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8213C -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8213C
CN100488213C CNB2005100929061A CN200510092906A CN100488213C CN 100488213 C CN100488213 C CN 100488213C CN B2005100929061 A CNB2005100929061 A CN B2005100929061A CN 200510092906 A CN200510092906 A CN 200510092906A CN 100488213 C CN100488213 C CN 10048821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backlight mode
mobile phone
mode
lumi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29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2342A (zh
Inventor
陶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nshi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713380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488213(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we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929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8213C/zh
Publication of CN1852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2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21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电话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在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时获取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然后判断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是,则根据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否则,以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移动电话,包括设置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移动电话及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移动电话逐渐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移动电话的键盘的按键和液晶显示屏(LCD)下面排列着一组发光二极管(LED),通过点亮这些LED来提供背光。
在光线亮度不同的场景,需要的背光有所不同。在外界光线较强的白天,需要提供很强的背光才能使LCD上显示的信息比较清楚(尤其对于全透LCD更是如此);在光线稍弱的室内,提供一般强度的背光就可使LCD上显示的信息比较清楚;在夜晚,需要较弱的背光就可以使LCD上显示的信息比较清楚,而太强的背光会刺眼而影响视力。
为了适应不同场景,所有LED由移动电话的上层应用程序控制,用户可以设置键盘背光的强弱和启用时间长短。但这种方式在场景改变时都需要用户重新进行手动设置,而且在白天也很难将背光设置到夜间也适应的亮度上。
为了避免需要用户频繁的手动设置,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在移动电话上增加光传感元件,由光传感元件来检测光线的强弱,然后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整背光强度。虽然这种方案给用户带来了的方便,但其控制较复杂和成本高,而且背光强度的调整也较为频繁,尤其是在偶然的影响光传感元件部位的光线时,会使设备将背光调整到不适合当前场景的强度;另外,这种方案也无法使用户在自己期望的时间段开启夜间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电话及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实现背光自动调整中存在控制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用户不能按自己期望的时间段启动指定背光模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电话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在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根据该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若不允许,则以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否则,
获取使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信息;
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是,则以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否则,以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根据上述方法:
在背光开启后到背光关闭期间,定时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
用户通过移动电话上的操作界面设置开启或关闭第一背光模式,移动电话内部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保存相应的开关标识。
用户通过移动电话提供的操作界面设置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
用户通过移动电话提供的操作界面设置所述第一背光模式下的参数。
所述参数包括发光体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时间。
所述第一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所述第二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或系统默认的背光模式;或者,所述第一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所述第二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
一种移动电话,包括多个用于产生背光的发光体;其中,所述移动电话还包括:
用于向用户提供设置启用背光模式的时间段的操作界面并保存用户设置的设置单元;
用于在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时,根据第一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并在确定不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时通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发光体;在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时,获取启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并判断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判断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获取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的发光体发光的第一控制单元;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获取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的发光体发光的第二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移动电话上无需增加的额外的光传感器件即可提供多种背光模式,其实现相对于现有技术更简单而且成本更低。
2、用户可以按自己设置期望启动某种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尤其是夜间背光模式,而且可以通过设置开启和关闭该背光模式;因此,本发明的多种背光模式具有灵活和方便的特点。
3、对于某种背光模式,用户还可以设置背光强度和背光持续时间,在设定适合自己的背光强度后即可长期保持有效,无需用户进行频繁的手动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流程图;
图2A为设置背光模式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2B为第一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时控制背光的流程图;
图2C为第一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时控制背光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电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在移动电话上给用户提供多种灵活的背光模式,本发明在移动电话中至少设置第一背光模式和第二背光模式,该两种背光模式可以分别适应不同的场景。第一背光模式和第二背光模式根据适应的场景设置相应的背光强度及背光开启时间。
