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2506C -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2506C
CN100512506C CN 200410034760 CN200410034760A CN100512506C CN 100512506 C CN100512506 C CN 100512506C CN 200410034760 CN200410034760 CN 200410034760 CN 200410034760 A CN200410034760 A CN 200410034760A CN 100512506 C CN100512506 C CN 10051250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d pdu
status report
pdu
rlc sdu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347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7556A (zh
Inventor
杨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347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12506C/zh
Priority to PCT/CN2005/000603 priority patent/WO20051098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697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7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25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250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适用于包含确认模式AM实体下的通信系统。其中,状态报告的发送过程包括:当前AM实体判断需要发送状态报告时,并且进一步判断当前AMD PDU要封装传输的RLC SDU不是所述RLC SDU的尾部数据时,在所述AMD PDU中插入状态报告,以及插入表示RLC SDU数据传输未结束的LI特殊值、表示当前AMD PDU中含有的RLC SDU数据长度的LI、表示当前AMD PDU含有状态报告的LI特定值,然后将该AMD PDU发送出去。状态报告的接收过程包括:AM实体接收到AMD PDU时,判断出含有所述的LI特殊值,则从当前AMD PDU中取出RLC SDU数据、状态报告;并继续所述RLC SDU后续部分的接收。应用本发明,使在RLC SDU传输未结束的情况下,可级连传送状态报告。

Description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技术,尤指一种移动通讯系统中确认模式下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频分双工模式(FDD)和时分双工模式(TDD),目前,WCDMA采用FDD模式,TD-CDMA和TD-SCDMA采用TDD模式。根据码片速率的差异,也将TD-CDMA和TD-SCDMA分别称为3.84McpsTDD和1.28McpsTDD。UMTS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络(CN)部分,其中,RAN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CN负责处理UMTS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并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功能。
在UMTS系统中,无线接口协议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LC)支持透明模式(TM)、非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三种模式,实现分段、级联、填充、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重复性检测等功能。其中,AM模式具有自动请求重发(ARQ)机制,且RLC AM模式可采用滑动窗口协议。
如图1示出了RLC AM实体的模型,每个RLC AM实体包括发送侧和接收侧,发送侧用于调度和发送数据单元,将数据单元发送给对端RLC AM实体;接收侧负责接收数据单元并发送给高层,以及产生状态报告,将数据单元的接收状况传送给发送侧,向对端RLC AM实体发送,状态报告也用于窗口控制等功能。具体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
RLC AM实体发送侧接收高层发来的RLC业务数据单元(SDU),对接收到的RLC SDU进行分段/级联处理,以实现将RLC SDU放入一个或多个确认模式数据(AMD)的PDU中进行传输,根据实际需要,发送侧还可能进行填充处理;然后组装AMD PDU,并将组装后的AMD PDU加密后发送到发送缓存器;发送侧中的发送缓存器对自身保存的AMD PDU进行调度,调度到的PDU如果允许发送,则根据高层配置的规则设置轮询比特以及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 PDU),如果是新组装的AMD PDU,还要设置序列号域;之后,将调度到的AMD PDU提交给底层发送给对端的AM实体。
RLC AM实体的接收侧将接收到的AMD PDU放入接收缓存器;然后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数据进行解析;然后判断解析出的PDU能否重组出RLC SDU,如果能够重组出完整的RLC SDU,则进行重组操作,并将重组得到的RLC SDU提交到高层。其中,RLC控制单元、接收侧的接收缓存器和重传管理模块会判断当前AMD PDU的传输是否准确,以及是否需要回送相应的状态报告,若需要回送状态报告,且状态报告可由AMD PDU捎带,则AM实体发送侧进行在RLC报头中设置字段步骤中,将状态报告置于Piggybacked STATUS PDU中,由AMD PDU捎带发送给对端的AM实体;若当前无法通过AMDPDU捎带状态报告,则发送侧单独构造状态协议数据单元(STATUS PDU),通过STATUS PDU将状态报告发送给对端AM实体。
图2示出了AMD PDU的格式,其中,长度指示(LI,Length Indicator)用来指示AMDPDU中RLC头部结束位置到RLC SDU在本PDU中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字节数,即数据(Data)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标识出RLC SDU数据在该PDU中结束的位置。对于AMD PDU,当AMD PDU长度不大于126字节时,使用7比特位的LI;其他情况使用15比特位LI。LI除了用来进行长度指示外,某些特殊值还用来表示其他含意。如下所示,表1为7比特位LI特殊值的含意,表2为15比特位LI特殊值的含意。
 
