤1211:Alice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收到该消息后从Bob的Email地址判断该条消息来自Bob,并将消息内容,一段文字以及一张照片,和Bob的用户名显示给Alice。照片和文字的消息可能不是同时显示给Alice的。
通过实施例五对通用消息系统的介绍,可以总结出实现此通用消息系统的方法。如图13所示,用户登录、用户发送消息、服务器处理消息、用户接收消息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301:发送方终端及接收方终端登录通用消息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向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发送登录请求、通用消息服务器113响应登录请求并反馈登录结果;
步骤1302:发送方终端的通用消息客户端112将获取的消息内容及接收方地址,按照选择的消息类型,发送给相应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1303:专用消息客户端121生成一条专用消息,然后将此专用消息发送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
步骤1304:专用消息服务器114直接将接收的专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113;
步骤1305:通用消息服务器113获取消息类型和接收方地址,并判断此消息是否需要类型转换,若需要,则进行消息类型转换;将消息投递给专用消息服务器122;
步骤1306:专用消息服务器122对该消息进行处理,并将此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
步骤1307:接收方的专用消息客户端121对消息进行解析,并将消息的内容和发送方地址返回给通用消息客户端112,显示给接收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通用消息服务器,通用消息客户端所在用户终端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其中:
通用消息客户端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根据该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消息内容发送至所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进行处理;
通用消息客户端还用于:向用户提供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并由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的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
通用消息服务器直接与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相连,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并转发通用消息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包括消息内容获取单元、消息处理单元、消息投递单元和消息显示单元;
消息内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
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内容类型确定第一消息处理器;
消息投递单元直接与所述第一消息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将消息内容投递给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以及接收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并由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后的消息内容;
消息显示单元用于向用户提供消息投递单元发来的消息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消息投递单元还用于,将第一消息处理器返回的通用消息内容发送给消息处理单元;
消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消息投递单元发来的通用消息内容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生成通用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还包括对外通信单元;
对外通信单元用于,将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接收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来的通用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消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对外通信单元接收到的通用消息作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的处理,并确定处理该通用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
消息投递单元还用于,将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的通用消息内容投递给已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包括用户信息处理中心、对外通信中心和消息处理中心;
用户信息处理中心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
对外通信中心用于在通用消息客户端之间转发通用消息;
消息处理中心用于根据接收用户签约信息及登录情况控制通用消息的转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处理中心拆除接收到的通用消息的通用消息封装,并确定要处理该通用消息内容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还包括消息投递中心,消息投递中心将通用消息内容投递给确定的第二消息处理器,并将第二消息处理器处理后的通用消息内容返回给消息处理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还包括消息转换中心;
所述消息处理中心确定拆除通用消息封装的通用消息内容要作消息类型转换时,所述消息转换中心作消息类型转换;并将转换后的通用消息内容返回至消息处理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包括用户信息处理中心、消息投递中心和消息处理中心;
用户信息处理中心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
消息投递中心直接与所述第二消息处理器相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生成并经第二消息处理器转发的专用消息并将其发送给消息处理中心,以及将专用消息投递给消息处理中心已确定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消息处理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专用消息类型确定处理该专用消息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
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包括用户信息处理中心、对外通信中心、消息投递中心和消息处理中心;
用户信息处理中心用于记录用户签约信息;
对外通信中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生成的专用消息,并发送给消息处理中心;
消息处理中心根据接收到的专用消息类型确定处理该专用消息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消息投递中心用于:将消息处理中心处理后的专用消息投递给已确定的第二消息处理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还包括消息转换中心;
所述消息处理中心确定接收到的专用消息要作消息类型转换时,所述消息转换中心作专用消息类型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专用消息返回至消息处理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通用消息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以及,接收通用消息服务器返回的登录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消息客户端还包括通讯录,用于统一记录所在用户终端的联系人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处理器包括专用消息客户端;所述第二消息处理器包括专用消息服务器。
15、一种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通用消息服务器,通用消息客户端所在用户终端包括第一消息处理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方通用消息客户端获取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根据该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消息内容发送至所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进行处理;
接收方通用消息客户端向用户提供经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并由第一消息处理器处理的不同类型的消息内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消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方通用消息客户端接收第一消息处理器返回的消息内容,对其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生成通用消息,并将通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方通用消息客户端将接收的通用消息拆除通用消息封装,根据通用消息内容的类型确定处理该通用消息内容的第一消息处理器,并将该通用消息内容发送给确定的第一消息处理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通用消息服务器接收到通用消息和发送出通用消息之间还包括,
拆除接收到的通用消息的封装,投递给通用消息内容类型对应的第二消息处理器;并接收第二消息处理器返回的通用消息内容,对返回的通用消息内容增加通用消息封装,生成通用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拆除通用消息封装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要作通用消息内容的类型转换,若是,作通用消息内容的类型转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用消息服务器转发消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方第一消息处理器将处理得到的专用消息发送给通用消息服务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所述通用消息服务器与第二消息处理器通信,其特征在于,通用消息服务器接收到专用消息之后还包括,
第二消息处理器接收通用消息服务器按照消息类型投递的专用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用消息服务器投递消息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要作专用消息类型转换,若是,作专用消息类型转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处理器接收到投递的专用消息后还包括,
第二消息处理器将专用消息发送给接收方第一消息处理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6、17或19所述的通用消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用消息客户端登录通用消息系统,包括步骤:
通用消息客户端向通用消息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
通用消息服务器处理登录请求;
通用消息服务器向通用消息客户端返回登录结果。
CNB2006101112921A 2006-08-21 2006-08-21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ctive CN1005183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112921A CN100518342C (zh) 2006-08-21 2006-08-21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112921A CN100518342C (zh) 2006-08-21 2006-08-21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704A CN1905704A (zh) 2007-01-31
CN100518342C true CN100518342C (zh) 2009-07-22

Family

ID=3767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12921A Active CN100518342C (zh) 2006-08-21 2006-08-21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834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431B (zh) * 2010-05-06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客户端及通信业务发起方法
CN102843312B (zh) * 2012-08-15 2016-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即时消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6559554B (zh) * 2015-09-30 2021-06-1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704A (zh)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5889B2 (en) Messag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number, dual mode phone support
US8406116B2 (en) Mobile conferencing method and system
US9961035B2 (en) Social messaging hub
JP4890717B2 (ja) 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パブリック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わたって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271030B1 (en) A method for creating a peer-to-peer immediate messaging solution without using an instant messaging server
AU2004296035B2 (en) Electronic message forwarding
US7983657B2 (en) Presence and session handling information
CN101079849B (zh) 即时通讯系统中发送离线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168015A1 (en) Instant messenger as a web-based communicator
US200801322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ccess to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s via a wireless network
US8363599B2 (en) Method and internet protocol short message gateway (IP-SM-GW) for providing an interworking service between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CN101374118A (zh)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327237A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stant message users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ers
KR100779012B1 (ko) 타 메신저간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630668B2 (en) SMS-based transport for instant chatting on multiple platforms
CN102340456B (zh) 互通网关系统的通信方法及互通网关系统
CN100518342C (zh) 通用消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EP1305725B1 (en) Instant messaging account system
WO2004025977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0563220C (zh) 通用消息终端与专用消息终端交互的方法
KR20060131707A (ko) 위치 정보를 이용한 선택적 커뮤니케이션 수단 제공 방법및 시스템
KR20030044320A (ko) 위치 정보를 이용한 선택적 커뮤니케이션 수단 제공 방법및 시스템
JP2010239241A (ja) 携帯電話網における電子メールの受信拒否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KR20020056803A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