对于第一背光模式和第二背光模式的启用通过时间来确定,用户设置使用(或开启)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启用背光时按第一背光模式下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在该时间段之外,则按第二背光模式下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上述两种背光模式典型地可为夜间背光模式和标准背光模式(或称一般背光模式),夜间背光模式下的参数控制背光强度适合夜间观看移动电话上液晶显示屏(LCD)显示的信息,标准背光模式下的参数控制背光强度适合白天和室内等场景下观看移动电话上LCD显示的信息。
参阅图1所示,移动电话上多背光模式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10、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准备开启背光。
步骤120、获取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信息。
步骤130、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是,则进行步骤140,否则进行步骤150。
步骤140、以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步骤150、以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为了准确地利用背光模式控制用户希望地背光,不论在以第一背光模式还是第二背光模式启动背光后,在背光开启期间,系统均要定时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内。若以第一背光模式启动背光后,系统通过判断当前时间已在所述时间段之外,则将切换为使用第二背光模式控制发光体;若以第二背光模式启动背光后,系统通过判断当前时间已在使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内,则将切换为使用第一背光模式控制发光体。如在图1的流程中,定时开始执行步骤130。
为了提供更灵活的选择,为用户提供对有时间段限制的背光模式设置开启和关闭选择,当用选择关闭后,即使移动电话的系统时间在所述时间段内也不执行该背光模式。
以第一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第二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为例,可以在移动电话上提供类似图2A所示的LCD背光设定菜单(实际的操作界面样式并不限于此),用户在选择夜间模式后,可进一步选择:
(1)开启,即允许使用(启用)夜间背光模式。在选择开启后,系统设置相应的夜间开关标识为“开启”状态。
(2)关闭,即不允许使用(关闭)夜间背光模式。在选择关闭后,系统设置相应的夜间开关标识为“关闭”状态。
(3)强度设定,即将背光强度设置为适合夜间观看LCD。该设置可以根据按等级对光强度进行划分,由用户进行选择;也可以以最强作为基准,采用百分比方式进行设置;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当然,也可以是系统默认的背光强度。
(4)持续时间设定,即LED点亮后的持续发光时间。
(5)时间设定,即使夜间模式的时间段。如在23:00-07:00这段时间使用夜间背光模式。
参阅图2B所示,在通过图2A所示界面设置了夜间背光模式后,实现背光模式的步骤如下:
步骤200、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准备开启背光。
步骤210、获取夜间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并根据该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允许使用夜间背光模式;若是,则继续步骤220;否则,进行步骤250。
步骤220、获取使用夜间背光模式的时间段信息。
步骤230、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是,则进行步骤240,否则进行步骤250。
步骤240、以夜间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步骤250、以标准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在上述流程中,对是否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的判断只要在进行步骤240之前进行即可,即不限于在步骤220之前进行。
同样,第一背光模式也可以是标准背光模式,第二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用户通过操作界面设置标准背光模式的启用时间段。若系统判断当前系统时间在所述时间段内则采用标准背光模式;若在所述时间段之外,则再判断是否启用了夜间背光模式,若是,则采用夜间背光模式,否则采用标准背光模式。
参阅图2C所示,第一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的情形下,在设置了夜间背光模式后,实现背光模式的步骤如下:
步骤300、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准备开启背光。
步骤310、获取夜间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并根据该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已开启夜间背光模式;若是,则继续步骤320;否则,进行步骤350。
步骤320、获取标准背光模式的时间段信息。
步骤330、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是,则进行步骤350,否则进行步骤340。
步骤340、以夜间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步骤350、以标准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在图2B、图2C所示的流程中,不论在以夜间背光模式或标准背光模式启动背光后,在背光开启期间,移动电话均要定时(定时间隔时间可根据实现情况决定,如可设置为1秒,也可设置为5秒)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夜间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内。若在以夜间背光模式启动背光后,系统通过判断当前时间已在所述时间段之外,则将切换到标准背光模式;若在以标准背光模式启动背光后,系统通过判断当前时间已居所述时间段内,则将切换到夜间背光模式。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实现多背光模式的移动电话,其结构如图3所示。该移动电话除了具备现有的功能模块(图中未示出)外,还包括设置单元500、判断单元510、第一控制单元520和第二控制单元530;这些单元在移动电话中的主要控制单元(如处理器)的控制下工作。其中:
设置单元500,用于向用户提供设置启用背光模式的时间段的操作界面,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如图2A所示;该设置单元在用户确认设置后将用户设置的信息保存在指定的存储区域。
判断单元510,用于在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时从所述指定的存储区域获取启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以及判断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在所述时间段内则通知第一控制单元520控制发光体,否则通知第二控制单元530控制发光体。
判断单元510,还用于从所述指定的存储区域获取第一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并根据该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若是,则通知第一判断单元510进行后续判断,若否,则通知第二控制单元530控制发光体。
第一控制单元520,与判断单元510在逻辑上存在连接关系,用于根据判断单元510的通知,获取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的发光体发光。
第二控制单元530,与判断单元510在逻辑存在连接关系,用于根据判断单元510的通知,获取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的发光体发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电话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时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根据该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若不允许,则以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否则,
获取使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信息;