比特(Bit) 描述(Description)
0000000 前一个RLC PDU正好被一个RLC SDU填满,在前一个RLC PDU当中没有LI标志该SDU的结束
1111100 UMD PDU:这个RLC PDU的第一个字节是一个RLCSDU地第一个字节;AMD PDU:保留(在目前版本中,具有这个值的PDU被丢弃)
1111101 保留(在目前版本中,具有这个值的PDU被丢弃)
1111110 AMD PDU: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 PDU);UMD PDU:保留(在目前版本中,具有这个值的PDU被丢弃)
1111111 RLC PDU的剩余部分是填充比特,填充比特长度可以为零
表1
 
比特(Bit) 描述(Description)
000000000000000 前一个RLC PDU正好被一个RLC SDU填满,在前一个RLC PDU当中没有LI标志该SDU的结束 
111111111111011 RLC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填充前一个RLC PDU之后还剩余一个字节,在前一个RLC PDU当中没有LI标志RLC SDU的结束,忽略前一个PDU当中的最后一个字节                                 
111111111111100 UMD PDU:这个RLC PDU的第一个字节是一个RLC SDU地第一个字节;AMD PDU:保留(在目前版本中,具有这个值的PDU被丢弃)                             
111111111111101 保留(在目前版本中,具有这个值的PDU被丢弃)
111111111111110 AMD PDU: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 PDU);UMDPDU:保留(在目前版本中,具有这个值的PDU被丢弃)                             
111111111111111 RLC PDU的剩余部分是填充比特,填充比特长度可以为零                                    
表2
参照图2和表1所示,下面的表3为AMD PDU捎带PiggybackedSTATUS PDU的格式,其中LI=1111110即用来表示该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Piggybacked STATUS PDU。
 