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若是,则以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否则,以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用于提供背光的发光体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背光开启后到背光关闭期间,定时判断移动电话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移动电话上的操作界面设置开启或关闭第一背光模式,移动电话内部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保存相应的开关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移动电话提供的操作界面设置所述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移动电话提供的操作界面设置所述第一背光模式下的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发光体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时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所述第二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或者,所述第一背光模式为标准背光模式,所述第二背光模式为夜间背光模式。
8、一种移动电话,包括多个用于产生背光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话还包括:
用于向用户提供设置启用背光模式的时间段的操作界面并保存用户设置的设置单元;
用于在触发移动电话背光开启开关时,根据第一背光模式的开关标识判断是否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并在确定不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时通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发光体;在允许使用第一背光模式时,获取启动第一背光模式的时间段并判断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在所述时间段内的判断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获取第一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的发光体发光的第一控制单元;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通知,获取第二背光模式下配置的参数控制移动电话上的发光体发光的第二控制单元。
CNB2005100929061A 2005-08-24 2005-08-24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0048821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29061A CN100488213C (zh) 2005-08-24 2005-08-24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29061A CN100488213C (zh) 2005-08-24 2005-08-24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2342A CN1852342A (zh) 2006-10-25
CN100488213C true CN100488213C (zh) 2009-05-13

Family

ID=3713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29061A Active CN100488213C (zh) 2005-08-24 2005-08-24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821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549A (zh) * 2010-07-22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背光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00004A (zh) * 2011-09-14 2011-12-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背光灯亮度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568389B (zh) * 2011-09-29 2014-08-13 厦门厦华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随时间自动调整电视机背光的系统
CN102857630B (zh) * 2012-07-30 2015-03-11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机屏幕亮度定时自动控制的方法
CN104965402A (zh) * 2015-07-29 2015-10-07 深圳市创拓先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时钟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5282290A (zh) * 2015-09-21 2016-01-27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自动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2342A (zh) 2006-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243B (zh) 智能灯具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
KR100317281B1 (ko) 자체발광소자의구동방법
CN100488213C (zh) 移动电话及其背光模式的实现方法
CN103135895B (zh) 一种控制显示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19567B (zh) 触屏移动终端及其快速启动照明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5878A (zh) 一种可穿戴的照明灯具控制装置及照明灯具控制系统
CN104464686A (zh) 一种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435040A (zh) 无线通信设备中背景光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72269A (zh) 自拍补光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及自拍杆
CN101858783A (zh) 在电子阅读终端中进行阅读提示的方法及电子阅读终端
CN105744067A (zh) 移动终端手电筒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310763A (zh) 一种移动设备显示状态切换的方法、装置及一种设备
US20160234913A1 (en)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ing system
CN100446605C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的自动暗适应方法及装置
CN108735170B (zh) 屏幕背光控制方法及遥控器
CN103828488B (zh) 日光捕获光照控制系统
CN109067971B (zh) 一种黑暗环境下晃动手机自动打开手电筒的方法
CN100433101C (zh) 驱动有机场致发光显示器的装置和方法
CN204539560U (zh) 一种可穿戴的照明灯具控制装置及照明灯具控制系统
CN105959473A (zh) 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272944A (zh) 背光调节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5788565A (zh)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WO2011007636A1 (ja) プログラム生成装置
CN109068458A (zh) 智能灯控系统及方法
CN201355552Y (zh) 背光控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多媒体电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UAWEI DE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HUAWEI TECHNOLOGY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1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3

Address after: Room 401, Area A, Building 1, No. 88, Meishan Qixing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800 C0178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eyi Ru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Unit 03, Room 1501, 15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1 East Third Ring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unshi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Area A, Building 1, No. 88, Meishan Qixing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800 C017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eyi Ru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