RLC头(第一个字节)
RLC头(第二个字节)
LI=bbbbbbb,表示长度指示
LI=1111110,表示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
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 PDU)
表3
上面已经说明,在UMTS系统RLC协议当中,AM实体可以使用状态协议数据单元(STATUS PDU)或者是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STATUS PDU)向对端AM实体发送状态报告。目前,在发送状态报告时,在当前RLC SDU传输没有结束之前,只能构造一个单独的STATUS PDU来传输状态报告,构造STATUS PDU的方式引入了很多填充比特,占用了带宽。
而采用Piggybacked STATUS PDU时,可以避免单独构造一个PDU单元传输状态报告,从而避免很多填充比特节省带宽。但是,由于LI用于指示一个RLC SDU的结尾,只有在当前SDU在一个AMDPDU中结束之后,才可以将Piggybacked STATUS PDU级连在所述ADM PDU的尾部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在RLC SDU传输过程中,若一个RLC SDU占用了多个AMDPDU,则LI只能出现在最后的那个AMD PDU中,Piggybacked STATUS PDU也只能放在最后的那个AMD PDU的尾部来传输状态报告;若在当前RLCSDU传输未结束前传送状态报告,则只能通过构造STATUS PDU来实现状态报告的传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使在RLC SDU传输未结束的情况下,可使用Piggybacked STATUS PDU传送状态报告,从而避免构造单独的STATUS PDU,避免引入过多填充比特,节省了带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状态报告的发送过程:当前AM实体判断是否需要发送状态报告,若不需要则退出当前流程,若需要,则进一步判断当前确认模式数据AMDPDU要封装传输的RLC SDU是否为所述RLC SDU的尾部数据,若是,则退出当前流程,否则,在所述AMD PDU中插入状态报告,以及插入表示无线链路控制RLC业务数据单元SDU数据传输未结束的长度指示LI特殊值、表示当前AMD PDU中含有的RLC SDU数据长度的LI、表示当前AMD PDU含有状态报告的LI特定值,然后将该AMD PDU发送出去;
还包括状态报告的接收过程:AM实体接收到AMD PDU时,判断是否含有所述的LI特殊值,若无,则退出当前流程,若有,则从当前AMD PDU中取出RLC SDU数据、状态报告;并继续所述RLC SDU后续部分的接收。
其中,所述的状态报告由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PDU承载;所述的表示当前AMD PDU含有状态报告的LI为表示AMD 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的特定值。
其中,所述的AMD PDU中,所述的表示当前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长度的LI位于LI特殊值后面,所述的LI特定值位于表示当前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长度LI的后面;所述的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位于当前AMD PDU中RLC SDU数据的后面。
其中,所述的LI特殊值采用的是UMTS RLC协议AM模式中LI的保留字段。所述的AMD PDU长度不大于126字节时,所述的LI为7比特位,否则为15比特位。
其中,所述的通讯系统为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
从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可以在一个RLCSDU的传输过程中,在没有传送结束的情况下,在AMD PDU后插入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来传输状态报告,并且不影响当前RLC SDU的传输过程,从而避免单独构造STATUS PDU,从而进一步避免引入很多填充比特,节约了带宽,提高了链路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RLC AM实体的模型图。
图2为UMTS中AMD 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状态报告发送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状态报告接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RLC SDU未传送完时,在不影响RLC SDU的传输情况下,插入Piggybacked STATUS PDU传输状态报告,来避免单独构造STATUSPDU。下面对本发明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AMD PDU格式的LI字段域中,至少使用3个LI。其中,使用一个特殊值的LI来表示当前AMDPDU中的RLC SDU数据传输未结束,该特殊值是本发明所设置的;使用一个LI表示当前AMD PDU中含有的RLCSDU数据在当前AMD PDU中的长度;并使用一个LI特定值表示当前AMDPDU含有Piggybacked STATUS PDU,所述的Piggybacked STATUS PDU含有状态报告。
在使用时,将该设置的LI特殊值置于AMD PDU中所述3个LI的第一个LI位置,用第二个LI表示该PDU所携带的RLC SDU的数据长度,然后用第三个LI表示在该PDU尾部级连有Piggybacked STATUS PDU。这样,接收方收到该AMD PDU后,检测到第一个LI特殊值后,知道该PDU中第二个LI指定的位置后面的RLC SDU并未传输结束,会继续接收后续AMDPDU中的RLC SDU数据,以完成对该RLC SDU的接收;另一方面,则根据第三个LI特殊值从该AMD PDU中读出Piggybacked STATUS PDU,实现状态报告的传输。上述设置的LI特殊值置于所述3个LI的第一个位置,但是不难理解,在该AMDPDU中,设置的LI特殊值也可以置于第二个或第三个位置。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的RLC版本LI特殊值中,7比特位的1111100和1111101、15比特位的111111111111100和111111111111101在AMD PDU中是保留字段,都可以设置为表示下一个LI指示的RLC SDU在本PDU内没有结束。
本例中,对于7比特位和15比特位的LI,分别设置1111100和111111111111100表示下一个LI指示的RLC SDU在当前AMD PDU内没有结束。下面以7比特位LI为例,并参见图2、以及图3示出的状态报告发送流程和图4示出的状态报告接收流程,以当前RLC SDU传输未结束的情况下,对传送状态报告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包括:
当前AM实体判断是否需要发送状态报告,若不需要则退出当前流程,否则,进一步判断,当前AMDPDU要封装传输的RLC SDU是否为该RLCSDU的尾部数据,即判断RLC SDU传送是否完毕,若是,则退出当前流程,按照表3示出的方法在传送RLC SDU时捎带状态报告,否则使用本发明下面所述的方法,构造携带RLC SDU和状态报告的AMDPDU;然后将捎带状态报告的RLC SDU发送出去。
其中,本发明捎带状态报告时,使用Piggybacked STATUS PDU承载状态报告,将该Piggybacked STATUS PDU级联在当前AMD PDU尾部,并且按照表4示出的AMD PDU结构进行设置。其中,第一个LI=1111100表示:该AMD PDU中的下一个LI指示的RLC SDU在本PDU内没有结束,即表示下一个LI=bbbbbbb不表示RLC SDU传输的结束;下一个LI即第二个LI=bbbbbbb用来表示在当前AMDPDU中RLC SDU所占的字节数,或者说是RLC SDU数据在该AMD PDU中的长度;紧接的下一个LI=1111110,参见表1中的描述,表示当前AMD 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级连状态协议数据单元;紧接的数据即为该AMD PDU封装的RLC SDU数据,在AMDPDU尾部即为捎带的Piggybacked STATUS PDU。AM实体构造完该PDU后,由发送侧将该AMD PDU发送到对端AM实体。
 
RLC头(第一个字节)
RLC头(第二个字节)
LI=1111100,表示:下一个LI表示SDU在本PDU内没有结束
LI=bbbbbbb,表示长度指示
LI=1111110,表示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级连状态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
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 PDU)
表4
对端AM实体接收侧收到该AMD PDU后,接收侧通过LI=1111100和第二个LI=bbbbbbb判断封装的RLC SDU数据,并读取出来,并且知道后续的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仍然属于当前的RLC SDU,会继续当前RLC SDU后续部分的接收,以完成对该RLC SDU的接收和重组。另一方面,接收侧根据LI=bbbbbbb和LI=1111110,得知Piggybacked STATUS PDU的在AMD PDU中的位置,从而读取出Piggybacked STATUS PDU,完成状态报告的传输。
在RLC SDU传输未结束时,若还需传送状态报告,则均使用表4示出的AMD PDU结构传输状态报告。若不需要传送状态报告,则后续的RLCSDU数据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AMD PDU结构继续传输,如下表所示,表5为后续的包含SDU数据的PDU,表6为包含SDU尾部数据的PDU。表5、表6和表4所示的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均属于一个RLC SDU。
 
RLC头(第一个字节)
RLC头(第二个字节)
数据
表5
在表5示出的AMDPDU中包含的数据为未传输完的RLC SDU的部分数据。该AMDPDU中没有LI字节,表示还有RLC SDU后续部分的数据在后续的AMD PDU中继续传输。
 
RLC头(第一个字节)
RLC头(第二个字节)
LI=bbbbbbb,表示长度指示
LI=1111111,表示剩余部分是填充比特
数据
填充比特
表6
表6示出的AMD PDU中,RLC SDU在该PDU中结束,即该AMD PDU中的数据是RLC SDU的尾部数据。第一个LI=bbbbbbb表示RLC SDU在当前PDU中的字节长度,即结束的位置,同时表示出了该RLC SDU传输结束;第二个LI=1111111表示该AMD PDU的剩余部分是填充比特。
对端AM实体按照现有方法继续接收表5、表6示出的AMD PDU后,将这些AMD PDU中的RLC SDU进行重组后,传送给上层,完成RLC SDU的传输。
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在一个RLC SDU传输过程中,实现插入Piggybacked STATUS PDU传送状态报告,从而避免为了传输状态报告而单独构造状态协议数据单元,进而避免引入填充比特,节约了带宽,提高了链路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适用于包含确认模式AM实体下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状态报告的发送过程和状态报告的接收过程;其中,
状态报告的发送过程包括:
当前AM实体判断是否需要发送状态报告,若不需要则退出当前流程,若需要,则进一步判断当前确认模式数据AMD PDU要封装传输的RLC SDU是否为所述RLC SDU的尾部数据,若是,则退出当前流程,否则,在所述AMD PDU中插入状态报告,以及插入表示无线链路控制RLC业务数据单元SDU数据传输未结束的长度指示LI特殊值、表示当前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长度的LI、表示当前AMD PDU含有状态报告的LI特定值,然后将该AMD PDU发送出去;
状态报告的接收过程包括:
AM实体接收到AMD PDU时,判断是否含有所述的LI特殊值,若无,则退出当前流程,若有,则从当前AMD PDU中取出RLC SDU数据、状态报告;并继续所述RLC SDU后续部分的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状态报告由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Piggybacked STATUS PDU承载;所述的表示当前AMD PDU含有状态报告的LI为表示AMD PDU的剩余部分包含了一个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的特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MD PDU中,所述的表示当前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长度的LI位于LI特殊值后面,所述的LI特定值位于表示当前AMD PDU中的RLC SDU数据长度LI的后面;所述的捎带的状态协议数据单元位于当前AMD PDU中RLC SDU数据的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I特殊值采用的是UMTS RLC协议AM模式中LI的保留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MD PDU长度不大于126字节时,所述的LI为7比特位,否则为15比特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讯系统为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
CN 200410034760 2004-05-12 2004-05-12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50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4760 CN100512506C (zh) 2004-05-12 2004-05-12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PCT/CN2005/000603 WO2005109817A1 (fr) 2004-05-12 2005-04-29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un rapport de statu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4760 CN100512506C (zh) 2004-05-12 2004-05-12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7556A CN1697556A (zh) 2005-11-16
CN100512506C true CN100512506C (zh) 2009-07-08

Family

ID=3532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347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2506C (zh) 2004-05-12 2004-05-12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2506C (zh)
WO (1) WO2005109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0155C (zh) * 2005-08-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乱序传输功能中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处理方法
CN100531023C (zh) * 2007-02-15 2009-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反馈状态报告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78722B (zh) * 2007-08-14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69879B (zh) * 2007-08-14 2012-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69928A (zh) * 2008-09-05 2009-02-1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读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57522B (zh) * 2011-08-24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lc am状态报告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394B1 (en) * 1999-04-09 2005-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AU2003259050A1 (en) * 2002-08-09 2004-02-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fficient memory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r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109817A1 (fr) 2005-11-17
CN1697556A (zh) 200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0921B1 (ko)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의 생성 및 전송 방법
KR101467798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장치
EP3353930B1 (en) Enhancement of pdcp status report
EP1878155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window upd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0678264B1 (ko)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 속도를 향상시키는 방법 및 그이동 통신 시스템
US200300311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ser data in an HSDP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195923A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same
EP2145436B1 (en) Methods of generating a data bloc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077299A1 (en)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reporting
US20090086646A1 (en) Status report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59406B2 (en) Block error ratio measurements
WO2007146431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overhead
EP344652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zation in connectionless transmissions
US8306059B2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d transmitting packets with MIMO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652949A (zh) 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接收端装置
US20100046448A1 (en) Single Bit Segmentation Indicator
CN100512506C (zh) 一种状态报告的传输方法
CN101657981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96360C (zh) 提高无线链路控制层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
WO2021115203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0431291C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发送确认模式交织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
CN100358277C (zh) 一种防止状态变量异常更新的方法
US871809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rame sequence number, node B and service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KR100896507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계층적 헤더 포맷과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KR20060090138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인 상태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